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浅谈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中国,书法一直被视为文化瑰宝,受到广泛的推崇和欣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对书法鉴赏也日益重视。

本文将从书法的艺术特点、欣赏书法的方法以及大学生书法鉴赏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书法艺术的特点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备受瞩目。

首先,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笔墨纸砚的组合,通过线条的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其次,书法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笔画的运用和字体的表现,传达出特定的意境和情感。

再次,书法是一种运动的艺术,通过谨慎地运用笔墨,书法家能够在纸上展现出自然、蓄势和韵律感。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独特的视觉效果、抽象的意境和运动的感觉,使其成为一门值得探索和鉴赏的艺术形式。

二、欣赏书法的方法欣赏书法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对字体的分析。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字体的结构、线条的运用以及整体的美感。

其次,要关注字迹的动态。

书法作品是一种线条的组合,因此,我们要琢磨字迹的起承转合,以及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效果。

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是由字体、字形、字体的变化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欣赏者要从整体把握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最后,要通过学习和比较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可以参考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和构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欣赏能力。

三、大学生书法鉴赏的启示对于大学生而言,书法鉴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书法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通过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培养对美的敏感和追求。

其次,书法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

书法作为文字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观摩和欣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字迹和书写水平。

再次,书法鉴赏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情感交流。

书法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人生。

浅谈中国书法中的艺术美书法论文

浅谈中国书法中的艺术美书法论文

浅谈中国书法中的艺术美书法论文目录1 中国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1)1.1 力量感 (1)1.2 立体感 (2)1.3 节奏感 (2)2 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2)2.1 平正 (2)2.2 匀称 (2)2.3 参差 (3)2.4 连贯 (3)2.5 飞动 (3)3 中国书法艺术的意境美 (3)3.1 神采 (3)3.2 诗情 (4)4 结束语 (4)摘要:其实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

“实”的方面是有形的。

它包括线条、结构等内容;线条美、结构美、结合起来便是一种和谐美,都是可见的形体美。

线条美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结构美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二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关键字:中国书法艺术前言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艺术,它不同于绘画的是:书法借助于汉字的书写、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与多样的线条组合,抒发、寄托创作者内心的艺术理解和思想感情。

文字的表现是自由的,书法家笔下的汉字或粗狂豪放、风驰电掣,或婉柔清丽、含蓄隽永,这些都属于比较纯粹的艺术创作。

中国书法在艺术界是独一无二的,在黑与白、点与线的千变万化中完成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它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与中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一脉相承。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当为我们民族拥有这宝贵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

书法艺术是纯粹生长于中华大地上、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

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不同,书法从古至今、从里到外散发的都是地道的中国作风和气派,是中国璀璨文化的标本。

1。

书法鉴赏论文7篇

书法鉴赏论文7篇

书法鉴赏论文书法鉴赏论文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法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鉴赏论文1姓名:_______序号:_______学号:_______课程:书法欣赏指导老师:_______目录1.书法学习的经验与体会,书法学习的方法;2.书法发展历程、规律的理解;3.如何欣赏书法;4.我对书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建议。

文章摘要:书法是我国精髓之一,不仅具有天生的传统艺术,而且更以沧桑的发展为荣。

欣赏书法作品是获得高尚精神的享受同时陶冶情操,我们应该理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学会把握其中的美。

本文是对书法的初步理解以及对书法欣赏的看法。

关键词:学习心得中国书法史书法欣赏一、书法学习的浅谈书法——我国的国粹,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它作为一种艺术,玄妙而艰深。

人人皆知写字容易,但是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境界却十分艰难。

书法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通过作品将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等不动声色地折射出来,给人留下一种最解放、最自由的心灵之美。

书法的学习看似容易,其实是个艰辛的旅程。

书法学习是付出努力的过程,我们用眼睛去感受写字的美感,用联系探求美,用心感受美。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高质量的生活,也许忽略了书法的学习。

书法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培养良好的书法兴趣是重要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变得会认真起来。

我从小就学过硬笔书法,对于基础的书法还是有点讲究的。

我觉得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其次,学习书法的时候要勤于思考,若有老师可以指导你则更佳。

在小学之前,我的写字大多都出自于老师的帮助,老师以别样的方法让我们习字,感受书法学习的妙趣横生。

书法鉴赏 论文

书法鉴赏 论文

书法与鉴赏【2 】书法与各类艺术的通融性书法,是一门研讨汉字书写艺术的学问,也是对汉字书写成果的一种等级评价.尽管世界上其他平易近族的文字也有书法,但因为汉字用不同线条和构造构成的块形字来得庞杂多变,所以汉字的书法有奇特的鉴赏价值和艺术魅力.书,在这儿指书写;法,指书写的法度,纪律性.中国事一个具有五千年汗青的文明古国,书法展示了奇特的艺术魅力,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稳重整洁的楷,真书;到流利奔放的行,草书,都表现了中国艺术的本性.所以,任何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器械或多或少都与书法艺术有某些接洽.有的比较显著,有的比较隐晦.绘画.音乐.跳舞.篆刻.建筑.戏曲.文学.镌刻.军事.棋类.茶艺等都与书法艺术颇有通理之处.假如说西方一切艺术都是趋势音乐的动态,那么在中国,一切艺术都与书法有不解之缘.1.书法与绘画在中国的绘画.书法有其内涵的接洽.尤其宋今后,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越来越大,绘画中的白描笔法源于楷书,文人画中的大适意则源于书法的狂草.画家常常题款于画上,称画为“写”,并且书法已成为绘画的有机构成部分.章法.布局.计白当黑,是书画的配合请求,这是表层的构造.二者的接洽慎密之处更在于深层,它们都讲气韵.意境,讲笔墨情趣,都不把描写客不雅世界当目标,而侧重于主体情感的抒发.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在一小我类精力更高层次上向世界展示其奇特的艺术性的.由此我们也不难懂得,汗青上为什么那么多画家都同时又是名垂千古的书家,如苏轼.郑板桥.赵之谦.齐白石等.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也可以评话画是同源的.2.书法与跳舞中国书法艺术与跳舞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跳舞艺术的动态消失于表演进程中,而书法艺术的流淌表现已经凝固在线条中,正如郑诵师长教师所说:“跳舞是动态的书法;书法是婀娜多情的舞姿.”抒情性是跳舞和书法共有的艺术本质特点.跳舞应用舞台空间塑造形象,构成不同的时光活动线,从而呈现不同的跳舞作风;书轨则于平面的宣纸上塑造形象,构成不同的时光活动线,从而呈现不同的书法作风.假如说跳舞是对人体动作.姿势的造型美化,那么,书轨则是对其点画.姿势造型美化.韵律和节拍是跳舞与书法表情性富于变化的根本要素.跳舞时,演员的全身为了表示韵律和节拍,必须不停活动,并保持动作间的连贯与协调,这就请求所有固定的均衡姿势不得不跟着演员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如同书法创作时所有点画的固定写法与形态都必须在活动中依据高低阁下的情形,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作各类各样的变化一样.跳舞演员那行云流水的舞步轨迹,假如用墨线描写下来,确定与节拍分明.绵延相属的草书线条别无二致.3.书法与建筑建筑因为其适用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造型艺术,所以只能是一种广义上的造型艺术.它是经由过程抽象的情势来归纳综合地反应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涯和一准时期人的精力面孔及对美的寻求.与书法的某些艺术特点相通,它们都讲求均衡.对称.变化.协调,一幅完善的书法作品就像一个建筑群,布局要合理,有疏密.大小.虚实.主次之分,要通气,不能封逝世.在作风上也有相通之处:雄强的楷书像肃静的建筑,幽美的行草又如江南水乡错错落落的平房,古雅书如同庙堂,森严书如同宫殿.无论外部情势.内部纪律或更深层的意蕴,二者都有其像似之处.经常对各类建筑进行不雅赏,有助于对书法情势美的懂得,也更能深入地懂得中国艺术的审美特点.4.书法与戏曲书法与中国戏曲有很多配合的艺术特点.最凸起的一点是,二者都是在空白的帷幕长进行艺术上的寻求与摸索.中国戏曲,不须要布景,完整经由过程演员的念唱做打,表现无穷的空间和时光.一只马鞭,演员在台上转两圈,似乎已经奔驰高山.平川数千里;《梁祝》的十八里相送,《秋江》的同流合污的荡舟,都是在没有布景的舞台上表现的.书法,正因为没有庞杂的背景,那种最单纯的黑的线条才得以有纵横挥扫的辽阔寰宇:狂放的草书如驰马在高山.平川;温润的楷书如入沉静之室.一个舞台,一张白纸,就是演员与书家借以运筹帷幄.导演雄浑之剧的疆场.天上地下.汗青现代.喜怒哀乐.雄强悲壮,都可以一泻千里,纵情抒发.中国有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大都也醉心于书法,而有名的书法家,很少有不懂戏曲(尤其是京剧)者,其事实本身,就解释二者之间的接洽是何等亲密.5.书法与文学书法与文学的物资基本都是文字.书法是以文字本身的不同情势的组合.变化,形成了真草隶篆等不同的书体,各类书体又经由性情.气质不同的书法家的不同分列,形成了作风迥异的书法作品.二者雷同之处:依靠于文字;不同之处:文学须要靠转化形成艺术形象,书法直接以文字组合成艺术形象.二者的接洽与差别,使书法从纯适用性向纯艺术性过渡.转化.当今艺术思潮的成长,将书法从适用性彻底转化为纯艺术性,文字内容则响应降到次等地位.但作为书法所依靠的文字内容的主要性并非消掉,二者的联合往往是较为慎密的.6.书法与品茶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我认为与茶的精力能融通的,除了禅,就只有书法了.品茶和书法,同样有技巧的一面,又同样有由技进乎道的本质.在品茶的初级阶段,或者说出于礼节的须要,有一套划定的程序,借以表达和.敬.清.寂的意义.这便是技巧的层面.而到了高等阶段,情势退位,心境才是最主要的.品茶的最高阶段,便是悟道了,精确就像日本的千利休,中国的赵州禅师了.书法,最初的演习同样规则严厉,有握笔的办法,怀孕材的姿势,有纸墨的请求,有笔画的练习,有字体循序渐进的程序……等到笔法既得,章法闇练,就算登堂了.这就是技巧层面.大多半人从此就走上学谁象谁的门路,名曰书法,其实照样一个模拟者.有一天顿悟了,笔下活了,本身的面孔就出来了.这精确就是悟道的感到了.这渐悟的进程漫长得很,正如品茶一样,得慢慢品,细细味的.以上多种不同作风的艺术构造了书法的渊博特点.它们有差别,又有配合之处;它们互相接洽,互相影响,在接洽与影响中互相促进,互相借鉴.是以,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高等的表现情势,熊秉明师长教师把它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一点也不过火.。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书法艺术欣赏论文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8]。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

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9 ]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

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8 ]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

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

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

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

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

书法欣赏论文

书法欣赏论文

书法欣赏论文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书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欣赏。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笔画的形态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线条的流畅和神韵的跳跃展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它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而自然的状态,不受拘束和束缚,展现出个性与特色。

书法的墨迹如云烟,宛如翰墨之间的舞动,寓意着生命的流转和永恒的魅力。

书法的欣赏不仅在于形式美,更在于意境的抒发。

书法作品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和创作,把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感悟与理解,用线条的变化和墨迹的流动表达出来。

每一个字、每一笔都蕴含诗意和哲理,寓意深远。

当我们用心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不仅是在欣赏艺术家的才华和技巧,更是在与艺术家的思想交流和对人生的思考。

书法还有一种审美价值,那就是审美的教育价值。

通过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书法作品通常需要观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通过欣赏书法,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力,培养我们对美的感知和品味。

同时,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和意境也可以启发我们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总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书法的美
妙和深远的意蕴,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书法是一个拥有无穷魅力的艺术领域,它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和探索。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

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书法之美的研究报告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描述了书法之美的内涵与特点。

从线条、形态、结构、气势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书法的美学价值。

并进一步探讨了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最后,结合实例,总结了书法对于人们的审美意义以及对个体的心理和心灵的影响。

引言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它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独特的审美效果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书法之美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旨在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书法之美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它对人们的审美意义和心理影响。

书法美学的内涵与特点线条之美书法作品的线条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线条的运用对于一个作品的整体美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法中的线条通常是由毛笔画出的,它们具有韵律感和生命力。

不同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程度等都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觉。

形态之美书法作品的形态美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外形和结构的美感。

书法艺术要求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构图的和谐统一。

合理的布局和排列不仅能增加作品的美感,还能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意境。

结构之美书法艺术的结构美是指字形的结构和布局的美感。

字形的结构与笔画的相对位置、角度和结构的紧凑程度等都对作品的美感产生影响。

合理的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书法作品的含义,获得更好的审美享受。

气势之美书法作品的气势美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力量和气场。

书法作品的气势通过笔画的笔势、线条的厚薄、线条的起伏等表达出来。

一个好的书法作品应当具有力度感、生动感和震撼力,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上的激励。

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和区别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书法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有共同的追求,即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引发观者的审美享受。

然而,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推荐19篇)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推荐19篇)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第1篇一个学期的鉴赏学习让我对原本陌生的书法鉴赏有了一定的了解。

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真正欣赏书法的还只在书法界搞书法创作的专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非从事书法创作的能欣赏的人还不多,大多数人还只是一般看看而已。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非专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

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

曹老师建议,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

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

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

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

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

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如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而且,对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静以修身,对书法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曹老师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喜欢写写画画,还给我们展示了他十几年前的作品文章.和他的一些书法练习手稿。

这也使我联想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都是很浮躁的,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总是静不下心来!而老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却不知道好好的运用!认真练习书法,不但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对书法的追求是一身的。

点点滴滴的珍藏,汇聚成一本本的快乐来源!中国书法欣赏范文第2篇我爱书法,因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中国的国粹,更是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艺术浅谈赏析论文试谈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8] 。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

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9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

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8 ]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

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

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

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

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

都是用一种比喻的方式来描写书法学的。

四缘情性。

我们认为书法学的内涵是可以表现内心感情的。

如唐代的孙过庭谈到王羲之的书法,是完全从抒情的角度去描写:“写《乐毅》则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还有书家要借书法把生活里的各种感情抒发出来,如唐张怀瓘在《书断序》中说:“或寄以聘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之怀。

”还有唐孙过庭《书谱》中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这些书论所表达的感情可谓丰沛。

五伦理性。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美学,认为美必须蕴涵善。

欣赏书法也是在欣赏人格。

汉代的杨雄说“书,心画也;心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可见书法所透露的是君子小人之分,所以书法学的美也就是人的品格的美;还有作字应先作人,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项穆在《书法雅言》里关于《中和》就已经指出:“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

”即是说高尚的人写出的字应该是中和的,而且是最美的,也是最善的。

六禅意性。

最代表佛家书法理论的当推禅意派。

这类的书论例子有很多,典型的书法家有黄庭坚、米芾等。

这些宋代的书法家几乎都和禅宗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黄庭坚最喜欢引用禅家的话语来点评书法,如:“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

”米芾评价唐代诸家的楷书为“一笔书”,并戏称自己的笔法为“八面风”也是禅家语。

还有一段关于当时书法名家的著名议论:“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

”而他自己是“刷字”这明显受到文字禅的影响。

这些泼辣的语言也是深受“自性成佛,身外无佛”乃至呵佛骂祖的狂禅文化内涵的影响。

书法学的文化和内涵较为独特,并具备完善的理论依据。

这是由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即书法学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中国的文化是讲综合的,所以书法艺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书法艺术自逐渐脱离实用性其艺术性得以强化以来,书法学的学科建立成为书法艺术史发展的必然。

书法学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发展的历史成就成为文化领域独有的艺术现象。

总之,书法艺术所涵盖的丰富文化内涵,是难以一言而概之的,认真研究其文化内涵对于书法学的学科建设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对传承书法艺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浅谈陶瓷书法艺术1陶瓷书法书法是传统艺术的表达技法之一,它通过毛笔线条的虚实变化组合来抒发情感意境。

而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呈现的载体,与书法相结合是必然的。

那么,何为陶瓷书法?它是以陶瓷为载体,借助陶瓷工艺的特有技法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陶瓷上体现书法韵味和意念,形成陶瓷装饰的一种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效果,在陶瓷造型艺术上主要采取书写和锲刻两种方式――书写分为釉下和釉上,锲刻分为刻陶和刻瓷。

通过这两种手法完成的作品与其他陶瓷艺术作品一样,最终都需经过烧制而成,方可使作品永久保持、千年不变。

陶瓷书法历史源远流长,最初虽然只是出现于陶器上的汉字刻纹,但到了唐代,书法艺术和制瓷水准的大大提高促进了陶瓷书法的兴起。

时至今日,陶瓷与书法依然在不断寻求更为完美的结合。

书法装饰了素净的陶瓷,为人们带来情感艺术的冲击;陶瓷衬托了隽秀的书法,让书法栩栩如生。

陶瓷书法不仅传播了文化、见证了艺术,还推动着陶瓷产业的发展,独具魅力。

2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2.1两者的共性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许多共性和相似。

第一,书法主要为文字,然而同样的字在不同的情境中都可以书写得千姿百态、与情感相融,可谓取意造型,而陶瓷的造型也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下也能创作得形态各异,别有韵味;第二,书法和陶瓷皆追求着“线”的艺术,书法汉字的线条虚实和流动反映的是作者的艺术素养和情感,而陶瓷造型工艺也十分注重线型和体面的变化结合,从中表现艺术的张力;第三,两者都体现着美妙的艺术境界,书法艺术是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流转、灵动的气息,陶瓷艺术则是在静态造型当中表现着趣味和美感,两者都共同体现出了气韵天成的艺术境界。

2.2两者的融合书法是通过笔墨变化展现艺术,陶瓷则是通过工艺技术体现特色,两者的融合过程中是刚柔相济的。

陶瓷之作为“刚”性的载体在一些地方受到工艺的限制,对书法之“柔”和随性之美的发挥还是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陶瓷书法想要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灵感还是需要在工艺技术和材质探索方面进一步提高,因为它不单是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更是科学与艺术在历史文明中的相辅相成。

3陶瓷书法艺术的特性3.1艺术特性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交流工具到现在已经变得极富艺术性。

每一个笔画都可以表现出艺术感染力,因为它们作为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本身就包含了人们的想象力,通过一笔一画组成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文化的结晶。

而以陶瓷为载体的汉字书法,亦陶瓷书法,结合着陶瓷艺术工艺,当然更具艺术特性。

在现今的陶瓷书法中,最主要有陶瓷书诗画,也就是给陶瓷美术作品题诗落款;另外就是纯陶瓷书法作品,通常以诗词名句为书写内容,在作品中彰显作者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情感,其中的艺术特性更是不言而喻,将行云如水的书法表现在造型独特的陶瓷工艺品上,给人带来的无疑是独一无二的视觉享受。

3.2工艺特性随着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丰富的器型和色釉给书法艺术带来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同时也为创作者带来了陶瓷书法工艺上的难度。

陶瓷书法通常采用写、堆、刻、雕、磨等创作手法,要想使作品得到理想的效果,不光要在创作手法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充分了解陶瓷采用的原材料性质、色釉,与此同时还要掌握颜料油性以及烧制的窑炉温度。

另外,创作者还可以用刀笔直接刻阴文,也可以用浮雕手法刻阳文,但力度的掌控也至关重要。

所以,陶瓷书法不光具有艺术特性,也具有很鲜明的工艺特性。

3.3装饰特性陶瓷书法的装饰性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许多陶器上就已经开始应用文字作为装饰。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书法的装饰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陶瓷器具上书写古代文人墨客的名篇名句,借着“诗句”与陶瓷艺术作品的结合,让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融为一体,不但增加其艺术魅力、还增加了文化底蕴,使其发挥更好的装饰效果。

另外,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陶瓷书法作品本身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一些纯陶瓷书法作品往往会结合古典文化象征元素,比如粉彩、洒金、瓦当纹饰、仿古色釉等等,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陶瓷书法的装饰特性。

4陶瓷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与器型相结合成就了陶瓷书法的艺术美感,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艺术境界,其艺术价值也必然高于普通的书法作品。

它不但为世人呈现了中国书法的美轮美奂,还体现了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陶瓷书法的艺术审美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从它的外在来说,无时不刻表现着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形式之美,比如将字直接写在某些坯上的效果比直接写于宣纸的效果要好得多,由于坯和宣纸的质地大为不同,宣纸更易吸墨不容易将笔锋表现得非常完整,而坯则可以将笔画的锋芒棱角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陶瓷书法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审美欣赏性;第二,从它的内在来说,陶瓷书法具有意境之美,陶瓷书法的意境美是作者“精气神”的最高表现形式,“形”随“意”动,意境可谓陶瓷书法作品内在的灵魂,通过虚实线条的构造和造型装饰的融合,共同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意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陶瓷书法意境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人们思维审美中的诉求。

5陶瓷书法艺术的创新与普及陶瓷书法传承着华夏文明的精髓,它将书法和陶瓷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陶瓷书法工艺越来越精益。

与此同时,人们对书法的认知和修养也在不断深入,陶瓷书法在陶瓷艺术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攀升,它的艺术性、工艺性、装饰性正在被创作者们深度挖掘。

如今,运用陶瓷书法作为装饰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而其中抽象化、符号化的新颖表达手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为陶瓷艺术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色彩。

而陶瓷书法艺术正是凭借着它源源不断地创新,在内容与风格上齐头并进、突破传统审美意识、贴近时代生活,才得以有着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它是一种立体而直接的艺术形式,也是非常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平民百姓也能从陶瓷书法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以它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使陶瓷艺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6结语陶瓷书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它也契合了当今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夙愿。

它向我们诉说了泥火铸成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技艺的瑰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

无论从收藏价值,还是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它都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也将为陶瓷书法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