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赤芍、白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的比较分析

赤芍、白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的比较分析
孙立夫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
【年(卷),期】2024(44)3
【摘要】赤芍、白芍为临床的常用中药材,均来源于芍药属植物,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其临床应用不同。
该文通过阐述赤芍、白芍的历史沿革,对比两者的化学性质及药理活性,同时引入中药质量标志物概念,以期为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质量评价、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11-13)
【作者】孙立夫
【作者单位】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3.75
【相关文献】
1.UPLC-QTOF MS法比较赤芍、白芍煎液化学成分差异
2.白芍、赤芍化学成分差异及其对大鼠胸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的生物效应比较
3.白芍、赤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
4.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止中药材混淆如何辨别白芍与赤芍

防止中药材混淆如何辨别白芍与赤芍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芍药,尤其是白芍和赤芍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但由于它们的外形相似,容易混淆,因此正确辨别白芍与赤芍的方法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功效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准确辨别白芍与赤芍的一些方法。
1.外观特征白芍与赤芍在外观上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细致观察可以进行初步辨别。
白芍的根茎多为圆柱状,表面呈灰黄色,质地坚实,断面呈乳黄色。
而赤芍的根茎多为圆锥状,表面呈红棕色,质地相对较软,断面呈棕红色。
另外,在芍药的花朵上,白芍的花瓣常呈白色或淡黄色,而赤芍的花瓣则呈红色或淡紫色,这也是它们的重要区别之一。
2.气味区分芍药在气味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白芍具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气味醇厚芬芳,而赤芍则具有一种较为刺激的气味,气味相对较重。
通过嗅闻芍药的气味,也可以初步区分白芍和赤芍。
3.煮汤辨别在中药炮制中,煎煮药材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煮汤时,白芍与赤芍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也可以作为辨别的依据之一。
以白芍为例,煮汤后汤液通常是乳白色,并且容易形成一层白色的浮沫;而赤芍的煮汤液通常呈红棕色,无浮沫。
通过观察煮汤后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辨别白芍和赤芍。
4.化学成分分析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
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其含有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可以确保辨别的准确性。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辨别方法仅为一些常见和简易的方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辨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鉴别。
总之,正确辨别白芍与赤芍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分辨气味,煮汤观察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常用的中药材。
为了确保辨别的准确性,建议在需要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
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_王瑞

201203;
[摘要] 目的:对赤芍和白芍的 80 % 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理活性比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 定 基 础 。方 法 :以 二 甲 苯 致 小 鼠 耳 肿 胀 法 和 醋 酸 致 小 鼠 腹 腔 毛 细 血 管 渗 出 法 比 较 赤 芍 和 白 芍 的 抗 炎 作 用 ;以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和 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赤芍与白芍的提取物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均有不同程 度的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而均无明显延长凝 血 酶 原 时 间 的 作 用 。 结 论:白 芍 总 提 物 对 抑 制 炎 性 水 肿 和 炎 性 渗 出 均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而 在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方 面 ,赤 芍 总 提 物 的 作 用 明 显 优 于 白 芍 总 提 物 。
·112·
Pall. 的干燥根[1]。历代医家不断丰富赤、白芍各自的 功 用 ,并 逐 渐 重 视 两 者 的 区 别 。 现 代 方 书 多 记 载 赤 芍 具有 清 热 凉 血 ,散 瘀 止 痛 之 功 效 ,用 于 温 毒 发 斑 ,吐 血 衄血 ,目 赤 肿 痛 ,肝 郁 胁 痛 ,经 闭 痛 经 ,跌 扑 损 伤 ,痈 肿 疮疡 等 ;白 芍 具 有 平 肝 止 痛 、养 血 调 经 、敛 阴 止 汗 之 功 效,用于头 痛 眩 晕,胁 痛,腹 痛,四 肢 挛 痛,血 虚 萎 黄, 月经不调自 汗,盗 汗 等[1]。结 合 前 期 对 赤、白 芍 化 学 成分与 HPLC 指 纹 图 谱 研 究,选 择 白 芍 和 赤 芍 的 80 % 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 理作用比较研究。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 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观察提取物的抗炎作 用;用提取物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 ( PT) 、活化部分凝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和白芍是两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它们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植物——芍药,但赤芍和白芍在功效与作用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赤芍和白芍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一、赤芍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赤芍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高热、疮疡肿痛等外感热病。
2. 止血散瘀:赤芍有较强的活血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如崩漏、衄血、月经过多等。
3. 敛肺止咳:赤芍有收敛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厚、气喘等病症。
4. 调经养颜:赤芍有调经养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面色无华等妇科疾病。
5. 抗炎消肿:赤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肝炎、胃炎等。
6. 肝脏保护:赤芍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伤。
二、白芍的功效与作用1. 养血止痛:白芍能够滋养血液,调养经络,具有较好的止痛功效,适用于各种内外伤、痛经、风湿痹痛等。
2. 调经活血:白芍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3. 核酸代谢:白芍中含有较多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能促进人体的核酸代谢,帮助细胞修复和再生。
4. 缓解痉挛:白芍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适用于胃肠、子宫、胆道等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5. 抗炎抗过敏:白芍中所含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对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 抗氧化:白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三、赤芍与白芍的区别:1. 颜色不同:赤芍的根茎和花瓣呈红色,而白芍的根茎和花瓣呈白色。
2. 用法用量不同:赤芍一般用于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病症,常作为一味主药使用;白芍则适用于养血止痛、调经活血等,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3. 化学成分不同:赤芍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赤素等,而白芍则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芍药苷等。
白芍、赤芍的比较研究

白芍、赤芍的比较研究白芍、赤芍均为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类似,但含量比例不同;药理活性相似,但作用强度不同。
中医学对其功效的描述各有偏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他们有明显的区别。
探索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了二味药材在来源、中医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各方面的异同,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白芍、赤芍提供科学依据。
芍药作为药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收载的133个方剂中,有芍药的就有31个,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均有所用。
芍药分赤白始于南北朝,但当时并未在药用时真正区分,其药用资源均来源于多种芍药属的野生植物⋯。
宋代以根的颜色划分赤芍与白芍,元朝至清代以花的颜色为划分依据,近代则以是否栽培以及加工方法等为依据。
从古代医家对二味药材的应用来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的方剂分别使用白芍、赤芍已很普遍删。
此后的本草论著对白芍、赤芍的功效主治、加工炮制、分布栽培、临床运用等均予以区别,并有详尽记载。
白芍、赤芍分用一直沿袭至现代,在历版《中国药典》中,它们亦被分列为不同的中药。
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它们及其同属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而系统地研究,从中分离出大量的单萜及其苷类,并证实了其药理活性;有关白芍、赤芍资源分布和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也可见报道,遗憾的是,还没有人从中医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各方面对白芍、赤芍进行详尽的比较。
本文综述了二味药材的中医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各方面的异同,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白芍、赤芍提供科学依据。
1白芍、赤芍的来源尽管白芍和赤芍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为不同的两种中药141,且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在生物基源上有很多共同特征。
白芍与赤芍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异同比较

赤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差异项亚西1, 张京红2( 1浙江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下梁分院台州318059; 2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台州318050)摘要: 毛茛科芍药属( Paeonia) 芍药p laetiflora Pall的根分赤芍与白芍, 始于南北朝时期, 宋代以根的颜色划分赤芍与白芍, 元朝至清代以花的颜色为划分依据, 近代则以是否栽培以及加工方法等为依据。
目前认为芍药野生品的根直接干燥就是赤芍, 而栽培品的根去皮水煮后即为白芍。
关键词: 赤芍; 白芍中图分类号: R969 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3765( 2010) 110043 021 来源1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 lo ra Pall 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 性味苦、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
夏、秋两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须根, 晒干。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去外皮干燥根, 性微寒, 味苦酸。
归肝脾经。
具有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行瘀、凉血、消肿及敛阴收汗之功效。
夏、秋采挖已栽植3~ 4 年的芍药根, 除去根茎及须根, 洗净, 刮去粗皮, 入沸水中略煮, 使芍根发软, 捞出晒干。
2 化学成分21 赤芍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 主要含有芍药( paeoniflorin) , 羟基芍药苷( ox ypaeoniflorin) 、芍药内酯苷 (albiflorin) , 苯甲酰羟基芍药苷benzoylox ypaeoniflorin) , 苯甲酰芍药苷( benzo ylpaeoniflorin) , 此外还含有没食子酸、棕榈酸、鞣质。
白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苯甲酸、鞣质。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和赤芍是中医药材中常见的药材,虽然它们都来自于牡丹科植物的根部,
但在药效、性味、功能用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外观特征
•白芍:白芍的外观呈现出颗粒状或块状,表面光滑,色泽白净,断面乳白色。
•赤芍:赤芍的外观为细小颗粒状,颜色呈红棕色或赤褐色,断面呈深棕色。
药材化学成分
•白芍:白芍中主要含有白芍苷、丹参酮、芍药苷、木犀草苷等成分,具有祛风散寒、养血调经、调和气血等功效。
•赤芍:赤芍中主要含有赤芍苷、赤芍酮、赤芍醇等成分,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止血收敛等功效。
药性与功能
•白芍: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肝、脾、胃经。
白芍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生津、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血虚虚热、月经不调等症状。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心、肝、胃经。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泻火宁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出血症、热病洪热、烦燥不眠等症状。
用法用量
•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可入牡丹粥、牡丹泥等食用,也可煎汤服用。
•赤芍:一般用量为6-12克,可入赤芍散、赤芍饮等药方,也可煎汤或冲剂服用。
总的来说,白芍与赤芍在药性、功能以及用法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合理
选择和搭配这两种药材,根据疾病的具体状况,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的目的。
制药工程论文 赤芍与白芍生药鉴定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赤芍与白芍生药鉴定类别:综合实验报告院系:药学院专业班级:制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本科论文(设计)目录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II)摘要 (III)关键词 (III)Abstract (III)Key words (III)1 前言 (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1.1 实验用品 (1)2.1.2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赤芍与白芍的性状鉴别 (2)2.2.2 赤芍与白芍粉末的显微鉴别 (2)2.2.3 赤芍与白芍水分的测定 (2)2.2.4 赤芍与白芍灰分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性状特征结果及分析 (2)3.1.1 白芍与赤芍性状特征结果 (2)3.1.2 白芍与赤芍性状特征分析 (2)3.2显微特征结果及分析 (2)3.2.1 白芍与赤芍显微特征结果 (2)3.2.2 白芍与赤芍显微特征分析 (3)3.3 赤芍与白芍中水分测定结果及分析 (3)3.4 赤芍与白芍中灰分测定结果及分析 (3)4 结论及讨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文献综述 (8)学位论文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学位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赤芍与白芍生药鉴定作者单位:作者签名:年月日赤芍与白芍生药鉴定摘要目的:对赤芍与白芍进行生药学鉴定,了解赤芍与白芍的形状特征,粉末显微特征,来推断出赤芍与白芍之间相同与不相同之处。
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赤芍和白芍均进行药材性状的分析,比如赤芍和白芍粉末的显微特性,并利用水分测试和灰分测试实验对赤芍与白芍的质量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化学成分 芍药苷 !1儿茶素 苯甲酸 没食子酸
回归方程
.L>K.-K/V>’-. .L>K.(-./=>:-( .L>K:’-#/V’-K .L>#K+-(/V/-+
相关系数
(0WWW+ (0WWW’ (0WWK> (0WWW>
线性范围/)4·)<=> >0((">(0((
’0#’B>(=:">0(+ >0(+B>(=:"(0’> W0#(B>(=#"(0W#
TDR:S>=:<R>SUIJRJ:WYA:GUEZQAOOJRJ;=WJ=IJJ;IAEQ>;QTGE=AY>=JQ<R:GVU:O</)*$’/)@/1’A#PDJT:;=J;=U:OV>J:;AOE:RA;>;Q!/ T>=JTDA;A;IAEQ<R:GVIJRJS:RJ=D>;-0 >;Q$#$10,RJUVJT=AYJEZ,IDAEJ=DJV>J:;AOE:RA;A;TGE=AY>=JQ<R:GVI>UEJUU=D>;-#$0,
M2$/? /0>W ’0+# /0(+ .0#: #0>/ :0WW :0.> #0K/ :0’W .0+( /0+’ +0:#
"0* 样品中芍药苷、!1儿茶素、苯甲酸、没食子酸峰指认与 峰纯度检测
在以往的色谱研究中,一般依据保留时间采用加入标准
物质增高法来指认分析对象的峰位置。这种方法在两种物
质迁移时间一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误差。本实验采用二极
加入量/)4 >0((.( :0(:(( #0(>(( (0>(+> (0:>(’ (0#(.> (0>(+> (0:>(’ (0#(.> (0(W#: (0>.KK (0::#:
回收率/? W#0>>
>(:0(. >(>0KW >(’0+: >(:0.W >(K0’.
W#0WK W>0K/ W+0.’ >(>0:’ W/0+. >(/0+K
7’89’:;</=>:!,?98@A/BA",’9CDA/EA;!,?F4G;/H>A",?F9 ’G/IJA",K*LM NGJ/OJ;<!(!"#$%&’&(&)*+,-’$)%)
./&)0’/.)1’2/,,-’$)%)32/1)45*+60/1’&’*$/7,-’$)%).)1’2’$),8)’9’$:!$$%$$,,-’$/;"",*77):)*+,-)4’%&05/$1.*7)2(7/0 ;$:’$))0’$:,<)=’$:>$’?)0%’&5,8)’9’$:!$$&%!,,-’$/)
TNEU;3-5-3S5ES45773-5-3S0&L#
化学成分 芍药苷
!1儿茶素 苯甲酸
没食子酸
水平
> : # > : # > : # > : #
测定量/)4 (0W#.W :0(/>: #0(/+( (0>>#: (0:>’K (0##(> (0>((+ (0>W#. (0:W/# (0(W.. (0>..( (0:#K#
试剂和材料:芍药苷对照品、没食子酸对照品(中国药品
生物制品检定所),苯甲酸对照品(北京化学试剂公司),!1儿 茶精对照品(234)5公司)。硼酸、氢氧化钠、甲醇(北京化工 厂),十二烷基硫酸钠(67895公司)。实验中配制缓冲液和样 品溶液所用的水为:次去离子水。实验样品经中国中医研 究院胡世林研究员鉴定为芍药("#$%&’#(#)*’+(%,#"5770)的野 生品或栽培品的干燥根,全部直接采自原产地。
关键词:芍药;赤芍;白芍;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中图分类号:4"&.#!
文献标识码:5
文章编号:!$$!6".3.("$$2)$36$-1.6$.
!"#$%&’&()*+,(-./#0"#0(+0(#1$&2#’"#0,()(-+0(,3+(4++0!"#$%&"’()$"’!*+,"&0.!"#$%&"’()$"’-./ +"3/5678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粉末#份,各(0>4,分别精密加入不 同量的.种对照品,按照“:0:0>”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分 别测定并 计 算 . 个 对 照 品 在 不 同 浓 度 下 的 加 样 回 收 率 及 M2$值,见表:。 表" 芍药苷、!1儿茶素、苯甲酸及没食子酸的加样回收率 结果0&L# $%&" MN-;ONH3NC;RQGN5CC5XR;HA5N;E3R7;H3E,!1-5QN-G3E,
管阵列检测器($I$),可以记录每个峰在全波长(>W("/(( E))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图。因此我们应用迁移时间和 $I$ 紫外光谱图这两个指标来确保样品测定中指认峰的可靠性。
当两者均与对照品相符时,才判断为所需的分析对象。
另外,我们还对样品谱图上的指认色谱峰做了峰纯度检
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的胶束电动色谱(+*,))分离模式,测定了!-个产地"$个赤、白芍样品中的. 个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芍药苷、苯甲酸、!/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并比较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 !野生芍药根(赤芍) 中芍药苷含量大于-0,!/儿茶素含量高于$#$10。未加工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小于-0,未检测到 !/儿茶素。在同 样条件下,加工后的栽培芍药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下降了2%0"1-0,仍未检测到 !/儿茶素,苯甲酸的变化最大,下降达 &20"3"0。#内蒙古多伦赤芍与大、小兴安岭所产赤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特别是道地与 非道地的白芍药材之间,化学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结论 运用 ’()*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野生与栽培芍药根的活性成 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9:;<!7;:=9>87;?@8 P:QJ=JRSA;J=DJT:;=J;=U:OV>J:;AOE:RA;,!/T>=JTDA;,WJ;X:AT>TAQ,<>EEAT>TAQ:O</)*$’/)@/1’AT:EEJT=/ JQA;QAOOJRJ;=>RJ>URJUVJT=AYJEZ,>;Q=:ASVR:YJ=DJBG>EA=ZU=>;Q>RQ:O@/1’A</)*$’/)@(B0/>;Q@/1’A</)*$’/)37B/OR:S</)*C $’/7/2&’+7*0/(>EE##A8;5=B: PDJT:;=J;=U:OO:GR>T=AYJT:;U=A=GJ;=UA;"$T:SSJRTA>EU>SVEJU:O</)*$’/)@/1’A,IDATDIJRJ T:EEJT=JQOR:S!-D>WA=>=U,IJRJUGTTJUUOGEEZ>;>EZUJQWZSATJEE>RJEJT=R:HA;J=ATTDR:S>=:<R>VDZ(+*,))#<8:CD;: ! +*,)
*/S>AE:D=X%"%Z>D::#T:S#T; 中国药学杂志"$$2年3月第2&卷第3期
! 仪器与试药 仪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美国安捷伦公司),配
有二极管 阵 列 检 测 器。 熔 融 石 英 毛 细 管,’(!)(*$),#+’ !)(,$),总长度’’-),有效长度./0’-)(河北永年光导纤 维厂)。
药材之间,不同产地赤芍或不同产地白芍之间的成分差异,
进而为完善赤、白芍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L:#23%2$1$$) 作者简介:周红涛,女,硕士研究生 PJE:($!$)-.$!..!!/"3&2,K>\:($!$)-.$!233-
·-1.· 万,-’方$<数-/据04D,EFFGH)I&)4B)0,J*7"GKL*"M
@/1’A I>UVJRO:RSJQ>TTGR>=JEZ# F8G H=<B::</)*$’/7/2&’+7*0/(>EE#;@/1’A</)*$’/)@(B0/;@/1’A</)*$’/)5EW>;’()*
赤芍和 白 芍 都 是 临 床 常 用 中 药,其 主 流 商 品 均 为 芍 药 (</)*$’/7/2&’+7*0/(>EE#)的干燥根部。一般认为,芍药野生
·中 药 及 天 然 药 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周红涛!,骆亦奇",胡世林!,李润锴",刘虎威",冯学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