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随笔初中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中秋节随笔5篇

七年级中秋节随笔5篇

七年级中秋节随笔5篇精选七年级关于中秋节随笔1中秋佳节马上到来,在吟诵很多寄予相思、抒发感悟的咏月名作时,我们心中那股相思、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与天涯共此时。

当人们和家团聚,赏月、游湖之时就给予了中秋节这样的意义,把人间温情与风物美景联系起来,让人们感受到和家团员的温馨、幸福与欢乐,同时带给离乡背井的游子以浓浓的乡愁。

记得在《东京梦华笔》中曾描绘出“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圣晓”的喧闹景象,这正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呈现,对于现在的我们过中秋可谓是多姿多彩。

你可以选择放烟火,朗朗月下,火树银花,普天同庆;可以选择游公园,桂花飘香,月色缠绕于那暗香浮动的枝头,在足下洒落点点银光;可以选择江边缓步,明月当空,江风清洌,烟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银螺般给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轻柔的音乐里,吃几样精细菜肴,尝点月饼,凭盒赏月,月光倾城的荣美必将充溢你的胸怀,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中秋之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照千里”的广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赐予人们一份思索:远寄乡思!不管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家乡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时,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读出远方的牵挂与问候。

谈到这里,还不得不提一提久负盛名的中秋月饼。

东坡曾赞美道“小饼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现如今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花式齐全,但不管怎样翻新,不变的是它圆圆满满的外形,象征着家庭温馨和美,家人团圆共聚,所以说呀,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枚枚朋饼,它不仅仅凝聚着制作人的心血与汗水,更是古往今来华夏儿女渴望人月共团圆,天人和谐的缩影,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有人说思念像中秋的满月,牵挂似漫天的繁星,在这欢乐的节日到来之前,我愿借着柔柔的风,谱上长长的祝福,让它轻轻飘进所有人的心中!最后祝福全校师生中秋佳节和家团圆,幸福美满。

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5篇

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5篇

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5篇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1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月饼和灯笼,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晚上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后,一起到公园散步赏月.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圆月渐渐升高斜挂在天空,她那银盘似的脸笑盈盈的,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我们把带来的水果.月饼和灯笼放在石凳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提着灯笼到处游逛,累了,我躺在石凳上休息,看着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噢,那可能是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吧,正望着亮晶晶的大地.这时,我发现地上的蚂蚁不动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么迷人啊!妈妈告诉我:〝因为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圆满,所以,人们要望着月亮许愿.〞我听了马上也对着月亮许起愿来:希望每天日子能过得圆满,我祈望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夜色已经深了,雾色也渐渐的浓了,皓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全家人都流连忘返.后来,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回家了,月亮真神秘啊!又圆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赏月.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2夜,格外的黑,仿佛那月亮藏入云中不肯出来,它是怕见到那思乡心切的人们凝重的.含泪的脸罢了……过了白露和秋分,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夜的风,仿佛较白天时变了个样,尽管裹着外衣,觉得也是凉的.这中秋节也似夜间的秋风般,变了样.以往的`中秋,大伯家要卖月饼生意.临近中秋前的日子,是放几天假的,大人孩子们都有空,听说要去帮忙折月饼盒,自然是乐意的应下.那月饼我是不太爱吃的.但我最喜欢与家人一起叠月饼盒.那场面很是壮观,整个屋子里都是人,床上.地下.沙发上放满了月饼盒,整间屋子都是礼盒反出来的红色的光.是热闹的,是喜庆的,更是温暖的.可渐渐孩子们长大了,大人们也更忙了似的.听不到喧闹声了,也看不见纸盒搭的红色〝城墙〞了,那纸片摞成一摞,陌生的面孔静静地将它取走,它成了一种工作……人们相聚时只有在宴会上.今年宴会上还是一样的客套话,可却少了哥哥姐姐.他们去远处上学,中秋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我怀念小时候过节时哥哥姐姐带我玩耍的日子.但这就是成长吧,他们必须要经历的,我也一样.中秋之夜的这轮明月勾起了我们的离愁哀绪,却也可以让我在寂静之夜对月独自回忆想念.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准备去菜市场买食材.妈妈一回到家,我就看到她手上提着两个又大又重的袋子,里面装有小龙虾.鸡.鸭.鱼,还有西瓜.葡萄.以及我最爱吃的月饼等食物,应有尽有.中午,妈妈在厨房大喊一声:〝开饭啦!〞我在房间一听,就开心极了,连忙走出房间,就看到满桌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菜,有螃蟹.烧鸡.还有美味的鱼.我们一家就开开心心地吃完了丰盛的午饭.晚上的时候,妈妈在餐桌上摆了好几道美味的菜,有新鲜的海鲜,美味的烤鸭,各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可丰盛了!妈妈做的菜太美味了,大家很快就吃光光了!吃完晚饭后,正好是8点,于是,我和妈妈拿上月饼.西瓜.葡萄等零食,大家准备到天台赏月.大家一边看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赏月必吃的食物.小朋友们都在一旁玩耍,点着灯笼,玩着你追我赶的小游戏.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可欢乐了!妈妈悄悄地跟我说,对着圆月许愿或许能成真,我们便许下了美好的愿望.伴随着欢声笑语,我和家人们度过了美好.难忘的中秋节!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4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特殊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全家都聚在一起,共度中秋.晚上,姐姐.哥哥他们都到了我家.忽然,我看到了诗,于是便提议开一个对诗大会.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大会便开始了.第一个是哥哥,他学着诗人李白的样子捋着〝胡子〞深情地说:〝妙哉!妙哉!此主意真妙!我先来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哥哥刚说完,姐姐就对上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不紧不慢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哥哥怪腔怪调地说.我正要说,只听姐姐拉着嗓子说:〝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哎呀!坏了!这正是我要说的.我该怎么办呢?正在我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他们却过来起哄了,说:〝弟弟,如果你在十秒内想不出的话就算你输哦!十.九…〞说着便数了起来.我却急得团团转.我猛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我便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在我们对得激烈时,妈妈却像个孩子似子似的吵道:〝我来!‘今年八月十五夜,我们一起吃月饼.’〞〝哈…哈…〞妈妈这诗把我们都逗笑了.不过,我们还真饿了.于是便吃起了圆圆的月饼.吃着这香甜的月饼,我的心里却流过了一丝酸意?台湾的同胞们是不是也在赏月呢?他们是不是也盼着早日投入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大家团聚呢?别说,今天的月亮还真应了〝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句话呀!八月十五桂花香.在月光与有些凉意.带点儿桂花香味的夜光中,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中秋节.今日中秋节初中随笔作文5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它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们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是月圆之夜,在这一天,可以跟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团圆饭,以及月饼.说起月饼,它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有很多口味,颜色各异,各种的样式,在中秋节这天是必食之品.除此这些,还可以和家人们一起赏月.思乡呢!这次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就去吃了团圆饭.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起了床,因为我们要去到姑姑家去吃团圆饭.过了许久,总算到了姑姑的家.一开门,小白就急忙跑过来〝迎接〞我们.姑姑和姐姐也十分高兴,向我们问好.我们参观了姑姑的新家,十分漂亮.到了中午,姑姑请我们到餐厅去吃饭.就这么过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我们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不一会儿,几道菜就立马出锅了.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道菜,就是爸爸炒的〝辣子鸡〞.这道菜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当然就是红红的辣椒.我觉得这些辣椒象征着在以后的生活里红红火火.除了这个菜,〝糖醋排骨〞.〝干锅兔〞也很好吃.吃了主菜,月饼当然是不可缺的了.蛋黄味.火腿味.绿豆味……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着月饼,赏着月,真是惬意啊!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祥和.〝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也许就是对中秋节最好的写照吧!。

中秋节初三随笔作文8篇

中秋节初三随笔作文8篇

中秋节初三随笔作文8篇中秋节初三随笔作文1适逢中秋之夜, 我仰望天空, 望见一轮圆月, 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 天空中有层层清云, 如烟似雾, 弥蒙在月光下。

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 牵于二者之间, 淡淡的点上一圈, 既不喧宾夺主, 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 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 久看不厌, 久吃不腻, 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 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

不过, 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

这才是真实的接触, 是老朋友的祝福。

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 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 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 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 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

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 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 人们无论再怎么忙, 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

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 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 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在祖国的大地上, 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 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保卫着祖国的领土, 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 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 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 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 表达对亲人的祝福。

每逢中秋佳节, 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 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 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 也是个不眠之夜。

望着圆圆的月亮, 即使远在他乡异客, 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 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 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 秋风瑟瑟, 徐徐地吹着小风。

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 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 赏月, 谈谈最近的生活, 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初中生中秋的心得随笔5篇

初中生中秋的心得随笔5篇

初中生中秋的心得随笔5篇初中生中秋的随笔1十年寒窗苦,不闻天下事。

今日已是家家合欢的中秋团圆佳节,可叹的是,她竟是在下午从他人口中得知。

乍听之下,尚不觉什么,只悲哀自己竟做了那眼不瞎耳不聋,却全般装饰之人。

心中不由升腾起易安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怅然。

时至傍晚,她陪着姐姐在老家。

周围之人尽是陌生,她也就静静坐着,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又许是因昨夜凌晨方入眠,现如今不觉又来几分倦意,也就在松软的沙发上睡了。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及至许久,从朦朦胧胧中苏醒时,已值晚宴。

户外炮竹轰鸣,便是这声响吵醒她的。

餐桌上,大人们热切的不知谈论着什么,口中喷出的香烟雾气氤氲满室,半真半切,似梦非梦,恍然间大梦千年。

曾听闻,秋天的秋字,沾了感情,染了心事,就成了哀愁的愁字。

这愁丝埋在心底,轻易不视人,只在今夜,结了个蛹,破茧,化蝶。

姑姑问她,要不要回家?她想了想,开口拒绝了。

离家的心情,她一人尝便是了,又何必自私的为了自己而让他人——她最亲近的姑姑、姐姐——度不了这个圆满的节日呢?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她想,这句话就是无错的。

她离家太匆匆,甚至未曾对家人说声中秋快乐。

也是了,那时,她都不知今日是中秋。

此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不应景,但却应情。

轻轻推开大门,她走进院子。

银白色的柔和的月光充斥在小院里,快要满溢出来,中庭地白树栖鸦也不过如此了。

天上零星挂着几颗星星,灿烂的烟火却将辽阔的夜空渲染的热闹而又繁华。

晕黄的月是最美丽的圆,月上略显蓝色的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桂树了吧,不知道那吴刚是否依旧不知疲倦的砍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今恰是中秋之境。

她自幼遍览诗集,结识了不少名家才人,却因天性,独钟那婉约凄艳之句,偏爱重光幽禁时那字字句句。

出了小院,温暖的灯光照着大街,街上虽不是人流如潮,但也是极多的。

小孩子手拿烟花,和同伴们玩得极为开心,那光影映照下的笑容是世上最美好的素颜。

见了这些,她凄苦的忧思好像也淡了些,神色间多了分明快,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脚步从容自在。

初中生中秋节随笔作文(推荐5篇)

初中生中秋节随笔作文(推荐5篇)

初中生中秋节随笔作文(推荐5篇)初中生中秋节随笔作文篇1手里还举着笔,但头已抬起来许久,目光迷茫地看着窗外。

住在小区的边缘,我一眼就能看到与隔壁小区的围墙,再往上是对面的苗圃,过道,对面人家晒的衣服,暗红色的楼显得格外老旧,真该刷漆了,我想。

以前总在11点多听到一个女人在楼下喊:“Eva,Eva!”不停地喊,每天晚上在我将睡没睡,梦境边缘的时候把我扯回现实,实在讨厌。

是哪个不听妈妈话的小姑娘!大半夜的!直到有一天我从外地赶回来,正好十一点,只见一个女人迎面走来,冲一只小白狗喊着:“Eva,Eva,走了,Eva!”再看那土黄色的围墙,上次是谁在上面蹭了一后背白色粉末,又是谁把全家唯一的羽毛球打越过了它,现在早已埋到隔壁小区的土里了吧!这便是我的“小时候”唯一的记忆。

无论是沉思良久的数学题,还是无从下笔的作文,在这样的时候,我总不自觉地看向对面苗圃。

你看那树啊,树叶稀疏,中黄色的,可能我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你看那草啊,像脱发问题严重的中年男子仅剩的头发,坚强地生长在干巴巴的土地上;你看的花坛啊,长满杂草,偶尔有小白猫叼着刚从旁边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来回穿梭,它们早已瘦骨嶙峋了。

探一探头就可以看到我小区正楼下的车棚。

那些电动车的主人,哪个不是忘恩负义的家伙!他们乘着它远行,再把它放在这接土,甚至不愿意把它们放在家里看护。

在风吹日晒下,不知他们有多少能坚持到主人下次想起它。

到了饭点,窗外总能飘来我正想着的饭菜的香味。

妈妈,你也争口气吧!把我们家的菜香也吹出去馋楼下死磕数学题的小孩!“哦,数学题。

”等我回过神时,往往已经过了很久。

低头再读一遍题干,重新开始思考,越发起急,目光再移向窗外。

初中生中秋节随笔600字作文初中生中秋节随笔作文篇2“咦?今天来学校的人怎么那么少?”刚来到教室,发现教室里的人少了一半,便问雪儿。

“中山那边来台风啦!悲催,为什么我不是中山那么的。

”雪儿抱怨道。

“得了吧你,他们星期一回来还要补作业。

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7篇

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7篇

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7篇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中秋节一般是在农历的八月,在秋季中间,又叫“仲秋”。

今天中午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吃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特别兴奋,所以吃饭的时候有点不守规矩了,在餐桌底下爬来爬去,在餐桌上碰掉两次筷子,吃饭的时候嘴巴老张开吧唧嘴,爸爸批评我吃饭的时候要闭上嘴巴,吃饭时不可以乱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虽然心里有点委屈,但我知道爸爸是像让我变成一个懂规矩、懂礼貌的小孩。

晚上妈妈又买了大闸蟹,妈妈说大闸蟹每年中秋节的时候就会成熟,秋季是吃螃蟹最好的时候。

我好奇的想看看怎么做大闸蟹,我看妈妈先把大闸蟹泡在水里,拿刷子刷了刷,然后放在透明的蒸锅里开始蒸。

我站在旁边看到大闸蟹的脚不停的动,随着水温开始升高大闸蟹的颜色开始慢慢变红,大概过了15分钟大闸蟹蒸好了,揭开锅盖我闻到了香喷喷的螃蟹味,我和妈妈迫不及待的开始享用了。

中秋节就要过去了,我不仅知道了大闸蟹怎么制作,还在爸爸的教育下更加懂得守规矩,要变成更加有教养的孩子,今年的中秋节真的很难忘啊!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2今天是8月15日,是家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我们一大家当然也不例外了。

我们到了老家,二伯和大伯也提着月饼来了,中午,还是我们家的一号大厨和二号大厨——二伯和妈妈登场了,二伯主要负责凉拌菜和鱼,而妈妈负责肉类和汤类,而烤鸭和烧鸡通常都是大伯从焦作著名的老字号买来的,这顿饭“吸引”来了许多亲戚,大家坐在餐桌上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晚上,我们大家一个人拿一个椅子,坐在门外的路上赏月,这时,妈妈从厨房里拿出来一个篮子,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月饼,还有姐姐最爱吃的莲蓉蛋黄馅的,说到姐姐,还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呢,自从姐姐考到湖南,每年只来家四五次,我有点想她,已经几个月没见到她了。

姑姑说:“今天的月亮可真圆,听别人说这样的月亮八年后才能看到呢!”今天可真开心,但是远在湖南的姐姐没能来,有点遗憾!中学优秀中秋节随笔3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这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初中生中秋随笔征文5篇

初中生中秋随笔征文5篇

初中生中秋随笔征文5篇初中生中秋随笔征文19月22日,我们一家带着礼物骑车去乡下爷爷奶奶家欢度中秋节。

早上吃过早饭,上车的时候,就差妈妈一人没来。

我想:妈妈干什么呢?现在还没来?我刚想到这,只见妈妈拿着一根棍子赶来了。

我问妈妈拿一根棍子干嘛,妈妈说:“吓狗子。

”我这才知道,最近爷爷家附近的一座桥那儿有两只狗,看到人来就直叫,妈妈害怕,就先准备一根打狗棍。

到了那,只见狗们全都被链子拴住了,妈妈就把棍子给扔了。

到了爷爷奶奶家,只见院子地上铺满了黄豆荚子,我们一边走,一边把黄豆踩出来,真好玩。

院子后面茅厕旁是养小兔子的地方,可是没有小兔子了,奶奶告诉我,小兔子前两天死了。

小兔子是妈妈20__年4月份买给我的,因为它越长越大,家里没地方养它了,20__年的年底我们只好把它送来请奶奶照顾它。

算起来也有4年时间了,妈妈说4年对小兔子来说算是高寿了。

中午,爸爸妈妈帮着奶奶弄了一桌丰盛的菜。

我们全家和老太、爷爷、奶奶一起围坐在圆桌周围,边吃边谈谈最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吃过饭,爸爸妈妈拿出准备好的给老太和爷爷奶奶的过节费,让我来给他们,看着爷爷他们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高兴。

休息了一会儿后,爸爸又帮奶奶剪她那厚厚的脚趾甲。

从爸爸妈妈的言行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孝顺,孝顺不光是给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孝顺。

我要向他们学习。

要回家了,我见妈妈没拿棍子,就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没拿棍子呢?”妈妈笑着说:“小狗不是被链子拴住了嘛。

”初中生中秋随笔征文2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在这个特别而有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全家在中秋佳节给爷爷奶奶送上了一份礼物(哦!准确的说是两份哦!)嗯?你想看看过程?那好吧,带你到时空隧道去,把中秋这天的故事给你播放一遍吧!要认真的看哦:我和爸爸妈妈在9月22日一大早就起床了,10点出发到时思①,我坐着妈妈开的新马六可真舒服啊!你可不知道那感觉,反正一个字“爽”俩字“舒服”。

大约11点左右,我们就回到了时思,马六的喇叭一响,奶奶就从里屋出来迎接我们了。

中秋随笔作文初中生5篇

中秋随笔作文初中生5篇

中秋随笔作文初中生5篇中秋随笔作文初中1“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

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

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

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

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

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

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

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

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

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

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

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

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

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

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中秋随笔作文初中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随笔初中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也是一个重要的日。

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思念,我也思念…。

”人们在思念什么呢?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家人团聚。

这是中国古老
的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所以中秋便成为
‘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大家又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的菜各式各样,我夹
起一块热腾腾的鸡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美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了。

大家越吃越起劲,相互干杯、祝福。

古人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
不例外。

晚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
像今天和自己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时的确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围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八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竟放花灯”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热
闹的景象更胜过往日,处处都洋溢着全家团聚的所带来的幸福气氛。

然而我又想起了一句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就在人们与
家人团聚时。

一定也有人身在他乡而没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圆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不要伤悲,抬头看看那轮明月吧,说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中秋节又到了,我还清楚的记得高三补习的那一年的那个中秋。

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把能考进一所好的大学当做终级的目标,也是一生意义的唯一所在,那时候我们有很多很
多朋友,从来都不觉得寂寞;只是偶尔喜欢一个人散散步,想想未来、谈谈理想,爱一个
人去琢磨。

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没能坚持补习,当了逃兵,而直至现在我仍然是一个
逃兵。

我想当时如果能够坚持一点,我的人生和现在应该完全的不是一个样,是生么样呢,我再也无从知晓。

我不是为当初年少轻狂的选择感到后悔,也并非感慨,只是忽然明白了一些道理。


们活着就得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匆匆数年,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选择都意义重大,若干年后,我们都会变得不一样,或好或坏,或贫或富。

然而最早的我们却难分彼此,形
影不离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正因为生命的不可猜度,才时刻让我们对下一刻,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而它往往和
我们开着玩笑,在这场赛跑里没有一个永远的胜者,每个人都在试图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或成或败,或喜或忧。


去年的中秋下着大雨,我还是从咸阳赶回了家,因为那天也是父亲的生日。

我已经三年没有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陪着他们了,虽然我没有能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是能力和孝心永远是两码事。

我算了算,当我们工作了,我们在一年中能有多长时间能和父母呆在一起呢?可能还不到一个月吧。

刚毕业那会,总觉得天地都太小了,多大的地方都容不下小小的自己,以为凭着一股冲劲,凭自己学到的一点微薄的本事就可以驰骋疆场,总不想回去,想等有一天功臣名就了,来个衣锦还乡。

年轻的我们骨子里总有一股不安分的东西,害怕安逸,以为自己可以无所不能。

可我们都错了,不论你自己觉得你多么的与众不同,作为一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就像我们不能够做到很多事一样。

所以不能自负,要学会低下我们谦卑的头颅。

今年都已定好了去陕北的,陕北一直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记得小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选择我去的地方,那一定是陕北,我向往哪里的一切,因为我最尊重最爱的路遥就是在那片土地里写出了——平凡的世界。

可最终事业单位对我的吸引力还是压过了一切,我决定要拼一拼,再努力一次,对自己也有个交代,小学、初中、高中甚至于大学在我眼里都是失败的,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我想证明一次,我想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

而最重要的是离父母近一些,方便照顾她们,无论我能做的是多是少,至少我全力以赴。

就当这是一个转折吧,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么多年委屈了自己,就当是补偿。

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

;;没有人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想说。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我一成不变了好多年,已经厌倦了,也害怕了。

既然想为什么不去做呢?
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我都熬过来了。

就这样离开了盘踞五年之久的咸阳,来到丹凤: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鲜的一切。

早晨八点半上班,下午三点下班,感觉很轻松,很悠闲。

我想这可能就是城里和农村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吧,以前从来没有如此的感觉。

以前总是忙来忙去,昏天黑地的,而这里完全不一样。

可是心里反而觉得空虚,难道以后的生活就是这样像复印机一样,不停地重复吗?
后来想明白了,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为了我们去改变,能变得只是我们,我们得学会适应一切的不习惯。

就像朋友说的:微笑只是一种表情,而不是一种心情。

得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得学会伪装,学会保护自己。

微笑,不是机械地挪动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地改变心态,调节心情。

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必要的时候、需要的时候我们仍然得迁就,妥协。

甚至在被狗咬了以后,一边包扎伤口,一边谄媚的冲它笑;怪只怪我们不小心。

生活,早已改变了我们以前的模样,可该坚持的东西依旧在我心中,因为它一直以来
都不曾改变过。

这儿永远不是终点,只是开始。

因为我们的心中仍有梦。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我眷恋至深。

印象中,童年时的中秋之夜,总是皓月当空、清辉万里,甚是可亲可爱,只不过“少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后来,从大人们的嘴里逐渐知道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

我于是对那轮圆月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此后,每逢中秋月圆之夜,我总是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一边痴痴凝视着天空的那轮
如玉盘般的圆月,一边想象着那嫦娥在月中起舞的情景,仿佛还听到了玉兔搗药、吴刚伐
桂的声音,至今回想起来,那月光之下的遐想和幻觉依然是那么地美好。

上小学时,我一边背诵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坐在小小的船
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一边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盼望着在外地打工的爸
爸早点回家。

这样,我就能吃到那香甜诱人的月饼了。

于是便常常念叨着“八月十五月正
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后来,我从老师那里得知,这甜甜的月饼关联着民族的大义,蕴
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元末,人民纷纷起义,朱元璋以月饼裹文作为暗号,然后
各处馈赠,以联络各方人士,相约八月十五夜起义。

进入初中之后,我随着读书量逐渐增多,对中秋的圆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书中,
我知道了中秋祭月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其实,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让人看起来又大又圆,是因为到了中秋季节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
地面温湿空气消退,天空变得清朗的缘故。

而作为传统节日的中秋,其价值在于既体现了人们企求平安、圆满的心理,又蕴含着
在外奔波游子及家人之间的相互思念。

难怪人们总是念念不忘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