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意识的本质与特点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2.5.1《意识的本质》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知识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2010黑龙江哈三中学段测试)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C.意识决定物质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3.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知识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2010浙江台州中学期中)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下列说法合理的有:因为动物①没有感觉和心理的生物反应形式②没有劳动和社会这一意识产生必须经过的活动进程③其大脑尚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像人脑如此高度发达④没有语言刺激下产生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A.否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C.正确,因为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知识点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告诉我们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8.〔2010福建福州八县(市)一中期末〕有人研究提出,著名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源自一次陨石撞击,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一、选择题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生物的特殊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 “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说明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说明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①④符合题意;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②错误;③抹杀了不同物质的差异性。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解析:A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联系教材,意识的起源大致经历的过程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一切生命物质的感应特性→高等动物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对应①→②→④→③,故本题选A。
3.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解析:D 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选D;A、B与题意无关;C错误。
4.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不是由人脑决定的,排除①;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排除②;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可见③④正确。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随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B.生物的反应形式C.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D.劳动和社会交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项说法错误;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D项说法错误。
2.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人们对已知和熟悉的事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这种偏好其实并不是年龄在起作用,而是可以通过特定脑区的灰质变化来解释。
这一科学发现印证了(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B.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这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B项说法错误。
3.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 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
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
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人的意识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④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又可以超越人类思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说明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①符合题意;“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表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人的意识,②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认为人工智能也具有意识,说法错误;④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思维,说法错误。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意识的本质与特点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意识的本质与特点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三十多个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婴孩,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 )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D.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
“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
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3.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4.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该观点是基于(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②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④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 练习教师版

5. 1意识的本质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左脑显意识语言时间分析理智做事求实现代认识右脑潜意识表象空间联想情感做梦创造原始认识读表格回答,人脑是A.意识的来源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健全的大脑D.人所特有的【答案】B【解析】通过表格中左右脑所起的作用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B符合题意;人脑是意识的“加工厂”,并不是意识的来源,A说法错误;人脑包括大脑,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图中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2.法国纪录片《动物之爱》,展示了动物是如何相爱的。
不可思议的是:和人类一样,它们会接吻、拥抱和爱抚,它们的爱既有温柔、细腻也有狂野、激情。
为此,有人认为动物也有意识,此观点A.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肯定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肯定了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答案】C【解析】题中观点认为动物也有意识,实际是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符合题意;题中观点看不出否认意识的目的性、肯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肯定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A、B、D不符合题意。
3.在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作为保留节目,魔术一直是所有节目中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最为神秘的,观众总是为其神奇的表演所震撼。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魔术表演实质上是虚幻和不存在的假象B.魔术表演制造的假象是主观意识创造的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创造利用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答案】C【解析】魔术表演实际上是创造条件、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观众的,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C符合题意。
2019-2020年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
由此可见()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 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 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解析]选C。
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的反映,C说法正确;AB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错误。
2.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D。
①说法错误,因为错觉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不具有物质性;②说法错误,因为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有错觉也是物质的反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o3. xx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
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一一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
这一研究成果证明()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③大脑细胞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④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A. ①②C.②③B.③④D.①④[解析]选D。
材料表明了人脑对于人的意识的重要性。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①④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无关;③夸大了大脑的作用,错误。
高考政治复习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意识的本质习 新人教版必修4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 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必修二 政治生活
人教 版政治
【分析】机器人与人类及人类思维存在区别,②③ 表述错误,排除错误后得正确选项①④。选B。
答案 B
其他错误观点: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必修二 政治生活
人教 版政治
例观1点2 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 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
【名师么点”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存在,但不能认为意识中有 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人们面对同一个 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反映总会有如实反映和 歪曲反映的差别。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 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它对客观存在的“某种原型” 的反映是不真实的。
必修二 政治生活
人教 版政治
【分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 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作为对世界 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 感悟和情感。
答案 C
必修二 政治生活
人教 版政治
例观1点1 认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 来源于人脑”
【名师点评】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 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 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 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
必修二 政治生活
人教 版政治
例2 (2010重庆卷30题)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 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 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 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 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材料表明
通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作业本:第77练 意识的本质与特点 人教版(含答案)

意识的本质与特点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三十多个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婴孩,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D.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
“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
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3.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4.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该观点是基于(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②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④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复习意识的本质与特点
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三十多个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婴孩,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 )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
“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
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
3.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4.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该观点是基于( )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②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
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这表明( )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全唐诗》共4万多首,而《唐诗三百首》是后人的选编,读《全唐诗》可以读到整个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其中有高峰有低谷。
但读《唐诗三百首》只会领悟到唐诗和唐朝那些没有阴影的伟大。
这说明( )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形成的源泉
C.认识事物的角度决定认识的真理性
D.基于书本的间接经验没有真理性
8.我们常见的柳絮纷飞,在诗人笔下却是“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
A.客观实在性B.主动创造性
C.直接现实性D.目的计划性
9. “捂脸”表情(见图)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精析
1.D [被动物养大的人类之所以没有意识,主要是缺少社会性的活动。
充分表明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离开了社会实践,就不能形成意识。
D 符合题意。
]
2.D [ “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
这表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生理基础,D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说法错误;B、C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
3.C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不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因此A说法错误;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而不是意识,因此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D不符合题意。
]
4.A [意识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③说法错误;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不具备人类的意识,④说法错误。
]
5.D [意识不能直接改造物质世界,①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③说法错误。
] 6.D [错觉是一种意识,不具有物质性,①错误;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物质的反映,③错误。
]
7.A [读《唐诗三百首》只会领悟到唐诗和唐朝那些没有阴影的伟大。
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性的,A项正确;书本不是认识形成的源泉,B项错误;认识事物的角度并不决定认识的真理性,C项错误;基于书本的间接经验也是别人从实践中得到的,也可能具有真理性,D项错误。
]
8.B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A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错误。
D项不符合题意。
] 9.A [“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①③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