长江上游港口基本情况
长江上游港畔发展——宜宾、泸州、重庆三港的比较(1)

1.6吞吐量
近年泸州港集装箱呈总体上 升趋势,且上升比例越来越大; 旅客量与货物吞吐量变化趋 势不大。
1.6吞吐量
近年重庆货物吞吐量呈上 升趋势,上升速度开始变缓; 旅客量呈微下降趋势,整 体变化趋势不大。
1.6吞吐量
在宜宾、泸州、重庆三港 间重庆货物年吞吐量最大, 且上升趋势也最大;泸州处 于第二,与重庆相比差距较 大;宜宾近年变化趋势不大。
泸州: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 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
重庆:重庆市辖9区12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
1.5多式联运
宜宾港 铁路:6条铁路,内昆铁路、宜珙铁路、成贵铁路、渝昆铁路、绵遂宜 铁路、西(昌)宜(宾)遵(义)铁路 公路:7条公路内宜高速、宜水高速、乐宜高速、宜泸渝高速、宜攀高 速、宜叙高速、宜昭高速; 水道:宜宾到泸州的黄金水道,现已完成三级航道整治,保证千吨级 船舶能常年从宜宾到上海等沿江各大港口(洪水期能通行5000吨级船舶) 机场:宜宾航空港 港口:四川宜宾港
宜宾、泸州以及重庆港是长江上游的三大港口,地处长江上 游黄金水道,宜宾港处于长江上游的源头,而泸州港地处宜 宾港和重庆港之间,将三港整合到一起,将形成一个经济带, 正好赶上“一带一路”这班车。
1.6吞吐量
宜宾:货物吞吐量合计 1143.7 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 12万标箱 泸州:货物吞吐量3134万吨(占全省34.2%),集装 箱吞吐量32万标箱 重庆: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达100万标箱
1.6吞吐量
三个港口近年吞吐量趋势对比分析
1.6吞吐量
2012年以前宜宾港口旅客量 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 旅客量逐年减少; 近年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总 体呈上升趋势;货物吞吐量较为 稳定。
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和生态资源,长江流域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长江上游地区,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了该地区的发展受限。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长江上游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人口增加等因素,该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首先,水资源短缺是长江上游地区一个突出的问题。
这个地区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且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在一些时段和干旱年份中,干旱情况会进一步恶化,给当地农业、工业用水带来困扰。
其次,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农业现代化推进,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一些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此外,长江上游地区还存在土壤侵蚀、草场退化等问题,这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同时也要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耕地规划以及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二、交通运输不便长江上游地区山川起伏,交通运输困难已经成为发展该地区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阻碍。
首先,道路狭窄且数量不足。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江上游地区的道路建设相对滞后。
在某些偏远山区乡村内部仍然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
其次,铁路和航运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修建了铁路并纳入全国高铁网,但是多数县级旅游景点、乡村社区仍然缺乏有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加快公路网络建设,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和桥梁,提高地区内部道路的通达性。
同时,扩展铁路和航运网络,增加铁路线路覆盖范围,修建港口以促进水上货物运输。
三、经济结构不够多元化长江上游地区一直以来依靠农业为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结构单一的问题。
这使得该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力较弱。
长江上游港口基本情况

长江上游港口根本情况港口码头对船型的限制主要表达在靠泊能力、港域航道情况及装卸设备能力等。
目前大型船舶停靠的长江上中游主要港口包括港、港、城陵矶、港等。
港下辖主城、万州、三个枢纽港区、奉节等五个重点港区及丰都等九个一般港区;码头河道一般较为顺直,流速、流态均较正常,除个别码头在洪水期有较弱回流外,其他均属正常水流。
现有大中型码头装卸设备均配备较好,主要码头与公路、铁路连接,集疏运能力较强;靠泊能力5000t级以上,8000t级船舶能正常装卸。
港、城陵矶港主要为作业港口,港港区自然岸线长度30km,陆域面积75万m2,水域面积2168万m2,码头泊位74个,总延长3 652m,最大靠泊能力3000t级,曾经作业的最大船舶5000t级以上。
城陵矶港港区自然岸线长度22km〔其中中心港区岸线长2.4km〕,现有码头泊位12个,其中两个为5000t级外贸码头可同时停靠2艘5000t级的船舶作业。
港辖九大港区,即金口重件港区,沌口汽车与油品港区,汉阳集装箱与散杂货港区,汉口旅游客运港区,青山矿石与钢材港区,阳逻集装箱港区,左岭危化品港区,花山集装箱港区和拟建的林四房煤炭港区。
目前拥有港区面积122.45km2,生产泊位51个,岸线全长7579m,库场总面积43.4万m2;铁路专用线20.9km;锚地3处、基地16个;各类大型装卸机械318台〔套〕;港作拖轮、驳船140艘。
最大靠泊能力10000t级,锚地一次系泊能力70万t,设备最大起重能力500t,集装箱吞吐能力150万标箱,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t。
从港口靠泊能力和港域航道条件来看,长江上中游各主要港口根本为浮码头形式,具备靠泊5000t以上船舶的能力,但130m长度船舶需占有两个泊位。
港口对于船型尺度的主要限制是装卸设备能力对于船舶宽度的限制,长江上游和中游主要港口岸边装卸设备能满足宽度为22m的船舶的卸船要求。
〔1〕港系国家一类口岸,拥有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九龙坡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是目前长江上游堆存面积最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年通过能力约为10万TEU,年外贸物资集装箱进出口占口岸的90%以上。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长江流域主要港口介绍一、泸州港1、概况泸州港(Luzhou Port),地处长江、沱江、赤水河等干、支流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四川盆地南部城市泸州市。
长江泸州段136公里,现已形成纳溪、中心、泸县、合江、古蔺5个港区,全港有生产性泊位17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000万吨。
全市现有水运企业37家,各类船舶4151艘(千吨级以上的货船61艘),占全省的37%,水上总运力近28万载重吨,占全省水上总运力一半。
2010年1-12月,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772.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2%。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70240EU,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泸州港已成为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是交通部确定在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交通部确认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全省唯一的水运开放口岸和四川第一大港,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通江达海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
2、经济腹地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
成德绵经济区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2007年该区域GDP总额超过4640亿元,占去年全省10505亿元GDP的约46%。
成都经济区是中国“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两“核”之一。
黔北、滇北区域总面积约5.66 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赤水市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家重点天然气化工基地,有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贵州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贵州华一造纸厂等大中型企业,工业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为61.2%,竹资源丰富。
目前,来自贵州省的煤炭约占泸州港煤炭外运量的50%;集装箱运输货物中90%以上是来自成渝经济带的绵阳、德阳、成都、内江、自贡等地。
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的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随着腹地集疏运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泸州港辐射范围将逐步延伸。
长江全线港口里程表

1839 1740 1682 00 1046 929 796 565 408 318 226 巫山 1878 1779 1721 1605 1531 1482 1435 1331 1239 1085 968 835 604 447 357 265 1941 1842 1784 1668 1594 1545 1498 1394 1302 1148 1031 898 667 510 420 328 102
2713 2614 2556 2440 2366 2317 2270 2166 2074 1920 1803 1670 1439 1282 1192 1100 874 835 772 712 561 507 461 442 384 332 313 303 202 130 109
2511 2412 2354 2238 2164 2115 2068 1964 1872 1718 1601 1468 1237 1080 990 898 672 633 570 510 359 305 259 240 182 130 111 101 合江 2583 2484 2426 2310 2236 2187 2140 2036 1944 1790 1673 1540 1309 1152 1062 970 744 705 642 582 431 377 331 312 254 202 183 173 2604 2505 2447 2331 2257 2208 2161 2057 1965 1811 1694 1561 1330 1173 1083 991 765 726 663 603 452 398 352 333 275 223 204 194
长江航道主要港口里程表
上海 99 南通 157 58 江阴 74 南京 49 马鞍山 96 47 芜湖 151 104 铜陵 243 196 92 安庆 397 350 246 154 九江 514 467 363 271 117 黄石 647 600 496 404 250 133 汉口 878 831 727 635 481 364 231 城陵矶 90 沙市 92 枝城 39 奉节 63 云阳 60 万州 54 涪陵 46 长寿 65 19 洛碛 77 58 重庆 52 猫儿沱 71 81 19 江津 29 10 兰家沱 72 泸州 93 21 纳溪 68 85 47 江安 64 17 南溪 62 45 宜宾 273 174 116 镇江 347 248 190 396 297 239 123 443 344 286 170 上海——十六铺28km 贵池——安庆62km 汉口——牌周86km 郝穴——公安18km 茅坪——巴东60km 江安——南溪17km 江阴——高港58km 安庆——湖口144km 牌周——城陵矶145km 公安——沙市33km 万州——西沱52km 南溪——宜宾45km 高港——大港32km 湖口——九江10km 城陵矶——监利82km 枝城——宜都20km 西沱——忠县37km 兰家沱-中白沙30km 大港——镇江24km 九江——武穴46km 监利——石首75km 宜都——宜昌36km 忠县——高镇43km 中白沙——合江71km 铜陵——贵池30km 武穴——黄石71km 石首——郝穴39km 宜昌——茅坪54km 高镇——丰都19km 纳溪——江安47km
长江沿江城市港口发展现状解析

长江沿江城市港口发展现状解析摘要: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
本文主要对于长江沿江城市港口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析,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长江;港口;发展引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我国港口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建港热潮,沿海沿江城市纷纷抢打港口牌,将“以港兴市”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港口经济已经占据了社会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海岸线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港口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一旦建成便难以改变,因此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尤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解决发展与生态的矛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貌特征长江流域处于中国中部,横贯东西、地跨中国地貌的三大阶梯,高度从江源的海拔5400米处降至吴淞口海平面。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即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流域内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地面高差悬殊,包括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与平原等各种形态。
沿江城市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沿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有:(1)大城市功能互补性强。
沿江各大城市功能有较大的差异和互补性,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港口和交通枢纽,正向国际化发展的大都市;南京是综合性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综合性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重庆则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工业和交通枢纽。
城市职能的差异性是城市间联合协作的基础。
(2)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不平衡。
长江沿江地区是长江流域城镇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沿江地区城市化水平为41.9%,高出长江流域及全国近6个百分点,城市密度则分别是二者的1.7倍和3.7倍。
长江沿岸各主要港口通航水文气象资料

1.太仓港口名称:太仓港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址:地理位置:121°12′E31°39′N电话区号:+ 86 - 0520法定假日:新年(1月1日-1月3日)、春节(农历12月30日-1月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5月3日)、国庆节(10月1日-10月7日)自然条件气象:风况:全年长风向ESE,频率12%冰冻:全年无冰冻期气温:年平均气温15.3度,极端最高气温39.7度,极端最低气温-11.5度水文: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海潮,潮位变化与上游径流变化关系不大。
平均最高潮位1.67米,平均最低潮位-0.60米,平均潮差2.17米。
潮流:属往复型。
涨潮流向NW,落潮流向SE,流向变幅不大。
交通状况太仓处于苏南地区发达的交通网体系。
苏南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完善的陆路交通网络,沪宁高速公路,204国道、312国道、沪太一级公路等。
水路通畅长江水运能满足上游地区货物集疏运的需要。
经济腹地太仓港直接处于发达的经济腹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苏锡常地区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以后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
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本港区提供了货源保证。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第一个2.5万吨多用途泊位于1998年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6个,千吨级泊位9个。
助航信息航道:进出本港的传播需经长江口航道南接白茆沙南水道,其中长江口内至港区的航道水深均在-10米以上,而长江口航道拦门沙段目前水深维持在-7.5米,能满足2.5万吨级集装箱船和3.5万吨级浅吃水肥大型船乘潮进港需要。
锚地:海船锚地:港区下游10千米处有浏河锚地,锚地大部分水深在-12米以上,可供20多艘万吨级以上船舶锚泊待靠。
长江驳船锚地:在浏河口上游主航道南侧水域设长江驳船锚地,水深-3至-10米,面积为200万平方米2.南通港口名称:南通港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位置:120°48′E32°00′N网址:电话区号:+ 86 - 513法定假日:新年(1月1日-1月3日)、春节(农历12月30日-1月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5月3日)、国庆节(10月1日-10月7日)自然条件气象:风况:常风向东南。
长江港口调研报告

长江港口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而长江沿岸的港口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货运枢纽之一。
长江港口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对长江沿岸港口的调研,目的是了解现状、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长江港口的基本情况,包括吞吐量、货物种类等;2. 了解长江港口的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3. 分析长江港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3. 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和专业人士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选择了长江沿岸的若干大中型港口进行考察,并与港口管理部门、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
4. 调研结果4.1 港口基本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长江沿岸的港口吞吐量逐年增长,其中上海港是长江口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此外,南京港、宜昌港和重庆港等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4.2 港口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根据我们的了解,长江沿岸各个港口都制定了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扩大港口规模,提高港口装卸效率,并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此外,一些重点项目也正在推进中,例如上海港的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和重庆港的渝东北凯滨国际物流园区等。
4.3 问题和挑战尽管长江港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长江水运能力有限,一些船只无法进入内陆港口,导致货物运输效率较低。
其次,港口的装卸效率有待提高,一些港口设备老旧、技术水平较低,需要引进更高效的装卸设备。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些港口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
5. 建议和展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长江水运的投资,提高航道和港口的通航能力,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2. 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和技术,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3. 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推动港口的可持续发展;4. 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良好的运输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上游港口基本情况
港口码头对船型的限制主要体现在靠泊能力、港域航道情况及装卸设备能力等。
目前大型船舶停靠的长江上中游主要港口包括港、港、城陵矶、港等。
港下辖主城、万州、三个枢纽港区、奉节等五个重点港区及丰都等九个一般港区;码头河道一般较为顺直,流速、流态均较正常,除个别码头在洪水期有较弱回流外,其他均属正常水流。
现有大中型码头装卸设备均配备较好,主要码头与公路、铁路连接,集疏运能力较强;靠泊能力5000t级以上,8000t级船舶能正常装卸。
港、城陵矶港主要为作业港口,港港区自然岸线长度30km,陆域面积75万m2,水域面积2168万m2,码头泊位74个,总延长3 652m,最大靠泊能力3000t级,曾经作业的最大船舶5000t级以上。
城陵矶港港区自然岸线长度22km(其中中心港区岸线长2.4km),现有码头泊位12个,其中两个为5000t级外贸码头可同时停靠2艘5000t级的船舶作业。
港辖九大港区,即金口重件港区,沌口汽车与油品港区,汉阳集装箱与散杂货港区,汉口旅游客运港区,青山矿石与钢材港区,阳逻集装箱港区,左岭危化品港区,花山集装箱港区和拟建的林四房煤炭港区。
目前拥有港区面积122.45km2,生产泊位51个,岸线全长7579m,库场总面积43.4万m2;铁路专用线20.9km;锚地3处、基地16个;各类大型装卸机械318台(套);港作拖轮、驳船140艘。
最大靠泊能力10000t级,锚地一次系泊能力70万t,设备最大起重能力500t,集装箱吞吐能力150万标箱,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t。
从港口靠泊能力和港域航道条件来看,长江上中游各主要港口基
本为浮码头形式,具备靠泊5000t以上船舶的能力,但130m长度船舶需占有两个泊位。
港口对于船型尺度的主要限制是装卸设备能力对于船舶宽度的限制,长江上游和中游主要港口岸边装卸设备能满足宽度为22m的船舶的卸船要求。
(1)
港系国家一类口岸,拥有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九龙坡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是目前长江上游堆存面积最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年通过能力约为10万TEU,年外贸物资集装箱进出口占口岸的90%以上。
集装箱运输建立EDI系统,并与港和海关联网,实现了长江快速通关,是长江上游外贸集装箱安全、方便、快捷的水路通道。
2005年,技改完工后,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约为20万TEU;寸滩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寸滩港区位于朝天门下游6公里的长江北岸,港区水域条件优越,陆域开阔,紧邻北部新城货运站和铁路编组站,是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标志性工程和西南地区综合性集装箱枢纽港区。
一期工程将于2005年底试投产,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为30万TEU。
九龙坡集装箱码头
寸滩集装箱码头
(2)
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国际集装箱转运系长江中上游首家由外商控股的中
外合资港口企业,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长江中上游第一个按国际标准设计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
码头前沿江宽1600米,岸线平顺,地质结构稳定,不淤不滞,水深常年保持在7米以上。
由于高标准的设计,码头平台在百年一遇洪水期仍高出水面1米,因而码头不会受长江枯水、洪水季节影响,常年可停泊5000吨级船舶和宽身浅底的万吨级船舶,能适应长江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是长江中游最佳的深水良港。
港区交通便捷,京广、京九铁路连线位于阳逻港以北仅30公里,水铁联运十分便捷;公路运输更是四通八达:由汉施公路直达市区并与106、318国道相通;经绕城公路、阳逻长江大桥,与沪蓉、京珠高速公路一线相连。
国际集装箱转运码头现配有40.5吨/30米跨距的集装箱岸边起重机、45吨/30米跨距的多用途(装备自动旋锁吊具)门机和40.5吨集装箱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等一系列先进和完备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和CTMS系统、CCTV系统等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港口装卸作业效率和通过能力得到充分保障。
▲泊位
二个5000吨级(兼靠10000吨级)集装箱泊位。
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式,平台长255米,宽30米;平台通过三座引桥与岸连接,引桥宽12米,上、中、下游引桥长度分114米、91米、71米;设计最高水位可达26.70米(黄海基准面,
按抗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考虑),设计最低水位9.03米(按保证枯水期水深可达7米考虑),所以,几乎不受长江四季水位变化的影响,可终年靠泊5000吨级普通型(兼顾10000吨级宽身浅底型)江海直达轮。
阳逻港集装箱泊位
▲堆场
集装箱重箱堆场面积为62880m2,单层可同时堆放1668个标准箱,最大堆存能力可达8124个标准箱。
集装箱空箱堆场14038 m2,单层可同时堆放604个标准箱,最大堆存能力可达3020个标准箱。
另为了满足冷藏集装箱的堆存要求,堆场设有可同时支持32个冷藏箱使用的供电系统。
图3.4 阳逻港集装箱堆场
▲装卸桥
(一)额定值
1、额定起重量 40吨
2、平均生产率 25箱/时
3、整机自重 645吨
(二)工作速度
1、起升速度(满/空) 30.48米/分/73.15米/分
2、小车速度 121.92米/分
3、大车速度 45.72米/分
4、变幅速度 6.00分/循环(三)起升高度
1、轨面上 26.52米
2、轨面下 14.48米
3、总起升高度 41.00米
(四)小车行驶
1、前伸距 34.59米
2、后伸距 17.90米
3、总行程 68.50米
阳逻港集装箱装卸桥
此外位于汉阳泗港的港集装箱有限运输公司是一个以国际集装箱码头运输为主,兼营件杂货及散货装卸运输的现代化专业码头,担负着地区水运口岸95%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的港口装卸运输业务。
港区岸线长620米,岸壁式码头前沿有6个泊位,其中2个为集装箱装卸船专用泊位,可停靠3000吨级江海轮,并保证长年作业。
(3)
洋山港地处湾长江口外的崎岖列岛,西北距上汇芦潮港约30公里,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离最近的具备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
整个洋山港工程规划至2020年,建设码头深水岸线总长超过10公里,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3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300万标准箱以上。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芦潮港陆域配套工程等四部分组成。
港区工程建设码头岸线1600米,将建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陆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
东海大桥始于南汇芦潮港客运码头东侧约4公里、靠背约1.4公里的海滩与现大堤的交接处,终于省嵊泗县崎岖列岛小城子山,总长31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
洋山港集装箱泊位
洋山港集装箱堆场
洋山港集装箱装卸桥
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经过了五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拥有3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900米,年通过能力120万TEU;二期工程拥有3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899米,年通过能力80万TEU;三期工程拥有2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665米,年通过能力65万TEU;四期工程拥有4个集装箱泊位和2个长江泊位,码头岸线长1250米,年通过能力180万TEU;五期工程拥有4个集装箱泊位和2个长江泊位,码头岸线长1110米,年通过能力200万TEU。
外高桥港集装箱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