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鸽巢原理
鸽巢原理的六种理解法

鸽巢原理的六种理解法
鸽巢原理,也被称为鸽巢抽屉原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原理,可以用于解决多种问题。
以下是关于鸽巢原理的六种理解方法:
1. 直观理解:想象一下有n个鸽巢(抽屉)和多于n只鸽子(物体),每
个鸽巢中至少有一只鸽子。
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个鸽巢中有多于一只鸽子。
2. 公式理解:物体数÷鸽巢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如果要将k
个物体放入n个鸽巢中,如果k>n,那么至少有一个鸽巢中放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物体。
3. 举例理解: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
这就是把鸽子看作物体,鸽笼看作抽屉,由此可以理解鸽巢原理。
4. 反证法理解:以第一抽屉原理的证明为例,如果每个抽屉至多只能放进一个物体,那么物体的总数至多是n×1,而不是题设的n+k(k≥1),故不可能。
也就是说,如果每个抽屉内的物体数都不超过1,那么总物体数最多为n,
与题目中给出的总物体数超过n矛盾,因此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物体数不少于2。
5. 极限思想理解:想象有无数多的鸽子要飞进有限数量的鸽巢中。
即使每个鸽巢已经飞进了一只鸽子,仍然会有鸽子要飞进去,使得至少有一个鸽巢内至少有两只鸽子。
6. 应用理解:鸽巢原理有许多实际应用,如计算组合数学问题、解决几何分割问题、找出重复元素等。
这些应用都基于一个简单的思想:通过限制某些条件或关系,使得至少有一个特定的元素或情况是重复的或满足特定条件的。
以上就是关于鸽巢原理的六种理解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鸽巢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鸽巢知识点总结
鸽巢问题呀,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东西放到一些“盒子”里,然后研究怎么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说把 5 个苹果放到 3 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 2 个苹果。
鸽巢原理的两种形式
1. 如果把 n + 1 个物体放到 n 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会放进两个或者更多的物体。
就像刚刚说的放苹果的例子,5(n + 1)个苹果放到 3(n)个抽屉里,肯定有抽屉至少放 2 个。
2. 把多于 kn 个物体任意放进 n 个空抽屉(k 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 + 1)个物体。
比如说把 8 个球放进 3 个盒子,8÷3 = 2……2,那至少有一个盒子里放了 3(2 + 1)个球。
鸽巢问题的应用
1. 最常见的就是在分配问题上,比如分东西、安排座位啥的。
2. 还能用来判断一些可能性,比如从一副扑克牌里抽出几张牌,判断能不能保证有某种花色。
3. 在数学竞赛里也经常出现,需要咱们灵活运用鸽巢原理来解题。
解题小技巧
1. 遇到这类问题,先找出“物体”和“抽屉”分别是什么。
2. 然后根据原理去思考怎么分配。
3. 多做几道练习题,就能更熟练地掌握啦。
鸽巢问题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只要咱们认真琢磨,多练习,就能轻松搞定它!。
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鸽巢原理?鸽巢原理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原理,也称为鸽洞原理或抽屉原理。
该原理表明,如果将n+1个物体放入n个容器中,那么至少有一个容器中会放入两个及以上的物体。
鸽巢原理在组合数学、概率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鸽巢原理的一般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在一天时间内,总共有24小时,但由于每小时只能选择一个时间点,所以在一天内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小时内。
•在一个城市里,总共有365天,但因为至少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所以在这个城市里总会有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
这也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同一天生日概率问题”。
•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座位,但由于班级人数超过了可供选择的座位数,所以至少会有两个学生选择了同一个座位。
•在一个国家的选举中,如果候选人数量超过了选民人数,那么至少会有两个或以上的候选人得到同样的票数。
3. 鸽巢原理在鸽巢制作中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名称源自其在制作鸽巢过程中的应用。
在制作鸽巢的时候,制作者需要确保鸽巢的结构稳固,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鸽子栖息。
而鸽巢原理正是指出了为鸽巢设计合适的尺寸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鸽巢原理在鸽巢制作中的应用:•鸽巢的形状:鸽巢通常是圆形或者弧形的,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鸽子身体的结构,并提供更舒适的空间供鸽子居住。
•鸽巢的尺寸:根据鸽子的种类和数量,制作者需要确定鸽巢的尺寸。
如果鸽巢太小,鸽子会感到拥挤不适;如果鸽巢太大,鸽子会感到孤独。
因此,通过鸽巢原理,制作者能够选择合适的鸽巢尺寸。
•鸽巢的结构:鸽巢的结构需要保证足够牢固,以防止鸽巢在风雨天气中倒塌。
同时,鸽巢也需要提供适当的通风和隔离,以保持鸽子的健康。
4. 鸽巢原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鸽巢原理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鸽巢原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场景:•冲突检测:在计算机网络中,当多个计算机同时向同一个目标发送数据包时,会造成冲突。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鸽巢问题含答案人教版

鸽巢问题知识点: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狭利克雷明确地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狭利克雷原理。
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了2个或2个以上的苹果。
类似的,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如:将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鸽巢原理(二):如果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如: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我们把这些例子中的“苹果”、“鸽子”、“信”看作一种物体,把“盒子”、“鸽笼”、“信箱”看作鸽巣,可以得到鸽巣原理最简单的表达形式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摸同色球计算方法:①要保证摸出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相同颜色数-1)+1②极端思想(最坏打算):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1、教室里有5名学生正在做作业,今天只有数学、英语、语文、地理四科作业求证:这5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在做同一科作业。
2、班上有50名学生,将书分给大家,至少要拿多少本,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学生能得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
3、木箱里装有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取出的球中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取出多少个球?4、把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3个颜色相同的球。
六年级鸽巢原理知识点

六年级鸽巢原理知识点鸽巢原理,也被称为鸽洞原理,是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冲突检测与解决机制。
它模拟了鸽巢中繁殖鸽子的情况,通过对数据包进行编号,发送方根据接收方反馈的信息进行重传,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鸽巢原理以及它的相关知识点。
一、鸽巢原理的基本概念鸽巢原理是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技术原理,它确保了数据包的无碰撞传输。
在数据通信中,当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冲突,导致数据包丢失或损坏。
而鸽巢原理通过编号和重传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鸽巢原理的工作原理1. 编号:发送方将每个数据包进行编号,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会对编号进行确认。
2. 传输与接收:发送方将数据包通过信道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
3. 确认与重传:接收方对数据包的编号进行确认,如果出现丢失或损坏,会要求发送方进行重传。
4. 顺序保证:接收方会根据编号对数据包进行排序,以保证数据的顺序正确。
三、鸽巢原理的应用场景1. 以太网中的冲突检测:在以太网中,多个计算机共享同一条通信线路,鸽巢原理被用于检测和解决数据冲突问题,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数量众多,节点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鸽巢原理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四、鸽巢原理的优缺点1. 优点:a. 解决了数据冲突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b. 简单易懂,易于实现和应用。
c.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吞吐量。
2. 缺点:a. 需要进行数据包的编号和确认,增加了通信开销。
b. 在大规模网络中,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
c. 对延迟敏感的应用有一定影响。
五、总结鸽巢原理是一种用于数据通信的冲突检测与解决机制,通过编号、重传和确认等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它在以太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它的优缺点,合理地利用鸽巢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通信的质量与效率。
通过学习鸽巢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通信中的冲突与解决机制,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网络通信和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知识点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知识点1、鸽巣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什么是鸽巣原理, 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 把3个苹果放在2个盒子里, 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如下表放法盒子1盒子21322131243无论哪一种放法, 都可以说“必有一个盒子放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这个结论是在“任意放法〞的情况下, 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
类似的, 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如果有6封信, 任意投入5个信箱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信箱至少有2封信我们把这些例子中的“苹果〞、“鸽子〞、“信〞看作一种物体,把“盒子〞、“鸽笼〞、“信箱〞看作鸽巣, 可以得到鸽巣原理最简单的表达形式②利用公式进行解题: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2、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①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物体数=颜色数×(至少数-1)+1②极端思想: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③公式:两种颜色:2+1=3(个)三种颜色:3+1=4(个)四种颜色:4+1=5(个)数学长度单位简介及换算分米(dm)、厘米(cm)、纳米(nm)等,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分米dm,米m。
毫米mm,厘米cm,用符号“m〞表示。
1里=150丈=5米。
2里=1公里(10米)。
1丈=10尺。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小学数学四边形定义知识点(1)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 一、鸽巢原理(抽屉原理)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把多于公式个的物体放到公式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例如:把公式个苹果放到公式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公式个苹果。
2. 公式表示
如果物体数除以抽屉数有余数,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物体数等于商加上公式。
用字母表示为:物体数公式抽屉数公式(公式),至少数公式。
# 二、典型题目及解析
(一)简单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把公式本书放进公式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
2. 解析
首先计算公式,这里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根据鸽巢原理,至少数公式。
也就是说,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公式本书。
(二)求物体数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一个抽屉里放着若干个玻璃球,要保证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公式个玻璃球,那么玻璃球的总数至少有多少个?(这里假设抽屉数为公式个)
2. 解析
已知至少数是公式,抽屉数是公式。
根据公式至少数公式,可以推出公式。
那么物体数(玻璃球总数)至少为公式个。
(三)生活中的鸽巢问题
1. 题目
六(1)班有公式名学生,至少有几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2. 解析
一年有公式个月,相当于公式个抽屉,公式名学生相当于物体数。
公式,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至少数公式。
所以至少有公式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课时 鸽巢原理-人教版

第1课时 鸽巢原理
一、情境引入
游戏 5个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
我你取猜们出至知大少道小有一王2副之个扑后同克呢学牌?拿一 还的共 有 是有多同多少花少张色张?的吗。?
二、学习新课
想一想:把4支铅笔放进3 个笔筒中,你能怎么放呢?
二、学习新课
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 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学习新课
反证法(或假设法)
还可以这样想:假设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铅笔。 那么,3个笔筒里就放了3支铅笔。还剩下1支铅 笔,放进任意一个笔筒里。那么这个笔筒里就有 2支铅笔。
二、学习新课
鸽巢问题
4个铅笔
相 当 于
4个要分的物体
3个笔筒
相 当 于
3个鸽巢
鸽巢原理(抽屉原理):把4只鸽子放进3个鸽巢,总有一个鸽巢中 至少有2只鸽子。
也可以在左边笔筒里放3支, 中间笔筒里放1支,右边不放。
二、学习新课
实际操作法
可以在左边笔筒里放2支,中间 笔筒里 2支,右边不放。
二、学习新课
实际操作法
还可以在左边笔筒里放2支,中间 笔筒里放1支,右边笔筒里放1支。
二、学习新课
实际操作法
我把各种 情况都摆 出来了。
(4,0,0)
(3,1,0)
三、巩固反馈
1. 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 3只鸽子。为什么?
11÷4=2(只)……3(只) 2+1=3(只) 因为平均每个鸽笼都飞进了2只鸽子,还剩下3只鸽子飞进其中任意 3个鸽笼,不论怎么飞,总有1个鸽笼里至少飞进3只鸽子。
三、巩固反馈
2. 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 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假如有多于n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那么一定有一个集合中至少含有2个元素)。
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并理解鸽巢问题。
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平均分后余数不是1时的至少数。
教学方法观察、猜测、实验、推理教具扑克牌、纸杯(笔筒)、
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及二次备课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老师表演小魔术(扑克牌问题):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了一副扑克牌,总共几张?(54张)
抽掉了大王、小王,还剩多少张?(52张)
知道扑克牌有几种花色吗?(4种)哪四种?
那我们就用剩下的扑克牌来做游戏。
谁愿意来帮这个忙?(1个同学上来。
)
任意抽取5张,不要让老师看到。
自己看好就行了。
师:同学们,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师:老师猜在这五张牌里,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师:把牌拿出来验证一下。
老师猜对了吗?其实在这个游戏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
(引出课题)
接下来就从我们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来研究这个原理背后的道理。
(教师结合学生抽出的扑克牌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至少2张牌”的意思。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放法,是怎样放的?
(1)这个要求小组合作来完成。
听清老师的要求:设计意图]扑克牌小魔术作为新课的切入点,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兴趣,趁机抓住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同时,在魔术中直观地感知“至少”的意思。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
每个小组4支笔,3个笔筒,在小组里摆一摆,看看是怎样放的,有几种不同的放法,然后完成导学卡(一)
(2)小组汇报。
(3)综合同学们刚才的汇报,共有四种摆法
屏显:
(4,0,0)
(3,1,0)
(2,2,0)
(2,1,1)
这种方法就叫枚举法。
是数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仔细观察每一种放法:都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几只笔?(生答)(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
师:“总有一个”什么意思?“至少”又是什么意思?那你们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结:不管怎样放,其中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放的是2支笔,或者比2支笔多。
在这里面,出现了最少数是2.
师:再仔细观察这4种放法,哪一种摆法能最清晰、最快的找到最少数是2呢?(生答)(摆法3带有偶然性)
师:这种摆法是把4支笔平均分,每个笔筒里放一支,不让任何一个笔筒里面空着,这样笔筒里面放的笔才能最少,而另一只笔不管怎样放,都一定能保证总有2支笔在同一个笔筒里。
至少数2就这样找到了。
其实,这是一种平均分。
既然是平均分,在数学上就能用一种算式来表示,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
4、3、1、1 表示什么?
(板书:4÷3=1……1 至少数2)
至少数2就是1+1=2
(4)如果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支笔。
如果把6支笔放进5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支笔。
如果把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支笔。
师:随着笔筒和笔的数量增多,用列举的方法就很难解释,而用“平均分”的方法就很容易。
如果把n+1枝笔放进n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枝笔。
师:只要放的笔数比笔筒数多1,这个规律就一定存在,如果让你给它起个名字,该叫什么呀?(生说)少有2支铅笔。
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
如果和抽屉联系起来,那我们就可以说——把n+1个物体放进n
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
(学生齐读,)
计算时用物体数除以抽屉数求出商,再根据商求出至少数。
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这就是抽屉原理的基本模型。
(5)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如果物体数比抽屉数多的不是1,而是2、3、4等时,又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二)
先独立完成,。
然后在小组里面交流,说说为什么。
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
7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支笔。
全班交流:(生汇报)
5÷3=1……2 1+1=2 (问;谁是物体数,谁是抽屉数)
7÷4=1……3 1+1=2
余下的2支要再次分配,所以:每个鸽笼里至少有1+1=2支
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至少数与余数没有关系,与商有关,应用商加1来求至少数。
(6)揭示扑克牌的谜底。
抽出5张牌,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
为什么?
a.从中抽出18张牌,至少有几张是同花色?
b.从中抽出14张牌,至少有几张数字相同?
三、学以致用
师:生活中处处存在抽屉原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2、从我们班任意找来27名学生,可以确定,至少有几个人属相相同。
大家说得真好!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秘诀了。
四、当堂检测
1、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370名,今年至少有几人在同一天过生日?[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变式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迁移能力;通过联系、对比,建立待分物体和“鸽巢”的多个表象,为抽象出数学模型做基础。
能初步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反思归纳的学习习惯。
2、18个小朋友要住8间屋子,至少有几个小朋友要住同一间屋子?
五、课堂总结
1、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师总结:在做这类题目时,必须找谁物体数和抽屉数,用物体数除以抽屉数求出商,然后再用商加1求出至少数。
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同学们先用枚举法进行验证,然后再用假设法抽象出数学公式。
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数学方法在今天的学习中用到,在今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