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
10个经典课堂心理小游戏

10個經典課堂心理小遊戲無論是學習還是會議,間或安排穿插一些心理遊戲內容,對於氛圍和情緒の調節,是很有必要和用處の,能起到放松精神和集中注意力の作用,同時能拉近師生之間の距離,產生信任和愉悅の親近關系,對於教學來說,掌握得法の話,這些小遊戲の配合使用,確不失為事半功倍の好方法,一下是我在教學中常常會使用到の幾個經典小遊戲,簡短精煉,用時不多,根據自己の狀態和方法加以靈活運用,收效不錯,供參考。
1、“有錯你就說”【遊戲規則】現場所有同學分兩組,並排站成兩列,用手搭前者の後肩。
用數字代替方向(如1代表向左,2代表向右,3代表向前,4代表向後),由主持人喊口令並監督隊伍行進情況,犯錯の同學需主動舉手示意,並大聲對組員說聲:“對不起,我錯了!”【遊戲意義】考察大家の方位辨別能力,與此同時讓大家敢於面對錯誤並及時承認錯誤。
2、“傳遞呼啦圈”【遊戲規則】現場所有同學分兩組,手牽手圍成兩個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揮。
每個圈內放入一個呼啦圈,由主持人宣布開始計時,看兩個小組順時針傳遞速度の快慢,一般記為三圈一輪且中途不允許把手放開。
(快の一組即為勝者,落後の依舊要給予懲罰)【遊戲意義】考察大家の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隨機應變の能力。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遊戲規則】7或8個人一組(通過分發撲克牌隨機組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出自己の組長,然後順時針依次介紹自己(包括姓名、家鄉、性格、愛好),最後由組長來總結發言並介紹自己小組所有成員の基本情況。
(看哪個小組組長介紹得生動有特色,能讓大家都記住他們の組員)【遊戲意義】讓大家對彼此有一份最基本の了解。
4、“大風吹,吹大風”【遊戲規則】現場所有同學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內開始喊口令:“大風吹,吹大風,吹穿白色衣服の……”,其他同學圍著主持人轉動,一旦聽到吹什麼樣の人,這些人就得立馬反應過來,然後進行位置互換。
(重複或者站錯の都將受到懲罰,要當場表演節目)【遊戲意義】一是考驗同學們の反應能力,二是考查換位雙方の溝通和協調能力。
12个课堂经典心理游戏

12个课堂经典心理游戏导言心理游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教学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和情景模拟,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展示自己,并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12个经典的课堂心理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游戏一:冰山一角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表面和内心是不同的。
在游戏开始时,每个学生会被要求写下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并将纸折叠起来放在桌上,只留下一角露出。
然后,每个学生依次抽取一份纸,读出上面的内容。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并思考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的差异。
游戏二:反思迷宫这个游戏通过构建一个迷宫,让学生在迷宫中寻找出口,并在每个路口进行反思。
在游戏的最后,学生将会被要求回顾自己在迷宫中的选择,并思考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决策方式,并思考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游戏三:相亲相爱这个游戏通过让学生以成对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一对学生之间都有一张纸,却不能交流,而只能通过画图和简单的动作来达成任务。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四:逻辑推理这个游戏通过给学生一系列的逻辑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
逻辑题目可以是关于数字、图形、文字等各种形式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敏锐度,并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游戏五:情景模拟这个游戏通过模拟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发挥自己的角色。
情景可以是关于人际关系、决策问题、矛盾解决等各种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在特定情景下的应变能力,并学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游戏六:字谜猜这个游戏通过给学生一些谜语或者字谜,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来猜出正确的答案。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教学教材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艺术游戏辅导活动游戏1:你说我画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画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画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游戏2:缠绕画1、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边的距离是1cm。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
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以是线条、符号、数字、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1、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式,丰富画面,要立体。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4、站起来,转圈,从不同角度看作品,会发现什么?5、欣赏其他组作品。
6、每人一个动作,可以移动物品、增加物品或减少物品。
7、围绕主题取名。
8、小组选代表分享作品主题。
游戏4:房树人材料:A4纸,彩铅指导语:请你在白纸上,画出房子、树和人。
游戏5:拼图材料:时尚杂志、固体胶、剪刀、大白纸1、将杂志上的图形剪下。
表达艺术治疗:15 项创意活动和技巧

表达艺术治疗:15 项创意活动和技巧1. 简介表达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创意表达和艺术活动来帮助个体处理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的治疗方法。
该治疗形式可以帮助个体发掘内心真实感受,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15项创意活动和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表达艺术治疗。
2. 油画油画是一种优秀的表达艺术治疗工具,通过画笔和颜料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情感。
个体可以通过油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世界,有助于情绪释放和情感宣泄。
3. 粘土雕塑粘土雕塑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释放情感的创意活动,通过捏揉粘土可以让个体在无意识中表达内心真实感受,从而有助于情感宣泄和内心平衡。
4. 水彩绘画水彩绘画是一种可以帮助个体放松心情的活动,通过调配颜色和涂抹画面,可以引导个体从内心深处表达情感和情绪。
5. 剪贴画剪贴画是一种简单好玩的创意活动,个体可以从杂乱的碎片中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拼凑出来,有助于情感宣泄和情绪调节。
6. 写作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个体可以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有助于处理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
7. 情感图画情感图画是一种通过简笔画和简单符号来表达情感的活动,个体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助于情绪释放和情感宣泄。
8. 艺术日记艺术日记是通过绘画和写作记录自己内心世界的日记形式,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治疗和调节。
9. 肢体表达肢体表达是一种通过舞蹈、动作和姿势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肢体的动作可以引导个体表达情感和情绪,有助于情感宣泄和内心平衡。
10. 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一种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活动,个体可以通过创作音乐来释放情感和情绪,有助于心理问题的治疗和情绪的调节。
11. 观影体验观影体验是一种通过电影和影视作品来引导个体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活动,可以帮助个体通过观影来处理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扰。
12. 沙盘游戏沙盘游戏是一种以沙盘和小道具为媒介,通过搭建场景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活动,可以帮助个体通过搭建场景来处理内心问题和情感困扰。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以《心理支持的动能》心理课为例

53知识文库2023.3(下)的能力”。
进入初中后,学生正式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系列变化。
同时,面对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需要更好地提高自身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以非语言的方式,通过绘画、拼贴、心理剧等方式,减轻学生的防御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表达和分享。
在我校的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课堂、心理筛查、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 理论概述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整合运用意象、故事、舞蹈、音乐、戏剧、诗歌、运动、园艺、梦的工作和视觉艺术等方式,促进人们成长、发展和疗愈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有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诗歌治疗、陶艺治疗、心理剧等方式。
心理支持是指个体能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获取情绪情感心理的支持,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变化的应对能力。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式打破语言的桎梏,用更灵活、更有趣的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
3 教学设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结合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进行课堂创新,以“心理支持”为主题,完成《心理支持的动能》的教学设计。
3.1 教学理念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在多元系统中相互作用,其行为和发展受内部和外部力点)(2)情感目标:体验获得心理支持带来的积极情感。
(3)行为目标:尝试运用心理支持,有效应对挫折。
(难点)3.3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3.4 教学准备:生命资产存折、情景剧《我的生活》、我的支持之路、PPT课件。
3.5 教学过程活动一:心灵小游戏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开动脑筋,想办法,让笔尖向下立住10秒钟不倒。
你可以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不要将笔拆开。
”分享:请成功做到的同学分享一下是怎样让笔立住的。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人们掌握管理情绪、应对压力的技巧。
而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心理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本文将浅谈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一、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定义与特点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使用艺术媒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作为治疗工具的心理疗法。
它通过让个体自由表达内心感受与情绪,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心理治疗方法,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下三个方面。
1.非语言性。
表达性艺术治疗利用非语言的方式帮助个体表达内心感受。
对于有些人来说,用语言描述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困难的任务,而通过艺术媒介,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2.创造性。
表达性艺术治疗鼓励个体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不拘泥于“正确”与“错误”的评判。
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让个体发展自己的独特性与想象力,也可以激发灵感与创新。
3.个体化。
表达性艺术治疗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与个体化需求。
每个个体的内心世界是独特的,因此治疗应该针对个体的需求与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安排。
二、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1.增强情绪表达能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情绪表达的能力。
在表达性艺术治疗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对于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沟通表达至关重要。
2.减轻学习压力。
现代社会中,学习压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的空间,从而减轻学习压力。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3.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通过参与绘画、舞蹈或音乐等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名称

表达性艺术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名称1 表达性艺术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 Expressive Arts Therapy)是借助各类艺术手段,如:绘画、音乐、戏剧、沙盘等形式为媒介,主张用非语言的方式探索个体潜意识的想法和感受。
非言语的沟通形式,非常适合于处理情绪困扰以及创伤体验,借助艺术作品表达内心,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
章学云学者认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运用中有两种取向分别是“艺术心理治疗”和“艺术创造即治疗”两种工作取向,并涉及五类技术方法,即绘画类、音乐舞蹈类、手工制作类、书写类、戏剧摄影类。
他认为目前国际上有关研究还缺乏实证数据支撑和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的成果,而国内的研究多数针对高校大学生,将这一疗法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值得尝试和开发的领域。
表达性艺术治疗,因其与谈话心理咨询相比更为便利,且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非常适合在青少年中推广,专业而恰当的使用能够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2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实例2.1 在生涯规划课上的使用案例在课堂上利用表达性艺术治疗这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可以给学生塑造一种自由、安全、无压力的环境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自身内心世界的想法,通过绘画等手段,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压力、焦虑、愿望通过艺术表达的媒介投射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的生命线,设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会遇见哪些大事,把它们用箭头的方式呈现出来,箭头的方向大小来表达这件事对自己人生的影响,这样人生的低谷和高峰就在一张图上呈现出来了。
将意象化的东西具象化,唤醒学生未来规划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去探寻生涯规划,整个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
有了绘画作品做媒介,可以减少学生本人的防御性,所以在课堂中探讨人生的重大命题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防御性,提高学生生涯成规划的探索意识。
2.2 以压力为主题的活动课案例为高中生思维逻辑能力迅速发展,对外界反应越来越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存在不少压力。
“三心两身”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设计

“三心两身”: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设计戴敏燕一、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概述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是指在心理课堂上以绘画、音乐、沙盘游戏、文学、OH卡牌等为媒介,让学生表达内心思绪、感受及经验等,从而达到疏解不良情绪、增加自我认识、规划生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课型,顾名思义就是课的模型,是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或程序。
课型设计可以使原本毫无关联、零散独立的课堂教学简化为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的基本框架,从而让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规律可循,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设计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般教学程序和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操作模式。
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对教学方法、教学观、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共性特征进行抽象提炼,最终形成了“三心两身”的五步骤教学范式,即暖身导入、全心体验、畅心讨论、修心反思、具身实践。
二、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教学实践(一)暖身导入暖身活动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营造安全、轻松、开放、接纳的心理氛围。
“游戏暖场法”和“情感渲染法”是两种常用【摘要】在心理课堂上运用表达性艺术疗法,能够降低学生的防御心理,让他们全情投入课堂活动,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在体验、表达中收获成长。
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设计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般教学程序和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操作模式,最终形成了“三心两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暖身导入、全心体验、畅心讨论、修心反思、具身实践。
【关键词】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67-04【作者简介】戴敏燕,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嘉兴,314050)教师,一级教师。
二〇二〇年第二十四期的方法,对于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堂的导入具有较好的效果。
1.游戏暖场法。
游戏暖场法利用各种游戏达到暖场的效果,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游戏辅导活动
游戏1:你说我画
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S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7 “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0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紀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0指
令,其中允许叭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力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S本图形一致,但位S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紀倾听者力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0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
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游戏2:缠绕画
2、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边的
距离是Icrrio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
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以是
线条、符号、数宇、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
2、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式,丰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4、站起来,转圈,从不同角度看作品,会发现什么?
5、欣赏其他组作品。
6、每人一个动作,可以移动物品.增加物品或减少物品。
7、围绕主题取名。
8、小组选代表分享作品主题。
游戏4:房树人材料:A4纸,彩铅指导语:请你在白纸上,0出房于、树和人。
游戏5:拼图材料:时尚杂志、固体胶、剪刀、大白纸
2、将杂志上的图形剪下。
2、剪下的图形在白纸上随意组合。
3、二后,再选一个主角(图),重新拼主题画。
4、粘贴在白纸上。
5、写一个主题故事。
游戏6:自由空间画材料:牛皮纸、彩色粉笔、4k黒色卡纸、小纸盒把牛皮纸垫在4k黒色画纸下面。
2、用彩色粉笔把黑色卡纸涂满,不可以留出一点黑色,要求:画面完整。
3、为这幅画取名宇,写在名片上。
4、互相欣赏学员的作品。
5、交流。
6、在原来的画面上,继续作画。
7、为新作品取名宇,写在名片上。
8、写出绘画时的想法。
9、交流心得。
游戏7:艺术治疔®本构架(ETC)材料:若干张图片
根据可rc,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
游戏8:曼陀罗涂色材料:曼陀罗0纸、彩色铅笔涂色时间15—20分钟。
游戏9: 一起创作准&:每组7人,其中选1人为观察员,6种颜色的粉笔,全开海报纸团体每一成员各取不同的单一颜色的粉笔,以此笔使用于全部过程之中。
吿
知所有成员,他们将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于一张大纸上。
在绘0过程中,不许
与其他成员交流,打暗号,写纸条。
画気的人,只需安静地停下来。
作品完成后,口语禁止取消,团体成员共同为他们的作品命名,并在其中签名。
2、成员在相同的纸上继续补充作画。
此次成员间可以彼此交谈。
当作品完成后,
如前,为此作品再命名。
游戏8:《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游戏准备:A3纸一张、剪刀.胶水、彩笔。
游戏步骤:
将A3纸制作成一本小册于。
(A3纸折成如下网格状,沿着红线剪开,然后
折成小册于)。
1)
2) 参誇《开学家长指导手册》,绘制一本《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3) 《收心小书》内容参誇:
P1:封面;
P2:假期生活回顾;
P3:帮助孩于收心,循序渐进回归日常状态;
P4:检査作业完成情况,査《补缺提醒孩于;
P5:引导孩于调整生物钟,作患规律;
P6:鼓励孩于提前联系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
P7:带孩于逛图书馆和书店,査阅购买必要的书籍资料;
P8: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工作;
P9:书背面。
4) 小组内交流分享《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5) 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团体分享。
游戏10:《我说你剪》•游戏准备:纸、剪刀
•游戏步骤:
第一轮:单向沟通一按传达者的指令剪,不允许提问:
第二轮:双向沟通一按传达者的指令剪,允许沟通
将长方形纸横向拿好,如,由左向右折1/3,再由右向左折1/4,在左下角
剪去一个腰长为2cm 的等腰三角形。
将剪剩的纸上下对折,由左向右折1/4,再由右向左折1/3,在右下角剪去
一个腰长为1cm 的尊腰三角形。
讨论交流,两次剪纸过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游戏n :《情绪脸谱》
游戏准备:A4纸、彩笔、黑板、情绪卡。
游戏步骤:
在白纸上端的三分之一处画一个圆,并添加快乐的表情、着色。
1) 把纸向上折、向下折,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
2) 向左折、向右折,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
3) 展开剪剩的纸,互相交流。
4) 剪纸过程不允许提问、不允许讨论,独立完成。
1) 2) 3) 展开剪剩的纸,互相交流。
剪纸过程允许提问和讨论。
4) 1) 2) 在快乐脸谱旁边写三件近期非常快乐的事。
3) 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圆,并添加悲伤地表情、着色。
4) 在悲伤脸谱旁边写三件近期不开心的事。
5)写出三条可以让悲伤转换成快乐的方法。
6)联接快乐与悲伤的脸谱,思誇他们之间的联系。
游戏12:《情绪树》 •游戏准备:A4纸2张、彩笔。
•游戏步骤:
Stcpl:
画3-5种水果,水果的形状、大小,代衰着不同的情绪事件。
Swp2: 1)选择喜欢的一条建议写在情绪树上。
2)修改被选择的水果颜色。
Swp3: 1)把黑板分成好心情、坏心情两个区域(正、负情绪)。
2)选择一张能代表自己现在心情的情绪卡,贴在黑板上的某个区域。
3) 给水果*色。
4) 在水果中写上相对应的情绪事件。
5) 挑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把它写在另一张纸上。
6) 在事件下面请每个同伴写建议(可以若干)。
7) 组内交流分享。
1) A4纸横♦画一棵树(尽可能大)。
2)
3)全班集体交流,解说自己所选择的情绪卡。
游戏13:缠绕画
游戏准备:A4纸、剪刀、胶水、彩笔。
游戏步骤:
游戏14:开学目标设计 游戏准&: A4纸、彩笔。
游戏步骤:
把完成的图画传给右手边的领导(同伴),让领导给你的目标提出要求,写
在纸的空白处。
领导写完后,继续把纸传给右手边的恶魔(同伴),让恶魔给你提出更高的
要求,写在纸上。
1) A4纸折成三等分,分三个区域。
2) 在第一区域涂上与情绪相对应的颜色。
3) 第二区域画上与情绪相对应的线条。
(可以若干)
4) 第三区域,画上与情绪相对应的形状。
5) 用这张纸剪出一个图形,作为送给自己的心情小卡。
6) 贴在心情小书上。
1) 思考开学后最主要的一个目标。
2) 用绘画的形式画在A4纸上。
3) 4)
5)恶魔写完,继续把纸传给右手边的贵人(同伴),让贵人给你提出建议。
6)继续传纸,让天使给你提出建议。
7)收回纸,自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