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概况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 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 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 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 所见,如兎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 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 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 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 竹乎!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中国花鸟画发展概况
•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不仅仅只局限于花和鸟, 鱼、虫、禽、兽、瓜果、蔬菜等都可以成为 花鸟画表现的题材。
以描写手法的 精工或奔放
工笔花鸟画
写意花鸟 画
• 早期:见于器皿及墓室壁画上。 • 唐代:独立成科。 • 五代:徐黄异体。 • 两宋:繁荣时期。
• 元代:文人画。 • 明清:水墨写意。
• 王冕:墨梅
陈琳 《溪凫图》
钱选 《秋瓜图》 王冕 《墨梅图》
• 王渊(生卒年不祥), 字若水,号 轩,钱塘 人,擅画人物、山水、 花鸟。
• 《山桃锦鸡图》
幽篁戴胜图 赵孟頫
• 《秀石疏林图》 •笔墨风趣和艺
术趣味
•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 雪道人。 他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细腻的描绘和精湛的技法。
以下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主要技法:工具与材料:毛笔:通常使用羊毫或狼毫毛笔,具有弹性和吸墨性,使得线条更为流畅。
宣纸:以宣纸为主要绘画材料,因其质地柔韧、透明度好,能够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颜料:传统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如朱砂、雄黄、蓝靛等,这些颜料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较好的保色性。
勾线:画家首先会用淡墨或浓墨在宣纸上勾勒出花鸟的轮廓,这是画面的基本框架。
勾线要有变化,通过控制笔触的轻重、粗细,形成线条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
皴法:皴法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一种重要的描绘手法,通过毛笔在画面上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分为直皴、弯皴、交叉皴等不同形式,画家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皴法。
点染:点染是用毛笔蘸墨点在画面上,形成一点一点的颜色,用以描绘花瓣、羽毛等细小的部分。
点染要有层次感,透过不同深浅的点,展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淡墨渲染:通过淡墨的涂抹,画家可以表现出远近、轻重、深浅等层次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在表达花叶、羽毛等柔软的物体时,淡墨渲染是非常常用的技法。
留白:工笔花鸟画中,留白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不涂抹颜料的部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画面更加清新明快。
写意与写实结合:工笔花鸟画追求细腻写实,但也注重艺术家的个性和表现力,有时可以适度发挥写意手法,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感。
总体来说,中国工笔花鸟画在技法上注重细致入微,追求写实的同时又能够融入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传统绘画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喜爱。
【美术课件】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 人物画 课件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墨梅图》王冕
这幅作品中的梅花是作者对客观 物象的简单呈现吗?
花鸟画的生机意趣除了自然 层面的,还与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紧密相关?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 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 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 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鄙薄流 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 格和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 的气概以及不向权贵献媚的高 尚品质。
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 人物画
这些作品中你认为哪两幅是花鸟画? 花鸟画的表现题材仅限于花卉和鸟吗?
花鸟画
花鸟画在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唐代形成独立的 画科,五代开始成熟。在写实技巧方面,花鸟画至 两宋而臻于巅峰。中国传统花鸟画描绘的对象,涵 盖了各种动植物,包括花木、蔬果、翎毛、走兽、 草虫、鳞介等。其中,梅、兰、竹、菊等题材自宋 元以来广受喜爱。由早期的相对写实,到后来的常 以意气写之,写实与写意,似乎成为中国花鸟画创
作与品鉴不可绕过的一对概念。
画家创作的目的是什么?
《
写
付
黄生
子
筌珍
居
禽
宝
图
习
》
《写生珍禽图》黄筌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 作品,其纵41.5厘米,横70.8厘米。画家用细密 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 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 只,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 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 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 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作 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 不已。
表现了宫廷妇女怎 样的精神气质?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引言•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常见工笔花鸟画题材及风格•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与欣赏•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趋势与挑战01引言它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之美。
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花卉、鸟禽等自然景物为主。
工笔花鸟画简介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方面,工笔花鸟画技艺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笔花鸟画历史与传承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细节描绘工笔花鸟画艺术特点01020304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经营位置”之妙。
工笔花鸟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工笔花鸟画在细节描绘上精益求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生命力。
02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用细线表现物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适合勾勒花瓣、叶片等轮廓。
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线条纤细、流畅,如游丝般自由飘动,常用于勾勒鸟类的羽毛和细部。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形如兰叶,适合表现山石、树干等质感。
030201线条勾勒技法用两支笔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交替渲染,形成渐变效果。
分染在大面积的区域内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渲染,使画面色调统一。
统染在分染和统染的基础上,用透明色或浅色进行整体覆盖,增加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罩染色彩渲染技法构图布局原则确定画面主体和陪衬物,使画面有主次之分。
合理安排物象的疏密关系,形成节奏感。
通过留白、淡化等方式表现虚实关系,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画面中的物象相互呼应、联系,形成和谐的整体。
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呼应顾盼醒目点质感表现刻画细节修饰整理细节处理技巧在画面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点,吸引观者注意力。
中国花鸟画简史

罗平
虚 谷
近现代的花鸟画
潘天授
徽
宋
崔
苏
元代花鸟画: 宫廷画没落,文人画一枝独秀。
一、“梅、兰、竹、菊”开始兴盛 高克恭、李衍、、任仁发,王冕、顾安、柯九思、 二、王渊
明代: 水墨大写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边
吕
沈
清代花鸟画: 风格多样,百画齐放。
八大
汪
罗平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近现代
五代花鸟画:
技法进一步成熟。出现两大流派“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了 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
黄家:黄筌——宫廷画家 徐熙——在野士大夫
宋代花鸟:
技法成熟,宫廷画院文人画争相斗艳。 一、宋徽宗赵佶及宋代宫廷绘画 二、崔白 、 赵佶 、易元吉 三、李公麟、苏轼和文人画的发展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的历史轨迹
• 萌芽:原始社会 • 确立:魏晋南北朝—唐代 • 重要发展时期 :五代 两宋 • 元 明 清的发展 • 小结
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花鸟画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韩干的《牧马图》
照夜白图 韩干 唐 代
韩混的《五牛图》
韩混的《五牛图》局部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 竹 石 图 》
任千立咬 尔磨根定 东万原青 西击在山 南还破不 北坚岩放 风韧中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艺术特点
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 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 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 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 小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 淡彩花鸟画 重彩花鸟画
•
朱 耷 清 《 荷 花 双 禽 图 》
的向肩小为荷穿成向画 表天敛禽一塘插基左面 情”羽,巨的三本上结 以的,均石空叶的斜构 一本虽单,间两架出以 贯色没足石进花势的一 之,有独上深,,荷枝 。 但“立栖;丰其花自 冷白,一下富中交右 清眼耸对方了又搭下
近现代的发展
• 吴 昌 硕 作 品
齐 白 石 作 品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 小结和思考
中国古代花鸟画

徐黄异体:徐熙、黄筌
徐熙、黄筌是五代时期重要的花鸟画家。 对画风迥异的这两位画家,画史上有 “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的说法;
黄筌
黄筌是西蜀宫廷画家,绘画题材是皇家园林中 的珍禽、瑞鸟、奇花异石,他的画法画风必须 符合帝王的喜好和审美趣味:富贵之气。 他的画法是先用细笔淡墨勾勒轮廓,然后用色 彩层层晕染,精工细作,设色华丽,颜色基本 盖住墨迹。(勾勒填彩)
墨葡萄图轴 明 徐渭 纸本墨笔 纵166.3厘米 横64.5厘米 故宫 博物院藏
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
俗名朱耷,一生用了几十个号。来去诡秘,言怪 行奇; 他的画狂放夸张,怪癖冷逸。其题画诗更是幽隐 晦涩。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酒作头陀。横涂竖抹 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郑板桥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传统三大主要画科之三
花鸟画的含义
一般而言,花鸟画是以花卉、竹石、禽 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科。 外延小、内涵大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满地皆文章
鲜花是一种隐语,它传递爱的信息,它 祝福人们幸福美满,健康长寿; “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 慢下来了。”(但丁)“只恐夜来花睡 去,故烧高蜡照红妆。”(苏轼) 鸟是人类的朋友,我国有许多关于鸟的 传说
郑板桥
又名郑燮。画梅、兰 竹、菊、松、石,精 兰、竹,擅长水墨, 极少设色。
《墨竹图》
《丛兰图》
荆棘丛兰图卷(局部一) 清 郑燮 纸本墨笔 纵31.5厘米 横508厘米 南京博 物院藏
把真、草、篆、隶四 种书体融合一体,自 称“六分半书”。
《我轻轻地敲门——纪念上海画家吴昌硕、 任伯年、虚谷、蒲华》(现代 俞晓夫)
中国画――花鸟美术ppt课件

线条运用
色彩运用
线条是花鸟画的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线条 表现花卉、禽鸟的形态和质感。
色彩在花鸟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不 同的色彩表现自然生物的鲜艳和生动。
构图技巧
写意与工笔
构图是花鸟画创作的关键,通过巧妙的构图 使画面呈现出和谐、平衡的美感。
写意和工笔是花鸟画的两种主要表现手法, 写意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工笔则注重细腻 刻画和形态逼真。
工具与材料简介
01
02
03
04
笔
毛笔是花鸟画的主要工具,根 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硬毫、软毫
和兼毫等类型。
墨
墨是花鸟画的重要材料,分为 油烟墨和松烟墨等,具有不同
的色泽和效果。
纸
宣纸是花鸟画常用的纸张,具 有吸水性强、渗透性好等特点。
砚
砚台用于研磨墨汁,是花鸟画 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基本技法与表现手法
进地学习花鸟画艺术。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02
花鸟画基础知识
花鸟画起源与发展
起源
花鸟画起源于古代,是中 国画的重要分支,以描绘 花卉、禽鸟等自然生物为 主。
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不 断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历代名家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花鸟画 名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 异,对花鸟画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艺术成就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 花鸟画家和作品,为中国 画艺术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课件目的与结构
01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国画中的花鸟画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
巧。
02
结构
本课件包括引言、花鸟画基础知识、经典作品欣赏、绘画技法讲解和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花鸟画
马陆飞
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可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审美寄托。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2、中国画的“六法”;
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
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
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
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
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
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
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
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
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专门的画科。
五代绘画发达,人才众多,各有创造,花鸟画获得了较大成就,出现了徐熙、黄荃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
由于这两种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五代、北宋花鸟画的两大流派,对于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黄荃父子发展了勾勒彩晕的画法,成为工笔画的先驱。
其用笔工细,用墨浅淡,再以丰富而浓艳的色彩染成,因此工整细腻,富丽堂皇,所以当时世称“黄家富贵”。
在此基础上,造型严谨、工整细致、淡雅清新、色彩浓艳、富丽堂皇的工笔花鸟画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了。
五代以后,两宋花鸟画获得更大发展。
作品在布局上、形象塑造上都有所创新,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出现了赵昌、易元吉、崔白、李迪等著名画家。
明代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主,但工整艳丽的花鸟画也相当盛行,以边景昭、吕纪最为杰出。
清代的花鸟画风格多样,以写意为主流,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有蒋廷锡、沈铨等。
(写意)徐熙运用水墨晕染、以墨为主、轻色淡彩的画法作画,这种生意盎然、不事雕琢、着重笔墨的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到南
宋,出现以水墨花鸟画的新风气,元代又不断发展,特别是到了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得到很大发展。
沈周、陈淳、徐渭等人继承发展了水墨画,形成了写意花鸟画派。
清代绘画因袭古代风气极盛,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唯有花鸟画仍不断发展和前进,不乏杰出人才,既能继承传统,又有所创造。
“扬州画派”的兴起,使写意花鸟画在绘画史上成为一大流派,对近代和现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出现了朱耷、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优秀的画家,对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代花鸟画家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他们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新花鸟画的开拓者,为我国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那么什么是文人画?唐代以前就有纯水墨形式作画的记载,但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和发展是从南宋末年开始的,特点是:(1)作者多是学者、诗人又是画家,“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绘画文学化了,题跋和用印开始成为画面内容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入画,更强调用诗来题画和诗的意境。
书法入画,主张书画相通,强调笔法的书写性。
(2)文人画重表达观念和情感、畅神、抒情、寄兴、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向和意趣。
(3)文人画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轻刻意求似,重潇洒洗练,轻繁缛纤细;重天真幽淡,轻富丽工艳。
(4)在作品中将栅、兰、竹、菊、松、石等作为人格化的形象象征,以此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
明白了文人画,我们再来具体了解花鸟画中的“徐黄二体”是指什么?
在唐人卓越成就的基础上,五代时期花鸟画科逐渐发展状大,技法也日益成熟。
出现了以徐熙、黄荃为代表的两种绘画风格,被后人称为徐黄二体。
徐熙:金陵人,出生江南名族,一生没有作官,被人称为“江南布衣”,以高雅自任,寓性闲放。
绘画多作江南野景,善画江湖汀花、野竹、水鸟、蔬果。
黄荃:四川成都人,17岁任蜀翰林待诏,后主画院事,在皇家画院贡职近50年,多作官中珍禽,瑞鸟和奇石异花。
由于他们生活境遇和性格的不同,在绘画上自然形成了取材,意趣的不同,正所谓“徐熙野逸,黄家富贵。
”黄荃的花鸟画,以勾线填色、染色为主,造型严谨,工整艳丽,开工笔画先河,徐熙则偏于写意性,重水墨、重意境、重笔迹,超脱淡逸。
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两派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两大主要体系。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中国画的“六法”是我们的点金石,“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包括:(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多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
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
一幅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
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
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性。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介绍中国花鸟画历史及常识的课,内容大且较散,是一节总述课,要抓住学生的眼光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使他们感兴趣。
一方面要运用配置好幻灯片,一方面要设问。
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