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动物权利的保护
保护动物权益的措施

保护动物权益的措施近年来,人们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始采取行动来保护动物的生存和福祉。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仍然存在许多威胁和危险,导致各种动物受到侵害和滥用。
为了确保动物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措施: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法律法规是保护动物权益的基石。
国家和地区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禁止虐待、买卖濒危动物、非法狩猎等行为,并明确相应的处罚力度。
同时,监管机构应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此外,应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来,及时揭发和制止违法行为。
二、教育与宣传教育与宣传是树立全社会对动物权益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加强动物保护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也是有感情和尊严的生命。
同时,社会各界应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普及动物权益保护的理念,使更多的人关注并行动起来。
此外,还应加强对濒危物种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教育,向人们传递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野生动物保护与栖息地恢复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平衡的维护者。
国家和组织应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确保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和破坏。
同时,应积极推动采取措施恢复受损的栖息地,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给野生动物。
此外,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保护它们的生存空间。
四、动物福利的提高人类对动物的需求和利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努力确保人类利益与动物福利的平衡。
动物的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应遵循合理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动物不受到无谓的伤害和痛苦。
此外,应禁止动物的残忍实验和娱乐,促进替代实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推动和支持发展无动物实验的替代技术和方法,逐步减少对动物的依赖。
五、国际合作与监督动物权益保护是全球性的课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监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国际性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和措施。
动物保护与动物权利

动物保护与动物权利1. 动物保护概述动物保护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利用和开发的一整套活动。
动物保护的实施旨在保护和促进各种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生存、繁衍和繁荣。
动物保护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家畜保护、饲养动物疾病防治和病害治疗、动物繁殖控制、动物卫生与环境保护等。
2. 动物权利概述动物权利是指各种动物的生存权、自由权、福利权以及免受虐待的权利。
动物权利的提倡者认为,人类不仅要认识到动物拥有基本的权利,还要承认人类对动物的利用和剥削是有限度的。
动物权利的核心是关注动物福利,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动物,关爱动物,并为动物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以促进动物身心健康的发展。
3. 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之间的联系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动物保护的实施需要依据动物拥有基本权利这一前提条件,在动物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动物权利。
例如,野生动物保护中,保护区的设置和管理需要兼顾动物栖息区和动物福利;饲养动物疾病防治和病害治疗也需要保证饲养动物的免受疾病均等待遇,防止疾病扩散;动物繁殖和控制也需要兼顾动物福利和种苗的连续性等。
4. 中国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法律制度目前,中国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相对较为落后,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福利。
这也使得国家在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上的倡议和措施,以帮助保护动物,保障动物的权利和福利。
现已广为人知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有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动物福利法等。
其中,动物福利法在中国举步维艰,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法律制度,鼓励和促进动物福利的有效实施。
5. 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的前景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探讨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这一问题,这一现象意味着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的前景具有积极的发展潜力。
首先,越来越多的权威机构和团体正式或非正式地促进动物保护的普及和执行。
其次,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和宣传推广。
最后,大量志愿者或团体的参与和支持,为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营造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社会环境。
法律如何保护动物权益

法律如何保护动物权益随着人们对于动物福利日益关注,法律的角度在保护动物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在保护动物权益方面的措施和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动物福利的持续改善。
一、法律对动物权益的界定法律对动物权益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保护,将动物视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生存权、福利权、自由权和不受虐待的权利。
通过明确界定动物权益,法律为动物提供了法律保护的基础,对滥杀滥捕、虐待和非法贸易等行为进行了禁止和追责。
二、法律的保护机制为了完善动物权益的保护,法律建立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首先,法律规定了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标准,确保其权益得到基本保障。
其次,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止行为,如禁止非法猎捕、禁止虐待和残忍对待动物等。
此外,法律还设立了动物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和执法,保障动物权益的实施。
三、法律在动物实验方面的作用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也伴随着对动物权益的侵害。
为了平衡科学发展和动物权益的保护,法律对动物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
法律要求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伦理和伤害评估,确保实验对动物的伤害最小化。
同时,法律规定了合法实验的范围和条件,严格限制了非必要的动物实验。
四、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为了保护动物的权益,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对于滥杀滥捕、虐待和非法贸易等侵害动物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和追责机制。
这些惩罚措施不仅起到了警示作用,也保护了动物的权益。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举报制度,鼓励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动物权益,并提供举报者的保护措施。
五、建立动物福利教育机制除了法律保护,提高公众对于动物福利的意识也是推动动物权益保护的关键。
因此,建立动物福利教育机制至关重要。
法律可以规定从小学起将动物福利纳入教育课程,并鼓励开展相关的示范和普及活动。
这将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动物权益的认识,推动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协商动物权益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国际间的合作和协商也是保护动物权益的重要途径。
浅谈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研究

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动物也是生命,有着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然而,在我国,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相对滞后,动物遭受的虐待和伤害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推进相关立法的工作。
一、我国动物福利现状在我国,动物福利问题主要体现在家畜养殖、动物园、马戏团、流浪动物等方面。
在家畜养殖方面,许多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常常采取种种不人道的养殖方式,比如狭小凌乱的饲养环境、不足的饮水和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等。
这些不良饲养条件,不仅会给动物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导致对人民健康的风险。
在动物园和马戏团方面,由于缺少监管,动物往往处于不适宜的环境中,并被迫进行不符合其本能和自然行为的活动和表演,这对其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在流浪动物方面,许多人无法负担养动物的成本,因此将其遗弃或者虐待,导致许多流浪动物无法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动物的保护力度较低,导致动物福利受到严重的侵犯。
二、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1. 保障动物的权利和尊严与人类一样,动物也是有感情和生命的生物,有着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和保护。
我国制定动物福利相关的立法,不仅是一项法律安排,更是诠释人文精神,彰显我们对于大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确立合理的立法,可以让动物有合法的生活平台,得到必要的生存保障和尊严保护。
2. 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动物福利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为了照顾动物的生命与权利这一管理理念,我们需要在制定、执行、监督管理规范上,反复推进这个概念的发扬普及。
这样不仅可以规范人们的动物管理行为,让人们没有伤害和虐待动物的行为,同时也能够文明人类承认、保护和尊重其与动物共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3.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应提高全社会相关人员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理解,上下级政府合作,强化对立法的推广和执行,从而促进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加强。
动物保护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动物

动物保护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动物动物保护——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动物在当今社会,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日益增强,动物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动物,并呼吁人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享的地球家园。
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动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大型哺乳动物如狮子和大象,还是小型昆虫如蜜蜂和蝴蝶,它们都在自身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保护动物,我们能够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各个物种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当某个物种数量过多或过少时,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
例如,蜜蜂的消失将直接威胁到农作物的授粉,从而导致粮食短缺和经济损失。
二、草原保护和气候变化草原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也是碳储存的重要场所。
大量的动物依赖草原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在草原上进行放牧也是人类农牧业的重要活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草原面积不断缩小。
这不仅导致动物失去栖息地,还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草原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贮存在土壤中,从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影响。
保护草原意味着保护动物和地球的气候系统。
三、教育和文化传承动物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欢乐和乐趣,还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
保护动物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接触自然界和野生动物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同时,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动物也常常象征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象征价值。
保护动物可以帮助我们保留和传承各种文化传统,促进多元社会的共存和发展。
四、道德和伦理责任保护动物不仅仅是我们的利益,更是我们的道德和伦理责任。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的权利和受尊重的价值。
我们作为更高级别的生物,应该对弱势动物负起保护的责任。
忽视和虐待动物不仅违背了道德准则,还可能导致道德滑坡和社会衰退。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动物保护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行动来保护和维护动物的安全、生存和福利。
动物保护的内容广泛,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庇护所、动物权益保护、动物实验伦理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介绍一些具体的动物保护措施。
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物种,它们维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如果某种野生动物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会导致食物链的破裂,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动物是地球上的共生伙伴,它们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例如,许多动物是农作物的授粉者,对农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另外,动物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动物对人类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与动物互动可以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感。
二、动物保护的具体措施1. 野生动物保护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各国和环保组织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野生动物。
一方面,建立和扩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可以提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限制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另一方面,加强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它们的数量、分布和生态需求,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
此外,禁止非法猎捕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加强打击野生动物走私的力度,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措施。
2. 动物庇护所动物庇护所是为流浪动物和受虐动物提供庇护和救助的地方。
这些庇护所为动物提供食物、水源、医疗和收容等基本需求,并寻找有爱心的人来领养这些无家可归的动物。
此外,庇护所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认识,倡导人们爱护动物、不虐待动物。
3. 动物权益保护动物权益保护是指通过法律和伦理的途径,保护动物的权益和福利。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动物保护法,明确动物的权利和保护措施,禁止虐待和虐待动物的行为。
此外,社会组织和个人也通过发起请愿、抗议和宣传等方式,呼吁人们尊重动物的权益,不进行虐待和剥削。
动物权益保护法了解动物保护和福利的法律规定

动物权益保护法了解动物保护和福利的法律规定动物权益保护法:了解动物保护和福利的法律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权益的重视,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
动物权益保护法作为保护动物利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在保障动物福利和保护动物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权益保护法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帮助大家对动物保护和福利的法律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动物权益保护法的背景动物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动物的权利和福利却往往被忽视和侵犯。
为了保护动物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动物权益保护法应运而生。
动物权益保护法主要目的是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得到公正对待,并通过强制性法律措施防止对动物的虐待和伤害。
二、动物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1. 动物福利的确立动物权益保护法规定了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包括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饮食和水源、医疗保健、自然行为的表达等。
保护机构和个人必须根据这些标准来对待和照顾动物,确保它们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
2. 动物权益的保护动物权益保护法规范了动物的权益,强调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的责任。
根据该法律,动物具有受到合理对待、不受虐待或折磨的权利。
同时,该法律规定了对于虐待和侵害动物权益的处罚,便于维护动物的合法权益。
3. 动物实验行为的管理动物权益保护法在动物实验行为的管理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规定。
任何实验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原则,尊重动物的权益和福利,在实验过程中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困扰。
此外,该法律要求实验机构必须建立动物保护委员会,监督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虐待行为。
4. 动物运输的规范动物权益保护法还对动物运输进行了规范。
运输动物时,必须确保其安全和福利,提供适当的空间、温度和通风等设施。
违反运输规定的行为将受到处罚,以保护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权益。
5. 动物保护组织的监督为了确保动物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动物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动物保护组织的监督和参与机制。
这些组织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并提供协助和援助,以确保动物福利得到充分保障。
人类是否应该保护动物权益的辩论辩题

人类是否应该保护动物权益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人类应该保护动物权益。
首先,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上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人类应该对动物的痛苦感到羞耻。
”动物也有情感和痛苦,它们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例如,很多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也有情感,它们可以感受到快乐和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权利,不应该虐待或者残害动物。
其次,保护动物权益也符合人类自身利益。
生态平衡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基础,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动物种群受到威胁或者灭绝,将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最终也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因此,保护动物权益也是为了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最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动物权益。
比如,美国的《动物福利法》和英国的《动物福利法案》,这些法律为动物提供了保护,禁止虐待和残害动物,这也表明了保护动物权益的重要性。
反方观点,人类不应该保护动物权益。
首先,人类应该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
人类是地球上的主宰者,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是最重要的。
如果为了保护动物权益而影响了人类的利益,那就是得不偿失。
比如,一些野生动物可能会对人类的农作物造成破坏,这时候应该优先考虑人类的利益。
其次,保护动物权益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经济负担。
比如,一些动物保护组织提倡禁止动物实验和动物表演,这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且,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运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本可以用来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
最后,一些动物权益的倡导者可能过于偏激,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
比如,一些激进的动物保护组织可能会采取暴力手段来维护动物权益,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综上所述,保护动物权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但从长远来看,人类应该更多地站在保护动物权益的一方,因为这符合生态平衡的需要,也符合人类自身的利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寻求更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动物权益,而不是简单地以人类利益为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动物权利的保护
摘要:权利保护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文明的法治。
提倡动物保护对儿童尤为重要,从小陶冶心灵,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还是把动物作为一种资源和工具去利用,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有生命的生命体,只是当做一个物品去用。
由此带来的就是我们看到太多虐猫、杀狗,还是食用滥用野生动物,在残酷条件下饲养野生动物的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立法的缺失,使得这些被虐待的动物并不能得到保护。
关键词:动物解放动物福利立法保障法律制裁
1.动物权利保护的概念与内涵
动物权利,或称动物解放,是人发起的保护动物不被人类作为占有物来对待的社会运动。
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社会思潮,其宗旨不仅要为动物争取被更仁慈对待的权利,更主张动物要享有精神上的基本“人”权。
比如,和人类一样免受折磨的权利,换句话说,动物应该被当作人同等看待,而不仅仅被当作人类的财产或工具,无论在法律层面或是精神层面。
在一些国家,已经立法保障动物权利。
1992年,瑞士法律上确认动物为“人”,而非“物”;2002年,德国将动物保护的条款写入宪法。
由澳洲学者彼得·辛格建立,基地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泛类人猿计划”,目前正在争取美国政府采纳其所提出的《泛人猿宣言》,这份宣言呼吁赋予一个由大猩猩、猩猩以及两个亚种的黑猩猩组成的“平等群落”以三项基本权利:生存权、个体自由权和免受折磨权。
2.动物权利保护的意义
动物权利保护的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
动物权利保护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文明的法治。
提倡动物保护对儿童尤为重要,从小陶冶心灵,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
在国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表明,他们对在美国监狱里的罪犯做了一个调研,发现这些杀人、放火的罪犯,如果回到他们的幼年时期,他们都经历过残酷虐待动物的经历。
可见这样的事实对人的成长和价值观有什么负面影响,而这些最终负面影响还是会作用到人的身上,去影响人的自身安全,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对动物权利的关注与保护,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涵养提高的表现。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残忍。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有道德的存在必须对一切可以感受痛苦的存在怜悯。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也认为爱护动物是扩充仁心之道。
反之,对动物残忍的人,自身也会变成残酷的暴君。
尊重生命,善待动物,既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性发光,也能彰显文明,促进社会进步。
从实务的角度,加强动物福利保护,有利于保障肉、奶、蛋、禽食品的安全卫生。
注意在动物养育、运输和屠宰的各个环节注重动物福利,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更能减少传播人兽共患传染病的传播,也能预防“注水肉”的上市,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保护各种动物就是保护各种基因,有利于人类更深层次的认识自身。
3.我国动物权利保护的现状分析
从“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件”到“虐猫事件”,近年来残忍虐待动物的事件经常见诸中国报纸、网络,引起了非常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在众说纷纭的大讨论中,以关注动物,关爱动物生存为宗旨的动物权利保护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我国政府虽然一直很重视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颁布了诸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内贸易部饲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是从发生的一系列虐待动物事件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动物权利的保护还存在巨大的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还是把动物作为一种资源和工具去利用,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有生命的生命体,只是当做一个物品去用。
由此带来的就是我们看到太多虐猫、杀狗,还是食用滥用野生动物,在残酷条件下饲养野生动物的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立法的缺失,使得这些被虐待的动物并不能得到保护。
首先,受保护的动物范围过窄。
按国际通用的标准,动物可以划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各种动物地位平等,应该得到同等的保护。
然而我国只有保护野生动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保护
实验动物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其他动物却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狭隘的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也相当窄,仅仅保护“珍贵、瀕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其他动物的保护长期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例如2002年大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件,由于动物园的熊不属于野生动物,对刘海洋的处罚找不到合适的定罪量刑依据,最后刘海洋免予刑事处罚。
网上盛传的女子虐猫事件,由于猫只是伴侣动物,不能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最终也仅以公开赔礼道歉收场。
其次,法律法规数量较少,可操作性较差。
我国有关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少且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专门性法律有10多部,如《动物保护法》、《鸟类保护法》、《野生动植物及乡村法》、《宠物法》、《兽医法》……不仅涉及的面广,而且不断修订。
而且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原则性条款太多,欠缺可操作性。
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全文四十二条大部分是原则性指导性条款,几乎找不到可操作条款,这给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4.保护动物权利,我们应该做什么?
2009年6月,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
这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组织编纂的法案首次将“动物福利”的概念纳入其中,涵盖了动物从生到死的生理、环境、卫生、行为和心理等各项福利。
按照建议稿的内容,如果伤害动物,将视情节处以不同金额罚款,如果虐待动物致死,将负一定的刑事责任。
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那么像日前备受关注的陕西汉中大规模杀狗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我们应如何保护动物权利了?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
4.1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4.2提高法律保护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濒危动物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保护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濒危动物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行为。
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一般保护动物,需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限制对其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濒危动物,需要适当地提高其保护级别,禁止或限制开发利用野外资源,鼓励开展驯养繁殖活动;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种类,需要国家和社会扶持开展驯养繁殖活动,禁止对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关经营利用活动仅限于人工繁殖的后代。
目前,国家和有关省区正在调整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物种步入重点保护的行列。
4.3政府可以给民间动物保护协会下放部分权力
首先,我国政府职能太集中,在很多情况下顾及不到动物福利方面的工作。
温总理曾说:“我们的政府要转变职能,要把管理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
政府若能下放这部分权力给动物保护协会,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转变了政府职能。
其次,在动物保护发展史上,民间动物保护机构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4.4加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娱乐动物的保护
我国现在缺少对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娱乐动物的保护的法律规定,而这些动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具体来说,对于农场动物,我们应该颁布相应的卫生标准和饲养标准,实行合理的饲养员资格认证,推行合适的许可制度。
对于实验动物,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活体实验,对实验动物实行安乐死,避免其遭受更多的痛苦。
对于伴侣动物,我们可以从伴侣动物的购买、转让、照管、医疗、宰杀和尸体处理等方面做细致的规定,保护它们不受额外的伤害。
娱乐动物,主要是动物园和马戏团的动物,我们可以规定它们的表演、生活标准,不能把它们仅仅当作赚钱工具。
参考文献:
[1][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汤姆.雷根:“伦理与动物”,王颖译,载《中外文学杂志》第32卷,2003年
[3]莽萍《为动物立法—东亚动物福利法律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百度百科关于动物权利概念的界定与论述,/view/1225385.htm
[5]《论动物保护法》,《企业导报》,2011年04期
[6]《我国动物福利现状及其法律保护初探》,法律教育网,2009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