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PT

THANK YOU A elegant template from nsecond…
影响因素
(2)饮食和药物:高动物蛋白饮食中甲硫氨酸含量 较高,摄入过多易引起Hcy水平升高,蔬菜和水果
中叶酸和维生您素B含量高,往往有助于降低Hcy水
平。药物中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易致维生素 B6缺乏,氨甲喋呤、三乙酸氮尿苷等抗肿瘤药物 由于抑制叶酸代谢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而青霉胺可降低血浆Hcy水平。
概述
血同> 10umol/L即为高血同症,心脑血管事件发 生率达到正常的2倍。
血同>6.3umo您l/L,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
血同<6.3umol/L,属于超级健康,全世界只有 10%的人在这个范围。
影响因素
1)性别和年龄:血浆总高半胱氨酸水平存在男女 性别差异,可能与雌激素调节Hcy的代谢有关,研 究发现女性的水平低于男性。因此有人认为绝经 前女性较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防止动脉粥样 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因素之一。年龄越大其 高半胱氨酸水平越高。
动脉粥样化
动脉粥样化
致病机制
近年来发现一些冠心病患者不存在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其中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占一定比例,尤其较年轻发病者,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在 近十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研究显示,10%的冠心病患者与同型 半胱氨酸升高有关,轻、中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使心
化。
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针对其发病原 因,
一方面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有人研究发现即使叶 酸水平未降低的患者,补充叶酸和维生素也可促 进Hcy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而且二者 应联合补充效果更好,每天口服200μg叶酸可使高 半胱氨酸水平降低4μmol/L。 另一方面限制甲硫氨酸的摄入,饮食中减少动物 蛋白摄入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月第 5卷 第 3期
・
临床研 究 ・
m 5
O
- --
J- ‘ I.
口
同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张 淑
( 吉林 省延 边第 二人 民医 院检验科 , 吉林 延 吉 1 3 0 ) 3 0 0 【 要】目的 : 摘 探讨 我 国延边 地 区朝 鲜族 人高 同型半 胱 氨 酸血症 与 糖尿 病合 并冠 心病 发 生 的关 系 。方 法 : 究对 象 均 研
异性 , 减少 高血 压病 引 起 的心脑血 管疾 病 的并 发 症 。
【 考文献 】 参
【】 吕萍 , 自成 , 青 . 血 压 病 患 者 C反 应 蛋 白变 化 的 临床 意 义【 第 1 李 常 高 刀. 二 军 医 大学 学 报 .0 5 2()1 3 — 0 6 2 0 ,69:04 1 3 .
行 直 线 相关 分 析 , 结果 表 明 . 高敏 C反 应蛋 白的浓 度 与 血压 变 异 性水 平 呈显 著正 相 关 , 统计 学 分析 ,< .1 有 显 著 的 经 P 00 . 统计 学 意 义 。 机制 可能 是 由于血 压波 动增强 了血 管 内压力 其
十
一
2 d 刚舒张压标 4'
准 差 (4 D D 2hS ) - 一高 敏 C 反应 蛋 白
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冠心病关系论文

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72-01【摘要】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检测50例正常体检人员与5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与tc、tg、hdl-c、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冠心病组hcy、tc、tg、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hcy与tg、hdl-c、ldl-c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0.217、0.173(p<0.01)结论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冠心病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死亡原因。
最近几十年,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有所下降,而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冠心病却呈流行态势[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冠心病并非仅仅是脂质沉积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增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病因也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主要探讨hcy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健康体检合格人员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冠心病患者选取本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病人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排除恶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癌症、自身免疫相关疾病、重大感染、心、肝、肾及甲状腺疾病等。
所有研究对象在半年内未服用维生素、叶酸等影响血中hcy浓度的药物。
1.2 仪器及试剂1.2.1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仪器及试剂仪器美国亚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四川新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cy)诊断试剂盒1.2.2 血脂测定仪器及试剂仪器美国亚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脂测定试剂盒1.3 方法1.3.1 所有受检者禁食10小时以上,于次日早晨空腹静脉采血4ml,并于1小时内分离血清,美国亚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赵雪;孙海玉;辛建丽【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2094-2096)【作者】赵雪;孙海玉;辛建丽【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北京 102488;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北京 102488;北京房山区阎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关研究证实,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吸烟、高胆固醇、糖尿病等会对冠心病造成严重的威胁[1-3]。
本文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北京某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44例冠心病患者。
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该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按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大于等于15 μmol/L)62例,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小于15 μmol/L)82例。
1.2 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其包括年龄、冠心病患病情况、性别、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
对实验室的检查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收缩压、尿酸、舒张压、BMI、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红素、甘油单酯。
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定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进行血压、体重、身高的体格检查;(2)肥胖,其BMI 在28 kg/cm2以上为肥胖。
(3)饮酒,即酒精在每天中的摄入量超过25g。
(4)吸烟,每天吸烟的数量超过1支,并且吸烟的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虽然如今不再吸烟,但是烟龄超过5年。
(5)高血脂,有既往的高血脂病史;或者当前正在服用相关的降脂药物,下列任意一项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甘油三酯在1.69 mmol/L以上,高密度脂蛋白低于0.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1 mmol/L,空腹血浆总的胆固醇超过5.5 mmol/L。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怎么回事
导语:血浆同型半光氨酸偏高,虽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并不是特别的常见,但是由于它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维生素的缺失,所会带给我们的脚
血浆同型半光氨酸偏高,虽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并不是特别的常见,但是由于它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维生素的缺失,所会带给我们的脚气病,夜盲症等等都是很常见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怎么回事?二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游离及与蛋白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和混硫化物含量增高,由甲硫氨酸代谢障碍引起。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
血液中增高的HCY因为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一个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
一是营养因素,即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的缺乏;
另一个是遗传因素,如MTHFR、CBS的基因突变使酶活性降低等,均可导致Hcy在体内蓄积。
就与脑卒中的关系而言,前一因素在目前可能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血浆Hcy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男性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45岁以上者升高的尤为明显。
绝经前女性的Hcy浓度通常比男性低20%,绝经后则升至同龄男性的水平。
但也有调查发现,血浆Hcy水平与性别并无明显关系。
以上就是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偏高,该种疾病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男性,男性的患病几率远远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存压力比较大,也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男性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戒烟、限酒、加强锻炼和控制体重等也有 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预防措施
01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叶 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营养素。
02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同型 半胱氨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 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03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症。
病例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其他疾病
总结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存在关联。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骨代谢等机制,增加这些疾 病的风险。
THANKS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目录
• 定义与分类 • 病因与病理机制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病例研究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指血浆 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异常升高,超过正常 参考值范围的一种疾病状态。
病例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森病等存在关联。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 较高,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平衡、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机 制,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妊娠并发症
孕妇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 与胎儿生长受限、流产、早产等妊 娠并发症有关。
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分析

表 1 各 组 Hc y比较 ( i士s )  ̄ mo l / I
1 . 1 临 床 资 料 选 择 2 0 0 6年 1月 一 2 0 0 8年 1 2月 入 住 我 院 的 胸痛患者 1 6 0例 , 男 6 1例 , 女 9 9例 , 年龄 3 7岁 ~ 7 8岁 ( 5 5 . 6 2
患者 Hc y的 变 化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3 统计 学处 理
2 结 果
测 定 数 据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i ±s ) 表示 , 组 间
比较 采用 t 检验 , P %0 .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 1 各 组 Hc y比较 ( 见表 1 ) 随 着 冠 心 病 斑 块 不 稳 定 性 的 增 加, Hc y 呈增高趋势 。
器官的损害程度 , 对 于减 少 农 村 地 区 的心 脑 血 管 病 的 发 生 及 推 行 个 体 化 治 疗 有 着 极 高 的临 床 价 值 。
参考文献 :
[ 1 ] 曹梅 , 李南方. 高 血 压 临床 研 究 中动 态 血 压 监 测 的 意 义 [ J ] . 血 管 康
复医学杂志 , 2 0 0 5 , 2 ( 1 ) : 9 4—9 5 . E 2 ] Wh i t e W B, We b e r m A。 Da v i d a l G, e t a 1 . Am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d r e s s u r e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升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家族聚集性,常常是由双亲携带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的突变基因所引起的。
遗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半胱氨酸的酶的功能受损,使得同型半胱氨酸积累在体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一种自升自灭的疾病,即在发病早期同型半胱氨酸的积累可以导致一系列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心脏和肾脏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此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与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还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胎儿发育缺陷、自闭症和多种癌症等疾病存在相关性。
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血液检测。
一般情况下,发现智力低下、癫痫、心血管疾病等症状的患者会进行血液检测,其中包括测量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基化半胱氨酸等指标。
血液检测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可以初步确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为了确定病因,进一步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寻找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中的突变。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限制摄入富含同型半胱氨酸的食物,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在日常饮食中,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富含蛋氨酸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肉类、家禽、鱼类等。
此外,口服维生素B6、B12和叶酸等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帮助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尽早开始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对于已经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治疗效果则有限。
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包括家族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对于已知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家庭,建议在生育前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携带突变基因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于1932年被Devgneaud首次发现。1969年,Mccully从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其体循环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表现,由此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的假说。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异常导致高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现就近年有关高Hcy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致病机制、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一、血浆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 欧洲19个中心的调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独立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可引发冠心病的常规危险因素之外的新的危险因素。近年国内外研究也显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CHD患者中30%可见高HCY。高HCY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高,stampfer等[1]指出HCY升高5%时有3倍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尤其是中青年。而且CHD病变程度还与血浆HCY浓度呈正相关。Boushey等通过对27个研究结果进行资料综合分析也得到类似结论,并计算出血浆Hcy每升高5μmol/L就相当于胆固醇升高0.5mmol/L。另有一项研究认为,血浆Hcy水平每增加5.0μmol/L可能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增加50%,这一危险程度与血胆固醇水平增加20mg/L相当[2]。这些资料都充分肯定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同时大量研究资料还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S和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Hcy水平和血管危险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血浆Hcy每升高3μmol/L,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11%,卒中发生率增加19%[3]。对于ACS的患者,Hcy将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4]和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5],这可能增加ACS患者冠脉血栓形成。在Martin Herrero等[6]研究中,发现Hcy主要与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系,这提示Hcy主要参与血栓的发生,而与血栓的发展关系不大。王琦武等[7]发现,ACS患者Hcy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27),且与引起ACS相关的炎症反应呈正相关。马立雄[8]发现在冠心病临床诊断类型分组中,Hcy水平为AMI>OMI>UPA,特别是AMI组升高极其显著,因此高Hcy血症对AMI具有更重要的预测价值。
二、高Hcy血症的致病机理 HCY可以导致冠心病的机理是复杂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HCY可以使脂质磷酸化,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C-fos和C-myb基因在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表达,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而且这种变化呈正性相关;(2)HCY释放入血后,主要以具有高反应性的氧化形式存在,即半胱氨酸硫内酯,后者可以与LDL的载脂蛋白B的游离氨基酸形成肽键半胱氨酸(酯化),导致细胞摄取并凝集LDL与胆固醇沉着,另外,HCY可以对LDL进行氧化修饰,进而使后者直接损伤内皮,使内皮功能下降,造成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HCY还可以与Lp(α)共同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3)HCY 可以影响凝血纤溶系统。通过促进内皮细胞介导的凝血过程,加速血栓的形成;(4)HCY可以促使氧自由基的形成,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吴忠均等[9]报道,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循环内皮细胞和内皮素水平呈正性相关,提示高HCY血症可能是损伤循环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素分泌增加,从而启动AS,同时又与其他AS的危险因素不相关,说明HCY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三、高Hcy血症的治疗 (一)补充营养 1、叶酸和维生素B12。口服叶酸可以改善高Hcy血症患者内皮功能,使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得以改善。1994年,Franken[10]等对21例hHCY血症患者用叶酸(5 mg/d)和维生素B6(250 mg/d)进行治疗,6周后血浆HCY浓度全部恢复正常。另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第4代产品,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及核酸、蛋白质和脂类代谢,能将Hcy转化为蛋氨酸,参与体内蛋氨酸与Hcy的代谢。
2、维生素B6。维生素B6是CBS的辅酶,口服可以降低大多数患者异常的血浆总Hcy,若与叶酸合用,几乎可使所有人的血浆总Hcy恢复正常。但一项由James等[11]领导的调查研究显示,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降低患者血浆Hcy浓度,并不能减少冠心病的复发和死亡。叶酸用量超过1mg/d会引起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的神经病变,包括痴呆、感觉异常及共济失调等[12]。同时维生素治疗仅对因饮食习惯不良而缺乏维生素的患者有效,对遗传性因素(如酶缺陷)所致的高Hcy血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仍有争议,而且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可导致神经变性等严重后果;低剂量维生素本身可保护血管内皮,而不能影响血浆Hcy水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虽可降低Hcy水平,但并不能够减轻或阻止AS的病理改变。
(二)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已达到治疗目的。高Hcy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遗传因素,如MTHFR基因突变等,导致Hcy代谢所需关键酶缺乏活活性减低。因此对此类高Hcy患者,基因治疗将是其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该方法尚处在研究中,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其他途径 研究表明:吸烟、饮酒,大量饮用咖啡,缺乏锻炼及精神因素等都可引起高Hcy血症,因此改变生活习惯也将有助于降低Hcy的水平,预防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四、展望 众多的研究证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虽然通过现今的各种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HCY,进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但是,由于我们目前对HCY的致病机制认识仍很肤浅,所以,就要求我们对其致病机制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由此才能真正对HCY造成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测、诊断、治疗和预防。参考文献:
[1] Stampfer M J,Malinow M R,Willett W C,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rfarction in us physicians\[J\].J AMA,1992,268:877-881.
[2] Meer K,Stam F,Guldener C.Homocystein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Clin Nulr,2001,73:992-993.
[3] 徐志红,陆国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不稳定斑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3):192.
[4] Al Obaidi MK,Philippou H,Stubbs PJ,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ocyste-
ine,factor Vlla,and thrombin gener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20
00,101:373-377. [5] Durand P,Lussicr Cacan S,Blache D.Acute methionine loadinduced hyperho-
mocystinemia enhances platelet aggregation,thromboxane biosynthesis,and macrophage derived tissue factor in rats[J].FASEB J,1997,11:1157-1168.
[6] Martin Herrero F,Martin Moreiras J,Pabon P,et al.Homocysteine and outcom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
romes [J].Int J Cardiol,2007,118(2):183-188. [7] 王琦武,唐建华,黄学成,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炎症关系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9,31(2):211.
[8] 马立雄,吴京.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研究[J].检验医学,2008,23(4):428.
[9] 吴忠均,先德风,杨正钦,等.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循环内皮细胞和内皮素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 46. [10] Franken D G, Boers G H, Blom H J,et al.Treatment of mild hyferhomocystein-
emia in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J\].Arterioscler Thromb,1994,14(3):465-470.
[11] James F,Toole M,Lloyd E,et al.Lowering homo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o prevent recurrent stroke,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death[J].JAMA,2004,291 (5):565.
[12] Katherine L,Tncker,Ph D,et al.Folicacid fortification of the food supply[J].JAMA,1996,276(19):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