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八章综合艺术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页眉内容《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考研艺术学概论:综合艺术核心知识

综合艺术考点概述:一级考点:1、主要种类: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2、审美特征: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3、精品赏析:《哈姆雷特》;《老妇还乡》;《雷雨》;《窦娥冤》;《一江春水向东流》;《卧虎藏龙》;《罗生门》;《现代启示录》第八章:综合艺术(1)含义: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2)美学特征:①综合性,各种艺术元素一旦进入综合艺术之后,就具有自己崭新的意义,产生出一种新的特质。
②文学性,优秀的剧本常常是作品成功的前提;③表演艺术又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表演性具有极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一级考点:1、主要种类: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1)含义: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
(2)分类:按作品容量大小、题材、样式类型分类。
(3)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
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4)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黑格尔: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又因每一方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悲剧性冲突。
(5)悲剧类型:①古希腊出现的“命运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②中世纪末出现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③19世纪的近代社会的“社会悲剧”,小仲马《茶花女》,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④现当代的悲喜剧作品。
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
(6)特征:戏剧性,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
剧场性,剧本、演员和观众称作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自然是演员。
戏剧的中心应当是演员的表演艺术。
1、主要种类: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1)含义: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
第八章综合艺术

第八章综合艺术第八章综合艺术第九章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合艺术的种类(1)戏剧(2)戏曲(3)电影(4)电视一、戏剧艺术(1)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
(2)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
戏剧(话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
戏剧的分类(1)按作品容量大小,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2)按作品题材不同,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3)按作品的样式类型,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三大类型。
鲁迅论悲剧和喜剧“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黑格尔论悲剧: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又因每一方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悲剧性冲突。
西方悲剧发展的四个阶段(1)古希腊:“命运悲剧”(2)中世纪末:“性格悲剧”(3)近现代:“社会悲剧”(4)现当代:“悲喜剧”(1)古希腊:“命运悲剧”“命运悲剧”反映出这个历史阶段社会力量与自然规律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抗拒的命运和人相对立,表现了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最终因无法挣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
(2)中世纪末:“性格悲剧”“性格悲剧”表现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宗教迷信长期压制下扭曲的人格,主人公虽几经挣扎,最终仍然因性格上的缺陷而造成悲剧,反映出人物灵魂深处的斗争和激烈的内心冲突。
(3)近现代:“社会悲剧”“社会悲剧”揭露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罪恶,具有鲜明强烈的批判精神。
(4)现当代:“悲喜剧”“悲喜剧”将悲剧性与喜剧性因素融会到一起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1)戏剧性(2)剧场性(3)现场反馈(1)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
艺术概论专升本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艺术概论》专升本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二、考试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分析等。
三、考试大纲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掌握艺术的基本特征,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综合阐述。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掌握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需能答出其理论主张、代表人物及其意义、局限性等信息。
2.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1.掌握艺术的主要功能,需能结合具体艺术现象进行阐述。
2.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作用。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艺术与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能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综合阐述。
3.掌握艺术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能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综合阐述。
4.掌握艺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能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综合阐述。
5.掌握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能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进行综合阐述。
第五章实用艺术1.了解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六章造型艺术1.掌握造型艺术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掌握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第七章表情艺术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掌握音乐艺术的主要种类和音乐形象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综合艺术1.掌握综合艺术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2.掌握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九章语言艺术1.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种类。
2.掌握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掌握小说的“三要素”。
第十章艺术创作1.掌握艺术家的特点。
2.掌握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掌握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需能够展开进行阐述。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名词解释: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早在人类历史初期便已产生。
使用艺术也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实用艺术基本上都是通过实体性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静态艺术品。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随摄现代科技发展,还出现了摄影艺术这一一门新兴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使造型艺术更加普及和广泛。
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艺和表演性艺术。
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
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原始人狩猎巫术活动已出现音乐和舞蹈。
也是i当代人们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是除艺术家外普通人参与最多的艺术形式。
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便是综合性。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
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最典型的建筑是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
艺术学概论之综合艺术

戏曲艺术
3、戏曲种类:
A、昆曲: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六 七百年的历史,发源于江苏昆山明末清初呈现繁 荣局面,对许多地方戏产生过影响。
B、京剧:自两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后 形成。京剧流派很多,最著名的有“谭派”(谭 鑫培)、“麟派”(周信芳)、“盖派”(盖叫 天),以及“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 砚秋、荀慧生)和“四大须生”(马连良、谭福 英、杨宝森、奚啸伯)等。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戏剧艺术
A、命运悲剧: 最早出现的古希腊悲剧,他们取材于神
话传说与英雄史诗。 反映了这个历史阶段,社会力量与自然
规律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抗拒的命运 和人相对立,表现了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抗 争,最终因无法挣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
戏剧艺术
代表古希腊悲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三大悲 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夫克勒斯(《俄狄 浦斯王》)和欧里庇德斯。
“间离效果”的表演方法,他主张废除传 统的“三一律”框框,主张场景变换的自 由化,在表演艺术上主张演员与角色在感 情上保持距离,始终清醒地意识到“我是 在演戏”,用理性效果代替感情效果,以 便让观众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判断。
(二)戏曲艺术
1、概述 2、戏曲历史 3、戏曲种类 4、审美特征
戏曲艺术
1、概述: 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
1、概述 2、含义 3、分类 4、悲剧 5、特性
(一)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
1、概述: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
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 音乐剧。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指话剧。
戏剧艺术
2、含义: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
主要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 术。
艺术概论第八章--综合艺术

艺术概论第八章--综合艺术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八章综合艺术第八章综合艺术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审美特征,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欣赏中外综合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3课时,讨论1课时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课程重点与难点:本章是重点章节,综合艺术的四个种类中戏曲、戏剧的区别重中之重,难点是戏曲、戏剧各自的审美特点,。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在实际应用中,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及赏析综合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教学内容: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一)戏曲和戏剧艺术1.戏曲解读: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古典戏曲作为长期农业社会的产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深受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深刻地折射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美学追求。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代表性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评剧等。
以京剧为例讲解:生、旦、净、丑。
2.戏曲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在形式美上追求“以一求多”。
(带着问题赏析京剧片段)3.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赏析京剧《穆桂英挂帅》片段)4.戏剧解读: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5.戏剧的种类6.有关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
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7.西方悲剧的4个高峰期:一是古希腊出现的“命运悲剧”。
二是封建社会中“性格悲剧”。
三是近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社会悲剧”。
四是现当代西方悲剧创作出现了将悲剧性与喜剧性融会到一起的“悲喜剧”。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而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中的摹本,影子中的影子。
当然,柏拉图的这些观点是基于他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与柏拉图相反的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他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他认为这种自由的艺术是一种不掺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的,尼采也有第一部悲剧的诞生。
3.模仿说和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他们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模仿说对艺术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俄国19世纪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的论断,得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特点和性质。
从艺术的起源上来看,艺术生产也是经历漫长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从艺术的特点和性质上来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艺术生产理论阐述了两种生产不平衡的关系。
就拿19世纪的俄国来说,俄国当时的经济比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落后,社会中甚至还残余农奴制,但是它的文学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态。
果戈里,契珂夫,柴可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天鹅湖》,《睡美人》。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第二节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是一门歌、舞、剧高度综合的艺术, 以唱、念、做、打为艺术手段。综合性是戏 曲艺术的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 唱腔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程式化增强 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出特殊的形式美。
中国戏曲充分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注重写意性 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和“以形写神”, 通过演员的虚拟动作,舞台上的虚拟背景以及 时空,获得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
功能:新闻信息功能、文艺娱乐功能、社教 功能和服务功能。
界定:指电视荧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 目。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等等。
电视艺术的特征
电视艺术具有技术性、参与性和迅速性等 特征。也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技术特性和艺 术特性,以及电视观众独特的收视环境、收视 条件和收视行为,包括电视观众的随意性收看、 习惯性收看、闲暇性收看等日常审美接受方式, 尤其是电视艺术仅仅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因而使得电视艺术从创作、传播到接 受都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电影艺术:第七艺术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在咖 啡馆播放电影
导演郑立秋和 《难夫难妻》 工作照
定军山
导演爱森斯坦和《战舰波将金》
导演普多夫金和《母亲》
电影艺术的三次大变革
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 以1927年《爵士歌王》为标志 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 以1935年《浮华世界》为标志
高科技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主人公是集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中 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
文学性与表演性
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文学剧本是创作的第 一道工序,是导演和演员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表演艺术的核心, 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矛盾,表演艺术的关 键,是掌握好“体验角色”和“体现角色”这一 矛盾。戏曲表演程式化、歌舞化;戏剧表演不断 在舞台上创造,而且具有当场反馈的剧场效果; 影视表演在拍摄过程中一次完成,且具有逼真性 和镜头感。
影视艺术的特性:蒙太奇
影视艺术的语言主要是画面、声音和蒙 太奇。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在影视艺术中, 这一术语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 方式。包括三层含义:技术层面,即为剪辑; 艺术层面,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 美学层面,影视艺术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创作方 法。
电视艺术
诞生:1936年11月2日,BBC在亚历山大宫 播出了一场歌舞,这标志着电视事业的开端。
影视文化
是人类文化史上自从语言、文字、印刷术产 生以来,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上的一次划时 代的革命。
在信息时代,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多媒 体的视像文化,其主要特征是信息的电子图 像化及其向各行业的渗透。
视像文化快捷直观、通俗易懂,极大地产生 信息普及化的作用,其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伴 随社会更加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京剧: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
谭鑫培
周信芳
盖叫天
四大名旦:荀慧生、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
豫剧:梆子声腔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剧种 常香玉指导小香玉
越剧:以女演员扮演各行当角色
徐玉兰
王文娟
袁雪芬
评剧:北方地区的大剧种
新凤霞和她扮演的“刘巧儿”
小白玉霜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历史演义占有极大的剧目题材比重,这与 儒家文化“隆礼贵义”的伦理精神有很大 关系,影响到戏曲的历史化,强调以史为 鉴。 中国戏曲多数以大团圆为结局,这与中国 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 和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有关。中国戏曲强 调美与善的结合,这与西方悲剧强调美与 真结合有很大不同。
综合艺术各有特点,如话剧重再现生活,戏曲重 表现生活。
情节性与主人公
综合艺术基本上属于叙事性艺术,一般都具有故 事情节,并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出具 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情节的核心是事件和人物,情节结构方式大致可 分为按照戏剧冲突律法则来结构的戏剧性情节和 建立在纪实性美学基础上的非戏剧性情节。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伦理力量的 冲突,冲突双方都有合理性,但又坚持自己的片 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从而造成悲剧性冲突。 冲突双方要么在“永恒正义”的协调下相互妥协, 要么在“永恒正义”的惩罚下同归于尽。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 命运悲剧
哈姆特 性格悲剧
第二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性与独特性
综合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艺术学层次,吸收了 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他们有机融合在自己 的表现手段之中,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美 学层次上,实现了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将视 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 具有了巨大的综合表现能力,极大拓展丰富了观 众的审美感受。
玩偶之家 社会悲剧
戏剧的特征
戏剧性: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 戏剧冲突 剧场性:对戏剧演员的表演艺术提出了高要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体验派表演艺术
布莱希特 表现派表演艺术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的民族特色:表现审美意境;以一求多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 秦汉时期的乐舞、俳优、百戏; 唐代时期的歌舞戏和参军戏; 宋金时期的宋杂剧和金院本; 元代时期的元杂剧; 明清时期的昆曲和京剧
艺术学概论
第八章 综合艺术 孙平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戏剧艺术
广义: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 狭义:主要指话剧 表现手段:演员对话和动作;当场表演 组成部分:戏剧文学和表演艺术
戏剧之冠——悲剧
悲剧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 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 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