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课件完美版

7.“画竹 ”是本 文的线 索,本 文记述 文与可 画竹的 情形, 以充满 感情的 笔触回 忆两人 的交往 ,以及 文与可 死后自 己的悲 慨,又 从文与 可的创 作经验 中总结 出艺术 创作的 规律, 熔叙事 、抒情 、议论 于一炉 。
8.总之, 说明文 中使用 生动活 泼的语 言,不 仅能增 强文章 内容表 达上的 形象性 、可感 性和文 学色彩 ,使读 者获得 不同程 度的美 感体验 ,受到 美的陶 冶,还 有助于 加深读 者对说 明内容 的理解 ,增知 益智。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复习课
小王
小李
一、考点分析、提高技巧
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
任务一:
完成导学案上的【例1】和【归纳总结1】
一、考点分析、提高技巧
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014·海南卷) B、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人教版生 物必修 三《通 过神经 系统调 节》课 件完美 版
人教版生 物必修 三《通 过神经 系统调 节》课 件完美 版
一、考点分析、提高技巧
考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教版生 物必修 三《通 过神经 系统调 节》课 件完美 版
人教版生 物必修 三《通 过神经 系统调 节》课 件完美 版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人教版生 物必修 三《通 过神经 系统调 节》课 件完美 版
任务三:
完成导学案上【小组讨论】
一、考点分析、提高技巧
考点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小组讨论】请判断:刺激下图中哪一点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 (共72张PPT)

膜外正电荷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动作电位:受刺激时(兴奋状态) 外负内正(Na+内流,协助扩散)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动作电位)
局部电流 刺激
电流方向 膜外:未__兴_奋__区__域__流_向__兴__奋__区_域_______ 膜内:兴__奋__区__域_流__向__未__兴_奋__区__域______
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P22 基础题 1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
B 损,那么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 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 觉
学案自主探究问题2 反射和反射弧当堂练一练
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
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反__射_弧_ 。
反射的过程:感受器―→①传__入__神__经___―→②_神__经__中__枢__ ―→传出神经―→③_效__应__器__
。
反射发生的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②有效的外界刺激。
例:写出 a b c e f 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 效应器 b 传出神经 c 神经中枢 e 传入神经 f 感受器
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3.反射弧包括
、、
、
、
五部分。
? 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怎样传导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的概念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_相__对__静__止__状态变为_显__著__活__跃__状态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写字
失写症
W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失读症
V
S
运动性失语症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讲话
H
听觉性失语症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W区:书写语言中枢 (Write) (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字)
言 语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Sport)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 生命活动的调节
温故:
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什么?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 制。
神经网络遍布 全身各处,时 时刻刻传递着 大量的信息, 指导各组织的 活动,在稳态 调节中扮演主 要角色。
:兴奋的传播类型比较
类型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方向
双1 向
单向
形式
局部电流的形成
神经递质2 的扩散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突3 触
速度
快4
慢5
其他
在同一细胞内电信号 在不同细胞间,依靠于电 的传导,不能间断 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
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 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意义:
使身体的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进行 的更加有条不紊,更加精确。
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 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 涉及到人类的听、写、读、说。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讨论: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 尿中枢控制排尿;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 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只能依 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
无效应
兴奋
既无感觉又 神经中枢:分析,综合
无效应
兴奋
归纳总结:只反有射感活觉动需要传经出过神完经整:的传反导射兴弧奋来实现, 无只 无如 损效有 效果,应感 应反反觉射射弧就中不任能效何进应兴环行器奋〔节。:肌在作肉结出收构相缩和应或功反腺能响体上分受泌〕
注:人体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思考与讨论
1.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 不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
流方向 膜内: 兴奋部位
非兴奋部位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 一致。
〔1〕过程:
刺激
电位差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局部电流〔回路〕
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2〕特点〔方向〕 : 双向传导〔在生物体内:单向〕
〔3〕形式: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探究:为什么会产生电流?
神经纤维
突触
传导形式
以电信号传导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传导效果 使未兴奋部位兴奋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与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分析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 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速度, a 点先兴奋, d 点后兴奋,电 流计发生两 次方向相反 的偏转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篇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组制作人:张桂艳一、教材分析有关于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根底──反射弧等相关的根底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拟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
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解析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问题诊断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策略设计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表达科学方法教育,防止封闭的演绎过程。
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表达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比拟的认知策略:比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
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响。
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1)
(2)
(3) (5)
(4)
课后探究:当微电极均插入膜内时,以上刺激发生 时,电表指针如何偏转?
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元彼此之间的“对接”方式: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2、突触: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 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思考:若刺激右侧,电流计指针怎样偏转?
测量部位都在神经纤维膜外,刺激左侧
+
a
图1
+ b
-+ a 图3
-+ b
刺激
+-
+
+
-+
结论:
a
图2
b
a
图4
b
刺激可使神经纤维膜外受刺激处电荷由正变负,并且负电荷可以移动,所 到之处依次变为负电荷,经过之处依次恢复正电荷。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
谈梅止渴
1、吃梅止渴 2、望梅止渴 3、谈梅止渴
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 非条件反射
像2和3中,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其中,第3类条件反射与人类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刺激 神经中枢 特点
神经中枢 手碰到高温物体是如何产生反射的呢?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后,分布在皮肤内的 感受器 受到刺激产生神经中枢,然后经过
传导进入 传入神经 ,经过其分析和综合,产生 兴奋 通过 传出神经 传达 效应器
高中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D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如果
把电流计的两个指针分别放在神经纤维的两个部位。
2.对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 (1)两接头处同时兴奋,则指针不偏转。 (2)两接头处不同时兴奋,再分析哪个接头先兴奋,电流的 方向就由未兴奋的接头传向到兴奋的接头,指针也由未兴奋的 接头偏向兴奋的接头。 3.归纳
图 2-1-1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反射的过程:感受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效应器 传出神经―→③_______。
【探究与学习】尝试用橡皮锤(没有的话可以握紧拳头)轻轻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感受一下膝跳反射,并归纳膝跳反射的 反射弧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提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脊髓)—— 传出神经
贮存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__和再现。 【探究与学习】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 A.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 B.学习过程中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 C.大脑皮层位于大脑表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D.大脑皮层 S 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解析】大脑皮层 S 区受损,患者看得懂文字,听得懂别 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为运动
【解析】由于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 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
【答案】D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 小脑 脑干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和 脊髓 _____。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最高级 (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______中枢。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答案

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新课标)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思维导图】【微试题】1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方法规律】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传导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2 [2015浙江高考]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微思考】已知神经纤维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正好相反。
静息时的K+外流和兴奋时的Na+内流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提示:被动运输。
3 [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Cl- 同时内流【微探究】(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还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为什么?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
因为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2)神经递质以什么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其意义是什么?提示:胞吐。
短时间可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兴奋传递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者
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 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兴奋传导的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体
神经末梢
树突 轴突 突起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神 细胞体
经 元
突起 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当神经纤维受到一定的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 对Na+的通透性增大, Na+迅速内流,形成局部 膜电位内正外负的状态
(3)传导 局部电流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变化 一定刺激
++++----++++ ----++++---- ----++++---- ++++----++++
受刺激的兴奋部位和与它相临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 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在膜 的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兴奋的传导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
神经.纤维
神经
膜(结缔组织)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
+
+
a
图1
b
+
-
a
图3
b
刺 激-
+
+
+
a
图2
b
a
图4
b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结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
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1) 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
+++++++++ - -------------------
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 )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
杯状或球状小体
突触小体
2、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 细胞相互接触,并发生信息传递和整合的部位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另一个神经 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 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 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考考你:下列现象属于反射吗?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含羞草的叶子被触碰后会下垂;
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
用针刺激蛙的离体腓肠肌,肌肉会收缩。 下面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C )
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 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C.预备玲响,走进教室 D.强光刺激,立即闭目
+++++++++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K+分布不均: 膜外[Na+]>膜内[Na+] 膜内[K+]>膜外[K+] 静息时, K+可以外流,使膜外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 内含有较多负离子,使膜电位呈现出内负外正
(2) 兴奋状态: 动作电位: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一定刺激
----++++++++ ++++-------- ++++-------- ----++++++++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外__正__内__负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外__负__内__正___
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外__正__内__负_____
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存在____电__位__差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局__部__电__流____
5.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 ___电__位__变__化___,如此下去,将_兴__奋___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 为___静__息__电__位______
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中枢神经 系统
大脑:最高级中枢 颅腔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下丘脑级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
想一想: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之间什么关系?
• 1、成年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 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 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 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突触种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
一个神经 元的兴奋 经轴突传 到突触小 体
突触小 泡释放 神经递 质到突 触间隙
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 触后膜另 一个神经 元产生兴 奋
(1)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特点: 单向性
(2)传递方式:
电信号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吃过梅子的人 看到梅子时, 唾液腺也会分
泌唾液
吃过梅子的人, 在谈论梅子时, 唾液腺仍能分
泌唾液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
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非条件反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 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思考与讨论:
1.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 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 2.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吗?
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均无运动功能
归纳总结: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 损,反射就不能进行。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 颅腔中的脑 ➢ 脊柱中的脊髓
周围 神经 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脑 中枢
脊髓
神经 系统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小脑
(有维持 身体平衡 的中枢中
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 动的低级中
枢)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 和内分泌的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
末端有轴突的分枝
(1)神经元的功能: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 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 细胞体
经 元
突起 树突
(1)过程:
刺激
电位差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局部电流(回路)
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2)特点(方向) : 双向传导
++++----++++ ----++++---- ----++++---- ++++----++++
(3)形式: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 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 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