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家的通用采访问题

合集下载

艺术访谈

艺术访谈

艺术访谈1,为何选择了绘画之路?是从小就开始画画吗?家庭教育是否很重要?从临摹连环开始就喜欢画画,小学3年纪开始入了小学的兴趣班学画后一直没有中断,美院毕业后自然就在这个行业里了。

启蒙的几个美术教师现在看来都是很优秀的人。

父亲部队退役后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母亲是药剂师。

我是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对我的教育是鼓励为主,选择方向基本不干涉。

2,学画的经历是怎样的?小学3年级时我所在的小学湖南省宁乡县城关实验小学有开绘画兴趣班,入班条件是文化成绩班前30名(全班55人),我大概是第40名左右。

我向美术老师程万谋求情,希望他能让我进画室,并保证我在下学期文化科可以进入前30名,他让我写了保证书后我就进画室,每天放学后画一个小时,周末一天。

由于害怕失去这个机会,努力学习这学期末我的文化科居然考了全班第4名。

从此我就开始我的绘画生涯。

老师很严格对我很好,我的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度过了小学。

程万谋老师后来成为了小学的校长,再后来成了我们县一个民主党派的主席和副县长。

小学隔壁是一所师范中专,里面有一拨绘画爱好者。

初中后我开始跟在他们后面一起画画,这时我知道搞美术需要考美院,在这个画室的头是一个考美院考了4年还没考上的长头发“艺术家”,他不时的会讲他考试和在美院学画的经历,让我特别羡慕。

我这时也去工人文化宫的暑假画班学画,当时的老师是我们那里的传奇画家唐明生。

唐明生只读过初中,但国画、油画、版画、书法、连环画都精通,他70年代恢复高考时参加中央美院研究生考试考了湖南第一名,本是该跟陈丹青同学的,但是他们当地乡政府介绍信说他有作风问题不让录取。

后来他获得了全国美展连环画的银奖。

后来又获了一次全国美展中国画的铜奖。

他的培训班同学易英曾经说过唐明生是他们同代湖南人里最能画的。

我跟唐明生学了3个暑假。

一直是画素描和速写。

由于文化课一直比较好,我考入了湖南省重点高中宁乡一中,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也想以后学建筑,高三时最后决定考美院,当时一口气报考了4所美院,结果只有浙江美术学院发给我准考证,但初试素描又被淘汰。

中国美协会员油画家张炳林采访提纲

中国美协会员油画家张炳林采访提纲

油画家张炳林采访提纲
一、“写给生活”油画展参展作品的主要情况(数量、题材等)
二、什么的因缘和动机创作了《长安颂》这一系列作品?
三、什么时候开始在创作题材上对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本土文化有了关注?为什么会有了这样的思考?
四、在鲜明文化主题的选择和自我绘画语言的融合上又是怎么考虑的?
五、在创作一幅或一系列主题作品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主题表达、油画语言、结构图式、自我表达,抑或是其他?
六、你怎么看待油画民族化,或者西画中国化的问题?
七、在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上是怎么考虑的,有何打算?
刘红昌艺术工作室
2020-8-28。

采访艺术家的访谈英文作文

采访艺术家的访谈英文作文

采访艺术家的访谈英文作文英文:Interviewer: Hello,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speak with me today. Can you start by telling me a little bit about yourself and your background as an artist?Artist: Of course.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Beijing, China, and I have been passionate about art for as long as I can remember. I studied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Beijing, where I honed my skills and developed my unique style. After graduating, I moved to New York City to further pursue my career as an artist.Interviewer: That's fascinating. What inspired you to become an artist?Artist: Growing up in Beijing, I was surround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e. I was also inspired by the works ofWestern artists such as Vincent van Gogh and Pablo Picasso. Their bold and expressive styles resonated with me, and I knew that I wanted to create art that was equally impactful.Interviewer: Can you tell me about a specific piece of artwork that holds special meaning to you?Artist: One of my most meaningful pieces is a painting called "Eternal Spring." It depicts a vibrant gardenbursting with flowers in full bloom. This piece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because it represents the beauty and resilience of nature, which is a theme that I often explore in my work.Interviewer: That sounds beautiful. How do you approach the creative process when starting a new piece of artwork?Artist: For me, the creative process often begins witha spark of inspiration. It could be something as simple asa fleeting emotion or a striking image that I encounter in my daily life. From there, I let my intuition guide me as I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Ibelieve that art should be a visceral and instinctual experience, so I try to stay true to my emotions and impulses as I work.Interviewer: That's a very organic approach. How do you see your art evolving in the future?Artist: I am constantly evolving as an artist, and I believe that my work will continue to reflect my personal growth and experiences. I am also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new mediums and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art forms. I want to continue challenging myself and pushing the limits of my creativity.Interviewer: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insights with us.Artist: You're welcome. It was my pleasure.中文:采访者,你好,谢谢你今天抽出时间和我交谈。

2019年艺术画家采访-范文模板 (8页)

2019年艺术画家采访-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艺术画家采访篇一:传奇画家网对丹青传奇参展艺术家专访—邱怀霞艺术家邱怀霞201X年9月17日,“丹青传奇迎国庆当代名家书画展”在李明久艺术馆隆重开幕,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院陈平工作室山水语言研修班助教,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艺委会主任,北京台湖国画院画家。

Q:邱老师您能给我们说一下这次参展作品的创作灵感么?A: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现实,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多次跟随中央美院陈平老师去名山大川写生,看到美的景物都会让你感动。

很想用笔记录这种感觉,写生也去过苏州,我本身也比较喜欢苏州园林,它这种瘦骨嶙峋、瘦皱漏透的感觉,让你看到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

而极具文化意《春夏秋冬》四条屏系列之夏·泰山小隐Q:刚看到您参展作品中的《春夏秋冬》四条屏系列上了些色彩,很美,但那种传统的山水画更多的还是纯水墨居多,那色彩这种会比较难么?A:我认为中国画的笔墨如果跟色彩结合好了,他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只要能够很好的运用色彩与笔墨互相糅合,更能表现这种生命的气息,意境更活泼。

我也常用这种表现手法,我觉得在中国画方面想最终达到一定高度,你就要表达自己最原本的心性。

Q:那您觉得在纯水墨与色彩的作品中您偏爱哪一个?A:我们创作都是随性而发,不能说偏爱哪一个,纯水墨很能表现中国画传统的精神,上了颜色呢也自然生动,我创作时就是因为灵感有了,就想用笔墨表现在纸上,都是我自己心性的表达,所以我不能否认它们任何一个,我只能在下次创作时把每一思想情感表达的最好。

Q:那您一直都是学习山水画、中国画是吗?A:是的,我是02年参加的中央美院的山水班,一直跟随陈平老师学习,陈平教授是中央美院的博士生导师,老师自身非常注重诗书画印的教学,对我们的要求更是这样,他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对我影响很深。

艺术家采访提纲-改

艺术家采访提纲-改

约瑟夫-茨比柯维奇采访提纲
1、首先感谢您从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远道而来,对比于澳大利亚,贵阳这座城市带给您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怎样的?会用怎样的关键词来描述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2、在您的水彩画作品中,有很多画作的主题都是侧重于表现城市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致,可否分享一下您对于水彩艺术的情感?是怎样的情怀始终支持着您不断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不断去画画?
3、在您众多的代表作品中,寄托了您怎样的生活理想?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些作品背后的趣事或难忘的经历?
4、我们知道您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很多展览,参加此次活动,看到这么多各国艺术家们创作的水彩艺术作品,有着怎样的触动?同时,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您认为值得分享的观点有哪些?
5、是否会考虑为中国,乃至贵州贵阳这座城市创作一些水彩画作品呢?希望通过作品传达怎样的思考?
6、对于接下来为期4天的采风之旅,有着怎样的期待?有什么话希望与大家分享?。

对话·名家风骨_采访提纲

对话·名家风骨_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2014年3月对话·名家风骨栏目介绍对话·名家风骨栏目是凤凰江苏的核心系列专题,人文团队精心打造的面对面视频访谈栏目,访谈对象为江苏省一线文化名家。

嘉宾简介孙晓云: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书法协会主席,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生于书法世家,3岁习字,每日不辍,作品在国内外书法展中屡获大奖。

专著《书法有法》先后再版11次,发行8万册,创书法理论书籍最高纪录。

书法风格:古典、自然、恬静淡雅、秀敏灵动。

采访提纲第一部分:墨香世家1、孙老师3岁就开始写毛笔字了。

那么小的年纪,一般人连筷子都拿不稳,您怎么拿毛笔呢?2、您出生在书香世家,外祖父是著名文字学家、篆刻家、书法家朱复戡,妈妈和舅舅的字也写得非常好。

这种家门熏陶对您的书法成长影响大吗?3、学习书法最初都是从临摹开始的,小时候临摹谁的帖子?现在的书法风格是怎样形成的?4、能说说小时候学书法的趣事吗?小时候孩子都生性爱玩,没觉得练书法是一件“苦差事”?5、孙老师您现在有这么大的成就,和儿时父母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我们很想和现在的父母分享一下,您父母平时对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严格还是温和?第二部分:女书法家1、孙老师我记得您曾经说过,自己首先是个女人,其次才是书法家以及其他身份。

这句话怎么理解?2、女性的身份,有没有给您的书法艺术道路带来过困扰?3、您也曾经说过,追求的书法境界是“女红”,这怎么理解呢?4、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孙老师从3岁就开始写毛笔字,到现在已经写了50多年了,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估计没有人比孙老师更权威了。

(谈书法中的人生道理)5、孙老师写了这么多年的毛笔字,可以说书法贯穿了您一生。

书法给您的人生带来了什么?您又将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什么?第三部分:贤妻良母1、孙老师我们刚刚提到您的家庭教育。

转换个角色,作为母亲,您如何和孩子相处,有没有好的经验?(对孩子有没有书法上的要求,孩子的其他趣爱好等小问题)2、现在很多“90后”“00后”想法很不一样。

对陈承卫的一篇采访

对陈承卫的一篇采访

爱艺网对艺术家陈承卫的采访1.毕业美院/院校?哪一年?专业画什么题材?----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画具象油画。

2.你的星座是---狮子座3.现在你常居在哪个城市?---北京4.喜欢旅行吗?下一个旅行目的地选哪?---每年都去一两个国家,下次可能是东南亚。

5.你最喜欢中国的哪几个城市?-------北京,上海,杭州6.最喜欢哪个地方的哪道美食?-------没最喜欢的,美食方面相对迟钝。

7.对自己的穿衣有什么要求?-----色彩舒服,面料好点的。

8.每个月看几场电影,哪种风格?-----偶尔看,外国大片9.你有什么特殊或怪异的嗜好吗?-----轻微强迫症和轻微洁癖10.你喜欢或讨厌什么样的人?随便说说,没关系-----不爱评价什么人群,因为我们谁都不了解谁。

11.除了画画还有什么兴趣爱好?----一切与艺术和美相关的事物,比如古董艺术品,比如花花草草。

12.你最近一次写生的地方是?---法国13.你一般的作息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十年如一日的起早摸黑14.有常去的美术馆么,画廊也行?---国内的画廊很少去15.大约每个月看几次画展呢?----很少16.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有17.谈谈你理想中的工作室环境。

---空间够大,安静,光线好,被绿植包围,自己设计。

18.现在是专职画家还是有工作职位?---自由职业画家19.你认为自己的作品风格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都具有,且还会不断变化20.最喜欢的中国绘画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山水人物画。

21.谈谈最喜欢的画家的某幅作品给你带来的深刻感受。

---其实有不少,就举例说伦勃朗的自画像吧,他自画像很多,但是有几幅晚年的自画像有点太牛了,2014年在伦敦看了他晚年回顾展,那太震撼了,印刷品和图片是感受不到的,展厅里的那种光线和肃穆感,能透过画家眼睛,看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似乎又有一点泪花,又有一点顽强,太多情绪在里面了,或者说仁者见仁,至少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情绪,对我来说那真是神品。

10个问题解读艺术家罗苇

10个问题解读艺术家罗苇

7为什么会有把工作室搬进展览现场的想法?
我自己的工作室是一个长方形的展厅,平时会将草稿和每日做的计划往墙上粘贴,并且挂着绘画作品,装置作品和乐器等,工作室场景置入展场其实挺普遍,但这次展览为了更清楚看到我作品背后的思考,生产作品的第一现场,并再展览期间在展厅继续工作,我们把工作室布置在展厅 。
2你如何看待外界对你“跨媒介艺术家”的评价?
我的确在做跨媒介的工作,但如果本身无界,又何必要跨呢,我们从小受教育就分专业,分领域,分系统,结果对别的行业一无所知,每个圈子其实都相对狭隘,我们真应该了解了解音乐家,摄影师,科学家,金融界的人在干什么,东方医学医学是每个穴位都对应到身体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无论使用哪一种媒介,身处哪个领域,都互相有本质的关联,当然,这需要足够精力,强大体力,恒久坚持,才能把媒介无限拓展和运用,不然就丧失了具体行动或流入轻浮,所以这更有趣并具有挑战性,之前和音乐人合作星球音乐,和服装设计师跨界合作星球服装季,和行为艺术家合作剧场系列,和舞者合作新的空间肢体,现在正与较为实验的戏剧团队合作,作品成为戏剧一部分,戏剧最后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我同时参与
8你是如何梳理自己的艺术脉络?
我从大学开始不上课,就做自己的创作。当时最后我把作品拿给导师看时,说,你走得太快了。相反,我其实走得很慢。用很慢的速度,进行创造和梳理,并且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导致变得快了。毕业展呈现了5个系列,从黑暗到发光一共一百张架上作品,包括我写的荒谬故事书和自己做的音乐,和之前新的作品一共两百多件,形成球状结构,意味着自我疗愈的房间。毕业后,逐步进入艺术家群落和艺术圈里,我组织了美院的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讨论成立小组,并做了一次展览,反响很好,同时成立艺术机构,策划了一年的展览,每个展览讨论具体不同的问题。其实这个阶段对我来说是体验和新的尝试,之后,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变成了从艺术家个体,到策展人,到艺术空间,再回到艺术家的身份去看待问题。发现我成为更为专注自己艺术的纯粹的艺术家,而脱离了其他身份,但我开始把自我打开,连接到不同的其他人身上,因此我做了白色剧场,成为网状结构,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孤立的 个体,而是互相产生了关系 ,之后我更多去思考人与宇宙,人类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便开始进行C.P晶体星球项目,做一个毫无束缚的自由世界,然后模拟星球的诞生,衰败与重生,并展开各界讨论。这三个结构的作品实际上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同时开展,互相补充,回过头来看,这个梳理的过程是个非常自然而然候我们在说什么"展出你从2009到2014年作品 ,你觉得作品和自己都有哪些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您是从何时开始从事这门艺术的?
2.您是如何接触和传承到这门手工艺的?
3.这门艺术的学习门槛高吗?
4.您当时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环境如何?
5.这门手工艺学习起来辛苦吗?
6.您认为从事这项艺术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
7.现在有多少学生跟随您学习?他们对这门艺术是什么看法?
8.一般有多少种制作工艺?
9.这门艺术的从业成本高吗?制作原料有讲究吗?
10.现在这项手艺从事的人多吗?
11.您认为这项手工艺的前景如何?
12.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传承或关注这门艺术吗?
13.现在可以学习这门艺术的地方多吗?
14.这门艺术可以向哪些方面从业?
15.现在还一直在沿袭老的制作方法还是一直在推陈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