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设计注意事项和布局
厂房方案设计

厂房方案设计厂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针对厂房方案设计进行探讨,包括布局规划、功能区划分、通风采光等方面。
一、布局规划1. 厂房整体布局厂房的整体布局应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宜合理利用场地,使生产流程顺畅,设备布局合理。
2. 办公区与生产区分离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厂房内的办公区和生产区应分离设置。
办公区主要用于管理和行政工作,而生产区则用于设备和生产线的摆放。
3. 配套设施布局除了生产区和办公区外,厂房的配套设施也需要合理布局。
例如,洗手间、餐厅、储藏室等应与办公区和生产区相对应设置,方便员工使用。
二、功能区划分1. 生产区生产区是厂房的核心区域,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物料存储区、生产线区、成品存储区等功能区设立在不同的区域内,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物流运输便捷度。
2. 办公区办公区是管理和行政工作的场所,应设置在厂房内的相对安静、整洁的区域。
办公区内应配备舒适的工作桌椅、办公设备等。
3. 休息区休息区用于员工的休息和放松,通常设在办公区与生产区之间,以方便员工就餐和休息。
休息区应配置舒适的餐桌椅、饮水机等设施,确保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三、通风采光1. 通风设计厂房的通风设计是确保空气流通并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关键。
应根据厂房的面积和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安排通风口、风扇和排风管道的位置和数量。
2. 采光设计良好的采光设计对于保证厂房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员工的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应根据厂房的尺寸和功能,合理规划天窗、窗户等采光装置的位置,充分利用自然光源。
3. 隔热设计隔热设计是为了保持厂房内部温度的稳定和舒适。
可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来减少能量损失,并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减少太阳直射光对厂房的热影响。
综上所述,厂房方案设计涉及布局规划、功能区划分、通风采光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安排和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北京厂房设计注意事项

北京厂房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北京厂房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北京厂房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功能性1.合理布局:北京厂房设计需要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效率。
例如,生产区和仓储区应相互配合,方便物料的运输和存储。
2.灵活性:北京厂房设计应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预留适当的空间,方便进行设备的更替和扩建。
3.通风与采光:北京气候干燥且寒冷,因此厂房设计时需要考虑通风和采光的问题。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和采光窗户,保持厂房内空气流通和充足的自然光线。
二、安全性1.防火防爆:北京厂房设计需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采用防火防爆材料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2.疏散通道:北京厂房设计需要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3.安全设施:在北京厂房设计中,应设置消防设备、安全出口标识等安全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美观性1.与周围环境协调:北京厂房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尽量融入自然景观或城市风貌,避免破坏环境和城市形象。
2.外观设计:北京厂房外观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美学和企业形象,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和色彩,使厂房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绿化环境:在北京厂房设计中,应注重绿化环境的营造,增加植物覆盖和景观设计,使厂房周围的环境更加美丽和宜人。
四、其他注意事项1.环保设计:北京厂房设计需要注重环保,选择节能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人性化设计:在北京厂房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设置合适的休息室、员工活动区域等,提高员工的工作体验。
3.规划合理:北京厂房设计需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建筑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总结起来,北京厂房设计需要考虑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合理布局、灵活性、防火防爆、通风采光、疏散通道、安全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外观设计、绿化环境、环保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等都是需要注意的要点。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一、引言。
厂房作为生产制造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对于生产效率、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标准厂房设计规范展开讨论,以期为厂房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厂房选址与布局。
1. 选址原则。
在选择厂房选址时,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土地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对生产的影响,避免选择存在环境污染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地段。
2. 布局规划。
厂房布局应考虑生产流程、物料流动以及人员流动的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的设置,确保厂房内部的安全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
1. 结构稳固。
厂房的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
2. 空间利用。
厂房的空间利用应充分考虑生产流程和设备布置的需要,避免出现空间浪费或者使用不便的情况。
合理的空间利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设备选型与布置。
1. 设备选型。
在厂房设计中,设备选型应考虑生产工艺的需要、设备的性能以及能耗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便利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 设备布置。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合理的设备布置能够减少物料和人员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 环境保护。
在厂房设计中,应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同时,还需要考虑噪音、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节能减排。
厂房设计应考虑节能减排的因素,采用节能设备、绿色建材等措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安全管理。
1. 安全设施。
厂房设计应考虑安全设施的设置,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紧急疏散设施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 安全管理制度。
厂房设计还应考虑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演练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厂房设计规范1. 建筑设计规范:- 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安全、合理和经济;- 建筑高度、面积和布局要符合当地规划要求;- 应尽量采光,合理布置通风系统,确保厂房内空气质量; - 厂房结构要经过合理计算和设计,确保稳定性和抗震性; - 建筑外墙材料要选用耐用、防水、防火的材料;- 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确保供电安全和充足。
2. 空间布局规范:-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厂房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合理布置生产设备和设施;-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要设定合适的距离,以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 厂房内的通道和走廊要宽敞,以方便人员和设备的流动; - 设立必要的消防通道和应急出口,确保安全疏散;- 考虑未来的扩展需要,留出相应的空间。
3. 环境设施规范:- 按照当地环保要求,设计合适的废水、废气处理系统; -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设计合理的物料储存和管理系统,确保物料的安全储存和提取;- 提供合适的厕所和洗手间,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安装合适的照明系统,以确保厂房内的足够照明。
4. 务工作场地规范:- 提供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工作台和工作椅,确保员工的工作舒适性;- 配备适当的工作台面和存储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提供合适的降噪系统,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配备适当的通讯设备和网络,以便员工进行工作交流。
5. 安全管理规范:- 提供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标识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指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 实施安全巡查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设立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建立适当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
以上是标准厂房设计规范的概要,设计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安全、生产效率、环保要求和员工舒适度等因素,确保厂房的安全、实用和可持续发展。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是为了保证工业生产场所的安全、高效、环保等方面需求,严格遵循建筑设计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下面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的要点:1. 厂房用地布局:厂房应符合规划要求,合理布局,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同时,应考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
2. 厂房建筑结构:厂房结构应安全可靠,能够承受工业设备、货物和人员的重量和振动。
主体建筑宜选择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以提高抗震性和稳定性。
3. 厂房围护结构:厂房的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防水和防火性能。
建议采用可靠的隔热材料和防火涂料,并设置消防设施。
4. 厂房空间布局:厂房的空间布局应与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相匹配,确保生产操作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应合理安排设备、货物的存放、运输和处理。
5. 厂房照明和通风:厂房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人工照明系统,以保证工作环境的明亮度。
同时,应考虑厂房的通风设计,保证空气流通,并配备排风设备。
6. 厂房电力供应:厂房应有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系统,能满足生产设备和照明等的需求。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避免电气火灾和漏电等安全隐患。
7. 厂房供水和排污:厂房应有可靠的供水和排污系统,以保证生产过程中水的供应和废水的处理。
应使用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 厂房消防和安全:厂房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及安全出口、逃生通道等。
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9. 厂房噪音和振动控制:厂房在设计中应考虑噪音和振动的控制,尽量减少对环境和工人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设备等措施。
10. 厂房环保要求:厂房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的主要要点,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应该遵循这些要求,并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GB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GB一、前言。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GB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厂房设计的技术要求,保障厂房建设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条件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对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GB进行详细解读,以便于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一标准,确保厂房建设达到规范要求。
二、厂房布局设计。
1. 厂房布局应合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确定主要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办公楼、生活设施等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
2. 厂房布局应考虑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确保生产作业顺畅进行。
3. 厂房布局应充分考虑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安全设施的设置,确保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三、厂房结构设计。
1. 厂房结构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承重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厂房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风压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3. 厂房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四、厂房环境设计。
1. 厂房环境设计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2. 厂房环境设计应考虑采光、通风、降温等因素,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3. 厂房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噪音、振动、粉尘等对工人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工人的不良影响。
五、厂房设备设计。
1. 厂房设备设计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设备布置合理、操作方便、维护便利。
2. 厂房设备设计应考虑设备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厂房设备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工人和厂房造成危害。
六、总结。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标准GB对厂房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布局、结构、环境、设备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设计人员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确保厂房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环保、节能要求,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2024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2024工业厂房设计规范2024一、室内环境设计规范1.温度和湿度控制:工业厂房的室内温度应符合工艺要求,一般控制在15℃-28℃之间,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2.通风和换气:工业厂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换气条件,通过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和出入口,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输入。
3.照明和采光:工业厂房应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保证工作区域有足够的采光和良好的照明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舒适度。
二、安全设计规范1.防火设计:工业厂房应符合防火建筑设计要求,采用符合防火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设置合理的消防设施,确保防火安全。
2.防爆设计:对于易爆和易燃的生产工艺,工业厂房应设计合理的防爆措施,包括防爆电器设备、防爆通风系统等,保证工作安全。
3.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工业厂房应设计通畅的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可以及时疏散和消防车辆可以畅通无阻。
三、设备布局规范1.生产线布局: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流程,合理规划生产线的布局,保证生产流畅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2.仓储设备布局:对于需要存储物品的工业厂房,应设计合理的仓储设备布局,包括货架、叉车等,方便物品的存储和取用。
3.电气设备布局:对于工业厂房的电气设备,应布局合理、接地可靠,避免设备过于密集和电源线的交叉。
四、环保设计规范1.废水处理:工业厂房应设置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废气处理:对于有废气排放的工业厂房,应设置废气处理系统,净化废气,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3.噪音控制:工业厂房应采用隔音材料和降噪设备,控制噪音污染,保护员工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设计规范2024主要从室内环境、安全、设备布局和环保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证工业厂房的安全高效运作和环保可持续发展。
设计人员在进行工业厂房的设计时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设计的工业厂房能够满足生产和运营的要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一、引言。
厂房是生产企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标准的厂房设计规范对于保障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厂房设计的布局、结构、设备等方面,介绍标准厂房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厂房布局设计。
1. 地理位置选择,厂房应选址在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尽量远离有害气体、噪音和污染源。
2. 厂房布局,根据生产流程和设备布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原料、生产区、成品仓储区、办公区等功能分区,确保生产流程畅通、物料输送方便。
3. 紧凑布局,尽量减少厂房内部的交通和运输距离,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厂房结构设计。
1. 结构稳固,厂房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抗风能力,确保厂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性。
2. 空间高度,根据生产设备的高度和通风、采光的需要,确定厂房的层高,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采光设计,合理设置采光窗、天窗等,保证厂房内部的光照充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舒适度。
四、厂房设备配置。
1. 设备选型,选择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性能稳定可靠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2. 环保设备,配置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环保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
3. 安全设施,设置消防设备、安全疏散通道、紧急救援设施等,保障厂房内部的安全。
五、结语。
标准厂房设计规范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厂房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因此,在厂房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厂房的安全、高效运转。
以上就是关于标准厂房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厂房设计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注意事项
1、合理设计进排风口位置和尺寸
利用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作用和室外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压形成自然通风,但风压作用受自然条件限制,具有多变性,无风时即无风压作用,因此不宜作为厂房自然通风的动力考虑。
按照有关规定,在热加工厂房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中,仅考虑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只作为一项补充因素,不参与通风计算。
热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大量的余热和灰尘等污浊气体,恶化了厂房内部环境,必须通过有效地组织厂房自然通风,迅速排除余热和污浊气体而改善内环境质量。
当厂房高度和生产散热量为一定时,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是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的关键所在。
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必须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进气口面积不小于或大于排气口面积,这应该是提高自然通风效果的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然而。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某些热加工主体厂房,由于缺乏精心的合理规划,造成公辅设施建筑和生活福利建筑,把主体厂房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使厂房失去了大片可开设进气口的宝贵位置,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
又未认真进行研究推敲,只是迁就于既定的建筑设计现状,不管合理与否,消极的拼命加大天窗面积,将天窗高度加大至8m左右,结果导致进气口面积不足排气口面积的1/3,使厂房自然通风模式形成极不合理的状况.虽然为厂房自然通风天窗增加了大量建设投资,却未获取应有的通风效果。
总之,厂房自然通风设计,绝对不能停留在只是根据既定的建筑布局,单纯的通过通风计算来决定天窗开口面积。
可以说这只是消极的设计。
积极的设计应该是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反复试算、修改。
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以最低的经济投资,获取最佳的通风效果。
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时,首先要在满足通风量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取得较低的中和面位置,即争取将进风口面积集中开设在下部作业区范围内。
也就是说,要尽最大努力将堵靠在厂房侧墙部位的辅助建筑移位,为进风口让出宝贵的下部侧墙面。
因某种原因实在搬不走的,则要将其下部架空,为主厂房留取进风口位置。
这样做表面上看出也许要多花一些投资,但与提高厂房内环境质量相比是值得的。
而且即使在经济上,最终也不见得多花钱。
因为如果堵塞了厂房进气口,造成F1和F2的比例失调,中和面位置提高,势必显著降低排气压力而导致天窗面积大增,而抬高天窗所花费的投资,完全有可能高于辅助建筑下部架空的投资。
2、要想法克服进气短流问题
所谓进气短流,系指由进气口进入厂房内的新鲜空气,在未进入作业区范围之前,就已经被加热而上升至天窗排气口排出室外的现象。
显而易见,这样的进
气,没有起到提高作业区空气质量和改善作业区热环境的作用。
因此,为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应尽量避免这种进气短流的现象。
前面所述的高侧窗进气,即会造成进气短流现象。
除了上述特殊情况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之外,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因为花费较多的投资,设置大面积的高侧窗,而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是得不偿失的。
这也就说:通常设置在厂房吊车轨面以上的高侧窗,没有必要设计为开启窗,采用造价低廉的固定式采光带即可。
但是考虑到吊车检修时操作人员的换气需要,尚须每隔一定距离在该采光带上设置一个换气口。
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为节省投资起见,有时自然通风设计将高侧窗作为排气口考虑,此种情况下当然需做成开启式窗。
但为了避免因风压作用大于热压作用时出现倒灌现象,而扰乱了厂房的自然通风组织、恶化了室内环境,因此当设计采用高侧窗作为排气口时,必须像避风天窗一样,设置挡风板装置。
造成厂房进气短流现象的因素有多种,因此在进行自然通风设计中,应仔细分析、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比如当厂房内的热源布置靠近厂房外墙侧时,进气必然出现短流现象,此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厂房布置,但有时较为难办,只有采取在热源间断部位多开窗、开大窗,某种情况下,即使较高位置也应开窗,以弥补进气短流所造成的损失。
3、对多跨热加工厂房的自然通风设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多跨热加工厂房的自然通风设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大型钢铁企业中,有一些多跨热加工厂房,如热轧带钢厂的热卷库、热轧型钢厂的冷床区等等。
这类厂房内不但散热量很大,而且是多跨,有的厂房宽度竟达150m以上。
因此是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的老大难。
由于厂房很宽,仅靠两侧外墙进气,不但进气口面积无法满足要求,而且进气深度也远远无法达到。
对于厂房中部而言,无可避免地将形成全面进气短流。
此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只是勉强通过自然通风计算求得天窗面积,再多的天窗也难以满足要求。
必须广开思路、另辟新径,采取有效措施,才是自然通风设计的出路。
4、必须注意解决通风天窗的飘雨问题
近些年来,屡屡出现通风排气天窗严重飘雨的问题,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厂房自然通风设计,解决了厂房的通风排气问题,却带来了飘雨的弊端,这是厂房使用功能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设计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
目前一般常用的是矩形通风天窗。
在以往的设计中,矩形通风天窗或在天窗垂直口设挡雨板,或在天窗水平口设挡雨片,其中在水平口设挡雨片的做法,无论通风效果或防飘雨效果,均优于前者,所以在工业厂房中应用比较广泛。
从直观道理上讲,这种构造的天窗是可以做到直线封闭挡住任何角度的飘雨,但实际上这只是对直线雨而言,当风雨受到某种阻力后,会形成变异的涡流风雨,此时其飘雨角可能出现0°角,甚至会出现负角度现象,即风雨呈弧线上飘。
此种情况下,这种天窗的飘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某大型厂的厂房设计即采用了这种类型的通风天窗,在当地的一次特大风雨中,由于风雨受山阻挡之后,局部形成变异的涡流风雨,导致天窗严重飘雨,反映十分强烈。
因此,这种类型的矩形通风天窗,只能用于排风量要求
大、对防飘雨要求不严或无大风雨地区的工业厂房。
为此,建议可按下述原则进行设计及构造:
(1)将高侧排风窗的位置设在紧靠厂房的檐口部位,排风窗上部严禁留有实墙面,避免产生涡流而导致飘雨。
(2)将高侧排风窗的垂直挡风板加高,设计成象全封闭式矩形通风天窗的挡风板一样,挡风板上部折向屋面成倾斜状,以防止任何角度的飘雨。
(3)在高侧排风窗下口部位的墙面与垂直挡风板之间,增设水平遮风板,且不留设排雨水的缝隙。
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风雨由缝隙灌入厂房内,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大量带尘雨水由缝隙下泻污染墙面及下部侧窗,对厂区外环境不利。
建议设置水落管,做有组织排水处理。
近些年来,通风天窗出现的类型较多,除上述几种类型外,常用的还有横向天窗、井式天窗、球形天窗等。
其中球形天窗亦属全封闭式的,不会产生飘雨现象;其他几种类型天窗飘雨的部位及原因与矩形天窗类似,故均可参照本文前述的分析及改进原则予以治理。
二、布局
通风管道尽量选择直线,对任何通风系统都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这样布局的通风系统,运行能耗和成本都是最低的。
气流走直线的风阻最小,能耗也最小。
从成本上直管道比各种弯头等管件要便宜很多。
所以当设计通风系统走向时应尽量将拐弯减少。
使用标准长度的直管,将各种变径和接头的数量减少。
标准长度的通风管道,可按标准宽度的钢板卷材在自动生产线上加工生产。
非标准长度的通风管道作为配件,因为它们不可能用标准卷材制作。
螺旋风管可做成任意长度。
椭圆风管的标准长度则取决于加工厂的标准。
首选螺旋圆风管,圆形风管风速可以最大化,根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实验,一个中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其风速可达21m/s,而一个大型变风量调节系统,其风速则可高达32m/S。
矩形风管的风速一般都较低,风速过高容易引起风管壁的共振而产生噪音,特别是会产生低频噪声。
使用螺旋风管和较高的送风速度,将可显著地节省投资。
首先,与类似的矩形风管系统相比,圆形风管系统将可节省15%的板材。
例如,同样输送8000m3/h的空气,根据控制噪声的系数,圆形风管风速取18m/s,矩形风管取9m/s,其次,圆形风管的安装成本也低于矩形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