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中的应用_王燕

脑脊液化学和免疫学检验及意义

脑脊液化学和免疫学检验及意义(1)蛋白质检查: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不到血浆蛋白的1%,主要为清蛋白。
1)蛋白质定性试验:①潘迪(Pandy)试验: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
②罗-琼试验:正常脑脊液球蛋白质含量很低。
正常定性试验均为阴性。
2)蛋白质定量试验:①磺基水杨酸(SSA)-硫酸钠为比浊法代表方法,特点是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
②染料结合比色法以丽春红S和考马斯亮蓝(CBB)法应用较多,CBB法快速、高灵敏度。
比色法的检测灵敏度及结果的重复性优于比浊法,且标本用量少,但对实验条件的pH 值要求较高。
3)参考值:成人,腰池200~400mg/L,脑池100~250mg/L,;脑室内50~150mg/L。
4)临床意义: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
在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脑脊液蛋白质相对较高,6个月后逐步降至成人水平。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见于:血屏障通透性增高性疾病:①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高;病毒性脑炎,轻度增高。
②出血性脑病: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蛋白质含量中度增高。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部肿瘤或椎管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
在蛛网膜下腔梗阻性疾病,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0g/L以上时,脑脊液外观呈黄色胶胨状,且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特征。
(2)葡萄糖测定:目前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1)参考值:2.5~4.4mmol/L2)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脑脊液中葡萄糖酵解程度有关。
脑脊液葡萄糖减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真菌性脑膜炎等。
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性病变时,在病原微生物和破坏细胞释放的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下,使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
在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葡萄糖含量即明显降低,疾病高峰期可为零。
多发性硬化

鉴别诊断Ⅲ 鉴别诊断Ⅲ
脑白质营养不良
是指遗传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 育异常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育异常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 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 MRI示病灶对称。 示病灶对称。 示病灶对称
双侧枕叶白质呈对称性T 像高信号;பைடு நூலகம்像呈略低信号。 双侧枕叶白质呈对称性 2像高信号;T1像呈略低信号。
鉴别诊断Ⅳ 鉴别诊断Ⅳ
脊髓肿瘤
慢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腰穿奎氏 慢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 试验常不通畅, 蛋白明显升高, 试验常不通畅,CSF蛋白明显升高, 蛋白明显升高 MRI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 ,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急性期炎性脱 髓鞘病变的进展, 髓鞘病变的进展 , 避免可能促使复发 的因素, 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的因素 , 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 晚期 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 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 , 减轻神经功能 障碍。 障碍。
辅助检查Ⅰ 辅助检查Ⅰ
1. 影像学检查
早年曾用的影像学技术有:气脑造影术( 早年曾用的影像学技术有:气脑造影术(只能看 到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 到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脊髓造影(于急性期 可见有脊髓膨大),同位素脑扫描( ),同位素脑扫描 可见有脊髓膨大),同位素脑扫描(可见放射性 同位素浓集区)。 同位素浓集区)。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发性硬化患者常 规CT扫描多正常,对比增强扫描阳效率较高。对 扫描多正常,对比增强扫描阳效率较高。 扫描多正常 视神经、脑干和脊髓的病灶敏感性不高。 视神经、脑干和脊髓的病灶敏感性不高。 磁共振成像( ):MRI是检测多发性硬化最 磁共振成像(MRI): ): 是检测多发性硬化最 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优于CT。 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优于 。特征性表现为白 质内多发长T 异常信号。 质内多发长 1、长T2异常信号。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对多发性硬化诊断意义

➢ OCB 阳性虽然不能作
为诊断 MS 的直接证据,
但对 MS 的早期诊断和
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
意义。
16
15
➢ OCB 是 MS 患者常见的免疫学异 常表现,是临床诊断 MS 有意义 的辅助检查,并为神经影像学检查 所不可替代。
➢ OCB 的出现对判断 MS 疾病进程 、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灶活动期或 非活动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0
10
下面是5个国际公认的 OCB 染色型,结果有助于判 断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及鞘内 Ig 合成状况。
正常
提示存在Ig 鞘内合成
提示同时存在血脑屏障 损伤及Ig鞘内合成 提示存在血 脑屏障损伤
提示副蛋 白血症
只有 CSF 中存在的区带与血清中不同,才提示存在
Ig 鞘内合成,才支持 MS 的诊断。
11
4
4
2、MS 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资料表明,离赤道越远,MS 的患病率越高。
美国
北部、加拿大、冰岛、英国、北欧、澳洲,患病率≈40/10万;
赤道地区患病率<1/10万;
亚
洲和非洲国家患病率≈ 5/10万。
我
国属于低发病区,与日本相似。
5
5
一项发表于《Neurology》的新研究显示 ,多晒太阳,可延缓多发性硬化发病。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对 多发性硬化诊断意义
目录
➢ 1、多发性硬化(MS) ➢ 2、MS 的流行病学 ➢ 3、MS 的临床特点 ➢ 4、MS 的辅助诊断 ➢ 5、寡克隆区带(OCB) ➢ 6、OCB 的检测方法 ➢ 7、结论
2
2
引言
➢ 多发性硬化早在19世纪中期即已有记 载,是中世纪的神秘疾病……
诊断多发性硬化的好帮手----脑脊液寡克隆带电泳

诊断多发性硬化的好帮手----脑脊液寡克隆带电泳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开展特色诊断项目系列介绍之(五)-----脑脊液寡克隆带电泳临床病例患者,男,41岁,有高血压病史及长期吸烟史,因右侧上下肢体突然无力,口齿含糊,查体:血压150/89mmHg,右侧偏瘫,右侧肌力II级,头颅MRI示:双侧半球皮质下顶叶、额叶多处病灶,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经低分子肝素治疗,病情并无改善。
转院后查体:左右上下肢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化验:脑脊液寡克隆带(+);进行头颅MRI:双侧半球皮质下白质区顶、额叶,接近脑室周围分布有多病灶,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信号的特点,通过MRI的检查结果,并结合脑脊液生化(寡克隆带电泳)的检测,确诊该患者为多发性硬化(MS),经免疫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并出院。
可见脑脊液寡克隆带电泳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
小贴士1、脑脊液寡克隆带是MS患者最常见的免疫学异常表现,是临床诊断MS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
2、华盛顿大学医学院Avasarala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多发性硬化(MS)确诊时,脑脊液中寡克隆区带(OCB)阴性或数量较少者,提示预后较佳。
3、脑脊液寡克隆带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鉴别CNS炎性与非炎性疾病的可靠实验指标,CNS炎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神经梅毒等。
4、标本需求:同一患者的不抗凝静脉血2ml(黄头凝胶真空采血管)和脑脊液0.5-1ml,血液需在采集后2小时内进行离心2500-3000 r/min 5分钟分离出血清;标本可在冷藏(2-8°C)条件下最多保存一周。
5、如有疑问可联系实验诊断科生化组(TEL*************)临床背景介绍CLINICAL克隆、寡克隆、多克隆概念体液免疫反应可以根据电泳产生的抗体克隆的数目进行分类。
电泳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带的电荷不同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而把蛋白质区分开的方法。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18页
修订关键点
7. 进行性孤立性硬化
(Progressive Solitary Sclerosis,PSC)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13页
修订关键点
2. 症状性MRI病灶可作为DIT和DIS证据
• 2010年标准中对有脑干或脊髓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性的 MRI 病灶不在MS病灶数统计之列;
• 而2017标准推荐无论MRI病灶是否有症状,都可算作 DIT或DIS证据;
• 研究显示,将症状性MRI病灶作为DIT或DIS证据,不仅 • 可提高诊断敏感性,而且不会降低特异性。。
客观的临床或 近临床证据
• 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或神经生理学检查显示与CIS 的解剖位置相对应的症状提示。应谨慎将仅有患者
主观改变的症状作为当前或以前的疾病发作证据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2页
病灶
• T2加权或质子密度加权MRI扫描的高信号,长轴长 度至少为3mm
皮质病灶
• 大脑皮质的病变,通常需要特殊的MRI技术来显示这。 需要注意区分潜在的皮质损伤和神经影像伪影
DIS需具备以下2项中任何一项: a.4个CNS经典病灶区域(脑室旁、 近皮层、幕下和脊髓)中最少2个区 域有≥1个T2病灶; b.等候累及CNS不一样部位再次临 床发作。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8页
1+2 (1次临床发作+2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病变)
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殷宇慧;郝洪军;高枫【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7(013)009【摘要】目的研究寡克隆区带(OCB)和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S患者54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患者271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62例及非感染性疾病209例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分别进行OCB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IgG指数的计算(免疫火箭电泳法).结果 MS组OCB阳性率为35.2%;OND组为8.9%,其中感染组为24.2%,非感染组为4.5%.MS与OND组整体比较OC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感染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MS组IgG指数阳性率为83.3%,OND组为78.2%(P>0.05).结论OCB对MS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需除外CNS感染性疾病.IgG指数阳性可作为参考.【总页数】3页(P888-890)【作者】殷宇慧;郝洪军;高枫【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相关文献】1.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J], 王金行;宋鉴清;刘柏新;尚红2.寡克隆区带和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意义 [J], 郭力;李彬;董惠;刘瑞春3.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IgG的合成率分析 [J], 邱伟;胡学强4.寡克隆区带和IgG指数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J], 方明;乔健5.脑脊液寡克隆区带、24小时鞘内IgG合成率及IgG指数在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何艳群;许东梅;王雅杰;李晶晶;黄宇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数量及强弱差异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

㊃短篇论著㊃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数量及强弱差异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王金玲,王培昌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53摘要:目的探究脑脊液(C S F)寡克隆区带(O C B)电泳阳性结果的条带数量和条带强弱对多发性硬化(M S)的诊断价值㊂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该院神经内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送检C S F与血清标本配对同时进行O C B分析的患者中,筛选出359例C S F O C B阳性患者,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信息㊂结果359例O C B阳性患者中,第1种类型(条带数量多且明显)共270例(75.2%),第2种类型(条带微弱且数量少)共89例(24.8%)㊂第1种类型O C B阳性患者中有219例(81.1%)确诊为M S或临床孤立综合征(C I S),第2种类型仅有1例(1.1%)与M S有关(该例标本为M S药物治疗后),第1种类型O C B阳性患者中M S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第2种类型M S的确诊率(P<0.05)㊂排除第2种类型O C B阳性条带的干扰,O C B阳性结果对M S或C I S的预测价值从61.3%提升至81.1%㊂结论 C S F O C B阳性条带中仅第1种类型对M S 的诊断意义较大㊂推荐所有回报为O C B阳性的结果中都应注明条带是第1种类型或是第2种类型㊂关键词:寡克隆区带电泳;多发性硬化;临床孤立综合征D O I:10.3969/j.i s s n.1673-4130.2021.11.027中图法分类号:R744.5+1文章编号:1673-4130(2021)11-1399-03文献标志码:A多发性硬化(M S)是一种慢性的免疫介导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鞘内免疫球蛋白G(I g G)的合成是其发病机制的典型现象[1-2]㊂脑脊液(C S F)寡克隆区带(O C B)分析是M S最特异的诊断指标之一[3],超过90%的临床确诊的M S患者C S F可检测到O C B,其在临床孤立综合征(C I S)的临床转化转归方面也具预测价值[4]㊂另外,凡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鞘内免疫反应的疾病都会导致O C B阳性,例如:狼疮脑病㊁病毒性脑炎㊁副肿瘤综合征等,但这类疾病引起的条带大多是一过性的[5]㊂尽管如此,O C B依然是M S辅助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6-7]㊂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电泳是目前O C B检测的金标法[8]㊂O C B电泳后的条带共有5种不同类型,其中Ⅱ型(即C S F中存在血清中不存在的2条或2条以上的条带)被认为是O C B阳性,也是辅助诊断M S最特异的条带模式[9]㊂在实际工作中,Ⅱ型条带在C S F 泳道上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2种不同的条带类型㊂在以往的报道中并未见有针对条带深浅和数量对疾病诊疗价值的研究,临床回报时也并未就2种类型的条带加以区分,均统一报告为阳性㊂鉴于这2种类型的条带形式可能会传达不同的诊断意义,笔者开展这项前瞻性研究,试图找到C S F中O C B的强弱和数量差异对M S的诊断意义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C S F与血清标本配对同时进行O C B分析且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计359例,同时追踪每位患者的临床信息,特别是最终确诊信息㊂1.2方法1.2.1 C S F和血清中清蛋白(A L B)和I g G水平的检测采用美国B e c k m a n I m a g e800全自动蛋白分析仪,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和C S F中的A L B 和I g G水平㊂1.2.2 C S F O C B电泳采用等电聚焦电泳结合免疫固定电泳的方法同时检测患者配对的血清与C S F 标本,采用法国S e b i a H Y D R A S Y S电泳仪及S e b i a配套的C S F电泳试剂进行O C B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完全依照试剂盒说明进行㊂每位患者配对的C S F与血清标本依据I g G定量按一定比例提前进行稀释,以保证当标本点样到琼脂糖凝胶上时蛋白质含量相同,确保电泳后胶片的本底均一,利于观察条带㊂整个电泳过程分为等电聚焦电泳㊁免疫固定电泳㊁免疫染色以及烘干等4部分㊂阳性结果判断标准:出现2条或2条以上分开的㊁狭窄㊁不均一㊁不连续的仅见于C S F而未见于血清中的蛋白条带[10]㊂1.2.3Ⅱ型条带2种类型的判读方法第1种类型:条带深㊁明显且通常数量较多(ȡ10条);第2种类型:条带浅㊁微弱且通常数量较少(ɤ4条)㊂少数病例电泳结果存在条带明显但数量较少,条带微弱但数量较多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则以肉眼判读的条带强弱为主,前者归为第1种类型㊁后者归为第2种类型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㊃9931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6月第42卷第11期I n t J L a b M e d,J u n e2021,V o l.42,N o.11*基金项目:北京市医管局人才培养计划 登峰 项目(D F L20180803)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p c w1905@126.c o m㊂本文引用格式:王金玲,王培昌.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数量及强弱差异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1):1399-1401.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㊁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患者C S F及血清O C B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A㊁B㊁C㊁D患者C S F及血清O C B分析,可见C S F泳道中均出现了血清中不存在的条带,A与C中条带数量多且明显为第1种类型,B与D条带数量少且微弱为第2种类型㊂注:A㊁B㊁C㊁D表示4例患者C S F和血清O C B分析条带;箭头所示为C S F泳道出现但血清中不存在的条带㊂图1 Ⅱ型条带肉眼可观察到的2种不同条带类型2.2患者C S F O C B结果及诊断信息分析在359例O C B阳性患者中,第1种类型共270例(75.2%),第2种类型共89例(24.8%)㊂第1种类型中有219例(81.1%)被诊断为M S或C I S,主要以复发缓解型多发硬化(R R M S)为主;其余51例未被诊断为M S或C I S的患者,确诊疾病包括病毒性脑炎㊁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㊁多系统萎缩㊁淋巴瘤㊁血管炎㊁运动神经元病等㊂第2种类型患者共有89例,确诊疾病涵盖了多种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狼疮脑病㊁特发性脊髓炎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㊁边缘性脑炎㊁阿尔茨海默症㊁神经梅毒等),仅有1例(1.1%)与M S有关(该C S F标本为R R M S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结果)㊂第1种类型O C B阳性患者中M S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第2种类型O C B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若仅以O C B阳性而不对条带强弱加以区分的话,本研究共计有220例患者被诊断为多发硬化,其对M S或C I S的预测价值为61.3%;若排除第2种类型条带的干扰,O C B阳性结果对M S或C I S 的预测价值将从61.3%提升至81.1%㊂表1359例C S F O C B阳性条带类型分布Ⅱ型条带类型n年龄(xʃs,岁)性别(男/女,n/n)确诊疾病R R M S(n)S P M S(n)P P M S(n)C I S(n)确诊率(%)第1种类型27052.5ʃ7.8174/9616826101581.1第2种类型8948.7ʃ6.960/2910001.1χ2/t4.2330.2608.977 P>0.05>0.05<0.001注:S P M S为继发进展型多发硬化;R P M S为原发进展型多发硬化㊂3讨论C S F O C B形成的蛋白来源于病理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合成的免疫球蛋白,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对持续性的抗原刺激的一种特异的免疫反应, M S的病理基础是基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髓鞘斑块的破坏,造成抗原的暴露,从而导致鞘内自身产生相应抗体的过程,通过等电聚焦高压电泳即可检测到特定条带[11]㊂因此,C S F O C B检测是诊断M S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手段㊂本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观察条带的性质(条带深或浅㊁数量多或少),而不仅仅是条带的有无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若排除微弱条带的干扰,明显且数量多的条带模式对于M S的诊断预测价值提升接近20.0%㊂这种体现在条带类型上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定植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局部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程度[12]㊂这种反应在M S中是最强烈的,体现在条带上就是第1种类型(即条带数量多且明显);而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中,这种B细胞的反应相对较弱,条带表现为微弱且数量较少㊂这种反应也与B细胞在M 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相吻合,既往研究显示,应用以C D20+B细胞为靶向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通过耗竭中枢神经系统内B细胞,可减少M S的疾病活动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3]㊂尽管如此,本研究中仍有1例R R M S患者O C B为第2种类型,该结果为患者药物治疗后的表现,即部分M S患者C S F O C B会随治疗而逐渐消失[8]㊂然而目前并不清楚药物对条带的强弱和数量是否有影响,这也将是本文的后续研究之一㊂O C B对M S的诊断意义也体现在其早期的指导价值上,在M S早期阶段,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可能很难探测到病灶,患者也仅仅表现出一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例如:四肢麻木㊁无力㊁走路不稳等等[14]㊂而此时,C S F中抗体却会有所表达,O C B分析可检测到阳性条带㊂若能够早期检测O C B,正确分析阳性条带的类型(第1种或是第2种),将会极大地提高M S诊断的阳性率㊂我国虽然是M S低发区域,但随着对M S 诊断技术的逐步提高,各地M S确诊病例在逐年增多,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能够延缓抗原抗体反应对神经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减轻致残率㊁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㊂综上所述,C S F O C B分析后阳性结果应该回报条带的性质,这可提高M S诊断的阳性率,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条带的有无㊂参考文献[1]A N D L O V I C A,B A B I C M,A C C E T T O S,e t a l.C o m p a r i-㊃0041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6月第42卷第11期I n t J L a b M e d,J u n e2021,V o l.42,N o.11s o n o f t w o m e t h o d s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o l i go c l o n a l b a n d s i n a l a r g e n u m b e r o f c l i n i c a l l y i s o l a t e d s y n d r o m e a n d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J ].C l i n N e u r o l N e u r o s u r g,2012,114(6):659-662.[2]L I N K H ,HU A N G Y M.O l i g o c l o n a l b a n d s i n m u l t i pl e s c l e r o s i s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a n u p d a t e o n 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 c l i n i c a l u s e f u l n e s s [J ].J N e u r o i mm u n o l ,2006,180(1/2):17-28.[3]A B R A I R A V ,A L V A R E Z -C E R M E ÑO J C ,A R R O Y O R ,e t a l .U t i l i t y of o l ig o c l o n a l I gG b a n d d e t e c t i o n f o r M S d i -a g n o s i s i n d a i l y c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J ].J I mm u n o l M e t h o d s ,2011,371(1/2):170-173.[4]MA S J U A N J ,A L V A R E Z -C E R M E ÑO J C ,G A R C ÍA -B A R R A G ÁN N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l y i s o l a t e d s yn d r o m e s :a n e w o l i g o c l o n a l b a n d t e s t a c c u r a t e l y p r e d i c t s c o n v e r s i o n t o M S [J ].N e u r o l o g y,2006,66(4):576-578.[5]王利娟,刘杰,陈柯霖,等.9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寡克隆区带电泳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7):2085-2087,2091.[6]李海峰.多发性硬化2017版M c D o n a l d 诊断标准的修订背景㊁内容及意义[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6):321-330.[7]马瑞敏,马淼,邵春青,等.两种判定鞘内合成方法的应用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3):2861-2864.[8]V O N G L E HN F ,F A R I A S A S ,D E O I V E R I A A C ,e t a l .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o l i go c l o n a l b a n d s a f -t e r n a t a l i z u m a b t r e a t m e n t o f m u l t i pl e s c l e r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J ].N e u r o l o g y,2012,18(7):1038-1041.[9]F R E E D M A N M S ,T H O M P S O N E J ,D E I S E N H A MM E RF ,e t a l .R e c o m m e n d e d s t a n d a r d o f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a n a l y -s i s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a 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 -m e n t [J ].A r c h N e u r o l ,2005,62(6):865-870.[10]P E T Z O L D A .I n t r a t h e c a l o l i g o c l o n a l I g G s yn t h e s i s i n m u l t i -pl e s c l e r o s i s [J ].J N e u r o i m m u n o l ,2013,262(1/2):1-10.[11]陈清清,桑道乾.多发性硬化相关B 细胞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2):157-159.[12]孙博,李呼伦.在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病理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2):1585-1590.[13]张华,任桥桥,张美妮.利妥昔单抗在多发性硬化中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4):447-451.[14]徐亚明,韩峰,贾树民,等.M R I 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204-205.(收稿日期:2020-09-08 修回日期:2021-01-10)ә通信作者,E -m a i l :158323956@q q.c o m ㊂ 本文引用格式:曹均,越小丽.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1):1401-1403.㊃短篇论著㊃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曹 均1,越小丽2ә1.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检验与病理科,重庆400063;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重庆400010摘 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㊂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D -二聚体㊁纤维蛋白原(F I B )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 T )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和凝血酶时间(T T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及P T ㊁A P T T ㊁T T ㊂根据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孕妇分为轻㊁中㊁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孕妇的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及P T ㊁A P T T ㊁T T ,并分析这些指标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㊂结果 观察组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T ㊁A P T T ㊁T T 均短于对照组(P <0.05)㊂轻㊁中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及P T ㊁A P T T ㊁T 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重㊁中㊁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 T ㊁A P T T ㊁T T 从长到短依次为轻㊁中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㊂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 =0.825㊁0.764,P <0.05),而P T ㊁A P T T ㊁T T 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 =-0.804㊁-0.789㊁-0.813,P <0.05)㊂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D -二聚体㊁F I B 水平及P T ㊁A P T T ㊁T T 可反映孕妇机体内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㊂关键词:产科; 子痫前期; 诊断; 凝血功能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4130.2021.11.028中图法分类号:R 714.24+4文章编号:1673-4130(2021)11-1401-04文献标志码:A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易导致孕妇发生子痫,对其妊娠结局十分不利,易引起胎盘早剥㊃1041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6月第42卷第11期 I n t J L a b M e d ,J u n e 2021,V o l .42,N o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 作简单,孔径较大, 有利于蛋白质的分 离和转膜,所以更 适宜实验室推广使 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 等电聚焦是利用蛋 由于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制胶复 杂,且对人体有 毒而使应用受限 白质等两性分子等电
标,使MS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现 实。
4、什么是寡克隆区带?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含有很多克隆株的浆细胞 所合成的免疫球蛋白,进行电泳时r- 球蛋白区域会形 成均匀的连续的区带,即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区带。而在 病理免疫状态下人体的几个克隆株浆细胞会发生异常增 生,其所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在电泳时会在r-球蛋白区域 可见2条或2条以上分开的、不均一、比较狭窄、不连 续的清晰蛋白区带,称之为寡克隆区带(OCB)。
2、多发性硬化症的全球分布情况:
流行病资料表明,接近地球两极地带,特别是北半球北部高 纬度地带的国家,本病发病率较高。多发性硬化症(MS)高危地 区包括美国北部、加拿大、冰岛、英国、北欧、澳洲的塔斯马尼 亚岛和新西兰南部,患病率为40/10万或更高。赤道国家发病率 小于1/10万,亚洲和非洲国家发病率较低,约为5/10万。我国属
显示同时存在 血脑屏障损伤 及IgG鞘内合成
虽然(b) 、(c) 、(d) 和(e) 图均提示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 但仅 (b) 和 (c) 图提示存在 IgG 鞘内合成,是反映CNS 病变的 重要标志,可以判断为阳性结果。
9、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
欧美学者报道确诊MS 患者OCB 阳性 率为90%-95%,但国内报道MS患者OCB 阳性率多为30%-60%,日本学者报道MS 患者阳性率为36%,韩国学者报道韩国 MS患者阳性率为31.6%。这些研究结 果提示亚洲MS人群OCB阳性率均明显低 于西方国家(95%)。
--傅慧 2016年5月2日
引言
世界多发性硬化日由国际多发性硬化联
盟于2009年5月27日建立,以唤起全世 界对多发性硬化症的关注,推动相关研
究和医疗进展,并约定每年五月的最后
一个星期三为世界多发性硬化日。今年 的世界多发性硬化日是5月25日,为第
八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
引言
然而多发性硬化早在19世纪中期即已 经有记载, 是中世纪的神秘疾病…… 是诅咒? 是天谴?
点的不同,在稳定、
连续、线性的pH梯度 中将蛋白质区分出不 同条带,是当前分辨 率最高的电泳技术。
采用电泳法分离蛋白后,再采用 考马斯亮蓝、硝酸银、过氧化物 酶或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等染色 方法使蛋白条带显色,得出OCB的 染色型,然后进行分析。
8、寡克隆区带的结果判断
8.1寡克隆区带结果判断—配对分析
于低发病区,与日本相似。
3、多发性硬化症的国内情况:
多发性硬化易发生于15到40岁的青壮 年人群,而且女性患者居多,全球目 前约有230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国 内约有5万确诊患者。北京医院神经 科主任医师许贤豪指出,多发性硬化 症由于不常见且症状多样和隐蔽,八 成就医患者曾被误诊,一些患者发展 到全身瘫痪仍未被确诊。
5、寡克隆区带的发现
1959年
Karcher,van Sande和 Lowenthal 用琼脂 糖凝胶电泳法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 的CSFγ-球蛋白中分离出几个光密度不同 的条带。
1960年
Kutt也发现MS患者CSF电泳后在靠近阴极 端形成狭窄而不连续区带。
1971年
由Link证实为OCB IgG区带。
……
衡。OCB的产生有赖于存在限制异质性 Ig
的合成,反映出 CNS 内部对某些微生物和 自身抗原的隔离免疫应答。可见,OCB是针
对 CNS 内部持续抗原刺激的一种特异反
应,CSF中 OCB 阳性高度提示在CNS 内有 Ig的异常合成,存在鞘内局部免疫应答。
OCB多数是IgG,很少是IgA或IgM。
7、寡克隆区带的检测方法
1979年
Thompson 报道CSF有非典型淋巴细胞和典 型的浆细胞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CSF 电泳时均检出了OCB。
6、寡克隆区带的产生机制
OCB是数个B细胞系株(克隆) 在 CNS 局 部产生的特殊抗体,因此关于OCB产生的机
制 KARUSSIS 等提出是由于内源性B细胞
遗传的异常,选择性地使某些B细胞克隆增 强转录,引起增殖并导致免疫球蛋白失
此外,寡克隆区带还有助于判断预 后,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的临床孤 立综合征(CIS)患者较阴性者更易进 展为多发性硬化。 OCB 反映了 MS 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内 IgG 发生质的改变,是 MS 最常见的 免疫学异常表现,也是 MS 最有价值 的单项检测,1983 年以来已被国际 MS 委员会作为 MS 诊断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 统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病灶的空间多发性、病程的 时间多发性是其主要临床特点。临 床表现复杂多样,中枢神经系统均 可受累(脑、脊髓、视神经),我 国以视神经、脊髓损害多见。病因 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 自身免疫、遗传、环境因素、病毒 感染、个体易感等相关。
目前,OCB 仍是 MS 实验室检测中应用 最为广泛的生物学指标。传统的脑脊液 常规、生化检查对 MS 的辅助诊断缺乏 特异性。脑脊液 OCB 阳性有助于 MS 的 诊断,虽然非 MS 特异性改变,其他炎 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例如副肿瘤综合 征(NPS)、SLE、神经白塞病、干燥综合 征(SS)、神经梅毒、HIV感染和神经莱姆 病等亦可呈阳性,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 传统的 CSF 检查高,对 MS 早期诊断及 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8.2寡克隆区带结果判断—结果描述
欧洲专家组推荐以下5种类型描述OCB结果:
4.CSF与血清 中区带相同 提示存在血 脑屏障损伤
5.CSF 和血清中 的单克隆区带
提示副蛋 白血症
3.除CSF与血清 中共有的OCB 外,CSF中还 存在特有区带
2.局限于CSF 中的OCB,血 清中未见 1.血清与CSF均 未检出OCB 正常 提示存在IgG 鞘内合成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认为多发性 硬化症是罕见病,仅有个别报道。但20
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发病率有增高趋
势。近年来全国各地报道日益增加,并 有大宗病例报道,已成为神经系统较常
见的疾病,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不
能做出早期诊断而延误治疗。脑脊液寡 克隆区带不仅对MS诊断特异性较高,而
且敏感性强,是MS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
正常情况下,CSF中Ig含量极少。病理情况下,CSF中 r-球蛋白 (主要是IgG)病理性增高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血脑屏 障损害,血 源性IgG进入 CSF (3)既有血 脑屏障损害, 又有鞘内IgG 自身合成
(2)CNS 内源 性合成增加, 不依赖血清IgG 水平变化
以往国内相关研究仅检测CSF中的OCB,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 可导致出现假阳性。因此,配对分析CSF和血清中的 OCB,得到 CSF-OCB的结果,可排除血脑屏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