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HCY(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再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群体作为对照组。
检测、比较患者HCY血清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经HCY检测后可见,观察组患者(20.62±0.73)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0.28±0.57);AMI组(16.12±0.51)、UAP组(21.31±0.51)、SAP组(26.17±1.25)患者HCY比较水平依次升高;单支(13.16±0.12)、双支(21.09±0.58),以及三支(31.93±0.63)患者病变HCY比较水平依次升高。
结论:HCY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相关,其可作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相关性前言:冠心病是指血液中脂肪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上脂类物质堆积成白色斑块,从而导致动脉腔狭窄、血流受阻[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简称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代谢中间产物,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年龄、雌激素水平、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2]。
相关医学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本文为了观察、验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之间关系,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测、治疗的120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再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5例健康群体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43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4.27)岁。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摘要】本文探讨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首先介绍了同型半胱氨酸的生物学功能,然后解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接着分析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分子机制。
最后总结了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冠心病风险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作为冠心病预防的潜在靶点。
未来研究的方向还需进一步探索,希望能够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本文为深入了解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参考,预计将有助于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和冠心病防治策略的完善。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生物学功能、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关系、分子机制、降低风险、预防、靶点、研究进展、未来方向、结论、展望。
1. 引言1.1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机体内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过程。
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已被证实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大量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动脉壁脆弱性,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的发作。
了解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预防和治疗途径,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有望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2. 正文2.1 同型半胱氨酸的生物学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
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甲硫转移酶与甲硫醇基团结合,形成半胱胺,从而参与甲硫基团的转移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同型半胱氨酸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促进了体内甲硫基团的转移和代谢过程。
青年冠心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冠心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青年冠心病(CHD)的关系。
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青、中和老年组,每组106例,以同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HCY水平,统计三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
结果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较健康者存在明显差异,(36.5±12.6)mmol/L vs.(14.9±10.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是严重超重、血脂异常、高血糖,其次是吸烟、饮酒和冠心病家族史;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中老年组明显不同。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冠心病关系密切相关;严重超重、血脂异常、高血糖是青年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
标签:青年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病之一。
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高血压等均是青年CHD 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me,Hcy)又称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的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和半肤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Hcy水平升与高蛋白因素有关。
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冠心病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1月~12月心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其中住院患者追溯其初发冠心病年龄。
患者发病年龄以北京安贞医院或同等级别及以上医院心内科诊断确认为准,冠心病诊断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
全部患者否认肝肾功能异常、感染征象及免疫病和恶性肿瘤等合并症及B族维生素服用史。
按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35~45岁)、中年组(46~60岁)、老年组(61~75岁)。
其中青年组106例(男94例,女12例),中年组106例(男62例,女44例)、老年组106例(男48例,女58例),健康查体者亦按年龄分为青年组(男58例,女48例),中年组(男56例,女50例)老年组(男54例,女52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由蛋氨酸代谢而来的氨基酸,其水平与人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及糖类等成分的代谢相关。
当氧化应激反应发生时,体内的同型半胱
氨酸水平就会升高。
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当血管内皮功能受
损时,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即可升高,从而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此种过程
会导致动脉内皮损伤及斑块形成等病理变化,进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
同时,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风险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多项研究表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无论是在患者群体还是
正常人群中都有明显的相关性。
综合来说,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风险的增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同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可以
作为对冠心病预后的一种预测性指标。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人们应该注重同型半胱氨酸
的测定,以此提高冠心病预测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陈丽远;王钢【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7(22)4【摘要】As a new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homocysteine ( Hcy )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plaque. The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udies for Hcy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and intend to provide some idea for the further stud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相关,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当前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中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总页数】4页(P304-307)【作者】陈丽远;王钢【作者单位】062250 沧州,献县中医医院检验科;061001 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061001 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及对冠心病进展的作用 [J], 刘先锋;张晶;丛洪良2.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研究[J], 付建平;张俊岭;扈晓霞;郑群;张慧晶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关系 [J], 张亚玲4.血清胆红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分析 [J], 葛婕丽; 黄淑田; 姚冰琪; 台鸣娟; 台润东; 路申潞5.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J], 孙立婷;王晓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将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联,并介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方法。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体内主要由蛋氨酸代谢产生。
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它在体内主要由蛋氨酸代谢产生。
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通过甲硫氨酸循环,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B6、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参与。
在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会被转化为半胱氨酸,最终转化为胱氨酸,从而参与体内的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合成。
当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时,会引发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大量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1μmol/L,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大约10%。
同型半胱氨酸也与冠心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仅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心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键。
充足的运动和适当的体重控制可以帮助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合理的饮食结构也非常重要。
一些富含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等,可以帮助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从而减少其在体内的累积。
还可以考虑适当补充相关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和叶酸等,以帮助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和降低其水平。
除了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外,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降脂药物和抗氧化剂等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从而降低其在体内的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是一种由甘氨酸代谢产生的氨基酸,它在人体内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血液供应心脏肌肉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同型半胱氨酸被发现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对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的形成过程。
同型半胱氨酸是由甘氨酸在代谢途径中与蛋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类的催化作用而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受到多种营养素的调节的,包括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的代谢过程,从而保持了同型半胱氨酸的平衡水平。
当这些营养素的供应不足或者代谢途径遭到干扰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会升高。
而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它是由于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壁受损和血液中的血脂等脂质代谢物在血管内积聚而引起的。
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包括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也被认为与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还可以加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使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加快,从而使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已成为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一些方法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83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对二组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
结果: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呈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22-02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Li Chunya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 From June 2015—2016 year in February 8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elected the same period of the same age healthy people as a control group of 80 cases.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analysis.Result The level of serum homocystei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o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Key words】Homocysteine;Coronary heart disease;Relevance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疾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28T14:41:54.4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甘庆雷
[导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选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合并冠心病,均接受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探讨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4±5.4)μmol/L,维生素B12为(305.7±25.8)ng/L,叶酸为(4.0±1.1)μg/L,与高血压组对比P<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关键词: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为含硫氨基酸,机体生成途径主要为蛋氨酸转化,为机体必需氨基酸。
经流行学调查表明[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上升密切关联于冠心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μmol/L冠心病发生风险可降低18%。
本文为探讨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现选取86例高血压患者,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选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其中41例合并冠心病,可划分为高血压组(n=45)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n=41)。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与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
排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高血压组男女比例为29:16,年龄为42~78岁,平均(58.4±8.6)岁;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男女比例为27:14,年龄为41~79岁,平均(59.3±9.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叮嘱患者采血前晚8点后不可进食,次日清晨8点~9点应用抗凝管对5ml静脉血予以采集,3h内送至实验室开展离心处理与检测。
应用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检测叶酸与维生素B1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检测指标对比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血压组为(18.6±4.2)μmol/L,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为(25.4±5.4)μmol/L,对比P<0.05,t=4.16;②叶酸:高血压组为(4.4±1.2)μg/L,合并冠心病组为(4.0±1.1)μg/L,对比P<0.05,t=3.15;③维生素B12:高血压组为(389.5±27.3)ng/L,合并冠心病组为(305.7±25.8)ng/L,对比P<0.05,t=6.48。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而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狭窄现象,或冠状动脉功能性变化致使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而致使的心脏病。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经研究后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关系密切。
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甲硫氨酸,经水解反应后形成,且亦为CBS(胱硫醚-β-合成酶)向胱硫醚合成的产物,在代谢过程中若缺少营养物质或酶出现遗传代谢障碍则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聚集[2]。
本文经研究后发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4±5.4)μmol/L,高于高血压组(18.6±4.2)μmol/L,与文献报道相近[3]。
由此可知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独立标志物。
而合并冠心病组维生素B12与叶酸均比高血压组低,说明维生素B12与叶酸降低可能会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其水平表现为负相关。
因此,高血压伴冠心病重要且独立为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予以定期检测,可有效预防冠心病。
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同型半胱氨酸产生自由基量较大,使得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速度加快,增生血管平滑肌后使得动脉粥样斑块快速形成并集聚,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一致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
有学者[4]经动物实验后发现,大鼠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低时血管平滑肌被刺激12~48h后会加快其细胞增殖,其原因可能为对纤维斑块中胶原类型进行改变后导致斑块易损伤且不稳定,进而促进斑块形成。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
为此一定要定时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并尽早诊治冠心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孙飞,马向红,李广平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69-1471
[2]张琛涛,莫新玲.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35-1037
[3]黄少芬,陈丽芳,胡峥等.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6):416-420
[4]李艳军,冯天保,徐丽晓等.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14,2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