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临沂初中生物实验考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操作过程慢慢学

临沂初中生物实验考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操作过程慢慢学
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2.学习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计算出一粒花生种子(或10粒瓜子)所含的能量
二、实验器材:(供参考)
花生种子、瓜子、空易拉罐、锡箔纸、锥形瓶(50ml)、试管、温度计、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天平、火柴、清水
三、实验方案:
(一)检查器材
(二)“小火炉”的制备。
(三)装配器材。
(四)称出一粒花生种子(或10粒瓜子)的质量。
(五)燃烧种子。
(六)测量水温、计算热量:
四、实验操作:
1.量取:用锥形瓶量取30毫升清水(记录)
2.组装:小火炉
如图所示(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按照教材中的图示组装了小火
炉,不过中间那个试管夹没有使用,而是把锥形瓶直接放在石棉网和铁圈上)。
没有铁圈,也可以使用三脚架,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
根据锥形瓶的高度,调整温度计的高度。
3.测量:记录温度T1(记录)
4.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记录)
5.燃烧:用解剖针把花生种子固定住(解剖针垂直于花生子叶),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移到石棉网下,加热锥形瓶中的水(燃烧过程中,要不时地旋转花生种子,改变下角度,让花生种子燃烧更充分)。
6、测量:当花生种子不再燃烧,要注意观察温度计,当读数不再上升时,记录此时的温度T2(记录)
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六、整理仪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第一篇:《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花生米、铁架台、带孔的橡皮塞、量筒、温度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解剖针、烧杯、水活动指导:课前准备:教师将花生种子用天平测量好备用;将橡皮塞打好孔,插入温度计备用,将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起来,备用。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作出假设: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无需做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种子释放的热能。
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对照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猜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提示,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2)用量筒量取20毫升的水,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3)读出温度计的读数T1(4)将种子点燃,尽快移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到种子完全燃烧后停止(5)读出读数T2(6)根据公式,计算出热量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将部分组的结果整理到黑板上,全班同学进行分析:1、每个组的数据有差别,甚至会差别很大,分析原因有哪些?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全班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备注
无
教师签名
谢永红
科代表签名
大沥中学生物分组实验记录表
二〇〇年月日
实验名称
探究实验:比较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七年级
二人小组,每班分30组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
仪器材料
苹果叶,葡萄汁,柠檬汁,小烧杯,3支小试管,滴管三支,稀高锰酸钾溶液,10ml量筒。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
1新榨的苹果汁,葡萄汁,柠檬汁适量置于小烧杯中
2分别在3支小试管中注入高锰酸钾溶液2ML。
3用滴管吸取苹果汁,逐滴滴入一支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需汁液的滴数。
4用滴管吸取柠檬汁,逐滴滴入一支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需汁液的滴数。
5用滴管吸取葡萄汁,逐滴滴入一支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需汁液的滴数。
实验效果
改进意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优级。
2.可以建议学生自带希望测定的水果进行实验,动力更大。
仪器损坏
处理情况
无
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新旧教材“验证食物含有能量”实验的分析与改进

〇理化生教学与研究初中生物新旧教材“验证食物含有能量”实验的分析与改进孙雁群摘要:以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验证生物含有能量”为例,分析比较新旧教材中实验设计的优缺点,并对这个实验提出了 新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验证食物含有能量;实验设计;分析;改进;反思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生物最有效的手段。
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通过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可以发现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中的每个实验。
对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也是近年来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笔者仔细比较了苏科版2012年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比2004年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有了明显的改进,尤其是实验部分,部分实验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这些改变值得教师去仔细分析和领悟。
笔者以新旧教材“验证食物含有能量”为例,分析了新旧教材中此实验的优缺点,并对“验证食物含有能量”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
一、旧教材中“验证食物含有能量”1.按下面图1安装实验器材。
在锥形瓶里加入100 mL 自来水,塞上瓶塞,插入温度计。
注意温度计前端不要接触瓶底,记录起始水温。
2.取 1 g干燥的食物(最好含有较多的脂肪)用解剖针固定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移入锥形瓶下方,对水加热。
3. 待食物燃尽时,记录最终水温。
4.用不同的食物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1。
小组间进行交流,分析哪些食物含有的能量较多。
图1表1食物名称起始水温最终水温温度上升值本实验选用生活中常见的花生为实验材料,通过燃烧花生使水温升高来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形象直观易操作,贴近生活学生也容易理解,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中考生物实验4《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中考生物实验4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一、材料器具
植物种子(花生、核桃等);托盘天平,纸片,量筒,锥形瓶(50mL),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镊子,解剖针,抹布;清水。
二、实验步骤
1.称量。
用天平称取一粒花生种子的质量。
量取30毫升水注入锥形瓶。
2.准备装置。
将锥形瓶等固定在铁架台上。
3.测量初温。
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测定水温并记录。
4.引燃。
将花生种子放到火焰上点燃。
5.加热。
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6.测量终温。
待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并记录。
8.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
《实验4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评分标准。
对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性实验的浅见与改进

对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性实验的浅见与改进
对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性实验的浅见与改进
1.对选题与教育目标的认识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详见教科书)。
该实验设计精当,操作易行,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如天平、量筒、温度计、酒精灯等实验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数值读取,同时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验证、分工合作、查表与计算、对照比较、统计分析、集体讨论、表达交流等活动,并将实验结果与能源、环保、材料等社会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这样促进了思维品质的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对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鉴于上述认识,我在整体设计、组织实施这个实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细心的考虑和安排,并对一些细节作了改进,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2.1 实验材料选用干燥的花生种子,大小适当,燃烧较为充分,一粒可燃烧1.5~3min,而且成本低,方便做重复实验。
也允许学生用其它食物材料做对比实验。
2.2 按书上的要求,实验用水10mL太少,一粒花生燃烧1min 左右就能使10mL水沸腾,无法测得整粒花生所放出的热能。
经过多次实验,水量宜在20~30mL,燃烧后可使水温升高约。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 实验创新: • 本实验为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 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探究实验。课本上要求 使用燃烧的花生隔着石棉网对锥形瓶进行加 热,且花生燃烧时不能保证燃烧的稳定性, 热量间接传递给锥形瓶导致热量散失比较大 ,实验结果不理想。所以我改用易拉罐罩住 花生燃烧以此保证花生燃烧的稳定性,并在 易拉罐内部涂上黄泥土减少热量的散失。并 取消原实验的石棉网和锥形瓶加热改用可以 直接加热的试管,变间接加热为直接加热, 减少能量的散失。
• 实验原理:食物中含有化学能。由于能量只 实验目标: 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所以通 1、学生能说出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 过燃烧的方式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并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升高。再根据一 2、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避免实验误差 毫升水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4.2焦能量。计 的有效方法。 算出食物中的能量是多少。
初一七下生物实验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教案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操作,测量食物中有能量,明确某些食物中含有能量,进一步地比较实验测量数据,明确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使用温度计、酒精灯,还了解到实验会有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并且对本实验中的“能量”有科学的认知,即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但是如何感受到化学能的存在,他们可能并没有思考过。
同时,能量的多少怎样测定更是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使用过一些实验器具,但没用过温度计、酒精灯,在本实验中要培训学生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课下培训。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步骤的知识,对于本实验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认同食物中含有能量,能够通过燃烧食物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理性思维:通过开放性的实验问题设计,能够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能得出科学测量、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实验活动的过程,体验、尝试,总结出科学实验探究中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在体验探究实验过程,学会关心、互助、合作、创新的去解决问题。
4.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验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种简易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食物所含能量是不同的。
2.学会对探究数据的处理,解决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难点:1.对所测得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2.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启发式科学实验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分析比较法。
六、课型课时探究性实验课1课时七、教学过程附:板书提纲测定某些食物中的能量一、某些食物中含有能量化学能燃烧光能、热能二、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计算公式:1g食物释放的能量=4.2*清水体积*(实验后温度-实验前温度)/食物质量三、减小热能散失的方法附:《生物学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评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学会天平、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
温度计、酒精灯、天平、试管、试管夹、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镊子、细铁丝、锥形瓶、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而有些问题是不能假设,如“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作出假设: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核桃仁含的能量比花生仁的多等。
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应注意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果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④、如果称量的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2、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加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45。
),不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进行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