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文章编号:1004-8774(2008)06-15

-04

第一作者:方朝军,杭州锦江集团循环流化床锅炉首席专

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方面拥有二十余年经验。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收稿日期:2008-08-29

方朝军,宋灿辉,王武忠

(杭州锦江集团,杭州310005)

摘 要: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设计和安装中应当注意的

问题,综合在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从运行的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设计;安装中图分类号:TK229.6+6 文献标识号:B

Su mm ary of Designi ng and Buil di ng about Circulati ng

Fl ui dized BedM S W I nci neration Boiler

F AN

G Chao -jun ,SONG Can -hu,i WANG W u -z hong

(H angzhou Jinjiang G roup ,H angzhou 310005,Ch i n a)

A bstrac t

:Based on many pro j ec t practice experience ,m uch atta ti ons shou l d be pa i d to thedesign i ng and bu il d i ng o f CFB i nc i ne ra tion bo il er .A na lyzed and gaved som e adv i ces f o r CFB bo iler ope rati ng stab ility ,conti nuity ,secur ity ,econo m-ical aspect .

K ey word s :CFB;M S W inc i neration ;d esign ;buil d

0 概述

垃圾焚烧锅炉从炉型上主要分为层燃锅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前者以国外引进为主,后者可以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制造。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垃圾燃尽率高、灰渣含碳量低、负荷调节范围大、设备

成本低(初始投资仅为层燃炉的1/3左右)、符合中国垃圾低位热值低的国情等优点,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杭州锦江集团目前为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异重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以来,先后同中国科学院、日本荏原公司进行过合作与技术交流。并于1998年将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1台35t/h 的链条炉排锅炉成功地改造成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结合在余热发电系统、脱硫除尘系统、DCS 集中控制系统、垃圾预处理系统、给料系统及冷渣系统等各类配套设施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得锦江集团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设计要点

迄今为止,杭州锦江集团先后在浙江杭州、嘉兴、余杭、山东荷泽、安徽芜湖、河南荥阳等地投资建设了20多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处理量和额定蒸发量分别从150~400t/d 、35~55t/h 不等,锅

炉分离器型式分别有下排气中温分离、上排气高温分离;过热器布置型式有内置式与外置式。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杭州锦江集团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经验,以下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设计方面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1 垃圾落料口

垃圾落料口是垃圾进入炉膛的主要通道,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锅炉热效率,主要分为矩形进料口和圆形进料口两种类型。进料段与炉膛水冷壁连接的斜管为两段拼接而成,并同悬吊的膜式水冷壁整体向下膨胀,该管段上一般设置有六波或八波的金属膨胀补偿器。以往由于进料口设计较大,漏风系数大,对炉膛中部温度及引风机负载存在很大影响,通过多次实验,将方形改进为1000mm @700mm,圆形外径为1000mm 或1200mm,且圆形

的垃圾落料口需内衬浇注层,并在直管与斜管处布置环形密封风。改进后漏风系数大大下降,并对布置前后墙的二次风腾出了很大的空间位置。

此外,垃圾落料口的设计还需考虑接口密封。由于垃圾燃烧时易喷正压,落料口接口一般选择在炉膛负压区域,如果该接口不密封,当垃圾爆燃时会产生较大的正压而使热烟气冲出,不但会增加热损失,还可能破坏给料设备;当炉膛处于负压状态时,会将大量的冷空气吸进炉膛,对炉膛中、上部温度产生很大影响,会导致燃烧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上升、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所以需高度重视对垃圾落料口接口的密封设计。

1.2炉膛

垃圾焚烧炉炉膛的设计与常规循环流化床有一定区别,除了常规的受热面布置、燃料送入点、燃烧速度的控制等以外,还要考虑二恶英的/3T0技术要求,即焚烧温度高(850~950e)、停留时间长(燃烧气体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一般不低于3s)、湍流度好(在炉膛合适的位置开孔分级送风使气体与垃圾进行良好的混合形成湍流以便使其充分燃烧)。因此,这就需要从炉膛的高度、二次风口的切入点、高温循环灰的切入点、避免水冷壁磨损、水循环动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对于中温中压垃圾焚烧炉,一般炉内流化风速设计应在5m/s左右,炉膛的高度应在20m左右。在二次风口以下的床层应采取较小的横截面积,并向上渐扩的结构。如果截面积保持与上部相同,则流化质量会下降,特别在低负荷时容易导致流化不良甚至不能流化等现象。对于炉膛的设计,浙大同中科院在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区别,浙江大学设计是下部区域采用较小的截面,在二次风送入位置采用渐扩的锥形扩口,扩口的角度小于45b;中科院设计在炉膛布风板上就呈锥形扩口,有助于在布风板附近区域提高流化风速,以减少床内分层和大颗粒沉积的可能性,两种设计各有利弊。

通过运行观察得知,在炉内落料口上部区域燃烧的大部分为高热值垃圾,而大部分的低热值垃圾、无机组分负热值垃圾在炉膛的中下部燃烧,会对床层温度稳定有一定影响。为了维持床层温度的稳定,就必须增加掺烧煤量,增加运行成本。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炉膛出口温度在各种工况下都在850e以上,确保返回的飞灰温度在850~950e范围内(垃圾炉的分离器一般应设计为绝热式分离筒体),这样就可以利用飞灰来加热床层而满足整个炉膛垃圾焚烧所要求的温度;其次是尽可能提高炉内内循环的份额,让高热值的垃圾释放出的热量通过内循环灰的传递来补充负热值垃圾吸收的热量,使整个炉膛的轴向温度趋于均匀。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膛的设计中,如果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可借助垃圾自身发出的热量来建立稳定燃烧的温度场,提高垃圾与煤的比值,发挥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优势。

1.3二次风口

二次风一般分两层或三层从一定的高度送入炉膛,提供完全燃烧所需的氧气。在设计中,二次风送入的位置与速度非常重要,因为送入位置决定了密相区的高度,密相区作为一个稳定的温度场与储能区,这一区域的大小也就决定了煤是否能完全裂解及变负荷下床温的稳定性。较低的密相区能降低能耗,根据工程经验,二次风送入高度一般距离布风板1.5~3m,笔者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取2.3m。

另外送入的风速决定了射流的刚性与射程,试验表明,大型循环流化床二次风在冷态下的流速在70m/s左右时方可达到炉内完全混燃的效果,中压锅炉在50m/s左右即可满足运行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到燃烧垃圾的特殊性和加强混燃及扰动效果要求,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运行中具体风速需要根据炉膛高度、深度及穿透深度及在炉墙的布置型式而定。

1.4排渣口

垃圾入炉后带进床层的粗颗粒最终会影响床层的流化质量,所以调整流化质量是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一个主要任务,而流化质量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排渣来实现的。通过观察一次风风量、风室风压及料层压力的升降来判断床层的厚薄,然后再对排渣机的转速进行调节来控制床层,并维持床层粗细比例不至于失调。因此在设计中需考虑排渣口位置的确定和排渣口口径大小。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发现,排渣口位置设计应尽量避开给煤口,否则在排放粗颗粒物料时原煤与底料很容易一起排走而增加运行成本。另外排渣口的中心线应对准垃圾落料口的中心线,以利于最大化地排除粗颗粒,尽可能减少细颗粒物料的排出,保证流化质量及避免过大的灰渣热损失,而且运行实践后发现,将排渣口布置在布风板的中前部比布置在后部和中部更有利于大颗粒物料的排除,因为在运行中发现垃圾焚烧后的大颗粒主要集中在布风板的中前部,往后推移的速度很慢,如果排渣口设置在

中部或后部,很难将大颗粒物料及时排出。

除了排渣口位置外,同时还需重视排渣口口径大小的设计,否则影响锅炉的安全、连续、经济运行。由于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极其复杂,运往焚烧厂的生活垃圾中常掺有较大份额的建筑、工业垃圾等难排除(如陶瓷、金属、混凝土、轮胎焚烧后残留铁丝等)的不可燃垃圾,排渣口口径大小的设计对锅炉的连续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杭州锦江集团在排渣口口径的设计上从早期的后墙方形排渣口改进为布风板中后部布置<159mm圆形排渣口,后来又设计在布风板中部左右侧各布置一个<219mm圆形排渣口,接着又改在布风板中前部布置<273mm 或<325mm的圆形排渣口,且采用圆形排渣管时,设计应注意设置一个浇铸件短管与下部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以防止口子变形造成堵塞。通过大量运行实践发现,采用矩形口径为300mm@500mm或300mm@600mm材质全段采用铸钢件的排渣管,既可有效防止排渣管变形,又可有效排出大颗粒物料。

1.5返沙口

高温的物料经过冷渣机分选后返回炉膛,可保证细颗粒比例在床内的份额,有利于床层流化。但返回床层的细颗粒经过冷却后一般温度都在200e 以下,直接补入床层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会影响床温,在连续补充床料时,需要较大的给煤量以维持床温,同时由于外界负荷与烟气流通量一定,投煤量增加势必导致垃圾焚烧量将会降低,因此会大大增加运行成本。所以在设计时应尽可能把返沙口设置在垃圾落料口的上方区域,这样便可以用垃圾焚烧释放的热量加热低温床料,待沙料被加热到床层所需温度后才进入下部床层,这样既可提高垃圾焚烧量又可减少煤用量,达到经济稳定运行。

1.6尾部对流受热面

尾部受热面主要为过热器、省煤器或对流管,在运行中存在诸多如过热器管束磨损、积灰严重影响主蒸汽温度、省煤器管束磨损、积灰、管内介质流速过低造成整组管束变形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如果没有特殊的防腐防磨手段,在热力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烟气和工质流动速度,既要考虑防止烟气侧磨损,又要考虑使工质能尽快带走通过管壁传来的热量。过热器进口烟温应取在750e以下,防止H C l、SO2等酸性气体对管壁的高温腐蚀以及焦硫酸盐和碱金属对管壁的熔盐腐蚀。

(2)生活垃圾燃烧过程中由灰渣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极易使管壁积灰,所以需要留有一定的管排节距,并采用合适的脉冲激波吹灰器,且管排尽量采用顺列布置型式。

(3)选择合适的蒸汽参数,对流烟道烟气进口的第一排管子采用T)22型管材,防止启动时过热。

(4)由于垃圾焚烧放热波动较大且对受热面存在粘污,所以过热器受热面在设计中必须要有较大的富裕量,且必须校核,使在低负荷、高负荷和变负荷等多种工况下过热器参数满足要求。

2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安装要点

循环流化床的设计对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了决定作用,但要达到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安装施工也是不能忽略的,尤其是对一些重要部件的安装,如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但会严重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甚至对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1分离和返料系统

在锅炉的安装过程中首先要特别注意旋风分离器的中心筒与下部立管的中心线必须垂直而不能有所偏离,另外筒体内弧与出口烟气筒必须做到同心圆,否则不但会影响分离效率,而且出口烟气筒也会加速磨损。

返料装置是流化床锅炉连接炉膛与分离器的纽带,对于整个烟风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因此在安装中要特别注意立管与返料装置连接处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工作必须在零米层施工完毕并经得到足够的养护后方可逐段起吊进行拼装,另返料器内的风帽施工程序应与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一样,应防止浇注料将风帽出口小孔堵塞。

2.2尾部烟道

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烟气中飞灰浓度较高、通流量大、粘性系数高等特点,在安装或筑炉施工时,应特别注意过热器、省煤器、对流管束等与四周墙体的间隙要求,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施工,否则会导致炉墙损坏、烟气走廊、烟气流速不均、管束磨损或积灰加剧、过热器受热不均而使烟速高的区域管壁温度超温爆管、对流受热面传热变差、排烟温度上升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锅炉热效率。

2.3水冷壁

水冷壁为拼装焊接而成,由于炉膛内高浓度的灰在一次流化风为主气流流化上升并在中部和二次风横向混合扰动后带至炉膛的稀相区进行燃烧,其

主要流场是环形状,到顶部后分别沿4个壁面下流,形成所谓的壁面粒子流,因此对水冷壁的耐磨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要将磨损降至最低限度,除了要在结构设计上有所要求外,在拼接水冷壁时应注意管排上下之间的中心线必须垂直对准,经焊接后的环形焊疤要用磨光机加以打磨光滑,否则会干扰流场,对水冷壁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2.4膨胀缝

在锅炉施工过程中,一些细节方面的工作如膨胀缝的施工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否则容易引发膨胀不均烧穿外护板、内漏或外漏、管束与集箱根部拉裂等现象。所以除了要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外,还必须掌握好施工先后顺序及养护的时间要求,例如炉膛出口织物补偿器的/Z0字形结构、分离器立管、返料管、过热器、省煤器、对流管束等穿墙管的施工,不管是用石棉绳、涂刷沥青、包敷油毡等技术手段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施工。3结束语

循环流化床在我国应用发展几十年来,经历了诸多坎坷,尤其是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通过杭州锦江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在工程项目和运行中的不断总结、在设计上的不断改进完善,迄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固废资源化技术工艺设备,应当在充分发挥循环流化床焚烧垃圾的优势同时,通过技术完善,争取使得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可以在不使用外加燃料的情况下稳定燃烧低位热值垃圾,

加快我国环保技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益,赵由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0.

[2]党黎军.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调试与运行[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路春美,程世庆,等.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与运行[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机组的应用

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在300MW大型火电机组上的应用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十二月

目录 1. 前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煤质特性及烟气参数 (2) 4. 榆社电厂脱硫除尘系统设计基本介绍 (4) 5. 主要设计参数 (5) 6. 投运情况介绍 (6) 7. 运行参数表 (8) 8. 总结 (8)

1.前言 我国是燃煤大国,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由燃煤产生。我国现有的3亿多千瓦发电机组中,约有2.4亿千瓦是火电机组,每年发电耗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我国已连续多年SO2排放总量超过200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我国酸雨污染加重的首要原因,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是我国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 燃煤脱硫有三种方式,一是锅炉燃烧前脱硫,如洁净煤技术;二是燃烧过程中(炉内)脱硫,如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三是燃烧后脱硫技术,即烟气脱硫(FGD)。由于燃烧前和炉内脱硫的效率率较低,难以达到较高的环保要求。因此目前火电厂,特别是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主要采用炉后烟气脱硫工艺。 目前,我国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主要采用国外应用较成熟、业绩较多的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但由于湿法脱硫工艺的系统复杂、投资较大、占地面积大、耗水较多、运行成本较高,在一些应用场合并不是一种最佳选择。 德国鲁奇能捷斯集团(LLAG)公司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研制一种能在一定的应用场合替代湿法脱硫工艺的,更为简洁脱硫工艺,他们率先将循环流化床工艺技术用于烟气脱硫,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石灰石/石膏湿法的,全新的干法脱硫工艺。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改进(主要是在90年代中后期),解决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在负荷适应性、煤种适应性、物料流动性、可靠性、大型化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使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干法)技术得以成熟地进行工业应用。 龙净环保于2002年10月18日,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德国LLAG公司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 2003年底,华能国际为其下属榆社电厂的2×300MW机组选择配套由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制造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除尘系统。 现就榆社电厂2×300MW机组配套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的设计、应用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2.项目概况 榆社电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地区的榆社县,是个典型的多煤缺水地区,距太原东南方向150公里。一期已建2×100MW燃煤机组。2002年新建二期工程,安装2×300MW空冷燃煤发电机组,配置2台1053 t/h煤粉锅炉。

垃圾焚烧炉单体调试方案

泰国Nong Khaem市政 固体废物焚烧发电项目(2×250d/t焚烧线9.8MW机组) (初稿) 单体调试方案中国水电十四局机电安装分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引用的标准---------------------------------3 二、工程概况及试运范围-----------------------------------3 三、试运范围---------------------------------------------5 四、试运作业人员配备及职责要求:-------------------------5 五、试运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5 六、试运条件及试运前准备工作 ----------------------------5 七、试运程序、方法及要求--------------------------------6 八、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12 九、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14 十、单机试转表格汇总-------------------------------------15

一、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047-2012(锅炉机组篇) 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11-92(汽轮机组篇)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002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 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资料检验及评定工程》DL/T5161.1~17-2002 8、《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9、设备厂家图纸及技术资料 10、设计院图纸 二、工程概况及试运范围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 台250吨/天焚烧炉配1台9.8MW汽轮发电机组。 其主要附属运转设备安装情况如下表:

垃圾焚烧炉燃油系统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概述 垃圾焚烧炉前油系统是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特点及焚烧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是焚烧厂辅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要用途:在焚烧厂启动时,利用炉前点火系统投入,保证焚烧炉按规定的启动曲线缓慢启动,以满足升温速度的要求,同时能将进垃圾前的炉温升到250℃以上,满足垃圾初始燃烧的要求。在垃圾焚烧正常运行阶段,依靠垃圾本身的热量能保持炉温达850℃,使得焚烧后的各种有害有机物充分分解,但当垃圾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灰份多的情况下,依靠垃圾焚烧的热量不足以维持锅炉的炉温时,则需投入炉前辅助燃烧系统,补足所需的热量。 二、系统简介 本系统采用油为燃料,根据环保要求选用0#轻柴油。系统主要有点火燃烧器阀台、点火燃烧器、点火电控箱和电子点火器、辅助燃烧器阀台、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电控箱和电子点火器、及互连管路、信号等组成。设计时通过对系统中的各件进行集成组合,如点火油系统中的各阀体管路组成点火燃烧器阀台,辅助燃烧系统中的各阀体管路组成辅助燃烧器阀台,使安装简单易行,使用方便。点火油系统与辅助燃烧系统的各自最大处理均为250~300Kg/h,最佳工作范围100~250Kg/h,油量的大小0~300Kg/h无级连续可调。系统设有就地控制箱,分别控制点火油系统和辅助燃烧系统,可进行就地控制和监视,还设有远传信号,可在集中控制室进行监控,主要监控仪表有: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电磁阀、火焰检测器、各种信号灯等。主要报警保护信号有:火焰监测器冷却空气压力低、点火失败、油压低、风机电机过载等。燃烧器采用转杯式热水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好、调节范围大等特点;点火燃烧器用于焚烧启动时加热炉膛,安装在焚烧炉后墙上;焚烧炉辅助燃烧器用于炉膛出口温度低于850℃时投入,作辅助燃烧用,安装在焚烧炉上部侧墙。本系统适用于200~400t/d的垃圾焚烧炉,当单台焚烧炉容量在200~250t/d时,配置一台点火燃烧器和一台辅助燃烧器;当单台焚烧炉容量在350~450t/d时,配置两台点火燃烧器和两台辅助燃烧器; 三、主要参数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浙江洁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吴国勋、余绍华、傅伟根、杨锋 【摘要】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要求高,建立和稳定流化床是两个关键点,只有做好恰当的流化床设计和配置合理的输送设备,才可保证脱硫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床体 1、简介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技术是较为先进的运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法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主要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达到高效脱硫的目的,其脱硫效率可根据业主要求从60%到95%。该法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已运行的单塔处理烟气量可适用于6MW~300MW机组锅炉,是目前干法、半干法等类脱硫技术中单塔处理能力最大、在相对较低的Ca/S摩尔比下达到脱硫效率最高、脱硫综 合效益最优越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已经在世界上10多个国 家的20多个工程成功运用;最大业 绩项目烟气量达到了1000000Nm3/h, 最高脱硫率98%以上,烟尘排放浓度 30mg/Nm3以下,并有两炉一塔、三炉 一塔等多台锅炉合用一套脱硫设备 的业绩经验,有30余套布袋除尘器的业绩经验,特别是在奥地利Thesis热电厂300MW机组的应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干法处理烟气量最大的典范之作;在中国先后被用于210MW,300MW,50MW 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 但是很多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项目由于未能建立稳定的床体,导致项目的失败,不能按原有计划完成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在此讨论一下关于“循

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定措施”的相关问题。 2、循环流化床脱硫物理学理论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建立的流化床使脱硫灰颗粒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使颗粒表面生成物的固形物外壳被破坏,里面未反应的新鲜颗粒暴露出来继续参加反应,从而客观上起到了加快反应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大幅度提高吸收剂利用率的作用。另外由于高浓度密相循环的形成,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被强化,反应效率、反应速度都被大幅度提高,而且脱硫灰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吸收剂,所以塔内实际钙硫比远远大于表观钙硫比。 而建立稳定的流化床,就需要有分布均匀的流场和一定高度的床料。可见该技术的重点是:1、建立稳定的流化床;2、建立连续循环的脱硫灰输送系统。而这两个基本项的控制技术就成为了整个脱硫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循环流化床的动力学特性。 脱硫循环流化床充分利用了固体颗粒的流化特性,采用的气固流化状态为快速流态化(Fast Fluidization)。快速流态化现象即细颗粒在高气速下发生聚集并因而具有较高滑落速度的气固流动现象,相应的流化床称为循环流化床。 当向上运动的流体对固体颗粒产生的曳力等于颗粒重力时,床层开始流化。 如不考虑流体和颗粒与床壁之间的摩擦力,根据静力分析,可得出下式,并通过式(2-1a 、1b)可以预测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 ()12 12 3221R c g d c c u d e r p r p f mf p mf -??? ? ????-+= μρρρ=μ ρ (2-1a) ()2 3μρρρg d Ar r p r p -= (2-1b) 式中: c 1=33.7,c 2=0.0408 mf e R ——对应于mf u 的颗粒雷诺数; p ρ ——颗粒密度,kg/m 3; r ρ ——流体密度,kg/m 3;

3×160th 垃圾焚烧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案设计

3×160t/h 垃圾焚烧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案设计 摘要:本文根据某垃圾焚烧厂3×160 t/h 垃圾焚烧厂锅炉具体情况,进行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工程的工艺设计。本工艺利用原有的静电除尘器作为预除尘系统,采用“一电场预除尘+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布袋除尘器”的工艺流程,采用一炉一塔设计,单塔塔径3.1m,塔高22m。脱硫时,设计处理量约为260000 Nm3/h。预计脱硫效率90%,SO2 排放浓度≤80 mg/Nm3,烟尘排放浓度≤20 mg/Nm3。 关键词: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半干法;方案设计。 SDFGD engineering design program for 3×160t/h waste incineration boiler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3×160t/h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boiler of a factory, a process design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semi-dry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ject is proposed. In this program, the original electric field is retained as a pre-precipitator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and the process can be described as “a pre-electric dust + SDFGD + bag filter”. The design is used the one-boiler-and-one-tower process. The single tower diameter is 3.1m. It’s height is 22 m. The capacity is designed for 260000 Nm3/h. Desulfurization effect is expected to 84%. SO2 concentration ≤80mg/Nm3, dust emission concentration≤ 20mg/Nm3. Key word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semi-dry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design program. 1引言 1.1 设计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燃煤大国,连续多年SO2 排放总量超过2000万t,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SO2排放国。烟气脱硫是控制SO2 排放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目前,我国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主要采用国外应用较成熟、业绩较多的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但由于湿法工艺系统复杂、投资较大、占地面积大、耗水较多、运行成本较高。而国内诸多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脱硫技术。德国鲁奇能捷斯集团(LLAG)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将循环流化床工艺用于烟气脱硫,开发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CFB-FGD;)。经过近30年的不断改进(主要是在90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装置计算书编辑版

一、喷水量的计算(热平衡法) 参数查表: 144℃: ρ(烟气)=0.86112Kg/m 3; C p(烟气)=0.25808Kcal/Kg ·℃ 78℃: ρ(烟气)=1.0259Kg/m 3; C p(烟气)=0.25368Kcal/Kg ·℃ 144℃:C 灰=0.19696Kcal/Kg ·℃ 78℃: C 灰=0.19102Kcal/Kg ·℃;C 灰泥,石膏=0.2Kcal/Kg ·℃ C Ca(OH)2=0.246Kcal/Kg ·℃ 1.带入热量: Q 烟气, Q 灰,Q Ca(OH)2,Q 水 M 烟气 =ρ 烟气 ·V 烟=510453.286112.0??510112.2?=(Kg/hr ) Q 烟气=C P ·M ·t 5510489.7814410112.225808.0?=???=(Kcal/hr) M 灰253105694.4810453.2108.19?=???=-(Kg/hr ) Q 灰=C 灰?M 灰?t =52103775.1144105694.4819696.0?=???(Kcal /hr) Q Ca(OH)2=C Ca(OH)2?M ?20=20246.02)(??OH Ca M 当 Ca/S=1.3, SO 2浓度为3500mg/m 3时 Kg M OH Ca 244.151810743.185 .06410453.21035003532 )(=???????=-- ∴Q Ca(OH)2=76.746920244.1518246.0=??(Kcal/hr) Q 水=cmt=χχ20201=??(Kcal/hr) 其中χ为喷水量 2.带出热量:Q 灰3,Q 烟气,Q 灰2,Q 蒸汽,Q 散热 M 灰3=M Ca(OH)2=1518.244Kg ; Q 灰3=Q Ca(OH)2=7469.76(Kcal/hr) Q 烟气=cmt=551079.417810112.225368.0?=???(Kcal/hr); Q 灰2=264.7576810785694.482.02=???(Kcal/hr) Q 蒸汽=630.5χ(Kcal/Kg ) 热损失以3%计: Q 散=(Q 烟气+Q 灰) 03.0?03.0)103775.110489.78(55??+?= 3.系统热平衡计算: Q in =Q out ,即: 03 .0)103775.110489.78(5.630264.757681079.4176.74692076.7469103775.110489.785 5 5 55??+?+++?+=++?+?χχ ∴χ=5.72(t/hr)

400吨排式垃圾焚烧炉烘炉方案

400t/d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烘炉工程 烘炉方案 编制:崔拴紧 审核: 审批: 郑州华电烘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05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烘炉目的及原则 3.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4.烘炉燃料、设备、控制、仪器等使用要求5.拟定烘炉制度 6.烘炉技术措施 7.烘炉机布置 8.热电偶测点布置 9.烘炉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0.烘炉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1.烘炉施工组织及网络图 12.其他事项 13.设备安装示意图 14.烘炉升温曲线图

1.概述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新开发的400T/D二段式垃圾焚烧装置是二段式垃圾焚烧装置的改进型,系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低热值,高水分的特点而设计,具有适应热值范围广,负荷调节能力大,可操作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处理不分拣的生活垃圾。 从垃圾坑送入落料槽二段式垃圾焚烧装置分为逆推段和顺推段两个燃烧区域,其主要流程是;抓斗将垃圾从垃圾坑送入落料槽,在给料机构的推送下进入炉膛落在倾斜的逆推炉排上,垃圾在床面上不断翻滚、搅拌,完成干燥、着火和燃烧过程,随后在逆推炉排的末端调节装置上经过一段落差掉入顺推炉排床面上继续燃尽,最后灰渣经除渣机排出炉外。 该锅炉炉衬为轻型炉墙、采用耐火浇注料、耐磨浇注料、耐火保温砖、保温浇注料及耐火耐磨砖。依据该锅炉的特点和耐磨、耐火材料的特性及浇注料施工环境条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烘炉及施工经验,特制定以下用烘炉机热烟气烘炉的实施方案。 2.烘炉目的及原则 2.1.由于耐火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非化学结合的游离水,已施工完毕的耐火材料衬里需要进行低、中温烘炉,以驱除衬里中的游离水分;并经过高温固化(高温烘炉)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物理强度和设计性能,高温固化时,耐火材料结合剂会进行聚合反应,其中的非化学结合水逐步脱除排出。因此烘炉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2.2.低温烘炉采用热烟气发生器,前期不易控制火力的柔和及温度的均匀,终极温度350℃±30℃;高温烘炉以投入燃料结合煮炉、吹管进行,温度控制应按煮炉、吹管要求进行。本方案为低温烘炉方案。 2.3.烘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应严格监控,按照有关方面审查评定通过的温度曲线进行烘炉。加热速率取决于炉膛耐火材料炉墙衬里的形式及施工情况。 2.4.由于锅炉衬里结构复杂,施工面积大,水分含量较多,施工结束后应严格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烘炉,若烘炉不能按程序进行或缩短烘炉时间,必然会使材料内部蒸汽胀力过大,造成材料结构的剥落或材料内部的热应力的损伤,严重影响锅炉本体的安全运行及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锅炉在正式投运前,烘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常温

焚烧炉安装施工方案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名称:焚烧炉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重钢集团建设工程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编制依据 (3) 3. 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 4. 作业程序、方法 (5) 5.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16) 6. 工程进度控制 (17) 7. 夜间施工措施 (18) 8.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19) 9.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22)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焚烧炉的功能主要是接收垃圾并推动垃圾到焚烧炉炉膛充分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炉渣推出炉外。焚烧炉的结构主要由7部份组成:进料斗、给料嚣、炉排、捞渣机、钢结构支撑、炉壳、灰斗及渗滤液斗等。 1.2焚烧炉技术性能 本焚烧炉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00T,满负荷运行时低温热值适应围:4500-10000KJ/Kg,烟气在一烟室温度大雨850℃时停留时间:≥2S,炉渣热灼减率<3﹪,年运行时间约:8000h 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14 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锅炉机组篇) DL 5190.2-2012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DL /T 869-2012 2.4 焚烧炉图纸 2.5 焚烧炉安装技术说明书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经审批合格。 3.1.2炉排、给料机支撑钢架混凝土基础浇注完毕,且达强度要求。 3.1.3全体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前图纸会审,对整个焚烧炉安装要求了解清楚。 3.1.4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全面检查、检修,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3.1.5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施工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并执行双签字制度。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安装及调试施工方案(1)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电气仪表安装与调试方案 1电气工作内容 热电站内电气工程包括:低压动力配电系统,各类设备用电系统,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高低压及控制电缆敷设,桥架安装,设备照明系统(厂房照明系统属于土建范围),设备防雷接地系统(厂房防雷接地系统属于土建范围),直流系统,电缆支架制作、安装。 1、锅炉及相关附属设备、(控制电缆及控制电源柜)等设施安装。 2、供电、配电、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3、直流系统的安装(包括直流屏、蓄电池组、充电装置及其回路)。 4、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安装。 5、设备本体照明安装,检修网络及其检修配电设施安装。 6、电缆敷设及电缆辅助施设(包括桥架、支架、托架及其附件,电缆保护管、软管等)的安装及电缆防火阻燃措施施工以及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及其电气试验。 7、接地:机组及本标范围内的室内地下接地网、室内地上主干线、分支干线并与户外地下接地网连接、所有电气设备本体接地、金属外壳接地等。 电气工程主要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主要质量目标 (1)电缆托架布置整齐、美观。 (2)电缆敷设排列整齐,电缆编号采用号牌机打印。 (3)盘柜布置平整。 (4)接地符合要求。 (5)电气保护装置投入率100%。 2、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安装前应对所有领用设备材料进行检查,核对材质、规格、型号及合格证书确认无误后方可领用。(2)用配电装置及控制保护装置应妥善存放,盘柜的漆层完整,无损伤。盘面及内部元件清洁,盘柜安装的质量标准应满足相临两盘柜盘面偏差小于1毫米,成列布置的盘面偏差小于5毫米,盘柜的接缝小于2毫米,母线及其它大电流元件应采用镀锌螺丝,紧固时采用力矩扳手。搭接面间隙用塞尺检查,应小于0.05毫米。 (5)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打磨电缆桥架接口处的尖角毛刺,以防在敷设过程中损伤电缆。电缆桥架断口处、焊接处在打磨后应补刷防腐油漆,以防生锈或保护膜脱落。 (6)电缆敷设使用微机排列,选择最佳路径,实现交叉少,转弯少。电缆在进入设备前应整理有序,绑扎牢固。每根电缆的两端标示牌清晰且标明电缆编号、电缆规格、电缆起始位置等。 (7)对于、锅炉喷燃器油管路及高温蒸汽管路附近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并采取防火措施,如涂刷防火涂料,采用耐火隔板等以减少或避免电缆火灾。对电缆遂道通往竖井处设置防火门,电缆竖井与电缆半层和穿楼板处设置防火墙;对屏、柜、台的电缆孔洞采用耐火隔板与软性耐火材料严密封堵。 (8)电缆的二次接线严格按部颁规范要求进行。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无损伤。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排列,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电缆芯线端部应标明其回路编号且编号正确。字头用英文烫号机打印,要求字迹工整不易脱色。 利用计算机进行电缆管理,在电缆敷设前,搭配好每盘电缆与所应敷设的电缆,避免中间接头,在电缆敷设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文章编号:1004-8774(2008)06-15 -04 第一作者:方朝军,杭州锦江集团循环流化床锅炉首席专 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方面拥有二十余年经验。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与安装要点 收稿日期:2008-08-29 方朝军,宋灿辉,王武忠 (杭州锦江集团,杭州310005) 摘 要: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设计和安装中应当注意的 问题,综合在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从运行的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设计;安装中图分类号:TK229.6+6 文献标识号:B Su mm ary of Designi ng and Buil di ng about Circulati ng Fl ui dized BedM S W I nci neration Boiler F AN G Chao -jun ,SONG Can -hu,i WANG W u -z hong (H angzhou Jinjiang G roup ,H angzhou 310005,Ch i n a) A bstrac t :Based on many pro j ec t practice experience ,m uch atta ti ons shou l d be pa i d to thedesign i ng and bu il d i ng o f CFB i nc i ne ra tion bo il er .A na lyzed and gaved som e adv i ces f o r CFB bo iler ope rati ng stab ility ,conti nuity ,secur ity ,econo m-ical aspect . K ey word s :CFB;M S W inc i neration ;d esign ;buil d 0 概述 垃圾焚烧锅炉从炉型上主要分为层燃锅炉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前者以国外引进为主,后者可以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制造。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垃圾燃尽率高、灰渣含碳量低、负荷调节范围大、设备 成本低(初始投资仅为层燃炉的1/3左右)、符合中国垃圾低位热值低的国情等优点,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杭州锦江集团目前为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异重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以来,先后同中国科学院、日本荏原公司进行过合作与技术交流。并于1998年将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1台35t/h 的链条炉排锅炉成功地改造成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结合在余热发电系统、脱硫除尘系统、DCS 集中控制系统、垃圾预处理系统、给料系统及冷渣系统等各类配套设施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得锦江集团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设计要点 迄今为止,杭州锦江集团先后在浙江杭州、嘉兴、余杭、山东荷泽、安徽芜湖、河南荥阳等地投资建设了20多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处理量和额定蒸发量分别从150~400t/d 、35~55t/h 不等,锅 炉分离器型式分别有下排气中温分离、上排气高温分离;过热器布置型式有内置式与外置式。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杭州锦江集团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经验,以下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设计方面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1 垃圾落料口 垃圾落料口是垃圾进入炉膛的主要通道,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锅炉热效率,主要分为矩形进料口和圆形进料口两种类型。进料段与炉膛水冷壁连接的斜管为两段拼接而成,并同悬吊的膜式水冷壁整体向下膨胀,该管段上一般设置有六波或八波的金属膨胀补偿器。以往由于进料口设计较大,漏风系数大,对炉膛中部温度及引风机负载存在很大影响,通过多次实验,将方形改进为1000mm @700mm,圆形外径为1000mm 或1200mm,且圆形

烟气循环流化床(CFB-FGD)干法脱硫工艺

烟气循环流化床(CFB-FGD)干法脱硫工艺 gaojilu 发表于2006-2-20 20:40:31 工艺流程 从工艺流程图表明一个典型的 CFB-FGD 系统由吸收塔、除尘器、吸收剂制备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喷水系统、脱硫灰输送及存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构成。 来自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温度一般为 120~180℃左右,通过一级除尘器(当脱硫渣与粉煤灰须分别处理时),从底部进入吸收塔,在此处高温烟气与加入的吸收剂、循环脱硫灰充分预混合,进行初步的脱硫反应,然后通过吸收塔底部的文丘里管的加速,吸收剂、循环脱硫灰受到气流的冲击作用而悬浮起来,形成流化床,进行第二步充分的脱硫反应。在这一区域内流体处于激烈的湍动状态,循环流化床内的Ca/S值可达到40~50,颗粒与烟气之间具有很大的滑落速度,颗粒反应界面不断摩擦、碰撞更新,极大地强化了脱硫反应的传质与传热。 在文丘里出口扩管段设一套喷水装置,喷入的雾化水一是增湿颗粒表面,二是使烟温降至高于烟气露点20℃左右,创造了良好的脱硫反应温度,吸收剂在此与SO2充分反应,生成副产物CaSO3·1/2H2O,还与SO3、HF和HCl 反应生成相应的副产物CaSO4·1/2H2O、CaF2、CaCl2等。净化后的含尘烟气从吸收塔顶部侧向排出,然后进入脱硫除尘器(可根据需要选用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通过引风机排入烟囱。由于排烟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0℃左右,因此烟气不需要再加热,同时整个系统无须任何的防腐。 经除尘器捕集下来的固体颗粒,通过再循环系统,返回吸收塔继续反应,如此循环,少量脱硫灰渣通过物料输送至灰仓,最后通过输送设备外排。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炉安装施工工艺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6-0103-02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炉安装施工工艺探讨 收稿日期:2012-10-22 作者简介:吉英俊(1957-),男,工程师 吉英俊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总结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炉安装的施工经验,以实际项目为例,研究探讨了焚烧炉安装的工艺流程,从而合理、安全、有序地安排施工,确保工期质量。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水压试验 中图分类号:TU76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垃圾焚烧发电是解决城市垃圾处理的有效方法,而垃圾处理的核心是焚烧炉。以大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该焚烧炉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工艺,并融汇了国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三大院校(清华、浙大、中科院)的工艺技术优点,针对大同垃圾的热值情况,由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选用TG-500-75/3.82-LM型循环硫化床锅炉,该锅炉不仅回避了以往国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技术缺陷,而且为我国北方地区垃圾发电产业垃圾焚烧工艺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大大降低掺煤比例,由于本锅炉从构造上有所不同,布置紧凑,异形水冷分离器与过热器包墙膜式壁为整体布置,钢架分外钢架和内钢架,新增水冷屏,施工吨位大,合理、安全、有序地安排施工工艺,确保工期质量。 1垃圾焚烧锅炉本体主要部件安装 受热面安装。受热面重量为207.84t,其中锅筒重16.332t、水冷系统重122.02t,过热器重42.438t、省煤器重27.050t。1.1锅筒安装措施 锅筒通过悬吊装置吊挂在顶板上,吊装前,先用25t汽车吊将锅筒移至就位正下方的零米处,将悬吊装置组合在锅筒上,吊车位置在Z2Z3区域,吊钩从顶板的正上方落下,调整吊臂角度,通过起吊将锅筒就位。这种吊装方法,不需要转臂,安全可靠,前部顶板和锅筒就位同时使用160t吊车。需要注意的是Z1Z2区柱的缆风绳不得拆除,并且钢架与外钢架能连的横梁必须连接焊好,以增加钢架的稳定性,因钢架柱Z1Z2中心距为8000mm,锅筒全长为8440mm,需注意的是,在Z1Z2区的摆放位置是沿柱Z1Z245?处,前后方向与就位时一致,吊到就位标高时通过人力旋转摆正将吊杆穿顶板孔进行固定。 1.2水冷系统安装措施 1)水冷系统由悬吊式全膜式水冷壁炉膛、炉膛屏式水冷壁、流化床、悬吊式异形水冷分离器、返料回路、悬吊式全膜式尾部烟道包墙过热器;分离器与炉膛组成一个整体,悬吊在顶板上,既解决了膨胀密封问题,同时又相应增大了锅炉的受热面积。2)膜式壁在吊装前,悬挂装置经检查合格,吊耳、吊杆、吊板和销轴等连接牢固,焊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吊装机具已做过负荷试验,使用状态良好,各种吊装索具如钢丝绳、卡环已做过全面检查核实,确保吊装的安全性。3)膜式水冷壁吊装时,采用在钢架顶板上临时设置吊点,水冷壁分片组对合格后,对管子按照规范要求全部进行吹扫和通球试验,能与集箱组对的尽量组对,合格后用25t汽车吊吊至25m处手拉葫芦链能接住的高度,每片用两个5t手拉葫芦吊挂,吊装顺序按照从上至下,前、顶、侧、后的顺序吊装就位。水冷床就位前,将四片水冷屏用卷扬机就位,水冷床就位时保证流化床的几何尺寸至关重要。4)水冷壁找正时,是以炉顶板梁的纵横向中心线为基准线,确保各受热面上联箱的纵横相对位置,以钢架立柱的1m标高线为基准点,测定各受热面部件的标高。吊杆紧固时,负荷分配均匀。5)合龙、拼缝工作是水冷壁安装过程中的一处重要工序,工作内容包括:水冷壁下集箱的找正加固,各管屏及四角的拼接,各处密封件的安装。各管屏间拼接间隙要均匀、平整,不得强拉硬拼,造成过大外应力,拉伤水冷壁管子,拼缝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四角合龙拼缝时,一定要保证炉膛空间尺寸,分上、中、下多处检查炉膛纵横尺寸。水冷壁拼缝焊接工作量较大,要求每条拼缝均要双面焊接,达到严密不漏,确保焊接质量。6)刚性梁的安装以上联箱为基准,放线允许偏差为?2mm,刚性梁安装允许偏差为?5mm,刚性梁安装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刚性梁安装时基准点要一致,以保证各刚性梁角部装置的连接质量。各连接件焊接应牢固可靠,特别是角部装置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其焊缝的长度和高度,防止运行中炉膛压力突然增大造成炉墙拉裂的现象,直段刚性梁随膜式壁地面组对焊接。1.3过热器、省煤器安装措施 1)蛇形管安装前应进行通球试验,并对管口进行修正、打磨。对合金钢材质要进行光谱复查。安装时应注意安装顺序,保证间距及垂直度,以保证整体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宽度允许差?5mm;对角线允许差?10mm;边管垂直度允许差?5mm。2)蛇形管在组合、安装时,应先将集箱找正固定好,安装基准蛇形管,基准蛇形管安装中,应仔细检查蛇形管与集箱管头对接情况和集箱中心距蛇形管端部的长度偏差,待基准蛇形管找正固定后再安装其余管排,其余管排以基准管为主,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固定一片,焊接一片,上部用钢筋临时固定保证间距,全部蛇形管找正找平后,组合安装定位板,将临时钢筋割除,并检查护瓦的方向、位置及牢固情况。3)防磨装置应按图留出接头处的膨胀间隙,焊接应牢固、平整,并不得有妨碍烟气流通的地方,所有密封件安装时应符合图纸要求,焊接牢固,平整,密封处严密不漏。 2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是锅炉本体安装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锅炉运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为此,锅炉本体管口直径 ≤60mm的焊口采用全氩弧焊,管口直径大于60mm的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的形式。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环境温度一般应保持在0?以上。2)焊缝间隙应均匀,焊接对口内壁平齐,其错口不应大于壁厚的10%且不得大于1mm。3)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应大于管 · 301 · 第38卷第36期2012年12月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6 Dec.2012

每天600吨二段式垃圾焚烧炉烘炉方案

600t/d二段式垃圾焚烧装置烘炉工程 烘炉方案 编制:崔拴紧 审核: 审批: 郑州华电烘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0年10月28日

目录 1.概述 2.烘炉目的及原则 3.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4.烘炉燃料、设备、控制、仪器等使用要求 5.拟定烘炉制度 6.烘炉技术措施 7.烘炉机布置 8.热电偶测点布置 9.烘炉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0.烘炉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1.烘炉施工组织及网络图 12.其他事项 13.烘炉升温曲线图

1.概述 该方案依据江西江联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600t/d二段式垃圾焚烧装置,系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低热值,高水分的特点而设计,具有适应热值范围广,负荷调节能力大,可操作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处理不分拣的生活垃圾。 该锅炉炉衬为轻型炉墙、采用耐火浇注料、耐磨浇注料、耐火保温砖、保温浇注料及耐火耐磨砖。依据该锅炉的特点和耐磨、耐火材料的特性及浇注料施工环境条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烘炉及施工经验,特制定以下用烘炉机热烟气烘炉的实施方案。 2.烘炉目的及原则 2.1.由于耐火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非化学结合的游离水,已施工完毕的耐火材料衬里需要进行低、中温烘炉,以驱除衬里中的游离水分;并经过高温固化(高温烘炉)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物理强度和设计性能,高温固化时,耐火材料结合剂会进行聚合反应,其中的非化学结合水逐步脱除排出。因此烘炉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2.2.低温烘炉采用热烟气发生器,前期不易控制火力的柔和及温度的均匀,终极温度350℃±30℃;高温烘炉以投入燃料结合煮炉、吹管进行,温度控制应按煮炉、吹管要求进行。本方案为低温烘炉方案。 2.3.烘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应严格监控,按照有关方面审查评定通过的温度曲线进行烘炉。加热速率取决于炉膛耐火材料炉墙衬里的形式及施工情况。 2.4.由于锅炉衬里结构复杂,施工面积大,水分含量较多,施工结束后应严格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烘炉,若烘炉不能按程序进行或缩短烘炉时间,必然会使材料内部蒸汽胀力过大,造成材料结构的剥落或材料内部的热应力的损伤,严重影响锅炉本体的安全运行及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锅炉在正式投运前,烘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常温-350℃时的低温烘炉可将材料中的游离水的充分排出,材料形成化学结合,达到初期固化;350℃-550℃时的中温烘炉可以使材料进一步固化,初步形成材料初期的耐磨层;550℃-750℃时的高温烘炉可将材料

关于流化床形式焚烧锅炉不适宜作为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说明

关于流化床形式焚烧锅炉不适宜作为生活垃圾焚烧锅炉 的说明 流化床形式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对中国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设备发展历史,曾经作过一定的贡献,该炉型有燃料适应性广、可燃烧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构造相对简单等优点。 随着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炉排炉形式垃圾焚烧锅炉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国产化技术的完善,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与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相比,各方面差距越来越大。 现从政策导向、实际运营案例、专家意见、实际炉型变更改造案例四个方面来阐述分析流化床形式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目前的实际现状及形势: 一、政策导向 目前的政策导向,基本上对流化床形势的垃圾焚烧锅炉持限制态度: 1.2000年,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共同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 2.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 法》(发改[2006]007号),根据该办法“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 3.2006年6月,国家环保局及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该通知第二条规定“现阶段,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的发电项目,因采用原料热值较低,其消耗热量中常规燃料的消耗量按照热值换算可不超过总消耗量的20%。其他新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得掺烧常规燃料,否则不得按照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申报和管理。” 4.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倡导的“低碳经济”以及2010年我国召 开的两会关注焦点之一便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用煤做助燃的流化床焚烧锅炉,在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上有较大的困难。 5.2012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说明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脱硫 1、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煤和脱硫剂被送入炉膛后,迅速被炉膛内存在的大量惰性高温物料(床料)包围,着火燃烧所需的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从炉膛的底部和侧墙送入,物料在炉膛内呈流态化沸腾燃烧。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向炉膛上部运动,对水冷壁和炉内布置的其他受热面放热。大颗粒物料被上升气流带入悬浮区后,在重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不断减速偏离主气流,并最终形成附壁下降粒子流,被气流夹带出炉膛的固体物料在气固分离装置中被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循环燃烧直至燃尽。未被分离的极细粒子随烟气进入尾部烟道,进一步对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等放热冷却,经除尘器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燃料燃烧、气固流体对受热面放热、再循环灰与补充物料及排渣的热量带入与带出,形成热平衡使炉膛温度维持在一定温度水平上。大量的循环灰的存在,较好的维持了炉膛的温度均化性,增大了传热,而燃料成灰、脱硫与补充物料以及粗渣排除维持了炉膛的物料平衡。 煤质变化或加入石灰石均会改变炉内热平衡,故燃用不同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设计及运行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煤种变化时,会对运行调节带来影响。试验表明,各种煤种的燃尽率差别极大,在更换煤种时,必须重新调节分段送风和床温,使燃烧室适应新的煤种。 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为了在炉内进行脱硫。石灰石的主要化学成份是CaO .而煤粉燃烧后产生的SO2、SO3等,若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层,必然会造成污染。加入石灰石后,石灰石中的的Cao 与烟气中的SO2、SO3等起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的CaSO3 、CaSO4 (即石膏),从而减少了空气中的硫酸类的酸性气体的污染。另外,由于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温度被控制在800-900 ℃范围内,煤粉燃烧后产生的NOx 气体也会大大减少硝酸类酸性气体。 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可燃烧劣质煤 因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有的飞灰再循环结构,飞灰再循环量的大小可改变床内(燃烧室)的吸收份额,即任何劣质煤均可充分燃烧,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适应性特别好。

流化床与炉排炉的对比

炉排炉有二恶英的困扰,流化床控制系统较复杂。究竟哪种工艺在技术上更适合城市垃圾处理究竟哪种工艺更易于大范围推广 在市场领域,炉排炉与流化床工艺未分轩轾,而小型焚烧炉因为其烟气处理工艺相对简单,难以达到严格的环保标准,从长期来看,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少直至彻底退出。在技术选择方面,徐海云说,关于这两种工艺的争论颇为激烈,争论焦点在于:究竟哪种工艺在技术上更适合城市垃圾处理究竟哪种工艺更易于在大范围推广 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专家告诉记者,炉排炉和流化床焚烧炉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几个过程。炉排炉的技术基础是煤燃烧领域中的链条炉,针对垃圾的特点加以改进,适应了垃圾处理的技术要求。 从垃圾焚烧炉六大关键系统(储料和上料系统;焚烧系统;汽轮发电机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出渣系统;自动化控制和在线监测系统)来看,炉排炉适用于块状物料焚烧,对垃圾的前处理要求较低,所以储料上料系统成熟简单;燃烧过程中,通过炉内炉排翻转,实现垃圾的充分燃烧,可在燃烧过程中添加固体或者液体补燃物料助燃,目前焚烧系统也较为成熟;此外,炉排炉除渣系统稳定;燃烧过程稳定,控制简单。 炉排炉的主要劣势在于:二恶英的产生温度在360℃~820℃之间,在炉排炉开车和停炉过程中炉温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二恶英产生的温度区间,由于炉排炉开停车时间较长,所以这一过程二恶英排放量较大;同时,因炉排炉内需要机械装置,限制了炉排炉内温度的进一步提升,导致炉排炉一直在二恶英产生的温度区间附近工作,在燃烧过程控制不完全的情况下,二恶英将会大量产生;此外,炉排炉的燃烧方式也容易导致垃圾燃烧不充分。 这位专家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垃圾的方式,是在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以及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循环流化床的诸多优点。如果将垃圾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包括脱水和粉碎,再辅助以一定的补燃措施,炉体内燃烧温度可以提高到900℃~1000℃,从而远离二恶英产生区间;同时,流化床开停车迅速,操作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二恶英产生;此外,流化床燃烧方式是垃圾燃烧最为彻底的方式之一,单体设备处理量较大。 但是与炉排炉相比,循环流化床控制系统较复杂,前处理要求较为严格,除渣及粉尘回收装置较复杂;操作过程气流量较大,会形成对炉体内耐火层的冲刷,满负荷操作时间低于炉排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