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一节 基本工具和设备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第二节 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 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
(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
(5)内挖外雕成型
(6)支撑物辅助成型
(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 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第四节 施釉与烧制
施釉与烧制是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最后工序,该工序操作的好坏决定作品的呈色效果和质量。
1、施釉
(1)浸釉
(2) 涂釉
(3)荡釉:
(4)吹釉与喷釉:
(5)弹釉

2、烧制
装窑烧制是作品最终成败的关键。装窑时要根据不同泥料的坯体,不同色釉的组成和呈色要求来制定烧制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使坯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烧制成理想的作品。
(1)装窑
(2)烧成温度
各种材料的烧成温度参考


种 类 原 料 火 候(℃) 烧制时间 陶 陶 土 600—1000℃ 6—8小时 瓷 瓷土(瓷石) 1260—1350℃ 8—10小时 紫 砂 紫泥、红泥、绿泥 1200℃左右 釉上彩 成瓷的白胎 700—850℃ 釉中彩 白胎瓷 1060—1250℃ 柴烧90—100分钟 表6-1 各类陶瓷材料烧成温度参考样表
(3)瓷器的烧成操作
a,蒸发阶段
b,氧化阶段
c,还原阶段
d,高火保温阶段
e,止火阶段
f,冷却阶段
(4)出窑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