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瘀散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84例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4例

针5 g a r 、锡 类 散 1 g灌肠 ,速 度宜 慢 ,压 力宜 低 ,液 面距 肛 门 < 3e 每 日 1 。 肠后 保 留 1 h 1mn变 更 体 位 1 。 d为 0m, 次 灌 ~3 ,5 i 次 7 1 程, 疗 连用 4疗 程 。 缓解 期予 藿 香 茯 苓 散 , 本方 为 白术 、 基 茯
到“ 小便实大便” 利 的效 果 …; 香 中 的挥 发油 对 胃肠 有 解痉 、 藿 防
溃 疡 性 结肠 炎 又称 慢 性 非 特 异 性 溃疡 性 结 肠 炎 ,是 一 种 原
因未 明的 结肠 、 肠 部 非特 异性 炎 症 , 直 可能 与 免 疫 、 遗传 、 敏 等 过 有 关 , 染 及 精 神 因 素 皆可 诱 发 , 感 临床 表 现 以腹 痛 、 泻 、 液 脓 腹 黏 血 便 为 主 ,病 程 长 不 易 治 愈 。我 们应 用 中西 医 结 合 方 法 治 疗 该 病 , 得 显 著 疗 效 。 现报 告 如 下 。 取
例 。急 性 发 作 期 5 2例 , 解 期 3 缓 2例 。 12 诊 断 标 准 . 参照 《 实用 内科 学 》 确 诊 。 临 床 表 现为 慢 性 …
腹泻 , 、 和 黏 液便 , 痛 , 同程 度 的 全 身 症状 ( 括 发 热 , 血 脓 腹 不 包 轻
度贫 血 , 、 水 电解 质 紊 乱 , 碱 失衡 , 力 下 降 , 养不 良) 大 便 酸 体 营 ; 培 养 3次 以 上未 发 现 病 原 体 ;结 肠 镜检 查可 见 病 变 主 要 位 于 直 肠 和 乙状 结肠 ,可 延 伸 到 降 结 肠甚 至整 个 结 肠 ,黏 膜 呈 细 颗 粒 状 , 有弥 漫 性 充 血 、 肿 , 易 出血 , 烂 及 多数 形 状 不 规 则 、 并 水 脆 糜

健脾清热化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健脾清热化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陕西 中医 2 0 1 4年第 3 5卷第 1 期


临床报 道 ・
健 脾 清 热 化瘀 汤治 疗 溃 疡 性 结肠 炎 临床 研 究
孑 L 凡 茂 刘 英圣 付 金香 刘德 全 河北省 廊坊 市 中医院 内二科 ( 廊坊 0 6 5 0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健 脾 清热 化瘀 汤 对 溃疡性 结肠 炎 (UC )的临床 疗 效 。方 法 : 将 2 0 0例 UC患 者 随
症候 体征 及 肠镜 下 病理 特征 。
主 题 词 结 肠 炎 , 溃 疡性/ 中 医药疗 法 健 脾 清热化瘀
保 留灌肠 剂
【 中图分 类号】 R5 7 4 .6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 i s s n . 1 0 o 0 — 7 3 6 9 . 2 o 1 4 . 0 1 . o 0 1
肿记 2分 ; 中度充 血水 肿 , 重度糜 烂 , 触 易 出血 , 溃 疡分
布多 , 表 面布 满脓 苔 , 周 边显 著红 肿 记 3分 。按 治疗 前 后 总分 数统计 疗 效 。
疗效判 定标 准 参 照 文 献 标 准 , 确定 总体 临床
疗效 的评 定 。显 效 : 症状基本消失 , 大便基本成形 , 粪
溃 疡性 结 肠 炎 ( UC) 是 一 种 原 因未 明 的慢 性 炎 症 性肠 病 , 病 变多 自直 肠 开始 逐渐 向结 肠 发 展 , 呈 连续 分 布 特征 , 临床 以腹 痛 、 腹泻、 黏液 脓 血便 , 里急 后 重 或反 复发 作 为 主要特 征 , 若 长期 迁延 不愈 , 部分 患 者 具 有癌 变倾 向 。发病 率 近 年来 在 我 国 有 较 大 上 升 趋 势 , 是 被 w HO公 认 的 疑难 病 之 一 。 目前 西 医治 疗 UC不 良反 应 较大 或 价格 昂 贵 , 患 者 长期 用 药受 到影 响 。本 研 究 采用 自拟 中药健 脾 清热 化瘀 汤 口服并 灌 肠 治疗 UC取 得较 好 疗效 , 现 报道 如 下 。 临床 资料 2 0 0例 UC患 者 均来 源 于我 院 门诊 及 住 院病 例 , 诊 断标 准 参 照 文 献 _ 1 确 诊 。全 部 患 者 均 具有 典 型 临床表 现 和结 肠镜 检 查所 见 及 病理 支 持 , 1 2 9 例 患者 发 病 前 有 较 明 显 诱 因 ( 精 神刺 激 、 受 凉、 过 劳 等) , 1 6 0例 患 者 发病 期 见 伴 发精 神 症状 ( 焦虑、 抑郁 ) 。 将病 例 按就 诊先 后 随机 分 为治 疗组 、 对 照组 各 i 0 0例 。 其中 , 治疗 组 男 4 6例 , 女 5 4例 ; 年龄 1 7 ~7 5岁 , 平 均 4 3 ±7岁 ; 病 程 2个 月 ~ 1 5年 。对 照组 男 5 1例 , 女4 9 例; 年龄 1 8 ~7 4岁 , 平均 4 O ±6岁 ; 病 程 1个 月 ~ l 1 年 。2组 病例 临床 资 料 比较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疑难病。

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1]。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治疗难度大且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需引起高度重视。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西医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虽有许多与之相类似的描述,但仍没有与之完全对等的病名。

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泄泻”“肠澼”“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2]。

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欧洲和北美发病率较高,在亚洲发病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3]。

目前西医尚未发现特效性治疗方法,故中医药治疗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与优势。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有效维持缓解,预防复发,且副作用小。

目前临床常用经典方剂及临床疗效如下。

1以涩肠补肾固脱为主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故临床治疗中应用涩肠补肾固脱之法可明显缓解症状。

1.1以“乌梅丸”为代表方剂贾宁[4]应用乌梅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总有效率为97.5%。

马奎军[5]应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发现该方可明显减少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3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乌梅丸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保护肠黏膜等功能[6],故具有良好改善症状的效果。

1.2以“桃花汤”为代表方剂邱复亮[7]应用桃花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总有效率为91.67%。

雒福东[8]等应用参苓白术散桃花汤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总有效率为91.4%。

桃花汤源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热瘀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热瘀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 y r s Sa nt nsa ee ; ; l ia epr n e Ke wod ] t ai t rd UC C i cl x e e c g o ct n i di 03 6 /i n17 —8 0 0 21 . 7 o:  ̄ 9 .s.6 47 6 . 1 . 0 1 9 js 2 83
..
6. 6 .
C ii l ora o C iee dcn 0 2 V 14 No1 l c un l f hn s i e 1 o. ) n aJ Me i 2 ( . 8
显效 1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 .%。 0例 54
胃内容物 由胃反流入食管 ;或者以胆汁 为主 的十二指肠液 自下 而上 反流入 胃,和 胃中的胃酸 、胃蛋 白酶及 容物一起 向上 反流 人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 、糜烂 。故抑制 胃酸分泌 和抗 胃食管反流,消炎利胆是治疗 反性食管 炎的主要方法 ,常 选用西药奥美拉唑、 西沙 必利制酸止痛 、 吗丁啉促 胃动力治疗 。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穴位埋线加西药 口服治疗反流性 食管炎 ,中西医结合兼蓄并取 ,综合各法之 长,互补不足 ,疗
溃疡性 结肠炎 ( C)是一种病 因未明的直肠和 结肠 慢性 U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溃
9例;年龄在 2  ̄5 0 5岁之间,病程最短 2个 月,最长 6 ;中 年 医证型 :大肠湿 热型:1 例 ,脾 肾阳虚型 :2 ,肝郁脾 虚型 : 5 例 6例,血瘀肠络 型:7例 。临床表现 以腹泻 、腹痛 、里急后重 等 为主 。使用电子结肠镜对 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 ,区 分病情程度 ,轻度病变者 :最常见,起病缓慢 ,腹泻轻,大便 次数增加不多,粪便 多成形 ,血 ,脓和粘液较少 ,出血量少 , 呈间歇性,可有腹痛 ,但程度较轻,缺乏全 身症状和体征 ,镜

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影响

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影响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 l rt ec li, ) 一 种 原 uc ai oi s UC 是 e v t 因未 明的慢性 非特 异性 炎性 肠病 , 于其病 程长 , 由 临 北方 生物 技术 研究所 提供 。 1 3 动 物 健 康 清 洁 级 S 大 鼠 5 . D 0只 , 性 , 质 雄 体 量 1 O 2 (g 由安 徽 医 科 大 学 动 物 中 心 提 供 , 验 8 ~ () , ) 实

组外 , 其余 各组 均 参 照 文献 [ ] 采 用饮 食 加 环境 干 1,
预 法 复 制 胃肠 湿 热 模 型 : 大 鼠饲 以 高 脂 高 糖 饮 食 , 将
附 属 医 院 中药 房 提 供 , 受 试 L 药 』 相 当 于 药 材 量 将 卜 J I u
5倍 的冷 水 浸 泡 lh 煮 沸 3 n 滤 过 , 渣 加 3倍 量 , 0mi , 约
组 、 瘀 散 低 剂 量 组 、 AS 热 S P组 , 组 l 每 0只 。 除 正 常
11 药物 .
芍 、 芪 各 1 , 术 、 苓 、 芍 各 1 , 连 、 香 黄 5g 白 茯 白 2g 黄 木
备 9g 炙甘 草 6g 三七 ( ) 。由安徽 中医学 院第 , , 粉 3g
热 型 UC 的作 用机 制 之 一 是 下 调 促 炎性 细胞 因子 和 上 调 抑 炎 性 细 胞 因子 , 而 减 轻 炎性 反 应 , 进 溃 疡 修 复 。 从 促
[ 关键 词] 溃疡性 结肠 炎 ; 胃肠 湿热型 ; TNF 0 I 一 3 热瘀 散 ;I 1 ; 【
[ 图分类号 ] 5 4 [ 中 R 7 文献 标志码 ] E o ̄1 . 9 9 ji n 1 0 —2 . 0 0 0 . 2 A D ] 0 3 6 /.s . 0 02 1 2 1 . 6 0 0 s 9

沈洪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撷粹

沈洪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撷粹

[11] 李云霞,高春华,沙明.中药羌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22.[12] 姜雪,史磊.丹参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7,36(3):166.[13] 曾乙凡,陈苏宁.论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机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4):192.[14] 杨静云,赖永勤,李宇兴,等.山楂、泽泻、决明子与红曲霉混合发酵制备调血脂中药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6,47(12):2100.[15] 夏亦嗣,张念慈,陈可冀.红曲米及其临床调脂应用的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4):504.[16] 王辰,王建安.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19.[17] 苏亚秦.温阳利水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J].陕西中医,1994,15(3):98.[18] 任得志,张军茹,张笑峥,等.温阳利水煎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构钙调磷酸酶信号通道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1):125.[19] 谢华宁,高安.温阳利水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194.第一作者:艾颖娜(1983—),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高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nsmoon@修回日期:2018-12-04编辑:傅如海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连续性、倒灌性、非特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或血性腹泻伴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主要表现,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本病的发病多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及微生物影响有关。

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UC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1]UC常反复发作,存在着癌变的威胁,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多项研究发现UC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较常人明显升高,关于UC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已被多方关注。

溃疡性结肠炎86例临床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86例临床分析

本 组 UC结 肠 镜 检 查 准 确 率 为 9 .7 与 文 献 [ ] 道 相 似 。 4 1 %, 9报
UC确 诊 主要 根 据 临 床 症 状 、 肠 镜 检 查 及 病 理 学 检 查 , 中 结 其
结 肠镜 检查 可 以 明确 病 变 部 位 、 围 、 度 、 腔 有 无 狭 窄 及 范 程 肠 癌 变 , 助 于 临 床 病 情 分 期 , 指 导 临 床 选择 治疗 方 案 具 有 重 有 对
形成 。
本 组 UC患 者 以腹 泻 、 液 脓 血 便 及 腹 痛 为 主 要 临 床 表 黏 现, UC的 严 重 程 度 以 轻 中 度 为 主 。肠 外 表 现 5例 占 9 , % 低 于 欧 美 国 家 _ 。本 组 病 例 部 分 有 息 肉形 成 , 种 息 肉 是 溃 疡 9 j 这 在 愈 合 的 基 础上 形 成 的 , 度 生 长 的新 生 黏 膜 和 残 余 的 正 常 过 黏 膜 组 合 在 一 起 导致 的 假 性 息 肉 , 组 9例 假 性 息 肉 中 7例 本 为 炎 性 息 肉 , 为 腺瘤 性 息 肉 , 中 2例 出现 轻 中 度 不 典 型 2例 其 增 生 , 例 出 现 重 度 不典 型增 生 。UC并假 性 息 肉 及 不 典 型 增 1 生 国外 报 道 癌 变 率 为 8 ~ 1 %_ , 内偏 低 , 缺 乏 详 细 % 0 1 国 尚 统 计 资 料 , 应 定 期 行 结 肠 镜 随访 。本 组 病 例 未 发 现 癌症 , 故 可 能 与 病 例 样 本 不 够 大有 关 。 目前 国 内外 U C主 要 依 赖 于 药 物 治 疗 , 柳 氮 磺 胺 吡 啶 以 (A P 及 5 SS) 一氨 基水 杨 酸 ( 一A A) 主要 药 物 , 度 以 上 患 5 S 为 中 者 加 用 激素 治 疗 , 重 度 患 者 以 激 素 静 脉 给 药 为 主 要 途 径 。 而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白术 、茯苓、山药 、薏苡仁 、莲 肉、木香 、陈皮、干姜、黄连 。 1 . 气滞 血瘀 型 _4 3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4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 报道如 下。 2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4 例患者 中,男2 例 ,女 1l ,年龄2  ̄ 3 。病 程最短 者 5 2 5 71 Y . I 26岁 个
证见 :腹痛 腹泻多 日,呈 现反复现象 ,病症 时轻时重 ,患者 面色 晦暗 ,消瘦无力 ,并伴 有舌质紫暗 、脉涩。针对该型 ,治宜以行气活
月 ,最 长者6 ;轻度2 例 ,中度 1例 ,重度2 ;大肠 湿热型9 , 年 7 3 例 例
肝 郁脾虚型7 ,脾虚湿蕴型 1例 , 例 2 气滞 血瘀 型1例 。 4 I . 2诊断标准
要特 征 ,属于 中医泄泻 、肠湃久痢 等病症范畴 E。笔者通过 中医辨 证 l
症较重 ,可再加入 白芍 、炙甘草 。
1. .3脾虚湿蕴型 3
证见大便溏薄 ,黏液 白多赤少 , 饮食减少 ,肢体倦怠 ,神疲懒言 , 常伴有腹痛隐隐,脘腹胀满,肠鸣 ,苔白而舌微红 ,脉像细弱 ,针对该 类患者 ,治宜健脾益气 ,化湿助运 ,药用组合如下描述 : 党参 、苍术 ,
甘厚 腻 ,酗酒 、抽烟等不 良习惯。 中医治 以化瘀通 络 ,和营止痛 。方 选少 腹逐瘀 汤加减 ,方 中蒲黄 、五灵脂 、当归 、川芎 、元胡 、没药活 血定 痛 ,桂心 、小茴香 、干姜温散肠络瘀血 ,配伍健脾 止泻之 品,如
党参、炒 白术、葛根、茯苓、白扁豆等,则泄泻腹痛可止。若热毒之
1 . 3辨证施治
1. . 1大肠湿 热型 3
疗效 标准参照 中华 医学 会消化病学分 会炎症性肠病协作 组20年 07 “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பைடு நூலகம்规范的共识意见”制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炎、 放射性 结肠 炎等 疾病 患者 。中医辨证 分型 诊 断参 照 《 中药 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 原 则》3 《 疡 性 [] 溃
结肠 炎 中西 医结合 诊 治方 案 ( 草案 )[] 中医诊 断 》4 《 与鉴 别诊 断 学》5《 [] 中西 医结 合专 科 病诊 疗 大 系 胃 肠病 学》6以及 《 [] 常见 症状 中西 医结 合鉴 别 诊疗 手
十囤科技 \ 6 6/ 技m 期利
而鄙呻 为2 第5 第 期 鏖 年 2 卷
册 》 , 定 出湿 热 内蕴 、 虚 湿 热 、 胃虚 弱 、 ]制 脾 脾 脾 肾 阳虚 、 肝郁 脾 虚 、 阴血 亏 虚 等 溃 疡 性结 肠 炎 的 6 种 常 见证 型 的证候 诊 断标准 。
b fr te t ame ts ic nl <0O ) T e s n rme m e b s efc e ne la c mua o f e e h et n i f a t o r g i n y .1. h y d o swi t et f t w r it h es e ma cu lt n o i
13 治 疗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均 给 予 自拟 方 热 瘀 散 . 口服 治疗 。处 方 : 芪 1 , 黄 5g 白术 1 , 苓 1 , 2g 茯 2g

道 ・临证 劈
或胀 痛 , 日发 作 数 次 ; , 部剧 痛 或 绞 痛 , 每 9分 腹 反 复发 作 。④ 腹胀 : , ; , 0分 无 2分 偶有 , 微 腹胀 ; 轻 4
情 分期 : 活动 期 7 例 (93 ) 缓解 期 9 (0 7 ) 5 8 .% , 例 1 .% ; 辨证分 型 : 型进行 分类 : 热 内蕴 2 证 湿 7例 (2 1 ) 3 .% , 脾虚湿热 1 3例 (5 6 ) 脾 胃虚 弱 1 1 .% , 9例 (2 5 ) 2 .% ,
h y r me o tm l c mu a o f t e s d o f n e a c u l i no mp h a s l a a . e t et p e n d f in yt eb s. n i a t a d . e a l sd mp h a s l e e ce c e t t we u d o i h
d mp h a n a - e t d e t p e n d f in y n e e a . e t a d d mp h a u o s le e ce c ,a d t r wa e r a l i e e c o a e t t e i h s r mak b e d f r n e c mp r d wi o r h h
脾 肾 阳虚 9例 (0 7 ) 肝郁 脾 虚 1 1.% , 3例 (5 6 , 1 . ) 阴 血 亏虚 3例 (. % 。各 型轻 、 3 5) 中度 U 型 与病 情 C证 程度 的关 系 , 见表 1 。
表 1 u 证 型 与病 情 程 度 的 关 系 C
性 疾病 。 临床表 现 为腹 泻 、 黏液脓 血便 、 腹痛 。 病情 轻 重不 等 , 多呈 反复发 作 的慢 性过 程 。目前西 药 治 疗 虽有 一 定 的效果 , 副作 用较 大 , 易 复发 。据 但 且
Efe t f u a e t g 8 s s f i n o e a eUl e a i e Co i s f c Y S n i Tr ai 4 Ca e l a d M d r t c r t l i o Re n n o M d v t
WANG Y - h u , I Y n - o g i z o L U i g d n a
之 品, 患者 保持 情绪 舒 畅 , 嘱 停用 其 他药 物 。 1 4 疗 效标 准 参照 《 . 中药新 药 临床 指 导原则》。 [ ]
拟 定疗 效标 准 。临床 痊 愈 : 状总 积分 较 治疗前 减 症 少 >9 % 显 效 : 状 总 积 分 较 治 疗 前 减 少 >7 % 5; 症 0; 有 效 : 状 总积 分 较 治疗 前 减 少 >3 % 无 效 : 不 症 0; 达 到 以上 标准 或 恶化 者 。症 状积 分方 法参 照 《 中药 新 药 临床 指导 原 则》。制定 。计 分标准 : 腹泻 :分 , [ ① 0 无; 3分 , 日<4次 / 每 3 6分 , — 4 6次 / ; d 9分 , 每 日>6次。②脓 血便 : 分 , ; , 量脓血 ; 分 , 0 无 3分 少 6 脓 血 便 为主 ; 9分 , 部 脓 血便 或 便 新 鲜 血 。③ 腹 全 痛: 0分 , ; 无 3分 , 腹痛 轻 微 、 隐痛 、 发 ; 偶 6分 , 腹痛
[ 要] 目的: 摘 观察热瘀散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c的临床疗效。方法: u)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 u c患者 8 例 , 4 均 给予 口服热瘀散治疗, 疗程为 4 周。结果: 治疗 4 周后总有效率为 9.% 4 1。各症 状积分较 治疗前显著降低 (<0O) P . 1; 热内蕴证 、 脾虚湿盛证疗效最好 , 与其他证型疗效相 比, 有显著性差异 ( . 5 。结论 : P<0 0) 热瘀散 治疗轻、 中型 u c 各证型有显著疗效 , 尤其以湿热 内蕴证、 脾虚湿热证型 疗效 最好 。 [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 热瘀散; 中医药; 疗效观察 [ 中图分类号]R 7 . 2 54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8 22 1) 4 0 6— 3 4 6 5 (0 2 0— 0 6 0 0
年龄 l ~ 5岁 ; 程 2周 至 7年 。临床 类 型 : 77 病 初发 型 l 7例 (0 2 ) 慢性 持 续型 2 例 (7 4 ) 慢性 2 .% , 3 2.% , 复发型 4 4例 (2 4 )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 型 4 5 .% ; 轻 7例 (6 0 ) 中型 3 5 .% , 7例 (4 O ) 病 变范 围 : 肠 炎 3 4 .% ; 直 8 例 (5 2 ) 直 肠 乙状 结肠 炎 2 4 .% 、 6例 ( 10 ) 左 半 3.% , 结肠 炎 1 例 (3 1 ) 全 结肠 炎 9例 (O 7 ) 病 1 1.% , 1. % ;
J e ate tfG s oneo g, h i t f l t opt u n esyo r io a C i s dcn, p r n o at etrl y TeFr f ie H silfA h i i ri Ta t nl hn eMei e D m r o s Ai a d ao n U v tf di e i Hf i 3 0 1 C ia 2A h i n esyo Ta i nl hns dcn ee 2 0 3 , hn ; n u i ri r t a C i eMe i e U v tf d i e o i
分 , 胀 较 重 , 复 出现 , 能 忍 受 ; 腹 反 但 6分 , 烈腹 剧 胀、 持续 出现 、 能 忍 受 。⑤ 肛 门灼 热 : , ; 不 0分 无 1 分 , 。⑥里 急后 重 : 有 0分 , ; 无 1分 , 。 有
15 统 计 学方法 数 据采 用 S A S1 . . P S 1 0分析 。 计 量 资料 采 用均 数± 标准 差 ) 示 。治 疗 前后 各 表
sn rme P<00 ) C n lso : Yu a Sefciei ete t n f l n d r euc rt ec l i. m y do sf .5. o eu in Re S n i f t t ame t mi a dmo ea leai ois wi e v nh r o d t v t
黄 芩 1 , 连 9g 败 酱 草 3 , 参 1 , 七 5g 黄 , 0g 丹 5g 三 粉 ( ) , 冲 3g 赤芍 1 , 香 9g 白芍 1 , 甘 草 5g 木 , 2g 炙
6g 。将 上 药水 煎 2次共 取汁 约 3 0 L 早晚分 服 , 0 , m
l剂 / 。 d 4周 为 1 个疗 程 。 药期 间忌 食 生冷 、 服 油腻
Eih y f u a in swi le ai e c l i ts n a d fd a n sswe d n i e e m u a o e s g t- rp t t o e t u c r t o i sme t d r so ig o i h v t a r a mi s r d wi Re S n f r4 we k . e t Y Re u t To a f ci e r t s 9 . % a trf u e s t ame t h c r so l s mp o e r a e h n ta sl : t l e t a e wa 4 1 e v fe o r we k ’ r t n .T e s o e fa l y t ms d c e s d t a h t e
^ 。 r c 0 j c v :T b ev h rp ui e e t o e u a n t a n l rt e c li. to : btat be t e o o sr e tea e t f c f R S n i r t g uc ai o t Meh d i c Y ei e v is
症状 积分 采用 W l o o i c x n秩和 检验 。多组 单 向有 序 资料采 用 R d t分 析 。 ii 己 结果
21 治疗结果 8 . 4例 患 者 , 愈 3 痊 l例 (6 9 ) 3.% , 显效 2 8例 (3 3 ) 有 效 2 3.% , 0例 ( .9 , 效 5例 2 8)无 3 6 ( 0) 总有效率 9 .% 6 %, . 4 1。
1 2 诊 断标 准 所 有 患者 均依 照 《 我 国炎 症性 . 对 肠 病诊 断 治疗规 范 的共 识意 见》2进行 诊 断 , [] 并排
除细 菌 性痢 疾 、 米 巴性 肠 炎 、 罗恩 病 、 易激 阿 克 肠 综合征 、 血吸 虫 病 、 他 感 染 性 结肠 炎 、 血 性 结 其 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