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第一篇井田开拓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矿井生产概况2、掌握基本概念3、掌握煤田划分为井田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重点:基本概念和煤田划分为井田难点:煤田划分为井田突破方法:1、详细讲述2、动画演示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一、基本概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

称为矿区对煤田划分的矿区,根据规划有计划的建井进行开发生产过程,称矿区开发。

大的煤田往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开发,如陕西的渭北煤田划分为:铜川、蒲柏、澄合、韩城等矿区,走向170km地跨7个县市。

小的煤田可为一个矿区或一个矿井进行开发3、井田:煤田内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巷道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立井,2 —斜井,3 —平硐,4—暗立井,5 —溜井,6—石门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立井(竖井)——按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分: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1、垂直巷道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垂直巷道主立井(主井)用于提升煤炭。

副立井(副井)用于提升或下放人员、材料、设备、矸石和矿井通风主要通道。

风井、排水井暗立井——无直通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主暗立井,副暗立井溜井——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

溜煤眼——长度短,直径小的溜井。

2、水平巷道平硐——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主平硐,副平硐。

石门——无直通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煤门——无直通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煤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开掘石门,穿过煤层的一段巷道)平巷——无直通地面出口,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煤层平巷——开掘在煤层中的平巷岩石平巷——开掘在岩石中的平巷阶段大巷——为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阶段大巷: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

(精选)采煤方法之第十六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精选)采煤方法之第十六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i、煤层露头降低; ii、断层影响:只查出落差25m的断层; iii、火成岩侵入; iv、火灾损失; v、小窑开采损失。 (3)人为损失 采出率达不到要求
K的取值:
大中型煤矿1.2~1.4; 小型煤矿1.4~1.6
A与Z要相适应
限量煤田,Z一定,只能选A与T相适应。 富量煤田,先定A,再定TZ井田尺寸
我国要求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要大于60年
煤炭工业设计矿井设计规范中储量A与 服务年限T的关系
A(万t/a)
T/a
第一水平服务年限/a
α<25 α=25~45 α>45
≥600
80
40


300~500
70
35


120~240
60
30
25
20
45~90
50
25
20
15
9~30
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2)意外储量损失
(三)矿区规模
矿区规模:矿区均衡生产时期的生产能力。 按矿区设计生产能力(万t/a)划分为: 特大型矿区:10003000万t/a,重点煤矿15处,占 14.4% 大型矿区:5001000万t/a,重点煤矿18处,占17.3% 中型矿区:300500万t/a ,重点煤矿19处,占18.3 % 小型矿区:300万t/a,重点煤矿52处,占50%
1、国家政策
矿区规模与服务年限
矿区建设 规模(万
t/a)
1000 及以

800及 500及 300及 100及 100及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下
均衡生产 100以 90以 70以 50以 40以 30
年限(a) 上

急救知识培训:矿业工程概论课件(第二章)

急救知识培训:矿业工程概论课件(第二章)
表2-1 矿井地质储量分类表
储量级别和勘探程度
(1)
(2)
1.矿井地质储量(Z)
矿井地质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尚难利用储量。
2.矿井工业储量(Zg)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 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即可供利 用的能利用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进行矿井设计的资源依据。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 (3)按煤组划分
图2-2 人为划分井田境界(P28) 1—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3—按煤组划分
(4)按煤组划分
图2-3 按煤组划分井界 1、2—浅部分组建斜井;3—深部集中建立井
二、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 矿井储量是在划定的井田范围内,根据勘探资料计算 而得到的煤炭储量 。
●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45、60、90万t/a。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9、15、21、30万t/a。
3.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要确定矿井生产能力,首先要了解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 矿井生产能力主要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储量、 开采条件、设备供应及国家需煤等因素确定。 (1)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2)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 (3)储量条件。
三、矿井开采的概念 (一)井田再划分
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称为阶段。
图2-4 井田划分为阶段
开采水平: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所在的水平位置及 服务的开采范围,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水平”。 水平表示:标高、开采顺序、用途
矿井生产系统图
(1)阶段划分为带区
带区: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 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 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如图2-6所示。

采矿工程--第二章 井田开拓

采矿工程--第二章 井田开拓

(二)矿井生产能力 1.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万t/a
表示。 2.矿井井型 矿井井型是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
型。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矿井三种。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120、150、180、240、300、
400、500万t/a及500万t/a以上的矿井;习惯上称300万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首先,确定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其二,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其三,确定同时生产的采区数目。
(三)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Zk、设计生产能力A和矿井服务年限T三者 之间的关系为:
T Zk A K
式中 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设计一般取1.3~1.5。
考虑储量备用系数k的原因是:矿井各生产环节有一定的 储备能力,矿井投产后可能超产;局部地质条件变化,如煤 层露头降低、小于25m的断层、小窑开采深度加深等,使储 量减少;有的矿井由于技术原因,使采出率降低,从而减少 了储量。
第二章 井田开拓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井田开拓方式 第三节 井田开拓中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一、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煤田与井田
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富量煤田:面积大、储量丰富的煤田。 限量煤田: 面积很小、储量有限,只能由一个矿井来开采的 煤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1.划分的原则 (1)井田境界、储量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根据我国煤矿当前开采技术 水平,小型矿井约为1.5~5km,中型矿井约为4~7km,大 型矿井约为7~15km。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如图2-1) (4)要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煤田井田划分介绍课件

煤田井田划分介绍课件
01
03
02
04
2
地质勘探方法
01
地质填图:通过地质调查和填图,了解煤田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分布。
02
钻探:通过钻探,了解煤田的深度、厚度和煤质。
03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地震、电法、磁法等方法,了解煤田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分布。
04
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了解煤田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分布。
资源评估方法
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了解煤田的储量、煤质、埋藏深度等信息
4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田井田划分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02
开采技术分析:分析煤田的开采技术条件,如开采方式、开采成本等
03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煤田的经济效益,为划分方案提供参考
04
环境保护考虑:考虑煤田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保措施
05
综合分析:综合以上因素,制定煤田井田划分方案
06
3
某地区煤田井田划分案例
某地区煤田概况:煤田位置、面积、煤层分布等基本信息
D
划分目的:便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煤田井田划分的意义
保障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划分煤田井田,可以避免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保障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合理划分煤田井田,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保护环境:科学划分煤田井田,可以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技术难点:煤田井田边界的确定解决方案:采用地质勘探、遥感技术等手段,对煤田进行详细勘测,确定边界。技术难点:煤田井田资源的评估解决方案:采用地质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煤田井田的资源进行评估,确定资源量。技术难点:煤田井田开采方案的设计解决方案:采用计算机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煤田井田的开采方案进行设计,确定最优开采方案。技术难点:煤田井田环境保护解决方案:采用环保技术、生态修复等方法,对煤田井田进行环境保护,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采煤概论(第3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采煤概论(第3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50
15~20
各省自定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
15~20
12~15
14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 井田划分成若干长条,每一个叫阶段。
井田划分阶段
2020/I7/、28 II、III—阶段序号;h1、h2、河南、理h工3大—学 阶采煤段概论斜长;H1、H2、H3—阶段垂高 15
►一个矿井由几个采区同采来保证矿井生产能 力,要由采区生产能力来确定。一般地,大 型矿井为2~4个,小型矿井为1~2个。
2020/7/28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
31
►2.分带式布置
► 该划分方式是将整个阶段沿走向方向划分成若干 倾斜长条,沿走向宽度用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推进。这种划分方式叫分 带式布置,其采煤方法称为倾斜长壁采煤法。条 带沿倾斜长度等于阶段斜长,见图3—10。
2020/7/28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
11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井型划分如下:
井型
生产能力(万t / a)
大型矿井: 120、150 、180 、240 、300、
400、 500及 500以 上 ( 其 中 300万 t/a及其以上又称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 45 、 60 、90 。
▪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
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
2020/7/28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
13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第1讲 井田开拓

第1讲    井田开拓

• 全性好。
井田开拓方式选择
斜、立选择
1.煤层赋存 2.表土层 3.水文情况 杂 4.急倾斜煤层水平数 5.井田倾斜
斜井 浅 薄 简单
单 短
立井 深 厚 复
多 长
井田开拓方式选择
三种开拓方式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条件适宜时,应按照先平硐、后斜井、 再立井的顺序来考虑开拓方式。 由于影响开拓方式的因素比较多,涉及到井硐形 式、水平数目、阶段内划分等,因此,在选择开拓 方案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地质、地形 以及技术经济条件,通过方案比较后确定。
风联络巷
斜井开拓
斜井形式的选择
斜井倾角主要依据其装备的提升设备确定。
根据经验,一般应符合下列范围:
串车提升
α≯25°
箕斗提升
α=20°-35°
无极绳提升 α≯10°
胶带输送机提升α≯17°
立井开拓
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 特点:对井田地质条件适应性很强,广泛 采用的一种方式。生产系统比较简单,运 输环节少,建井速度快,投产早。 开拓方式、开掘顺序、生产系统。 运煤系统 运料系统 通风系统
第四节 开采水平的设置
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 巷道和硐室的总称。它担负着矿井煤矸、物 料、设备、人员的转运,又为矿井的通风、 排水、供电服务,是连结井下运输和井筒提 升的枢纽。 车场形式:根据矿车在车场内运行的特点, 井底车场均可分为环行式和折返式两大类。
井底车场
主井系统硐室: 翻车机硐室、煤仓、箕斗装载硐室、清理斜巷、绞 车硐室等。 副井系统硐室: 马头门、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水仓、等候室、 调度室、消防材料库等。 井底车场运输线路: 存车线:主副井存放空重列车的线路。 行车线 :空重列车运行线路,包括调车线和绕道。

煤田的划分优秀课件

煤田的划分优秀课件
3 ) .采区上(下)山 定义:联系采区内各区段平巷与开采水平的巷道,一 般是斜巷。
4 ) .采区类型 分为: 双翼(面)采区 单翼采区:少数条件下也采用。
单翼采区分为前上山和后上山(参照物-井筒)
2
6A
C14
35 1
前上山
后上山
跨多上山
(二)分带式
定义:在阶段内不划分采区,而走向或者倾斜将阶段划分 成若干个只能布置一个平面的长条叫分带,而这种划分方式 叫做分带式划分
F2 F4
J3 带区式划分
2.3、矿井内的开采顺序 我国可总结为: 采区前进:(参照物井筒) 区内后退:(区段参照上山) 下行采序:(包括层间,阶段间,区段间)
§3 储量(Z)生产能力(A)服务年限(T)
3.1、Z(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按《详查地质报告》可采资源储量的确定
• ①矿井地质资源量:
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查明煤炭资源的全部。包括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 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
• ②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1b+122b+2M21+2M22+ 333K
式中:K——可信度系数,0.7~0.9。
• ③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量 永久煤柱损失量: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
建(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 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
• ②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2M22+333k 式中:K——可信度系数,0.7~0.9。
• ③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量 永久煤柱损失量: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构)筑
物煤柱等永久煤柱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 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
煤田
世界七大煤田
▪ 内蒙古东胜煤田与陕西神府煤田合称
(东胜一神府煤田)
▪ 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 、库兹巴斯煤田 ) ▪ 美国的(波德河煤田、 阿巴拉契亚煤田) ▪ 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 ) ▪ 德国的(鲁尔煤田)
神府煤田(陕西)
▪ 神府煤田是中国和世界 特大煤田之一,是我国 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占 全国探明储量的15%相 当于50个大同矿区、 100个抚顺矿区.
+
+
+
I
近水平煤层垂直划分
mmm123
+
+
+
+
人为划分井田的方法
2、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 为界,并沿此留边界煤柱。
+ +
+
I
+0
+
+
+
+
一矿
+
+
二矿
1
- 300
+
+
2
三 矿 - 600
+
+
+
+
I
×
×
×
×
×
三矿 +
II
一矿 二矿
+
+
-+0
+ + - 300
+
- 600
人为划分井田的方法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 /a)即: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或日) 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矿井经过技术改造,核定后的生产能力,万t /a。 井型 :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
类型,称井型。
山西------大型煤田:
大同 宁武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西

山沁


西
2.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 煤田。
3.矿区和矿区开发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 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
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 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 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 发。
表3-2 我国各类井型的矿井和水平设计服务年限
4.煤田与矿区的关系:


开发Βιβλιοθήκη (1个)煤 田 (1个)
4.煤田与矿区的关系:


开发
(多个)
煤 田 (1个)
4.煤田与矿区的关系:


开发
(1个)
煤 田 (多个)
5.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
煤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
1.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 2. 要有与矿井开采能力相适应 3.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
井型
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 小型矿井
生产能力(万t / a)
120、150 、180 、240 、300、400、500及500以上 (其中300万t/a及其以上又称特大型矿井) 45 、 60 、90 9 、 15 、 21、 30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二、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 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 神府煤田的探明是我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 大发现。专家预言,中 国的希望在西部!
▪ 神府煤田在西部大开发 ▪ 中,必将成为一颗璀璨 ▪ 的明珠!
新疆准东煤田-------世界罕见的巨型煤田
▪ 准东煤田位于新疆准噶尔 盆地东部的奇台、吉木萨 尔等县境内。准东煤田资
源预测储量达3900亿吨
, 含煤面积3.21万平方千 米目前累计探明煤炭资源 储量为2136亿吨,占我国 总储量的1/4,比新疆五十 年来探明资源量的总和还 要多。以现在我国煤炭年 产量计算,一个准东煤田 就够全国使用一百年。
照顾全局
处理好以下关系 与相邻矿井、改护建生产矿井与建新矿井、 浅部矿井与深部矿井、地下矿井与露天矿井 露天矿经济剥采比:褐煤7m3/t,烟煤10m3/t
留有余地
1)为矿井将来发展和挖潜改造留有余地。 2)留后备区,范各庄矿,毕各庄区。 可采煤层厚度大,开采条件好,可先建中小 型,后改建大型井。 8 时,不宜分上、下组建井。 煤层 大宜集中建井。
+
×
+ + ++
×
+ + +
×

×
2
× ×
+二 ++
1
+
×
+
×
++

+3

×

+

+
×
×
×

×
×

++++
6 × × 七 × × 九
×
×
×
4
1-河流,2-露头,3-城镇,4-铁路,5-大断层
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矿井数目和 井田范围
矿井储量和开采范围要合理 要保证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小型矿井井田走向 >1 . 5 km 中型矿井井田走向 >4 km 大型矿井井田走向 > 8 km
三、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的关系
T=Zk /A﹒K ▪ Z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
的富余系数。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3、煤组划分:将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 分为一个矿开采。
人为划分井田境界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倾斜划分
+ +
+
I
+ + 一矿
+
+
+0
+
+
二矿
1
- 300
+
+
2
三 矿 - 600
+
+
+
+
I
×
×
×
×
×
II
二矿
四矿
三矿 +
+
+
-+0
+ + - 300
+
- 600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图3-1 深部井田划分示意图
(3)按煤组划分 :按煤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把间距较小的 相邻煤层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把间距较大的煤层划归给另 一个矿井开采。
二、人为划分井田的方法
1、 划分:相邻矿井以某垂直面为界,沿境 界线各留井田边界煤柱。
×
×
×
+ +
+
I
+ + 一矿
+
+
+0
+
+
二矿
1
- 300
+
+
2
三 矿 - 600
×
×
+
直(折)线原则 不受地质条件限制的条件下,人为用直线或 折线划分井田边界
安全经济效果好
2、按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 (3)按煤组划分。
(1)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 沿境界线各 留井田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以一定标高的水平面为界,即以一定标高的 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 。
的关系 4. 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 直线或折线的境界划分 6.保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二、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1、按自然境界的划分方法
(1)按地质构造因素划分。 (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 (3)按煤组与储量分布情况划分。 (4) 按煤种和煤质的分布规律划分。 (5)按地形物界划分。
按自然条件划分井田边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