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含真题)必做题-(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A1/A2型题1.下述错误的是()。
A.全血标本放置于4℃冰箱中,血糖测定结果将发生正误差B.某些肾脏病患者尿中可以检出葡萄糖C.糖尿病病情轻重与血糖升高程度密切相关D.糖尿病患者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均出现紊乱E.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答案】A2.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
A.促进葡萄糖利用吸收B.与靶细胞表面特殊蛋白受体结合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促进糖原合成E.抑制糖异生【答案】B3.三羧酸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A.使糖、脂肪、氨基酸彻底氧化供能B.作为糖、脂肪、氨基酸互变的枢纽C.消除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以防产生酸中毒D.消除物质代谢产生的乙酰CoA,以防在体内堆积E.产生CO2供机体生物合成【答案】A4.糖尿病时不会出现()。
A.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B.糖异生增多C.糖原分解减少,糖原合成增多D.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E.糖的氧化和分解减少【答案】C5.胰岛素对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C.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D.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E.促进糖的有氧氧化,加速糖的利用【答案】E6.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A.脑B.胰腺C.肝脏D.肾脏E.心脏【答案】C7.WHO建议的成人OGTT试验应口服()。
A.含结晶水的葡萄糖100gB.含结晶水的葡萄糖200gC.无水葡萄糖50gD.无水葡萄糖75gE.无水葡萄糖100g【答案】D8.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
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E.PP细胞【答案】B9.对一昏迷患者,为鉴别糖尿病昏迷和低血糖休克,最有价值的试验是()。
A.血液pHB.尿酮体C.血糖D.急查血电解质E.血气分析【答案】C10.在红细胞代谢中,NADPH的产生途径为()。
A.糖酵解途径B.磷酸戊糖旁路途径C.Touster通路代谢途径D.2,3-DPG支路途径E.有氧氧化【答案】B11.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途径是()。
临床化学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2)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考纲要求》1.糖代谢简述(基础知识、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熟练掌握2.高血糖症和糖尿病(高血糖症、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代谢紊乱)——熟练掌握3.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OGTT、糖化蛋白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等)——熟练掌握4.低血糖症的分型诊断——掌握5.糖代谢先天性异常——了解一、糖代谢简述(一)糖代谢途径1.糖酵解途径——无氧条件供能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主要供能方式3.磷酸戊糖途径——生成5-磷酸核糖、NADPH4.糖原的合成途径——糖的储存、调节血糖5.糖异生——调节血糖、饥饿时供能6.糖醛酸途径——生成葡萄糖醛酸1.糖酵解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要点:(1)无氧条件、胞液进行;(2)产能少;(1分子葡萄糖2-3分子ATP)(3)产物乳酸;(4)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或无氧状态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2)是某些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方式,如红细胞;(3)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与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
2.有氧氧化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要点:(1)第一阶段胞液,第二阶段在线粒体;(2)经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呼吸链)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3)产能多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6-38分子ATP。
(4)关键酶:乙酰CoA合成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生理意义:有氧氧化是糖氧化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
3.磷酸戊糖途径产物:5-磷酸核糖、NADPH。
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生理意义:1.提供5-磷酸核糖,用于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
2.提供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等。
4.糖原的合成途径(1)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相连而成的具有高度分支的聚合物。
(2)糖原主要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3)糖原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化学(绪论、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化学(绪论、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自动化仪器应用于临床化学检验,其特点不包括A.自动化B.精密度高C.微量D.快速E.准确度最高正确答案:E解析:自动化仪器的优点包括:自动化、精密度高、微量、快速。
准确度最高的方法是决定性方法,常难以自动化。
知识模块:绪论2.以下有可能是健康成年人OGTT检测结果的是A.空腹血糖6~7mmol/LB.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到峰值C.葡萄糖峰值>10 mmol/LD.2小时血糖水平在7~8 mmol/LE.血糖峰值<10 mmol/L正确答案:B解析: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到峰值,一般不超过8.9 mmol/L。
知识模块: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3.下列描述为2型糖尿病的特征的是A.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B.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C.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D.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 UE.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正确答案:B解析:2型糖尿病的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岛素抵抗。
知识模块: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4.血糖测定时最佳的抗凝剂为A.枸橼酸钠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C.肝素D.草酸钠E.草酸钾-氟化钠正确答案:E解析:用于血糖测定的最佳抗凝剂为草酸钾-氟化钠,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可以防止血糖被分解,另一方面又不干扰试验。
枸橼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红细胞沉降率、输血保养液;草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适用范围:血细胞分析;肝素适用范围:标本为全血的检验项目和多种生化项目,但不能抑制标本中糖代谢。
知识模块: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5.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是A.尿微量清蛋白B.β2微球蛋白C.本-周蛋白D.α1微球蛋白E.尿补体C3正确答案:A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是指尿液中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尤其当清蛋白的排泄率持续超过20μg/min,常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讲义及练习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考纲要求1.糖代谢简述(熟练掌握)(1)基础知识(2)血糖的来源与去路(3)血糖浓度的调节(4)胰岛素的代谢2.高血糖症和糖尿病(熟练掌握)(1)高血糖症(2)糖尿病与糖尿病分型(3)糖尿病诊断标准(4)糖尿病的代谢紊乱(5)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3.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练掌握)(1)血糖测定(2)尿糖测定(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糖化蛋白测定(5)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6)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4.低血糖症的分型及诊断(熟悉)(1)低血糖症概念(2)空腹低血糖(3)餐后低血糖5.糖代谢先天性异常(了解)(1)糖原代谢异常(2)糖分解代谢异常(3)G-6-PD缺乏一、糖代谢简述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提供2分子ATP,经有氧氧化提供36~38分子ATP。
有氧氧化须经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体内三大营养物质共同代谢通路。
每条途径需要多步反应,需要关键酶。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空腹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
血糖水平恒定,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如脑组织,脑组织对血糖浓度波动最敏感)。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1.激素的调节作用升高血糖的激素是增加血糖的来源,减少血糖的去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2.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3.肝的调节作用肝具有许多糖代谢的特异酶,许多糖代谢过程如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作用都是在肝细胞内完成的。
肝脏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和一系列酶促反应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
肝功能受损时,影响糖代谢易出现血糖的波动。
(三)胰岛素受体和作用机制合成部位: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
化学本质: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类激素。
作用的部位:肝脏、肌肉组织、脂肪组织。
总效应:降低血糖(使血糖去路增加,来源减少)。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高血糖。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第2单元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一、A1型题1.使用多通道分析仪和离心式分析仪,并配以电脑处理,形成了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年代是:A、1957年B、1964年C、1958年D、1960年E、2001年2.吸取1.99ml溶液时,选择下列哪一种规格刻度吸管最恰当:A、10mlB、5mlC、1 mlD、2mlE、0.5ml3.用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表示 0.9%的生理盐水时是指:A、100ml生理盐水溶液中含有NaCl 0.9mlB、100g生理盐水溶液中含有NaCl 0.9mlC、100ml生理盐水溶液中含有NaCl 0.9gD、100ul生理盐水溶液中含有NaCl 0.9gE、以上都不对4.需配制0.4mol/L NaOH溶液1000ml,应取NaOH多少克:A、0.4gB、40gC、16gD、8gE、0.8g5.生物化学检验采集静脉血标本时,以下哪一时段较为适宜:A、上午5~7时空腹B、上午7~9时餐后C、上午7~9时空腹D、上午9~10时空腹E、下午5~7时空腹6.EDTA抗凝管常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其色标的颜色为:A、红色B、绿色C、灰色D、浅蓝色E、紫色7.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表示光波长的单位是:A、cmB、nmC、mmD、dmE、um8、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的吸收定律,即:A、牛顿定律B、朗伯-比耳定律C、焦耳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E、欧姆定律9、在测定酶活性时,一般都采用血清标本,若确实需要血浆标本时,则使用的抗凝剂是:A、肝素B、EDTA-Na2C、枸橼酸钠D、草酸钾E、氟化钠10、表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符号是:A、ASTB、AMSC、LDHD、ALTE、LPS11、表示淀粉酶的符号是:A、ASTB、AMSC、LDHD、ALTE、LPS12、测定血清三酯酰甘油所用的酶法称为GPO-PAP法,其中PAP是下列哪三种物质的合称:A、GOD、4-AAP、4-氯酚B、GPO、4-AAP、4-氯酚C、POD、4-AAP、4-氯酚D、GOD、4-AAP、4-苯酚E、ATP、4-AAP、4-氯酚13、可见光的波长为:A、200~400nmB、400~760nmC、760~1000nmD、400~500nmE、500~760nm14、正常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将血清蛋白质分成五个部分,靠近“-”极端的蛋白质部分是:A、α1球蛋白B、α2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清蛋白(A)15、慢性肝炎、肝硬化,进行血清蛋白质电泳时,比正常升高2~3倍的是:A、清蛋白(A)B、α1球蛋白C、β球蛋白D、α2球蛋白E、γ球蛋白16、终点法是自动化分析仪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指被测物质经过一定反应时间后,反应达到()状态时测定吸光度,从而求出被测物质的浓度:A、初速度B、上升期C、平衡期D、下降期E、以上都不是17、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是:A、动脉采血B、毛细血管采血C、静脉采血D、指尖采血E、都可以18、调节血糖糖浓度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肝脏C、心脏D、小肠E、胰腺19、OGTT诊断糖尿病时,其测定血糖浓度的时间是:A、30minB、1hC、2hD、3hE、4h20、GHb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与下列哪一种蛋白质结合而成:A、清蛋白B、球蛋白C、胶原蛋白D、纤维蛋白E、血红蛋白1.不同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糖化终末产物>血糖B.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血糖C.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D.糖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糖E.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血糖2.关于糖尿病引起血糖升高机制的下列叙述哪项不对( )A.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B.糖异生增多C.糖异生减少D.糖原分解增多 E.糖原合成减少3.能够感染机体激发免疫应答并攻击胰岛的B细胞引起糖尿病的是( )A.EB病毒B.柯萨奇病毒 C.军团菌D.A型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支原体4.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诱因不包括 ( )A.口服胰岛素 B.血液透析 C.甲状腺功能亢进D.急性胰腺炎 E.降温疗法5.肌肉中缺乏下列哪一种酶,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葡萄糖( )A.葡萄糖-6-磷酸酶 B.葡萄糖氧化酶 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己糖激酶 E.乳酸脱氢酶6.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7.关于GHb,下述哪项不正确( )A.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常,但GHb仍较高 B.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C.GHb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指标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E.GHb是HbA与己糖缓慢并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8.胰岛素原比胰岛素( )A.多一段14肽 B.少一段14肽 C.多一段C肽D.少一段C肽 E.多两个二硫键9.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符的是( )A.胰岛素合成异常 B.胰岛素分泌异常 C.胰岛素作用受损D. 胰岛素受。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临床化学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圣才出品

5.磷酸戊糖途径增强的情况包括( )。
A.饥饿时
B.糖异生增强时
C.糖原合成增强时
D.核酸合成增加时
E.蛋白分解增强时
【答案】D
6.出现空腹血糖病理性增高的是( )。
A.甲状腺功能减退
B.糖尿病
C.精神紧张
D.胰岛细胞增生
E.急性肝坏死
2 / 22
圣才电子书
【答案】B
15.下列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 上的化合物是( )。 A.1-6-二磷酸果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3-磷酸甘油醛 E.乳酸 【答案】B
5 /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8.进行 OGTT 时,正常糖耐量的空腹血糖范围是( )。 A.≥11.1mmol/L(200mg/dL) B.<11.1mmol/L(200mg/dL) C.>7.8mmol/L(140mg/dL) D.≥7.0mmol/L(126mg/dL) E.<6.1mmol/L(110mg/dL) 【答案】E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A1/A2 型题 1.我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测定血糖的常规方法是( )。
A.GOD 法 B.己糖激酶法 C.葡萄糖脱氢酶法 D.邻甲苯胺法 E.酚试剂法 【答案】A 2.成熟红细胞以糖无氧酵解为供能途径,主要是因为缺乏( )。 A.线粒体 B.氧 C.微粒体 D.NADH E.辅酶 A 【答案】A 3.符合 2 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的是( )。 A.低平 B.延迟 C.提前 D.高水平
16.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应( )。 A.<3.8mmol/L B.<3.4mmol/L C.<3.2mmol/L D.<3.0mmol/L E.<2.8mmol/L 【答案】E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一、A11、葡萄糖在肌肉内的代谢如下,但除外A、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B、糖酵解主要在肌肉内进行C、糖酵解是氧供应不足情况下的一种供能方式D、乳酸可以直接变成6-磷酸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恒定E、肌肉收缩做功主要靠肌糖原氧化供能2、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参考范围(μU/ml)为A、2~4B、5~6C、5~25D、20~50E、50~1003、下面哪个途径是NADPH的主要来源A、糖原合成B、氧化磷酸化C、柠檬酸循环D、磷酸戊糖旁路E、糖酵解4、下列有关胰岛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使血糖浓度升高C、加速血糖分解D、调节糖代谢E、促进糖吸收5、尿糖阳性的原因可能有A、一次性摄入大量糖,超过肾糖阈B、肾上腺素分泌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下降D、胰岛素分泌不足E、以上均可能6、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青少年B、胰岛素绝对不足C、胰岛B细胞的破坏D、常检出自身抗体E、胰岛素抵抗7、目前我国临床化学实验室血葡萄糖测定多采用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脱氢酶法C、邻甲苯胺法D、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E、Folin Wu法8、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A、<2.8mmol/LB、<6.0mmol/LC、<8.2mmol/LD、<10.4mmol/LE、<4.5mmol/L9、标准化的OGTT,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是A、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B、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C、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D、服75g无水葡萄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E、服75g水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10、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B、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11、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有A、高血钾B、低血钾C、高血钠D、低血钠E、高血钙12、空腹时血糖浓度值为A、3.5~6mmol/LB、3.9~6.1mmol/LC、7.78~8.89mmol/LD、5.89~7.1mmol/LE、4.89~8.1mmol/L13、原发性糖尿(真性)主要病因是A、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甲状腺功能亢进D、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E、垂体前叶功能亢进14、糖尿病病人血中的代谢变化是A、低脂血症B、高脂血症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低钾血症15、引起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糖水平增加B、血脂水平增加C、肠道蠕动增强D、肾上腺素的释放E、丘脑受刺激16、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符的是A、胰岛素合成异常B、胰岛素分泌异常C、胰岛素作用受损D、胰岛素受体缺陷E、胰岛β细胞受破坏17、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低平的疾病是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胰岛B细胞瘤D、肢端肥大症E、巨人症18、影响胰岛素分泌与合成的因素中,最重要的物质是A、儿茶酚胺B、葡萄糖C、氨基酸D、酮体E、脂肪酸19、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A、生长素B、生长抑制素C、胰高血糖素D、促胰液肽E、以上都是20、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最高的方法是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氧化酶法C、邻甲苯胺法D、硫酸铜还原法E、四种方法特异性没有区别21、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D、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E、无作用22、糖耐量降低主要见于A、艾迪森病B、严重肝病C、垂体功能减退D、轻型糖尿病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3、脑组织主要靠什么供给能源A、葡萄糖B、氨基C、核酸D、脂肪E、蛋白质24、评价胰岛B细胞生成和分泌胰岛素能力的是A、醛固酮B、C-肽C、糖化血红蛋白D、肾上腺素E、胰高血糖素25、果糖胺测定一般可反映多长时间内血糖水平A、4小时B、1天C、7天D、2~3周E、1~2个月26、血糖病理性增高见于A、甲状腺功能减退B、糖尿病C、胰岛细胞增生D、精神紧张E、严重肝病27、了解体内血糖浓度最常用的方法A、血糖定量测定B、糖耐量试验C、C-肽测定D、果糖胺测定E、糖化血红蛋白测定28、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是A、低平B、延迟C、高水平D、提前E、平坦29、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A、黏液性水肿B、血、尿酮体阳性C、体重减轻D、血糖升高E、多饮、多食、多尿30、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组合是A、碘乙酸钠-EDTANa2B、叠氮钠-肝素锂C、氟化钠-草酸钾D、氟化钠-肝素钠E、冰醋酸-肝素31、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最主要的器官是A、脑B、肾脏C、肝脏D、胰腺E、心脏32、正常人C-肽释放试验,C-肽出现高峰的时间是A、0~30minB、30min至1hC、1~1.5hD、1~2hE、1.5~2h3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水平A、1~2周B、3~4周C、5~6周D、7~10周E、10~14周34、血液中影响胰岛素分泌和合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葡萄糖B、脂肪酸C、儿茶酚胺D、氨基酸E、肾上腺素35、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A、生理性血糖升高B、生理性血糖降低C、病理性血糖升高D、病理性血糖降低E、尿糖36、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ATP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37、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是A、OGTT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B、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C、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D、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E、尿糖浓度>1.1mmol/L38、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A、6个ATPB、4个ATPC、3个ATPD、2个ATPE、不消耗ATP39、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出现空腹血糖急剧升高,短时间内不恢复原值的常见原因是A、极度贫血B、艾迪森病C、轻型糖尿病D、肾病综合征E、垂体功能减退40、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B、在肝、肌肉、肾等组织中合成糖原C、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D、在体内转化为脂肪E、经肾由尿排出41、人体对血糖浓度波动最敏感的组织器官是A、心脏B、肌肉C、肝脏D、大脑E、肺42、下列何种试验可特异性地检出尿中的葡萄糖A、Benedict法B、Rubner法C、Bial法D、Seliwanoff法E、葡萄糖氧化酶法43、正常人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出现高峰的时间是A、0~30minB、30min至1hC、1~1.5hD、1~2hE、1.5~2h44、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A、1,5-糖苷键B、1,4-糖苷键C、1,6-糖苷键D、2,6-糖苷键E、3,5-糖苷键45、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相对不足B、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C、胰岛B细胞的功能减退D、常检出自身抗体E、胰岛素抵抗46、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B、尿糖测定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D、糖耐量试验E、C肽测定47、G-6-PD缺乏者出现溶血的原因是缺乏A、FMNB、NAD+C、FADD、NADPHE、NADP+48、下列能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A、空腹血糖浓度6~8mmol/LB、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C、空腹血糖浓度<6mmol/L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E、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7mmol/L49、进行OGTT时,正常糖耐量的空腹血糖范围是A、<6.1mmol/L(110mg/dl)B、<11.1mmol/L(200mg/dl)C、≥7.0mmol/L(126mg/dl)D、≥11.1mmol/L(200mg/dl)E、>7.8mmol/L(140mg/dl)二、A3/A41、某男,72岁,于15年前无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常规检查发现血糖升高,未予重视。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题库2-1-8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题库2-1-8问题:[单选]能够使血糖降低的激素为()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生长激素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问题:[单选]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A.糖异生B.糖代谢C.糖酵解D.糖氧化E.糖还原问题:[单选]空腹时血糖浓度为()A.4.61~6.11mmolLB.3.61~7.11mmolLC.5.61~6.11mmolLD.3.61~6.11mmolLE.3.61~8.11mmolL/ 恐怖游戏解说问题:[单选]哪种酶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受G-6-PD等多种因素调控()A.A.葡萄糖-6-磷酸酶B.B.果糖-1,6-二磷酸酶C.C.丙酮酸羧化酶D.D.糖原合成酶E.E.烯醇化酶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受G-6-PD等多种因素调控,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的过程,合成一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
问题:[单选]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能量的()A.A.有氧氧化B.B.无氧酵解C.C.糖异生D.D.磷酸戊糖途径E.E.糖醛酸途径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问题:[单选]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A.促进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B.与靶细胞表面特殊受体结合C.抑制糖异生D.促进糖原合成E.抑制葡萄糖的吸收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其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问题:[单选]评价血液葡萄糖水平测定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C.毛细血管内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D.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E.标本尽量不要溶血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所以如果不是特殊试验,血糖测定必须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一、A11、下列生化过程不属于糖异生的是A、乳酸→葡萄糖B、甘油→葡萄糖C、糖原→葡萄糖D、丙酮酸→葡萄糖E、生糖氨基酸→葡萄糖2、GOD法测血糖时用到的酶有A、葡萄糖氧化酶B、己糖激酶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乳酸脱氢酶E、过氧化氢酶3、我国临床中心推荐的血糖测定常规方法是A、葡萄糖氧化酶法B、己糖激酶法C、邻甲苯胺法D、葡萄糖脱氢酶法E、酚试剂法4、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主要是A、测定NADPH的生成量B、测定NADPH的减少量C、测定NADH的生成量D、测定NADH的减少量E、测定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5、胰岛素原与胰岛素和C-肽相比较A、胰岛素原是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多肽B、胰岛素是分子量比C-肽小的多肽C、胰岛素原与胰岛素在免疫效应方面无交叉反应D、胰岛素和C-肽在免疫效应方面有交叉反应E、C-肽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6、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为胰岛素的A、1%B、3%C、15%D、5%E、10%7、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出现A、血糖升高B、胰岛素升高C、胰岛素降低D、C-肽升高E、C-肽降低8、对于1型糖尿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B、胰岛素绝对不足C、胰岛β细胞的破坏D、此类患者依靠胰岛素治疗才能生存E、有遗传易感性但与环境因素无关9、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将出现A、生理性血糖升高B、病理性血糖升高C、生理性血糖降低D、病理性血糖降低E、尿糖10、有关葡萄糖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供氧充足时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B、供氧不足时葡萄糖进行无氧氧化C、葡萄糖可进行磷酸戊糖代谢D、葡萄糖可合成糖原E、葡萄糖代谢可迅速提供能量的是有氧氧化11、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A、3,5-糖苷键B、2,6-糖苷键C、1,4-糖苷键D、1,6-糖苷键E、1,5-糖苷键12、在评价血糖水平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全血葡萄糖浓度等于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B、全血葡萄糖浓度水平受血细胞比容影响C、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D、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E、标本尽量不要溶血13、脑组织主要依赖的能源是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氨基酸E、核酸14、体内糖、脂肪、氨基酸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是通过A、三羧酸循环B、鸟氨酸循环C、乳酸循环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15、长期饥饿后血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增加A、葡萄糖B、酮体C、丙酮酸D、乙酰CoAE、胆固醇16、血红蛋白种类有多种,不正确的是A、HbEB、HbA0C、HbA1D、HbA2E、HbF17、胰岛素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糖的氧化B、促进糖变脂肪C、抑制糖异生D、抑制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内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18、胰岛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D、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E、促进糖的有氧氧化,加速糖的利用19、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A、促进葡萄糖利用吸收B、与靶细胞表面特殊蛋白受体结合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抑制糖异生E、促进糖原合成20、正常情况下血浆葡萄糖去路不包括A、组织细胞能量来源B、合成糖原C、在脂肪组织合成三酰甘油D、转变为氨基酸E、从尿中排出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不符合的选项是A、血酮体>4.8mmol/LB、血pH下降C、血HCO3-下降D、血PCO2降低E、血糖常>33.3mmol/L22、下列胰岛素对糖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丙酮酸羧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磷酸化酶23、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是A、尿微量清蛋白B、β2微球蛋白C、本-周蛋白D、α1微球蛋白E、尿补体C324、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A、丙酮酸B、葡萄糖C、果糖D、乳糖E、乳酸25、胰岛细胞瘤时血中出现A、C肽水平降低B、C肽水平升高C、C肽水平正常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26、血糖测定时最佳的抗凝剂为A、枸橼酸钠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C、肝素D、草酸钠E、草酸钾-氟化钠27、下列关于阴离子间隙的叙述错误的是A、阴离子间隙是指细胞外液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升高C、肾衰竭尿毒症时阴离子间隙升高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阴离子间隙降低E、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28、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B、尿糖测定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D、糖耐量试验(OGTT)E、C肽测定29、关于糖化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有可能GHb仍较高B、GHb形成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C、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指标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E、GHb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研究糖尿病血管合并症与血糖控制关系的指标30、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成人体内约有97%的血红蛋白是HbAB、HbA由α2β2组成C、成人体内血红蛋白还可由HbA2组成D、HbF主要在胎儿期合成E、HbF在成人体内可占1%31、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3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酸伴有A、FMN的还原B、NADH的氧化C、NAD+的还原D、NADPH的氧化E、NADP+的还原33、肝脏内糖代谢的主要形式与作用为A、进行糖酵解B、对抗糖异生C、提供合成的原料D、分解戊糖磷酸E、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3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平均水平A、1~2周B、3~4周C、5~6周D、6~8周E、20周以后35、反应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指标是A、血胰岛素测定B、糖化蛋白测定C、尿微量白蛋白测定D、葡萄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36、糖尿病重要的代谢变化之一是A、肌糖原合成增加B、肌肉蛋白分解增加C、肝糖原分解增加D、肝合成胆固醇减少E、脂肪合成增加37、判断低血糖症的血糖浓度是A、<2.78mmol/LB、<300mmol/LC、<3.3mmol/LD、<4.0mmol/LE、<5.0mmol/L38、反应性低血糖中最常见的是A、内分泌性低血糖B、药物性低血糖C、肝源性低血糖D、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E、空腹低血糖39、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胰岛α细胞B、胰岛β细胞C、胰岛δ细胞D、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E、胰岛δ细胞和胰岛β细胞40、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糖尿病人多长时间前的血糖平均水平A、1~2天B、2~3周C、5~6周D、6~10周E、2~3个月41、糖尿病导致白内障是由于A、葡萄糖大量进入晶体,山梨醇与果糖在晶体内积蓄B、山梨醇脱氢酶活性降低C、醛糖还原酶缺乏D、葡萄糖在晶体内大量氧化分解E、葡萄糖在晶体内转变成为脂肪42、在红细胞代谢中,NADPH产生的途径为A、糖酵解途径B、磷酸戊糖旁路途径C、2,3-DPG支路途径D、Touster通路代谢途径E、有氧氧化43、下列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B、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C、各种原因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是诱因D、血酮体>5mmol/LE、表现为广泛的功能紊乱44、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A、肝糖原分解B、肌糖原分解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45、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是A、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B、饮水过多C、体内产生水过多D、水中毒E、抗利尿激素减少46、有关糖尿病引起血糖升高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B、糖异生增多C、糖异生减少D、糖原分解减少E、糖原合成增多47、对于急诊昏迷患者,下列实验能最有效鉴别是否由血糖引起昏迷的是A、血液PHB、C-肽C、血糖D、电解质E、糖化血红蛋白48、胰岛细胞瘤时可出现下列何种临床情况A、血脂明显上升B、血脂明显下降C、胰岛素和C肽明显降低D、血糖明显降低E、血糖明显上升49、饥饿1天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途径是A、肠道吸收B、肝糖原分解C、肌糖原分解D、肾小管重吸收E、糖异生二、A21、急症检查一位糖尿病急性发病症的患者,可能有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HNC)等,生化实验室检查中不是必须的检查是A、血糖B、酮体C、电解质D、血气E、糖化血红蛋白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和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GOD法测血糖时用到的酶是葡萄糖氧化酶。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8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目前国内多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推荐的葡萄糖氧化酶法。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7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
前者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NADP还原为NADPH,在340nm吸光度上升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题针对“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6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人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体物质,由胰岛素和C肽组成,具有双重免疫活性,既可与胰岛素抗体结合,又可与C肽抗体结合。
胰岛素原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肾脏分解代谢。
C-肽既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也无胰岛素的免疫原性。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4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为胰岛素的3%。
【该题针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3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出现胰岛素升高。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72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环境因素可诱发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因素有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和食品成分等。
【该题针对“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917169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将出现尿糖。
【该题针对“糖代谢简述”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葡萄糖代谢可迅速提供能量的是无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