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漯河召陵区杨榜锦青霉素类、头孢类、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蝮蛇抗栓酶、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过敏性休克)。

藿香正气水(酒精溶剂、皮肤过敏)。

磺胺类:(尿路闭塞)。

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

喹诺酮类(剥脱性皮炎)。

中药注射剂(双黄连、清开灵、鱼腥草、脉络宁):(过敏)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阵发性双眼上视、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654-2:(尿储留)咳咳敏、百喘朋、氨茶碱:肌肉震颤,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速。

平疼新:神经症状(头晕、恶心)安坦、美多巴:精神症状(幻觉),消化道症状。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上消化道出血)。

活血化瘀药物、抗生素、降糖药:(胃黏膜病变)。

罂粟壳(大烟)、曼陀罗:(拟胆碱中毒)。

氨基糖苷类:(呼吸抑制、不可逆性听力损害、肾脏损害)。

奥扎格雷钠:(各种出血)。

头痛粉:(成瘾)。

含碘制剂(造影、华素片):有文献提示,一次大量或长期过量补碘可致碘中毒,表现为口中金属味、流涎、口腔烧灼感及疼痛、感冒样症状、咽喉肿痛、眼睑肿胀、流泪,严重者可有肺水肿、支气管炎。

卡马西平:对卡马西平和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安疼定注射液、安乃近:仅限于患者短期应用,并加强血象监测。

大环内酯类(消化道症状)、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肝脏损害多粘菌素类、抗真菌类、两性霉素B:都有较强肾毒性右旋糖酐、脑蛋白水解物:易引起热源反应。

成人过敏反应的治疗1.停止应用过敏药物,保留静脉通道。

2.肾上腺素1mg。

im。

st。

3.畅通气道(喉头水肿时及时器官切开),心肺复苏,吸氧。

4.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iv。

st。

5.抗组织胺药物:H1、H2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异丙嗪,法莫替丁、雷尼替丁)。

6.对症支持治疗:升压(多巴胺),平喘(氨茶碱),补充血容量(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

强心(西地兰),利尿(速尿)。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总结
概述
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情况。

本文总结了药品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常见的不良反应
1. 药物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处理方法是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

2. 药物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是停止或减少药物剂量,如症状严重可就医咨询。

3.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

4. 超量使用药物: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中毒反应。

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超量使用。

5. 不适当使用药物:如使用过期药物、错误的用药途径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处理方法
1. 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寻求帮助。

2. 寻求专业意见:对于不确定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或药师,以便得到正确的处理建议。

3. 记录不良反应信息:及时记录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症状、时间和药物名称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医生或药师参考。

结论
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常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其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与预防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与预防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1
抗过敏治疗
对于药物过敏引起的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ຫໍສະໝຸດ 药等,以缓解症状。02 03
对症治疗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药 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能会给予止吐药物;对于药物引 起的肝损害,可能会给予保肝药物等。
急救措施
在某些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下,如过敏性休克等,需要立即采取急 救措施,如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等。
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
在停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是否缓解、有无新的症状出现等。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好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症状表现、治疗措施及效果等信息。这有助于为医生提供全面的病 史资料,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关注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6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培训课程,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和识别 能力。
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 造成的危害,增强预防和处理的责任感。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方法与预防
汇报人:XX 2024-01-16
目录
•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理 • 针对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 药物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 药物不良反应的后续处理与评估 •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9种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9种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8.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原因:药物与受体牢固结合,或药物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害所致
举例: 巴比妥类:“宿醉”现象 皮质激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需数月才能恢复 氨基糖苷类:永久性耳聋
9.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effect)
引起该疾病的药物: 1.抗疟药:伯氨喹等 2.磺胺类药物:磺胺吡啶等 3.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保泰松等
6.光敏反应(photosensitivity)
应用药物后暴露于太阳下产生的皮肤超敏反应
1.光毒性:化合物受光激活后直接损伤皮肤所致,发生迅速
2.光敏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于用药24-72小时后。
又称过敏反应,药物(有时可能是杂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致敏物:药物、 代谢产物 、 杂质等
举例: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哮喘”常伴有紫绀,眼结膜出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
2.生物制品:全抗原,输血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特点: (1)与人的体质有关 (2)过敏反应与剂量无关 (3)不易预知 (4)结构相似的药物可能有交叉过敏反应
第三章 9种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不良反应概念
不良反应: 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有害反应。
TIPS: 1.排除假药,劣药引起的反应 2.不包括故意或无意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3.是药品固有的属性
九种常见不良反应
1.副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药 物 不 良 反 应
2.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 4.基因毒性 5.特异质反应 6.光敏反应 7.药物依赖性
举例: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

药物不良反应清单

药物不良反应清单

药物不良反应清单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症状或反应。

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都很重要。

下面是一份药物不良反应的清单,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草药类
- 中药:中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西药类
注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药物和反应。

请在使用药物前咨询医生并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抗生素
- 青霉素:过敏反应、肠胃不良、皮肤瘙痒等。

- 链霉素:肌肉损伤、肾功能障碍等。

镇静剂和安眠药
- 安定:肌肉僵硬、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

- 扑痫喷散:头晕、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止痛药
- 阿司匹林:胃溃疡、出血风险、过敏反应等。

- 吗啡:便秘、呼吸抑制、成瘾风险等。

抗抑郁药
- 布洛芬:头痛、肠胃不适、失眠等。

- 舍曲林:口干、性功能障碍、心律不齐等。

降压药
- 利尿剂:尿频、低血钾、口渴等。

- 衰老康:肌无力、心律不齐、血糖升高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份简单的药物不良反应清单,实际药物和不良反应可能会更多更复杂。

如果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同时,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医生和药剂师的建议非常重要。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表
以下是一份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表。

请注意,这份表格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并不代表所有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果您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药物名称: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 胃痛和消化不良
- 出血倾向
- 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呼吸困难
药物名称:布洛芬
常见不良反应:
- 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 头痛和眩晕
- 肾功能损伤
药物名称:氨茶碱
常见不良反应:
- 心悸和心律不齐
- 头痛和失眠
- 胃肠不适和呕吐
药物名称:氯氮䓬①
常见不良反应:
- 感觉疲劳和疲乏
- 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 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药物名称:雷米普利
常见不良反应:
- 低血压和头晕
- 咳嗽和喉咙痛
- 肾功能损害和高血钾
以上是一些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仅供参考。

如果您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便获得适当的处理和建议。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

请在使用药物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案例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案例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案例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 阿司匹林致出血。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一位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因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患者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抗生素致过敏。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症的常用药物,但有些患者对某些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

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常常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镇痛药致呼吸抑制。

一些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因此,在使用镇痛药时,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4. 利尿药致电解质紊乱。

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患者在使用利尿药时,需要定期监测血液电解质水平,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 抗抑郁药致性功能障碍。

一些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药物,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性欲减退等。

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时,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性功能状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希望大家在使用药物时能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大家能够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保障自己的健康。

常见人体各个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汇总

常见人体各个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汇总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汇总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一般来说,所有药品都会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
部位
名称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消化不良、肝药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用药部位
静脉炎、水肿、注射部位疼痛等皮肤黏膜Fra bibliotek统泌尿系统
血尿酸增高、肌酐升高等
五官系统
眼干、畏光、视觉异常、双眼发红、视物黑影、飞蚊症等
皮疹、瘙痒、皮肤潮红、荨麻疹等
全身系统
高热、寒战、浮肿、过敏反应等
心血管系统
心慌、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不齐等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耳鸣、幻听下肢震颤、四肢发麻、口唇发绀、乏力
倦怠、烦躁、精神亢奋、失眠等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气促、咳嗽等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循环系统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

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

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

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

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

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

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

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

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

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

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

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4)锥体外系反应(EPS):有五种表现形式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四个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静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以上三种锥体外系反应均可减药、停药、合用对抗药。

4)迟障(TD):处理:减、停、换药。

停抗胆碱能药;对症治疗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多巴胺阻滞剂;抗组胺药非那根;促大脑代谢药;抗焦虑药安定。

说明:TD重在预防。

5)兔唇综合征:停药可消失,抗震颤麻痹药可能有效。

(5)植物神经系统:轻的不必处理,如症状持续发展并渐趋严重,则可能出现抗胆碱能中毒综合征或抗胆碱能危象。

此时应停药,可用毒扁豆碱1-2mg肌注。

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着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伴高热、意识障碍,可能与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和体温调节障碍有关,死亡率高达20%,多死于肺部感染。

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停药、补液、纠正酸碱平衡、降温、预防感染。

2、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副作用肥胖、心血管神经性水肿、月经周期改变、闭经、乳溢、性欲改变。

处理:减药或换药,儿童不宜长期用抗精神病药。

3、肝脏的副作用4、造血系统的副作用5、心血管系统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T波改变。

预防措施:尽可能定期检查心电图;避免急剧增药和长期大剂量用药;高龄或原有心血管病者用药应慎重,剂量应小,加药要慢,或采用对心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尽可能避免联用;如有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或病人主诉胸闷、心悸、眩晕等不适,则减药、停药或换药并密切观察、监测。

6、呼吸系统副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或与其它中枢抑制剂同用时也可引起呼吸抑制。

7、抗胆碱能或植物神经副作用便秘、排尿困难。

便秘用通便药,排尿困难较难处理,常须停药。

抗胆碱能危象:急性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青光眼加剧、药源性中毒性精神障碍,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剂+抗帕金森药三者合用时易引起。

8、皮肤和眼的副作用9、猝死预防猝死:合理选药,剂量不宜过大,加药不宜过快,尽量不联用药,密切的临床观察,心脏监测,各项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处理,并应注意饮食、营养、护理。

氯丙嗪:(50mg)【适应症】1、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及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2、止吐,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不良反应】1、常见口干、上腹不适、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

2、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悸或心电图改变。

3、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4、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5、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6、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或阻塞性黄疸。

(7)少见骨髓抑制。

(8)偶可引起癫痫、过敏性皮疹或剥脱性皮炎及恶性综合征。

治疗剂量:一日8—12片(400—600mg)氯氮平(25mg)【适应症】1、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

2、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

3、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

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不良反应】1、镇静作用强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多,、常有头晕、无力、嗜睡、多汗、流涎、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2、常见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3、可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

可引起脑电图改变或癫痫发作。

4、也可引起血糖增高。

5、严重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及继发性感染。

治疗头3个月内应坚持每周1—2周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后定期检查。

利培酮片(1mg)【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感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口干。

2、可能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3、偶尔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的症状。

4、可出血体重增加。

舒必利()【适应症】用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症状。

对抑郁症有一定疗效。

其它作用有止吐。

【不良反应】1、常见有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等。

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与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2、剂量大于一日600mg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

3、较多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体重增加。

4、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

5、少数患者可发生兴奋、激动睡眠障碍或血压升高。

6、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奋乃静片2mg【适应症】1、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因镇静作用较弱,对血压的影响较小。

适用于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性行为障碍。

2、止吐,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不良反应】1、主要有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

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2、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头晕、心动过速、便秘、出汗等。

3、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症与中毒性肝损害。

偶见过敏性皮炎及恶性综合症。

氯米帕明(氯丙咪嗪)25mg【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状态。

也常用于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

【不良反应】1、治疗初期可能出现抗胆碱能反应,如多汗、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

2、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嗜睡、震颤、眩晕。

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偶见癫痫发作、心电图异常、骨髓抑制或中毒性肝损伤等。

氟哌啶醇2mg【适应症】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抽动秽语综合症。

控制兴奋躁动、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的效果较好。

因本品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也可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神障碍。

【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

2、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3、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

4、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5、偶见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及恶性综合征。

丙戊酸钠【适应症】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可引起月经周期改变。

2、较少见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疲乏、共济失调、不安和烦躁。

3、长期服用偶见胰腺炎及急性肝坏死。

4、可使血小板减少引起紫癜、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定期检查血相。

5、对肝有损害服药2个月要检查肝功。

苯巴比妥30mg【适应症】1.镇静:2.催眠。

3.抗惊厥。

4.抗癫痫:用于癫痫大发作的防治,作用出现快,也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5.麻醉前给药。

6.与解热镇痛药配伍应用,以增强其作用。

7.治疗新生儿核黄疸。

【不良反应】1.用药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

多次连用应警惕蓄积中毒。

2.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药热、剥脱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3.长期用于治疗癫痫时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苯妥英钠100mg【适应症】适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和癫癎持续状态。

也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1、常见齿龈增生(儿童发生率高)。

应加强口腔卫生和按摩齿龈。

2、长期服用后或血药浓度达30μg/ml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胃炎,饭后服用可减轻。

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常见眩晕、头痛,严重时可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语言不清和意识模糊,调整剂量或停药可消失;阿普唑仑【适应症】主要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或焦虑的辅助用药,也可作为抗惊恐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对有精神抑郁的病人慎用。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乏力等,大剂量偶见共济失调、震颤、尿潴留、黄疸。

2、个别病人发生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

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

3、有成瘾性,长期应用后,停药可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忧郁。

4、少数病人有口干、精神集中、多汗、心悸便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