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相关实验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优选]高考生物必修人教版光合呼吸实验课件
![[优选]高考生物必修人教版光合呼吸实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409922b160b4e777fcfde.png)
1 +3 -1.5
2 +1.5 -1.5
3 0 -1.5
4 -1 -1.5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83页6题
A.水深1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 g/m3
B.水深2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 还原
√C.水深3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
体
D.水深4 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考生物必修 人教版 光合呼 吸实验 课件(ppt最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考生物必修 人教版 光合呼 吸实验 课件(ppt最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问题二、测定细胞呼吸的速率
细胞呼吸速率的反映指标? 常用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来表示, 即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体积)。 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增设对照,如何设计?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考生物必修 人教版 光合呼 吸实验 课件(ppt最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8.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测定夏季某池塘不
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氧浓度与24小时后平均氧浓度,并比较
计算后的数据。
水深(m) 白瓶中O2浓度(g/m3) 黑瓶中O2浓度(g/m3)
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
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
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
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 mg/(dm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在未测出细胞呼吸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ppt课件

难点热点
CO2 吸 收 量
光补偿点
3、识图
光饱和点 阴生植物
C
·
阳生植物
O
CO2 释 A 放 在黑暗中呼吸所放出的CO2 量
· B
净 光 合 量
·
总 光 合 量
光照强度
衡量光合作用强弱的指标是光合速率。光 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 CO2毫克数表示。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 都没有把叶子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所以测 定的结果实际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 数,叫做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一般 所说的光合速率就是指净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O2可形成O3,可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 物的破坏,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 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动植物。
五、影响光合作用因素
6CO2 +12H2O
原 料
光能 叶绿体
条 件
C6H12O6+6H2O+6O2
产 物
增 加 CO
2
浓 度
增 加 水 分 供 给
增 强 光 照 强 度
延 长 光 照 时 间
多种酶 CO2的固定、C3的还原、 C5的再生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1、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 3、暗反应利用光反应的NADPH和ATP进行C3的还原。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个来源
完成了自然界中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为绿色 植物本身及为人类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制造了 有机物。
CO2的固定 CO2还原及糖类 等有机物的形成
暗反应
难点/热点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ppt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1 丙 酮 酸
2
葡 萄 糖
3 质细 葡胞 萄质 糖基
2、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将葡萄糖
分解,有哪些产物? C
A、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 水
C、二氧化碳+水+乳酸 D 、乳酸
3、在生产实践中,贮存蔬菜和水果的最佳
组合条件是( B )
A、低温、高氧、高CO2 B、低温、低氧、高CO2 C、高温、高氧、高CO2 D、高温、低氧、低CO2
1939年,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光合 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色素
叶绿素a 叶绿素
叶绿素b
叶黄素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吸收可见 的太阳光
类胡萝卜素主 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问题3:光合作用怎样进行?
可见光
2H2O O2
光解
酶
吸收
4[H]
色素分子
ATP 酶能 ADP+Pi
A.升高、升高 C.降低、升高
图5-15
B.升高、降低 D降低、降低
14.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
主要限制因子是(B )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15.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
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 kg,增
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也许,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爱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他不愿意去瞭解罢了。平凡的书信来往,交换彼此的心灵,交融彼此的心情。辉成了莉肚子裡的蛔虫,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 新世纪的第一个情人节是莉陪辉渡过的,虽然没有玫瑰,没有巧克力,没有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他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一个电话,就让辉已经很幸福了。辉一次很重的感冒在家卧床不起,是她——莉!
高一生物第五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 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 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某绿色植物置于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 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如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 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 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mg。请回答: 1、上述条件下,比较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 的强度大小 光合作用每小时吸收CO2量:(30mg/180)×6 ×44=44mg
1、此时,甲罩的壁上出现了许多含18O的水珠,这些水珠是经植物 蒸腾 体的作用__________产生的。甲罩内还有许多18O 2,这是植物进行 18O [H] 光合 2 _________作用将H218O分解成_____和_________的结果。 2、乙罩的壁上有许多含18O的水珠,这些H218O是植物吸收C18O2进 光合 行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3、将甲装置移入黑暗环境中,几小时后,罩内的18O 2逐渐减少, H2O 减少的18O2被转移到植物体内形成了________。这一生理过程的主 要意义是 分解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例二: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 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 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 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 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 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 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参考)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 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 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 且相同。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新教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综合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升 点
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升 点
一
三
提
提
升
升
点
点
二
四
甲
乙
返
首
页
24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提
提
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 个 升
点
点
一 单位的 CO2
三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 x 时,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
提
1.内在关系
提
升
升
点
(1)细胞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 点
一
三
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 CO2 释放量或
提 O2 吸收量。
提
升 点
(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
升 点
二 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 CO2 量或释放的 O2 量。
O2
CO2 , 释 放
提 升 点
二
四
返 首 页
10
提
[对点训练]
提
升 点
1.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
升 点
一
三
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提
提
升
升
点
点
二
四
返 首 页
11
提
提
升
A.若植物缺镁,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升
点
点
一
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
三
C.蓝细菌细胞中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二轮专题二二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PPT课件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是生物 体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是生物 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动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发现历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的概念最早由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提出,而其具体过程 则由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实验证实。
细胞呼吸的发现
03 细胞呼吸的过程与影响
细胞呼吸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 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反应,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类型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两种类型。
细胞呼吸的反应过程
有氧呼吸
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酶促 反应,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为生物界提供了食物和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其中光反应需要光照,而暗反应不需要光照。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总结词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 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包括 水的光解和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而暗反应阶段则包括二氧化碳的固 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无氧呼吸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酶促 反应,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或乳酸, 并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A
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是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在 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加 而增加。
温度
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也有影响。在一定范 围内,温度越高,细胞呼吸速率越快。但 过高的温度会抑制细胞呼吸。
详细描述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将水分 子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态氢,同时生成 ATP和NADPH。这些能量在暗反应阶 段被用于将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 如葡萄糖。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发现历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的概念最早由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提出,而其具体过程 则由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实验证实。
细胞呼吸的发现
03 细胞呼吸的过程与影响
细胞呼吸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 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反应,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类型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两种类型。
细胞呼吸的反应过程
有氧呼吸
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酶促 反应,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为生物界提供了食物和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其中光反应需要光照,而暗反应不需要光照。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总结词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 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包括 水的光解和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而暗反应阶段则包括二氧化碳的固 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无氧呼吸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酶促 反应,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或乳酸, 并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A
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是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在 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加 而增加。
温度
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也有影响。在一定范 围内,温度越高,细胞呼吸速率越快。但 过高的温度会抑制细胞呼吸。
详细描述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将水分 子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态氢,同时生成 ATP和NADPH。这些能量在暗反应阶 段被用于将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 如葡萄糖。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优秀课件

来自水)。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
杂的化学反应。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过程:(见书) 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特性: 催化性、高效性、特异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pH: 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 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 性丧失) (2)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 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 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2.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
此种化学反应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说明
( B)
A.RNA是核酸的一种
B.RNA
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3.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最大)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宽(最多) 叶绿素b (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最小)
杂的化学反应。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过程:(见书) 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特性: 催化性、高效性、特异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pH: 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 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 性丧失) (2)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 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 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2.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
此种化学反应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说明
( B)
A.RNA是核酸的一种
B.RNA
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3.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最大)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宽(最多) 叶绿素b (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最小)
最新二轮专题二第二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教学讲义PPT课件

2.有关细胞呼吸方式探究的装置与实验分析 ((21))实最验常材用料的分实析验:①装装置置如一图、所二示中:试剂的作用分别是NaOH溶
液吸收CO2,蒸馏水作为对照。②在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的条件下,有氧呼吸气体体积不变,无氧呼吸气体体积增加。
(3)实验结果分析
装置一
装置二
结果
红色液滴左移 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技法提炼
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五大方法
(以葡萄糖为底物)
(1)产生CO2量=消耗O2量→有氧呼吸。 (2)不消耗O2,产生CO2→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3)释放CO2量>吸收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酒精发酵)。
(4)不吸收O2,不释放CO2→乳酸发酵或细胞已经死亡。 (5)有水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
3 4
C.曲线a、b初始端的量相等,故不能确定此时酵母菌是否进行
有氧呼吸
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酸性重铬
酸钾溶液鉴定
技法提炼
细胞呼吸的曲线识别技巧 (1)下降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减缓,一般受生 成物含量的影响,随生成物的增多而减缓,如CO2 浓度。 (2)上升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一般受反 应物含量的影响,随反应物的增多而加快,如O2含 量。
A.樱桃根细胞无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B.图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 最多的是C点 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 作用 D.实验过程中可以改用CO2的产生量作为检测有氧呼 吸速率的指标
C
实验归纳
1.测定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装置与原理 (1)装置(如图所示)
较高
增加CO2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的消耗,而气体量的变化会引起广口瓶中的压强变化,根据红色液滴 提
升
升
点 的移动方向可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点
一
二
①装置甲中小烧杯加入 NaOH 溶液,目的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所以装置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O2 的消耗量。
返 首 页
5
②装置乙中清水不能吸收 O2 也不能吸收 CO2,则装置乙中液滴
提
升 点
(2)光合作用旺盛,叶绿体需要较多 CO2,包括线粒体供给和胞外 升 点
一 吸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缺少 NADPH 和 ATP,不能进行还原 C3 二
的过程。 [答案] (1)不需要 1 600
(2)线粒体供给和胞外吸收 增多(或升高) 返 首 页
29
5.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
点 只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装置甲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说明消耗了 点
一
二
O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乙中的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产生的
CO2 多于消耗的 O2,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酵母菌同时进
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 正确;装置甲中的和装置乙中的液滴均不
移动,说明酵母菌已死亡,D 错误。]
返
首
提
提
升 内瓶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借此测定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黑瓶不透 升
点
点
一 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透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 二
用和呼吸作用。因此,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
增加量+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返 首 页
4.“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生量
21
提
“半叶法”的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 提
移动的距离代表 CO2 产生量与 O2 消耗量的差值。
提 升
实验过程分析:呼吸底物以葡萄糖为例,根据反应式 C6H12O6+
提 升
点 一
6O2+6H2O―酶―→6CO2+12H2O,可知进行有氧呼吸时气体体积不
点 二
变;根据反应式 C6H12O6―― 酶→2C2H5OH+2CO2 可知,进行无氧呼吸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提
提
升
升
点素能提升课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点
一
二
的相关实验
返 首 页
2
提
提升 点一
提
升
升
点
点
一
二
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返 首 页
3
[素能建构]
根据液滴移动的方向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提
提
升
升
点
点
一
二
返 首 页
4
(1)装置分析: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既有气体的产生又有气体
提 的移动距离作为观测的指标,温度、CO2 浓度等都是无关变量;CO2 提
升
升
点 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O2 浓度的稳定;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 点
一
二
由装置内 O2 的变化量引起的,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
动,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
返 首 页
25
4.将一株小麦密闭在无色玻璃钟罩内,在室内调温 25 ℃,给予
恒定适宜的光照 60 min,然后遮光处理 60 min。全程用 CO2 传感器
提 测定钟罩内 CO2 浓度的变化,得到图 2 曲线。
提
升
升
点
点
一
二
图1
返
首 页
26
提
提
升
升
点
点
一
二
图2
返 首 页
27
(1)若要获得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________(填“需要”或“不
点
点
一 ________mg/(L·24 h)。
二
(3)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____(填字母)klx 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
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返 首 页
31
[解析]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 3 mg/L 的原因是黑瓶没
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返 首 页
34
(1)MA 表示 6 h 后叶片初始质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MB
表示 6 h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作用有机物
提
提
升 的消耗量。
升
点
点
一
(2)若 M=MB-MA,则 M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提 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提
升
升
点
C.若装置 1 中红色液滴左移,则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能 点
一
二
产生[H]和 ATP
D.降低实验温度,装置中红色液滴移动变慢是由于酵母菌内相
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返 首 页
12
D [若装置 1 中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表示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
吸,若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为了探究酵母菌是
提
提
升
B.CO2 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O2 浓度的稳定
升
点
点
一
C.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二
D.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返 首 页
24
B [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
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有色液滴
在停止光照的瞬间叶绿体内 C3 的含量________。
返 首 页
28
[解析] (1)前 60 min 测定净光合速率,后 60 min 测定呼吸速率,
不必另设对照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 000-
800)+(1 200-800)=1 600[μmol CO2/(L·h)]。
提
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 10 mg/L,白瓶
提 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 提
升
升
点 的光照条件下,24 小时后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点
一
二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色液滴左移,则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返
首 页
13
和第二阶段均有[H]和 ATP 产生,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对应场
提
提
升 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 选项正确;低温会导致酵母菌 升
点
点
一 呼吸速率变慢的原理是低温导致呼吸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 二
选项错误。]
提
提
升
由于 CO2 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 的多少与红外线的降 升
点
点
一 低量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 CO2 含量的变化即可灵敏地反映在 二
检测仪上,常用红外线 CO2 传感器来测量 CO2 浓度的变化。
返 首 页
20
3.“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将装有水和水生植物的黑、白瓶置于不同水层中,测定单位时间
提
提
升
升
点
点
一
二
返 首 页
8
A.假设装置甲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乙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
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甲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乙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
提
提
升 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升
点
点
一
C.假设装置甲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乙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 二
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
点
一
二
c.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d.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用装置甲单位时间内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
呼吸速率)。
返 首 页
17
②测定净光合速率(装置乙)
a.装置乙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 CO2 缓冲液,用于保证容器内
提
提
升 CO2 浓度恒定,满足光合作用需求。
升
点
点
一
b.必须给予较强光照处理,且温度适宜。
二
c.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用装置乙单位时间内向右移动的距离代表
升 点
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
升 点
一 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 二
下照射 6 小时后,在 A、B 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
重,分别记为 MA、MB,获得相应数据,即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
用强度,其单位是 mg/(dm2·h),则有 M=MB-MA,M 表示 B 叶片
返 首 页
33
6.某研究小组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
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
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6 h 后,在 A、
提
提
升 B 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MA、MB, 升
点
点
一 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其单位是 mg/(dm2·h)。 二
黑瓶溶氧量(mg/L)
3
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