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读《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6篇

读《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6篇读后感写作是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有力手段之一、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书中的主题和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读《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早熟,受到心理早熟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早恋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谈早恋色变,然而问题不是回避就能自然而然的解决的,也不是简单粗暴的横加阻拦就能够真的棒打鸳鸯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产生某种情愫,其实是十分正常的成长进程,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做好的是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而不是用早恋就是不思学习,早恋就是对不起父母之类的利剑去肆意斩杀,这种过分的警惕和巨大的压力,犹如无源之水,不但浇不灭早恋的火种,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我们既然把早恋比作洪水猛兽,当知治理洪水最好的策略是让它沿着合适的路径前行,与其拦截它不如疏导它。
本周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已读到第2部第20章前后,利用读书分享会的时间,跟学生一起讨论了书中的两对恋人:孙兰花与王满银,孙少安与田润叶。
想借此机会给学生一些引导和思考。
趁着今晚没有晚自习,留出一点时间,也把自己这些琐碎的想法整理一下。
聊到孙兰花与王满银的时候,学生一致认为兰花很傻,王满银很渣,认为兰花嫁给满银就得一辈子吃苦。
我先肯定了大家的想法,之后也给学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兰花遇人不淑,一辈子吃苦受累,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
她与王满银相识不久,相处不深,了解不全,因为几句情话便芳心暗许,因为一套衣服就托付终身,从此开始自己的苦难旅程,实属草率。
当然她有如此举动,与她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大关系。
兰花是家里的老大,没念过几天书,也没和男孩子交往过,很小便分担了父母养家的责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殊的环境和极度贫困的家庭使她得不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因此王满银的出现,在兰花没有什么色彩的青春里掀起了一阵波澜,给她单调灰暗的人生带来了一抹亮色,随后又坠入了更深邃的黑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精选10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1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题记只要经过世上,总会留下存在过的痕迹。
记忆里,也总会有那些令人愉悦的,难忘的,遗憾或是痛苦的事。
我们微笑着怀念,或痛苦地感慨,无论它们多轰烈,抑或是平凡,都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昨天。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作者是路遥,他出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他做过许多工作,遇到过许多挫折,但最后当上了著名作家,谱写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的青春。
孙少安与田润叶是这本书里的两个主角。
他们两个人离爱情那么近,却离婚姻那么远,终究也没个结果。
“那时我们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一起吃饭要,一起睡觉,一起穿着开裆裤在广阔的天地里无忧无虑地乱跳,乱跑,唱着婉转的信天游。
他们上了同一所小学,同一所高小。
后来,润叶在省城上了中学,少安却因为家境贫苦自愿回家务农。
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是他要走的路…他们两个人的差距愈来愈大。
距离愈来愈远。
长大成人后,润叶成了教师,少安成了农村社员一队队长。
润叶与少安也互相看望,只是,没有小时候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了。
直到_田润叶的二妈坚持促成她与李向前的婚事。
润叶这才明白,他一直都爱着少安,他却不知道。
润叶向少安表明心意后,少安一时没反应过来竟有些挪不开步子。
他不知道,润叶是不是那个他放在心尖儿上的人,他只知道,他与润叶不可能。
那个时代的婚姻,不只是需要爱情那么简单。
若是他给不了她幸福,不能把她当做宝一样捧,他便不能娶她。
于是,他开始冷落润叶。
润叶坚持,却无济于事。
最终,润叶还是没能摆脱与李向前结婚的结局,尽管她不愿。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15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15篇)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什么是不平凡?是自己功成名就,还是为别人默默付出?是顺境中勇往直前,还是逆境中砥砺前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无比真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画卷,为我们讲述那片充满苦难的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悦与忧伤,坚持与努力。
这部小说主要以住在双水村的孙少安一家为视角,写了时代的变化,和他们一家从贫困潦倒到过上小康生活的艰辛过程。
在这期间,孙少安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砖厂,每天辛勤地干活,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列车;孙少平毕业后去他乡打工赚钱,追逐远方与梦想,自己养活自己;连小妹也努力学习,上了一所好大学,前途一片光明。
他们本来都是平凡的,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了未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创造了不平凡的自己。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孙少安。
他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他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干活,只为让家人能吃饱饭,而自己宁愿挨饿。
只要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再苦再累也没关系。
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又为家庭付出了多少?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还拿父母辛辛苦苦挣下的钱去买些没用的东西。
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父母少操些心。
孙少平也是一个值得赞扬的青年。
他每天打工那么辛苦,背上起了许多水泡,换做别人早就休息去了。
但他每天晚上还要坚持打着手电筒读书,遨游在知识的世界里,书就是他的精神食粮,他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一切。
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里,却缺少像孙少平一样的学习态度。
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以饱满的态度迎接知识,学习孙少平坚韧不拔的精神,生活绝不会亏待你。
平凡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不甘平凡的人而变得不平凡,也因有了我们而更多彩。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创造不平凡的自己!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故事的结尾,田晓霞牺牲了,孙少平工作时受了伤,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了矿上。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集合15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集合15篇)《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时隔二十年,我又一次精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苍凉雄浑、故事的跌宕起伏再一次让我沉醉,尤其是平凡的人们挥洒着汗水,祭祀着自己的血肉之躯以膏腴足下的土地,更加让人震撼。
故事记载了三中全会前后数年黄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记录了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部讲述平凡人物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史诗,书中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挣扎,都在挣扎中奋斗。
故事让人迷醉的地方是当生活给人一个希望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浪头打过来,将希望的火种浇灭,以为这一切都无可逆转了,命运之神却又给他们一个新的支点,撬动着生活车轮前行。
神秘莫测的命运让人生显得迷幻多姿,人们在这块土地上以夸父追日的激情创造着生活。
这部书描写的人生充满着困苦,人们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寻求精神脱困和生活脱困的道路,他们多方尝试,百折不回。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时,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郝红梅,金波……还有许多在书本中留下或深或浅痕迹的人物,他们在生活的绞磨中,固守着本心,努力创造着生活!他们仿佛是一棵树,不论风雨雷电,根须紧紧地扎在土地中,不断地汲取营养,汲取水,汲取活着的动力。
也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才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最让我感动和心痛的是孙少平,这个拥有个性思维不凡见识的青年,正如文中所说:生活给他造成的痛苦要比旁人深刻。
他的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有精神层次的苦痛,正因为如此,他不能接受囿于祖辈一成不变的生活里——在当时条件下,一个农民的儿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何其艰难!思想上的觉醒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每次尝试,都是灵与肉在生活的绞轮里的碾压和重组。
当我看到少平去黄原县城打工故事,心酸的描述让人哽咽。
谁能想象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站在大桥下像货物一样等着被人买走(他出卖一个揽工汉的力气),一个教书先生的肩膀怎样扛起沉重的砂石,谁能理解一个想冲出藩篱的青年精神世界的苦闷?我并不是讲其他揽工汉就无所谓被人挑挑拣拣,我只是想说在同样的条件下,他身体上的伤痛和思想上的苦闷要比别的人深刻,就如在工地上对遭受猥亵的小翠,其他人见惯不惯的无所谓,少平则痛苦煎熬以至于愤而反击;就如扛完砂石累的半死的他就着盏荧荧烛光认真学习读书……生活的困苦,锤炼了他的体魄,也锤炼了他的意志和精神,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变故而改变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改变不断思考不断改变命运的决心。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3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3篇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1让人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激动、喜悦、难过、神伤,一心都沉浸在那片遥远又熟悉的黄土地。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讲那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把爱的种种用那峡北风情徐徐道来,可是却能让我们热血沸腾。
《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双水村、垭子口,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普通的人平凡的世界,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
整个故事是以少平的出场而展开的,伴随着饥饿与贫穷,为了馒头,为了学费,甚至为了尊严,为了生存下去。
他们的贫穷不是我们这些现代人所能理解的,我们无法想象出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少平一家,为了修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新窑,为了给让少平和兰香有学上,为了给少安找到媳妇,为了给老人治病,面对着那一片片田地时内心的汹涌与期待,粮食的收成,决定了一家人所有的幸福,粮食的事,却是天说了算,而他们早已习惯了天不肯多给的同情。
不停地等,不停地盼,一次次的充满希望看着一望无际的田地,不断的毫无保留的付出,只为了能离贫穷,远一点点。
其中穿插了各种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少平与红梅的懵懂,与晓霞的爱情悲剧,少安与润叶类似兄妹的爱恋,润叶对向前的责任,金波对蒙古姑娘的罗曼蒂克……这些爱情背后的悲伤与无奈,让人感觉好沉重。
为什么爱,要被赋予那么多的责任和意义呢。
但他们又是幸运的,不放手润叶,少安又怎能收获到淳朴的农村爱情呢;不放手过去,田润叶的曲折爱情也不会以美满的婚姻结束;金波的草原恋歌爱情,虽以遗憾结束但他最后还是了结心愿;田润生一生默默无闻,却为了爱不怕家人的反对,不怕周围人的眼光,最终获得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爱情;少平与晓霞最后虽生死两隔,但爱永远在,他们在一起时的那份超越物质世俗心心相印的烂漫爱情永远活在少平心中。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15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15篇)《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早就听说《平凡的世界》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一直没有时间拜读,就着这几天工作报道前比较清闲的时间读了一遍,给了我非常震撼的印象,看的我热情澎湃。
《平凡的世界》在我看来描写的是一部血泪奋斗史,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勤勤恳恳的努力着。
故事的主人公,孙家的两个孩子,孙少安和孙少平,为了家庭,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在__前后至改革开放这段新中国成立后最为动荡的年代,坚守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少安是典型的善良的农民的代表,创业失败后仍然不拒绝当初嘲讽他的乡民的求助,我很喜欢他也很崇拜他。
但是对于同样出身农村的我,或许我在家同样有个哥哥照顾,同时自己刚刚工作,对少平的遭遇以及他的奋斗史同样的拜服,如果说对少安更多的是崇拜、是欣赏,那么我对少平更多的是视他为我的榜样我的将来,当然不是模仿他去当揽工汉,而是要模仿他的精神他的劲头,要向少平学习,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不能忘了学习,不能让自己堕落。
少平从书生一下转换为城市的揽工汉的时候,由于身单力薄,根本无法胜任艰苦的小工生活,但是他咬碎钢牙硬是超额完成了小工应该做的工作,对每一个包工头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样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初次来到工作岗位上,我也必须要向少平学习,发挥自己的意志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他在有女人的地方立刻感到一种不自在,因此经常回避和女的接触。
这同时造成了一种逆反心理:越是躲避女人,就越觉得女人的神秘;越是感到神秘,内心就越强烈地渴望得到女人的温暖和体贴。
这种水深火热般的矛盾心理,在悄悄地、严酷地折磨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
这种状况时间一长,竟使他在女性面前渐渐自卑起来,觉得他一生也许再没能力去征服和占有一个女人的感情了... ...只要和润生在一块,李向前受伤的心灵就有了某种慰藉。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第1篇】本书的社会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及以后社会中发生的巨变,以及对黄土高原一个普通的农村中生活的各色人物的影响。
虽托名描写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但是全书洋溢着青春、激情、拼搏的力量,有如一大幅社会风俗长卷,低呤着那艰难年代里荡气回肠的故事。
文章的主人公是孙玉厚家的两小子,出身于贫苦农村中几乎最贫穷的家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几无所。
在那个年代,他们稚嫩的心灵经过了贫穷的磨砺,早已变得成熟。
他们的求学之路也是异常艰难,衣服是全校最破烂的,两个黑面馍便十分奢侈,连份最便宜的菜也打不起。
虽然成绩在全校拔尖,但社会逼他们早熟。
孙少安中考成绩拔尖;又何尝不想再读,但家中许多口人要吃饭,为了分担老父亲身上的重担,他,少安,在十三岁的年纪上,毅然选择了放弃学业。
十三岁,已能是个明白事理的大人了,他为了家庭的未来,为了弟弟妹妹能够上学,他牺牲了自己绚烂的青春,本该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写字,最后能成为众人眼羡的公家人。
但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他放弃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把热情燃烧在大山田地里,汗水洒下,浇灌了一家的未来,他的青春之歌,唱得荡气回肠。
少平的成长之路正与我们相同,有那青春期的敏感与自尊,在众人打完饭离去后,才去光顾那两个可怜的黑面膜。
也会令人怜惜地去用勺子刮剩菜汤,以弥补饭食的不足以果腹。
也正是两个黑面馍,引起了惺惺相惜的第一段友情,虽然友情不被认可,化为了泡沫,两个人也冷如陌路,但这一场热情使他能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走向未来。
少平在经过几次心灵的蜕变,敢于正视自己,忘记了自卑,让大家都刮目相看,并鼓起勇气,在众人之下,去领取自己的黑面馍。
一味的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要有勇气,敢面对。
他不计前嫌是最可贵的,虽然候玉英造谣中伤郝红梅为他的婆姨,但在跛女子身处绝境,无人施救时,他冲破了风雨,跃入洪水中,拯救了她的生命,在郝红梅背弃后,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在面临一个女子的一生要背负上偷名的关键时刻,少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钱买了脏物,放归了郝红梅,并为她保密,让她过好以后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精选2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篇1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
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
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
《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
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
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
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 字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奋斗!
高三的时候,我有幸拜读了路遥的巨著《平凡的世界》,时至今日,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情节仍然鲜活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回想起来总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一部非读不可的经典之作,如果有人让我推荐励志书籍,众书中,它定会是首选。
全书以辽阔厚重的黄土高原为背景,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平凡人们的拼搏与追求,痛苦与快乐。
作者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精湛朴素的文笔,真实动人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小说显得大气磅礴,读起来酣畅淋漓。
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是作者笔触最多的人物,两兄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但殊途同归,他们都是拥有独立人格,自强不息的人,在与艰苦生活与多舛命运的抗争中,最终找到了自我。
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穷一辈子!孙少安,作为长子,他十三岁辍学,扛起锄头,承担起这个贫困家庭的重任。
他精明刻苦,办起砖厂,起早摸黑,为了家人他甘愿付出所有;他勇敢
坚韧,在砖厂倒闭后,他承担了所有的债务,宁亏自己不负别人。
他的人生负重前行,也有一个梦一般的渴望,他期望和青梅竹马的润叶的爱情能开花结果,可是阶层分明,为了这个家,也为了润叶,他最终埋葬了自己的爱情。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他为了让润叶死心,选择了与不要彩礼的农村子女贺秀莲结婚,在婚礼上,他喝的烂醉,人们只看到他笑,却看不到这个七尺男儿心中淌着的血和泪。
他的婚礼,便是与心爱的润叶的诀别礼。
路遥的精就精在他对生活的通透,生活绝不是非黑即白,它如这大自然的瞬息万变,黎明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后又黎明。
贺秀莲虽然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但她伶俐贤惠,坚强能干,是背负重任的少安身心疲惫时最温暖,最治愈的港湾。
少安是幸运的,他无法与润叶常相厮守,但秀莲何尝不是上天赠予他最珍贵的礼物,她为他操持这个家,为他还债,为他没日没夜的像个男人一样在砖厂劳作,她为他付出了太多,在他们日子美好起来时,她却患了肺癌,离开了他。
叹人间,诸多辛酸苦楚,天地不仁,论各自造化!犹记得秀莲望着少安说的那句话:你笑,我陪着你笑,你流啥眼泪,我都替你抹。
让人唏嘘,让人心痛!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是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他是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
他虽然年轻又贫
困,但却有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和思想。
在他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就再也无法抵挡书籍对他的诱惑。
是书籍让他觉醒,让他拥有除了现实世界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他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之前的自卑而敏感变得自信而坦然。
高中毕业后尽管他考上了大学,但为了给这个烂包的家分担重任,他离开了双水村去外面打工,和一群揽工汉坐在地上等待招工。
他总是拿着一本书看得入迷,看到动人处,会心一笑,俨然进入了他梦中的世界。
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扛石头拉斗车,手上全是茧,后背磨出一道道伤痕,常常夜不能寐,但他从不叫苦,也没有想过退缩,存下的钱除了买书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其余的都寄给了家人,甚至遇到可怜的人,他也会大方相助。
他什么都不怕,什么苦都能吃,因为他有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
常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用哲学的话来说,读书人是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的痛苦和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
他长得秀气又年轻善良,常常被工人欺负,被老板克扣,但他总是以德报怨,甚至还多次不顾危险挺身救人,最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后来少平去当了煤矿工人,当时的掏炭技术落后,做这一行
不仅极为辛苦,而且十分危险,很多人不是走了就是死了,少平依然选择留在这里继续奋斗。
他做了组长,写的论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不走,是这里有他牵挂的人,也有他的梦想。
他执著地扎根在这里,坚如磐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
他对苦难的承受,对弱者的帮助,对家人的关爱,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让他人格得到了升华,也让他成为了一代青年人的缩影,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拼搏前进。
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让我感动羡慕又惋惜,两个人在高中时代就萌生了爱恋,直到七八年后才真正走到一起。
他们在现实上的差别是多么的悬殊,一个高中毕业,一个本科学历,一个是煤炭工人,一个是省报记者,一个是世袭农民,一个是干部子弟,恰恰在世俗眼中差距千里的两个人,却在灵魂上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田晓霞活泼可爱,敢爱敢恨,在高中时代,是她一直鼓励孙少平,让他勇敢的去外面闯荡。
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仍记得田晓霞奔跑在轨道上时,对着天对着地对着孙少平说的这句话,也记得孙少平望着她时,那惺惺相惜的眼神。
田晓霞随少平下过一次几十米深的不点灯便伸手不见五指的煤矿,仍记得那个场景,少平给她介绍煤矿的各种操作,那极度恶劣危险的环境才让她知道自己心爱的人在吃什么样的苦。
她一路沉默,她怕自己一开口,便忍不住要哭起来。
她在日记中写道:时长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我为他感到骄傲,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完善自我更新的过
程。
两个人精神上的融合,是多么多么的完美。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中永存!
可天道不公,从来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终有一天会失去那个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大半生命。
在一场暴风雨时,田晓霞去前线采访,在采访之前,她给少平打了电话,她说:等我采访完后,我会和你一起回双水村,以你未婚妻的身份。
但她食言了,在漫天洪水中,她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而牺牲了自己。
这个具有独立意识和丰富知识的女性,如同一朵灿烂的花,壮丽的凋谢了。
她的离去,对少平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至今想起他们两个,仍会心痛。
读过这本书,了解过他们浪
漫的爱情便会明白,人这一世真的太难遇到那个十分了解自己后仍然挚爱自己的人,可是遇到了却无法留住⋯⋯
那么,到底是失去了悲哀,还是从未遇见更加悲哀?
生活啊,就像一辆马车,时时刻刻得坐在上面,挥着鞭子,吆喝着,呐喊着,奔驰着。
历经艰苦风雨的洗礼,少安和少平以及黄土高原一代又一代拼搏向上的年轻人仍然要继续无畏的往前走,因为这就是生活。
书中人物很多,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刻画的栩栩如生我着重少安少平来讲,尤其是少平,因为我特别喜爱他。
强烈的推荐这本书,它真的能在你疲惫无助时给你送来清凉的慰藉,在你孤独迷茫时,给你继续负重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致敬《平凡的世界》!
致敬一切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