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土壤类型分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各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山东省各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山东省各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总况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省土壤总面积为121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7.03%。

棕壤,面积170.62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09%。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沭河以东丘陵地区。

陡坡多是林、牧用地,缓坡处适宜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

褐土,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山麓平原、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面积177.5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4.66%。

这类土地地势低缓,呈中性或微碱性,保水保肥,土壤生产性能较好,适应性宽,是全省最好的一种土壤类型,也是旱、涝保收的高产区,历来为粮食、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重要产地。

潮土,集中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区,在山丘地区的河谷平原、滨湖洼地也有零星分布。

面积466.58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53%。

潮土质地适中,潜水埋藏浅,呈中性或微碱性,生产性能良好,适宜性强。

黄泛平原地表坦荡,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丰富,因而省内潮土类土地增产潜力很大。

砂姜黑土,约有53.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

主要分布在胶莱平原、滨湖和鲁南低洼地带,是洼地长期积水干涸后形成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种植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

盐碱土,约47.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低洼地带和滨海平原。

土壤含盐量多在0.4%以上,最高可达1.5%,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但内陆黄泛平原的盐碱地,只是表层含盐量较高,经过治理,可以改造为良田。

水稻土,面积很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约17.27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南四湖洼地、临郯苍湖沼平原和沿黄涝洼地带。

多系解放后改种水稻而形成的新水稻土。

济南市济南市市中区主体为褐土类,土龄长、层段明显、土层深厚、有覆盖深厚的洪积物,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易保肥积水,熟化程度高,适宜耕种。

土壤可利用面积占70.72%,其中褐土性土分布在七贤镇太平、土屋、九曲、文庄、双龙、七贤村、杨家庄等山丘陵坡上部,土层浅,结构性差,易受干旱威胁,宜发展林业。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二)成土条件:
1、气候: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山丘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风化及成土作用多发生在夏季,降雨量500~700mm。
2、植被:自然植被,夏绿阔叶林,伴生旱生森林及灌木,但多数已被垦
殖,现在为次生林,侧柏石质山地无植被。 3、地形:低山丘岭,山麓平原,河谷阶地。 4、母质:碳酸盐类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上。
(三)主导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及淋溶粘化同时进行,有一深厚的粘 化层。 2、钙化过程:CaCO3的淋溶,淀积明显,土壤正处于脱钙 阶段,沉积层中有菌丝体,砂姜。
3、生物积累聚积过程:比棕壤弱,因褐土必须脱钙至一定程
度时植物才能生长 (四)土壤属性: 1、剖面形态:
A B Bca C D
⑴前震旦纪的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片岩、石英岩, 面积最大;
⑵中生代的花岗岩常穿插侵入在变质岩区,构成较大山体的山岭
和顶峰(如崂山); ⑶另外也有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粉砂岩; ⑷玄武岩在蓬莱一带有出露。
这些母岩的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是山丘土壤的主要母质,
另外第四纪松散积物很多,有黄土及黄土状堆积物,沿海一 带有宽窄不一的海洋沉积物。 3、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在750— 850mm,干燥度1.1—1.2,年均温在11.0—12.0℃,温暖湿润 的气候,造成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烈,土壤 微酸性,沉积粘化明显。
二成土条件地形起决定作用平坦低洼地下水排泄不畅各种湿生和水生型草本植物曾茂盛生长为黑土层中腐殖质的形成积累提供了条件且为湖积母质含较多游离碳酸钙是地下水碳酸氢钙的富集区三成土过程1草甸潜育化过程草甸景观生物积累强烈积累腐殖质并使土壤浸染为暗黑色的黑土层
第六章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

日照土壤类型

日照土壤类型

日照土壤类型日照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其土壤类型因地形、气候、水文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而异。

总体来说,日照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棕壤、砂姜黑土、潮土和盐土等。

以下是对这几种土壤类型的详细描述:1、棕壤:棕壤是日照市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物积累和脱钙化过程有关。

棕壤的pH值通常在6.5到7.0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由于母质多样,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较大。

尽管日照市山地棕壤的养分含量不高,但它们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适合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2、砂姜黑土: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东港区和岚山区的一些低洼地区,是典型的半水成土壤。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黄河、淮河带来的沉积物密切相关。

砂姜黑土的表层质地相对较轻,砂姜层则相对较重。

由于母质中含有的矿物元素不同,砂姜黑土的养分含量和理化性质也有所差异。

这类土壤的pH值通常在6.0到7.0之间,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在改良利用方面,砂姜黑土需要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水土保持,同时采取深耕晒垡、掺砂等方法改良土壤质地。

3、潮土:潮土是日照市仅次于棕壤的第二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沿海一带的平原地区。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河流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密切相关。

潮土的质地多为砂质或砂黏相间的亚类,通透性好,适合于种植多种作物。

同时,潮土的pH值一般在7.0以上,呈碱性反应,这与其成土母质中碳酸钙的积累有关。

针对潮土的改良利用,需要合理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加强水利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4、盐土:盐土主要分布在日照市沿海一带,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土。

该土壤类型的形成与海水浸渍和地下水影响密切相关。

盐土的pH值一般在8.0以上,呈碱性反应。

由于盐分高、养分低、通透性差,作物在这样的土壤上生长受限。

为了改良盐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洗盐、排水、种植耐盐作物等。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外,日照市还分布有部分其他类型的土壤,如黄棕壤、紫色土等。

山东省耕地土壤养分及酸碱状况调查分析

山东省耕地土壤养分及酸碱状况调查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期山东省农业历史悠久,属全国耕地率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同时山东地区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的问题日渐凸显。

1979—1985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距今已有30年,在这期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较大,已有的土壤调查数据不足以反映目前全国土壤养分状况。

山东宝源生物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为山东省首家有机-无机测土配方定点生产企业,已累计测土4000余份。

本研究调查分析山东省主要耕地土壤速效养分及酸碱度状况,能够了解目前山东省土壤质量状况,为土壤精准施肥提供依据,同时在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及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土壤取自山东省不同地市的主要农用耕地,土壤类型为代表性的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相关种植作物为山东省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苹果、葡萄、桃子、土豆、大蒜、樱桃、西红柿等)。

在作物不同生长期,取耕层0~20cm 土壤,风干、磨细、过筛、装袋、测定相关指标。

1.2测试方法取供试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 值等指标,各养分含量及pH 值分级标准[1-3]见表1。

具体测定方法:有机质测定采用恒温水浴水合热法;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测定采用NaHCO 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测定采用NH 4OAc 浸提-火焰光度计法,pH 值摘要通过对山东省主要耕地1143个土壤样品测定,调查分析不同农作物种植耕地土壤养分及酸碱状况。

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土壤酸碱分布规律为东部酸、西部碱、中部酸碱相间,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现象不容忽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17%、104.60mg/kg 、84.98mg/kg 、113.18mg/kg ;根据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种植耕地生产实际发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种植耕地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低水平,耕地土壤中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养分中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

最新山东省土壤分类系统ppt课件

最新山东省土壤分类系统ppt课件

(二)盐碱土分布 全世界150亿亩,我国约4亿亩,我省主要分 布在鲁西、鲁北黄河冲积平原约707万余亩,另有盐化、碱化潮 土1502万余亩。 (三)盐碱土的危害: 1、提高土壤渗透压,造成作物生理干旱。 2、影响作物吸收养分。 3、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及代谢。 4、盐分的直接毒害作用。 5、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 6、恶化土壤的物理性质。
• 农谚说:“碱大吃苗,肥大吃碱。”这 里所说的肥即指有机肥料,给盐碱地增施 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使 农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得到全面营养, 而且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对酸碱及有害离 子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中盐分与PH值, 减轻盐碱对农作物的为害,促进土壤熟化。 一般来说,每亩盐碱地应施有机肥3~4立 方米,并要坚持每年秸秆还田。在当前有 机肥料不足的情况下,种植绿肥是解决脱 盐问题的重要途径。
3.97万公顷,占64%;粘质土1.41万公顷,占22.8%。阳谷县 共有潮
土、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潮土面积10.35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98.5%。盐土面积1331公顷,风沙土面积473公顷,共占总面积的1.5%。
莘县 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层深厚,质地较好。表土质地可分壤质、
砂质和粘质3种类型,总面积138774公顷。其中壤质土114269公顷,占总面 积的81.8%;砂质土24230公顷, 占17.53%;粘质土168.4公顷,占0.12 %。主要土壤为潮土类,分潮土、 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和碱化潮土4个亚 类,占总面积的91.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1.1%,全氮含量0.04~ 0.08%,碱解氮在20~70PPM之间,速效磷在4-25PPM之间, 速效钾在60190PPM之间。总的看,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高产地块缺钾,部分地块缺
公顷,耕层含盐量较高;盐土土类,土壤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 结皮, 含量在1%左右,面积1726公顷;风沙土类2333公顷, 土壤漏水漏肥,适宜种植薯类、花生、地瓜等作物。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根据海岸地质基础、岩性、河流入海泥沙对海岸发育的影 响、海岸形态与成因的差异,山东海岸在不同区域分布着 粉砂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与基岩港湾海岸3类。
山东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外,滨海地貌都是以断裂 上升和海积作用为主的海岸,从成山角至岚山头,主要是 曲折的岩石海岸。成山角至蓬莱角是岩、沙质海岸相间分 布,以沙质海岸为主,滨海平原宽3至5km,有陆连岛、连 岛沙坝、沙嘴等海积地貌。蓬莱角至大河口为河、海堆积 海岸,海滩广阔,潮间带宽5~10km。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 乡"之称。小麦、棉花、花生、烤烟、麻类等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山东还是水果、蔬菜、海产品及蚕茧、药材的主要 产区之一,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等都 是久负盛名的特产。
山东植被属森林分布区,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 区内原始森林早已荡然无存,现状植被多具次生性质, 或为人工栽培。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气温: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1.0~14.2℃;
分布特点: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内 陆高于沿海,平原高于山区。 全省有两个高 温区和两个低温区。
降水: 省内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550~920mm之 间,全省年平均约710mm,与同纬度内陆省份相比为 降水较丰富的省份。
山东 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山东省成土条件区域分异状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下游,东部为 胶东半岛,系大陆东缘向渤海与黄海的延伸部分, 中部和南部群山崛起,地势最高,西部和北部地处 黄河下游,为泛滥冲积平原。这种面海背陆,中南 崛起的形势,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 差异明显,使形成土壤的自然条件发生明显的差异。 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自然区:

邹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邹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济宁市分为5个土类。

在土壤总面积70.38万公顷中,棕壤14.41万公顷,占20.47%;褐土23.24万公顷,占33.01%;砂姜黑土3.66万公顷,占5.20%;潮土14.2 6万公顷,占29.63%;水稻土8.22万公顷,占11.69%。

棕壤集中分布在邹城市、泗水县、曲阜市的低山丘陵区及山前冲积平原,其中处于山前平原的一种潮棕壤多垦为中高产田。

褐土广泛分布于邹城市、曲阜市、泗水县的低山丘陵区和兖州市、汶上县、微山县、任城区东北部的平原地带,其中分布于中部山前冲积平原的潮褐土,是主要粮棉高产区。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任城区、兖州市、微山县、汶上县、邹城市的浅平洼地和沿湖洼地,是有待继续改良的低产土壤。

潮土主要分布于西部黄泛平原的嘉祥、金乡、鱼台县和任城区、汶上县西部,其中脱潮土是脱离了涝、碱威胁高度熟化的一种潮土,京省驰名的“金谷”就产于金乡县马庙乡的脱潮土。

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南四湖两岸的洼地,淹育水稻土适种水稻、小麦、莲藕、蔬菜等多种水、旱生作物,潴育水稻土熟化程度很高,享有盛誉的曲阜香稻就出自这种土壤。

济宁市市中区境内土壤母质多为古河流冲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褐土,为境内土壤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岗地和部分背河洼地,占耕地面积的82%,土地肥沃,宜种各类蔬菜和粮食作物。

砂礓墨土,分布在东郊、南郊浅平洼地上,占耕地面积的18%,宜种小麦、大豆,改良后亦可种植季节性蔬菜等。

任城区分为褐土、潮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4大类,10个亚类,20个土属,133个土种。

褐土,13112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4.96%,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山麓倾斜平原,适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瓜菜等。

潮土,9850公顷,占18.75%,分布在西部黄泛平原,适种小麦、水稻等。

水稻土,18334公顷,占34.90%,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湖地带,适种小麦、水稻等。

砂姜黑土,11237公顷,占21.39%,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碟形洼地,适种棉花、花生、小麦等。

山东土壤类型

山东土壤类型

山东土壤类型山东省土地广袤,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

2000年底有耕地660.74万公顷。

土地的类型及分布。

山东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

全省约有277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1%。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及鲁东南丘陵地区,泰山等山体也有存在。

除部分山地外,棕壤大部分已开垦耕种。

根据其成土过程和发育阶段,可分为棕壤性土、棕壤、白浆化棕壤和潮棕壤四大亚类。

其中:潮棕亚类广泛分布于丘陵坡麓边缘的山前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分较充足,保肥蓄水能力较强,土壤多呈中性反应,适于栽培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山东省主要的高产稳产农田。

(二)褐土全省约有3607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3.5%,集中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及胶济、津浦铁路两线的山麓平原地带,褐土与棕壤土过渡地区的蓬莱、龙口、莱州也有分布。

(三)潮土潮土是全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土壤,约6818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4.1%。

集中分布在鲁西北和鲁西南黄泛平原,在山丘地区的河谷平原、滨海洼地也有分布。

这类土壤质地适中,多含钙、磷、钾等矿质养分,是省内粮、棉重要生产区。

(四)砂姜黑土砂姜黑土全省99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

主要分布在莱西、即墨盆地,胶莱河谷平原,临、郯、苍洼地。

(五)盐渍土盐土、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统称盐渍土或盐碱土。

全省共476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

主要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地势低平地段、河间洼地和滨海地带。

(六)水稻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鱼台、金乡、济南市郊区、临沂、章丘、历城等地。

济南市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72个土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主导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及淋溶粘化同时进行,有一深厚的粘 化层。 2、钙化过程:CaCO3的淋溶,淀积明显,土壤正处于脱钙 阶段,沉积层中有菌丝体,砂姜。 3、生物积累聚积过程:比棕壤弱,因褐土必须脱钙至一定程 度时植物才能生长 (四)土壤属性: 1、剖面形态:
腐殖质层:水稳性团粒结构、暗褐色、有淋
(六)褐土的利用和改良 潮褐土为农业利用土壤,褐土、石灰性褐土和淋溶褐土以农 用为主,兼营林、果,褐土性土是农林兼用土壤。注意培肥 土壤和水土保持。
石 灰 岩 风 化 物 发 育 的 褐 土 剖 面
石灰性褐土上的肥城桃
★ 4、砂姜黑土
(一)分布 主要分布在莱西、即墨盆地、胶莱河谷、临沂、郯 城、苍山汶泗河平原洼地及南四湖周围的交接洼地。
2、旱耕熟化过程 开垦耕作熟化的过程。 (四)潮土土壤属性
1、剖面特征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15—30cm,浅灰棕色,疏松多孔。 3—10cm,鳞片状,紧实。 深厚,保持沉积特征,层理明显,色泽浅。
潮化层 母质层
出现深度在60—150cm,厚30-60cm有锈纹锈斑。 保持河流沉积物原始沉积状态,具潜育特征。
4、气候 除鲁南大部属润湿半湿润气候区外,本区主要属暖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800—900毫米,干燥度 1.1—1.5,年均温12—13℃,冬季温和较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也较 由于土壤气候的差异,植被类型及种属差异较大, 有松栎,侧柏等。
第六章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
第一节山东省的主要土壤类型
★1、山东省自然地理地貌概况 山东省位于东径114°36′至122°43′,北纬34°22′ 至 38°33′ 之 间 , 土 地 总 面 积 15.3 万 平 方 公 里 ( 折 合 2.3亿亩),我省地域辽阔,所处地理位置较好,故土 壤资源丰实,类型众多,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 了有利条件。 山东省东部为胶东半岛,系大陆东缘向渤海与黄海的 延伸部分,中部和南部群山崛起,地势最高,西部和北 部地处黄河下游,为泛滥冲积平原。这种面海背陆,中 南崛起的形势,使形成土壤的自然条件发生明显的差异。
A
溶作用。
B
粘化层:分残积粘化层和淀积粘化层,深厚,
结构体为核状、棱柱状,褐色,结构体表面
Bca 有粘粒胶膜。 钙积层:有假菌丝体,砂姜出现。
C
母质
D
基岩
2、理化性质 ①盐基饱和100%,全剖面有石灰反应。 ②PH为中性至微碱性。 ③阳离子代换量45—58cmol/1000g土 ④通体以褐色为主
(五)褐土的亚类 1、普通褐土 分布在泰沂山地山前平原、山间盆地等鲁东蓬莱龙口莱州也 有零星分布。 2、石灰性褐土 钙化与粘化作用较弱通体富含碳酸盐的一个亚类。 3、淋溶褐土 淋溶作用较强的一个亚类,脱钙明显、粘化作用明显。 4、潮褐土 农民称金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且耕作熟化程度较 高。 5、褐土性土 石灰岩、砂页岩坡积物上发育较弱的褐土亚类
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自然区:
一、鲁东丘陵区二、鲁中丘陵区三、鲁西北平原区
一、鲁东丘陵区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胶莱河、沭河以东地区占全省面积的 25%,地区起伏和缓,除昆仑山(文登)、牙山(栖霞)、大泽山 (平度)、艾山(胶县)、崂山(青岛)、等海拔在700米以上处, 绝大多数是300米以下的广谷浅丘; 2、岩石 主要是: ⑴前震旦纪的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片岩、石英岩, 面积最大; ⑵中生代的花岗岩常穿插侵入在变质岩区,构成较大山体的山岭 和顶峰(如崂山); ⑶另外也有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粉砂岩; ⑷玄武岩在蓬莱一带有出露。
2、土壤理化特性 1、以轻质土分布面积最大,粗粉砂粒(0.01—0.05mm)占优 势。 2、全剖面有石灰反应,CaCO3多。 3、一般pH7.2—8.5, 4、有机质积累较少,N、P少,K相对较丰富。 5、盐基饱和,阳离子代换量10—30cmol/1000g土。 (五)潮土亚类
1、潮土
2、脱潮土
(二)成土条件 地形起决定作用,平坦低洼,地下水排泄不畅, 各种湿生和水生型草本植物曾茂盛生长,为黑土层中腐殖质的形 成积累提供了条件,且为湖积母质含较多游离碳酸钙,是地下水 碳酸氢钙的富集区
(三)成土过程
1、草甸潜育化过程 草甸景观生物积累强烈,积累腐殖质,并使 土壤浸染为暗黑色的黑土层。
2、钙化形成结核过程 地下水蒸发浓缩或上层土壤淋洗形成碳酸 钙结核。
3、脱潜育和自身变性作用过程 气候演变脱潜育,干湿交替形成 楔状自然结构体
4、旱耕熟化过程 排水、耕作、施肥、种植。
(四)土壤属性
1、土壤剖面
耕作层 梨底层
黑土层分化而来
黑土层
质地粘,腐殖质不新鲜,不能改善土壤结构, 中性至微碱性。
砂姜层
砂姜出现,还可见到脱潜育特征:锈纹锈斑, 铁锰结核。
2、理化性状 ①pH值为6.0—8.2 ②阳离子交换量20—30cmol/kg土 ③质地多为重壤土或粘土,结构性差,黑土层僵硬裂隙多。
松,植物根系多,pH中性,至微酸性。 A2 A2淋溶层,腐殖质含量明显少于A1层,色灰棕,pH
低于A1及D。
B
B淀积层,为鲜红色粘化层,有铁锰胶膜,铁子铁
C 盘出现,粗重,坚实,核状,棱块状结构。 C母质层,残坡积物,洪积。
D
D母岩、酸性岩、花岗、片麻为主,普通砂岩、页
岩、片岩、正长岩。
⑵、理化性状 1、典型棕壤表层有机质2以上,但耕作后一般下降至 1%左右。 2、由于淋溶强烈,盐基饱和度只有60—70%,全剖面没 有石灰性反应。 3、pH为中性至微酸性(6)左右,而且下层酸于表层。 4、阳离子代换量为20—30me/100g±,代换性盐基以Ca、 Mg为主。 5、通体以棕色、棕褐色为主,具有明显的鲜棕色或棕 褐色的粘化层。
(三)棕壤形成过程: (1)淋溶作用; (2)淀积粘化作用;淋溶溶积为主,粘粒由上向下移动,有 一鲜红色的粘化层,因为本区降雨较多,排水条件好,土壤 中易溶性盐及碳酸盐均已淋失,而粘粒、铁锰下移出现铁锰 结核。 (3)生物积累作用。 (四)土壤属性
⑴、剖面形态:
A0 A0枯枝落叶层,有的有,有的无,有厚有薄。 A1 A1腐殖质层,色暗棕,屑粒状结构,粒状结构,疏
山东省土壤分类系统 十五个土类: 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滨海盐 土、碱土、红粘土、风沙土、火山灰土、粗骨 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水稻土、沉积土。
★ 2、棕壤 (一)分布:胶东半岛、沭东丘陵和鲁中南地区丘陵地区,在垂 直带上位于褐土之上。 (二)形成条件: 1、气候: 处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大陆气候,降雨量700— 900mm,多的可在1000mm,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干寒。 2、植被:原为夏绿阔叶林,原生林、赤松、油松,但已多被垦殖, 现在多为次生树,人工林。 3、地形:丘陵、低岗高平地,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 4、母质、母岩:多为酸性岩、花岗岩、片麻岩(也有发育于各种 岩性)
这些母岩的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是山丘土壤的主要母质, 另外第四纪松散积物很多,有黄土及黄土状堆积物,沿海一 带有宽窄不一的海洋沉积物。 3、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在750— 850mm,干燥度1.1—1.2,年均温在11.0—12.0℃,温暖湿润 的气候,造成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烈,土壤 微酸性,沉积粘化明显。 4、地带性土壤为棕壤 另外在黄土母质上有少量褐土。 5、植被茂密,种属丰富。1800余种,主要是赤松林及刺槐林。
2、母质 黄土母质有成层性,粗粘相间很不一致,黄土状母质的 特点:几乎没有大于0.25毫米颗粒,多数是直径为0.05—0.01mm 的粗粉砂粒,毛管作用强,给水盐运动创造了条件。 3、地下水情况 水平方向出流不畅,垂直运动旺盛,蒸发量大, 水平排泄约为蒸发排泄量的1%~3%。 4、气候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燥度1.3—1.7,年 均气温12—14℃,平均降雨量600mm,主要分布在6、7、8三个 月,蒸发量为1800—2000mm。 5、自然植被很少,主要为农田。 6、土壤为潮土、盐土、碱土、滨海盐土。
(五) 棕壤的亚类 (1)棕壤(普通棕壤)分布在缓坡丘陵中、下部,山麓、 地形平缓处。 (2)白浆化棕壤 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剥蚀残丘。次 要的成土过程为白浆化过程。 (3)酸性棕壤 分布在森林覆盖度大酸性岩的山地中上部, 淋溶作用强,生物积累十分明显,PH值5.0左右,B层不发 育 (4)潮棕壤(草甸棕壤)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形平坦,地 下水位高3~4米;附加成土过程为潮化过程; (5)棕壤性土 分布在低山丘岭的中上部、山脊处,母质为 残积坡积物;成土时间短,粗骨。
(六)棕壤的改良利用: 普通棕壤、潮棕壤土层厚,水分条件好,宜农 白浆化棕壤,土层较薄,宜林, 粗骨性棕壤土层薄宜林、宜草, 改良:保持水土、培肥。
(花 栖岗 霞岩 亭风 口化 )物
发 育 的 棕 壤 剖 面
棕壤上的苹果
棕 壤 上 的
板 栗
★ 3、褐土 (一)褐土分布:鲁中南低山丘陵,胶济、津浦两线的山麓平原地带垂 直带,谱中位于棕壤之下,蓬莱、黄县、摧县有部分为褐土存在。 (二)成土条件: 1、气候: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山丘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风化及成土作用多发生在夏季,降雨量500~700mm。 2、植被:自然植被,夏绿阔叶林,伴生旱生森林及灌木,但多数已被垦 殖,现在为次生林,侧柏石质山地无植被。 3、地形:低山丘岭,山麓平原,河谷阶地。 4、母质:碳酸盐类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上。
(五)砂姜黑土亚类 1、砂姜黑土 2、石灰性砂姜黑土 (六)利用和改良 主要为农业利用; 问题:旱、涝、瘠、僵。
砂 姜 黑 土 剖 面 ( 平 度 )
石灰性砂姜黑土上的大蒜
★ 5、潮土(浅色草甸土、冲积土)
(一)分布: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鲁东鲁中南山地丘岭区各大小河 流下游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山东省主要旱作土壤。 (二)成土条件: 本省潮土是在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生物气候条件下受区域水文地质、 成土母质、人类旱耕熟化等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三)主导成土过程 1、潮化过程(潴育化过程)全年季节性降雨不均匀,地下水常年上 下变动,土体出现氧化还原交替,Fe、Mn物质还原时溶解迁移,氧 化时淀积,在剖面中形成锈纹锈斑和细小的铁锰结核,碳酸钙也因溶 解沉淀形成石灰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