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龙江亭铜矿的应用
降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损失贫化率的管理措施

降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损失贫化率的管理措施朱先艳【摘要】铜山口铜矿为了降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降低损失贫化,分析了损失贫化的原因,通过加强生产探矿,精心采矿设计,以现场技术服务为中心,提高采场底部充填体强度等管理措施后,降低采场损失贫化率,增加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65,67)【关键词】损失贫化;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块【作者】朱先艳【作者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山口铜矿,湖北黄石 4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03铜山口铜矿深部开采工程于2010年始建,2015年初投产。
地采采用主副竖井-辅助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回风井作为井下专用回风通道,采用对角式通风。
有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两种采矿法,占比例分别为80%,20%。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初步设计损失率10%,贫化率8%。
通过加强采场损失贫化率管理后,控制在初步设计范围内,并呈逐渐下降趋势。
见下表1。
表1 铜山口铜矿近2015年~2018年深部开采实际地质品位与采场损失率贫化率指标年度 Cu综合地质品位(%)采场贫化率(%)2015 0.66 4.3 9.8 7.9 2016 0.65 4.3 9.3 7.7 2017 0.68 4.4 9.1 7.8 2018 0.69 4.4 9.0 7.6 Ag综合地质品位(g.t-1)采场损失率(%)1 降低损失贫化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降低矿石损失意味多采出矿石,减少了单位矿石成本,增加矿山的利润,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2)矿石资源损失严重污染矿山企业内部和周围外部环境。
污染工业和民用水源,直接威胁周围农田作物和河、湖、池塘生物,影响了山坡植被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
(3)矿石贫化增加选矿成本、地下提升运输成本、对外运输成本,无形增大矿山成本;在选矿过程中,尾砂带走部分有用成分,增加尾砂中铜金属,降低选矿回收率和铜精矿的产量,直接给矿山造成经济损失[1]。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一、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原理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指在采矿结束后,将采掘过的矿区进行填充,使矿区形成封闭的空间,避免地表坍塌和污染。
这种采矿方法利用尾矿和废石堆积填充矿场,减少对地表的破坏,保护环境。
二、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优点1.保护环境。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水质和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填充矿区,可以有效地利用尾矿和废石,减少资源浪费。
3.减少灾害发生。
填充矿区可以使原本开采过的地下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地表坍塌和其他灾害的发生。
4.节约成本。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以减少清理和治理矿区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操作步骤1.表面清理。
在填充矿场前,必须对矿区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草地、树木等障碍物。
2.挖掘和开采。
根据矿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和开采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矿活动。
3.分选和分类。
在开采后,对采集的矿石进行分选和分类,将有用的矿石和尾矿分开。
4.填充运输。
将尾矿和废石运输到矿区,进行填充作业,填充材料要均匀覆盖整个矿区。
5.固结封闭。
在填充完成后,必须对矿区进行固结封闭,确保填充物不会发生塌陷和流动。
6.监测和维护。
填充完成后,必须对矿区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保持矿区的稳定和安全。
综上所述,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采矿方法,可以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灾害发生,并节约成本。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操作,可以实现矿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希望未来更多的矿业企业能够采用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建设绿色矿山,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应用

机进入对应采场出矿,装运至就近溜井。
充填采矿法在矿山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可行
(4)充填。每个矿房、矿柱回采结束后,就要立 性。采用隔一采一的方法,两边的矿柱作为充填封闭
图 1 -180m中段西部矿块划分(单位:m)
回采过程包括落矿、通风、出矿、充填。 根据实际生产调配,至少同时开采 2个矿块才能
保证生产 的 需 要,按 照 充 填 采 矿 的 要 求 实 行 隔 一 采 一,同时考虑矿体厚度及赋存条件等,于是先采 2#矿 房和 4#矿房。由于 3#矿块和 4#矿块厚度大,若一次 回采则会形成约 700~800m2的暴露面积,出矿周期 长,顶板暴露时间长,非常不安全。所以将 3#、4#矿块 由北向南分 2部分回采,北部落矿、出矿完全后才继 续开采南部的矿体。 (1)落矿。先从运输大巷向矿体掘进一条进路, 至矿岩交界位置后开始向后退采。左右两侧空场成 形宽度不得超过 16m,空场长度根据实际矿岩情况 确定。单矿房长度大于 30m,可选择分两步回采。
上向分层开采方法,矿柱充填时,可采用废石充填的
采场爆破参数。炮眼排列采用 Z字形和梅花形 方法,从其 他 位 置 转 入 矿 柱 内,降 低 排 废 和 充 填 成
2种。钎杆直径 40mm,炮眼深度 2~3m,间距 0.8~ 本[5]。
1m,要求炮孔基本保持平行,深度一致。为减少大块 3 技术经济比较
2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采矿矿 体 位 于 -120~ -180m 中 段,共 分 为 -171,-159,-146,-133m4个水平,矿体走向长 75m,分矿房和矿柱 2个部分,分布回采。根据采矿 技术条件 和 矿 岩 性 质,结 合 本 矿 区 巷 道 变 形 规 律 分 析[3],从西向东依次划分为 1# ~4#矿房、矿柱,上向 分层开采。分段高度 9~12m,底柱高度 9m,顶柱高 度 7m。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说明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说明1、矿块和回采单元参数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结构、参数和工艺可因矿制宜,灵活调变。
当矿体厚大时,矿块垂直走向布置;当矿体陡时,分段高度可大些,否则矮些。
阶段高度30~45m。
堑沟分段高8.0~10m,堑沟以上分段高8.0~12m,下底柱高5m,上底柱高3~5m,剖面之间不留间柱,单元之间留3~4m厚间柱。
铲运斜巷(即装矿巷道)间距6.5~8.0m,此斜巷与运搬横巷交角60°~70°。
采场单元面积一般为:(长×宽)=16~24×12.5m 。
2、采准采用脉外阶段运输道(2.2×2.7m )和垂直矿体的穿脉运输道(2.2×2.7m )构成矿块的联合采准方式。
脉外阶段运输道沿矿体走向布置,设在矿体的下盘;穿脉运输道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每间隔50米布置一条,穿透矿体。
从穿脉运输道向上掘有底板上山、斜坡道、溜矿井和短通风道。
从底板上山每个分段标高向两侧掘进分段联络平巷,由此再向矿体顶板掘进各个分段凿岩巷道,最底部的一个分段掘进运矿巷道,分段凿岩巷道(2.7×2.7m )水平间距12.5米,运矿巷道(3.0×3.0m )水平间距25米。
分段凿岩巷道、运矿巷道与溜矿井之间掘有溜井联络平巷,从运矿巷道向单元底部掘有装矿巷道。
装矿巷道(斜巷2.7×2.7m )一端斜通运矿巷道,另一端顶板贯通单元的堑沟横巷底部,铲运机在此巷内进行铲装作业。
底板上山(2.2×1.8m )呈30°倾角连通上下阶段,距矿体约0~12m,用于行人、运送材料设备、安装(风、水、电、喷锚)管线。
斜坡道(3×3m )呈15°倾角连通运矿巷道水平,用做WJD-0.75型铲运机通道。
溜矿井(2×2m )连通各分段凿岩巷道和运矿巷道水平,用做单元采掘、矿块回采的出矿(渣)道和通风道。
短通风天井(2×2m )在矿块顶板,直通底部运矿巷道水平,用做矿块各单元回采的进风道。
嗣后充填采矿法 pdf

嗣后充填采矿法介绍
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效、安全的采矿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先进的采矿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矿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原理
嗣后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在矿体开采过程中,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向采空区送入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作业的采矿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同时降低对地表和环境的破坏。
二、特点
1. 安全性高:通过向采空区充填材料,可以有效地支撑围岩,防止顶板冒落和地表塌陷,保障采矿作业的安全。
2. 回收率高:嗣后充填采矿法能够减少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
3. 环保性好:充填材料可以选用工业废渣、尾矿等废弃物,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灵活性强:嗣后充填采矿法适用于不同厚度、倾角和形状的矿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三、应用
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以及煤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矿体的具体条件和采矿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充填材料和充填工艺。
例如,在金属矿山中,常采用尾矿砂、胶结材料等作为充填材料;在煤矿中,则可以采用矸石、粉煤灰等作为充填材料。
总之,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先进的采矿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矿业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嗣后充填采矿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龙江亭铜矿的应用

0 前 言
缓倾斜厚大矿体的采矿方法选择一直是采矿工
作 的技术 难 题 。开采 这类 矿体 时 , 因矿 体倾 角缓 . 下 盘 会残 留一 定矿 石 , 导致 矿石 贫化 、 损 失率 高 。适用 于缓 倾斜 厚 大矿 体 的采矿 方法 主要 为无 底 柱分 段崩 落、 分段 空场 法 以及 上 向分 层 充 填 法 等 等 。无 底 柱 崩落 法 主要适 用 于地 表 允 许 崩 落 的矿 山 ; 上 向分 层
r e e f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b r e a s t m i n i n g l a y o u t [ D] .J o h a n n e s b u r g: Un i —
v e r s i t y o f Wi t w a t e r r a n d, 2 0 0 9: 1 5.
r a i s e s pa c i n g r a n g e i n p l a n n i n g a Bu s h v e l d C o mp l e x p l a t i n u m
材 料运 输等 辅助 车辆 。该配 置 的月生 产能力 约 为 2 .
1 万 t 。
Me t a l l u r g y, a n d Ex p l o r a t i o n, I n c, 1 9 9 2: 1 7 0 2 .
[ 5 ] E g e r t o n . F , M, G,P r e s i d e n t i l a A d d r e s s :T h e m e c h a n i s a t i o n o f
充填采矿法在铜矿的应用探究

充填采矿法在铜矿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开采行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铜矿开采事业,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铜矿开采涉及的工作繁杂,只有保障开采方法的科学性,才能够提升开采的效率,保障开采工作的安全。
充填采矿法是一种比较有优势的开采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铜矿开采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铜矿开采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充填采矿法的优势,探索充填采矿法在铜矿的应用。
关键词:充填采矿法;铜矿;应用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实现资源的有效开采是保障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基础。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资源开采工作中,面临着严重的浪费问题,使得原本匮乏的自然资源更加稀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开采方式的不合理,还有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降低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激化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铜矿开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其所需的铜矿资源。
在传统的铜矿开采工艺中,往往存在废料排放多、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限制了铜矿开采事业的长远发展。
充填采矿法在铜矿中的应用,使得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因此,应该掌握充填采矿法的基本技术,探索其在铜矿中的应用措施。
1、我国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1.1 易造成环境破坏在资源开采和选矿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由于废石和尾矿造成的。
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过程中,矿业生产占绝大多数,随着金属矿山排放废石和尾矿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由于草地和农田会由于固体废料的堆放而遭到覆盖,水体也会因为固体废料的存在而产生堵塞,使得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其次,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因为尾矿场和废石堆的存在而产生,对于周围水体或者土壤造成污染。
1.2地面塌陷或变形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往往是针对地下矿山进行挖掘,这就造成了采空区的出现。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铜山铜矿的应用_刘仁勤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铜山铜矿的应用刘仁勤1,郑荣祥2(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安微铜陵市 244000;2.绍兴平铜集团公司, 浙江绍兴市 312050)摘 要:根据地表不允许陷落,要达到较大生产能力和较低贫化、损失指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对采矿方法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
通过现场工业试验,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经验,为采场结构参数和回采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铜山铜矿是一座50年代末建成投产的中型矿山。
由于历史原因,采矿方法多变,先后经历了坑采-露采-坑采等几个回采阶段,其中坑采的主要采矿方法有水平分层充填法、阶段空场法、留矿法、崩落法等。
20世纪70年代末,铜山露天开采结束,转入坑下开采,前山采用露天与坑下联合开采。
由于铜山露天开采结束后产量急剧下降,根据地质勘探部门提交的前山南新区地质勘探报告,前山南新区开始建设,其采矿方法选择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采空区。
因地表有良田、居民区,地表不允许陷落;(2)保证较大的生产能力,补充由于露天结束后所消失的一部分产量;(3)要求贫化、损失较低,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采矿方法选择及参数优化1.1 开采技术条件铜山铜矿前山南新区4#矿体,产于蚀变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中,是前山老区4#矿体的尖灭再现部分。
位于15线至21线的17#~25#钻孔之间,呈透镜状产出,形态很不规则,走向近于东西,长度150~200m ,厚度5~40m ,倾角变化较大,上陡下缓,介于10°~75°之间。
顶盘为大理岩,f =8~10,坚硬稳固;底盘大部分为闪长岩和内矽卡岩,遇水易膨胀,稳固性差,不宜大量布置工程。
矿石主要为含铜黄铁矿、含铜磁铁矿和含铜矽卡岩,较稳固。
1.2 采矿方法选择前山南新区地表有良田、居民区,且矿石具有粘结性、自燃性,顶板为大理岩,稳固,矿石亦稳固,故选用空场法中的上向中深孔分段凿岩阶段出矿的阶段矿房法回采矿房和矿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连接各分段 的运输巷道, 并兼作进风通道。底
部 结构采 用 堑沟形 式 , 出矿 进 路 在 出 矿穿 脉 中每 隔
1 2
采
矿
技
术
表 5 机械 化 璧 式 全 面 采 矿 法 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标
关键 词 : 缓 倾 斜厚 大矿 体 ; 分段 空场 法 ; 回采 工 艺 ; 技 术经 济指标
0 前 言
缓倾斜厚大矿体的采矿方法选择一直是采矿工
作 的技术 难 题 。开采 这类 矿体 时 , 因矿 体倾 角缓 . 下 盘 会残 留一 定矿 石 , 导致 矿石 贫化 、 损 失率 高 。适用 于缓 倾斜 厚 大矿 体 的采矿 方法 主要 为无 底 柱分 段崩 落、 分段 空场 法 以及 上 向分 层 充 填 法 等 等 。无 底 柱 崩落 法 主要适 用 于地 表 允 许 崩 落 的矿 山 ; 上 向分 层
中等稳 固 ~ 稳固。矿石和 围岩之间没有 明显界线 , 只能通过化验分析结果来判断。 矿 区断 裂 发 育 , 区内主要有 F 、 F 、 F 三 条 断
裂。 断裂是 矿 区的导 矿构 造 , 控 制 了含 矿 围 岩 的 分布 和矿 化 边 界 ; 断裂 出露长 1 4 2 0 m, 走向7 0 。 一 1 2 0 o , 倾 向南 西 , 倾角变化大 , 近地 表 陡 、 深部 缓 , 形 似铲 状 。在矿 区东 部 汀 江 河 . 汀 江 淹 没线 距 开 采 区 最近 约 7 0 m, 为 了防 止 汀江 水 倒 灌 入井 下 , 将F , 断 裂上盘 2 0 m 范 围 内矿体 留作 保 安 矿 柱 。矿 区南 部
2 0 0 9: 6 2 5 .
关 注 的几个 技术 经济指 标为 采矿 厚度 、 采矿强 度 , 采 矿 强度 与采 场工作 面长 度和 矿 山采 用 的工作 制度 等 都 有较 大 的关 系 . 各个参数 是相互促进和制约 的。 总结 多个矿 山统 计 的主要技 术 经济指 标 l L 8 ] 见表 5 。
向布置更能适应矿体形态 的变化 , 可 以利用分段凿
岩 巷道 来 进 行 探 矿 。 龙 江 亭 铜 矿 矿 体 厚 度 变 化 较 大, 故 矿块垂 直走 向布置 , 分两 步骤 回采 , 矿房 、 矿柱 宽 度均 为 1 5 m。 长度 为 矿 体水 平厚 度 。 中段 高 度 3 0
充填法虽然贫化率 、 损失率低 。 但是生产工艺相对 比
较复杂 , 需 要 分层 采 矿 、 分层充填 , 人 员 在 采 场 顶 板
下作业 , 采场生产能力和安全性 比分段空场法差 ; 传
统 的分 段 空场 法 主要适 用 于倾 角大 于矿 石 自然安 息 角 的 中厚 或厚 矿体 。结合 龙江 亭铜 矿缓 倾斜 厚 大矿
有 已建尾矿库 。 要采取保护措施 . 尾矿库主坝堆积坝 下部 7 0 。 角范围内矿体暂不 回采 , 留作保安矿柱 。
2 分段 空场 嗣后充填采矿 法
2 . 1 矿块 布置
体 的开采 , 对分段空场法的采场结构进行 了优化 。 采 用 阶段 出矿和分段 出矿相结合 . 提高 了采场 出矿效 率, 降低了矿石损失 。
矿。 辅 以低矮 式锚 杆 台车 支 护 , 便 携式 装 药 泵 装药 . 必 要 时采用 低矮式 卡 车转 运 矿石 , 解决 了传 统 的 手
持 式凿 岩机 凿岩 和 电耙 耙 矿 不易 大 规 模 开采 、 工人
S o u t h e n r Af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a n d Me t a l l u r y ,2 g 0 0 8: 2 9 3 —
r e e f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b r e a s t m i n i n g l a y o u t [ D] .J o h a n n e s b u r g: Un i —
v e r s i t y o f Wi t w a t e r r a n d, 2 0 0 9: 1 5.
[ 2 ] 王运敏. 中国采矿设 备手册 ( 上册 ) [ M]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 0 0 7: 1 1 3 .
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对 于 采 用机 械 化壁 式 全 面采 矿 法 的矿 山 , 较 为
[ 3 ] 于润沧. 采矿工程师 手册 ( 上) [ M] . 北京: 冶金 工业 出版 社 ,
时作业 。 每个 盘 区配置 1组无 轨机 械化设 备 , 分 别 为
1台低 矮 式 凿 岩 台 车 、 1台低 矮式 铲 运 机 、 1台低 矮 式 锚杆 台车 、 1台低 矮 式 卡 车 , 各 盘 区 问共 用 人 员 、
参考文献 :
[ I ] C u t h b e r t M u s i n g w i n i . T e c h n o — e c o n o m i c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l e v e l a n d
f 4 ]
H o w a r d L . Ha r t m a n。 S ME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Ha n d b o o k, 2 州 E d i t i o n , V o l u m e 2[ M] , L i t t l e t o n , C o l o r a d o : S o c i e t y f o r Mi n i n g ,
U G 2 m i n i n g i n t h e B u s h v e l d C o m p l e x [ J ] . T h e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A f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f o Mi n i n g a n d Me t a l l u r y ,2 g 0 0 4( 9) :
n i z e d e q u i p m e n t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a n u p d a t e [ C ] . T h i r d I n t e n r a —
t i o n a l Pl a t i n u m Co n f e r e n c e‘ Pl a t i n u m i n Tr a n s f o r ma t i o n’,T h e
I S S N 1 6 7 1 — 2 9 0 0
.
采 矿技术
第1 5卷
第 4期
2 0 1 5年 7月
J u l y 2 01 5
C N 4 3 —1 3 4 7 / T D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1 5, No . 4
3 6 m, 分 段 高度 1 0  ̄1 2 m。采 矿方 案见 图 1 。
2 . 2 采场 结构
型矿床。矿区总资源量 1 3 1 4 . 3 9 x 1 0 t , C u平均 品位 0 . 7 7 %; 共有 2 3个工业矿体 , 其中 1 号、 8 号、 1 1 号、 1 6号 、 1 8号 、 2 1号 为 主 要 矿 体 。 铜 金 属 资 源量 占矿 区总 资源 量 的 6 7 . 9 4 %。矿 体 分 布在 5 A一1 2 A勘 探 线间 , 走 向长度约 4 0 0 m, 倾向延伸 6 5 0 m; 矿体赋存 标高+ 2 8 0 m至 一 1 5 0 m, 埋藏深度 3 0 m至 4 5 0 m。 矿体厚 度为 几米 至几 十米 , 最厚 5 0 m, 薄 矿 体 占 4 5 %, 中厚矿体 占 2 0 %, 厚矿 体 占 2 5 %。矿体受 断 裂一裂隙控制 , 大致呈平行的脉状 、 透镜状产 出, 倾 角约 2 0 。 一 3 O 。 。矿 体 顶 、 底 板 围 岩 主要 为 中 细 粒 花 岗岩和隐爆角砾岩 , 中细粒花 岗岩 占 6 7 %, 隐爆 角
Me t a l l u r g y, a n d Ex p l o r a t i o n, I n c, 1 9 9 2: 1 7 0 2 .
[ 5 ] E g e r t o n . F , M, G,P r e s i d e n t i l a A d d r e s s :T h e m e c h a n i s a t i o n o f
r a i s e s pa c i n g r a n g e i n p l a n n i n g a Bu s h v e l d C o mp l e x p l a t i n u m
材 料运 输等 辅助 车辆 。该配 置 的月生 产能力 约 为 2 .
1 万 t 。
2 9 6 .
[ 7 ] P i c k e i t n g . P , G, B . L e o n F .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m e c h a n i z e d
b r e a s t mi n i n g nd a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X L P e q u i p me n t [ c ] . hi T r d
对 于 缓倾 斜 厚 大 矿体 . 矿块 布 置 可 以分 沿走 向 或 垂直 走 向 。沿 走 向布 置要 求 矿 体 形 态规 整 , 矿 体 厚度、 倾 角稳 定 , 矿体 下盘 等高 线 已经控制 。垂 直走
1 矿床地质及 开采技术条件
龙 江亭 铜 矿为 浅成 中( 低) 温火 山一 次 火 山热 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