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古典文学作品赏读方法漫谈

合集下载

《红楼梦》漫谈——孙玉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

《红楼梦》漫谈——孙玉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

《红楼梦》漫谈——孙⽟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长沟流⽉去⽆声,追寻曹雪芹卓尔不群的背影,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进历史,感受星汉流年中那曾经的风雅。

10⽉10⽇⾄11⽉10⽇,值洛阳师范学院百年华诞之际,⽂学院特举办“红楼读书⽉”活动,邀请国内⼀流红学⼤师,为你重新解读《红楼梦》。

10⽉18⽇下午2:00,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师孙⽟明教授在我校做了题为《<红楼梦>漫谈》的讲座。

孙⽟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师,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常务编委,并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等职,2010年起担任红学会副会长。

孙⽟明教授《<红楼梦>漫谈》讲座内容概要:⼀、《红楼梦》的版本在《红楼梦》的所有版本中,最为特殊的应该是残存16回的甲戌本。

甲戌本在开篇第⼀回,从⼥娲补天开始讲起,⼀字⼀句,⼤展奇幻,精彩⾮凡。

除了甲戌本之外,其它版本均少了四百余字,不免致使章回衔接⽋妥当。

⼆、《红楼梦》是凝练的书⾯语⾔⼩说是说话的艺术,具体来说它源于说书⼈。

《红楼梦》作为⼀部经典的⼩说,是从⼝头语⾔凝练成书⾯语⾔的重要代表。

⽽这种凝练的书⾯语⾔,具体可见隋唐时期杨肃听书的故事。

隋唐时期,杨肃夜晚失眠,难以安睡,便叫来说书⼈讲故事,随后拜托⾃⼰的胞弟听完故事后再复述于杨肃。

由于故事过长,再后来便利⽤精炼的语⾔将⼝头讲的故事,以书写的⽅式保存起来。

这使得后来的书⾯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三、《红楼梦》独特的叙事艺术在红楼梦第⼀篇章,随着黛⽟进园开始,作者便通过黛⽟的视⾓将贾府的庭院设计以及各⾊⼈物⼀⼀呈现在读者⾯前。

在情节上,从贾母说话的细节,如:“今天有远客到访,告诉后院的姑娘们不必读书”等,使得迎春惜春和探春等⼈物有机会和读者见⾯,同时⼜恰当地反衬贾府的⼩姐们具有⼀定的⽂化涵养。

除此之外,从未见其⼈先闻其声的场景中,⼜表现了王熙凤是⼀个不笑不开⼝的笑⾯虎式⼈物。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独特的叙事艺术:不平铺直叙,⽽是让故事主动开⼝说话。

阅读古典名著的四种方法

阅读古典名著的四种方法

一、蜘蛛求食法(泛读)
一个大蜘蛛,稳稳坐在蛛网之中,一有动静,飞扑过去。

读书最怕见事迟,什么都慢吞吞的,多好的事情都给耽误了。

名著不易得,一有机会,最好及时涉猎,一时没有明白,先将其存储脑中,不妨来日研究。

二、不求甚解法(泛读)
“不求甚解”原出自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意指读书方法要灵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

陶渊明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二十多部,按六年中学生涯计,每年阅读量也接近四部。

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

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

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三、见缝插针法(巧读)
就是挤时间读书。

实际上,每个同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想花大量时间来读那些名著是不可能的,只有见缝插针,才能化整为零,于繁忙之中“巧”读书。

四、比较阅读法(精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

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要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

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之。

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重要部分,必须重视。

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

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意义漫谈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意义漫谈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意义漫谈作者:吕夫俭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2期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我们借此也了解古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状况。

借助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可以有效积累语言,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思想认识,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健全和丰富自己的人格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

潜移默化中有助完善我们的综合语文素质。

阅读古代文学,我们结识了屈原,我们为他心忧国家洁身自好怀石投江的爱国情怀而感动,由他,我们又想到了爱国忧民的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等,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感动,然后努力的追随他们的精神,感到了自尊与自强;认识了豪放的李白,快意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不羁,受他感染,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于是就会在失意时自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誓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的形象超越时空,震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学会了感动,我们才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好好生活。

是谁教会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可别忘了孔子和他的《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别忘了韩愈,“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直中绳,煣以为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还有,它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像方仲永那样有聪明天赋反而荒废学业“泯然众人”。

这些,让一代代的读书人受益匪浅,也给了有追求的人坚强的精神支柱。

不抛弃,不放弃!生活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意义和坚强的动力。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与丑,什么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善与恶、真与假,什么是腐朽堕落,什么是进步光明。

在阅读的快乐中懂得了辩证的看待事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懂得了珍惜和把握,“亡羊补牢,尤未晚也”;懂得了愚公移山是种伟大的壮举。

这一方面指导我们的言行思想,一方面也能在学业上帮助完善我们的综合语文素质,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这种积极意义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编者按: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内容,我们也要学会鉴赏作品,那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无论是我国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诱人的魅力。

作为大学生,应该通过课本诗歌的阅读而具备赏析诗歌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1、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

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

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古典名著研讨会发言稿

古典名著研讨会发言稿

古典名著研讨会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研讨会的主讲人,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古典名著的研究和思考。

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典名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价值。

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古典名著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古典名著研究的意义首先,古典名著是我们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通过研究古典名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和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同时,古典名著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其中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古典名著对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名著代表了古代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通过研究古典名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方式和道德观念。

同时,古典名著中的智慧和哲学也能为我们提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可以从古典名著中找到很多对我们有用的思想和方法。

最后,古典名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文化价值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冲击,这时候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古典名著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特征。

通过研究古典名著,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提供支撑。

二、古典名著研究的方法古典名著研究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采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要注重对古典名著的文本研究。

通过深入地读本,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观点、思想和艺术手法。

仔细分析每个章节、每个人物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和蕴含。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文本,还原出作品的原貌和变迁。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观赏与审美趣味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观赏与审美趣味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观赏与审美趣味一、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与特点1.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优美,语言凝练,富有音乐性。

2.散文:以叙述、议论为主,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小说: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的描写,展现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能力。

4.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人物、情节、对话等手段,展现一定主题。

二、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1.寓意与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动植物等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寓意。

2.对偶与排比: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和表现力。

3.夸张与讽刺:通过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特点。

4.诗词韵律:遵循一定的韵律规则,使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三、古代文学作品的观赏方法1.了解时代背景:研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2.分析作者思想:探究作者的思想观念,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3.品味词句: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文学功底。

4.感悟情感: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5.研究文学流派:了解古代文学的流派特点,辨别不同风格的作品。

四、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1.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2.文学价值:展现了古代作家的文学才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思想价值:传达了作者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教育价值: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推荐阅读作品1.诗歌: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登鹳雀楼》等。

2.散文: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赤壁赋》、韩愈《师说》等。

3.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等。

4.戏剧:关汉卿《窦娥冤》、汤显祖《牡丹亭》、洪显祖《长生殿》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文学素养。

精品文档 (7)学法漫谈──读诗先明“诗家语”(四)

精品文档 (7)学法漫谈──读诗先明“诗家语”(四)

前面解说诗歌为了语言精警常用的两个方法,炼字和省略,下面说说第三个方法:剪裁。

剪裁是文学作品中通用的方法,但因为诗歌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主题,必须“缩千里于尺幅”,在极短的篇幅里包容极多的内容,所以在剪裁上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诗家语”,前人有过许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例一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杜牧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游览黄州赤壁矶,写的一首咏史诗。

一、二句,诗人以埋没于江边淤沙之中的残戟起兴,引发出对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联想。

三、四句,诗人转入议论,评说周瑜靠了偶然的机遇获胜。

诗人以小见大,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暗指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

短小精悍,构思奇巧。

但是,对于这首诗,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应当怎样读诗。

宋人许顗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士人)不识好恶。

”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也说:“牧之绝句……《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许、沈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但是在这首诗上却忽视了“诗家语”的特征,犯了读诗解诗之大忌。

这首诗虽然是咏史诗,但终究不是历史,不能用读史的方法来读诗。

就读史说,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命运,自然远远比两个女子重要。

用读史的眼光来评诗,那末,诗人只关心两个女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自然大成问题。

但诗和史不同,诗是文学,诗要用形象说话,要以小见大,从个别反映一般。

而诗中“二乔”并非一般人物,大乔是孙策之妇,孙权之嫂,小乔是周瑜之妇,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的尊严。

如果连她们都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舍得老师诗词讲座》古诗漫谈(讲座手记一)

《舍得老师诗词讲座》古诗漫谈(讲座手记一)

《舍得⽼师诗词讲座》古诗漫谈(讲座⼿记⼀)⼤家好,从开始的⼀个转播群到今天,舍得群已经建满了⼋个,⼀千多位朋友的光临⽀持及⿎励,使舍得信⼼倍增。

由于客观原因,舍得不能再建新群了,但舍得群的讲座每周两到三次依然会风⾬不误,我们将继续坚持办下去。

很⾟苦,但是更快乐。

因为我们爱诗,正如爱我们⾃⼰⼀样。

今夜星光灿烂,⾹茗⼀盏,雅座数间,舍得要和⼤家轻松地漫谈古诗了。

今⼉如果说不完的,我们下⼀期会接着继续说。

(善意提醒:讲座期间,任何⼈请勿点俺的⼩窗)就古典诗歌的体裁、来源、影响以及对它的认识来泛泛⽽谈。

引经据典可能谈不上,因为我确实没看过那么多经典(现搬也来不及呵),不想也没时间去真的深⼊地探源求本,只想和⼤家共同学习⼀下,以期对古典诗歌有个粗浅的认识,从⽽对我们今后的写作和欣赏有个基础性的底蕴性的充实。

从⼴义的讲,清以前的所有的诗歌体裁的⽂学形式,都可以被称为古诗。

从诗经开始,楚辞,乐府,魏晋五⾔,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我们前时期着重讲解了近体诗,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唐诗”,过段时间我将继续为⼤家讲解如何填词,这“词”,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宋词。

所谓唐诗的“唐”以及宋词的“宋”只是个象征性的符号,不代表⾮唐朝⼈写的就不是唐诗了。

近体诗及词,这属于格律范畴的诗歌,是古典诗歌发展到⾼端时期的所形成的经典形式⽽已。

但这并不是诗的全部。

格律诗形成也是有本有源的,对它的本源有所了解,也是我们对祖国⽂化的了解形式之⼀。

全⾯了解诗的⼤致发展脉络,也是我们今天传承祖国⽂化所必须要做到的⼀部分。

舍得学识不深,性情散漫⽽直率,想到哪就说到哪,说的不到之处,也请各位课后给予指正和批评。

我们就从《诗经》开始谈起来吧。

不论是否读过《诗经》的⼈,只要是中国⼈,都对《诗经》不会陌⽣,即使不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也能知道其中的⼀些诗句。

⽐如这⾸《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这⼏句谁⼈不会,哪个不晓?还⽐如那⾸《硕⿏》“硕⿏硕⿏,⽆⾷我⿉!三岁贯⼥,莫我肯顾……”也是流传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鲁迅:“近布克夫人(赛珍珠)译 《水浒》,闻颇好,但其书名,取 ‘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确,因为 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 兄弟看的。”
关于兄弟 关于劫富济贫 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关于快意恩仇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关于水浒世界的女人
“完美”的义侠与复仇之神
• 金圣叹: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 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 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 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 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 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 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清】施补华《岘傭说诗》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活着》韩文版自序
•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 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 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 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 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 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 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文学即人学
• 爱与死 • 映照人生
• 哲思深邃 • 活泼生动 • 真情充盈
• 关于跨中婚姻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 关于快餐爱情 • 关于书生白日梦
古典文学作品赏读方法漫谈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连国义
文学的价值
• 国学热! • 不可小觑了文学 • 不必夸大了文学
• 钱文忠: • 文化有什么用我 可真不知道,但是 没有文化什么都 没有用,这个我 可知道。
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切文化都是当代文化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啮指痛心 戏彩娱亲 芦衣顺母 卖身葬父 扇枕温衾 卧冰求鲤 乳姑不怠 鹿乳奉亲 亲尝汤药 刻木事亲 行佣供母 扼虎救父 百里负米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上邪》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 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 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 敢与君绝!
《王的男人》
三、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
—ing
《金瓶梅》
• 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 •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 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 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 兽耳。
•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 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 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古诗十九首》: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梁山好汉的理想生活
• 快活哲学:阮小五道:“他们不 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 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 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 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 他们!” • (黑豹乐队:我只想活得快活!)
关于兄弟 关于劫富济贫 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关于快意恩仇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关于水浒世界的女人
• • • • • • •
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放纵狷狂的竹林七贤 超然世外的陶渊明 仙风道骨的李白 深仁大爱的杜甫 木讷刚拙的韩愈 旷达乐观的苏轼
文学(文化)的价值
• 不可小觑了文学 • 不必夸大了文学
文学赏读方法漫谈
一、切入作品,深沉涵咏 • 美之所以为美 • 细读 • 比较 • 感发
生查子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哀, • 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 • 肯为君王卷土来?
君不君兮臣不臣,为何立庙在江滨。 平分天下曾嫌少,一陌黄纸值几文。
楚不楚兮汉不汉,古人立庙在江畔。 平分天下曾嫌少,我偏是大处不算小处算。
• 《孔雀东南飞》 中刘兰芝被赶 出焦家,怎么 更加抢手?
• 李密《陈情表》为什么拿孝说事儿?
阿Q跟王胡比抓虱子,恶心不?
• 直呼其名怎么就不敬了? • “河东狮吼”咋这厉害?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咋这 么霸道?
少闹笑话
• 《还珠格格》: •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 山峰怎么没棱角?给个理由先!
不得还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玉关 在望,生入无由,青海雪。”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作 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 有意味。”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 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 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 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 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 诗人之本意矣。”
埋儿奉母 怀橘遗亲
哭竹生笋
恣蚊饱血
弃官寻母
尝粪忧心
涤亲溺器
子 欲 养 而 亲 不 待
树 欲 静 而 风 不 止
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裒(póu)在此,母亲勿惧
文化、文学于个体
我要幸福
文学与幸福
• 文学即人学 • 镇定、淡定、笃定之心 • 从《活着》说起
韩文版自序
•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 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 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 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 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 难、无聊和平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陶渊明《杂诗》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苏轼《蝶恋花》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 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 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 被无情恼。
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誓不还
不破楼兰不得还
誓不还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二 句谓确斗无前,黄沙百战,金甲都 穿,见胜概雄风。”
朱宝莹《诗式》:“四句不破楼兰 不还,如顺流之舟矣。结句壮甚。”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文学背景的通晓
知人论世 文史哲结合
闺意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节妇吟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