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爱情词感情寄托
纳兰性德很痴情的一首词: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纳兰性德很痴情的一首词: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导读:历朝历代,各路文人层出不穷,但是当得起至情至性的,在我看来只有晏小山和纳兰性德。
古代读书人大都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所以很多读书人虽然看似风轻云淡,但是内心还是在追求锦衣玉食、功名利禄之事,这本是人之常情。
但是晏小山和纳兰性德却无需如此,他们本就出身豪门,自小便享受着别人苦苦追寻的东西,所以在他们的眼里,那些普通人孜孜追求的东西他们嗤之以鼻。
相反,反倒是那些他人为了功名利禄选择放弃的东西,才是他们求之不得之物,就像自由和爱情。
而纳兰性德一生,影响比较大的感情有三段。
第一个在正史中记载不多,多见于野史,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妹谢娘,但是谢娘后来却被选入宫,成为皇帝的女人,这段感情可谓是无疾而终,曾一度让纳兰性德悲痛欲绝,在他的很多词中都有着追忆谢娘的描述。
第二个就是发妻卢氏,在纳兰性德20岁的时候娶了门当户对的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两人婚后夫妻恩爱,这也是纳兰性德生命中为数不多快乐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婚后三载卢氏难产而亡,这也让纳兰性德的人生充满了巨大的伤痛。
而第三位则是江南才女沈宛,当时的纳兰性德已然30岁,在好友的撮合下他结识了他,奈何两人门第悬殊,最终沈宛为了不让纳兰性德难做,独自返回江南。
而在这三段感情中,想来纳兰最在意的便是发妻卢氏,毕竟曾经拥有。
而我本期要分享的这首词,也是纳兰性德在为她卢氏所作的悼念词。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唯许有情知。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好景总是难以长久,似乎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人越是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最难得便是相知相伴。
而纳兰性德的最难得便是“寻常风月,等闲谈笑”,和卢氏的那段时光的是他最美好的时光,或许卢氏只是个寻常女子,但是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她是那个懂他的人,总是能够恰到好处的让他称心如意。
这是一场他不愿意醒转的旧梦。
但是美梦终究会苏醒,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然是十年之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或许苏公的伤悲纳兰亦懂,这十年没有她,就连回忆往事都觉得害怕,只怕自己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和内心的伤悲。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纳兰性德的爱情词纳兰性德是清初的―位著名词人,他―生创作600多部词作,其中以爱情为题材的占大部分。
在清初康熙年间有这样一位词人。
他出身富贵,却忧郁寡欢;他文武双全,却畏惧官场;他痴情执著,也相思哀怨。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出人中原。
未染汉人风气。
故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足可见他的成就和地位。
这个人就是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词家三绝”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天资聪慧、自幼好学、感情丰富、触目伤心。
他一生创作600多部词作。
内容包括边塞风光、友情赠别,咏物咏史等,而词作中爱情题材占大部分。
通过温婉哀怨的词风,折射出他一生的情感经历,表达他对爱情的执著和真挚。
在我看来。
他的爱情词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甜蜜幸福词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结为夫妻,此女不仅美貌、贤良,而且通音律、喜诗文。
两人心灵相通,互为知音,因而感情十分深厚。
在新婚之际,纳兰性德曾写下《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十八年来堕世间。
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
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整首词洋溢着幸福甜蜜之感。
上阕写妻子的多才多艺。
生活中充满快乐且不乏歌声和吟咏。
“吹花”指吹奏、弹唱之事,引申为推敲声律、辞藻等文墨。
下阕写妻子的美丽动人,她的容颜和举止都显得那么迷人和恰到好处。
在隐约的灯影中,依靠在枕函旁,怎么看都不觉得生厌。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纳兰性德对妻子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另外,在纳兰性德出征归家后的创作中,也能体现他的甜蜜和欢喜。
如《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槎)“重见星娥碧海槎,忍笑却盘鸦。
寻常多少,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休笼彩笔闲书字,街鼓已三挝。
烟丝欲袅,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这首词体现纳兰性德和妻子重逢后的喜悦之情。
爱情诗: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情诗: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爱情诗,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
爱情诗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爱情诗: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采桑子·当时错清代: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注释才道:才知道。
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
”又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近却悔当时错。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
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满眼春风百事非:句出于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又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落尽梨花月又西: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又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容若此句撇开前人,用“月字”独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
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三年,在顾贞观的介绍下,纳兰结识了江南才女沈宛。
他们一见如故,但沈宛是一风尘女子,在当时清朝的环境下,他们是不能成婚的。
在沈宛经过长时间的煎熬之后,她提出了分手,纳兰极力挽留,却未能留住。
赏析《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与友情词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与友情词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与友情词纳兰性德是我国满族历史上第一个产生重大影响的词人,纳兰性德词的特点是直抒胸臆,充满了婉丽凄清的情调。
一、纳兰性德的爱情词纳兰性德是描写爱情的词坛高手。
他的好友严绳孙说纳兰的词“蕴藉六逸,根乎情乎。
”?①的确如此,纳兰笔下的爱情诗都是情真意切,凄婉缠绵,寄托着自己的思念及爱的灵魂。
(一)甜蜜的相守之情恋爱中,最美好的日子莫过于与自己的爱人厮守,呼吸彼此呼吸的空气,感受每一个动作、眼神传递的爱意,诉说相爱的言语和心事。
正如这首《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槎,忍笑却盘鸦。
寻常多少,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休笼彩笔闲书字,街鼓已过三挝。
烟丝欲裊,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这首词是纳兰词中较少见的通篇洋溢着欢乐之情的作品。
纳兰总是与娇妻聚少离多,再次看到面若桃花的`妻子羞涩而欣喜地笑着将乌黑的发髻盘起时,他觉得今夜比往常任何一个夜晚都美妙动人。
夜已经很深了,周围景物格外美好,仿佛也理解此刻词人看到光彩照人的妻子那激动的心情,此刻多么希望时间定格在这一刻,永远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坚定的去实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②的古老誓言。
(二)苦涩的离别之情离开,多少带着点不舍与期待。
就如李白所说“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③纳兰的等待是苦涩的,却也是值得的。
因为爱情是彼此的精神动力,因为彼此知道,有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在深深的思念自己。
正如这首词所写:《齐天乐?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旱,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
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
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
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白浪河的秋天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时间飞快的流动,天上的云彩也沾了一丝湿气,这是个秋风白露相逢的时节,也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此时的词人,却只能眉头紧锁,想到只能来年春天踏着榆花回家,才能诉说这份思念时,内心不由生出些苦涩;却又想象相见时,只需静默相视,彼此就能读懂对方的心事,心里便感安慰。
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_读纳兰性德爱情词有感

Journal of Chongqing Industry &Trade Polytechnic 总第11期幽艳哀断 凄婉深沉的美——读纳兰性德爱情词有感张德惠(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涪陵 408000)摘要:清初词人之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在文坛上影响深远,其词的贡献最为突出。
纳兰词约有347首,爱情词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全部词的精华所在。
凄婉哀厉是其爱情词的主基调,以“爱情—思念—悼亡”为意境,抒思念、悼亡、感怀之意;多借助意象展示其内心世界;借用典故旧事抒怀;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入手写爱情的点点滴滴。
体现了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
关键词:纳兰性德爱情词思念清代词人之冠,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康熙时大学士、宰相纳兰明珠之子。
在纳兰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留下了约347首词,其中爱情词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爱情词是纳兰全部词的精华所在,是词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精品。
纳兰爱情词的卓越成就使其短暂的人生熠熠生辉。
纳兰爱情词的创作内容来自对生活真实的感受。
其生活的环境、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漂泊在外的仕途生涯是纳兰创作情感流露的基础。
其词营造了爱情以及由爱情所引发的思念之情、悼念之情、千丝万缕的愁情所结合的复杂的情感意境。
纳兰爱情词里为数较多的作品是他在护从宸游,奉命出使,与爱妻别离中所写的相思相忆、怀人念远的离愁别恨。
他把最深挚的心灵和感情全部投入到他的词中,寄寓思念,毫不掩饰。
他的情“痴”,词也“痴”,因而其哀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与词人一道摇情动感,柔肠寸断。
纳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他的爱情词别有一种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用“爱情—思念—悼亡”的意境,构成爱情词线索纳兰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诚,主要表现为婚前对爱情的向往,失恋后的凄冷痛苦;婚后幸福而美满,夫妻分别的相思之苦;爱妻去世后的悲痛与悼念。
《纳兰性德词选》中的爱情与个人情感

纳兰性德词选中的爱情与个人情感概述《纳兰性德词选》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其中许多词作都聚焦于爱情与个人情感,并展现了纳兰性德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词作中所蕴含的爱情主题和个人情感,通过分析相关文本和描绘手法,揭示纳兰性德对于两者的独特理解。
爱情主题1. 多情在《纳兰性德词选》中,可以明显看到纳兰性德笔下多次出现“多情”的形容词。
这表明了他对于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自己深沉的感受。
他在词作中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爱恋,无论是忠贞还是离别,都彰显出他内心深处激荡着无尽的情感。
2. 忧伤纳兰性德笔下常常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他用词作表达了爱情中的痛苦和无奈,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经历和命运压抑的体验。
这种忧伤让他的作品更具深度和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纳兰性德在《纳兰性德词选》中展现了对爱情的痴迷。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爱之人或者事物无法自拔、全身心投入的热情与追求。
这种痴迷使得他的词作充满激情和真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个人情感1. 孤寂纳兰性德词作中常常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
他描述了自己心灵孤单、身处困境时感到难以释怀、寻找安慰的状态。
这种孤寂体现着纳兰性德内心从容洒脱之下隐藏着的脆弱和渴望被理解与关怀。
2. 沉思纳兰性德的个人情感表达中常伴随着一些深沉的沉思。
他通过自省、反思以及对于生活世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
这种沉思赋予了他的词作更多的内涵和智慧。
3. 渴望纳兰性德词选中有许多描绘他内心深处渴望和向往的词句。
他渴望真挚而持久的爱情,渴望得到他所珍视之人的回应与关注,渴望摆脱世俗尘嚣,追求精神与灵魂的安宁。
这种渴望让他在词作中呈现出真实而动人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通过对《纳兰性德词选》中爱情与个人情感主题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纳兰性德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爱情观研究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爱情观研究纳兰性德是清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诗人,他的爱情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他的诗作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纳兰性德爱情观的深入了解。
首先,纳兰性德的爱情观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
他的诗作中经常体现出对于爱情的无奈和苦涩之情。
他对爱情的描绘往往带有一种悲凉和忧伤的色彩,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例如,在《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一诗中,他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种对于爱情的离别和失去的痛苦感受,成为了纳兰性德爱情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纳兰性德的爱情观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他的诗作中常常充满了对于浪漫和情感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
在《浣溪沙·和人无处不登临》一诗中,他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种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向往,使得纳兰性德的诗作也充满了浓郁的情感。
此外,纳兰性德的爱情观还体现出对于女性美的赞美和追求。
他的诗作中经常描绘女性的美丽和娇媚,以及对于女性的温柔和体贴的赞扬。
在《山花子·闺意翻嫌百事非》一诗中,他写道:“佳人一笑巧先机,待到春花开遍时。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种对于女性美的赞美和对于与女性相处的渴望,也是纳兰性德爱情观的主要特点之一。
纳兰性德的爱情观还表现出一种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
他的诗作中经常体现出对于爱情的全身心投入和不可自拔的状态。
在《采桑子·慈母手中线》一诗中,他写道:“怨情还似债情深,早晚晴明各一心。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种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使得纳兰性德的诗作充满了一种令人动容的情感。
总结起来,纳兰性德的爱情观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体系,同时也充满了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女性的美丽和娇媚,并赞美女性的温柔和体贴。
他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纳兰性德爱情观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于他的诗作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史上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理解。
长相思的意思纳兰性德词语解释

长相思的意思纳兰性德词语解释
纳兰性德(1563-1601)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巨匠,他的诗词天马行空,生动有力,巧妙独特,极为精湛。
他的词中常常出现一词“长相思”,是他最为有名的代表词语。
但是,关于“长相思”这一词汇,至今仍存在着很多讨论和误解。
“长相思”一词就源自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诗,这首诗讲述了一段悲情的爱情故事,内容表达了男女须尽力不断相思,如果彼此能够实现永恒的爱情,这种情缘就会永久,甚至能超越死亡。
这充分说明了“长相思”的意思。
“长相思”的意思是指一种深情的爱情,深沉而又真挚,双方会坚持到最后,不管周遭的诱惑多么强烈,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能够得以坚持,最终能够达到永恒的状态。
此外,“长相思”也可以指挥被离别所痛苦的感受,在一段深深爱恋的过程中,即使远离而痛苦,却也仍保持着最强烈的思念之情,不断渴望着对方的出现。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长相思”一词被重复使用,它在文学作品中又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它被用来比喻爱情的深切、忠诚和牺牲,它也可以类比战争中的抗争和不屈不挠,但总的来说,“长相思”的意思是指一种深情的爱情,一种永不分离的爱情,以及一种精神上的友谊之情。
总而言之,“长相思”源自纳兰性德早期作品《长相思》,它描述了一种深深的爱情感受,表达了深情宽容、忠诚牺牲的精神,这种深深的爱情可以超越死亡,能够得以永远。
它为古文学史上的爱情图景
增添了一分非凡的意义,也为爱情影视作品缔造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学情怀,这一代表词语将一直留存于文学史的流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论纳兰爱情词的情感寄托Entrusted emotion of the Poems of Nalan Xingde姓名:学号:系别: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07指导教师:2011年 1 月日摘要清初词人之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纳兰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共计347首,其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他的爱情词。
纳兰爱情词“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髓部分,是诗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
爱情词在纳兰词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文以纳兰爱情词为研究蓝本,分析纳兰三段不同的爱情及其爱情词的情感寄托。
关键字:纳兰爱情词情感寄托哀感顽艳AbstractNalanxingde was a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originally name was called Chengde, nichname was rongruo and his literary name was Lengjiashanren.His name was famous and his words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on the literary scene. Nalan `s words have about 347, love words take up about one-third of his words,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e word.The main tone of love words is mournful and agreeable.Key words:Nalan love words miss mournful and agreeable正文: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它给人带来欢乐和希望、痛苦和煎熬。
爱情也是人类最丰富最复杂的情感,它把人的种种体验熔于一炉。
所以,爱情成了无论文学还是影视作品最永恒的主题。
纳兰性德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
纳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他的词所描写的爱情别有一种哀感顽艳、凄婉深沉的美。
自灰色的高三生活中无意读到一行字——人生若只如初见。
片刻间,仿佛往事如潺潺小涓,尽数流来。
于是,我开始搜寻他的足迹,进入了这个男子的世界,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每每读着纳兰的词,尤其是他的爱情词,总能让我浮躁不安的心,在喧嚣中麻木之后,为他痴情迷醉,柔弱敏感好一阵子而不可自拔。
纳兰词总能在无声无息中让我的心平平仄仄地颤动起来,轻易地触摸到心底的最深最柔软处,情到深处,甚至暗暗生出一种欲哭的冲动,然而个中情味又不能一一道出,每每读着纳兰的爱情词,我总不禁想要问自己:容若的挚友顾贞观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那“纳兰心事”我到底有没有读懂呢?纳兰性德是刻画爱情的词坛高手。
爱情词是纳兰任情率性的结晶,独抒心灵的吟唱。
他的爱情词哀婉清丽,感情真挚直露,自然晓畅,不加雕饰,“纯任性灵,纤尘不染”[1],纳兰容若的好友严绳孙就说纳兰词“蕴藉流逸,根乎情乎”[2]。
王国维高度评价纳兰词:“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3]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称他为“国初第一词人”。
纳兰有词作三百余首,集中收录在《饮水词》中——名从“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五灯会元》里道明禅师答庐行者语中来,颇有炎凉之意。
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
[4]《饮水词》收录的347首中,爱情词占三分之一多的篇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纳兰容若自身的一部情感自传。
在纳兰容若的爱情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
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几为愁多翻自笑。
”“倚栏无绪不能愁。
”“唱罢秋坟愁未歇。
”“一种烟波各自愁。
”“天将愁味酿多情。
”纳兰一生衣食无忧,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贵为相国之子,有名门佳丽为妻,自己是康熙的一等御前侍卫。
家世,名利,权位,美色,这几样莘莘仕子追求一生的东西,他都拥有了。
在旁人看来,容若应该安享富贵,没有郁郁不乐的理由。
可是,细读《饮水词》,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他为什么愁呢?是因为诗人天生的忧郁?仕途并不如意?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我认为其实纳兰的愁更多的来自情,来自于爱情。
来自于那一个个离他而去的奇女子。
爱情生活不如意是导致他孤独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
纳兰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笑,悲凉伤感,凄怨苦多。
然而爱情使他孤独忧郁,却也是是他词创作源泉之一,其爱情词基调多为沉重而感伤。
那几个奇女子,在容若短暂的生命中其地位可见一斑。
传言中的初恋情人是后来入宫为妃的表妹。
之后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二人琴瑟和谐,却在二人成婚三年后,卢氏因受寒而离世。
哀伤之余,容若再遇浙江才女沈宛,与之相处一年,容若便匆匆逝去。
令人扼腕叹息。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及近代学者在研究《红楼梦》时,总要与纳兰性德联系起来,如:“《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
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5]。
又如:“近人多谓《红楼梦》一书为记清朝明珠家事而作,至于书中人物,各有所指,则又言人人殊。
大概以纳兰容若为全书主人翁贾宝玉者近是”[6]。
虽然这些议论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之谈,但反过来把他与贾宝玉试作比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颇多相似之处。
我们从《红楼梦》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情种”,而《纳兰词》中,则包含了大量的爱情词,这些词写得情意缠绵、真挚动人。
据说当乾隆读至《红楼梦》之际,笑曰:此乃明珠家事也。
每每读着纳兰的爱情词,我也忍不住恍若觉得纳兰就如那温柔乡大观园里的宝玉,都是天生的情根深种。
文人多情,而唯有情种才能写出这样伤感苦涩凄绝哀婉的词句。
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所表现和流露出的感情可以看出,他很可能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痛苦的“恋爱”。
在清人的笔记中,也多有这方面的记载,具有代表性的如:“是书力写宝黛痴情,黛玉不知何人?宝玉固全书之主人翁,即纳兰侍御也”[7]。
把他与小说中的“宝黛之恋”联系起来,说明他很可能有相似的经历。
在他的词作中,有首题为《咏红姑娘》的〔眼儿媚〕,有人说这个“红姑娘”就是他的恋人,也就是他入宫的“表妹”。
虽然这些传闻未必可靠,我们也很难考究,但从他的词中,我们又可实实在在地看到他感情上所承受的痛苦磨难,让我宁愿相信确有这样一段恋情。
对于这位姑娘的名姓及详细情况,我们无法弄清也不必费力去考证,倒是通过记叙和描写爱情的词章,可以从中了解纳兰性德的爱情经历和观念,从他的每一首表现爱情的词中都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的场面,体会到作者如海涛般涌动的情感,从中撷取一些表现特定场面的词并连缀起来,不仅可以看出他爱情经历的过程和感情发展的脉络,也能得到他的一部“恋爱史”,请看如下的几首爱情词:〔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这首词记述了词人在18岁那年,开始萌发了爱的欲念,于是就注意打扮和修饰自己,整日口中嚼着香草,在琵琶上弹弄着相思的乐曲,但却不知去向哪个姑娘表达。
只能在灯下独自沉浸在对姑娘思念的幻想中,即使看好哪个姑娘也无从言起。
这当是他萌生爱情欲望的开始。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首词记录了在暮春季节,院落井边,满地残红,冷漠凄清,多愁善感的人心绪迷茫、怅然若失。
她,蓦然出现了!刹那间四目相对、惊鸿一瞥,禁不住心神荡漾、迷离恍惚。
伊人眼波横流,而心事难度。
从此,簟波纹席之中、灯光烛影之下,伊人倩影驱之不离、挥之不去。
相思之情,如梦如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出男子辗转灯影的单相思的苦恼,含蓄蕴藉,婉曲凄迷。
〔红窗月〕梦阑酒醒,因循过了清明。
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犹记回廊里誓生生。
金钗钿盒当时赠,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
语罢一丝清露温银屏。
这首词说的是两人自暮春相见,到清明时已发展到了在回廊里幽会,虽然他们都明知前途险阻重重、难以结合,但仍互换了信物,并山盟海誓地私定了终身。
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发展到了难分难舍并互相表明矢志不渝决心的阶段。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这首词写他们在热恋期间一次值得回想的美妙场面,表现了情人相遇的心态。
上片劈头四句,便揪紧了人们的心弦。
有情人相逢,本该有多少知心话要说,然而他们却默默无语。
她,芙蓉花一般的脸上泛起红晕,匆匆走开,玉钗抖动,步履含愁。
下片待唤更止,欲诉却离,转又轻叩玉钗,暗中传意,少女含羞多情之态如在眼前。
词通过极其细微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含蓄迂曲地表现了青年恋人无法言传的心境。
那绵绵情意中掺杂着的苦涩辛酸有谁能知?每次读着这首词总让我想到宝黛诉衷情那一章节,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一字也说不出。
情人相遇,衷肠难诉,更有“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的难言之隐。
一曲《临江仙》即赋恋人失约的无奈:〔临江仙〕[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星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这首词表现的是作者与姑娘相约幽会,夜已三更,新月如钩,疏星几点,爱人却久候不至。
面对凄凉夜景,烦乱焦虑,无法入眠。
所谓“瞿塘风雨”,暗示着横亘在恋人们中间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正是它,使“曾有约”的人终于失约,使有情人被“错恨无情”,使伫望的人柔肠寸断、百感凄恻。
可时已半夜,爱人却久候不至,面对凄凉夜景,作者感到内心焦虑和孤寂。
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遇到强大势力的阻隔和干扰,预示前景不明。
纳兰描写失恋者心情的词,低徊婉转,别具韵味。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捋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
夕阳依旧小窗明。
这首词写别后相思。
上片写追忆往日的恋情,虽然在幽会时以“手捋裙带”的“爱抚”动作表面上表现了幸福甜美的情景,但当时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和愧疚心情。
下片侧重此时的心理刻画,结句用一景语,余有不尽之意。
上下片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更为突出了。
然而,当年曾经青葱相伴青梅竹马的女子,终究,未能遂愿,被选秀入宫,使朦胧的蓓蕾凋萎了。
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怨恨。
辘轳金井,落花红冷,伊人已远去,只留下你在簟纹灯影里的声声叹息。
在一首〔虞美人〕中,他说:“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这应当是他实写与姑娘被迫分手后的“十年”中,无时不保持对心上人的苦苦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