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指导书

测试指导书
测试指导书

1. 目的

有效指导员工,确保产品品质,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此指导书适用于发光二极管车间测试站各系列产品测试指导作业。

3.职责:

生产部:负责执行生产作业各项工艺管理规定,确保各项工艺参数的落实.

品保部:负责监督、稽核各项工艺规定的执行,并稽查监控制程品质.

工程部:负责各项工艺参数的评估,维护制程、工艺的稳定性,提升制程、工艺能力.

设备部:负责调整.维护.保养.修理相关机台的稳定性.

4.定义

测试:将LED产品进行电性测试,最终完全成型成单颗LED。从芯片接垫焊线到支架小杯的作业方法.

5.设备、工具与材料

一次切脚机电性测试机封胶半成品二次切脚机剪钳

6. 作业流程

6.1 一次切脚

6.1.1 作业前对机台做安全点检,检查感应器是否有效如感应器失效则通知管理人员处

理,由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检查情况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上。

6.1.2 检查所切材料之支架与模具是否相符,材料放置是否正确,每0.5K材料放置顺序是

否都一致。

6.1.3 作业员先至少切2支材料进行首件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于“自主检查表”中, 自检

合格后交管理人员和或制程检验人员审核,当品管不在场或刚开机时,管理人员确认即可作业,(除此之外,产线应配合品管作业),审核合格后,在“指示灯分析表自主检查表”中盖章或签名,作业员方可正常批量作业。

6.1.4 管理人员审核所有特殊材料切脚时,须核查规格书生产指令。

6.1.5 作业员对切好的材料抽取10%进行初自检。检验项目有毛刺、弯脚、压痕、反切

脚、尺寸不符等。

6.1.6 作业员将自检结果填入自主检查表中,制造单位管理人员或品管对作业员的检查结

果进行不定时抽查

6.2 电性测试

6.2.1 参照规格书在电脑测试机台上设置相对应的参数。

6.2.2 作业前从机台上调出相对应的测试参数,如作业新行号则由工程人员进行设定(设

定参数时参照规格书作业)

6.2.3 将材料放于测试座中进行测试。

6.2.4 当被测的二极管发光时,闪烁和不亮之材料均为不良品,需将不良品剪除。

6.2.5 作业员将支架不良品剪掉后,须重新测试一次该支架予以确认。

6.2.6 作业员将待测材料进行全测,测试后将不合格品分类,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自主

检查表中,制造单位管理人员或品管对作业员的检查结果进行不定时抽查。

6.2.7 特殊型号作业则依据特殊型号作业规定执行。

6.2.8 作业过程中如特殊情况及不良现象时就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6.2.9作业过程中作业员应随时进行自主检查,并将产量与不良情况每日至少不得少于二

次记录于自主检查表中,领班每日至少一次审核。

6.3目检

6.3.1 目检测试好的产品,检查胶体内是否有杂物、气泡,胶体是否有缺胶、溢胶、刮

伤,PIN脚是否有压伤、变形,支架是否有插深、插浅、插偏、插反等不良,如有需将其剪下放入不良品分料盒中。

6.3.2 检查PIN脚有毛刺、倒勾、氧化等不良,如有需用剪钳和平口钳将其修正或剪去。

6.3.3检查PIN脚正、反面是否有沾胶等不良状况,如有需用刀片将其刮掉。

6.3.4将其外观完成的产品整理成盘送QC检验。

6.3.5经品管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工序,如不合格,则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6.4 二次切脚

6.4.1 作业员先检查BOM表及生产指令单上切脚尺寸要求后,至少切2支材料进行检查,并

将结果记录于自主检查表中, 确认合格后交制造单位管理人员或品管人员审核,当品管不在场或刚开机时,制造管理人员确认即可作业,(除此之外,产线应配合品管作业),审核合格后,在指示灯分析表自主检查表中盖章或签名,作业员方可正常作业。

6.4.2 管理人员审核所有特殊材料切脚时,须核查规格书和BOM表。

6.4.3 作业员对切好的材料抽取10%进行初抽检。检验项目有毛刺、弯脚、压痕、反切

脚、平脚、尺寸不符等。

6.4.4 作业员将自检结果填入自主检查表中,制造单位管理人员对作业员的检查结果进行

不定时抽查

6.5 下班前准备:

6.5.1 依操作要求关闭相关机台开关.

6.3.2.整理报表,上报当日产量,打扫机台、工作台面、当日公共值日卫生。

6.3.4标示好各类材料的型、数量、生产单号、当前产品状态,交接下一班次。

7. 质量检验标准

7.1 胶量不适:有内弯脚之支架胶量不应超过支架内弯;无内弯脚之支架胶量:胶量多不

应超过胶体底部0.25mm(次缺点),胶量少不应低于胶体底部0.500.25mm。

7.2 切脚不良:切脚不可有毛刺、反切脚和平脚(特殊规定除外)。

7.3 胶未干: A区与B区不能出现胶被拉裂之现象。

7.4 支架方向:支架固晶片位置应于帽沿同边(特殊规定除外)。

7.5 支架偏心:材料支架固晶区不可偏移中心点0.25mm(即半个支架厚度);且支架偏心以

不造成亮度不均为准。

7.6 支架高低:平头材料以不影响整体亮度为标准;其它材料不得超过标准深度±0.2mm。

7.7 胶体变形:胶体不能有严重扭曲。

7.8 胶体毛边:胶体底部外围毛边不可超过0.2mm。

7.9 毛刺:含支架厚度不可超过0.8mm。

7.10 尺寸不符:尺寸必须与规格相符。

7.11 混料:同批产品不能出现混料现象另一批材料或另一生产指令的材料在内。

7.12 刮伤:胶体表面不可以有刮伤现象

8. 相关文件或参考文件

8.1测试检验规范

8.2制程作业管理程序

9.相关表单

9.1自主检查表

9.2 BOM表

9.3流程单

9.4生产指令单

9.5(设备)点检表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保密等级:保密版本/状态:发文号: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2014-11-3 发布2014-11-3 实施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修订履历表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反射计以20°、60°或85°几何条件测定色漆漆膜、塑料、陶瓷、石材、纸张或金属材料等平面制品的镜面光泽度的测试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含金属颜料色漆漆膜的光泽测量。

20°几何条件适用于高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材料); 85°几何条件适用于低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材料)。2参考标准 GB/T 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 面光泽的测定 GB/T 8807-1988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ISO 2813:201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ASTM D523-2014光泽度测试方法 3仪器设备 三角度光泽度测试仪 生产商:深圳市三诺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N-206085 4测试条件 4.1测试对象:液体漆样 4.1.1试验用底材(底材应是镜面质量的玻璃,厚度为3mm ,尺寸150 x 100mm , 玻璃最小尺寸至少应等于光照区域的长度); 4.1.2漆膜涂布器(槽深为150 ± 2 pm的块状涂布器或采用其他施涂方法); 4.2 20 °、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方法: 4.2.1 60。条件适用于所有的漆膜,但是对于很高光泽和接近无光泽的漆膜,20°或85。也许更适用。 4.2.2 20 °条件在对高光泽漆膜(即60 °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4.2.3 85。条件在对于低光泽的漆膜(即60 °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5测试步骤 5.1校准 本设备共有黑色涂料及白色涂料两个校准模块并附有不同角度下的校准参考 值,在测试之前要对照测试条件对该角度(20。或60。或80 °)进行校准以保证测

产品测试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所制作的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在合理的情况下展开对产品进行针对性测试。 2.0、适用范围: 凡属本公司与客户所签订合约或订单上所需求的产品要求。 3.0、职责: 3.1、业务部:负责客户的信息收集、整理;标准的信息沟通以及确认。 3.2、工程课:根据客人的测试要求,界定产品测试工序。 3.3、品质部: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测试文件并结合测试测试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测试。 4.0、测试标准要求 4.1、烧烟测试:产品的破坏性测试需要能通过2根烟对烧5次(即10根烟)后,产品不能有脱落、掉漆、掉色现 象。 4.2、粘油测试:产品表面涂层附着力测试,用专用的3M胶纸贴在产品表面,停留90±30秒后,以反向180°角迅 速拉起,涂层表面不能有脱落、掉漆、掉色现象。 4.3、摔箱测试:包装成品可靠性测试,卡通箱陈品需要通过一角三棱六面的摔箱测试,产品摔箱高度如下(如客户 有特别要求,以客户要求为准) 4.4、盐雾测试:产品质破坏性测试,将产品放在盐雾测试机中进行抗氧化测试(圣诞系列产品为1%盐水24H,其他 类别产品5%的盐水24H)产品表面涂层不能有生锈、氧化、变色、掉皮、掉漆显现。 4.5、重金属测试:产品须通过ROHS测试,产品本身材质,含铅量不能超过300ppm,产品表面涂层不能超过90ppm。 4.6、泡酒测试:抗氧化测试,产品放在52度白酒中泡30分钟,再取出放在自然环境下4H,不能有生锈、氧化、 变色、掉皮、掉漆现象。 4.7、拉力/挂重测试:属功能测试,圣诞挂钩产品,需要能通过3磅的挂重测试;沐浴类产品,单钩需要能过5分

钟35磅的挂钩测试;双钩需要能通过5分钟50磅的挂钩测试。 4.8附着力测试:涂层需能过粘油及百格测试; 4.8.1、百格测试:用界刀在测试品表面上介横竖九条相互垂直且相距1/16英寸(2mm )刻度痕,需介透涂层, 但刻痕切勿番界,将胶纸贴在刻痕上; 4.8.2、粘油测试:直接粘胶纸,用手指平面压实,待90± 30秒,左手压住产品,右手捏住胶纸的自由端,反向 约180度迅速撕除3M 胶纸,涂层表面不能有脱落、掉漆、掉色现象。 4.9、洗碗机测试:在80-90℃洗碗测试机内测试300个循环,产品不能出现掉漆、掉叻架油、变色、龟裂现象。 5.0、各客户要求测试项目

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显示屏数码点亮。 2、选择测试电流量程开关25A,当开关按下时为25A 量程,此时显示屏电阻十位小数点点亮。时间为60秒。 3、将电流调节旋钮逆时针退至零位。将红色测试夹的 黑线端接A,红色测试夹的红线端接a;黑色测试夹的黑线 端接B,黑色测试夹的红线接b。 4、将两组测量线的夹子端分别接被测物的测试点。 5、定时测量: 将仪器置“复位”状态; 按下定时开关至开位置,设置时间为60秒; 按动启动按钮,测试灯亮,显示屏计数器开始倒计 数,调节电流调节旋钮并观察显示电流值至所选择的电流

值,然后读下显示屏显示之电阻值,当被测物的接地电阻大于该电流档所设定的电阻报警值时,仪器即发出声光报警,反之,则不报警。测试时间终了,自动切断回路电流,即可将测试夹从被测物上取下,以备下次测量。 本仪器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当回路电流超过30A 时,仪器发出过电流指示(过电流灯亮),并自动切断回路电流,按动“复位”按钮,可取消报警状态,并将“电流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小一些,以备下次测量。 6、手动测量 将定时开关置关状态; 按动启动按钮,测试灯亮,调节电流调节旋钮并观察显示屏电流值至25A,然后读下显示之电阻数据,当被测物的接地电阻大于该电流所设定的接地电阻报警值,仪器即发出声光报警,反之,则不报警。如需停止测试,则按动“复位”按钮,“测试”灯熄灭,回路电流即可切断,

(完整word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四、工作程序及作业内容: 1、由车间办公室开具生产计划加工单,班长按计划单要求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2、班长负责产品的器型、材质等信息和内容的核对,并填写交接单(即领料单)。 3、班长应按规划好指定的地方,带领检验员按要求堆放未检验、已检验、次品、废品,并按要求挂标识牌,要列明订单号、品名、数量、材质,对次品要在每盒上贴上《次品明细表》,并按要求集中到指定的地点。 4、要爱护产品,轻拿轻放,禁止人为的破坏现象。 5、检验程序 1)在检验前,每一个检验员必须先对样品(样品由班长提供,分别画列出可接受及不可接受参对样)并要告知检验员相关注意事项、质量等级。 2)A俯视杯口及杯内 B双手拿杯从杯把部位开始转动检验、目测、变形、针孔、落渣、黑点、刺手等外观质量、按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如有指定要求的则按

指定要求来操作。 3)底部严禁单手拿杯。 4)原则上检验是原包装来,原包装回,如有要求按托盒或木板,则应按要求更换。 5)检验过的产品要按要求堆放,并做好记录。 6)班长要统计好每天每单挑选报表,并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交办公室审核。 7)检验员发现质量超出正常范围,应告知班长,班长应告知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做出最终认定。 8)班长要对检验员检验过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是不能低于10%,发现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超出内控指定的范围2%以上的,班长要通知其进行复核。 9)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 10)坚持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应按要求来加班。11)保持工作场地及岗位的清洁、整齐,做到随时干净,养成下班前及时整理的习惯。

EMC_测试作业指导书

EMC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EMC 测试类型 EMC测试包括ESD测试,EFT测试,Surge 测试,Harmonic 测试,Flicker 测试,Conducted Immunity 测试,Power Dip测试和EMI 测试,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二.名词定义: ESD:静电放电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Harmonic :谐波 Flicker :闪烁发射 Surge :浪涌 Power Dip:电压跌落 Conducted Immunity : 传导免疫性 EUT:受试设备 三.测试规划 5.1 ESD测试 5.11测试目的 验证产品设计的成熟度,模拟在干燥地区易遭受静电放电的情况,保证产品在ESD下性能保持完好,功能正常,不被损害。 5.12 测试标准 按照EN61000-4-2 进行,测试电压为8KV(空气放电)和4KV(接触放电). 5.13 测试场地 BQC EMC实验室 5.14 测试设备 NoiseKen ESS-2002(静电测试器) 5.15 ESD原理 一个充电的导体接近另一个导体时,就有可能发生ESD。首先,两个导体之间会建立一个很强的电场,产生由电场引起的击穿。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超过它们之间空气和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弧。在0.7ns到10ns的时间里,电弧电流会达到几十安培,有时甚至会超过100安培。电弧将一直维持直到两个导体接触短路或者电流低到不能维持电弧为止。可能产生电弧的实例有人体、带电器件和机器。人的自然动作摩擦会形成400~600V电势,如果他们在打开或包装泡沫衬底纸箱或气泡塑料袋过程中一直接触的都是绝缘体,其身体表面上的净电荷积累可能达到约26,000V。针对大多数环境的产品和通用标准决定使用如5.12标准所列的测试水平. 5.16 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作业指导书

测试作业指导书 基础篇 (3) 001.什么是软件缺陷(BUG) (3) 002.影响软件质量的原因 (3) 003.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 (4) 004.软件测试的目标与定义 (4) 005.软件测试中的原则 (5) 006.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员 (7) 007.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 (9) 008.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9) 01.测试用例的特征: (9) 02.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 (9) 03.等价类划分方法 (10) 04.边界值分析方法 (11) 05.因果图方法 (15) 06.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16) 07.功能图分析方法 (20) 08.场景设计方法 (21) 09.测试用例设计综合策略 (21) 10.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22) 009.软件测试的基本方式 (22) 01.黑盒测试 (22) 02.白盒测试 (22) 03.静态测试 (22) 04.动态测试 (22) 010.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 (22) 01.过测试和失败测试 (22) 02.等价类划分 (22) 03.数据测试 (23) 04.状态测试 (23) 05.其他黑盒测试方法 (25) 实践篇 (26)

001.测试流程图 (26) 002.测试准备 (27) 003.如何做好式样理解 (27) 004.关于测试用例的设计 (27) 005.测试数据的准备 (28) 006.测试的实施 (29) 007.测试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30) 008.如何填写QA票和BUG票 (30) 009.文档管理工具(CVS)的使用 (30) 010.BUG管理工具(QAMS)的使用 (30)

灰分测试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履历表

1.目的 本试验方法规定试样进行灰分测试试验的操作; 2.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灰分测试试验的评定。 3.术语和定义 马弗炉:是一种通用的加热设备,依据外观形状可分为箱式炉、管式炉、坩埚炉。 4.职责 授权操作人员负责该项测试的相关操作及数据记录。 5.工作程序 5.1使用仪器设备 5.1.1 SX2-2.5-12N型号马弗炉 厂家:一恒仪器 技术参数: 1)最高温度:1200℃ 2)分度号:K 3)炉膛尺寸:W×P×H(mm)120×200×80 4)容积:2L 5)电源:220/50HZ 6)输入功率:2.5KW 7)加热元件:铁烙铝 5.1.2 GR-200型号分析天平 厂家:A&DCompany,limited 技术参数: 1)称重围:210g 2)读数精度:0.1mg 3)最小单位重量:0.1mg 5.2测试样品 5.2.1 ASTM D2584《增强填充树脂燃烧损失后的含量标准测试方法》标准测试样品 5.2.1.1至少需要三个样品 5.2.1.2样品质量大约为5g,最大尺寸为2.5×2.5cm的厚度 5.2.2 GB/T 9341.1-2008《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标准测试样品

所取得试样量要足够产生5mg至50mg的灰分,如预先未知灰分的近似含量,则要 进行一次预测定。推荐试样量如下: 5.2.3ISO 3451-1:2008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一部分通用方法》标准测试样品,所取得试样量要足够产生5mg至500mg的灰分,如预先未知灰分的近似含量,则要进行一次预测定。推荐试样量如下: 5.2.4DIN EN ISO 3451-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一部分:一般方法》标准测试样品,所取得试样量要足够产生5mg至200mg的灰分,如预先未知灰分的近似含量,则要进行一次预测定。推荐试样量如下: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

WIFI测试操作指导书

WIFI测试操作指导书 1.测试框图 2. WIFI测试需要搭配专业测试仪(N4010A)及被测试主板,电源,PC,数据线2.进入META模式连接被测试主板

3.META设置

1.选择工具栏:WIFI tool , 2.导入SRC , 3.再将校准的数据导入的EEPROM 4.发射测试设置 1.频率选择:通常我们只测试1.6.13三个频率 信道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频率 (MHZ ) 2412 2417 2422 24272432 2437 2442 2447 2452 2457 2462 2467 2472 2.速率选择:调制试式与数据速率 调制方式 数据速率 状态 DSSS/CCK 1Mbit/s 、2Mbit/s 、5.5Mbit/s 、11Mbit/s 必备 OFDM 6Mbit/s 、9Mbit/s 、12Mbit/s 、18Mbit/s 、24Mbit/s 、36Mbit/s 、54Mbit/s 必备 DSSS -OFDM 6Mbit/s 、9Mbit/s 、12Mbit/s 、18Mbit/s 、24Mbit/s 、36Mbit/s 、54Mbit/s 可选 PBCC 5.5Mbit/s 、11Mbit/s 、22Mbit/s 、33Mbit/s 可选 3. 选择连续发射模式 4. 点“start ”开始测试

5.WIFI测试工具 Agilent专门为N4010A做了一个测试工具,打开桌面上的专用工具 1.新建一个测试,点“creat” 2.选择对应测试频点 3. 1Mbit/s、2Mbit/s、5.5Mbit/s、11Mbit/s(802.11B)其它速率(11a/g) 6.发射功率测试(Transmitter Average Power Test) 1.点“format-indepentent measurement”进入功率测试项 2.按“force-multi”读取功率值 测试内容 最大输出功率 测试信道 1 6 13 信号速率 11Mbit/s、6Mbit/s、54Mbit/s 测试标准(传导) CCK:14dBm《P《17dBm OFDM:12dBm《P《15dBm 规范 IEEE802.11b/802.11a/g

耐压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耐压测试仪 作业指导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修改记录 时间经办人修订内容审核批准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Neg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一、目的 规范耐压测试仪操作,使操作人员掌握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与被测产品电气性能。 二、范围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大兴实验站出厂调试人员,及所有使用耐压测试仪进行作业的其他人员。 三、权责 制造中心工艺及技术部:负责耐压测试仪的日常使用、点检与维护; 企管中心人事行政部:负责耐压测试仪的定期送检与校验。 四、要求 1、耐压测试仪为高压测试仪器,使用其作业前应进行日常点检,保证仪器状态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反映情况; 2、使用耐压测试仪的日常作业,应安排在做好防护的隔离区域进行; 3、使用耐压测试仪的操作区域地上应铺设绝缘垫,并设置高压警示标志; 4、测试工作应该在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表面必须铺设非导电材料; 5、耐压测试仪操作人员要做好绝缘防护,应配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6、操作人员不可穿有金属装饰的衣服或带金属手饰,避免因金属饰物产生的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7、使用耐压测试仪作业开始时,应确保其他人员远离被测设备。 五、操作规程 (一)工前准备 1、按照《耐压测试仪点检规程》准备仪器,并做好点检记录; 2、确认仪器处于工作正常状态; 3、确认工作台面整洁,无螺钉、焊锡丝、裸导线等易导电杂物; 4、确认操作人员已做好绝缘防护,配带绝缘手套与绝缘鞋。 (二)连接被测设备 1、做好耐压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的接地工作,保证接地点的可靠性,不可连接于角铁立柱或其他不可靠接地体;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XXXXX公司作业文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GB / T2660—1999 衬衫 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 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 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 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 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 4 职责 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5.1 进货质量检验 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 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如包装纸箱、塑

最新回流炉测试操作指导书

回流炉测试操作指导 书

4.2 品质;负责监控 五、程序内容: 5.1回流工艺 一个典型的温度曲线包含几个不同的阶段 - 初试的升温(ramp)、保温(soak)、向回流形成峰值温度 (spike to reflow)、回流(reflow)和产品的冷却(cooling)。作为一般原则,所希望的温度坡度是在2~4°C范围内,以防止由于加热或冷却太快对板和/或元件所造成的损害。预热保温回流冷却,以下从预热段开始进行简要分析。 A预热段: 该区域的目的是把室温的PCB尽快加热,以达到第二个特定目标,但升温速率要控制在适当范围以内,如果过快,会产生热冲击,电路板和元件都可能受损,过慢,则溶剂挥发不充分,影响焊接质量。由于加热速度较快,在温区的后段SMA内的温差较大。为防止热冲击对元件的损伤,一般规定最大速度为4℃/S。然而,通常上升速率设定为1~3℃/S。典型的升温速率为2℃/S。 B保温段:

是指温度从180℃一200℃升至焊膏熔点的区域。时间控制在60-120秒。保温段的主要目的是使SMA内各元件的温度趋于稳定,尽量减少温差。在这个区域里给予足够的时间使较大元件的温度赶上较小元件,并保证焊膏中的助焊剂得到充分挥发。到保温段结束,焊盘,焊料球及元件引脚上的氧化物被除去,整个电路板的温度达到平衡。应注意的是SMA上所有元件在这一段结束时应具有相同的温度,否则进入到回流段将会因为各部分温度不均产生各种不良焊接现象。 C回流焊: 在这一区域里加热器的温度设置得最高,使组件的温度快速上升至峰值温度。在回流段其焊接峰值温度视所用焊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推荐为焊膏的溶点温度加20-40℃。对于熔点为217℃的锡96.5/银3.0/铜0.5焊膏,峰值温度一般为230-250℃,再流时间不要过长,应控制在40-80秒。理想的温度曲线是超过焊锡熔点的“尖端区”覆盖的面积最小。 D冷却段: 这段中焊膏中的铅锡粉末已经熔化并充分润湿被连接表面,应该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来进行冷却,这样将有助于得到明亮的焊点并有好的外形和低的接触角度。缓慢冷却会导致电路板的更多分解而进入锡中,从而产生灰暗毛糙的焊点。在极湍的情形下,它能引起沾锡不良和减弱焊点结合力。冷却段降温速率一般为3~10℃/S,冷却至75℃即可。 5.2、在使用测温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测定时,必须使用已完全装配过的板。首先对印制板元器件进行热特性分析,由于印制板受热性能不同,元器件体积大小及材料差异等原因,各点实际受热升温不相同,找出最热点,最冷嘲热讽点,分别设置热电偶便可测量出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检测管理体系文件 作业指导书 (WC2) 编号:DHTS∕WC2-05-2016 版号:第 1 版 修订状态:第 0 次修订 编制人员:XXXXXX 审批人:XXXXXX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2016-08-10发布2016-09-10实施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

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 各检测室: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 2016年8月10日

1概述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 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 2.6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 2.7 NB/T 4701 3.1~47013.13-2015(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 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 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 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3.2钢结构设计文件和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3.3特别说明资料和其它必要资料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汽解放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 编号:IPQC-JYZD-7-2009 批准:宋宗强 机械加工产品 检验作业指导书 2008年12月31日发布 2009年1月1日实施 一汽解放汽车厂质量保证部发布

前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汽车标准及一汽解放汽车厂技术文件制定。是一汽解放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之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相一致。 从实施之日起,原《IPQC-JYZD-7-2008机械加工产品验作业指导书》同时废止。各相关部门检验机械加工产品质量时,都需要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一汽解放汽车厂质量保证部起草。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起草人:林桂升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审核人:石建通

1 主要容与适用围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方式及质量记录。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机加工车间。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CA/CBG-1-82 切削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 CA/CBG-9-91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3 检验及质量记录规定 3.1所有机加工产品必须按产品标准、技术要求等进行自检控制。 3.2检验零件时,按控制计划合理选用量检具,并正确操作。 3.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3.3.1 切削零件的轴类、孔类、非孔轴类的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按下表执行。

(以孔径为3.3.2 两孔的中心距和孔与零件边缘距离的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按下表执行。 基本尺寸查选。当两孔径不相等时,其轴心距的公差按两孔直径的算术平均值确定。)如果是两孔组之间的轴心(中心)距按3.3.1条规定执行。 3.3.4 切削件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按下表执行,其值按角度的短边长度L查选。 3.3.5 螺纹长度尺寸L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对非全螺纹,长度L偏差为0~+1.5P;对全螺纹,长度L偏差为-1.5P~0。(P:螺纹的螺距) 3.4 正常路线件 3.4.1 对有明确公差要求的尺寸,检查员按不低于1/30的频次抽检并形成质量记录。每日记录5——7种,在此类制件中,其它无明确公差要求的尺寸可按不低于1/50的频次检

高压测试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高压测试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25

高压测试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序号 作业流程 工作内容 注意事项/相关文件 1 插电源 插耐压测试仪电源 2 打开电源 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关 3

接线 接被测物 接地线 在确定电压指示为0,测试灯熄灭状态下才可连接 4 调电压 调输出电压到所需值1800伏 5 设定时间/漏电流 设定测试时间5S、漏电流10mA 6 按启动钮 按下启动钮 耐压仪使用方法: 1、操作时必须戴好橡胶绝缘手套、坐椅和脚下垫好橡胶绝缘垫!电源线必须用有可靠接地的三芯线!只有在测试灯熄灭,无高压输

出状态时,才能进行测试品连接或拆卸操作! 2、在确定电压指示为“0”,测试灯熄灭状态下接被测物体,并把地线连接好。 3、设定漏电流报警(击穿)所需值。 4、按下预置开关。 5、选择所需报警电流量程档。 6、调节漏电流预置电位器到所需报警值(看漏电流表)。 7、手动测试: 将定时开关设到“关”的位置,按下启动钮,测试灯亮,缓慢调节电压调节旋钮,将电压调到需要的值。 测试完毕后,将电压调节到测试值的1/2左右位置后按复位钮,切断高压输出,测试灯灭,此时被测试为合格。 如果被测物体电流超过预置时,则仪器自动切断输出电压,同时蜂鸣报警、超漏指示灯亮,此时被测物为不合格,按下复位键,即可消除报警声。 8、定时测试:

消防检测作业指导书方案

检测作业指导书(方案)

检测作业指导书(方案) 检测作业指导书(方案)参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的相关内容编制。 目录 1一般要 求 (2) 2消防供配电设施 (2)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4 消防给水 (4) 5 消火栓消防炮 (5)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 7 气体灭火系统 (8) 8 机械加压送凤系统 (8) 9 机械排烟系统 (9) 10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0) 11应急广播系统 (11) 12消防专用电话 (11) 13 防火分隔设施 (11) 14 消防电梯 (12) 1 一般要求 1.1 检查各消防设施组件和设备的铭牌、标志、出厂产品合格证、消防产品的符合法定市场准入规则的证明文件、消防电梯的检测合格证、灭火剂的有效期等。 1.2 检查检测用仪器、仪表、量具等的计量检定合格证及有效期。

1.3 查看系统组件和设备、管道、线槽及支吊架等的外观,以及设备和管道有无泄漏现象。 1.4 检查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的导线和电缆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的记录;检查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的系统接地电阻值的记录。 1.5 采用核对方式检查时,应与设计、验收等相关技术文件对比。 1.6 应逐项记录各消防设施的检测结果及仪表显示的数据,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并与上一次检测的原始记录对比。 1.7 检测过程中采用对讲设备进行联络,完成检测后将各消防设施恢复至正常警戒状态。 2 消防供配电设施 2.1 消防配电 2.1.1 查看消防控制室及各消防设施最末一级配电箱的标志,以及仪表、指示灯、开关、控制按钮。 2.1.2 核对配电箱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并进行试验: 2.1.2.1 自动控制方式下,手动切断消防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2.1.2.2 人为控制方式下,在低压配电室应先切断消防主电源,后闭合备用消防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 2.1.2.3 查看最末一级配电箱运行情况。 2.2 自备发电机组 2.2.1 发电机 2.2.1.1 查看发电机铭牌。 2.2.1.2 自动控制方式启动发电机并用秒表计时,30S后核对仪表的显示及数据、并观察机组的运行状况,试验时间不应超过1Omin。 2.2.1.3 手动控制方式启动发电机,查看输出指标及信号。 2.2.1.4 查看发电机房通风设施。 2.2.2 储油设施 2.2.2.1 查看油位计及油位,按发电机的用油量核对储油箱内的储油量。 2.2.2.2 核对燃油标号。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 火灾探测器 3.1.1 点型感烟探测器 3.1.1.1 采用发烟装置向探测器施放烟气,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显。 3.1.1.2 消除探测器内及周围烟雾,报警控制器子动复位,观察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复位前后的变化情况。

新产品试产作业指导书

新产品试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产品试制、试产的管理,保证新产品顺利放产及提升原有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及原有产品重大设计更改的试制、试产全过程的管理。 3、定义 3.1试制范围:新产品在投入试产前,主要为验证装配工艺(包括工艺方案、 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特殊工艺检测手段和控制方式等)能否适应批量稳定合格生产的要求而进行的样品试装配;或开发部门、工程部PIE等对产品进行重大设计更改或对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部件等改进后,为验证能否适应批量稳定合格生产的要求而进行的样品试装配 3.2试产范围:开发部门完成新产品技术设计并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如总 装图、图纸等)后,主要为验证生产全过程(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特殊工艺检测手段和控制方式、生产组织、物料供应等)的试产活动;或开发部门、工程部PIE等对原有产品进行了重大设计更改,为验证生产全过程而进行的试产活动。 3.3试产频次:常规(含派生)产品试产次数不多于2次;较复杂项目试产 次数不多于3次。 3.4试产数量:每次试产数量不少于20PCS/次(如属系列产品,试产的每款 产品试产数量均不少于20PCS/次)。 4、职责

4.1项目负责人在试制、试产过程中主要职责如下: a、填写《样品制作申请单》,注明各项要求,并提供必要协助,使样品顺利 试装; b、根据项目开发进度负责提前十天编制《试产通知单》; c、负责落实试产文件提前十五天下发至相关部门,承担因试产文件下发不 及时或不齐全而导致试产不能如期进行的责任; d、负责新开发塑料件及五金件试产物料的确认及跟进,负责对试产BOM进 行最终确认; e、负责带领项目组成员从样品试制、试产到试产总结等各环节全过程的组 织和跟进,包括提请工装夹具制作、生产性辅料、检验测试设备的准备等; f、负责组织试产总结会议及试产整改会议; g、委托品质部门对试制、试产样品进行综合测试; h、试制、试产后多余物料及试产样品的处理。 4.2项目组成员包括结构工程师、包装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及相关PE工程师等。项目组成员在试制、试产过程中主要职责如下: a、编制个人所负责部分的技术图纸及文件,并跟进文件的发放; b、现场指导试产工作,对试产过程中发现的技术、工艺、测试、设备工装、 质量和文件等方面的问题作好记录; c、PE工程师根据试产过程中发现的试产结构等方面的问题编制《试产报 告》,供试产总结会议分析讨论; d、参加试产总结会议,在试产总结会议上对试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 理的解决方案,并跟进个人所负责不符合项的整改; e、参加试产整改会议,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

EMC 测试作业指导书

TV EMC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使本厂(数码媒体厂)之产品LCD TV的EMC测试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数码媒体厂之QRE 部门。 三.EMC 测试类型 EMC测试包括ESD测试,EFT测试,Surge 测试,Harmonic 测试,Flicker 测试,Conducted Immunity 测试,Power Dip测试和EMI 测试,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四.名词定义: ESD:静电放电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Harmonic :谐波 Flicker :闪烁发射 Surge :浪涌 Power Dip:电压跌落 Conducted Immunity : 传导免疫性 EUT:受试设备 五.测试规划 5.1 ESD测试 5.11测试目的 验证产品设计的成熟度,模拟在干燥地区易遭受静电放电的情况,保证产品在ESD下性能保持完好,功能正常,不被损害。 5.12 测试标准 按照EN61000-4-2 进行,测试电压为8KV(空气放电)和4KV(接触放电). 5.13 测试场地 BQC EMC实验室 5.14 测试设备 NoiseKen ESS-2002(静电测试器) 5.15 ESD原理 一个充电的导体接近另一个导体时,就有可能发生ESD。首先,两个导体之间会建立一个很强的电场,产生由电场引起的击穿。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超过它们之间空气和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弧。在0.7ns到10ns的时间里,电弧电流会达到几十安培,有时甚至会超过100安培。电弧将一直维持直到两个导体接触短路或者电流低到不能维持电弧为止。可能产生电弧的实例有人

按键寿命测试机作业指导书

按键寿命测试机作业指 导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按键测试寿命机 目的: 使实验员正确规范的使用机械按键寿命机,通过实验机模拟人敲击按键,验证产品按键,薄膜,硅胶按键,硅胶面板等材料的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 适用与公司所有来料,新品开发,修改产品规格需做敲击寿命实验的产品等。 职责: 适用与品质部指定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工作程序: 使用前检查试验机各按键敲击头的力度,标准力度为180g±30g,并检查记录显示器1*1/1*10/1*100显示数据是否正确。速度频率调节旋钮是否正常。 放置键盘的敲击按键数量:同类按键数量为2-4pcs,除特殊外。 安装实验键盘,调节标准:敲击头将键帽压到底,键帽及硅胶同时承受180g±30g力度,敲击频率为3-4次/秒按下计数器复位开关,将数据归零。再打开调频器电源开关启动机器,并调整敲击速度机检查敲击效果。 在敲击过程中,设备每敲击50万次停休30-60分钟进行保养

每天不定时检查敲击情况,并将敲击状况记录与实验检查记录表。 完成实验后将实验设备开关关闭,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并录人电子文件拟成实验报告。 实验完成品或实验未达到要求的而停止实验后,将破坏的实验材料及实验检查记录表整理保存。 在实验过程中检查机器是否运行正常,定期对机器进行日常保养。 实验标准:实验标准按公司产品例行实验标准执行。 产品例行实验标准寿命敲击 日常保养: 1.每天检查寿命实验机外壳是否干净无灰尘。 2.每天检查按键寿命实验机导轨需保持干净。 3.每天检查电源开关通电是否正常。 4.每天检查计数器和计时器工作是否正常。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讲解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通过对少量产品和/或零件进行检验来对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进行评定,用产品质量来确认质量能力.此时对产品是否与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或与顾客/供方特殊协议相一致进行检验。 在评定存在技术要求的偏差时,视目标的设定,焦点在于技术上的重要性对后续过程的意义或顾客反映的程度。产品审核是对新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产品进行检验。产品审核不能替代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产品审核定期进行。此时,由于特殊的原因也可另外进行审核。须由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在实施审核前进行产品审核的规划和筹备工作。每次审核的结果、改进措施以及负责人必须记录存档。1.产品审核依据 产品审核时,企业可使用下列判别依据: —检验开发结果与预定要求是否相符(例如:样件,零批量); —验证生产的均衡性; —识别缺陷、变化及趋势; —发现潜在的风险; —反映顾客的感受; —在处理顾客的期望与要求上提供决策帮助; —尽早对售后问题采取反应; —验证所采取措施的可信度; —法律规定。 2. 产品审核的目的 产品审核的任务是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通常是)待发运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虽然只是对少量的产品进行检验,但检验项目全面,而且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通过产品审核首先是要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质量趋势。排除系统缺陷和随机缺陷的措施要强区分开。在严重情况下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紧急措施。每次审核反映的是一个短时段的状况。一段时间内所有审核的总体应反映出生产质量的潜力。每次审核的检验规 范取决于该产品的复杂程度及产量。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缺陷、了解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和顾客的要求。可靠性试验也可以属于产品审核的范畴。 在产品审核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是必要的。应从外部评价顾客的期望并将其纳入产品审核中。例如:应评估顾客对噪音的感受,确定噪音对顾客的妨碍程度如何。供方或制造商通过产品审核既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使顾客 接收自己的产品。 3. 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是对检验细则的策划、实施、评定和记录存档,即: 检验特性-定量和定性的特性。 检验对象-有形产品。 检验时间在一个生产工序结束后,交给下一个顾客(内部/外部)前。 检验依据-额定要求。 检验人员-独立的审核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