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压强专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压强类计算专题

九年级物理压强类计算专题

九年级物理第三讲 压强类计算专题1.如图1所示,一个高为1米、底面积为5×10-2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0.8米深的水。

⑴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⑵若将体积都为0.02米3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ρ甲=0.5×103千克/米3,ρ乙=1×103千克/米3),先后慢慢地放入该容器中的水里,当小球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计算出该压强的大小;若不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如图2所示,均匀圆柱形物体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00厘米2和100厘米2,高度分别为0.1米和0.2米,ρ甲=1.5×103千克/米3,ρ乙=1.2×103千克/米3。

求:①乙物体的质量; ②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③若将甲和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m 后,剩余部分的压强p 甲'>p 乙'。

求质量⊿m 的取值范围。

3.如图3,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510-⨯米2盛有0.1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310⨯千克/米3.(1)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求正方体乙的体积;(3)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4.如图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 质量为1千克。

求:图1图2(图3)甲乙(1)A 的质量;(2)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实心正方体A 的密度和边长分别为2ρ和2h ,实心正方体B 的密度分别为ρ和h ,现将正方体A 、B沿竖直方向各截取四分之一,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求叠放前后A 、B 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 A 与Δp B 的比值。

5.如图5所示,高为0.55米、底面积为1×10-2米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中盛有0.4米深的水,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

初三物理《压强总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压强总复习》PPT课件
做一做
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A 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引起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D 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你站在平地上,请你想一个办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你对平地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
D
a.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中考链接
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D
2.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 为P;当放在面积为S / 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 ,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 ) A. P′=4P B. P′=2P C. P′=P D. P′=P / 2
Pa > Pb
比比看
比比看
2、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 在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 食盐水,塑料片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
析:两边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后,由于食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同一深度塑料片右边受到的压强较大。
盐水

就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1)、流体:
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流体压强的特点:
飞机的升力、喷雾器 思考:1、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为什么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3)、流体压强的应用:
机翼的升力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速度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压强变化专题固体-九年级

压强变化专题固体-九年级

压强变化专题复习一——固体柱体压强变化此类题目涉及的物理量有柱形固体的高度、面积、密度、压力、压强及其变化量等。

解题的主要思路是公式结合推理,常用的公式有:p=F/s 、p=ρgh (此式虽然是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但对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也成立)及Δp=ΔF/s 、Δp=ρgΔh , 一、竖切【例1】甲乙丙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若将两个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A .P 甲<P 乙<P 丙B .P 甲=P 乙=P 丙C .P 甲>P 乙>P 丙D .无法判断练习1: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边长大于B 的边长,此时A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B 对地面的压强,若沿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A’、B’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 A .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B’对地面的压强 B .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大于B’对地面的压强 C .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D .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大于B’对地面的压力 总结:正方体竖切时,用公式 判断,切割后的压强关系与切割前的压强关系 。

二、横切【例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A .P 甲<P 乙<P 丙B .P 甲=P 乙=P 丙C .P 甲>P 乙>P 丙D .无法判断练习2:如图1所示,甲乙两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练习3: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 < p 乙B. p 甲 = p 乙C. p 甲 > p 乙D. 无法判断总结:正方体横切时1、切去部分的重力或质量关系,此类常用 。

大气压强专题知识讲座

大气压强专题知识讲座
九年级物理课件
6.6 大气压强
猜测、试验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气压究竟存在吗?
1.把浸过酒精旳棉花点燃后,放进塑料饮 料瓶中,并迅速地用手捂住瓶口,会怎样? 观察发生旳现象. 2.广口瓶中装满水,把硬纸片盖上去,倒 置过来,纸片会掉下来嘛?观察并思索.
3.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插入并倒 置过来,会怎样?
九年级物理课件
九年级物理课件
马德堡半球试验
想一想:该试验阐明了什么问题?
九年级物理课件
一、大气压旳存在
➢ 大气层:地球表面旳空气层叫大气层.
➢ 大气压:大气会对处于其中旳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

它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 大气压产生旳原因:
因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大气有流动性.
➢ 证明大气压存在旳试验:马德堡半球试验
九年级物理课件
7、某同学做托里拆利试验,若玻璃管上端混
有少许气泡,则水银柱高度(

A、等于76cm B、不小于76cm C、不大于76cm D、无法拟定
九年级物理课件
(3)试验三:
挤出皮碗中旳空气→碗内空气降低→碗内气压减小→P外大气> P内气压→皮碗极难拉开。 (4)吸饮料:
挤掉管内空气→降低内部气压→P外大气> P内气压 →饮料被大气压挤向嘴里。
九年级物理课件
二、大气压值旳测定 托里拆利试验:
PA
PA=PB
PB=P大气压= ρ水银gh
1原则大气压:
把相当于76厘米水银柱
抽去内部空气旳薄金属盒在 大气压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形 变,这种形变经放大并显示 出来。
➢ 大气压旳单位:厘米汞柱、毫米汞柱、帕
九年级物理课件
四、大气压强与哪些原因有关? (1)大气压随高度旳增长而减小 (2)大气压强还跟天气旳变化有关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²(m²)。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压力与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力作用面积的比值。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P= 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作用力的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工作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兆帕(MPa)、千帕(kPa)、标准大气压(atm)等。

4. 压强的影响因素:压强受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的大小均有影响。

当受力不变时,作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作用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5. 压强的特点:压强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性。

在静止流体中,压强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均匀的。

6. 压强的应用:压强与液体的压力、浮力、飞行器的升力等有关。

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常常用来解决与压力和力相关的问题。

这些是九年级物理中与压强相关的主要知识点。

除了理解以上的概念和公式,还需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

2023年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中考知识点复习经典例题讲解专题11 压强压轴之2 液体压强

2023年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中考知识点复习经典例题讲解专题11  压强压轴之2  液体压强

题型四:液体压强放物体问题【考点】放入物体之液体压强极值问题【解析】(1)V水=200×10-4m2×0.3m=6×10-3m3m水=ρV=1×103千克/米3×6×10-3米3=6千克(2)p=ρ水gh=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3米=2.94×103帕(3)V排=(0.4m-0.3m)×200×10-4m2=2×10-3m3ρ水gV排=ρ物gV物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2×10-3m3=ρ物×9.8牛/千克×2.5×10-3m3ρ物=0.8×103千克/米3【答案】(1)6千克(2)2.94×103帕(3)0.8×103千克/米3【教学建议】讲解此题第三问时应先说清楚原理,放入物体之液体压强最大值应在水满之时,V排确定,G排确定,F浮确定,而当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G物总大于等于F浮,所以当G物最小值为F浮时ρ物也取到最小值。

【考点】放入物体之固压、液压综合问题【解析】①V水=m水/ρ水=2千克/1×103千克/米3=2×10-3米3②p酒精=ρ酒精gh=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784帕③F甲= F乙G甲= G乙(m+m A)g=3mg m A=2mp液甲=ρ水gh水=ρ水g(h水原+ h)= p水原+ρ水gV A/3S= mg/3S+ρ水gV A/3Sp液乙=ρ酒精gh酒精=3 mg/5Sp液甲= p液乙mg/3S+ρ水gV A/3S=3 mg/5SV A=4m/5ρ水ρA= m A/ V A=2m/4m/5ρ水=2.5ρ水【答案】①2×10-3米3 ②784帕③2.5ρ水【教学建议】讲解此题第三问时应再次强调“液体压强看体积、固压看质量”这个关键点,从固体压强关系求出放入物体质量,从液压关系求出放入物体体积,学生在做压强计算之压轴第三问时往往缺少大局观,故需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确认大致解题思路,最后解题,做到有的放矢。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是物体表面受到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一个物理量,通常用希腊字母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场景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压强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定义和公式:压强(P)定义为物体表面上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数学表达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根据单位换算,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2. 压强与力的关系:在给定面积上施加相同的力,面积越小,压强则越大;面积越大,压强则越小。

这意味着压力是压强产生的原因,面积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3. 压强的计算:当力和面积均已知时,可以利用压强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一个作用力为200N的物体施加在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物体表面上,压强可以通过P = 200N / 2平方米得到100帕斯卡。

4. 液体的压强:在液体中,由于液体的可流动性,压强的计算有所不同。

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在相同液体中,液体高度越大,压强越大。

而在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5. 大气压:大气压是指大气对地球或物体表面的压强。

通常情况下,大气压近似于标准大气压(1.01325 × 10^5帕斯卡)。

大气压可以通过气压计进行测量,也可以根据高度的变化来推导。

6. 应用场景:a. 气象学中使用压强来描述气压的变化情况,从而预测天气变化。

b. 工程学中使用压强来计算物体受力和支撑能力,例如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c. 医学领域使用压强来测量血压,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d. 物理实验中使用压强来研究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和行为。

总结:压强是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受到力的大小。

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在工程学、气象学、医学等领域,压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压强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九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压力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专题一、知识要点:1、掌握压强单位及有关计算。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熟练掌握和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3、知道什么是大气压,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知道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简单实验。

4、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知道大气压值是如何测定的。

二、要点点拨1、计算压强时,牵涉到受力面积,对于这个“面积”也要有深刻的认识,若乱套就会出现错误.这个面积是施压物体和受压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发生了形变)的那部分面积.压力与压强的定义不同,单位不同,压强是反映了压力作用的强弱效果.同样的压力不一定获得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力去使用钝或锋利的刀去切肉,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2、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相对于固体的压强和压力要复杂和难理解,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时,往往受到固体的压力和压强的干扰、影响.例如高度和深度问题,高度是指某点到底面的竖直距离,如图1中的AO及BO就是A、B两点到底面的高度,而AB表示B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和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区别也很大,容易犯错误,就是因为没有把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的特征真正搞清.如图2所示,(A)、(B)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水深也相同.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压强与底面积的乘积,因为对容器底的压强=ρgh是相同的.容器的底面积也相同,所以(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相同.而两个容器明显地(B)容器装的水质量大.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本身的重力(设两容器自身的重力相等)与液体重力之和.所以(B)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大于A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从压强看,(A)、(B)两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相等P A=P B,而(B)、(A)两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就不一样,并且P B>P A.所以讲不论从压力还是从压强来看,容器“里外”是有区别的。

对液体内部压强P=ρgh中的h要了解如图3所示,容器从竖直到倾斜,对容器底而言其竖直深度就发生了变化,注意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与容器的形状,容器的粗细无关。

3、大气压强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实验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变形。

如图4所示,设大气压强为P0,水银的密度为ρ,玻璃管开口端距水银面深度为h',b为管口处一点,a为管口外同深度的另一点,在处于平衡状况时P a=P b因为Pa=P0+ρgh',P b=ρgh+ρgh',所以P0=ρgh,(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管内水银面的上方为真空,不会产生压强)也就是说管内水银柱高h所产生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强是等效的,因而用管内水银柱高来代替大气压强,当大气压强发生变化时,管内水银柱高也将随之变化。

这里需注意的是,在特定环境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的粗细,玻璃管是否竖直及玻璃管的长短(一般在1m左右)无关,而只跟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

三、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A、B两个大理石柱,它们的高和截面积均不一样,h A>h B,S A<S B,那么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是P A_______P B。

(>,=,<)解析:因为截面积和高度均无具体数值,所以不好直接计算,我们可以先从一般情况来进行推导:设大理石的密度为ρ,那么圆柱的体积为hs,质量为ρv=ρhs,重力为mg=ρghs,所以对地面的压力,可见圆柱形大理石柱对地面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成正比关系,因为h A>h B,所以P A>P B。

例2、重为10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被水平向左150N大小的力紧压在竖直墙上,正方体所受摩擦力为多少?正方体对墙面的压强是多大?解析: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物块受的平衡力,所以物块应受到一个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因为重力G=100N,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为100N。

再看水平方向,F=150N,通过物块传递垂直于墙面上,150N就是对墙面的压力,物块与墙面的接触面积为S=0.1×0.1m2=0.01m2,所以对墙面的压强:。

例3、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A、B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且P A:P B=1:3,把A叠放在B上面,B对地面的压强为P B',则P B与P B'之比是()(A)11:9(B)9:11(C)2:9(D)9:2解析:我们设圆柱体A和圆柱体B的密度、高度、截面积分别为ρA、ρB,h A、h B,S A、S B,它们的重力G A=ρA gh A S A,G B=ρB gh B S B,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当A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得,由题给条件S A:S B=2:3,可得S B=1.5S A,再代入上式,可得,因题给条件P B=3P A,得,故,正确答案为(B)项。

例4、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被水银柱所封闭的气体压强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设大气压强为76cm水银柱高,管内水银柱为10cm)解析:解此种题目一要利用力的平衡条件,二要会找参考面。

水银柱既然处于平衡状态,必须受到平衡力(因为受力面积相等,所以由力的平衡转化为“压强的平衡”),在(A)和(B)中均画出参考面ab。

对(A)水银柱,对参考面而言,向下受到大气压和水银柱本身产生的压强,向上受到气体的压强P1,所以有P0+ρgh=P1得:P1=76+10=86厘米水银柱高;对于(B)参考面,上方受到向下的压强为气体压强P2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ρgh(这里用厘米水银柱做单位)参考面下方受到向上的压强为P0,P2+ρgh=P0得P2=P0-ρgh=76cmHg-10cmHg=66cmHg。

对于(C)因为水银柱水平放置处于平衡,所以来自两面的压强应该相等,即P3=P0=76cmHg。

答案:(A):P1=76+10=86cmHg(B):P2=76-10=66cmHg。

(C):P3= P 0=76cmHg。

例5、如图,连通器粗管直径是细管直径的4倍,先在连通器内装入水银,然后在细管中注入70cm 高的水。

求:①粗管内水银面上升多少?②细管内水银面下降多少?③如果将这些水倒入粗管内,细管内水银面比粗管内水银面高多少?解:(1)设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水银,这个银柱产生的压强与70c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则p水=p水银ρ水gh水=ρ水银gh水银=5.14×10-2m=5.14cm①(2)细管中水银减少的体积等于粗管中水银增加的体积ΔV1=ΔV2S1Δh1=S2Δh2②∵S1=1/4·πD12S2=1/4·πD22D2=4D1∴S2=16S1代入②式中则有Δh1=16Δh2③∵两管水银面高度差等于两管水银面上升和下降高度之和∴h水银=Δh1+Δh2④联立①③④解得Δh1=4.84cmΔh2=0.3cm(3)将水倒进粗管,由于水的体积V一定,S2=16S1,则S1h1=S2h2两边水银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p'水银等于倒入的水柱产生的压强p'水p'水银=p'水ρ水银gΔh'水银=ρ水gh'水=0.32×10-2m=0.32cm答案:0.3cm 4.84cm0.32cm四、测试1、选择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正确的说法是()。

(A)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它是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所以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受力面积相同时,则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也一定越大(C)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容器的底面要产生压强(D)液体的压强不仅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还跟液体的质量有关(2)若作用在图钉帽上的力是30N,那么作用在图钉尖上的压力()。

(A)大于30N(B)等于30N(C)小于30N(D)看情况而定(3)三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1:2:3,容器里盛有同质量的液体,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

(A)1:1:1(B)1:2:3(C)3:2:1(D)2:1:3(4)如图相同密封容器,里面注满水,放于水平桌面,现在有两种放法(甲和乙)那么()。

(A)甲和乙中的水对容器底面压强相等(B)甲和乙中的水对容器底面压力相等(C)甲和乙容器对桌面压力相等(D)甲和乙容器对桌面压强相等(5)关于连通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横截面积成反比(B)连通器里的液面一定是相平的(C)连通器内各处的压强都相等(D)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在静止时处于同一高度处的压强都相等(6)一根试管竖直放置,5cm长水银柱封住一部分气体,如图,那么气体的压强为()。

(A)81cm水银柱(B)71cm水银柱(C)76cm水银柱(D)86cm水银柱2、计算题1)、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铁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弹簧秤钩住铁块向上用力拉,铁块仍在地面上静止,若此时地面承受的压强是7044Pa,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ρ铁=7.8×103kg/m3)2)、如图甲所示,高度为16厘米的圆柱体A用细线系住后浸入水槽的水中,当圆柱体A 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1N。

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圆柱体A拉入水槽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A重的3/4时,圆柱体A有7/8的体积浸在水中,已知圆柱形水槽的底面积是圆柱体A底面积的6倍。

(g取10N/kg)求:(1)先后两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

(2)圆柱体A所受的重力。

答案:1、(1)C(2)B(3)A(4)A C(5)D(6)A2、1)答案:6N。

解:根据p=F/S,铁块实际对地面的压力F=pS=7044Pa×10-2m2=70.44N铁块受的重力G=mg=ρVg=ρh3g=7.8×103kg/m3×10-3m3×9.8N/kg=76.44N铁块受的力有重力G、弹簧的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N。

支持力N与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所以N=F=70.44N。

由于铁块处于静止,则G=F'+NF'=G-N=76.44N-70.44N=6N2)解:(1)∵ΔV=V排2-V排1===Δh·S器∵S器=6S A∴m∴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2m=200Pa(2)由甲图得:G A=F浮+F拉即①由乙图得:G A+F拉'=F浮'即②①×7-②得:∴G A=1.33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