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2020版】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局部类固醇
抗生素
口服激素
止血药物
促进纤毛功能恢复剂(沐舒坦,60mg.bid)
鼻腔减充血剂
局部类固醇
抗生素
口服激素
止血药物
促进纤毛功能恢复剂(沐舒坦,60mg.bid)
活动
半坐卧位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
饮食
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
普食限刺激性食物
特殊医嘱
护理
(1)术后伤口渗血流入口腔后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且便于观察出血量
活动
限剧烈活动
饮食
普食
特殊医嘱
护理
(1)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2)3个月内勿剧烈运动及过度兴奋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半个月后门诊复查,定期进行鼻内镜清理术
患者或家属
出院告知签字
⑷鼻窦CT
治疗处置
⑴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⑵入院告知
⑶主治医师查房
⑷鼻腔冲洗
⑴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⑵教授,主治医师查房
⑶术前讨论
⑷手术告知
⑸麻醉告知
⑹手术通知单到手术室
⑺鼻腔冲洗
⑴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⑵术后护理常规
⑶主治医师查房
⑷病情观察
药物
鼻腔减充血剂
鼻腔局部类固醇
激素(口服)
抗生素(头孢类)
6(入院第六天)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目标
病情控制
病情控制
病情控制
检查
前鼻镜检查
前鼻镜检查
前鼻镜检查
处置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⑴外科术后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⑵鼻腔换药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2. 胸部平片、心电图; 3. 鼻腔鼻窦 CT。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特殊药物使用 1.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 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经鼻内镜行鼻窦开放术 4.鼻腔填塞止血,注意引流通畅与鼻腔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治疗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用 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 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志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开具检验检查单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
□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并记 诊
录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
□ 病情评估
费用品协议书等
□ 专科检查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
□ 及时与患者与家属沟通: 术期注意事项
交待病情、诊疗计划、治 □指 导 并 训 练 患 者 术 后 呼
疗目的和手术风险。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合并(伴发)疾病第一诊断: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术前日)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核查检验检查结果
□ 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 □手术风险评估
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毛淑芳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1(027)015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CP实施诊疗、护理及患者的自理康复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总页数】2页(P2289-2290)
【作者】毛淑芳
【作者单位】荣县人民医院,四川荣县,64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张彩
2.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师朝霞
3.分阶段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朱婷婷;施春娟
4.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胡娟娟;郭增丽;李娜;王晓品
5.地氯雷他定在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J], 何伟锋;谢瑞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护理篇)

执行护士签名:
住院第5~9天(术后第1~5天) 年 月 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效果评价
白班
夜班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观察药物副作用
□是 □否
监测T、P、R、BP
□是 □否
协助半卧位休息
□是 □否
观察鼻腔有无出血
□是 □否
观察鼻腔填塞物是否在位
□是 □否
鼻腔填塞物取出后鼻腔点药
介绍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护理过程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预防感冒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预估出院日期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医嘱执行
效果评价
长期医嘱
□执行 □未执行
临时医嘱
□执行 □未执行 □作废医嘱
变异:□无 □有
执行护士签名:
变异原因:
执行护士签名:
其他护理记录:
执行护士签名: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效果评价
白班
夜班
手术室前准备
□已准备 □未准备
监测T、P、R、BP
□是 □否
剪鼻毛,男患者剃胡须
□是 □否
核对手术部位、检查手术部位标识、更换病员服、去除假牙、口红、首饰、眼镜、手表等饰物
□是 □否
遵医嘱术前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是 □否
携带用物:病历、影像资料(CT、X线)等
□齐备 □不齐(缺: )
□是 □否
全麻者小便自解时间
时 分
MEWS评分
分
跌倒评分
分
压疮评分
分
护理指导
效果评价
安慰患者,减轻手术后患者的恐惧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6例患者。
为A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为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依从性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B组患者临床护理依从性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依从性,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Methods:From January 2015to June 2016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the patients in hospital order is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all the 36 patients in each group.In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using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for group B patients means of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are adherence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Group B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adherence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re higher than A group of patients,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enhanc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compliance,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临床护理路径通常是基于医院相关护理活动而开展的各项临床护理活动,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管理方式。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诊疗常规【概述】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所以也称鼻-鼻窦炎。
按照鼻窦炎发生的范围分为单鼻窦炎、多鼻窦炎、全鼻窦炎。
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2007年欧洲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CPOS-2007)和2008年中国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CPOS-2008)的分类方法,症状在12周以内的为急性鼻窦炎,超过12周为慢性鼻窦炎。
【诊断标准】1、持续超过12周的四种症状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
次要症状: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
四种症状中必须有两种以上,其中主要症状必具其一。
2、体征使用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见中鼻道或嗅裂有黏脓性分泌物。
3、鼻窦CT检查可见窦腔形态变化及窦内粘膜不同程度的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或息肉影,如窦内积聚脓性分泌物,则可见液平。
【纳入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治疗常规】1、手术(1)术前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肝、肺、肾合并症者。
(2)手术方式:鼻内镜下鼻窦功能开放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鼻息肉切除术。
(3)术后48小时抽出鼻腔内膨胀海绵。
2、药物(1)术前:术前一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物。
(2)术中: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及麻醉用药。
(3)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
3、检查术前检查有前鼻镜检查、动态喉镜检查、电测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四项、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肾功、肝功、胸正位片、全导心电图。
【出院标准】切口Ⅱ/甲愈合,鼻腔通气畅,无血凝块及干痂附着,由鼻窦炎引起的头面部闷胀感症状消失。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天数:9天。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2020版】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一、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CD-10:J32.900)。
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ICD-9-CM-3:22.5300x004、22.53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1.鼻中隔矫正术;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或部分切除术;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4.上颌窦开放术;5.额窦开放术;6.蝶窦开放术;7.眶尖部手术;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900慢性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能测试。
(3)鼻腔分泌物病原学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临床路径】鼻窦炎

鼻窦炎(手术)诊疗常规【概述】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一侧,亦可两侧。
可限于一窦发病,亦可累及多窦发病。
若一侧或两侧全部的鼻窦均发病,则为“全组鼻窦”。
【诊疗标准】1、病史和症状:既往有急性鼻窦炎发作史,鼻源性头痛、鼻塞、流脓涕。
2、鼻腔检查,鼻粘膜慢性出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
3、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可准确判断各鼻窦病变范围。
鼻窦X线平片和断层片对本病诊断也有参考价值。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
2、无慢性基础疾病及重要脏器合并症。
3、能耐受局麻手术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治疗常规】1、手术(应在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后治疗)术前排除病变性肝炎、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支、肺气肿等心、肝、肺、肾合并症者。
手术方式:局麻下行单侧或双侧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定期换药复查。
2、药物术前:术前1~3天应用抗生素、激素药物(2)术中:麻醉用药。
(3)术后:术后用抗生素、激素、止血药物、中药、局部用药(第三日起)及对症处理。
3、检查:术前检查有:鼻窦CT、前鼻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音叉试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四项、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肾功、肝功、胸正位片、全导心电图等。
【出院标准】1、类/甲级愈合。
2、症状缓解。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7天。
2、疗效标准:好转率达100%鼻窦炎临床路径适用对象:鼻窦炎拟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 天住院日数住院第一天住院第二天住院第三天(手术日)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评估基础生命体征完成“首次病程纪录”完成“大病历”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手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完成“手术纪录”完成“手术日病程纪录”向病人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医嘱长期医嘱:三级护理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凝血四项心电图前鼻镜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音叉实验、鼻窦sct长期医嘱:三级护理静脉给头孢呋辛钠针(过敏时用克林霉素针)、地塞米松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
临床路径
一、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CD-10:J32.900)。
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ICD-9-CM-3:22.5300x004、22.53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或部分切除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
2.900慢性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3)鼻腔分泌物病原学检测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
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2.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较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多鼻窦炎(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CD-10:J32.900)。
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ICD-9-CM-3:22.5300x004、22.53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0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3天
(术前1-3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 胸片、心电图 □ 鼻窦CT
□ 酌情行鼻功能测试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 □ 术前禁食水(全麻)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剪鼻毛)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全麻)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住院第2–5天
(手术日)
住院第3–9天
(术后第1–4日)
住院第7–10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及术后注意事项
□上级医生查房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取出鼻腔填塞物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
术及伤口评估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
明书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
意事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全麻后常规护理
□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
窗术*术后护理常规
□全麻一级护理/局麻二
级护理
□全麻禁食6h后半流质
饮食/局麻普食
□补液
□酌情化痰
□酌情止血
□酌情止痛
□酌情使用激素
临时医嘱:
□标本送病理检查
□术后预防抗菌药物一次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半流食或普食
临时医嘱:
□酌情拔除鼻腔填塞物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