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粉技术规范

喷粉技术规范
喷粉技术规范

※※目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零件或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术语和定义: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用同各涂料处理、材料和开头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3.工艺鉴定要求:

3.1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设备、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3.2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3.3喷涂设施要求:

3.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3.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15-30℃

相对湿度30-80%

3.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

受到污染。

3.3.4所有设备应保持清洁、良好的状态。喷涂的设备应夫油无水。

3.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

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3.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能控制在±5℃内;温度控制、

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3.3.7喷涂生产、检验所用的各种计量仪表和仪器必须确保在有效校验周期内。

3.4喷涂操作要求

3.4.1操作者必须戴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3.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以内进行喷涂处理(喷砂后应在8小时以内

喷涂);

3.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体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

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3.5 工艺鉴定:

3.5.1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试片加工

●表面处理

●试片检查及测试

●提供试验报告及试片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质量部门以便复试。

3.5.2 试验及试片要求:

4.5.2.1 材料:符合GB9271的铝板或马口铁板

尺寸:80*125*(0。5~2)mm

表成粗糙:Ra<=1um

表面预处理:铝为硫酸阳极化

马口铁板按GB9271进行溶剂清洗

4.5.2.2 试验项目及试片数量:

3.5.3

3.5.3.1外观:

3.5.3.1.1 所有试片均应进行目视处观检查;

3.5.3.1.2 涂层应均匀、连续、色泽一致,无结瘤、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

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夹杂脏物等缺陷,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

出现桔皮现象;

3.5.3.2 颜色:

3.5.3.2.1 所有试片均应进行颜色检查;

3.5.3.2.2 按GB11186.2测量涂层颜色(要求用用D65光源、10℃视场);

3.5.3.3光泽:

3.5.3.3.1按GB9754-88测量涂层的60°光泽.应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3.5.3.4涂层厚度:

按GB/T13452.2-92测量涂层的厚度;

涂层厚度值应符合以下要求:砂纹粉涂层应为60~80um,桔纹粉涂层应为60~100um;

3.5.3.5附着力:

按ISO2409进行涂层附着力试验,要求所有试样上的举层都应100%附着;

3.5.3.6抗冲击性:

按GB/T1732进行试验,要求每一试样上的涂层都应达到50kg.cm;

4.5.3.7涂层硬度:

按GB/T6739测定涂层的笔硬度,要求不低于2H;

4.5.3.8耐水性:

按GB9274-88中的法(浸泡法)将试样浸入符合GB6682-92的实验水中,96小时后取出观察,应没有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脱落、腐蚀等现象;

4.5.3.9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涧湿脱脂棉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1KG压力和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涂层表面的一位置20次后,目测涂层表面应夫失光、

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拭的迹象。

4.6鉴定状态的保持:

4.6.1经过公司鉴定的工艺及设备,在未得到公司设计部门和鉴定部门的同意之前,

不能改变任何可影响性能质量的工艺参数或设施,否则将生产进行鉴定。

4.6.2当鉴定期满一年后、或者中途停产达半年以上时,应按本标准对工艺进行重新

鉴定。

5批生产检验要求:

5.1工艺及材料要求:

5.1.1粉末静电喷涂间应保持清洁,温度和温度分别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15-30℃

相对湿度30-80%

5.1.2在整个预处理及喷漆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漆零件;

5.1.3喷底漆操作应在零件表面预处理后24小时以内进行(喷砂后应8小时以内喷漆);

喷底漆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体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漆。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1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 1.3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3452.2-1992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术语 3.1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4. 工艺鉴定要求 4.1 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4.2 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4.3 喷涂设施要求 4.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4.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 15~35℃湿度: 30~80% 4.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4.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4.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5℃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4.4 喷涂操作要求 4.4.1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4.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 4.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4.5 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喷粉件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各类产品中使用的喷粉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喷粉部件的进货检验。 2.规范引用文件: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4956-2012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测量法》 《GB/T 9286-200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3.技术要求: 按 4.2 规定的方法检测,外表面初次喷粉涂层厚度≥60μm,≤90μm;外表面二次喷粉涂层厚度≤120μm;内表面涂层厚度≥25μm。 3.3 硬度: 按4.3方法试验,允许涂层表面存在压痕,压痕长度不得超过3mm;不得出现涂层擦伤或划破。 3.4 附着性能: 按 4.4 规定的方法试验后,涂层按评级表判定结果需保证为 0 级、1 级或 2级,见表 1。 编制:审核:批准:

3.5 耐冲击性: 按 4.5 规定的方法试验后,用4 倍放大镜检查,试样涂层不应出现脆裂及脱落现象。 3.6 耐盐雾性: 在潮态或有淋水状态下工作的喷粉件,按4.6方法进行 10 个周期试验,试样涂层划线两侧1 mm 范围内,棱角范围 2 mm 以外范围内,不应出现长于1 mm 的锈点。 3.7耐化学腐蚀性: 按 4.7 规定对涂层进行试验,要求摩擦时产生杂声且抹布上不带粉层痕迹。 4.试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光线不能太弱)下,避免外界强光、反射光的影响,眼睛距喷粉件表面约500 mm ,对涂层进行目视检验,并与封样件对照,应符合3.1条要求。 4.2 厚度测量 用测厚仪进行测量。测量三处以上,求其算术平均值,涂层厚度应符合3.2条要求。 4.3 硬度测量: 在温度为(23±5)℃和相对湿度(50±5)% 条件下进行试验。要求使用2H铅笔,笔芯长度为5mm,磨平笔尖,保证平整光滑。将需检验喷粉件平放,笔杆摆放与涂层成45°角,以1mm/s 的速度推动7mm,重复3个来回后,目测检查喷粉件表面。试验结果应符合3.3条要求。 4.4附着性试验 在样板上选三个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用美工刀切割出7*7的网格,每格面积为(2mm*2mm),用剥离强度为(10±1)N/25 mm 、宽度为25mm的透明粘胶带附在切割层表面,方向与任意一组切割线同向,用手指压紧。3分钟后迅速、平稳撕下胶带,涂层脱落面积不得超过15%。 4.5 冲击性试验 待样板的涂层干透后,将样板涂层面朝上平放在铁板上,用质量为 1000 g 的冲击棒自 500 mm 的高处自由落下,样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小于 15 mm ,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小于 15 mm 。 4.6 盐雾性试验 将试样表面除去污渍,用锋利的美工刀刻划表面涂层至底层金属部分,呈两条交叉约60o 的刻痕,放入盐雾试验箱中,以浓度为 5% 的NaCL中性水溶液进行耐腐蚀试验,累计喷雾 80 h ,(保证箱内温度保持30℃±5℃)。 4.7 耐化学试剂试验 用深色棉布沾丙酮液,以约 4.9 N/cm2力用手指压在要检查的试样涂层表面停留 15 s , 然后用同等力来回搓擦约 5 s( 10 个来回)。 5 检验规则: 5.1材料检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按GB/T2828进行。分为入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具体规定 见表I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范本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 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 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 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浇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搭桥:在导电胶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洞的现象。 ●补伤: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喷塑操作作业指导书

喷塑操作作业指导书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喷塑作业指导书 一、前期手工处理工艺 1.准备 (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酸、防油的劳保用品,备好操作所用的用具。 (2).领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常温溶剂(除锈剂及磷化液)。 (3).配制除锈溶液(磷化溶液)。 A、按溶剂所要求与水的配比,将清水按比例置入相应的池中,除锈AT-106,磷化AT-102。 B、将溶剂加入池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C、检查磷化溶液的PH值达到要求。 (4).仍存有所使用的溶液,操作前应清除浮于溶体表面的油物几赃物,并随时检查,测量溶液的总量,如不够应及时补充等量的清水及溶剂。 (5).将清漂池注满清水,并保持益流状态,以做除锈及磷化后清洗之用。 (6).将需处理的工件运至工作场地,小件物品置于工艺筐内。 2.除锈 (1)处理工件完全浸泡在除锈溶液中,注意工件不能重叠,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 (2)件从除锈槽取出后,用金属清洗剂擦拭表面残留的污物及酸液,如有微锈用600水砂纸将锈斑打磨干净,如工件受腐蚀严重,锈斑较多,可用锄锈剂锄锈。 (3)经以上处理后的工件置于清水溢流池中清洗,彻底去除浮油及残酸 3.磷化 (1).经除油、去锈、清洗后的工件即可进行磷化处理。将工件完全浸泡于磷化池中,磷化时间为10分钟,注意池中工件不能重叠。 (2).磷化后的工件须在清水溢流池清洗,以清除表面附着物几其它赃物。

(3).磷化和清洗后的工件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一般方式是在阳光下晒干或置于通风处晾干,有时可烘干,即在100℃的烘房内烘烤10分钟。 4.检验 经除油、磷化工艺处理后的工件,不应存在有油物及其它赃物,表面应呈现彩虹或蓝紫色,无黄锈斑。 二 .前期处理自动线工艺 (1)准备 清除池中表面杂物及油物,然后启动设备,观其加热及运转是否正常。 (2)工作‘ 清洗剂温度升至35-40℃,关闭四组加热管,仅留一组继续加热,烘箱温度升至100℃,流水线运行速度调至350转/分。将工件悬挂在生产线上,每个工件应使用两个挂钩,以免工件转动,打开喷淋开关,工件经清洗、磷化喷淋、钝化、烘烤后,取下。 (3)检验 工件清洗后应无油物、锈蚀、沙土等。(如工件锈蚀严重应专门进行除锈处理) (4)结束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喷淋开关,烘箱电源开关,生产线开关和电源总闸。 三 .喷塑工艺 (1)检查 1.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应为0.3-0.5MPa,吹出的压缩空气应清洁、干燥; 2.静电发生器的喷粉室,传送带挂具均应保持良好接地; 3.静电发生器电源输入,输出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 4.喷枪嘴是否堵塞;注意不能以气枪对粉枪嘴部吹) 6.传送带是否有大量粉末剩余,气动带调校表不能超过70P.S.T;

金属零组件喷粉技术规范

金属零组件喷粉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零件或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术语和定义: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用同各涂料处理、材料和开头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3.工艺鉴定要求: 3.1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设备、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3.2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3.3喷涂设施要求: 3.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3.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 15-30℃ 相对湿度 30-80% 3.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 到污染。 3.3.4所有设备应保持清洁、良好的状态。喷涂的设备应夫油无水。 3.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 上应无油、水痕迹。) 3.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能控制在±5℃内;温度控制、显示 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3.3.7喷涂生产、检验所用的各种计量仪表和仪器必须确保在有效校验周期内。 3.4喷涂操作要求 3.4.1操作者必须戴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3.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以内进行喷涂处理(喷砂后应在8小时以内喷 涂);

3.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体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 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3.5 工艺鉴定: 3.5.1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试片加工 ●表面处理 ●试片检查及测试 ●提供试验报告及试片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质量部门以便复试。 3.5.2 试验及试片要求: 4.5.2.1 材料:符合GB9271的铝板或马口铁板 尺寸:80*125*(0。5~2)mm 表成粗糙:Ra<=1um 表面预处理:铝为硫酸阳极化 马口铁板按GB9271进行溶剂清洗 4.5.2.2 试验项目及试片数量: 下表给出了工艺鉴定所需的试验项目和试片数量要求: 3.5.3 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3.5.3.1外观: 3.5.3.1.1 所有试片均应进行目视处观检查;

喷粉件检验标准

喷粉件检验标准 1 编号: QM-4-F02 页数: 1 产品外观件检验标准 日期: 2009.3.11 版本: A 1 目的 本标准定义XX冲压喷粉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生产的所有冲压件产品。 3 相关文件 《壁挂炉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4 定义 A级面(重要):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等。 B级面(次重要):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外壳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次要):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框架组件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5 检测条件及方法 5.1 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60W荧光灯

零件表面人眼 距离500毫米 面停留10秒,B级面停留5秒,C级面停留3秒。 6 液体/干粉喷涂外观标准 6.1允收总则 6.1.1所有的等级面应当喷涂完好且满足颜色、光泽度、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6.1.2液体喷涂允许补漆,但补漆后的表面应满足喷涂面缺陷允收表中B 级面和C级面的允收标准。 6.1.3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对于较大的零件表面,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6.2缺陷定义 6.2.1杂质:喷涂面上的外来物。 6.2.2凹痕:基体材料压痕造成的喷涂面局部凹陷。 6.2.3掉漆:局部表面掉漆造成的缺陷。 6.2.4刮痕:浅底的沟槽。 6.2.5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6.2.6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且干燥导致的流痕。 6.2.6变色:喷涂面颜色不一致。 6.2.7涂层过薄:涂层厚度不够。 6.2.8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 6.2.10污迹: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不干净而导致零件喷涂表面有污迹或颜色不规则。 6.3缺陷允收表(喷漆/喷涂面) 每个面缺陷的总数不超过允收的界限,如下表所示: 喷涂表面缺陷允收表 允收标准缺陷类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粉末喷涂工艺要求

粉末喷涂工艺要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喷涂热固性粉末涂层。作为《电工产品涂漆》的补充件。2涂层材料 原子灰。采用该颜色层粉末原子灰和固化剂配以50:1调合均匀。 表面涂层材料 原子灰和固化剂 其余材料、1#金刚砂布、100#水砂纸待等 3设备及器具 设备 喷粉室 高压静电发生器 手提式静电喷粉枪 供粉系统 粉末回收系统 烘干设备 抛光机 器具 腻子刮板、铲刀、毛刷等 目粉筛 挂具及电缆 4工艺准备 喷粉前的成品,零部件应经金属清洗剂、工业盐酸、磷化液进行除油、除锈、

磷化等前处理。 做好喷粉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a.清理干净喷粉操作现场,如:喷粉室,供粉系统; b.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完好无故障,如:高压静电发生器、静电喷粉枪; c.补加新粉末涂料应用120目粉筛过筛,加粉量应不超过供粉容积的2/3; d.对成品、零部件不需要喷涂处进行喷蔽复处理; e.打开烘干设备升温到粉末要求的干燥的温度后并保温待用; f.准备好适宜挂具; g.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准备。 5工艺过程见表1 6喷涂环境的要求 喷涂环境要保持干净,尽量做到环境温度不低于12℃,相对湿度不超过70℃。 喷粉室的风速,可在范围选择。 及时清理挂具上粉末,防止静电集聚,电击伤人。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应控制在50-60KV,电流稳定在100-120uA。 7粉末涂层固化 温度设定:具体设定操作规程方法见温控仪说明书。温度设定约为180℃;时间20分钟。保温(温度维持)时间设定:夏日为15min,冬日为20min。 时间与温度综合控制 a.烘箱在常温下起动固化工作时,温度上升到120℃±10开启鼓风机,以保证烘箱内温度均匀; b.烘箱在一定工作温度下(指第二次以后连续工作温度)固化,应在工 件置入烘箱5min±1开启鼓风机。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 求。 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 术语 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4. 工艺鉴定要求 总则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 4 节的要求。 设计要求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喷涂设施要求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温度:15?35C 湿度:30?80% 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 ,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土5C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 1 级 喷涂操作要求 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试样加工 *表面处理(注1) *试样检查及测试 *提供试验报告(注2)及试片给威宏志公司的检验部门以便复检。 注1:所有试片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注2:试验报告的发出者必须是威宏志公司质量鉴定部门认可的实验室或单位。 试验及试板要求 试板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或商定,试板规定为: 马口铁板(G32520):?; 钢板(GB912)普通碳素冷轧钢:?; 铝板(GB3880 LY12 ) : 50X120X1 ?2mm

喷粉产品要求及检验标准1(1)

喷粉产品要求及检验标准 1.0目的规范喷涂产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保证产品品质。 2.0范围公司所有委外喷涂件。 3.0职责 3.1品管:负责委外喷涂的各项项目检验与判定。 4.0 定义: 4.1 A级面:经常看到的外表面。 4.2 B级面:在一定条件下看得到的。 4.3 C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5.0 作业内容 5.1 外观检验条件: 5.1.1 光灯,在日光灯下或是自然光下,视力达1.2以上。 5.1.2 双手戴作业手套握持喷涂件,先东西方向水平放置目测产品,再上下和左右翻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5.1.3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cm,B级面为50cm,C级面为100cm。 6.0 检验标准 6.1 材料定性: 6.1.1 委外喷涂厂应向我司提交每一批次的粉末出厂合格证和材料性能检验报告。 6.1.2 超过贮存或潮湿的粉体不允许继续使用。 6.1.3 加入前处理槽内的各种化学制剂符合行业的相关标准。 6.2 外观检测 6.2.1 缺陷定义: (1)起泡:涂层与基体材料失去结合力引起的突起状缺陷。 (2)针孔:涂层表面上可看见类似针剌成的微小孔 (3)桔皮:喷涂涂层表面产生不应有的凹凸,类似桔皮状的斑点。 (4)凹痕:喷涂前基材上的伤痕使涂装后该处出现凹陷。 (5)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身的伤痕。 (6)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身的伤痕。 (7)厚边:喷涂时在产品边缘或内折弯角处的涂料堆积现象。(包括因局部保护不良而产生的毛边。 (8)流挂:喷涂时涂料过多导致涂层流动产生的堆积,一般出现在悬挂工件的下方 (9)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等现象。常见于内折弯角处、孔的边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等部位。 (10)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下涂层,或涂层完全脱离基材的现象。 (11)缩孔:涂层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 (12)开裂:涂层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开裂变化,通常由于涂层老化而引起。 (13)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喷粉产品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喷粉产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使QC检验人员准确地、更快地掌握喷粉产品的检验,保证产品品质。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喷粉车间所有喷粉制成品的质量检验。 3.职责 3.1品质部:依本标准进行检验与测试; 3.2生产部:依本标准进行产品生产; 3.3资材部(仓库):依本标准进行仓存。 4.作业程序 4.1检验场地:喷粉生产车间; 4.2检验工具:百格刀、软毛刷、3M胶带、直尺、铅笔、橡皮擦、99.8%无水酒精、棉花棒、 千分尺 4.3外观检验环境: 5.缺陷分类 5.1严重缺陷(MAJ):漏喷、涂层脱落、同一工件明显色差 5.2轻微缺陷(MIN):属外观轻微缺陷,非严重缺点或者主要缺点,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5.3.外观面区域划分: ①A级面(关键区域):此区域非常重要,它通常在产品的正面,是客户容易看到的区域, 例如:扶手、挡风玻璃支架、顶篷支撑、箱子外表面等; ②B级面(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产品的侧面,客户可以看到,但不会非常关注,例 如:刹车踏板、顶篷架(散件除外)、玻璃门把手、箱子内表面等; ③C级面(非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不能充分看到,一般是组装在产品内部或产品在下表 面,例如:车架、轴承座、摇臂、箱子顶部、箱子底部等; 6.检验标准 6.1材料定性: 6.1.1用于制造喷粉件的粉体及前处理化学制剂应为研发部认可的材料; 6.1.2供应商应向我司提交每一批次的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6.1.3粉体应为户外用粉体,超过贮存期或潮湿的粉体不允许继续使用; 6.1.4加入前处理槽内的各种化学制剂符合行业的相关标准; 6.2原材料检验:检验人员须核实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6.3工序检查: 检验人员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监控各工序的执行情况,监督作业员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如有异常及时在现场进行处置。铁件、铝件喷涂的工序依次为:打磨→上件→除锈→中和→除油→清洗1→清洗2→表调→磷化→清洗3→烘干→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验→包装→仓存;不锈钢喷涂的工序依次为:打磨→清洁→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验→包装→仓存。工件有前处理工序的,不可遗漏任何一道工序,各工序的操作须严格参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作业指导书中的规范。 6.4外观检验: 6.4.1缺陷定义: 1)缩孔:涂层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 2)起泡: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浮起。 3)针孔:涂层表面上类似针刺形成的微小孔。 4)剥落:涂层脱离材质现象。 5)粉化:涂层表面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6)流挂:喷涂时涂料流动停止后形成的堆积。 7)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层覆盖不严(常见于内折弯处、切口截面处等部位)。 8)划痕:涂层表面的划伤有手感,但不露底材。 9)凹痕:喷涂表面的凹陷现象。 10)桔皮:喷涂涂料产生的凹凸,像桔皮一样的花纹。 11)色差:同一批次产品或产品的不同部位存在颜色差异。 6.4.1 外观检验标准:

静电喷粉作业指导书11

一、静电粉末喷涂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一般性能、结构。 2、开机前,按规定检查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喷粉的要求,检查空气压。力表是否在0.6Mpa左右;检查静电发生控制箱接地是否可靠。 3、打开总电源,电源指示灯亮;打开风机按钮开关,滤风按钮开关,逆风按钮开关。 4、静电喷涂工作电压缓慢调至在50KV-80KV左右,一般控制在60-70KV间,严禁将静电调至过高。 5、嘴不要过分接近工件,更不能接触等地电位导体。喷粉枪与工作距离一般调节至15-30cm之间。根据具体喷涂质量,修正各工艺参数,禁操作者用静电喷粉头去拨动工件。 6、注意喷室内应无过量粉雾和积粉。若发现后,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检查和修理。 7、作结束或待料时,将静电发生控制箱电压电流调节至“0”,关闭控制电源,关闭压力阀,清扫工作场地,将静电等附件摆放整齐,待清扫完喷室积粉后,再依次关风机电源、总电源。 二、静电粉末喷涂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1、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形成正极),这

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运送载体为压缩空气),靠静电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继的涂层。 粉末喷涂的过程可人为的分为下面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上,成一层均匀的连续的覆盖层,这一阶段的粉末基本上被工件吸附。 第二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作用下继续飞向工件表面,由于已覆盖上的粉末所带电荷与新的粉末电荷相同而产生排拆作用,但静电电场力比排斥力大,因而粉将继续吸附,涂层不断增厚,但有部份粉末不能吸附于工件表面而掉下来。 第三阶段:随着涂层厚度的不断增加,排斥力也将增大,当增大到与静电电场力相同时,粉末便不再被工件吸附,涂层厚度不再增加,喷出的粉末全部掉下来,因此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静电涂层的厚度有一定的限制。 2、工艺: 2.1、工艺控制关键因素: (1)、控制前处理质量,保证涂层结合力。表面光洁无固体杂质颗粒。(2)、铬化后的烘干,烘干温度不易过高,否则将使转化膜过多失去结晶水而发生转型导致转化膜疏松而使涂层结合力下降,根据工艺配方的不同,一般烘干温度控制在60—90度之间。 (3)、控制喷涂过程的工艺参数,如电压、气压、出粉量、枪距和喷粉速度等,保证徐敷厚度均匀性好。 (4)、控制烘箱温度,温差控制在±5℃。控制半固化时间(当粉末

粉末喷涂工艺要求

粉末喷涂工艺要求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喷涂热固性粉末涂层。作为《电工产品涂漆》的补充件。2涂层材料 2.1原子灰。采用该颜色层粉末原子灰和固化剂配以50:1调合均匀。 2.2表面涂层材料 2.3原子灰和固化剂 2.4其余材料、1#金刚砂布、100#水砂纸待等 3设备及器具 3.1设备 3.1.1喷粉室 3.1.2高压静电发生器 3.1.3手提式静电喷粉枪 3.1.4供粉系统 3.1.5粉末回收系统 3.1.6烘干设备 3.1.7抛光机 3.2器具 3.2.1腻子刮板、铲刀、毛刷等 3.2.2120目粉筛 3.2.3挂具及电缆 4工艺准备 4.1喷粉前的成品,零部件应经金属清洗剂、工业盐酸、磷化液进行除油、除锈、 磷化等前处理。 4.2做好喷粉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a.清理干净喷粉操作现场,如:喷粉室,供粉系统; b.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完好无故障,如:高压静电发生器、静电喷粉枪; c.补加新粉末涂料应用120目粉筛过筛,加粉量应不超过供粉容积的2/3; d.对成品、零部件不需要喷涂处进行喷蔽复处理; e.打开烘干设备升温到粉末要求的干燥的温度后并保温待用; f.准备好适宜挂具; g.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准备。 5工艺过程见表1 6喷涂环境的要求 6.1喷涂环境要保持干净,尽量做到环境温度不低于12℃,相对湿度不超过70℃。 6.2喷粉室的风速,可在0.1-0.5m/s范围选择。 6.3及时清理挂具上粉末,防止静电集聚,电击伤人。 6.4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应控制在50-60KV,电流稳定在100-120uA。 7粉末涂层固化 7.1温度设定:具体设定操作规程方法见温控仪说明书。温度设定约为180℃;时间20分钟。 7.2保温(温度维持)时间设定:夏日为15min,冬日为20min。 7.3时间与温度综合控制

喷粉产品检验标准样本

1.目 规范喷粉产品外观及性能通用检查规范,使QC检查人员精确地、更快地掌握喷粉产品检查,保证产品品质。 2.范畴 本原则合用于公司喷粉车间所有喷粉制成品质量检查。 3.职责 3.1品质部:依本原则进行检查与测试; 3.2生产部:依本原则进行产品生产; 3.3资材部(仓库):依本原则进行仓存。 4.作业程序 4.1检查场地:喷粉生产车间; 4.2检查工具:百格刀、软毛刷、3M胶带、直尺、铅笔、橡皮擦、99.8%无水酒精、棉花棒、 千分尺 4.3外观检查环境: 视力规定检查光源观测距离观测角度 矫正1.0以上640-870 Lux间不单一光源下或40W灯光下650mm 45o±15o 5.缺陷分类 5.1严重缺陷(MAJ):漏喷、涂层脱落、同一工件明显色差 5.2轻微缺陷(MIN):属外观轻微缺陷,非严重缺陷或者重要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5.3.外观面区域划分:

①A级面(核心区域):此区域非常重要,它普通在产品正面,是客户容易看到区域,例 如:扶手、挡风玻璃支架、顶篷支撑、箱子外表面等; ②B级面(重要区域):此区域普通是指产品侧面,客户可以看到,但不会非常关注,例 如:刹车踏板、顶篷架(散件除外)、玻璃门把手、箱子内表面等; ③C级面(非重要区域):此区域普通不能充分看到,普通是组装在产品内部或产品在下 表面,例如:车架、轴承座、摇臂、箱子顶部、箱子底部等; 6.检查原则 6.1材料定性: 6.1.1用于制造喷粉件粉体及前解决化学制剂应为研发部承认材料; 6.1.2供应商应向我司提交每一批次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实验报告; 6.1.3粉体应为户外用粉体,超过贮存期或潮湿粉体不容许继续使用; 6.1.4加入前解决槽内各种化学制剂符合行业有关原则; 6.2原材料检查:检查人员须核算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实验报告; 6.3工序检查: 检查人员须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监控各工序执行状况,监督作业员按照工艺原则进行操作,如有异常及时在现场进行处置。铁件、铝件喷涂工序依次为:打磨→上件→除锈→中和→除油→清洗1→清洗2→表调→磷化→清洗3→烘干→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查→包装→仓存;不锈钢喷涂工序依次为:打磨→清洁→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查→包装→仓存。工件有前解决工序,不可漏掉任何一道工序,各工序操作须严格参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作业指引书中规范。 6.4外观检查: 6.4.1缺陷定义: 1)缩孔:涂层干燥后仍滞留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圆形小坑。 2)起泡: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浮起。 3)针孔:涂层表面上类似针刺形成微小孔。 4)剥落:涂层脱离材质现象。 5)粉化:涂层表面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现象。

喷涂工艺作业指导书

篇一:喷涂油漆工序通用作业指导书 喷涂油漆工序通用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涂工序所遵守的工艺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施工条件、涂装过程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工序作业者,也可用于管理者对施工者的质量检验。 2 基本要求 2.1 涂装所用的防锈漆、底漆、腻子、二道浆、面漆、稀释剂等,应配套使用。 2.2 各种涂漆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3 对于双组分涂料,应: a)按当日(班)需要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规定的比例调配,充分搅拌; b)放置30min~60min(熟化期),以使充分反应,待气泡消失后,才能使用。 2.4尽量缩短原材料储存期: a)做到先来先用; b)凡标签不清、品质不明、包装破损或存期过长的涂料,应经检验鉴定; c)符合标准规定着方可使用。 2.5 开桶前应吃净或擦净桶外壁,严防开桶时灰尘和杂质掉入漆中。 2.6 漆料在开桶前应倒置并用力摇荡,开桶后再搅拌均匀,如有杂质、漆皮等需过滤。 2.7 涂漆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存放的要求。 3施工条件 3.1 涂漆施工场地应: a)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b)环境温度保持在10oc~35oc,相对湿度不大于75%; c)如在大于该湿度施工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3.2 对在室外烈日曝晒或严寒冰冻状态下的表面,不得进行涂漆作业。 3.3 涂漆用具应清洁。 4 技术要求 4.1 严格遵守喷涂三原则: 4.1.1 喷漆三原则,即喷漆距离、喷枪运动方式和喷雾图样搭接的控制原则。 4.1.2 根据所用喷枪型号,选择适合的喷漆距离,以涂料损失量最小,且不产生流挂为准。 4.1.3 喷涂时: a)喷枪应垂直于喷涂表面,平行运行,并且要求恒速; b)喷枪移动速度一般控制在30 cm/s~60 cm/s。 4.1.4 喷雾图样的的搭接宽度应保持一定,前后搭接程度一般为有效喷雾图样的1/4~1/3。 4.1.5 手工涂刷时,板刷吃漆要饱满,涂刷均匀,板刷做往复涂刷,使涂刷表面均匀、完整。 4.2 在喷涂第二道漆时,应与前道漆纵横交叉,以确保获得均匀、完整的漆膜。 4.3 不同厂家和品种的涂料,不经有关部门许可或实验,不得混用。 4.4 涂料的施工黏度按工艺要求(或按供应厂家要求)调整: a)温度升高黏度减小,反之黏度增大; b)在调配时应按该漆的温度、黏度曲线即使校正,以防引起生产质量问题, c)喷漆人员在喷漆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上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以防油漆等溅入眼中。 d)油漆配比夏季为油漆:稀料=1:1;冬季为1:0.8-0.6左右。 e)气压调整为0.25-0.4mpa(手工涂刷时不需遵守本规定)。f)喷漆时将喷枪调到3-4左右,

喷涂件技术规范

1. 目的 1.1明确我司倒车雷达喷漆件涂层的相关技术要求; 1.2明确喷漆件的工艺路线、主要检验项目、涂层性能要求等; 2. 范围 2.1适用于我司所有喷漆件产品; 2.2适用于我司配套的喷漆件供应商。 3. 定义 喷漆件是指我司需在结构件和电子元器件外观面进行喷涂,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零部件。 4. 职责 4.1技术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对复制的内部色板、油漆报告评审确认; 4.2采购部负责色板的复制、喷漆件的采购工作; 4.3制造工程部负责根据技术规范编制适合于检验单一喷漆件产品的检验指导书; 4.4品质管理部负责根据检验指导书检验来料以及过程检验等; 5. 内容 5.1喷漆件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工艺路线、一般技术要求 5.1.1外协供应商在收到我司下发的新颜色标准色板后,实施调制油漆复制内部色板以及同时按此颜色喷涂2PCS 样件(样件可选用目前供货的任何一款探头外壳)的工作,复制的色板及附带的该颜色喷涂样件在得到我司确认合格后,需记录调制油漆或原厂油漆的相关参数并提供油漆报告给我司技术部、品质管理部确认,确认无问题后,双方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此条款也可参阅我司的“色板管理规范”。 5.1.2外协供应商根据确认后的油漆参数,实施样件的喷涂工作,主要工艺路线如下: 1)前处理:素材打磨、配漆、喷底漆、闪干; 2)喷色漆:配漆、喷色漆、闪干; 3)喷清漆:配漆、喷清漆、烘干。 5.1.3产品的外协、外购件(包括油漆原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图样的要求,并经我公司认可合格以后方可使用。 5.1.3产品的各涂层厚度(包括返工产品)一般规定: 底漆: 1K:10~15μm; 2K:20~30μm; 单色漆: 20~35μm; 金属色漆: 12~20μm; 清漆: 30~40μm; 总厚度: 60~95μm(单色漆); 52~80μm(金属漆); 返工厚度:<180μm;

喷涂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完善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 3、定义 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采购部负责进料、外协制品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 外观(目测)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检验规范》。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刃口达到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2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对于涂膜厚度大于50μm,小于125μm(喷塑要求厚度80--150μm,喷漆要求厚度20--26μm),切口以2mm 的间隔隔开。在将格子区切屑用软刷或软纸清除后,撕下一段粘附力在10mm (300GF/10mm) 以上的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磨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胶带的一端,沿着与其原位置尽可能接近180o的方向迅速(不要猛烈)将胶带撕下,然后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如果

油漆喷涂作业指导书

油漆喷涂作业指导书 为了保证油漆的喷涂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油漆涂装的目的,是为了在被涂的表面形成防护性或装饰性漆膜。油漆涂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些参数,其中包括: ▲表面处理 ▲漆膜厚度 ▲涂覆方式 ▲涂覆时的各种条件 一、表面处理 1、概述 适当的表面处理对于防护漆的成功使用至关重要。清除油脂、老化涂层以及表面污物(如底材上的氧化皮和锈蚀、混凝土上的浮浆,以及镀锌钢表面的锌盐等),是表面处理最重要的环节。 2、清除污物 钢表面防护漆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与涂层直接接触的底材表面条件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A)表面污物,包括盐类、油脂、钻孔液和切削液。 B)锈蚀和氧化皮。 C)表面粗糙度。 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上述所有污物都清除干净,减少初期锈蚀的机会,并形成表面粗糙度,保证即将涂覆的油漆具有充分的附着力。 3、清除油脂 在进行下一步表面处理或者给钢涂漆之前,必须清除表面所有的可溶盐、油脂、钻孔液和切削液,以及其它污物。最常见的方法是先用溶剂清洗,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净。试擦步骤极为关键,因为如果试擦彻底,那么溶剂清洗反而会将污物扩散。 4、人工处理 钢表面上松散的氧化皮、锈蚀和老化涂层可以用钢丝刷刷掉、用砂纸砂去、用手工工具刮掉或铲除。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不彻底,尤其是紧紧附着在钢表面的薄锈层,更难清除。

5、动力处理 一般来说,在清除松散的氧化皮、老化涂层和锈蚀时,用动力工具比用人工效果好,而且省力。但是动力工具不能除去紧紧附着在钢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皮。通常采用的动力工具,包括动力钢丝刷、冲击工具(如撞针枪)、砂轮机及砂皮磨光机。但是,必须注意,不要抛光金属表面,尤其是在使用动力钢丝刷时,否则会破坏涂覆所需的表面粗糙度。 6、喷射处理 目前最有效的清除氧化皮、锈蚀和老化涂层的方法是喷射处理。高压喷出的磨料包括石英砂、棱角砂或钢丸。 用于特定的涂料要求的喷射处理级别取决于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所先用的涂料配套方案是哪一种。 喷射处理之前,应该清除油脂及焊渣。如果表面有盐份油脂,看起来可以用喷射处理方法清除,便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虽然肉眼看不见,这些污物却仍在原处形成薄膜,从而影响将来涂层的附着。喷射处理过程中暴露的表面缺陷,如焊缝、金属片及锐利的边角,必须磨平。否则,涂料会从锐利的边角流散开,导致涂层变薄,降低防护性能。要用涂料均匀地覆盖焊渣,几乎不可能。队了会减弱附着力外,这也是涂层提前失效的一个常见原因。经喷射处理后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很重要。它取决于所使用的磨料、气压及喷射技术。粗糙度太小会使油漆无法良好地附着;粗糙度太大,又会使涂覆表面不平整,很可能导致涂层提前失效。这对车间底漆之类的薄层涂覆来说,尤其如此。下表列出了各种喷射处理方式形成的表面粗糙度: 二、漆膜厚度 适当的漆膜厚度对于涂料使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显然,如果膜厚不够,通常会导致涂层提前失效。但是漆膜太厚也同样具有危险性。现代高科技涂料,如果涂覆过厚,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或者除料含有的溶剂不能充分挥发出来,从而大大降低附着力,或者是底漆龟裂。对于大多数涂料而言,规定的膜厚极限已经考虑了实际施工中的合理偏差。但是,在涂覆过程中,应该始终以规定的膜厚为准。 至于某个具体表面的实际干膜厚度应该是多少,将取决于所采用的涂料的类型及待涂表面的性质。 1、涂覆方法 工业防护漆涂覆方法包括:刷涂、滚涂、传统式空气喷涂、带压力罐的空气喷涂,以及高压无气喷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