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应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临床疗效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7-11-24T15:08:42.8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作者:龙跃辉[导读] 分析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118000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
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
比较两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沉、IL-6、TNF-Α、IL-8。
结果:联合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沉、IL-6、TNF-Α、IL-8差异小,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沉、IL-6、TNF-Α、IL-8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水平和血沉,加速症状消失,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溃疡性结肠炎为非特异性炎性肠病,为局限于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需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
本研究探讨了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
联合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33.45±2.13)岁。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33.34±2.78)岁。
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作者:王丽梅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6期【摘要】目的评价在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灌肠液的疗效。
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开展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随机分为参照组及治疗组各19例。
参照组实施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实施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结肠镜下评分及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结肠镜下评分经治疗后降低,并低于参照组患者(P【关键词】美沙拉嗪;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2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中属于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在近几年来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变位置主要是远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能够向近端呈逆行发展,程度严重时会累及结肠和回肠的末端。
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等,临床中因美沙拉嗪药物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对此,本文就美沙拉嗪药物治疗的效果在选取的研究对象中展开研究,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为本次研究对象的患者为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抽取治疗时间段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以数字分组原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及治疗组患者各19例。
所有患者对象均满足临床中关于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均伴有反复性持续发作的脓血便及黏液便、腹痛等;均经肠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
其中参照组中有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6±2.31)岁,病程为1周-8周,平均病程为(4.5±0.96)周,疾病类型有复发8例、初发11例;参照组中有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5±2.18)岁,病程为1~7周,平均病程为(4±0.78)周,疾病类型有复发5例、初发14例。
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 医学 2 1 0 0年 6月 第 3 卷 第 1 1 6期
・
药 物与 临床 ・
美沙 拉 嗪 栓 治疗 溃疡 性 结肠 炎 2 8例 I 疗 效 观 察 临床
钟 贵 芳 , 占强 , 家 慧 , 赵 麦 李 浩 ( 东 省 深 圳 市第 四人 民医 院 肛 肠分 院 , 广 广东 深圳 5 83 ) 10 1
腹 痛 、 泻 、 液 脓 血 便 。病 情 轻 重 不 等 , 呈 反 复 发 作 的慢 腹 黏 多
病程 6个月 一1 , 3年 平均 56年 。两组的年龄 、 . 性别及病 程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 具有可 比性。 .5 ,
Th r ame tp ro a td 8 we ks R e l t M e aa i e s pp str i e y a a lg n h we et re e t h n SASP i ra ig u — e te t n e d lse e . sl s i l s lzn u o io y gv n b n pu i g s o d b te f cst a l n te tn l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表2 血清C 反应蛋 白检查果比较 ( / ,; ±s 一 mg L )
1 资料 与方 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 2 0 . 1 0 3年 1月至 2 1 0 0年 1 2月期 间发病的 轻 、中度 溃疡性结肠炎 门诊 患者 7 , 9例 均符合 中华 医学会消化 病学分会制定 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将病例 随机分为观察 。 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4 1例 ,男 2 5例 ,女 1 ,年龄 1 6例 7 6 ,平均 4 . .岁 ,病程 3 月 一 2岁 2 5±50 个 9年 ,平均 4 . . 5±1 5 年 ;对照组 3 8例 ,男 2 3例 ,女 1 ,年龄 1 —5 ,平均 5例 8 9岁 4 . 46岁 ,病 程 5个月 ~87年 平 均 51 . O7± . . . ±1 2年 。两组的 性别 、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 p 00 5)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 口服美 沙拉 嗪 ( . 2 商品名 :佳鹿灵 , 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 司生产 )1 . 0克/ ,4次, 次 日;观察组在 对照组 的基础 上加 服双歧三联活菌 ( 品名 : 双歧 ,内蒙古 商 金 双歧药业公司生产 )4片/: 0 ,3次/ 日,疗程为 8 。疗程结束 周 后分别统计两组完全缓 解例数 、总有效例数 、完全缓解率和总 有效率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 蛋 白的变化情 况和不 良反应 一 发生情况并复查肠镜 。 l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2 0 _ 3 0 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 的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 ,结肠镜检查 黏膜大致 正常 ;有效 :临床症状 基本消失 ,结肠镜复查肠 黏膜轻度炎性
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引言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持续性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
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种治疗方式。
黄芩汤颗粒剂作为中药在临床上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而美沙拉嗪则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本文将从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
一、药理作用1. 黄芩汤颗粒剂黄芩汤是一种具有较为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半夏、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
据研究,黄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素、黄芩素-8-O-葡糖苷、黄芩素-7-O-葡糖苷等。
黄芩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多种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肠道黏膜的损伤,减轻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黄芩素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美沙拉嗪美沙拉嗪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美沙拉嗪可降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白细胞聚集,降低炎症反应。
美沙拉嗪还可以减少肠黏膜的损伤,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美沙拉嗪可以有效地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和进展。
二、临床疗效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相比,黄芩汤颗粒剂+美沙拉嗪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行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总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总分为(2.61±1.01)分,疾病活动性指数为(1.43±0.68),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实施。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直肠、乙状结肠为主要病变部位,也可延伸至降结肠。
20~30岁为该疾病的好发年龄,其因素与其饮食相关,具有较长的病程且反复发作,如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患者大出血,危及生命安全[1]。
大量研究表明,菌群的失调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
本研究对于2015.02~2016.01期间收治的部分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具体如下: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值为(43.99±5.70)岁;轻度活动期溃疡者11例,中度活动期溃疡者19例。
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孔令梅【摘要】目的对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和分次服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黏膜愈合率、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缓解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而顿服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分服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不过患者顿服的依从性更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14【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分次服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作者】孔令梅【作者单位】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溃疡性结肠炎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肠胃系统疾病类型,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影像。
为了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本文特选择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和分次服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100例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结肠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1]为依据所有患者均确诊,且处于轻中度期,并经病理诊断证实。
6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38.5±5.1)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病程(8.4±2.5)年,其中59例患者伴有腹痛,86例患者伴有腹泻,80例患者伴有便血,32例患者伴有里急后重,26例患者伴有腹胀。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
方法 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美沙拉嗪+酪酸梭菌肠球菌。
对照组30例,美沙拉嗪。
疗程均为4周。
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美沙拉嗪、酪酸梭菌肠球菌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美沙拉嗪酪酸梭菌肠球菌溃疡性结肠炎【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89-0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
我国虽无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但近10年来UC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趋势则非常明显[1]。
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直肠和远端结肠好发,UC是一种与遗传、免疫、环境和感染等多因素相关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
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且易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故已被WHO定为现代难治病[2]。
本文选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目的是寻觅能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的药物。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符合2012年广州标准[1]入选标准是: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病程多在4周以上;②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UC中度以下,活动期;③年龄在18-60岁,男女不限;④无肠穿孔、癌变、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⑤无肝肾脑等严重疾病。
共有66例患者纳入。
1.2治疗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1g,qid;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日本东亚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00mg,t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沙拉嗪应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
2019-11-13T17:50:29.3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11期 作者: 邹洪丽
[导读] 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 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大庆康复医院消化内科
163453)
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 年 3月 至 2019 年1 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90
例均为轻中度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 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优于对照
组,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明显。结论 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
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
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灌肠;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UC)在国外较常见,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UC表现为多因素、多层次且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临床较
为难治,且复发率极高。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控制急性发
作,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1]。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防止复发。现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 3月 至 2019 年 1 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 例均为轻中度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 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
45例,男 27 例、女18例;年龄18~ 66 岁,平均年龄
(
41.5±7.5)岁;平均病程(8.5±3.0)个月;轻度30例,中度15例。观察 组患者45例,男 28例、女17例;年龄17~ 65 岁,平均年龄
(
42.5±6.5)岁;平均病程(8.0±3.2)个月;轻度32例,中度1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剂,口服治疗,100mg,每日三次;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剂,口服,100mg,每日3次;所有患者
均连续治疗
4 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黏膜损伤,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结肠
镜检查肠粘膜总体正常;有效:减轻腹痛,减轻腹泻,减少粘液和血便,结肠镜检查改善肠粘膜病变;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病
情不同程度恶化,结肠镜检查也没有改善
[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观察数据结果应用 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用 X2 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
用百分率(
%)表示,如P<0.05时,则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 疗效进行比较,对照 组患者45例,显效19例(42.22%),有效14例(31.11%),无效12例(26.67%),总有效
率为
73.33%。观察 组患者45例,显效30例(66.67%),有效12例(26.67%),无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黏膜损伤指数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45例,治疗前(4.73±0.82)分,治疗后(2.58±0.84)分;观察组患者45
例,治疗前(
4.69±1.16)分,治疗后(1.89±0.93)分;观察组患者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0.05)。
2.3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对照组患者45例,发生恶心呕吐6例,白细胞减少1例,皮疹3例,贫血3例,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患者45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贫
血
1例,发生率为6.67%;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明显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累及粘膜层,可触及粘膜下深层、肌层并形成溃疡,主要位于直肠
和乙状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许多与其发病有关的因素,感染被认为是病因。肠道细菌是继发性入侵,造成感染溃烂,
粘膜破坏
[3]。溶菌酶理论认为,溶菌酶和粘蛋白酶是主要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溶菌酶浓度的增加可溶解保护肠粘膜表面的粘
液,使肠粘膜暴露于粪便中,使肠粘膜暴露于粪便而继发感染。精神因素可引起肠粘膜改变,甚至溃疡;另外,对食物的自主神经功能或
其他物质过敏,大肠紊乱,营养缺乏,代谢失调,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与其他因素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程长,呈慢性病程,常交替适应和缓解,少数患者症状持续,逐渐加重。溃疡性
结肠炎病变一般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很少穿透肌肉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反复腹痛、腹泻易使人害怕进食、营养不良、水电解
质流失,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体重减轻和贫血。
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溶剂,药物在肠道崩解后可完全到达小肠和结肠,作用于粘膜的炎症,抑制前列腺素炎症引起的炎症的前列
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等形成,抑制
NK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清除氧自由基和脂肪酸过氧化等机制发
挥治疗的作用,且不良反交较少
[4]。
本研究中,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患者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总之,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成振华.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v.2(18):254-255.
[2]
成龙,龚磊,王凯彬.美沙拉嗪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63-63.
[3]
龙少根.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17-17.
[4]
郝艳军,郑长青.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J].天津医药,2004,32(10):64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