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学会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联想与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重点•理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掌握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联想与想象,避免空洞无物或脱离实际的想象。
•培养学生将联想与想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联想与想象的概念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目等)•优秀文学作品片段(含丰富联想与想象手法的)•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练习纸或电子文档(供学生写作练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运用技巧。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成果,促进思维碰撞。
•实践操作法: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情境创设:通过讲述一个简短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或展示一幅引人遐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入主题:引出“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点。
•方法传授:讲解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如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时空转换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分析:选取几段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作用及运用技巧。
•技巧练习:设计几个小练习,如“一词多联想”、“场景重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初中作文指导: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6 教学设计【精编】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1.明确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
2.提升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一、文题展示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写作导航联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联想要自然贴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
三、例文引路假如我生活在秦朝假如我生活在秦朝,我应该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吧!在刀光剑影之中,磨砺着的,是我矫健骁勇的个性;在战马嘶鸣之中,张扬着的,是我英勇无畏的人生。
您知道,这是一个乱世。
于此乱世之中,我将统领我的士兵,在战场上为秦开辟新的疆土。
生活在秦朝,我将是一员年轻的虎将。
在战场上,我与我的战马共度余生;在欢歌四溢之时,胜利之旗迎风飘扬;在加冕仪式上,我接受秦王的册封。
加急的书信会被信使连夜送往我大秦的都城,在这封信面前,将是秦王喜悦的笑容。
新人教部编初中语文《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作》教学优秀教案

写作-发挥联想与想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联想和想象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并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会恰当得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练笔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在联想和想象中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并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学会恰当得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练笔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性。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一条波浪线段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条波浪线段,你会联想到些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后,抽生回答)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做答:如大海、小溪、山路等,此时,追问学生,有没有较为抽象的回答,如曲折的人生,充满波折的未来等。
(充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二)讲解概念1:联想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人、事、物的心理过程。
(此时,可以月亮这一物象加以介绍联想的分类,如皮球、月饼这一类为相似联想,而想到故乡,思乡等则是相关联想)2:想象是指人们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但又合乎情理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提示学生:想象大多会采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3:将联想与想象进行区别:联想多重视实写,从甲事物到乙事物都是真是客观存在的,而想象大多时看到甲而创造出现实社会中可能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美人鱼和孙悟空)(三)小小练笔1、展示古诗《静夜思》,讲解李白在写作此诗时背景,引导学生背诵后,结成四人一小组,为这首古诗润色,将这首古诗写成一个名人小故事。
2、出示课件,提示学生在写作时可加上之前讲解过的心理、环境、神态等描写方式。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写出大致剧情,要求在150字左右。
(四)明确方法1、明确写作时,对联想与想象的运用,遐想而非瞎想,展示写作时的注意事项:①、不可胡思乱想,要符合事物特征②、要符合生活逻辑;③、要写有意义的内容,使文章有一定社会效果;④、所写的内容要新颖独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联想和想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联想和想象的相关案例、图片等。
2. 学生作文本、笔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或讲述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
(2)想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情境,可以是虚构的、夸张的、变形的等。
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特点。
3. 方法指导(1)联想方法:通过观察、体验、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运用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方法进行拓展。
(2)想象方法:结合现实生活,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手法进行想象创作。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方法。
4. 实践操作(1)联想练习:给出一些关键词或图片,让学生尝试进行联想,并写下联想的内容。
(2)想象创作:给定一个主题或情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篇短文。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5. 作品展示与点评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阅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详细的知识讲解、实用的方法指导以及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方法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在教授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三、教学设想构成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都是富于想象力的文本。
通过学习,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象丰富奇特。
学习本单元时要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许多考生怕写作文,怕就怕在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写不出作文。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看了他们的文章才知道,他们写作时不善于联想发挥,往往是干巴巴地写几个事例,拼凑成文。
搞清楚了题目的含义,构思好了文章的立意,这时能发挥一下自己的联想与想象,那么,已掌握的材料就能扩大好几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翱翔在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里。
二、写作知识讲解(一)什么是联想呢?1.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2、联想的分类: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例:一片叶子落下来——秋天到了;树生病了……巩固:(1)相似联想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发挥联想和想象》-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写作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通过观察一个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描绘性的文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习惯。我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有关联想和想象的练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把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习惯。
此外,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说明他们对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写作中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内容,提高文章的吸引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荔枝蜜》中作者如何从荔枝花联想到辛勤的劳动者,再通过想象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展示联想和想象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详细阐述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途径产生联想和想象的具体步骤,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文化自信:在写作中感受汉语的魅力,热爱中国语言文化。
◎语言运用:在写作实践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难点)◎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发散思维。
(重点)◎审美创造: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天飘飞的雪花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棉花、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或是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
二、教学开展。
1.探究活动一:温故知新,探究方法。
◎辨一辨:重温《女娲造人》,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
想象人类起源女娲造人的缘由、过程和结果联想清澈池水中映出的面容和影子“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区别: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是基于实有的材料,运用合理的虚构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理一理:阅读下面一组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看能不能从中理出几条联想的方法。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联想的方法:横向的有相似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和相关联想等;纵向的有“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的联想。
◎想一想: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句子,思考:这一组句子中,哪些是实写的景或内容?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个句子是怎么由眼前景物过渡到联想或想象的景物的?(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

【导语】联想与想象的能⼒是我们与⽣俱来的。
在⽣活中,我们看到⼀个事物或听到⼀种声⾳,就会产⽣联系与想象。
⽆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
在前⼏个单元:⽂从字顺、突出中⼼、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使⽂章更⽣动丰富。
[教学⽬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2、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重点]: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教学难点]: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法]:1、激趣法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话说龟兔赛跑后,兔⼦输了不服⽓,提出再次⽐赛,结果兔⼦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赛的?(学⽣发⾔)(板书课题、出⽰学习⽬标) ⼀、知识梳理 1、联想是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阔的空间。
2、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天上的街市》 ⼆、联想和想象的要求 ①联想要⾃然恰切。
②想象要合情合理。
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板书以上要求)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下列事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玫瑰——爱情 康乃馨——母亲 牡丹——富贵 明⽉——思乡 柳枝——离别 鸽⼦——和平 绿⾊——⽣命、希望 (教师引导,学⽣思考发⾔) (⼆)请你仿例,最多⽤三个词使已知的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1、天空——茶 参考:天空→⼟地→⽔→喝茶 2、草稿——超市 3、肥皂——⼿表 4、⼿机——篮球 (学⽣思考发⾔)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段话,或⼀个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生动优美的作文,使他们的生活更丰富。
【教学重点】
选择一种事物后,能迅速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绘制出相关的画面、场景或故事。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从而写出较高水平的文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咏雪》中,把白雪比作盐;把纷飞的白雪比作柳絮。
为什么他们会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呢?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是联想。
(板书:联想——相似)
2、这是《女娲造人》中的一节选段,请同学们想想接下来女娲将采用一种什么更快、更便捷的方法来创造人类呢?(学生回答)这种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思维活动叫想象。
(板书:想象——创造)
3、联想:由此及彼,由存在想到存在;想象:创造重组,由存在想到不存在。
二、小组展练
只要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种程度。
1、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 三角形
教师示范:选择事物,思考出与之相关的几个关键词,从关键词中选择一个明确写作方向、确定写作主题。
(小溪:执着、坚韧、奉献精彩片段:小溪变得沮丧起来,这看不到尽头的群山横亘在面前,简直是无法跨越的存在,看来像人类一样翻山越岭是不可能了。
小溪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无法攀登,何不绕过这些可恶的高山,哪怕多走一些路人要能绕过它们就能抵达大海母亲的怀抱了。
)
(烈日:激情、毒辣、灾难精彩片段: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
(椅子:权力、温馨、寂寞精彩片段:椅子是一项新奇而具有创意的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温馨和舒适。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椅子逐渐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多少人为了那把龙椅掀起了多少腥风血雨:李世明为了龙椅骨肉相残;朱允炆被残暴的侄子赶下宝座;雍正不得不将御座的秘密藏之匾后。
在金銮殿里,演出了太多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历史惨剧。
可是,直到今天,中国人还是喜欢用椅子来表现权力的大小,很多人为了那第一把交椅不择手段,结果众叛亲离,锒铛入狱。
)(数字“1”:开始、竞争、坚韧精彩片段:我由“1”想到了一根旗杆,一根笔直的旗杆,一根每周升降那五星红旗的旗杆。
那鲜红的五星红旗,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那些为了祖国的明天,而血撒战场的革命先烈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像这根旗杆一样,宁折不弯,坚强不屈。
我们应该像革命先烈们一样具有这种意志,学习他们宁折不弯、坚强不屈的可贵品质!)
(三角形:金字塔、山巅、成功、困难障碍、和谐稳定、交通标志
精彩片段:三角形是一种境界,一座山,一种困难……俗话说得好:“站在高处,也许视野里已经没有了迷人的风景,但自己已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
”可是,要想爬上最上面的顶尖,是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的。
也许这顶尖并没有什么,但一定要记住:只有站在高处,才有“极目楚天舒”的开阔,只有“会当凌绝顶”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有置身峰巅,才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英雄情怀。
)
2、小组讨论,推荐组内一名同学的片段进行展示。
三、小组互评
就各小组所展示的片段,其他小组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要有条理地说出优点和缺点,各小组收集各种优缺点后进行归纳和整理。
四、指点迷津
1、教师在学生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出示在联想和想象中应注意的几点:
(1)联想要自然恰切;
(2)想象要合情合理;
(3)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学生朗读)
2、思考:当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或确定了一个话题之后,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具体的方法来打开我们的思路,使我们的写作过程更流畅呢?
在联想和想象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组织语言和材料的时候,打开我们的思路,拓展我们的视野,使得我们的整个写作过程都在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中进行。
五、修改片段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联想和想象的注意事项,也明确了联想和想象的角度和方法,这样,我们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片段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通过修改,相信大家的语言会变得更精彩。
2、师生共同点评,
在点评的过程中总结出联想和想象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的作用和好
处。
(生动、优美、形象、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1、广告词: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不要放弃你的想象力,当想象力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存在,但是你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2、我们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和写作产生以下关系:
(1)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想象美好,立意深刻。
七、作文:(写作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