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生化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观察

生化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观察生化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谷氨酰转移酶(GGT)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一直备受关注。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其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从而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
HCY是一种硫氨基酸,它在体内代谢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和代谢相关的酶系统等。
HCY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已被证实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HCY可以导致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液凝固系统活化,从而引发冠心病的发生。
GGT是一种机体内氧化还原酶的重要成员,参与谷氨酸、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的代谢。
临床上GGT主要用于鉴别肝细胞和胆道的损伤,并且有研究表明,GGT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GGT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探讨HCY和GG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
我们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分析了他们的血清HCY和GGT水平,并观察了他们的临床病情。
研究结果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CY和GGT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HCY和GGT的升高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密切相关,且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在接受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中,HCY和GGT的水平普遍升高,而在无冠心病的健康对照组中,HCY和GGT水平则相对较低。
我们进一步利用ROC曲线分析了HCY和GG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显示,单独采用HCY或GGT作为冠心病诊断的指标时,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不高,分别约为60%~70%。
但是当将HCY和GGT联合应用时,其诊断效果显著提高,其总体诊断准确率超过80%。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静息心 电图 S— T T缺血 样 改 变 和 , 或平 板运 动试 验 阳 性 者 :经 冠 脉 造 影 证 实 者 。剔 除 患 有 其他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 性 肿 瘤 、 肾 功 恶 肝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测定 。
1 - 统 计 学 处理 3 应 用 S S 1 . 计 软 件 。计 量 资料 以 (  ̄ ) PS7 0统 x s
动脉粥 样硬 化 的行 成和 进展 , 冠心 病 ( H 的独立 危 险 因 是 C D)
素 -1 研 究 把 血 浆 H y的 检 测 结果 同 中 医辨 证 分 型 相 结合 , 1 2 o本 c
组 、 浊 闭 阻证 组 H y水 平 均 高 于气 阴两 虚 证 组 、 痰 c 阴寒 凝 滞 证 组 、 肾阴 虚 证 组 、 心 阳气 虚 衰 证 组 。 论 高 H y 结 c
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 H y在冠 心 病 不 同 中医 证 型含 量 水 平 不 同 , 中 心 血 瘀 阻 证 和 痰 浊 闭 阻 证 最 其 高 ;c H y可作 为 C D痰 浊 闭 阻证 和 心 血瘀 阻证 型 的辨 证 客 观 指 标 之 一 。 H
充分 了解 患 方 情 况 。 通 者 需要 掌握 患 者 的病 情 、 疗 情 况 和 检 沟 治
院时 , 知随诊 、 药 、 护等情况 。 6死亡 患者 , 告知死 因 , 告 服 调 () 需
签 尸 解 知 情 同 意 书 , 知后 续 事 宜 。特 别 注 意 事 项 : 于疾 病 预 告 对
水 平 均 高 于气 阴 两 虚 证 组 、 寒 凝 滞 证 组 、 肾 阴 虚 证 组 、 气 阴 心 阳 虚衰证组( < . ) P 00 。心 血 瘀 阻 组 与 痰浊 闭阻 证 组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冠心病是一种以心肌缺血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反映氧化应激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氧,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外氧化还原平衡被打破,抗氧化防御系统无法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氧化产物,从而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DNA损伤、蛋白质氧化等病理过程的产生。
氧化应激可加速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痉挛等病理改变,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与氧化应激直接相关的物质。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硫氨基的氨基酸,它可以通过自由基介导的反应形成巯基硫醚,进而产生抗氧化反应。
当氧化应激增加时,巯基硫醚的生成会增加,从而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反映氧化应激的程度。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一项对200名冠心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人群的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并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研究还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他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也呈正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和再次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
其他研究还发现,通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心肌供血,进而改善心脏功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目的
探讨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女性冠心病 (o nr ha sa , H ) 关系。方法 cr a e t i s C D 的 o y rd e e
按冠
状动脉造 影结果 , 22例拟诊 为冠心病 的女性 患者分为 冠心病 ( H 组 15例 和对 照组 6 将 0 C D) 3 7例 ; 冠心病组 中, 在 按 冠状动脉病 变支数 分为 1支组 5 、 3例 2支组 4 、 5例 3支组 3 7例。对 2 2例 患者均测定血 清同型半胱氨酸( o — 0 hmo
mae l
HU G agy n H O L osa eat n o ado g ,t it f l t o i lo u n —u ,Z A u — .Dp r t f C ri oy h Fm f i e H s t h me l e A ad pa f i
Zh n z o iest e g h u Unv ri y,Zh n z o 0 5 e g h u 45 0 2,Ch n ia
Clni als udy ofc r e aton o e um m o ys ene l v l t or nar i c t o r l i fs r ho c t i e e s wih c o y hea tdie e i e r s as n f -
及冠心病 家族 史, 调查 中未发现吸烟 患者 。结果
( HD组血清 H 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1 ; 于对照组 ( < . 1 , C P 0 O ) 冠心病 2支组血清 H Y水 平显著 高于 1支组(P < . 5 , C 00 ) 冠心
论
H Y可能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 因素 , H Y水平增加 冠脉 病变程度 增加 , 些传统危险 因素年龄及 血脂可能 C 且 C 某
《2024年冠心病的危险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关系》范文

《冠心病的危险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关系》篇一冠心病的危险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及半胱氨酸的关系摘要: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危险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硫氨酸(Met)及半胱氨酸(Cys)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物质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及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代谢物质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种物质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
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其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Hcy水平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Hcy水平的升高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Hcy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冠心病的病情。
三、甲硫氨酸(Met)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甲硫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前体。
适量摄入甲硫氨酸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甲硫氨酸摄入过多或代谢紊乱时,可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进而导致Hcy水平升高。
因此,甲硫氨酸的代谢状况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密切相关。
过高的甲硫氨酸摄入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四、半胱氨酸(Cys)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半胱氨酸是另一种含硫氨基酸,其水平异常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研究表明,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此外,半胱氨酸还可能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五、结论综上所述,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及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代谢物质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这些物质的水平异常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目前,西医学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式来缓解其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
近年来,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医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的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构建冠心病中医治疗的综合方案提供参考。
具体内容如下:1. 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查询基本信息,记录症状和体征,以及中医证型。
2. 收集患者的血浆样本,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3. 对调查、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
4. 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冠心病中医治疗的相关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
共纳入满足以下条件的志愿者:1. 年龄在35-70岁之间,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
2. 能够正常自理并配合研究人员完成检查和问卷调查。
3. 未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重要器官疾病。
在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将运用中医证型研究问卷进行病情评估。
收集血浆样本时,将采用血液采样管和离心机等专业设备进行处理。
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研究结果将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预期可以初步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联关系。
通过综合分析,将为构建冠心病中医治疗的综合方案提供参考。
五、研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研究样本仅来自一所医院,不能够代表全国的患者群体,因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本研究仅限于人群中医证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初步研究,更深层次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将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联,并介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方法。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体内主要由蛋氨酸代谢产生。
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它在体内主要由蛋氨酸代谢产生。
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B6、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参与。
在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会被转化为半胱氨酸,最终转化为胱氨酸,从而参与体内的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合成。
当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时,会引发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大量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1μmol/L,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大约10%。
同型半胱氨酸也与冠心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仅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心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键。
充足的运动和适当的体重控制可以帮助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合理的饮食结构也非常重要。
一些富含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等,可以帮助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从而减少其在体内的累积。
还可以考虑适当补充相关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和叶酸等,以帮助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和降低其水平。
除了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外,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降脂药物和抗氧化剂等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从而降低其在体内的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是一种由甘氨酸代谢产生的氨基酸,它在人体内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血液供应心脏肌肉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同型半胱氨酸被发现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对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的形成过程。
同型半胱氨酸是由甘氨酸在代谢途径中与蛋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类的催化作用而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受到多种营养素的调节的,包括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的代谢过程,从而保持了同型半胱氨酸的平衡水平。
当这些营养素的供应不足或者代谢途径遭到干扰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会升高。
而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它是由于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壁受损和血液中的血脂等脂质代谢物在血管内积聚而引起的。
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包括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也被认为与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还可以加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加快,从而使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已成为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一些方法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6-08-24T16:40:46.4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作者:王继伟
[导读] 冠心病属于炎性病症,其主要的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1],患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王继伟,大理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存在的关系。
方法选择已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体检健康者59例分为冠心病组与健康组,对比两组人员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Hcy结果。
结果健康组人员的血清HCY为(8.50±0.63),冠心病组中一般狭窄患者的血清HCY为(15.47±3.04),非常狭窄患者的血清HCY为(20.45±2.55)。
健康组患者的HCY与冠心病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中一般狭窄患者的HCY与非常狭窄患者的HCY相比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冠心病与同型半胱氨酸有着亲密的关系,在冠心病的确诊、治疗中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应给予推广支持。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关系
冠心病属于炎性病症,其主要的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1],患病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相关医学人士为更好的治疗、诊断、预防冠心病提出用检查Hcy的方式来帮助冠心病患者。
本文针对这一提出,对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已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体检健康者59例分为冠心病组与健康组。
冠心病组男39例,年龄最小患者为45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6岁,平均年龄为(56.7±5.4)岁;女21例,年龄最小患者为在41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0岁,平均年龄为(47.6±4.9)岁。
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非常狭窄的患者共37例,冠状动脉一般狭窄的患者共23例。
健康组人员中,男32例,年龄最小人员为42岁,年龄最大人员为68岁,平均年龄(54.7±3.8)岁;女27例,年龄最小人员为43岁,年龄最大人员为71岁,平均年龄为(55.2±3.7)岁。
1.2方法
两组人员均进行HCY水平检查,所有人员在研究开始第二天的上午7点进行肘静脉血的采集,每人采集3ml,采集过程中所有人员为空腹状态,采集后将血液放置到EDTA(保定凯越化工有限公司)抗凝管中,保证在20分钟内,放置到3000r/分,分离血浆时保证在3.5℃左右距离心10min,分离后将其放置在零下90℃的冷库进行存储。
所有样本采集工作完毕之后,检查方式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手段。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Hcy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当(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人员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Hcy结果具体数据显示,健康组人员与冠心病组一般狭窄患者的血清HCY结果相比,健康组明显偏低(t=18.0954,P<0.0001),具备统计学意义;健康组人员与冠心病组非常狭窄患者的血清HCY结果相比,优势显著(t=36.6646,P <0.0001),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非常狭窄患者与一般狭窄患者的HCY相比,明显较高(t=10.0725,P<0.0001),具备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详细表1
表1两组人员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HCY结果对比
3.讨论
冠心病(CHD)的主要患病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遗传、饮食不良等等[2]。
冠心病的发生、恶化都可通过抑制这些患病原因来进行,但临床研究表明,部分冠心病患者的患病原因与这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联。
因此,相关研究人士提出冠心病的主要发生机制还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甲硫基酸去甲基后就会形成HCY,HCY形成会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病变由于HCY形成受到的干扰大概可分为3个方面。
其一:身体自身的抗血凝能力减退,HCY有着控制蛋白的能力,它会对蛋白的活性造成一定的干扰。
HCY形成后会产生过氧化氢(H2O2)影响内皮细胞表层的硫酸乙酰肝素的合成,导致抗血凝酶无法接触到内皮细胞表层的硫酸乙酰肝素,进而抗血凝因子无法正常的发挥其功能,导致粥样硬化的形成。
其二:HCY的形成给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控制能力产生一定的束缚,对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控制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帮助血小板更好的凝聚,从而形成了血栓。
其三:HCY的形成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下降。
HCY有会降低P21活性,使得内皮细胞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导致血管内皮严重受损,形成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狭窄是冠心病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组人员的血清HCY为(8.50±0.63),冠心病组中一般狭窄患者的血清HCY为(15.47±3.04),非常狭窄患者的血清HCY为(20.45±2.55)。
健康组患者的HCY与冠心病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中一般狭窄患者的HCY与非常狭窄患者的HCY相比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息息相关,而血清HCY水平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之增加,说明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检测HCY可帮助更好的诊断冠心病患者。
本文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人士,姜锋, 吕仲兰[3-4]等人研究一致。
总而言之,冠心病与同型半胱氨酸有着亲密的关系,在冠心病的确诊、治疗中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俊英, 韩卉芳, 关艳丽.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探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8):1129-1130.
[2] 章火祥, 沈月爽, 陈建明,等. 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 22(8):831-834.
[3] 姜锋, 王大海, 潘金兴,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冠心病相关性的探讨[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5(6):241-243.
[4] 吕仲兰, 王永红, 张爱民.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3):5786-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