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初探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力战略问题研究

兴 安 岭 山地 , 南 部 为 张 广 才 岭 、 爷 岭 、 平 岭 和 完 达 东 老 太 l f 组 成 的 山 地 。 部 为 = 江 平 原 和 兴 凯 湖 平 原 , 南 部 1 尔 i 两
是 松 嫩 平 原 , 部 为 逊 河 平 原 。 I 地 与 平 原 面积 分 别 占 北 _ l J
带 , 南 为 中 温 带 , q 分 明 降 水 集 中 在 7、 9_ 个 以 p季 8、 二
总 体 ,剩 余 资 源 茸 大 r开 采 晕 而 小 于 可 开 采 量 ,
月 , 伞 年 降 水 7 %左 有 。 水 分 布 小 均 一 , 嫩 平 原 为 剩 余 百 分 比 为 6 .% , 利 州 程 度 不 高 。 这 主 要 是 经 济 占 0 降 松 98 可 30 5 0 0  ̄ 0 mm, 半 干 旱 气 候 , 部 山 地 及 = 江 、 凯 湖 发 展 不 平 衡 和 地 域 分 不 均 产 牛 的 。 属 东 兴 平原 为 5 0 80 0  ̄ 0 mm, 半 湿 润 气 候 。 属 江 、 江 、 苏 里江 四大 江 河 及 支 流 。 的 地 表 水 资 源 世 嫩 总
余 普 逦 在 6 % 以 f 而 位 于 I 哈 尔 演 ) ( 庆 ) 0 , } ^( 大 大 齐
( 齐 哈 尔 ) 业 止 廊 干 绥 化 市 , 下 水 资 源 开 采 剩 余 量 齐 ¨ 地 ( ) 质 环 境 二 地 黑 龙 汀 省 地 下 水 赋 存 的 含 水 介 质 为 第 四 系 松 散 岩 较 少 , 在 5 % 以 下 . 明 经 济 欠发 达 和 地 水 开 采 条 多 0 .说 类 , 第 四 系 碎 岩 类 和 变 质 岩 、 浆 岩 类 。 下 水 类 型 件 差 的 1I , 然 仃 利 余 地 卜水 , 没 有 充 分 利 用 ,n经 前 岩 地 I区 虽 但 I i 地 为 松 散 岩 类 扎 隙 水 、 屑 岩 类 孔 隙 裂 隙 水 及 基 岩 裂 隙 水 济 发 达 地 区 , 卜水 资 源 却 略 显 不 足 。 碎 从 按 彳 政 区划 卜统 计 的 地 下 水 剩 余 量 分 析 , 尔 滨 丁 哈 三个基 l类 型 。 本 1松 散 岩 类 扎 隙 水 — — 第 四 系砂 、 砾 层 孑 隙 潜 市 区 , 庆 市 区 、 四 巾 区 、 鸭 山 市 区 、 台 河 市 区 和 . 砂 L 大 鸡 舣 七 地 f 采 全 水 承 水 : _ 分 布 在 松 嫩 、i江 、 凯 湖 、 河 四 个 平 绥 化 市 区 , r水 资 源 )= 丝 大 于 可 开 采 量 , 部 处 于 主蛰 : 兴 逊 超 采 状 态 而 这 城 市 随 着 经 济 建 设 的 发 展 , 下 水 需 地 原 及 广 大 1J 的 山 间河 彳 盆 地 内 。 含 水 介 质 为 砂 、 l 地 卒和 砂 砾 石 、 卵 石 。 水 层 厚 度 2 3)m, 下水 位 土 一 般 求 嗣 逐 年 增 加 , 不 采 取 措 施 , 加 重 地 下 水 超 采 状 态 。 砾 含 — ( 0 地 甲深 如 更
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研究

平 ,而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则出现显 著上升。下降幅良最大的是占有水平 , 由 20 0 3年的 0 5 3 9下降到 2 0 0 8年的 n19下降幅度达到 43 %; , 8 7 2 消耗水平 次之 , 虽然较 占 有水平的下降幅度小, 中 0420 黑 0 4 09 但大于总体水平的下降幅度,下降了 资 料 来 源 : 国 统 计 年 鉴 2 0 — 0 9, 龙 江 统 计 年 鉴 2 0 —20 。 %) 3. %, 0 9 下降到 0 在实现 表 3 黑龙 江 省 水 资 源 可持 续发 展 水 平 各要 素 贡 献情 况 ( 96 由 2 6 1 2 增长 的 两个要 素层 中 ,利 用效 率 出现 年 份 占 有 水 平 消 耗 水 平 利丑 j敬 率 持 染 治 理 大 幅度 的提升 , f 0 提 升到 f 9 , 由 19 13 9 7 16 . 1 0 提升 幅度高 达 7.8 7 %,污染 治理虽 明 5 6. 4 5 显低于前者 , 但依然增长了 4 3 %。 84
的权 重 W。
先体现为各年份的正负增长。 5个年份 中, 3 有 个年份的得分出现下降 , 分别 达 到 0 9 、.1、.1 ; 年 份 实现 . 90 90 72个 0 0 0 增长, 分别为 20 05年和 2 0 0 8年, 分别 增长 i 6 和 O l。其次还体现在其 f 1 0 07 增 长 率上 ,有 三个 年份 的增 长率 的绝 对 值大 于 5 %,如 2 0 0 4年 和 2 0 0 7年 , 得 分较上 年下降了 1. %和 8 3 7 19 . %, 0 20 05年则实现了 8 2 2 %的增长 ,但还 有两年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小于 3 %。
注释
2 U 0 3
uu 4
uu
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初探

径流深8 . 地下水资源量为5 9 8 2mm; .7×1 m ; 除地表 0 。扣 水、 地下 水重 复量 , 资源 总量 为1. 3×1 m 。 水 O8 0 3
水 资源 的需求 将越来 越 大 , 干旱缺 水所造 成 的供需 矛盾
M a ., 0 1 y 2 1
哈 尔 滨 市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对 策 初 探
杨
( .黑龙江省哈尔滨水文局 , 1 哈尔滨
超 孙 丽 ,
100 ) 5 5 0
10 0 ;2 50 1 .哈尔滨市 呼兰 区水 务局 涝 区管理站 , 黑龙江 呼兰
[ 要] 哈 尔滨市水资源与全 国平均水平 比较 并不丰富, 摘 而且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 面临水 将 资源短缺 的 问题 。缺 水制 约 着全 市的 经 济 发展 , 资源供 需 矛盾 日益 尖锐 。针 对 当前 水 资 源 水
多年平均过 境水量 总计 约4 5×1 m 左 右 。其 中, 丹 5 0 牡
江入境 水量 约 为4 1 m , 8× 0 倭肯 河 为39× 0 巴兰 . 1 m ,
河 为2 8×1 拉林 河 为 1. 0 m 。 . 0m , 0 7x1 哈尔 滨市 松 花 江干流多年平 均 出境水 量 约为5 0×1。 牡 丹 江约 为 2 0m ,
区小 ; 中南部大 、 东南次之 , 西北部小 。市 区多 年平 均降水 量最 大的 是 阿 城 区 , 5 34mm, 小 的是 主城 区 , 为 9. 最 为 5 3 7m 降水量年 内分 配不均 , 8月降水量 占年降水 0 . m。 5~
量 的 6.%。 03
1 2 境 内水 资源 量 .
三江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

三江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三江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出日趋紧张的态势,可持续利用水资源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本文将就三江平原水资源现状与问题,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一、三江平原水资源现状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中心地带,以松花江、黑龙江和辉南江之间具有广袤平原和河湖密布的地貌而闻名。
由于三江平原处于长春市、吉林市和松原市等城市的管辖下,正好紧邻哈尔滨市,因此也成了重要的工业、农业以及旅游资源区。
但是,由于气候的不稳定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三江平原的水资源日趋紧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水资源严重不足三江平原的水资源以雨水和地下水为主,有效降雨和补给地下水的年平均值分别约为390 毫米和78.3 毫米。
长春市、吉林市和松原市落区大部分分布在三江平原上,工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需求量巨大,目前三江平原用水量约占吉林省用水总量的80%以上,人均供水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水流失和水污染危害严重由于近年来气候的不稳定,加上城市垃圾污染以及大量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采矿和建筑活动,三江平原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被浪费和水质受到影响的问题。
3、地下水特色缺失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自由水含量较低,普遍pH 较低;水源地的井渗缝性较大,缺乏自然过滤和净化,因此对水质的影响比较大。
三江平原地区的水质优势也不是特别突出。
二、三江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在三江平原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1、加强人口素质提升在三江平原的现状下,人们最好能够通过持续的科学教育措施来提升他们的水资源生态保护意识和创新思路,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强科技创新在三江平原水资源问题的应对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变得尤其重要。
尤其是通过现代化的环境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帮助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测以及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黑龙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黑龙江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也面临着如何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黑龙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黑龙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配置的现状。
该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黑龙江、松花江和辽河。
这三条河流不仅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水资源支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水资源的配置对于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黑龙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的前提下,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这需要通过建设水资源监测站和建立水资源信息平台,实时掌握水资源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要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技术和手段。
例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推广节水型家电和工业设备,降低工业和居民用水量;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要促进水资源的跨区域合作和共享。
黑龙江下游地区与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可以通过跨区域的水资源合作,实现水资源的互利共赢。
继续深入研究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明显,黑龙江下游地区也不例外。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和水循环的改变。
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供给,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水循环的改变则会导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某些地区可能面临干旱和水灾的威胁。
因此,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必须要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是保障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砌
陴侮川
问年,月d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魃都理王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盛郝堡互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较早采用“水资源”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894年, 该局设立了水资源处,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对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1963年, 英国通过了水资源法,并把水资源定义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源”。1965年,美 国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同时成立了水资源理事会,此时的“水资源”具有浓厚的 行业内涵。
和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因此做好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工
作,对于实现大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庆对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上其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客观上存在着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当前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 的需要。本论文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大庆市水资源问题成因迸行分析论 证,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对策和措旌,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 作性。
摘要
水资源作为环境要素,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作为生命要素,要维系人类生命 安全:作为经济资源,要支撑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势在必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 水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纲要中着重强调要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利用,形成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治水思 路明确后,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和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实践中必须回 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系统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 大庆是因油而兴、因油而闻名于世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全国内陆城市中严重缺 水城市之一。辖区无江河,城市用水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城市东部、西部由于 地下水过度开采已形成较大范围的“地下漏斗”。因此,要保证大庆经济发展对水资 源的需求,实现大庆经济的长久繁荣,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走人口、资 源、环境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论文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大庆市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 施,为今后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较强的理论参考和实例支持。
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初探

等灾害不断发生 , 黑龙江省如何使水资源充分发挥作
用, 使之有 利于人 类社 会 的发展 , 是水 资 源 优化 配 置要
讨论 的议题 之一 。 同时 , 合理 开 发 利用 水 资源 、 现水 实
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根本
保 障 。水资 源优 化配置 作 为保 障水 资源 可 持续 利 用 的 重要 内容 , 其包括 两 个方 面的含 义 : 是 对 于水 资 源 充 一・ 足 区域 , 资源优 化 配置体 现在 区域 产 业结 构 的优 化 , 水 以充 分提高 水 资 源 的 利用 率 ; 是 对 于水 资 源 短 缺 区 二 域 , 应指 区域 水 资 源 在 各需 水 单 位 间 的合 理分 配 和 则 区域 产业结 构 优 化调 整 之 间 的相互 耦 合 , 以追求 区 域 效 益最高 , 促进 区域经 济协调 发展 。
和经 济发展 的动 态 协调 , 洪水 量 的确 定 显 得 依 据 不 可 足 , 可能 由于 过低估 计 区域发 展 的规 模 , 区域 经 济 并 使
不 能得 到充 分发 展 。这种 配置 理论 也 不适 应 经 济可 持
续发 展 的需 要 。 1 3 基于 宏观经 济 系统 的水资 源优化 配置 理论 .
摘 要: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战略 的根本保 障。只有采用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才
能使 人 口 、 源 、 境 与 社 会经 济 的发 展 始 终处 于 一 种 互 相 协 调 的状 态 , 而 保 证 当 地 社 会 经 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资 环 从 为此 , 述 了水 资 源 优化 配 置 理 沦 ; 出了水 资源 优化 配 置 的 基本 原 则 。 论 给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初探

文 献标 识码 : A 涝 面 积 达 到 3 4 1 hn 。水 土 流 失 治 理 面 积 29 2万 h 2 0 . 万 r2 7. r。 n
水 资 源是 基 础 自然 资 源 , 生 态 环 境 的控 制 因 素 之 一 , 是 是 地球 生 物赖 以生存 的物 资 基础 , 人类 经济 社 会 可 持续 发 是 展 不 可替 代 的重 要 资源 。从 当前 和 长 远 的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来 看 , 资源 的三 大 问题 已经 成 为实 现 新 世 纪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战 水 略 目标 的重 要制 约 因素 。 因此 , 以传 统 水 利 向现 代 水 利 转 变 为指导, 以水 资 源 的可 持续 利用 保 障 经 济 社会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目标 , 究制 定 黑 龙 江 省 可 持 续 发 展 水 资 源 战 略 , 实 现 我 研 对 省 国民经 济 发展 战 略 目标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1 全 省 水 资 源 及 开 发 利 用 基 本 概 况
此外 , 修建 了 6 还 2座 中小 型 水 电站 , 装 机 容 量 1 总 5万 k 。 w 上 述 成 就 , 我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 生 了 巨 对 产 大 的经济 、 社会 和环境 效 益 。但 与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 实 际需 要 相 比仍存 在很 大差 距 , 主要有 以下 主要 问题 : 12 1 洪 涝 灾 害 频 繁 , 灾 减 灾 能 力 亟 待 提 高 。 我 省 主 要 工 .. 防 农 业 区 和上 千万 人 口处 于 洪水 威 胁 之下 , 有 防 洪 工程 标 准 现 偏低 , 哈尔滨 市 目前 仅 为 5 o年 一 遇 标 准 , 、 、 、 等 大 齐 牡 佳 大 中城市 防洪综 合 能 力 不 足 5 0年 一 遇 标 准 , 它 中小 城 镇 不 其 到2 0年一 遇 标准 , 田堤 防标 准 只有 1 农 0一 遇 。全省 易 涝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青, 3t 1- 郭贵军. 黑龙江省苇水灌溉发展预测l 黑 J I
龙 江水利科 技2 0 3()7 064 : . 39
f1 4 张晓簿 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鬟 龙 江水 ̄ ¥L2 o ,6 )0 -0 . 4 o 83(: 7 18 21 作者简介: 李廷(9 0-, 黑龙江呼兰区人, 18 - 男, ) 助 理工程 师 责任编 辑 : 义 宋
的 建议 关键 词 : 资 源; 持 续 发展 : 龙 江 省 水 可 黑
9 4 %, Z 5 仪排 围第 2 3位。同时, 由于 各种原因 ,重大水污染事件也屡有发 生 一在 生活 用水 方 面 , 省城镇 生 活污 该 水处理率除极个别城 市之外 , 基本都在 6%以下 。存襁 止 产 上, 0 生 由于化肥 、 农 意 义。 药的大规模 使用 ,也必然导致水污染 。 1 龙江省水 资源概 况 黑 这种 状 况 不仅影 响 了水 资 源 的 重复 利 黑 龙 江 省 是我 国水 资 源较 为 丰富 的 省份 之 垌, E还引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而 l 形成 境内有黑龙江 、 乌苏里江、 松花江、 和绥芬河四大 水质性缺 水 水 系 , 面积在 5 流域 0平方 公 里以 七的河 流有 1 1 98 2 4重地下水, 轻地表水 , 导致地质环境问题 条,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 Z 亿 迂方米, 72 其 长期 以来 , 龙江 省的水 利 建设 投资 不足 , 黑 河 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6 5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流凋蓄能力不足 , 5. 8 过分重视地下水 的开采 , 轻视地 为 23 75亿立方米 其中可采储量为 15 , 0 5亿立方 表水的利用, 经济发展对地下水依赖性强 , 导致地 米 。 空间分 布上 , 出“ 多 , 地少” 在 呈现 边缘 腹 的托 点。 下水超采严重。20 年, 0 8 该省总供水量为2 7 9 亿立 在时间分布 七 也表现出不均衡 . 一年中的径流量 方米 , 中 , 表供 水 19 亿立 方米 , 5 . 开 其 地 6. 6 占 71 %, 主要 以洪 水形 式H; ,— 径流量 占全 年径 流量 采地下水位 1 7 亿 立力米 , 2 。而全国分别 现 7 9月 2. 4 占4. % 0 的 6 8 , 际变化大 。 O 年 为 8 2 1 8 与全 国相 比 , 龙江 省的地 水 比 l%、& %。 黑 2 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例明 偏高。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 , 玉 出现地面泪 洚、 2 利用效率低 , l 浪费严重 土地沙化等地质环境等问题。在哈尔滨、 大庆、 四大 农 业历来足用水大户。0 8 黑龙江省农业 煤 及重要农灌区等地区, 20 年, L 地下水位呈区域性持续 用水量为 2 12亿立方米 ,占全社会用水量的比例 下降趋势. 8 . 高达7  ̄ %。但由于农业灌溉 l 36 L 程设施不完备 、 灌 2 5水资源管理水平尚待提高 溉技术落后以及农田』水缺乏制度化约束等原 , 扫 水 资源管理 是 一 系统 工程 ,需 要从 多个 方 项 黑龙 江省的农 田灌溉水 利州 系数 仪为 0 , 发 达 面展开, . 与 4 但黑龙江省在水资源管理 七 依然存在一些 同家 8 %的利用率相差甚远 在 丁 召 0 水上, 目前 明显不足 :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完善 , a 合理水价机制 黑龙江省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有 5 %, 5 不仅明 尚未形成 , 业方 面尤为突 。 b 金投 入不足 与 在农 t . 资 l 显低 于我国的平均水平 ( 我国 2 0 0 4年已经达到 投资结构单一并存 , 过分依赖 国家投资, 市场化、 社 6 7 6%)更远低于在节水措施发达国家的 9 %。 会化投的投资体制不完善; 00 5 , - 0 。 水利建设水平低, 设施 20 年, 0 8 黑龙江省工业厢水量达到 5.亿立方米 , 不配套与设施老化同在 , 、 7 6 渗漏 浪费水量现象严重, 当年实现] 总产值 7 2 亿元, k 64 单方水创造] 防洪排涝能力弱,9 8 19 年松花江 、 嫩江特大洪水便 产值为 12 6元,而该年全国平均水平 为 3 3 是极为明显的 3_ 3 621 例证;水资源管理缺少统一的规戈 , r 上 元, 尼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3%。 黑 6 用水 、 目标 不够 明确 , 划不够 系统 部 分地 区 节水 规 2 均量 少 2 开发利用程度较大 , 破坏了生态环境;法律监督机 e 虽然黑龙江省的水资源总量上比较十富 , 仉 制不够健全, 水务 一 体化还没有真正的落实。 均量较讣 。在人均水资源量方面, 从较长时间看, 黑 3 对策 龙江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 20 立方米 ,而全国人 10 国家与2 0 年提L振兴东北老 l 03 叶 I 基地 , 为 均水资源量约为 2 0 立方米 , 20 黑龙江省人均水资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 源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截面数据看,0 8 黑 此, 20 年,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 资源的利朋效率 , 提高 实 龙江省人均 水资源 量为 10 2 8立方米 ,居 于全 国第 现水资 源的可持续发展势l 在必行。 结合黑龙江省的 1 他。 从地均爪资源量石, 黑尼} 2 t 年耕地面 实际 ;况 , 暗 OJ s 肯 l 可以在 以下 几 力面 开展 : 1 、 积占全圈耕地面积的9 2 , %,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 7 3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 的2 0 . %,单位公顷耕地拥有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 7 应 积极利用报 纸 、 电视 、 播 等各种 宜传途 径 , 广 均水 平的 2 . 州时我们还 应该清 醒的看到 , 8 %。 4 黑龙 加大水资源付j 关知识的宣传 ,提倡建立节水型卞 t 江省内的降水多及径流主要集中于 7 9月, - 而农业 会, 切实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 强化 需水 主要集 中在 5 6月 , - 显然会加 剧 水资源 的供需 全}会 的保护 意 识, 导人 们 自觉地 加入 到保护 水 引 矛盾 。 资源的队伍中。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 完 2 3污染严重 , 治理水平低 善水资源执法lf 与机构,加大水资源的执法力 人 5五 黑龙江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业废水排放量 度 , 1 2 规范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活动。 大, 但陔省废水处理 没施建设相对滞后, I、 对 : 废 3 2水 价改革 水的治理不足, 导致河流的污染 日益加重。2 0 年 08 应加 快水 资源价 格机 制 的改革 ,制定 干应 激 H 全省] 排放量超过 3 9 亿吨,其中达标排 励机制, I .1 8 形成合理水价机制 , 实行差别水价, 推动全 放 遗为 37 3 7亿 吨 , T 、 水 排 放 达 杯 率 为 社 会柞广 节水 活动 。在 农业 生产 领 域, 废 必须 改革 灌
划。
3 5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应继续加 大水 利建设 的投 入 力度 ,加 强砸 可 湖泊的, 兴建和完善水利工程 , 使水利1 程达标, 二 挖 掘现有水利]程的潜力,切实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 : 提高地表水的拦蔷能力,提高地表水的供应能力 , 削弱对地下水的依赖 , 优化供水结构。
工 程科 技 f f
黑 龙 江 ——
总
里 龙江省 水 资源 可持 续 发展 初探
李 廷 郭 天 华
f 兰 区涝 区管 理 站, 龙 江 哈 尔滨 】0 0 ) 呼 黑 55 0
摘 要: 水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 的基础资源 通过对 黑龙江省水资源现状的分析 , 出了该 省水资源存 在的问题 , 找 在此基础上 , 出了相应 提
参 考文献 II 1 黑龙 江省 水利厅.黑龙 江省 水资源公 报 ( 9 - l 1 0 9
2 0 呤 尔滨: 江省 水利厅. 9- 0 5 0 R 黑龙 1 120 . 9
t : ww:eto ig a ed e ss t/ xgn v晌 n bo R a N w . p/ w i g r a
8.8 ,明 显 低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的 6 % 7
表 1 近 几年 黑龙 江 省供 水 结 构
溉按亩缴费的方式 , 实行按水量缴费的缴费, 水价 随地 电与时间 的不 同而不 同。 l业 生产领域 , l 根 据 单方水创造工业产值的不 实行梯度水价机制, 限制 高耗 水行业 的发展 。 在生 活用水上 同样实行梯 度水价。 同时.0 币用价格杠杆, 通过价格机制, | 引导产: 业结构升级 , 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与浪费。 3 3加强 水污染治 理 在 工业生 产和居 民生 活领域 ,应继续 推行环 境污染 一票否决制 , 多方面筹措资金 , 不断加大环 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增加污染设备, 进行技术改造 , 减少污水排放总量, 提高工业污水的处理率, 提高 J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 实现污水资源化 在农业 生产领域 , 应加大无公害农药及化肥的使用 , 减少 农业水污 染 。 3 做好水资源规划 4 . 保护好 水资 源离不 开系统 的 全面规 划 。应 在 全面客观分析全省水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经济 发展总体布局以及生态环境的状况, 做好水资源捌 查评价 、 供需分析和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规划 , a 针对主要河流, 制定河流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的总体 方案, 确定诸如防洪、 灌溉、 发电、 航运等综合利用: l : 程的初步轮廓以及一些关键 ]稗的位置和工程 规模, 通过方案比较选定实施方案和开发程序;专 h 业水资源规划 , 以特定工程为出发点 , 阵地特定的 目的 , 做好规划 ;行政区水资源规划 , c 结合各地区 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宵 , 制定规划; 水和冶污规 r L
,
水资源是人类经济计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 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黑 龙江省的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甚至 在一定程度 J影响到该省的呵持续发展。凶此, : 研 究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有 显著的现实
一
25 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