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年报新旧报表之差异比较

企业所得税年报新旧报表之差异比较
企业所得税年报新旧报表之差异比较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新旧报表之差异比较

2017年1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适用于2017年度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2017年汇算清缴即将拉开序幕,针对于新、旧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之间发生的变化,逐表依次进行讲解。

一、整体架构的五大主要变化:

(一)取消四张报表

1、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2、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3、A107012《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优惠明细表》;

4、A107013《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优惠明细表》。

(二)调整10个表单。

为落实捐赠支出扣除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一系列税收政策,修订了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等4个表单,调整了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等6个表单的部分数据项。

(三)减少重复填报。

为减少涉税信息的重复填报,对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等7个表单的数据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四)优化逻辑关系。

(一)封面

1、将“纳税人识别号”修改为“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

(二)填报表单

1、取消4张三级附表。

(1)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2)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3)A107012《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优惠明细表》;

(4)A107013《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优惠明细表》。

2014版所得税年报—填报表单

(三)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1、取消表头“正常申报”、“更正申报”、“补充申报”三种申报情形的选项。

2014版所得税年报—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2017版所得税年报—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2017版所得税年报—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四)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1、缩减行次。将原表38行缩减为36行。取消原表附列资料37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38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

2、为了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按照最有利于纳税人的原则,将原表第21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与第22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顺序进行调整,将第21行改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第22行改为“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3、顺应营改增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变化的规定,将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为“税金及附加”。

(五) 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1、增加“党组织工作经费”项目,并对应调整表单行次设置。

(六)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1、在原表43行的基础上增加2行。增加第29行“(十六)党组织工作经费”、第41行“(五)有限合伙企业法人合伙方应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以此调整项目行次。

2、参照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的修订内容对应调整本表该行次设置。即原“捐赠支出”行次不允许“纳税调减”,现允许。

(七)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1、调整填报要求。原A105050报表适用于发生职工薪酬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新A105050报表要求只要企业会计上发生相关支出,不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需填报。

2、增加“2、实际发生额”列次,并依次调整列次顺序。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八)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1、调整表样,对于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扣除。

2014版所得税年报—A105070《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2、调整填报要求。原A105070报表适用于发生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新A105050报表要求纳税人发生相关支出(含捐赠支出结转),不论是否纳税调整,均应填报本表。

(九)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1、调整表样,增加相应行次,同时调整相关列次填报口径。将取消的原三级附表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部分项目

并入本表填报。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2、增加“附列资料:全民所有制改制资产评估增值政策资产”列。但不参与计算,仅用于列示享受全民所有制改制资产评估增值政策资产的有关情况。

(十)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1、调整表样,将取消的原三级附表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部分项目,如“处置收入”、“赔偿收入”“计税基础”并入本表填报。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十一) 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1、在原表14行的基础上增加2行.即:第13行“技术入股”、第14行“股权划转、资产划转”。并相应调整行次顺序。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10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

(十二)A105120《特殊行业准备金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1、根据《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114号)的相关规定,及《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48号)的相关规定,对“保险保障基金”增加明细项第3-12行相关内容。

2、将原第6行“巨灾风险准备金”更名为第19行“大灾风险准备金”。

3、增加39-41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损失准备金相关填报行次。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5120《特殊行业准备金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十三) 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1、由于原表中第2列名称“纳税调整后所得”与A100000表第19行名称相同,但填报内容不同,容易造成混淆,不便于纳税人理解。因此,将本表第2列的名称由“纳税调整后所得”修改为“可弥补亏损所得”。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十四) A10701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1、结合近年来新下发的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更新“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项目涉及的优惠事项内容,并在原表上删除和新增相关行次。

(1)删除执行到期的相关优惠事项,包括“受灾地区企业取得的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款项等收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的银行存款利息等收入”及“国家鼓励的其他就业人员工资加计扣除”等内容;

(2)结合《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代码对照表》,对相关优惠事项名称进行调整,包括“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企业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所得)”及“企业取得的债券利息减计的收入”。

(3)结合新下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加9项内容,其中包括免税收入部分7项。如“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沪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 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深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和有线电视费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国奥委会取得北京冬奥组委支付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国残奥委会取得北京冬奥组委分期支付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部分2项,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

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加计扣除”。

2、将原三级附表A107012《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优惠明细表》及A107013《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优惠明细表》删除,并将相关内容在本表进行整合。

2017版所得税年报—A10701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

(十五) A10701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

1、将原表由16列增加至17列。增加第2列“被投资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并依次调整列次序号和相关列次表间关系。

2、将原表第10行“合计”调整为第8行。第9行列示“其中:股票投资—沪港通H股”、第10行列示“其中:股票投资—深港通H股”情况。

企业所得税年报报表和填表说明[全套]2018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A类 , 2017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税收政策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月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封面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以下简称申报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当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填报工商等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 3.“纳税人名称”: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4.“填报日期”:填报纳税人申报当日日期。 5.纳税人聘请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加盖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并填报经办人及其执业证件号码等,没有聘请的,填报“无”。

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NUAL RETURN 纳税月份: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Taxable month :From date month year Date of filling date month year to date month year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Monetary unit :RMB Yua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This return is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7 and Article 9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LAW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The tax payers should turn the tax over to the State Treasury ,and file the return with the local tax authorities within thirty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e taxable year. 代理申报人(签字): 纳税人(签字或盖章): Agent (Signature ): Tax payer (Signature or seal ):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For official use )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Made under supervision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 本月申报期截至7月17日(下周一),想必财务小伙伴们都在忙于申报了。7月“企业所得税预缴小微企业30万提高至50万元业务调整”受到大家的关注。申税小微收集了部分小微企业以及常规企业所得税申报的热点问答,大家 可以关注一下哦。 1.主表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期金额”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期金额”没有跳出来? 答:公式规则: (1)SD003主表第8行,自动带出,不可修改; (2=A; (3)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的较小值; (4)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 值; (5)第8行累计金额<=系统计算的可弥补亏损限额。 (1)本期金额第4+5+6-7行+上期申报表第9行累计=A 42585.82+0+0-0-39564.41=3021.41=A

(2)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的较小值。 3021.41>0,则第8行第1列=3021.41和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看汇 算清缴A106000表最后一个数字),两者取较小值。 总是有小伙伴会问,我们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数据不止这点,这个数 据是不是错了? 因此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是自动带出所有可弥补亏损金额,而是根据企业 当期填写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的。 金额? 答:(1)企业所得税报表中的“累计金额”一列=“本期金额”+期初数据;

(2)期初数据可通过报表界面的【菜单】-【期初数据】查看(如下图所示)。 因此,正确填表流程如下所示: (1)先做【更新核定】 填表之前,一定要先做【更新核定】; (2)再做【重新获取申报表初始化数据】 打开报表之后,一定要先做【重新获取申报表初始化数据】(如上图所示,在【菜单】-【期初数据】上面一个选项【重新获取申报表初始化数据】),获取后可在【菜单】-【期初数据】中查看数据是否正确; (3)开始填表 当期初数据中的“累计金额”是正确的,才开始填表,报表会自动把“本 期金额”加上期初数据。 (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2019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完全版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完全版 (年度) 纳税人名称(公章): 纳税人地税计算机代码: 纳税人联系电话: 主管税务机关:

告之事项 一、本套表使用对象: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年度 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使用;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并进行清算的或纳 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也须使用。 二、填报申报表种类要求 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年度申报表时需填报16 张报表具体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 细表》、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附表六《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附表八《捐赠支出明细表》、附表十《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附表十一《广告费支出明细表》、附表十二《工资薪金和工会经费等三项经费明细表》、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附表十四( 2)《呆账准备计提明细表》、附表十四( 3)《保险准备金提转差纳税调整表》。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纳税人, 年度申报表时需填报14 张报表具体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附表六《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附表八《捐赠支出明细表》、附表十《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附表十一《广告费支出明细表》、附表十二《工资薪金和工会经费等三项经费明细表》、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年 度申报表时需填报15 张报表具体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企业

企业所得税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 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 国家税务总局 2018年5月

税款所属期间: 2019 年 04 月 01 日至 2019 年 06 月 30 日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101MA5CQU0Q3J 纳税人名称:广州朗雅雕塑艺术有限公司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 1 -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执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填报本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对仅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企业,参照《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征收管理的,企业的分支机构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填报本表。 二、表头项目 (一)税款所属期间 1.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正常情况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税款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在首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当期纳税申报时,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不再填报。 2.年度纳税申报 填报税款所属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纳税人名称 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预缴方式 纳税人根据情况选择。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两种预缴方式属于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纳税人需要履行行政许可相关程序。 (二)企业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 报表(B类,2018年版) 2020年修订 国家税务总局 2020年6月

B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 表 (B类,2018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B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 (B类,2018年版)》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 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此外,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 报时填报本表。 二、表头项目 (一)税款所属期间 1.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税款所属期月(季)度最 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在首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 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 年度中间发生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当期纳税申报时,填报税款所属 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不再填报。 2.年度纳税申报 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税款所属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 税人,在首次年度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当年12月31日,以后年度纳税申 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年度纳税申 报时,填报当年1月1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年度中间开业且当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 动的纳税人,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纳税人名称 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核定征收方式 纳税人根据申报税款所属期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选择填报。 (二)按季度填报信息

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年报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栏共涉及10个项目,现将7个重点项目的填报方法介绍如下,以保证申报表的正确填报。 一、纳税调整增加额的填报方法 该项目主要填报纳税人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金额大于税法规定标准,应进行纳税调整增加所得的金额。纳税人如有未在收入总额中反映的收入项目或者不应在扣除项目中反映的支出项目,以及超出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的支出金额,房地产业务本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等,也在本行填列。具体在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集中填列。 《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纵向分1、2、3列填写,第1列填“本期实际发生额”;第2列填“税前扣除限额”;第3列填“纳税调增加额”,但最关键的是扣除限额的确定,税前扣除限额确定了,纳税调整增加额就等于本期实际发生额减去税前扣除限额。因此,为简化叙述过程,保持读者与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填报方法的分析理解思路方向一致,《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的各小项均以介绍“税前扣除限额”为主,即采取与所填项目反向叙述的方法。 ⑴“工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计税工资扣除标准在财政部规定的范围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财政部备案。如:目前河北省为每人每月800元。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计税工资的2%、14%、1.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

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计税工资总额2.5%)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其中未提供缴纳工会经费专用缴款收据的,其计提的工会经费全额不予扣除。 实行工效挂钩的纳税人,要在附表十二——《工资薪金和工会经费等三项经费明细表》“工效挂钩企业”的第6行、第7行和第9行依据有权部门批准的工资总额或按“两个低于”标准计算扣除的工资总额分别填报。 ⑵“利息支出”。填报纳税人在财务费用中核算的、在纳税年度按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支付的利息部分,超过纳税年度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支付的利息部分或支付给关联方超过注册资本50%以外的借款部分的利息支出以及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开发、购置无形资产、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不予扣除。 ⑶“业务招待费”。填报本纳税年度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具体扣除标准:一般企业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代理进出口业务的代购代销收入可按不超过2%的比例扣除。 纳税人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税前扣除。

所得税年度B类报表(核定征收企业用)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8.第8行“其他免税收入”: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项目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9.第9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1行-2 行-3行。 10.第10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10行。 12.本表第12行至第14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12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13.第13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 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

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 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及 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项目本期金额累计金额 1 一、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2 营业收入 3 营业成本 4 利润总额 5 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6 减: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请填附表1) 7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请填附表2) 8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9 实际利润额(4行+5行-6行-7行-8行) 10 税率(25%) 11 应纳所得税额(9行×10行) 12 减:减免所得税额(请填附表3) 13 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14 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15 应补(退)所得税额(11行-12行-13行-14行)—— 16 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 17 本月(季)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18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19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0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9行×1/4或1/12) 21 税率(25%) 22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20行×21行) 23 减:减免所得税额(请填附表3) 24 本月(季)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2行-23行) 25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26 本月(季)税务机关确定的预缴所得税额 27 总分机构纳税人 28 总机构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15行或24行或26行×总机构分摊预缴比例) 29 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 30 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15行或24行或26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31 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 32 分支 机构分配比例 33 分配所得税额 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是□否□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 1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填写注意事项 本月申报期截至7月17日(下周一),想必财务小伙伴们都在忙于申报了。7月“企业所得税预缴小微企业30万提高至50万元业务调整”受到大家的关注。申税小微收集了部分小微企业以及常规企业所得税申报的热点问答,大家能够关注一下哦。 1.主表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期金额”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期金额”没有跳出来? 答:公式规则: (1)SD003主表第8行,自动带出,不可修改; (2)本期金额第4+5+6-7行+上期申报表第9行累计=A;

(3)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的较小值; (4)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上期申报表第8行累计金额的较小值; (5)第8行累计金额<=系统计算的可弥补亏损限额。 参考上图,填入数据仔细看: (1)本期金额第4+5+6-7行+上期申报表第9行累计=A 42585.82+0+0-0-39564.41=3021.41=A (2)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的较小值。 3021.41>0,则第8行第1列=3021.41和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看汇算清缴A106000表最后一个数字),两者取较小值。 总是有小伙伴会问,我们能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数据不止这点,这个数据是不是错了? 因此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是自动带出所有可弥补亏损金额,而是根据企业当期填写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的。 2.填了本期金额以后,为什么累计金额就等于本期金额,而不是全年累计金额? 答:(1)企业所得税报表中的“累计金额”一列=“本期金额”+期初数据; (2)期初数据可经过报表界面的【菜单】-【期初数据】查看(如下图所示)。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及填报说明

A000000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

A000000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填报说明 纳税人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当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报告与确定应纳税额相关的信息。本表包括基本经营情况、有关涉税事项情况、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三部分内容。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一、基本经营情况 本部分所列项目为纳税人必填(必选)内容。 1.“101纳税申报企业类型”:纳税人根据申报所属期年度的企业经营方式情况,从《跨地区经营企业类型代码表》中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本项。 跨地区经营企业类型代码表 “非跨地区经营企业”:纳税人未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为非跨地区经营企业。 “总机构(跨省)——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纳税人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规定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 “总机构(跨省)——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纳税人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第二条规定的不适用该公告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 “总机构(省内)”:纳税人为仅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

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 “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纳税)”:纳税人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跨地区经营企业的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但不就地缴纳)”:纳税人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但不就地缴纳所得税的跨地区经营企业的分支机构。 2.“102分支机构就地纳税比例”:“101纳税申报企业类型”为“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纳税)”需要同时填报本项。分支机构填报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当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比例。 3.“103资产总额”:纳税人填报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单位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4.“104从业人数”:纳税人填报从业人数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单位为人。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依据和计算方法同“103资产总额”。 5.“10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纳税人填报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明细代码。 6.“106从事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行业为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7.“107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纳税人根据会计核算采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类型代码表》中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本项。 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类型代码表

财务报表填写时 “本月金额”到底是填季度金额 还是当季最后一个月的金额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财务

【财务报表填写时,“本月金额”到底是填季度金额,还是当季最后一个月的金额?】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财务... 税月伴你行——专业的视角,及时的纳税指导,为您办税提供最有用的涉税信息。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真心希望大家在文末顺便点赞,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关于举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战培训”的通知【授课专家】张新光中国注册会计师,原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培训中心副校长,受邀任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特聘培训讲师,国家税务培训学校特聘专家【课程时间】2017年11月21日至2017年11月22日【课程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课程大纲】 小税税1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申报享受问题:看点01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财税〔2017〕43号,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实际税率为10%,享受减半征税优惠为所得的15%。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

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需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判定标准与增值税小微企业的判定标准不一样,请勿混淆。看点02为何部分企业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无法申报?举例说明:1、某公司2017年二季度开始生产经营,二季度累计实际利润总额为54171.12元,假设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则截止到二季度,应纳所得税额为54171.12×20%×50%=5417.11元。可以享受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优惠金额为 54171.12×15%=8125.67元。 在2017年7月电子税务局申报二季度企业所得税时,附表3《减免所得税明细表》第2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第3行“减半征税”为享受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优惠金额,对应的“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均为8125.67。第1行“合计”与第2、3行相同,为8125.67元。主表《居民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适用查账征税)》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与附表3第1行一致,对应的“本期金额”和“累计金额”为8125.67元。2、接上例,二季度累计实际利润总额为54171.12元,三季度由于市场原因,企业季度亏损了7127.56元,则企业累计实际利润额为47043.56元,假设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截止三季度,应纳所得税额为47043.56×20%×50%=4704.36元。可享受的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优惠金额为47043.56×15%=7056.53

全企业所得税报报表及填表说明版精编

全企业所得税报报表及填表说明版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A类 , 2017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统一社会信 用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税收政策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月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 版)》 封面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以下简称申报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当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填报工商等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 3.“纳税人名称”: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A类)填表说明: 1.输入“纳税人识别号”,直接从基础数据中提取纳税人基本信息,判断“征收方式”是否为“查账征收”的纳税人,不属于“查账征收”的纳税人给出相应提示。 2.“税款所属时期”,填写纳税人实际经营的月(季)度税款所属时期。系统自动带出实际经营的税款所属时期,可进行修改。 3.第2行“营业收入”:纳税人填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按其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 4.第3行“营业成本”:纳税人填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按其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 5.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10.第5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税率25%。 11.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 12.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实际减免的所得税额。第7行≤第6行 “减免所得税额”包括过渡期减免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鉴于新的减免税办法及过渡期减免税衔接办法尚未出台,本行“减免所得税额”只对系统中现有的相关减免税批文和备案信息进行提示,不进行强制监控。 13.第8行“实际已缴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本年度企业所得税税额。 第8行“实际已缴所得税额”有关取数口径: 取上个月份(季度)申报表(补充申报表)的第12行已预缴所得税额+上个月份(季度)申报表(补充申报表)的第13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取本月(季)税款所属期的预缴税款信息表中的征收项目为“企业所得税”的税款属性为“分期预缴税款”、“延期申报预缴税款”、“其他预缴税款”的余额合计数(并且入库余额大于0、开票金额大于0)+Σ|min((A i+1-A i),0)|,i=0,1,2,3…,其中A i为第i次补充申报的应补退税额,A0为原始申报表的应补退税额。此公式考虑了补充申报的应补退税额比原始申报的应补退税额少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操作手册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操作手册 目录

1.登陆系统进入信息提示区 1)登录成功后,进入温馨提示和办税服务厅简介页面,如下图: 2)点击左上角“申报区”——“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如下图,进入年度申报相应模块。 3)在申报区域可以看到信息提示、准期应申报税种、本月已申报税种,点击“我要申报”,如下图 2.进入电子表单下载页面 1)进入企业所得税年报电子表单下载页面,如下图 2)录入校验码,点击“下载申报表”,弹出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下载提示框,点击“保存”,将企业所得税电子表单保存到本机,如下图。

3.如何填写电子表单 1)打开PDF文件,可以看到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电子申报数据导入”按钮,“版本检查”按钮,如下图。 2)确认当前PDF表单为最新版本后,点击“导入”,选择从企业年度所得税申报软件中导出的申报数据文件(根据企业申报软件不同,数据文件存放的位置会有差异,申报数据文件名类似于),如下图所示。 导入申报数据后,可以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按钮暂保存申报表数据(如下图)。用户也可以先关闭文件,稍后再进行上传申报文件的操作。但是,当用户再次打开PDF表单文件继续编辑时请注意点击“版本检查”,确认表单为最新版本。确认后即可继续编辑并进行数据上传。 导入后,可以看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点击右上角的“高亮域”,表单中的必录项会以红色框突出显示(如下图)。 4.如何提交电子表单 1)确认PDF导入电子数据无误后,即可进行数字签名并提交申报表,签名域如下图所示: 2)插入数字证书,点击“纳税人数字签名”,按提示录入数字证书密码,点击“提交”,如果校验通过,则完成电子表单提交。如下图所示: 5.查询电子表单是否提交成功 1)点击左上角申报区下的“申报查询”,进入查询区,如下图。 2)网上申报结果会列示在“信息列表区”,“业务状态”中显示网上申报所处状态,可点击“查看”查看详细状态说明,如下图为成功申报提示界面。 下图为处理失败提示画面,点击“查看”后,可看到错误原因提示。可根据提示修改您的申报表再次提交。 对于错误原因为“发生异常”的,请首先确认您本次填报PDF表单内“年度已预缴企业所得税额”(主表34栏)和弥补亏损数额(附表四)是否与之前申报数相符。 3)对于“处理成功”的网上申报,可以点击“下载”,录入校验码,下载提交成功的申报表供企业归档保存,如下图。

企业所得税年报(A类)网上申报操作指南

企业所得税年报(A类)网上申报操作指南 (纳税人版) 版本号修订人时间 1.1 李明2013/01/22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年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一、登录(推荐CA证书登录) 首先通过宁波国税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e13434154.html,),进入办税服务厅登陆界面,如图1-1。 图1-1 登陆可选“普通登录”或者“证书登录”。 (一)、普通登录: 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和“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后即可进入角色选择页面,如图1-2。

点击相应的“角色图标”即可进入主界面,如图1-3。 图1-3 (二)、证书登录: 点击图1-1所示的“CA证书登录”按钮,进入CA证书选择页面,如图1-4。

图1-4 选择相应的CA证书(前提需要安装导入国税窗口领取的CA证书),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进入角色选择页面,如图1-2。点击相应的“角色图标”即可进入主界面,如图1-3。 注:1、第一次登录办税服务厅需要点击图1-1中右下角的“开通网厅”按钮,开通网厅; 2、如果忘记密码,可以点击图1-1右下角的“找回密码”,找回密码; 3、在开通网厅和找回密码时,如没有可供选择的手机号码,需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办税 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修改联系人信息。 4、为了更方便的使用网上办税服务厅,请参照以下链接,配置本地的电脑环境: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3434154.html,/bsfw/bspd/cjwt/201204/t20120411_130911.htm 5、具体登录方式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3434154.html,/bsfw/bspd/bsxxczzn/201203/t20120330_130157.htm 二、下载离线表单 登录后,在主界面,如图2-1,

企业所得税季度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表说明: 1.输入“纳税人识别号”,直接从基础数据中提取纳税人基本信息,判断“征收方式”是否为“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不属于“核定征收”的纳税人给出相应提示。 2.“税款所属时期”,填写纳税人实际经营的月(季)度税款所属时期。系统自动带出实际经营的税款所属时期,可进行修改。 3.根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提取核定征收信息。如果为核定定额的,不允许输入,系统根据相关信息提供所有行次数据;如果为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则继续提取是按“收入总额”、按“成本费用总额”、还是按“经费支出总额”核定。 (1)按“收入总额”核定,不允许输入第4行至第10行。 (2)按“成本费用总额”核定,不允许输入第1行至第3行和第7行至第10行。 (3)按“经费支出总额”核定,不允许输入第1行至第6行。 4.第2行、第5行、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根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的审批信息提取。 5.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3行、第6行、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式不同分别自动计算: (1)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2)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 7.第11行“税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税率为25%。 8.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区分两种情况: (1)核定定额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根据《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