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再生水处理技术满足各种水质要求

合集下载

(QDG_1-H001—2008)再生水深度处理设计导则

(QDG_1-H001—2008)再生水深度处理设计导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Standan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ing Group ConporationQ/DG 1-H001—2008再生水深度处理设计导则 Design guide of advanced treatment for reclaimed water2008-09-01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发布目 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5澄清系统 (4)5.1系统设计 (4)5.2设备配置与选择 (5)5.3设备布置与安装设计 (5)6过滤系统 (6)6.1系统设计 (6)6.2设备配置与选择 (6)6.3设备布置与安装设计 (8)7脱氮系统 (8)7.1系统设计 (8)7.2设备配置与选择 (9)7.3设备布置与安装设计 (10)8膜法处理系统 (10)8.1系统设计 (10)8.2设备配置与选择 (12)8.3备布置与安装设计 (13)9药品贮存和计量 (14)9.1石灰 (14)9.2凝聚剂、助凝剂 (15)9.3硫酸 (15)9.4杀菌剂 (16)9.5膜法工艺要求的加药设备 (17)10污泥处理系统 (17)10.1系统设计 (17)10.2设备配置与选择 (17)10.3设备布置与安装设计 (18)11仪表和控制 (19)11.1设计原则 (19)11.2监测仪表 (19)12管道及阀门 (20)12.1管道 (20)12.2阀门 (20)附录A(资料性附录)再生水水质全分析报告 (21)附录B(资料性附录)相关排污水控制标准 (22)附录C(资料性附录)过滤池(器)设计参数 (23)附录D(资料性附录)曝气生物滤池设计数据 (24)附录E(资料性附录)活性炭过滤器滤速 (25)附录F(资料性附录)超、微滤膜通量温度校正系数 (26)附录G(资料性附录)石灰品质要求及计量系统参考流程 (28)前 言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文件电顾科技[2005]43号文《关于下达2005年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新开科技项目计划的通知》,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水质控制指标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水质控制指标

中文词条名: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水质控制指标英文词条名:4.2.1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的规定。

4.2.2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当无试验数据与成熟经验时,其水质可按表4.2.2指标控制,并综合确定敞开式循环水系统换热设备的材质和结构型式、浓缩倍数、水处理药剂等。

确有必要时,也可对再生水进行补充处理。

表4.2.2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4.2.3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中的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油田注水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当无相应标准时,可通过试验、类比调查或参照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水质标准确定。

4.2.4再生水用于城市用水中的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城市杂用水时,其水质可按表4.2.4指标控制。

表4.2.4 城镇杂用水水质控制指标4.2.5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时,其水质可按表4.2.5指标控制。

表4.2.5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控制指标(MG/L)①氯接触时间不应低于30分钟的余氯。

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要求。

注:1对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现场回用情况必须加氯消毒;而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

2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体的氮磷满足表1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经济合理的出路。

4.2.6当再生水同时用于多种用途时,其水质标准应按最高要求确定。

对于向服务区域内多用户供水的城市再生水厂,可按用水量最大的用户的水质标准确定;个别水质要求更高的用户,可自行补充处理,直至达到该水质标准。

宜良县再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宜良县再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宜良县再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摘要:在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

结合各类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问题来看,再生水处理工艺是提升城市用水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宜良县的总体规划及建设进度,合理确定了项目规模、出水用途及水质;根据该地地形特点和用水要求,合理确定了处理工艺和管网系统布置方案。

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宜良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再生水;除锰;消毒;处理工艺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再利用的水[1]。

城市污水水量与水质相对稳定,经过一定处理就可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利用,考虑技术、成本及心理等因素,再生水一般用于非饮用水。

目前,再生水主要用作农林牧渔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等。

1 设计背景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5公里,属昆明市的近郊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地表径流4.59亿m³,入境客水19.96亿m³,全县共有水资源25.61亿m³。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

《昆明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

到2015年,中心城区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0%,其他区域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0%”,而目前宜良县城基本没有再生水回用设施,不能满足可持续的循环水务体系要求。

此外,宜良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基本达到一级A标准,将其直接通过管道排入河道实际上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污水再生利用能代替部分杂用水,降低自来水消耗量,实现优水优用,即:水质较好的优质水库水用于生活饮用,再生水用于城市杂用和城市河道的生态补水。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县城用水供需矛盾,还可以改善县城河道水环境质量,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2 建设规模及水质标准2.1 建设规模本工程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水(包括冲厕、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绿地浇灌、观赏性景观河道补水等。

再生水处理的方案

再生水处理的方案

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不同的水质要求,处理工艺亦不同,再生水回用处理工艺只有根据污水水质、水量以及回用的水质和水量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参数,才能确定最佳处理工艺。

据了解,当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作为再生水原水时,因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当含有粪便污水时,因再生水原水中有机物或悬浮物浓度高,处理目的是同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宜采用二段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

当利用城市污水处理站二级处理出水作为再生水水源时,宜选用物化处理或与生化处理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当采用膜处理工艺时,应有保障其可靠进水水质的预处理工艺和易于膜的清洗、更换的技术措施。

在确保再生水水质的前提下,可采用耗能低、效率高、经过实验或实践检验的新工艺流程。

当再生水用于采暖系统补充水等用途,采用一般处理工艺不能达到相应水质标准要求时,应增加深度处理设施。

再生水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活性污泥和化学污泥,当污泥量较小时,可排至化粪池处理,当污泥较大时,可采用机械脱水装置或其他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物化处理工艺流程(适用于优质杂排水)混凝剂↓消毒剂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过滤→过滤→消毒→再生水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消毒剂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再生水预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消毒剂原水→格栅→调节池→预处理→膜分离→消毒→再生水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混凝剂消毒剂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沉淀-→过滤→消毒→再生水具体技术:1.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污水处理工艺,涉及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与处理。

该工艺是通过在吸附池投加沸石或沸石粉,经过一定时间培养驯化形成沸石或沸石粉污泥和对污泥进行生物再生而构成。

该工艺利用高浓度和高活性沸石或沸石粉污泥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在吸附池内吸附污染物,同时沸石或沸石粉有选择性的吸附交换废水中的氨氮,沸石或沸石粉经再生池进行生物再生后再循环利用,对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进行处理。

再生水 回用 标准

再生水 回用 标准

再生水回用标准
再生水回用的标准主要涉及水质要求和水量保证两个方面。

1. 水质要求:再生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可参考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在使用再生水时,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水质标准和处理工艺,确保再生水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灌溉回用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总悬浮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和粪大肠菌群等指标,不同等级的再生水对这些指标的要求不同。

2. 水量保证:再生水的水量应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具有一定的余量。

为了保证再生水的水量和水质,应建立完善的水量调度和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确保再生水的稳定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再生水可以用于灌溉,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对于灌溉回用水,应采取合适的管理和措施,防止再生水污染土壤和作物,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咨询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

再生水处理工艺

再生水处理工艺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出水的再利用是开源节流、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1 ] 。

为了同时满足多用户高标准的再生水质,提出将再生水直接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 TN 除外) 。

详细比较了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五因子可调A2 / O 工艺(5F A2 / O) 进行二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并采用砂滤- O3 -BAF 为主体的“新三段”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最后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升级改造5F A2 / O 工艺脱氮除磷地表Ⅳ类水污水再生利用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2006 年北京市污水排放量12. 9 亿m3 ,污水处理量9. 6 亿m3 ,再生利用3. 6 亿m3 。

污水处理厂尾水大部分是直接排入下游河道,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即使已经利用的3. 6 亿m3 再生水,绝大部分也未经深度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直接回用,不能作为工业用水、河湖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的替代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和色度、臭味等制约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范围和推广。

北京市的污水再生利用面临氮磷营养物质和色度、臭味等问题。

2002 年国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2002) ,北京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在2002 年以前完成,其尾水水质达不到新标准中对氮磷的去除要求,不能作为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50601500701/ 2/ 3) ;北京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再生水的合格水源,污水处理厂急需进行技术改造。

另一方面,再生水的水质与不同用户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的再生水水质(主要是有机物、氮和磷等多项指标) 既不能满足工业用户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景观利用的要求(见表1) 。

再生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再生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成为珍贵的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再生水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再生水项目是指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符合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要求的可再生水资源。

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评估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报告旨在对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项目目的和意义1. 项目目的通过对再生水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项目意义(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再生水项目可以将污水中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减缓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2)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3)促进经济发展再生水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水处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再生水项目在当前市场的需求情况,了解潜在用户和市场容量。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对再生水处理技术进行评估,包括处理工艺、质量指标、处理成本等方面的技术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再生水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费用、收益情况等进行经济评估,确定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回收期。

4. 管理风险评估对再生水项目可能面临的管理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应对措施,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5. 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再生水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居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果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前市场对再生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不仅包括居民生活用水,还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多个领域。

再生水处理工艺

再生水处理工艺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出水的再利用是开源节流、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1 ] 。

为了同时满足多用户高标准的再生水质,提出将再生水直接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 TN 除外) 。

详细比较了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五因子可调A2 / O 工艺(5F A2 / O) 进行二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并采用砂滤- O3 -BAF 为主体的“新三段”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最后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升级改造5F A2 / O 工艺脱氮除磷地表Ⅳ类水污水再生利用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2006 年北京市污水排放量12. 9 亿m3 ,污水处理量9. 6 亿m3 ,再生利用3. 6 亿m3 。

污水处理厂尾水大部分是直接排入下游河道,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即使已经利用的3. 6 亿m3 再生水,绝大部分也未经深度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直接回用,不能作为工业用水、河湖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的替代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和色度、臭味等制约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范围和推广。

北京市的污水再生利用面临氮磷营养物质和色度、臭味等问题。

2002 年国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2002) ,北京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在2002 年以前完成,其尾水水质达不到新标准中对氮磷的去除要求,不能作为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50601500701/ 2/ 3) ;北京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水质提高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再生水的合格水源,污水处理厂急需进行技术改造。

另一方面,再生水的水质与不同用户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的再生水水质(主要是有机物、氮和磷等多项指标) 既不能满足工业用户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景观利用的要求(见表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再生水处理技术满足各种水质要求
在污水再生处理工程中单独使用某项单元技术很难满足用
户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要针对不同的水质要求采用相应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

现在很多厂家都采用了多种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包括:反硝化生物滤池+超滤+臭氧接触池+紫外线消毒。

根据国内外城镇污水再生处理与利用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技术指南》针对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绿地灌溉、农田污染、城市杂用及地下水回灌等不同再生水利用途径推荐了相应的主要组合工艺方案。

如何保证再生水组合工艺高效、连续稳定地运行,并进一步提高产水率是再生水组合工艺的发展方向。

深度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介质过滤(含生物过滤)、膜处理、氧化等单元处理技术及其组合技术。

再生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功能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完全去除的水中有机污
染物、SS、色度、嗅味和矿化物等。

膜处理技术。

再生水膜处理技术包括膜生物反应器抛光混床(MBR)技术、微滤/超滤膜过滤技术;反渗透(RO)技术等。

《技术
指南》指出,抛光混床(MBR)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更换周期一般
为3-5年,采用板式更换周期一般为5-8年;微滤/超滤膜组件更
换周期约为3-5年;反渗透对预处理要求高,一般要求有超滤或微滤预处理,3-5年需更换膜组件。

目前将采用“浸没式超滤+反渗透+能量回收系统工艺”和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过滤工艺等来进行再生!
氧化技术。

氧化技术是利用臭氧等强氧化剂对水中色度、嗅味及有毒有害有机物等进行氧化去除的技术,根据来水水质状况和出水水质要求还可以采用臭氧-过氧化氢、紫外-过氧化氢等高级氧化技术。

生物过滤。

生物过滤是利用滤料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去除氮、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

根据处理目标不同可分为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氨氮的去除,反硝化滤池适用于硝态氮的去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