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气象-雷暴大风统计特征(统计)

合集下载

杭州萧山机场雷暴天气统计与分析

杭州萧山机场雷暴天气统计与分析

111人与自然MAN AND NATURE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摘要:雷暴是影响航空器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行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杭州萧山机场2012年至2019年期间的雷暴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其特点和规律,目的提高和改进航空气象服务。

雷暴是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云地间发生闪电雷鸣的放电现象,并时常伴有较强的阵雨、恶劣能见度、瞬间大风和冰雹天气,在雷雨云中飞行会有强烈的颠簸和飞机积冰,有时还会有龙卷风、下击暴流和低空风切变,严重威胁飞行安全,世界航空史上天气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多数与强对流天气有关。

因此,了解和认识雷暴天气的发生规律,有助于更好的为飞行安全服务。

关键词:机场雷暴天气;分析;统计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杭州萧山机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东北部,杭州湾南岸(东经120度26分,北纬30度13分)。

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平原为主,兼有部分水域,属钱塘江河口冲海积平原,地势平坦。

机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常年受东南亚季风的控制,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年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

2雷暴日数分析萧山机场雷暴日数年平均27日,最多36日,最少14日。

机场雷暴大多始于3月中旬;4~6月雷暴日数增多,雷暴月平均日数分别为3.1日、2.3日和3.8日,月出现雷暴最多为7日(2014年7月);7~8月雷暴活动最盛,平均日数分别为6.5日和6.4日,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24.1%、23.6%,7、8月最多时分别有9日(2016年7月)、12日(2017年8月);9月下旬雷暴显著减少,平均日数快速减少为2.5日,而10月和11月平均日数分别仅为0.3日、0.5日;2月和12月在2012年至2019年间各只出现1日,分别为2012年2月21日和2012年12月15日,1月份均未出现雷暴。

另外,6月、7月和8月在2012年至2019年间都出现雷暴日,月雷暴日最少为2日、3日和4日,而其他月份没有出现整月的雷暴。

中川机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中川机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中川机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段炼;孙家祥
【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
【年(卷),期】2006(029)001
【摘要】利用兰州中川机场1986~199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兰州中川机场雷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川机场雷暴集中在5~9月,以高空槽后西风气流中存在冷温度槽形势的热雷雨居多.
【总页数】3页(P12-13,16)
【作者】段炼;孙家祥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7;民航兰州空管中心,甘肃,兰州,7300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028
【相关文献】
1.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46年来雷暴气候的统计特征 [J], 张美平;敖淑珍;刘翔;李念英
2.近20年白云机场雷暴气候的统计特征 [J], 区志中;张美平;敖淑珍
3.近30年拉萨贡嘎机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J], 石磊;孙晓光;王腾
4.兰州中川机场2018年4月19日雷暴天气过程复盘 [J], 逯野;丁楠
5.能量参数在中川机场雷暴预测中的应用 [J], 刘伟;高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黄花机场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

长沙黄花机场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

1572023年4月下 第08期 总第404期学术研究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在我国,因为恶劣气象条件而导致的飞行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3[1]。

恶劣天气主要有雷电、暴雨、大风、急流等,会对飞行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国外的航空安全报告中指出,雷雨天气造成飞行事故的数量占总数的32%。

雷暴天气是飞机飞行的天敌,过程中伴随有颠簸、积冰、风切变等极端恶劣的天气现象[2]。

雷暴天气是目前被世界上公认的严重危害飞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

雷暴天气已经成为影响航班飞行安全与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长沙黄花机场雷暴等危险性天气出现频次越来越多的趋势下,加大科技研发和精力投入,认真总结归纳雷暴发生特征规律,对提升预报员的气象预报准确率,保障航班飞行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长沙黄花机场雷暴天气时间分布特征1.1雷暴日数年变化特征长沙黄花机场雷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通过对2012—2021年长沙黄花机场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得出,长沙黄花机场近10年累计雷暴日数为415d,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1.5d,属于多雷区,高于平均值的有5年。

年最多雷暴出现在2012年,51d,最少雷暴数出现在2019年,34d,近10年,长沙黄花机场雷暴日数总体上呈波动减少变化趋势,这与张敏锋等学者研究的我国 30 年来雷暴日数总体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一致。

如图1所示。

1.2雷暴月际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图2可以发现长沙黄花机场雷暴集中出现在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该时间段雷暴日数收稿日期:2022-10-25作者简介:张海澜(1996—),男,湖南岳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预报。

长沙黄花机场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张海澜(民航湖南空管分局,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近年来,航空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气候因素中雷雨、大雾、降雪等都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雷暴天气所伴随的雷电、强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对航班飞行的影响最为显著,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飞机备降、返航、机场关闭等情况。

对飞行有重大影响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对飞行有重大影响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对飞行有重大影响气象要素特征分析摘要:雷暴、大风、大雾是影响洛阳机场航空活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现象,它们对各类飞行的影响十分突出,有时甚至会危及飞行安全。

因此,研究并掌握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对10年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宏观、微观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相结合,得出了洛阳机场雷暴、大风、大雾的一些中尺度天气特征及其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关键词:风切变、雷暴,大雾1.雷暴特征分析统计分析从1989年-1998年10年资料统计来看,共发生雷暴189次,其中雷暴大风(≥17m/s)有9次,飑线过程有1次。

历年雷暴首次出现时间最早在2月,最晚在6月份,结束最迟在11月份,即雷暴从2月份开始,11月份结束。

6-8月份较多,其中7月份多最多76次,占总数40%,8月份次之,90、96年为雷暴多发生年,92年出现最早和最晚,89年雷暴日最少,只有4次,4、6月各1次,七月份2次。

雷暴出现前多为东北风,雷雨产生时转为西北风,但大多数没有出现大风。

温度、气压都有很明显的梯度变化。

雷暴持续时间短的仅十几分钟,长的达几小时。

产生雷暴的大尺度天气特征洛阳除了单纯的热雷暴外,大多数是与天气系统相配合。

经统计分析发现,影响洛阳雷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主要有以下几种:A.冷锋型西路冷锋:地面图上,蒙古及贝加尔湖以东为一个大低压,穿过低压中心有一条坡度较大的冷锋,以西是很强的冷高压,西南为发展的低压和倒槽。

雷暴一般产生在锋前或锋线附近。

北路冷锋地面冷高压从华北南伸,冷锋走向为东北-西南型或东北东-西南西型,高空处于槽前。

锋面过境时出现雷暴。

冷锋型天气造成雷暴较强烈,雷雨持续时间较长,都在2小时以上,带来降水量较多,如90.6.23:2小时10分;90.7.16:3小时20分,部分地区降水超过200mm;92.xxxx;宜阳113.30mm,98.8.4,洛阳地区降水141.5mm统计特点:90,9193,94年,均在6月23,24日连续两天出现雷雨,且24比23日雷雨强,同时出现大风。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

国内主要机场雷雨特点分析总结一、全国雷雨分布情况以中国境内2600个气象站的的实际观测资料为统计数据,根据雷雨活动的频度和雷害的严重程度,我国把年平均雷雨日数T>90的地区叫做强雷区,T≥40的地区为多雷区,15≤T≤40的地区为中雷区,T≤15的地区为少雷区。

全国的雷雨分布情况如下:我国雷雨区的分布在地理上南北以长江为界,东西以黄河河套为界:长江以北和河套以东地区的年平均雷雨为大致30-40次;长江以南地区都在40次以上,其中珠三角和海南北部的年平均次数高达百次;西北地区数量极少。

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造成各地雷雨的天气系统迥然不同和气候带差异:华南地区及东南沿海深受副热带高压、西南季风及热带气旋影响,加之靠近海洋水汽丰富,雷雨极易发生;华中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一年内降雨大多集中在夏季的6-7月;华北、东北地区虽然远离副热带高压,但从夏季从蒙古进入的黄河气旋和东北冷涡数量很多,雷雨数量也非常可观;西北地区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远离海洋缺少水汽,冷空气一般只带来风沙天气。

二、国航主要运行基地机场大致统计数据和雷雨天气特点(一)华北地区/首都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年平均雷雨日数为32天,年最多雷雨日42天,年最少雷雨日17天。

月最多雷雨日19天。

上图显示了累年各月雷雨出现的平均日数,雷雨集中出现在夏季,占全年总日数的约70%,且以7月出现的最多,平均为10天,其次是6月和8月,平均都是6天。

从雷雨出现的平均次数来看,也是7月出现最多,平均达29次,其次是8月,平均26次,再次6月,平均18次。

最少时段是23-06时。

此后雷雨出现的概率明显上升,出现概率最大的时段是在09-17时,最高峰值在15时。

18-22时出现概率较为均衡,为相对次多的水平。

产生这种日变化主要原因是14时以前,低层为一个逐渐增暖的趋势,气温较低不利于对流发展,在15时左右日照强度达到最强,增温很快,能量进行上下交换,使大气层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这时若有对流云团的生成,雷雨出现的概率会很高。

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

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

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近年来,郑州机场在夏季频繁遭遇雷暴天气,给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带来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的特征和规律,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雷暴特征数据分析的研究。

首先,我们收集了过去五年郑州机场夏季雷暴天气的相关数据。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郑州机场夏季雷暴主要出现在下午和晚上,尤其是傍晚时分。

雷暴活动的整体持续时间为2-3小时,其中大多数持续时间在1小时左右。

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期间,最高频次出现在7月。

雷暴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较大,常常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的主要特征是强降水、猛烈雷电和强风。

雷暴云底高度一般在1.5-3公里之间,顶部高度可达到15公里以上。

降水强度通常在每小时50-100毫米之间,雷电活动频繁。

强风则给起降飞机和地面设施带来较大的威胁。

在应对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的挑战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观测系统,提高对雷电、降水和风速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能力,及时掌握雷暴的发展态势。

同时,优化雷暴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度和及时性,为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制部门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确保及时调整航班计划。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飞行员和机场地面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雷暴天气的能力。

飞行员需要熟悉雷暴的特征和规律,并掌握相关的飞行规范和操作技巧,以确保飞行安全。

机场地面人员则需要掌握雷暴期间的紧急救援和疏散程序,确保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

及时获取气象部门提供的最新威胁情报,将其与飞行计划和机场运营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好全面的应对准备。

综上所述,郑州机场在夏季雷暴频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措施制定,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雷暴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的顺利进行综合分析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面对郑州机场夏季雷暴频繁的挑战时,采取加强观测系统、优化预警系统、加强培训、加强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对雷暴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增强飞行员和机场地面人员应对雷暴天气的能力,确保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的顺利进行。

晋江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

晋江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

晋江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晋江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日益显著。

气象现象也愈加频繁,其中,雷暴天气更是引人注目。

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伴随着强烈的闪电、雷鸣以及狂风暴雨。

雷暴天气对于航空安全来说,具有重要的威胁,特别是对于一个机场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晋江机场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境内,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机场。

该机场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连接了其他城市与地区,促进了交流与合作。

然而,晋江机场所在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容易受到雷暴天气的影响。

因此,对晋江机场雷暴天气的统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行这一分析,我们收集了晋江机场过去5年的天气数据,并着重关注雷暴天气的发生情况。

数据显示,晋江机场每年雷暴天气的发生频率约为30次左右。

在这些次数中,大多数雷暴天气发生在盛夏季节,尤其是6月至8月这段时间,占到了总数的60%以上。

这暗示着雷暴天气与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雷暴天气的强度。

根据数据显示,晋江机场的雷暴天气多以中等强度为主,约占总数的80%。

而强度最高的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尤其是傍晚时段。

这种现象与气温变化、热力对流以及暖湿空气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在雷暴天气中,最常见的降水类型是雷雨,其次是雷阵雨。

这种降水形态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雷电活动和大风。

对于晋江机场来说,雷暴天气的发生对航班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的航班受到雷暴天气的限制,其中绝大多数是延误或取消。

这给机场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如何更好地预测和应对雷暴天气成为了晋江机场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晋江机场应建立高效的雷暴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测雷暴天气,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机场应增加雷雨天气下的应急设备和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此外,机场可以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共享天气数据和预报信息,以提高对雷暴天气的抵御能力。

包头机场2010-2019年雷暴天气的统计和特征分析

包头机场2010-2019年雷暴天气的统计和特征分析

包头机场 2010-2019年雷暴天气的统计和特征分析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9年包头机场十年地面观测纪要栏记录的天气资料,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包头机场雷暴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包头机场2009-2011年共有雷暴日267个,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6.7天,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包头机场全年有8个月会出现雷暴天气(4-11月),一年四季中,雷暴以夏季出现最多;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14时至凌晨01时,后半夜至次日上午出现的雷暴较少;2010-2019年,雷暴初期的平均日期是5月9日,雷暴终期平均是10月4日,历年平均雷暴持续时间为149天;包头机场的雷暴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大多数雷暴持续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包头机场雷暴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降水与雷暴一起出现的概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雷暴降水时间变化特征方位特征引言:雷暴是一种发展旺盛的强对流天气[1],是飞机遇到的最危险天气之一。

飞机在雷暴区飞行,闪电和雷击会使飞机机体温度剧增,干扰通讯、烧毁电子设备,严重时还会引起飞机着火;飞机在雷暴云旁飞行时,会因为电荷累积产生巨大的电位梯度,遭到云外雷击;雷暴云中的热力湍流会使飞机产生颠簸,导致操纵失控;在雷暴云发展和成熟阶段,大量的过冷却水滴会使飞机产生积冰。

雷暴天气伴随的强降水还会导致低云和低能见度天气,并恶化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除此之外,雷暴强对流还会引发雷暴大风、飑线、冰雹、下击暴流、低空风切变和龙卷等灾害性天气[2]。

美国民航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与雷暴天气相关的飞行事故占比47.9%。

来自民航发布的《2017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显示,受雷雨天气影响,6-8三个月航班正常率为全年最低,平均仅为54.4%。

可见,雷暴天气严重威胁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和机场的正常运行[3-5],国内一些民航气象工作者对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总结研究[6-10],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而不断加强雷暴天气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找出包头机场雷暴天气的规律性特征,对航班安全和机场运行至关重要,也能对今后雷暴天气下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3 雷暴大风的风速特点
第四类:雷暴期间及其雷暴前后的10分钟平均风速均小于5米/秒,共计 61天占全部的31%。特点是雷暴过程及其前后平均风速都不大,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在雷暴过程中阵风风速会经常超过10米/秒,但是持续时 间短,不连续,导致平均风速小,但对飞行影响大(图2D)。
A
7
3 雷暴大风的风速特点
(3)从单站气象要素的演变是无法做出预告的,需要在大量分析对比的 基础上,建立灾害性雷暴大风的物理量诊断指标,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 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出逐时的物理量场结果来监测是否达到临界指标, 并配合云图、雷达回波的移动速度、方向以及强度变化来预报和监测灾 害性雷暴大风。
雷暴发生时风速小于5米/秒,雷暴发生前出现大于5米/秒的有33天 东北风16天 西北风07天 偏南风10天
雷暴前和雷暴中风速都小于5米/秒,雷暴结束后出现大于5米/秒的情况有18天 东北风7天 西北风8天 偏南风3天
以上情况表明,雷暴过程前后风向的变化很明显,风速的切变仍然需要重视。
A
12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经普查,雷暴大风发生前主要有三种形式:风向不定(图3A),稳
定的偏南风(图3B),稳定的东北A风(图3C)
13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大多数情况,雷暴发生后风向发生改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迅速向
偏北转动,然后再向南转,风向的切A变非常剧烈,导致表1记录中
14
的大风风向除了较多的西北风以外还有偏南风和东北风
A
4
3 雷暴大风的风速特点
第二类:雷暴期间10分钟平均风速达到5米/秒(含),小于8米/秒, 共计63天占全部的31%。特点同第一类相似,风速会突然增大并 伴有阵风,但平均风速和最大阵风风速都比第一类小,最大阵风 风速为10-15米/秒(图略,近似于图2B)。
A
5
3 雷暴大风的风速特点
第三类:雷暴期间10分钟平均风速小于5米/秒,但雷暴前或雷暴后风速 达到5米/秒(含),共计51天占全部的26%。特点是雷暴之前风速较大 (达到5米/秒),雷暴过程中风速减小(图略,近似于图2B),或者 在雷暴之前和过程中风速度较小,雷暴结束之后风速加大到5米/秒且持 续时间较长(见图2C)。
从以上分类以及统计结果看,在雷暴过程中及其雷暴前后阶段出现5米/ 秒影响飞行的情况占全部雷暴日数的70%,尽管出现达到8米/秒的大风 日数仅占全部雷暴日数的12%,但是其破坏力大,不仅严重影响飞行 安全,而且对地面设施造成严重损坏,本文定义为灾害性雷暴大风, 尤其是阵风风速超过15米/秒的情况。
2002年7月17日和2007年7月8日的最大阵风均超过33米/秒,是机场有 气象资料以来的两次最大阵风风速,大树被连根拔起,地面设施多处 严重受损。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雷暴结束后,风向大多为偏北(东北或西北)。图3D显示的情况出
现的概率较少,雷暴发生前一直是稳定的西北风,雷暴发生期间为
东北风,雷暴结束后又维持稳定的A西北风。
15
5雷暴过程的其它气象要素演变
在第一类风速类型中(图4中A1-A3),气温的骤降非常剧烈,相对湿
度因降水而升高之前,有的因为风速大出现了短暂的降低,气压在短
石家庄机场1995-2006年雷 暴日数共计199天,年平均 约为16.5天,其中2000年最 少,仅出现8天(图1a);
雷暴出现在4至10月,大多 在5至8月,其中7月最多 (图1b);
从单日的分布看,雷暴主要 出现在15至23时,其它各时 次均有(图1c)。
A
3
3 雷暴大风的风速特点
第一类:雷暴期间10分钟平均风速大于8米/秒(含),共计24天占全部的 12%。特点是风速突然增大并伴有阵风,最大阵风持续的时间较短,一般 在10至20分钟,风速很快回落;该类型的标准是平均风速达到8米/秒,依 据最大阵风风速也可以分为超过15米/秒(图2A)和10-15米/秒(图2B)两 种。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观测资料(风向风速时间间隔10秒钟, 温湿压时间间隔1分钟)分析了出现雷暴大风时风速、风向以 及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等要素的演变特征,与非雷暴大风 时的特征进行对比
利用卫星、雷达和物理量场资料分析了最强的一次雷 暴 大风过程,对雷暴大风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A
2
2 雷暴的时间分布特征
雷暴发生前以南风或风向不定的情况最多,雷暴发生后主要是转为东 北或西北风,对于雷暴时维持较强南风的情况,继续分析发现最终也 是转向偏北
A
10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其次雷暴发生前是稳定的东北风,雷暴发生后大多是维持了较强的东 北风,其他转为西北风。
A
11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统计第三类风速类型在雷暴发生前后的风向演变
单纯从风速上看,雷雨发生的时间段在第三类和第四类中是判断不出 来的,只能结合风向的转变来确认,而第一类和第二类则能够确定出 雷暴发生在风速突增时刻的附近。
A
8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统计第一类和第二类风速类型在雷暴前与雷暴中的风向表示大于5米/秒(含)
9
4雷暴大风的风向演变
民航石家庄机场 夏季灾害性雷暴大风的特点及预报
陈卫丽 杜永聚 戴念军
(中国民航华北空管局河北分局 石家庄 050802)
A
1
1 引言
对民航石家庄机场而言,灾害性雷暴大风不仅严重危及飞行 安全,而且对机场地面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首先对机场有气象资料以来的雷暴过程进行普查,以风 速进行分类,确定了雷暴大风的定义,
对于第三种和第四种风速类型(图4中C1-C3),除了相对湿
度升高比较明显以外,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均没有超出日变化
的范围。
A
18
6 小结
(1)灾害性雷暴大风是一种概率较小的天气现象,其发生日数仅占雷暴 日数的12%。
(2)灾害性雷暴大风的特点是风速突增,风向切变明显,与气温骤降、 气压陡升等剧烈变化具有同时性,而且强度正相关。
时间内升高明显,大多还出现了快速升高再迅速降低的现象,雷暴天
气符合中小尺度天气过程的特点。 A
16
5雷暴过程的其它气象要素演变
在第二类风速类型中(图4中B1-B3),由于风速比第一类小,在
温度降低、气压升高、湿度增加的幅度上也比第一类型小,但是仍
然可以从曲线的演变上判断出雷暴发生的时刻
A
17
5雷暴过程的其它气象要素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