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历史复习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历史复习课件

运动
民 政治近代族 化的开端资 本 完全意义上 主 的民族 民主革命 义 的 中国近代史 发 上空前思想 大解放运动 展
推 动 近 代 化 进 程
民 族 危 机 不 断 加 深
张謇: 创办大生纱厂
创 业 的 先 声
夏瑞芳: 创办商务印书馆
詹天佑: 设计京张铁路
推 动 了 中 国 的 近 代 化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 治制度方面,康有为和孙中山的主张有何不同? 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或轮船招商局等。 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 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他们为救亡图存开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4)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艰难曲折。 ——《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 )
时代的先声——创业实践
时代的印记——创业影响
民族工业发展对近代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大生纱厂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 经济: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推动社会进步。 事件,它意味着中国最早的轻纺工业诞生了,民族工业 初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政治:为民主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 材料二:早期商务印书馆“适应时代潮流需要,站在资 产阶级新文化一边,它大量翻译西方学术著作,打开 思想 :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人们眼界,受到了启迪,可以说起到开拓者的作用。 —— 陈翰笙 中国民族工业的先声,
1920
1、商务印书馆创办时间______ 1897年地点______ 上海 夏瑞芳 。 人物_______ 印刷 2、商务印书馆主要经营业务由______ 转_______ 出版 。 新知识 3、商务印书馆创办作用:为________ 新思想 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普及做 、________ 出了重要贡献。 4、商务印书馆地位:是近代中国_______ 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 、 _______的出版机构。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要求]:1、识记层次:①知道洋务派为的口号、代表人物;②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③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④知道武昌起义;⑤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层次:①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②知道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③知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运用层次:①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一个特点或那些变化。

②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到每次失败给我们的启示。

③近代化的探索精神。

[复习过程]:一、[考点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洋务运动①时间:②目的:③代表人物:④口号:⑤主要内容:⑥评价:2、戊戌变法①原因:②代表:③目的:④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⑤结果:。

⑥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3、辛亥革命①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②领导者:③标志性事件:④历史意义:4、新文化运动①原因:②标志:③代表人物:④口号(旗帜):⑤主要阵地:⑥主要内容:⑥意义:二、扩展延伸,展示自我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武器——引者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的不反抗对孔教、旧伦理……,要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的不反抗旧艺术,旧宗教。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请回答:⑴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历史上哪四种政治主张? 指导思想是什么?⑵这些观点分别是近代中国什么派别的主张?[3]实施这些主张发生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各起了怎样历史作用?[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或特点? 说明了什么?[5] 四种政治派别的共同点是什么?(讨论)[6] 通过学习,说一说中国人民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精神(讨论)三、畅想收获,感悟历史通过近代化探索学习,你有什么感悟?对于现在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你有什么想法?四、目标测评一、选择题1、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1、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①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 ② 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的进程。







[中考试题选] 选择题: 1.今年是辛亥革命96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 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06福州)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06徐州) 3.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 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 是(06南宁)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 (太原)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 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国民》 C.《觉悟》 D.《劳动者》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造枪炮,维护封 建统治” 材料二:“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 也。” 材料三:“他们要求驱除鞑虏,建立民国” 材料四:“他们要求民主和科学” 请回答: ⑴他们分别是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 洋务派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⑵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⑶他们各自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复习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复习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科 技 思 想 文 化 方 面
(1)知道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 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 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 端的主要史实。
重点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对“近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
•再见!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资产阶级激进派 3、代表人物:
4、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5、口号: 民主与科学
6、阵地: 北大和《新青年》
7、内容: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8、性质: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 ②猛烈冲击封建思想、道德和文化 文 化 ③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运 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 动 9、评价: ( ⑤推动五四运动发生 思 ⑥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 想 近 代 局限: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 化 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
8、启示: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不符合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国情,在中国行不通。
1、背景: 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加剧
国内: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辛 亥 革 2、代表人物: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命 ( 3、经过: ⑴准备:创建革命党 ①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政 治 ②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 近 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代 ⑵过程: 化 高潮:武昌起义(1911) ) 各省响应,清朝统治瓦解
1、背景:思想渊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中国近代史复习(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趋势,树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归纳、综合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难点:近代化的内涵;各事件的性质和评价教学过程一、熟悉《中考指南》,储备知识二、知识回顾,构建框架(学生自选题目)(一)洋务运动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其代表人物,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等为代表。

2、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

如李鸿章设计,成立的福州船政局。

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筹建了、和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后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些。

如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的和。

(二)维新变法运动1、公车上书年,、领导的“”,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6月,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

(三)辛亥革命1、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当选总理。

它以“”为纲领,以“”即、、为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于。

1912年成立,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限制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和为主要阵地,以“”和“”为指导思想,其中陈独秀创办了,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

其提倡、反对专制;提倡、反对愚昧;提倡、反对旧道德;提倡、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解放的风暴。

(五)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1909年,中国人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主持修建的。

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链接历史
慈禧太后简介 (1835~1908)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 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 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 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 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 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 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在 中日战争中,她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 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 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 谭嗣同等6人。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 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8 年11月14日, 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 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 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考试纲要
学习板块 学习主题
中 国 近 代 史
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A.识记列举洋务派为” 通过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而创办 戊戌变法、辛 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 亥革命等重要 近代化的 工业;知道武昌起义;知 历史史实,考 艰难起步 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 查学生对中国 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近代化的基本 进程、历史意 B.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 义以及革命与 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 改革的认识。 的地位和作用.
C.运用评价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 和作用;认识戊戌变法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组:历史人物艰难探索回顾
第二组:重大探索历史事件回顾
历史梳理 第三组:知识结构图
探索领域 军事方面 典型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 主要事件(活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近代化探索 历程:器物 →制度→思 想→文化教 育、科学技 术、社会生 活、习俗等 多领域。 备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复习导学案

《单元复习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学案导言: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目标导学】1.能说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历程(事件、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2.通过材料、史实理解分析,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别对中国近代化发挥的作用。

【学法指导】一、阅读教材1、熟练运用“阅读六字诀”进行教材的阅读。

2、划书:(1)用_____线划基本史实:时间、地点、人物;(2)用~~~~线划事件活动主要过程、主要内容(3)用==线划事件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是前提,自学基础知识,合学解决疑惑,教师导学解决困难。

预习任务单一、近代化探索的背景为什么近代中国不同的阶级前赴后继、艰难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注意联系第一单元所学)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三、问题引领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为什么清政府要掀起洋务运动?(提示:民族危机、目的)②运动期间他们提出了哪些口号?为了实现这些口号,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③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依据客观史实辩证分析,作用、局限性)④状元实业家是谁?他有什么主张?你能说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简要情况吗?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①为什么会发生公车上书?(民族危机)②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果如何?③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什么作用?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①列举孙中山早年进行的革命活动(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先行者)②简要说说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

初二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复习)复习要点:1、了解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中国各阶层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进行的探索活动,体会近代化进程的艰难;2、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活动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3、通过对这些活动结果的分析,明确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四次探索一、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四、新文化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一、洋务运动1.洋务派的出现(1)出现:1 9世纪60年代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

(2)目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特别提示】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3)代表:中央:奕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等。

、(4)目标:前期以“自强”;后期以“求富”为目标。

2.内容(1)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

【特别提示】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3)筹划海防:洋务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

(4)新式学堂:翻泽西方书籍,介绍西方文化。

创办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

3.作用(1)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2)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的进程。

(3)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国内群情激奋。

(2)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3)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1)背景①1 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60-90年代 ,时间: 世纪 年代 动 4,时间:19世纪 前期: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 工业( 工业( ) 济 5,内容: 后期 创办 ,内容: 后期:创办 军( 建 军( , , 近 代 办 , 化 6,性质: ,性质: 地主阶级 自 ) : 以 战争战 , 7,结果: ,结果: (经
局限: 局限:
文 化 , 教 育 , 科 技
1,背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背景:经济工业化,
教 育 京师大学堂设立( 改名北大, ①京师大学堂设立(1912改名北大,后成为新 改名北大 文化运动中心) 文化运动中心) 年清政府颁布《 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 年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式教育体制 ③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 ①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年 申报》在上海创刊(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②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规模最大 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的文化出版机构) 的文化出版机构) 科 技
经 济 和 社 会 生 活 方 面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 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 火车,电报, 知道轮船,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 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 申报》 商务印书馆等为例,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 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 影响. 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 易服饰,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 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①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推翻清朝统治, ②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近 7,评价: ,评价: ③促进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发展 代 化 ④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一战期间短暂发展; 一战期间短暂发展;一战后艰难发展 张謇兴办实业
轮船, 轮船,火车的传入 电报,电话的传入 电报, 照相,电影的传入 照相,电影的传入—1905年《定军山》第一部电影 年 定军山》 剪发辫,改称呼, 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单元综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伴随 着一次次的战败求和, 着一次次的战败求和,民族危机的一步步 加深, 加深,中国的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开始寻求 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 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 伴随着近代中国的一次次的变革, 伴随着近代中国的一次次的变革,中 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 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共同构 成了我国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成了我国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前 后 : : 思主义
资 办



前的思
新 文 化 运 动 (思 想 近 代 化 9,评价: ,评价:
积 极 (地 位 , 作 用 , 影 响 , 意 义
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猛烈冲击封建思想,道德和文化 猛烈冲击封建思想, ③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 ⑤推动五四运动发生 ⑥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 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被动性, 被动性,艰巨性
阶段性,层次性 阶段性,
地主 资产阶级 资产阶 维新派, 阶级 维新派, 级激进 派 洋务 革命派 派
广泛性
近代前期,经过不断的探 近代前期, 中国的近代化最终未能实现. 索,中国的近代化最终未能实现. 中国的近代化最终未能实现 与西方历史相比较, 与西方历史相比较,你认为阻 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 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
国内:辛亥革命后,民主制并未真正实行,尊孔复 国内:辛亥革命后,民主制并未真正实行, 古思潮泛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资本主义经 古思潮泛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资本主义经 济进一步发展. 济进一步发展. 2,时间: 20 ,时间:
3,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4,标志:1915 , ,标志: 5,口号: 民主 ,口号: 6,阵地: 北 ,阵地: 7,内容: ,内容: 8,性质: ,性质: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前提;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科学决策; 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科学决策; 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 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近代化开始的背景
国际:资本主义近代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国际:资本主义近代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中国:闭关锁国的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 中国:闭关锁国的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 列举陈独秀, 列举陈独秀 要代表人物, 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 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经济: 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国内外势力的阻碍,技术, 人才;缺乏正确道路等) 人才;缺乏正确道路等)
内因
政治:缺乏政治前提 政治: 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 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 思想: 思想: 等观念, 等观念,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的概念
传统农 业社会
近代化
现代工 业社会
经济:工业化, 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法治化 思想:科学化, 思想:科学化,理性化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产生于两半社会
洋务 戊戌变法 新文化 运动 辛亥革命 运动 学习 技术 学习政 治制度 学习思 想文化
洋务派创办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维新派发动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革命派开创真正的民族主义革命 激进派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废科举,兴学堂,办《申报》 照相,电影出现,剪发辫改称呼, 易服饰
近代化的概念 近代化的概念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背景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背景 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特点
外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缺乏安定的环境. 外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缺乏安定的环境.
单元大练兵
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 B 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 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①林则徐,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③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孙中山 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性质: ,性质: 7,影响: ,影响:
阶级 有 条
的资产阶级 ,有 的 , 资产
8,启示: 资产阶级的 ,启示:
的 ,
1,背景: :19世纪末 世纪初,列强侵华加剧 ,背景: 国际: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末20世纪初 国际 辛 亥 革 命 (政 治 近 代 化 ) :
建 : , 华民国 1912.1.1 华民国
①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②侯德傍发明侯氏制碱法
,内容: 的 2,内容: 文 化 近 代 化
经 济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近 代 化 2,社会 , 生活: 生活:
特点: 洋务运动时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特点: 洋务运动时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1,民族工 , 业的发展: 业的发展:
代表: 代表:
课程标准
四 大 运 动 方 面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 列举洋务派为 ""求富 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 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 知道 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单元大练兵
2. 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了有益的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D )
: 技 , 制 ,
建) 建)
封建制
洋 务 运 动 (经 济 近 代 化 )
9, 9 8,评价 ,
1,背景: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疯狂瓜分世界 ,背景: 国际: 国际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戊 戌 变 法 (政 治 近 代 化 ) 4,经过: ,经过:
国内: 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世纪末, 国内: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国内:民族危机加深, 国内: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2,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3,经过: ,经过: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 民 — 革命
⑴准备:创建革命党 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