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器良性肿瘤疾病,患上之后虽然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是症状大多不明显,最为常见的就是阴道出血等。
同时,宫肌瘤的发病过程很复杂,发病原因至今也没有非常确切的说法,其防护工作也变得非常困难,此时早期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超声是一种很常用的检查方法,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超声如何诊断子宫肌瘤呢?1.子宫肌瘤超声诊断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一般有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两种检查方法。
在经腹部检查子宫肌瘤的时,需要患者适度的充盈膀胱,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个数。
经阴道检查优势在于患者不用憋尿,直接经阴道检查子宫肌瘤,因为探头比较接近子宫体,所以一般肌瘤的显示比较清晰,但也存在缺点,即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可能显示度不如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的清晰,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或是联合应用,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人体各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同,超声进入人体后,各组织器官反射、折射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不同,临床医生可综合解剖、病理知识判断检查部位是否出现了病变。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超声可显示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情况,同时还可观察肌瘤是否压迫周围其他脏器。
2.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有哪些?2.1肌壁间肌瘤:子宫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多呈低回声,较大的肌瘤伴后方回声衰减,瘤体与宫壁正常肌层之间界限较清晰,经阴道扫查可以显示直径5mm以下的肌瘤,多数小肌瘤呈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2.2浆膜下肌瘤:主要是子宫肌层有异常的回声结节,并且向浆膜下突出而导致子宫变形。
完全凸出宫体的浆膜下肌瘤,会向两侧突出形成阔韧带肌瘤。
2.3粘膜下肌瘤: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变形或者是缺损,且内膜下肌层可以看到低回声的结节,突向宫腔。
2.4肌瘤内部回声特征,子宫肌瘤内部回声取决于肌瘤结缔组织纤维含量及有无变性,未变性的肌瘤常见回声类型有:(1)衰减回声型:肌瘤结缔组织纤维成分较多,单发的大肌瘤常表现为明显衰减回声,位于子宫后壁的较大的肌瘤内回声衰减明显时类似无回声,易误认为囊性肿块,需结合经阴道扫查判断。
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代 临床 医学 , 2 0 0 9 , 3
E 7 3 陈玉骐 . 背俞 穴刺 络 放 血 治疗 痤 疮 的 临床研 究[ D] . 广 州: 广州
[ 5 3 陈传伟 . 针 刺干预 慢性 疲劳综 合征 的 临床及 作 用机 理研 究[ D] . 中医药 大学 , 2 0 0 9 .
彩 超在 子 宫肌 瘤 与 子 宫腺 肌 症 的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中 的 临床 应 用
1 . 1 一 般 资 料 :2 0 0 9年 1 0月 2 0 1 2年 1 O月 在 我 院 住 院 的 子 肌 症 6 o例 , 彩 超诊 断符合 5 O例 、 误 诊 5例 、 漏 诊 5例 。
宫 肌瘤及 子 宫腺 肌 症 患 者 共 1 6 0例 , 彩超及 I 临床 诊 断 的 子 宫 肌 瘤
2 0 1 3年 第 6期
E 3 ] 李迅 , 何广 思. 呼 气分析在 肺癌诊 断 中的应 用研 究进展 E J ] . 安徽 广 州 : 广 州 中医药大 学, 2 0 1 0 .
医药 , 2 O l 0, 1 4 ( 7 ) : 8 5 7 —8 5 8 . [ 6 ] Ha mi d Ab d i . 针刺 对伊 朗肥胖 者的体 重及 抗 热休 克蛋 白 2 7 、 6 O 、 [ 4 3 林锋 , 宋剑 非 , 梁岳 培 , 等. 老年肺 癌 2 5 0例 外科 治 疗分析 E J 3 . 现 6 5 、 7 O的影 响[ D ] . 北京: 北 京中 医药大 学, 2 0 1 0 .
王 荔 昕
( 武 汉 市黄 陂 区妇 幼保 健 院 湖 北 武 汉
【 中 图 分 类 号1 R7 3 O . 4 1 【 文献标 识码I A
4 3 0 3 0 0 )
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是一种病吗

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是一种病吗简介: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是在女性子宫内形成良性肿瘤。
子宫内肌瘤和腺肌症不同之处在于子宫肌瘤是由肌肉细胞本身增殖形成的肿瘤,而腺肌症则是由子宫内膜和肌肉层混合在一起组成的肿瘤。
两种肿瘤的症状都较为相似,比如疼痛、腹胀、月经不规律以及生育障碍等。
本文将会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病灶较大,月经不调,并伴有高度疼痛和失血,甚至影响生育和生活质量等情况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常常采用开腹、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以及子宫切除术等进行治疗。
其中宫腔镜手术的优点是能够缩小伤口的面积,并使恢复期缩短,而子宫切除术就是将子宫全部切除,但这对生育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则是目前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主要保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将通过调节激素,控制病变的生长,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使得患者在不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得以缓解。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孕激素,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及口服抗生素等。
3.引产治疗对于患者怀孕且瘤体较小,没有严重的症状,有时候引产也是一种治疗的方法。
引产可以尽早终止妊娠,从而让子宫肌瘤或腺肌症得以恢复。
二、注意事项1.避免劳累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患者平时应当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做一些不能承受的重体力劳动,以避免加重病情。
2.正常生活作息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要注意好心情,感情不要过于波动,要保持平常心。
平常可以法常常进行体育锻炼来提升身体的健康,保持心境愉悦。
3.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平时应当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香菜、生蒜等等。
而且应当平衡饮食,坚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4.避免过度用药子宫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不要使用过度量的药物,以避免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在用药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5.定期复查患者应当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超声造影强化形式的临床应用

层 同 步增 强 , 同步 减 退 , 增 强程 度 低 于子 宫肌 层 , 不均 匀增 强 , 见 虫蚀 样 充 盈缺 损 区 。 结 论 : 声 造 影 强 化 形 式 对 子 且 呈 可 超 宫肌 瘤 和 子 宫腺 肌 症 的鉴 别诊 断 有 重要 价 值 。
【 要】 目的 : 摘 探讨 超 声 造 影 强 化 形 式 在子 宫肌 瘤 与子 宫 腺 肌 症 鉴 别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回
或病理证 实的子 宫肌瘤和子 宫腺肌症 患者 7 的超声造影表现 , 录造影 时病灶 的充填 方式、 O例 记 与肌层 的成像 顺序及增 强
【 关键 词】 子 宫肿 瘤 ; 声检 查 ;诊 断 , 别 超 鉴 【 图 分 类 号】R 4 . ;R 3 . 3 【 献 标 识 码 】A 中 451 773 文
Va u f leo
【 章编 号】1 0—3 3 2 1 )809—3 文 0 00 1 (0 1 0—8 00
u ta ou t o oVu n f e e i i n b t e t rn eo y m a a t rn de m y ss lr s nd wih S n e i dif r ntato e we n u e i e l im o nd u e i e a no o i
80 9
放射学实践 21 0 1年 8月 第 2 第 8期 6卷
Rail rci , g2 1 , l 6 No 8 do P at e Au 0 1 Vo , . c 2
彩超在临床中的应用及适应症

•肾 :肾先天性异常、肾脏囊性病变、肾脏 实性肿瘤、肾创伤、肾积水、肾及输尿管 • • •
结石、肾结核等。 输尿管:输尿管积水、输尿管结石、输尿 管肿瘤等。 膀胱: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异物、膀 胱憩室、膀胱肿瘤、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 的测定等。膀胱充盈检查 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 结石、钙化、前列腺肿瘤等。膀胱充盈检 查
二、临床应用
• • •
• •
直观显示脏器: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 区分实质性、液性和含气组织; 实时动态观察心脏、胎儿的运动,以及 肠蠕动。脏器或病变随呼吸或体位移动 的变化; 了解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边界、内 部回声、活动度、周围组织,及其内部 血供情况; 反复多次使用(检查),无放射性损伤。
• ②大动脉炎 • ③动脉瘤 • ⑵椎动脉:颈椎病,椎动脉狭窄,锁骨下 动脉窃血综合征 • ⑶颈部静脉血栓:少见
• 2.四肢血管 • ⑴上肢血管:常见病有,上肢动脉粥样硬
•
化,上肢静脉血栓,雷诺病,A-V瘘,蔓 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⑵下肢血管:①下肢动脉,狭窄、闭塞, 下肢动脉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 子宫肌瘤:明确定位肌瘤的位置(子宫底、
子宫体、子宫颈),类型(浆膜下、粘膜 下、肌壁间),但往往都不是单一存在。 另外彩超,还可以测出子宫动脉血流阻力 指数,以帮助鉴别良恶性。如RI:小于 0.3-0.4,则滋养细胞瘤(恶性)可能性 大。
2.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 3.宫外孕 4.卵巢囊肿 5.卵巢实质性肿瘤 6.盆腔积液
者,或肝癌患者,这是非常必要的检查, 可测出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看有无 血栓形成等,了解病变分期
(四)妇产科
• • • • • •
膀胱充盈检查 妇科: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肿瘤(子宫肌瘤、子 宫癌)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症、宫颈疾病; 卵巢囊实性肿瘤、卵泡测定、输卵管积水;盆腔 炎性包块等。 产科:早孕:观察孕囊、胚芽、胎心搏动等情况 中、晚孕: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径,观察脊柱排列情况、胎心率、有无脐 绕颈、胎盘位置、羊水量;有无胎儿畸形等。 早孕需膀胱充盈检查 计划生育:观察宫内是否有节育环,位置是否正 常。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09-14T01:22:00.91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2期作者:卢庆欣[导读] 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卢庆欣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民医院,山西运城 0446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入院的100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例子宫肌瘤患者,3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33例腺肌瘤患者,患者全部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诊断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
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中的诊断正确率都明显较高,P<0.05。
结论: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疾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更高的准确度。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在当前的临床疾病诊断中,超声检查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和腺肌瘤患者的诊断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经腹部超声检查,但是诊断结果准确率并不能达到预期标准,通过经腹部超声检查只能获取病变组织的部分图像,并且在超声检查中还存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图像重叠的问题,导致妇科临床诊断中的误诊率相对较高,近年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逐渐得到了关注,由于不会受到盆腔和体型等因素的影响,误诊率也相对较低[1-2]。
本研究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和腺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下过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021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例子宫肌瘤患者,3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33例腺肌瘤患者,患者年龄在25岁~58岁,平均年龄(51.35±3.64)岁,有月经异常史患者41例,痛经史患者30例,腹部不适症状患者29例。
中医结合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34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月上第20卷第31期·临床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编号:2018IC125)作者简介:朱艺(1966.01—)女,汉族,云南昭通人,本科学历,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E-mail :****************中医结合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朱艺 马福荣 吴瑛 陈志娟 朱娴(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结合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工作站前期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情况筛选病例,MRI 检查鉴别肌瘤的性质,根据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入组标准纳入病例,在MDT 模式下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按患者意愿选取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7例为治疗组,接受中医结合超声聚焦治疗,103例为对照组,使用超声聚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消融率达79.3%,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缓解率达83.75%;对照组子宫肌瘤消融率64.1%,对照组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缓解率达66.99%。
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中医结合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可以完全阻断肌瘤内部的血液供应,阻止肿瘤体生长,结合中医益气摄血、化瘀澄源、散寒止痛、消癥散结、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功效,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和增大的子宫体积,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体质,改善患者的不良致病因素,增强自身免疫力,明显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MDT ;超声聚焦;中医;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1-0034-03目前,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里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产后女性和更年期女性[1-2]。
浅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12月 第28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浅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潘莹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摘要】目的:探析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是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例,根据不同患者检测出的情况,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阳性检出率,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经病理证实45例患者中,最终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有1例是葡萄胎,3例是子宫粘膜下肌瘤,还有1例是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其余均是子宫内膜息肉。
经阴道超声45位患者中有41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1.11%,阳性检出率为100%;腹部超声有17例诊断准确,有9例提示内膜问题(含一例错误提示内膜息肉实际为葡萄胎患者),彻底未检出的病人是19例,诊断准确率为37.78%,阳性检出率为57.78%。
故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对该疾病的诊断,患者比P<0.05。
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但需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等疾病鉴别。
【关键词】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病变;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8-0195-02子宫内膜病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影响妇女的生育状况,造成不孕不育,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以及家庭生活状况[1]。
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的主要机制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研究结果,但是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炎症反应、雌激素刺激等,而且疾病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会直接发展成子宫内膜癌,必须要为患者提供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11-20T17:28:32.1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刘琳[导读]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UM)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人民医院 1509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6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采用多普勒测量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BFV)。
结果30子宫肌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增大,其中均匀增大11例。
低回声25例,等回声4例,高回声1例,以低回声为主。
包块边界清晰25例。
内膜线向后偏移4例,向前偏移5例,非同向偏移1例。
CDFI示:包块内显示星状或条状血流信号12例。
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患者的子宫轻度弥漫性增大,24例子宫边界不清晰,光点粗大,低回声21例,高回声5例,以高回声为主。
CDFI示:病灶区内血流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
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
A组的RI 显著低于B组,但PI 及BFV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可以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uterine leiomyoma and adenomyo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who underwent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7.As group A,26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who underwent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group B.The ultra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and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Uterine artery resistance index(RI),pulsatility index(PI)and blood flow(BFV)were measured.Results 30 of the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showed an enlarged ultrasonogram,with 11 cases of homogeneous enlargement.Hypoechoic in 25 cases,equal echo in 4 cases,hyperechoic in 1 cases,hypoechoic in the main.The border of the package was clear in 25 cases.The intimal line was backward shifted in 4 cases,forward in 5 cases,and non aligned in 1 cases.CDFI showed:12 cases showed star shaped or strip blood flow signals in the package.The main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26 cases of adenomyosis were mild diffuse enlargement of the uterus,unclear uterine boundary in 24 cases,thick light spot,hypoechoic in 21 cases,hyperechoic in 5 cases,and hyperechoic in the majority.CDFI showed less blood flow in the lesion area and sparse short strip blood flow.No circumferential or semicircular flow signals were found around the lesion.RI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but PI and BFV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 group(P<0.05).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uterine leiomyoma and adenomyosis,and can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adenomyosis and uterine leiomyoma.[Keywords] uterine fibroids;adenomyosis;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UM)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以40~50岁最为多见,发病率可达50%~60% [1]。
子宫腺肌症系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致弥漫或局限分布于子宫[2]。
目前临床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常规超声影像结果,但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超声图像方面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易混淆,使普通超声检查用于这两种疾病的诊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3]。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作为A组,均有孕产史及流产史,年龄为23~52岁,平均(40.2±6.3)岁,A组共有瘤体39个,其中黏膜下肌瘤4个,浆膜下肌瘤15个,肌壁间肌瘤20个。
另选取同期行彩超检查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6例为B组,年龄22~50岁,平均(40.3±5.8)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史和月经紊乱。
1.2 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M2540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腹部2.5~5MHz,阴道5~7.5MHz。
患者取仰卧位,在下腹部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盆腔、子宫的大小、形态、回声等情况。
患者排空膀胱后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卵巢和宫旁组织。
并采用多普勒测量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BFV)[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BFV)。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0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增大,其中均匀增大11例。
低回声25例,等回声4例,高回声1例,以低回声为主。
包块边界清晰25例。
内膜线向后偏移4例,向前偏移5例,非同向偏移1例。
CDFI示:包块内显示星状或条状血流信号12例。
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患者的子宫轻度弥漫性增大,24例子宫边界不清晰,光点粗大,低回声21例,高回声5例,以高回声为主。
CDFI示:病灶区内血流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
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
A组的RI显著低于B组,但PI及BFV显著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肿块,内含少许纤维组织,边界光滑,周边有假包膜,假包膜与肌瘤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4-5]。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中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并伴有不同程度肌层平滑肌细胞肥大和增生。
子宫腺肌症主要根据进行性加重痛经病史,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触痛等表现进行诊断[6]。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超声图像等方面存在很多类似之处,易造成混淆。
(1)子宫形态、大小:子宫肌瘤形态不规则,但因其具有较完整的假包膜使边界较清晰,为旋涡状或“栅栏征”[7-10]。
子宫腺肌病多呈均匀性增大,无包膜,界限不清,回声强弱不等,以弱回声多见,为粗粒状、点状或网格状。
(2)子宫内膜:子宫肌瘤患者内膜可受压变形,子宫腺肌症因病变多发于子宫后壁,且病变范围较广故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内膜多前移或居中。
(3)肿块回声:子宫肌瘤肿块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一般以有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区为主,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以增强回声居多,较大的肌瘤肿块回声强弱不均匀,有钙化强回声及声影出现。
子宫腺肌症多发生在后壁,表现为后壁增厚,呈稍强不等的粗颗粒状,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无明显边界[11-12]。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由于子宫肌瘤为富血供型瘤体,营养动脉来自子宫壁内分支,故子宫肌瘤周边有清晰条状、半环状、继续环状等丰富血流信号显示,肌瘤内部以稀疏的条状、点状或丰富点状血流信号显示。
子宫腺肌症病灶内部血流较周边丰富,周围无丰富血流信号,表现为稀疏的点状血流信号[13-14]。
子宫肌瘤组的RI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症组,但PI 及BFV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刘夏芸等[15]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