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矿物学 矿物共生组合
成因矿物学(矿物的标型性)2

如金刚石原只产于金伯利岩岩筒中,现发现在钾 镁煌斑岩中、基性、超基性岩包体中也有产出,其 中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已成为一重要的金刚石 矿床类型。
海绿石:原是海相地层的指示矿物,现在不同 盐度的陆相水体沉积物中也有发现。 3)区域性:有些标型矿物具有全球的适用性, 而有一些只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矿床或矿区内适用 ,这是由于当地的构造地质背景决定的。
形成和稳定于某种特定的地质环境,或者只在某一特定的地质作用 中形成的矿物。
特点: 1)矿物的单成因性:
在自然界有些矿物主要趋向于或者只有一种成因。如:铬铁矿主要 产于超基性岩中;斯石英、柯石英专属于高压冲击变质成因(多在陨石坑 和上地幔);辰砂、辉锑矿是低温热液矿床的标志。
2)标型矿物的相对性:
一些是单成因的矿物,在其它成因中也有发现。
5.分布于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矿床类型、不同岩石类型中的 矿物同位素组成不同。
如:沉积碳酸盐:δ13C,接近于0值(PDB; 岩浆成因的碳酸盐矿物:δ13C -5.3~-7.0‰; 有机质堆积物:δ13C -24~-29‰; 基性超基性岩矿物组合包裹体中金刚石:δ13C -0.25~-03.44‰ 陨石中有金刚石δ13C -0.58~-0.63‰ 冲击岩中的金刚石δ13C -1.32~-1.87‰
黄铁矿中的Co/Ni:
王奎仁(1989)通过我国65个点,共115件黄铁矿样品的 分析研究指出不同成岩成矿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其Co/Ni有一定 的标型特征。 同生沉积:显著小于1,范围0.011~ 0.37 沉积改造:随改造强度而增大,从0.16~0.8到接近于1 沉积变质:随变质程度加深而增大,从1.47~5.75
二、离子占位标型
一些结构复杂矿物中离子占位与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关系密切。 例如辉石的结构类型受化学成分和温度的控制; 辉石晶体的化学式基本上可用M1M2X2O6表示,X位置通常进行类质 配位数为6,M1位置为Ti4+, Al3+, Cr3+, Fe3+, 同 象代替的是Al, Si 它们占据四面体孔隙,配位数为4,M1M2为八面体孔隙, M2位置为Ca2+, Li+, Na+, K+
金矿床中共生组合及主要金属矿物特征

参考 文 献 『 1 1 栾世伟等. 金矿床地质及找矿方向【 M 】 . 成都: 四川科学技 术 出版社, 机械混入为主的元素, 其中 C o、 N i替换 F e、 A s、 s e、 T e、 1 9 8 7 . S b、 B i取代 S 而进入 晶格,也有 部分 A u、 A g、 C 1 1 、 P b、 2 1 陈光 远 等. 成 因矿 物 学 与找矿 矿 物 学[ M】 . 重庆: 重庆 出版 社 , 1 9 8 7 . Z n在黄铁矿晶格 中占据 F e的位置。其中 C r、 N i、 V、 P t、 『
・
2 6・
科 技 论 坛
金矿床 中共 生组合及主要 金属矿物特征
宋伟全 尤佳顺
f 黑龙 江省 齐 齐哈 尔矿 产 勘 查 开发 总 院 , 黑 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察研究其 形状 、 习性 、 大小、 集合体特点, 提取找矿信 息。通过 对金矿物的形 态特征相 关资料 的收集研 究。 总结 了金矿床 中金矿物、 黄铁矿 、 方铅矿、 闪锌矿 、 黄铜矿 、 辰砂等金属矿物的产状 , 形状、 习性 、 大小 、 集合体特点。金 与这些矿物 紧密 共生的特点 , 尤其是金与石英、 黄铁矿 等矿物 密切共生的特点 , 从 中提取 出金矿床成 因信息以及判定金矿化程度。 关键 词 : 金矿 ; 金属 矿 物 ; 形 态特 征 T i等 是反映 矿质来源 和矿 床成 因的有 效指示 元素 , A s、 S b、 自然界金矿物约有 6 0种, 均为不透明矿物, 但具工业意义的却为 B i 、 S e、 T e 和 S 挥发 性元 素是 A u 迁移 矿化 的搬运 剂 , 而 数有限, 金矿床 中具工业意义 的金属矿物有 自然金 、 银金矿 、 碲金矿 、 A I 1 、 A g、 C U、 P b、 Z n等是矿化强弱的直接标志。 锑金矿 、 铂金矿 、 黑铋金矿、 铜金矿、 金铜矿 、 硒金银矿等。 黄铜矿 、 黝铜矿 、 方铅矿和闪锌矿多在黄铁矿中呈微细包裹体, 引 2金 矿物 的 共生 组 合 起黄铁矿中 C 1 1 、 P b、 Z n含量高, 在与岩浆热液和火山 次火山热 自然金主要产于砂金矿及热液成 因的含金石英脉。与黄铁矿密 液有关的金矿中具专属性, 并且黄铁矿 中 C u+ P b +Z n含量与其 切共生 , 以及磁铁矿 、 毒砂 、 闪锌矿 、 方铅矿 、 辉钼矿、 白钨矿等 。 中的 A u、 A g含量呈正相关。黄铁矿的特征元素比值可作 为判断 银金矿和金银矿主要产于中 一 低 温热液矿脉氧化带 ,或产于与 成矿物质来源 的重要标志。 热液石英脉有关 的脉体 , 与辉银矿 、 淡 红银矿 、 深红银矿 、 方铅矿 、 辉 3 . 2方 铅 矿 铜矿 、 辉锑矿 、 自然金、 银、 辰砂 、 石髓共生。 方铅矿属中低温矿物, 在金矿床成矿中晚期产 出, 可指示局部金矿 特别是在太古宙的热液金矿 碲金矿主要在 中 一低温热液矿脉中与 自然金 、银金矿 和碲化物 化或富金矿化地段。方铅矿在前寒武纪, 组合 , 也与黄铁矿、 方铅矿 、 闪锌矿 、 黝铜矿成组合 。 中含量极少 。方铅矿的微形貌, 如含 A u 方铅矿 的{ O O l } 晶面常具弯 锑金矿在碳酸盐与金 、 银、 黝铜矿 、 辉锑矿 、 硫锑铅矿 、 硫铜锑矿 、 曲现象, 可作为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反射率 降低 、 单位晶胞棱长加长和 车轮矿 、 毒砂 、 黄铁矿 、 黄铜矿 、 闪锌矿共生组合 ; 产于含金石英脉中 热 电系数 的高负值是含 A 1 1方铅矿的标志。含 A u方铅矿富含微 锑金矿与与 自然锑 、 毒砂 、 黄铁矿 、 黄铜矿 、 辉锑矿共生。 量 元素 A g、 C u、 S b、 B i 、 C d、 A s、 S e、 T e、 M O、 G e、 n等 。 层控型方铅矿含少量 A g和大量 S b, M O、 G e、 I n含 铂金矿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 , 与 自然金连生 , 在砂矿中可见到。 I 黑铋金矿产于高温含金石英脉中。与白钨矿 、 石英 、 磷灰石 以及 量较高, S b/ A g值可达 6 —7 ; 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由于后 其他一些含铋矿物共生。 期热液作用使方铅矿 中 S b含量降低, A g、 C u、 B i、 C d含量 铜金矿和金铜矿产于蛇纹岩中。而不常见的硒金银矿则产于铀 略有增加, S b / A g值为 3 ~5 ; 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中的 方 铅 矿 以 富 A g、 S b、 C u、 B i 、 c d、 S e、 T e 为 特 征 , 矿床 的碳酸盐脉中, 与硒银矿、 硒铅矿 , 自然金等共生。 3金矿床中最常见 的金属矿物特征 S b / A g值为 1 2 ;与火 山 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及热液型金矿 常见 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 毒砂 、 磁黄铁矿 、 方铅矿 、 闪锌 矿 、 黄 床 中的方铅矿, 以微量元素含量低 、 少或不含 B i为特征。方铅矿硬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范长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作者经过相关资料收集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多年工作总结出热液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从中提取出含矿与非矿矿物特征来判定矿化程度,对寻找金矿体具有指示作用。
关键词: 热液;矿床;共生;金矿物;目前自然界中的金矿物有约有60种,多数金矿物产于热液金矿床中,与金矿物共生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其中:黄铁矿在金矿物最为密切,而辉钼矿、白钨矿、黑钨矿、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磁铁矿、白铁矿、晶质铀矿、硫砷铜矿等金属矿物则以主要矿物出现;与金矿物共生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冰长石、玉髓、绿泥石等,而石英、绢云母矿物在金矿床中最常见,石英与金密切共生,同时也反映出无硅不成金的现象。
1 金矿床中常见的金矿物物理特征在自然界中众多的金矿物中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物为数有限,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碲金矿、铜金矿、金铜矿及金的锑化物,其中以自然金和银金矿最为普遍和重要。
金矿物的结晶习性为八面体晶型,而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较少,其它晶型少见,而完整晶型也少见。
自然金和银金矿:等轴晶系,形态六八面体类,完好晶型少见,单形有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以及四六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金黄色,具有耀眼的光泽,自然金富含银者淡黄—乳黄色,随着含银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减小。
故可根据硬度来确定金的成色。
矿物硬度2~3,比重15.6—18.3,具延展性。
碲金矿:晶体呈柱状、针状。
颜色为草黄—银白色,硬度2.5—3,比重9.1—9.4.溶于硝酸,产于铁锈色的金沉淀。
锑金矿:粒状晶体,灰白色,具有是斑铜矿的青色、硬度3—4,比重9.98.铂金矿:等轴晶系,不规则粒状,与自然金连生,比重19.53,具可展性,硬度略大于自然金,淡黄—土黄色。
成因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

3
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共生
在酸性火成岩中,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常常 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的矿物组合。
变质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01
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共生
在变质岩中,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
的矿物组合。
02
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共生
在变质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
沉积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会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矿物共生组合,可 以推断出沉积环境的水深、水动力条件、氧化还原状态等信息。
指示成矿作用的意义
指示成矿物质来源
矿物的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关于成矿物 质来源的信息,例如岩浆熔离成矿、 接触交代成矿等。
指示成矿时间和过程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的演变,可以 推断出成矿作用的时间和过程,有助 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形成历史和分布规 律。
指导找矿勘探
矿物共生组合可以指示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找矿勘探提供重 要的依据。
在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评估矿产资源量和品质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可以评估矿产资源的数量和品质,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的特点,可以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支 持。
野外地质观察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矿物的分布、产状、共生关系等,为室 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室内实验研究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模拟矿物的形成过程,探究矿物共生 组合的成因机制。
矿物学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01
02
03
矿物学
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晶 体结构、物理性质等,揭 示矿物的本质特征。
矿物的形成与变化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二)反映矿物形成条件的标志 1、矿物的标型特征
矿物的标型性:能够反映矿物或地 质体的一定成因特征的矿物学标志。 (1)标型矿物
主要包括: (2)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3)矿物标型特征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矿物的标型特征:
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 物学特征。简称矿物标型。
物的共生组合。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4、矿物中的包裹体 (1)概念 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中被捕获包
裹于矿物晶体缺陷(如晶格空位、位 错、空洞和裂隙等)中的,至今尚完 好封存在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
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特点
1)普遍存在于矿物中,数量相当多; 2)形状各异,成分复杂,可以是气态、
液态或固态; 3)大小不一,气液包裹体大多<
10m。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3)分类 按成因可分为: 原生包裹体 次生包裹体 假次生包裹体
§3 矿物的变化
(一)溶蚀 矿物生成之后,受后继溶液的作用可
发生部分溶解或全部溶解的现象,称 为溶蚀。 部分溶蚀的结果常常在晶面上留下溶 蚀的迹象——蚀象,致使晶面变粗糙, 光泽降低,角顶或晶棱变圆滑。
包括形态标型、物理性质标型、化学标 型、结构标型。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标型矿物 标型矿物是指只在某一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
的矿物。也就是说,标型矿物是指那些具有单 一成因的矿物。 3、矿物的共生组合 (1).矿物的共生 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 的不同矿物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共生矿物 彼此共生的矿物。可能是同时形成,
或是从同一来源的成矿溶液中依次析 出的。 矿物的共生组合:各共生矿物构成的 组合。
矿物共生组合

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质作用可以产生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
不仅内力、外力和变质作用所产生的矿物共生组合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是内力作用的产物,产状类型不同,矿物的共生组合也不同。
一、内力作用的矿物共生组合1.岩浆岩及岩浆矿床中的矿物共生组合(1)侵入岩(深成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主要类型深成岩中矿物共生组合列于下表。
此表只提供了共生矿物的大致范围,而且只限于正常岩浆岩系列的岩石,既不包括重熔花岗岩,与围岩有强烈变代作用的岩浆岩等。
与深成岩不同,喷出岩可以明显地分为斑晶和基质两部分,二者的矿物成分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
主要类型喷出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岩浆作用即可产生岩浆岩,亦可产生岩浆矿床。
已知的岩浆矿床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占多数,其次是中性碱性岩。
岩浆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粗粒结构的岩石,其成分可以与各种深成岩体相当,而且多数伟晶岩体即产于这些深成岩体内或岩体附近的围岩中。
伟晶岩多呈脉状,亦有凸镜状(片岩中)、不规则状。
伟晶岩的形成晚于与其有关的深成岩。
常见的伟晶岩有:花岗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晶岩、辉长伟晶岩、伟晶辉石岩等,其中以花岗伟晶岩、碱性伟晶岩经济价值最大——可以形成矿床。
花岗伟晶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碱性伟晶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并可过渡到热液矿脉;其二,认为是岩浆岩经残余溶液交代岩石重结晶而成与成分相当的深成岩比较,伟晶岩具有下列特点:1主要造岩矿物与深成岩相同,但花岗伟晶岩较花岗岩更富于酸性(即SiO2含量更高),相应的伟晶岩中暗色硅酸盐矿物较少;2富含挥发分及稀有、稀土元素矿物;3伟晶结构、文象结构;晶洞构造、带状构造。
2.热液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热液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若以形成温度划分,则为高温、中温、低温热液共生组合;若以热液来源划分,则如表所示,分为与侵入岩有关的生成型,与火上作用有关的火山型,与远离侵入体的远成型。
生成型岩浆热液中以石英为主要脉石矿物的为石英亚型;以硫化矿物为主的为硫化物亚型;以碳酸盐为主的碳酸盐亚型。
矿物学

2.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有哪些?
答:对称操作:使对称图形中相同部分重复的操作。反伸,旋转,反映。对称要素:在晶体 对称的研究中,使晶体上相等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凭借的几何图形。包括: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旋转反伸轴。
3.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如何解释?
答:晶体对称定律:受格子构造规律的制约,晶体中可能存在的对称轴的轴次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1、2、3、4、6,与轴次相对应的对称轴也只能是L1、L2、L3 、 L4、L6。
磷光性:激发停止后(10-8秒)仍能继续发光一段时间的性质。如磷灰石的热发光。
6.了解一些矿物的特殊性质:如橄榄绿色(橄榄石)、金刚光泽(金刚石)、极完全解理(白云母)、挠性(绿泥石)、磁性(磁铁矿)、压电性(石英)、热电性(电气石)
7. 内生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引起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主要指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作用,包括: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
自限性: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环境适宜且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几何 多面体形态。
均一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异向性:晶体的性质随方向不同有所差异。
对称性:格子构造中结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导致晶体中相同的晶面、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如玻璃、松香、琥珀、蛋白石。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答: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3.空间格子的分类方法。
答:分类依据: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和大小。立方格子,四方格子,六方格子,三方格子,斜方格子,单斜格子,三斜格子。
解释:
4.晶体对称分类的原则是什么(晶族,晶系,晶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3低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组合 6.3.3低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组合
• 1)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辉锑矿、雄黄、 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辉锑矿、雄黄、 雌黄,明矾;其次为银的硫盐、自然铜、 雌黄,明矾;其次为银的硫盐、自然铜、冰 洲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 洲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等。 • 2)脉石矿物:石英、石髓、蛋白石、菱锰矿、 脉石矿物:石英、石髓、蛋白石、菱锰矿、 沸石等。 沸石等。 • 围岩蚀变:泥质岩或碳酸盐常有绢云母化、 围岩蚀变:泥质岩或碳酸盐常有绢云母化、 白云石化;围岩为酸性喷出岩时, 白云石化;围岩为酸性喷出岩时,则有明矾 石化和高岭土化; 石化和高岭土化; • 特点:以Hg Sb AS等低温矿物为主;矿石 特点: AS等低温矿物为主 等低温矿物为主; 矿物除硫化物外还有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 矿物除硫化物外还有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 矿物组合简单。 矿物组合简单。
6.1.1深成岩浆岩和岩浆矿物 6.1.1深成岩浆岩和岩浆矿物 的矿物共生组合
• 条件:高温、高压 条件:高温、 • 结晶分异作用是造成岩浆岩矿物成分 结晶分异作用是造成岩浆岩矿物成分 不同的重要原因。液态分离(熔离) 不同的重要原因。液态分离(熔离) 形成岩浆矿床的重要因素 的重要因素, 是形成岩浆矿床的重要因素,使Cu Ni等硫化物在液态情态下与硅酸盐分 Ni等硫化物在液态情态下与硅酸盐分 开。
• 非金属矿物:蛇纹石石棉、滑石、菱镁矿、 非金属矿物:蛇纹石石棉、滑石、菱镁矿、 石英等。 石英等。 • 2)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重 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 晶石 • 3)围岩蚀变:中酸性火成岩及泥质沉积岩 围岩蚀变: 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硅化; 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硅化; 超基性火成岩的蛇纹石化、 超基性火成岩的蛇纹石化、滑石化及菱镁矿 化。 • 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的特点:以铜、铅、锌、 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的特点:以铜、 铀等典型矿物为主;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 铀等典型矿物为主;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 脉石矿物以碳酸盐、硫酸盐为主。 脉石矿物以碳酸盐、硫酸盐为主。
6.2.2 矿物成分特点
• 花岗伟晶岩中约有800多种矿物,其中硅 花岗伟晶岩中约有800多种矿物, 800多种矿物 酸盐(以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为主, 酸盐(以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为主,少量岛 状和链状)与氧化物占大多数, 状和链状)与氧化物占大多数,其次为磷 酸盐和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酸盐和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 花岗伟晶岩: 花岗伟晶岩: • 主要是微斜条纹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 主要是微斜条纹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 石英,其次是云母和电气石。 石英,其次是云母和电气石。
• 脉石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 脉石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 锂云母、石榴石、 锂云母、石榴石、萤石等 • 围岩蚀变:硅化、大理岩化、硅灰 围岩蚀变:硅化、大理岩化、 石化、蛇纹石化。 石化、蛇纹石化。 • 特点:气成矿物和高温矿物较多。 特点:气成矿物和高温矿物较多。
6.3.2中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 6.3.2中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 组合
• 1)矿石矿物: •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辉钼矿、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辉钼矿、 辉铋矿、毒砂等;其次是镜铁矿、磁铁矿等。 辉铋矿、毒砂等;其次是镜铁矿、磁铁矿等。 可出现黄铁矿、白钨矿及自然金等, 可出现黄铁矿、白钨矿及自然金等,但是它 们并非高温热液作用所特有, 们并非高温热液作用所特有,也可以在中温 热液,甚至是低温热液作用中出现。 热液,甚至是低温热液作用中出现。 • 非金属矿物:绿柱石、黄玉、电气石、磷灰 非金属矿物:绿柱石、黄玉、电气石、 石、金云母
•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硅酸盐从岩浆中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 晶出的顺序为: 晶出的顺序为: • 岛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层状硅酸盐 岛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
6.2 伟晶岩与伟晶矿床的矿物 共生组合
• 6.2.1化学成分特点 6.2.1化学成分特点
• 富集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稀有和 富集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B、C、O、F、P、S、 Cl等 Cl等。 • 挥发份多、稀有和稀土元素多;主要 挥发份多、稀有和稀土元素多; 造岩元素Si Na在花岗伟晶岩中也 造岩元素Si K Na在花岗伟晶岩中也 较花岗岩富集。 较花岗岩富集。
6.2.3 形态、物性特点 形态、
• 1、矿物颗粒粗大、全晶质,具有文 矿物颗粒粗大、全晶质, 象结构及对称或不对称的带状构造 和晶洞构造。 和晶洞构造。 • 2、常呈脉状、透镜体状及不规则状。 常呈脉状、透镜体状及不规则状。
6.3 热液作用与热液矿床的矿 物组合
• 热液作用具有多阶段性,同种矿物 热液作用具有多阶段性 多阶段性, 不同的世代。 具有不同的世代 具有不同的世代。 • 参加热液作用的主要是亲铜元素, 参加热液作用的主要是亲铜元素, 形成硫化物和部分硫盐; 形成硫化物和部分硫盐;还有一部 分亲铁元素,形成硫化物、 分亲铁元素,形成硫化物、氧化物 和含氧盐;一部分亲石元素( 和含氧盐;一部分亲石元素(Si Mg)形成氧化物及含氧盐。 Ca Ba Mg)形成氧化物及含氧盐。
• 钠质:暗色矿物以霓辉石为主,长石以钠 暗色矿物以霓辉石为主, 霓辉石为主
长石、更长石为主,不含石英。晶洞内有绿 长石、更长石为主,不含石英。 帘石、榍石、钠长石、更长石、铬石榴石。 帘石、榍石、钠长石、更长石、铬石榴石。
• 钾质: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钾质: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黑云母为主 霓辉石次要; 霓辉石次要;浅色矿物以微斜长 石为主,含石英与正长石, 石为主,含石英与正长石,二者 组成文象结构。晶洞内有: 组成文象结构。晶洞内有:电气 沸石、石英、正长石。 石、沸石、石英、正长石。
• 正长伟晶岩:几乎全部由碱性长石(条纹长 正长伟晶岩:几乎全部由碱性长石( 组成,有时也出现酸性斜长石和黑云母、 石)组成,有时也出现酸性斜长石和黑云母、 角闪石。 角闪石。 • 霞石正长伟晶岩:由霞石、碱性长石组成, 霞石正长伟晶岩:由霞石、碱性长石组成, 含少量方钠石、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物。 含少量方钠石、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物。副 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 辉长伟晶岩: 辉长伟晶岩:
6.4外力作用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6.4外力作用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 风作用 •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 沉积作用
• 6.4.1岩石风化壳和金属矿床氧化带 6.4.1岩石风化壳和金属矿床氧化带 的矿物共生组合
• 1、岩石风化壳的矿物共生组合 • 矿物风化速度: 矿物风化速度: • 岛状硅酸盐最易风化,链状、层状和架状硅酸 岛状硅酸盐最易风化,链状、 盐依次较难风化;基性斜长石较易风化,酸性 盐依次较难风化;基性斜长石较易风化, 斜长石较难风化。 斜长石较难风化。 • 气候和母岩成分不同,岩石风化壳内的矿物常 气候和母岩成分不同, 表现为不同的矿物组合。 表现为不同的矿物组合。 • (1)高温条件下形成的风化壳 • 各种硅酸盐岩石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通常形成 各种硅酸盐岩石在高温气候条件下, 红土风化壳” 主要组成矿物:铝土矿、 “红土风化壳”。主要组成矿物:铝土矿、褐 铁矿、粘土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氧 铁矿、粘土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氧 化硅矿物(蛋白石、石髓)、硬锰矿、 )、硬锰矿 化硅矿物(蛋白石、石髓)、硬锰矿、水锰矿 及风化残余矿物。 及风化残余矿物。
6.1 岩浆成因矿物共生组合
• 岩浆作用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矿 物共生组合; 物共生组合; • 各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致使各阶段形 各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成的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空间 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 成的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空间 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不同阶段的矿 上具有连续性 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即不同阶段的矿 物共生组合可以伴生在一起, 伴生在一起 物共生组合可以伴生在一起,从而为矿 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 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
矿物形成作用、 Chap.6 矿物形成作用、矿物 共生组合与共生分析
• 一个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组分 一个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组分 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 物理化学条件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及物理化学条件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矿物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的重要标志, 矿物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的重要标志, 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 是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是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 例如: 例如: 硅线石+堇青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 硅线石+堇青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 钾长石 • 硅线石:为富铝矿物,反映原岩为泥质岩; 硅线石:为富铝矿物,反映原岩为泥质岩; • 堇青石:反映压力偏低 堇青石: • 钾长石:反映变质温度较高 钾长石:
• • • •
2、金属矿床氧化物的矿物共生组合 (1)铜矿床氧化带 FeS2-FeSO4-Fe2(SO4)3 Fe2(SO4)3+H2O-Fe(OH)3-褐铁矿
• 在干热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形成水绿矾和黄 在干热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钾铁矾 • Cu的硫化物-CuSO4溶液 Cu的硫化物 的硫化物- • 在下渗过程中与围岩中的碳酸盐、硅酸盐矿物 在下渗过程中与围岩中的碳酸盐、 反应:孔雀石、蓝铜矿、矽孔雀石( 反应:孔雀石、蓝铜矿、矽孔雀石(硅酸盐矿 物).
• 岩浆岩及岩浆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岩浆岩及岩浆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 1)岩浆岩的主要矿物大部分是硅酸盐矿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大部分是硅酸盐矿 一部分是氧化物,副矿物以硅酸盐、 物,一部分是氧化物,副矿物以硅酸盐、 氧化物为主, 氧化物为主,极少量硫化物和自然元素 矿物。 矿物。 • 2)岩浆矿床的矿石矿物几乎与相关岩浆 岩浆矿床的矿石矿物几乎与相关岩浆 矿石矿物几乎 岩的副矿物完全相同。 岩的副矿物完全相同。 • 如: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与岩体中的铬 铁矿相对应;钒钛磁铁矿、 铁矿相对应;钒钛磁铁矿、钛铁矿矿床 与所在岩体中的副矿物磁铁矿、 与所在岩体中的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 相对应。 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