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合集下载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hybridoma)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制备过程1、免疫动物免疫动物是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致敏B淋巴细胞的过程。

一般选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注射。

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处死小鼠,无菌操作取出脾脏,在平皿内挤压研磨,制备脾细胞悬液。

将准备好的同系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

在聚乙二醇作用下,各种淋巴细胞可与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3、选择性培养选择性培养的目的是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一般采用HAT选择性培养基。

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不能利用补救途径合成DNA而死亡。

未融合的淋巴细胞虽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但其本身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也逐渐死亡。

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

4、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筛选与克隆化在HAT培养基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只有少数是分泌预定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因此,必须进行筛选和克隆化。

通常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采用灵敏、快速、特异的免疫学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扩增。

经过全面鉴定其所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亚类、特异性、亲和力、识别抗原的表位及其分子量后,及时进行冻存。

5、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主要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和体外培养法。

单克隆抗体制备之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制备之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制备之细胞融合细胞融合:⼴义上的细胞融合指两个或者多个细胞的原⽣质体融合形成⼀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义上的细胞融合可以是同种属的细胞发⽣,也可以是不同种属的细胞发⽣。

在单抗制备过程中的细胞融合专指瘤细胞与脾细胞的融合。

在介绍融合技术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髓瘤细胞。

⾻髓瘤细胞的选择在前⾯概述部份就讲到,为了便于筛选出成功融合的杂交瘤细胞,需要选择DNA合成主要途径缺陷型的⾻髓瘤细胞(HGPRT-或TK-)与脾细胞融合,通常是HGPRT-的⾻髓瘤细胞。

要得到这种细胞需要做两件事,第⼀是得到⾻髓瘤细胞,第⼆步是诱导和筛选出HGPRT-的⾻髓瘤细胞。

⼀般可以通过向⼩⿏腹腔内注射碳氢化合物、⽯蜡或者油类物质⽽诱发其产⽣⾻髓瘤细胞,通常的做法是注射降植烷(Pristane,⼜称姥鲛烷)。

诱导出⾻髓瘤后,在⽆菌条件下取出此⾻髓瘤,⽤完全培养基培养⼀段时间后,再⽤8-氮杂鸟嘌呤或者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进⾏筛选即可得到HGPRT-的⾻髓瘤细胞。

对于第⼀步的诱导过程,⽬前只有BALB/C和N2B品系的⼩⿏才具有⾼度的敏感性。

⽬前最常⽤的⾻髓瘤是来⾃BALB/C⼩⿏的,为了减⼩远亲属种系之间的排斥反应,单抗制备中⽤来免疫的动物品系应该与⾻髓瘤来源的品系相同。

1972年,Potter第⼀次从Balb/C⼩⿏中分离⾻髓瘤细胞株MOPC,第⼀次⽤于脾细胞融合的⾻髓瘤细胞株为P3-X63-Ag8,简称X63或P3,它由Milstain 实验室将P3K(源⾃MOPC)细胞系经8-Aza筛选得到。

X63⾃⾝不能分泌完整的免疫球蛋⽩,但是可以合成并分泌γ1重链和κ轻链,因此如果⽤X63⾻髓瘤细胞与脾脏融合,得到的融合细胞除分泌脾细胞的抗体外,还可以分泌X63的γ1链和κ链。

后来⼜从P3K细胞系选育出另⼀变种P3-NS1-Ag4-1,简称NS-1,它不能合成γ1重链,能合成κ轻链,但是合成之后在细胞内降解⽽不能被分泌出来。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

单抗制备流程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现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无限增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

这一技术上的突破不仅为医学与生物学基础研究开创了新纪元,也为临床疾病的诊、防、治提供了新的工具。

制备单克隆抗体包括动物免疫、细胞融合、选择杂交瘤、检测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冻存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要经过几个月的一系列实验步骤,下面按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顺序,逐一介绍其实验方法。

一、细胞融合前准备(一) 免疫方案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案对于细胞融合杂交的成功,获得高质量的McAb至关重要。

一般要在融合前两个月左右确立免疫方案开始初次免疫,免疫方案应根据抗原的特性不同而定。

.1.颗粒性抗原免疫性较强,不加佐剂就可获得很好的免疫效果。

下面以细胞性抗原为例的免疫方案:初次免疫1×107/ ip (腹腔内注射)↓2~3周后第二次免疫1×107/ ip↓3周后\加强免疫(融合前三天) 1×107/ ip或iv(静脉内注射)↓取脾融合2.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弱,一般要加佐剂,常用佐剂: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

要求抗原和佐剂等体积混合在一起,研磨成油包水的乳糜状,放一滴在水面上不易马上扩散呈小滴状表明已达到油包水的状态。

商品化福氏完全佐剂在使用前须振摇,使沉淀的分枝杆菌充分混匀。

初次免疫 Ag 1~50μg 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多点注射│(一般~1ml /点)^↓3周后第二次免疫剂量同上,加福氏不完全佐剂皮下或ip│(ip剂量不宜超过↓3周后第三次免疫剂量同上,不加佐剂,ip}│ (5~7天后采血测其效价,检测免疫效果)↓2~3周后加强免疫,剂量50~500μg为宜,ip或iv↓3天后取脾融合目前,用于可溶性抗原(特别是一些弱抗原)的免疫方案也不断有所更新,如①将可溶性抗原颗粒化或固相化,一方面增强了抗原的免疫原性,另一方面可降低抗原的使用量。

3.细胞融合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细胞融合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恶性增殖的转化细胞,只要营养条件
适合可永远分裂和存活——长命细胞。
经筛选与驯化,现已建立多种骨髓瘤 细胞株——没有抗体分泌物。
2. 细胞融合技术:
分泌抗体 短命 脾细胞 (B淋巴细胞) 长命 不分泌抗体 骨髓瘤细 胞 分泌抗体 长命 杂交瘤细 胞
Köhler和Milstein, 1975
1984年Nobel医学奖
外源性途径(旁路途径)
谷氨酰胺 or 单磷酸尿苷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A
DNA
T
内源性途径(主要途径) 外源性途径(旁路途径) 胸腺嘧啶激酶 ( TK ) (Thymidine kinase)
B淋巴细胞: HGPRT+, TK+ 骨髓瘤细胞: HGPRT-, TK-
存活
死亡
单克隆抗体技术操作流程
目的:
触1分钟;
(4)加9ml 培养液,离心沉淀,吸去上清液; (5)加5ml 培养液,分别接种5个直径60mm平皿,每个 平皿加培养液至 5ml,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6)6—24小时后,换成选择培养液筛选杂交细胞。
电融合法
电融合法是80年代出现的细胞融合技术,在直流电 脉冲的诱导下,细胞膜表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生改变, 使异种细胞粘合并发生质膜瞬间破裂,进而质膜开始连 接,直到闭和成完整的膜,形成融合体。
150ul/孔 A、B
+3.6ml M
2个cell/孔 1个cell/孔
150ul/孔 C、D
+3.6ml M
150ul/孔 E、F、 G、H
0.5个cell/孔
6.杂交瘤细胞的鉴定
染 色 体 核 型 分 析
大规模培养——批量生产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及注意事项

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及注意事项

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及注意事项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指由单一B细胞克隆分离得到的抗体,其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瘤技术和重组DNA技术。

以下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一:抗原免疫1.选择合适的抗原:根据需要检测的分子或细胞表面标志物,选择合适的抗原。

2.免疫动物: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兔子等。

选择适合的动物后,根据抗原的种类和免疫动物对该抗原的敏感性,设计免疫方案。

3.免疫计划:免疫计划包括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和免疫次数等。

通常先进行原位免疫,然后再以单体或混合抗原进行体内免疫。

步骤二:细胞融合1.收集脾细胞:在最佳时期,解剖免疫动物,取出脾脏。

2.细胞培养:将收集的脾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中培养,以供细胞融合使用。

3.准备骨髓瘤细胞:选择合适的骨髓瘤细胞,例如NS0或SP2/0等。

将其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4.细胞融合:在抗原刺激下,将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以一定比例混合,用聚乙烯醇或其他化合物促进细胞融合。

步骤三:细胞筛选与扩展1. HT增重培养:用含有hprt缺陷的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以选择杂交瘤细胞。

2. Limited Dilution扩展:以一细胞一孔的方式将杂交瘤细胞进行有限稀释,使其实现单克隆化。

3.细胞培养:将单克隆细胞株移植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和扩增。

步骤四:单克隆抗体鉴定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ELISA方法筛选单克隆细胞株,检测其抗原特异性。

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单克隆抗体应用于细胞和组织切片,检测其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的反应。

3.流式细胞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单克隆抗体与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结合情况。

步骤五:单克隆抗体生产与纯化1.细胞培养:将单克隆细胞株培养扩增至一定程度。

2.抗体收集:将培养上清液进行抗体收集。

3.纯化与浓缩:利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技术,对抗体进行纯化和浓缩。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来源于单一B细胞克隆的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其制备流程主要包括免疫原制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筛选和鉴定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

1. 免疫原制备。

首先需要准备纯化的抗原蛋白,可以是蛋白质、多肽、细胞膜蛋白等。

抗原蛋白的纯度和活性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纯化和活性检测。

通常采用亲和层析、离心、电泳等方法进行抗原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2. 动物免疫。

将纯化的抗原蛋白注射到小鼠或兔子等动物的体内,诱导其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免疫程序,监测抗体滴度,以及合理调整免疫方案,以提高单克隆抗体的产量和质量。

3. 细胞融合。

从免疫动物中获取脾细胞或骨髓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SP2/0、NS-1等)进行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具有较高的产抗体能力,能够长期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

4. 筛选和鉴定。

通过ELISA、免疫印迹、细胞免疫荧光等方法对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筛选和鉴定。

筛选出特异性较强的单克隆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亚克隆的鉴定,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5. 扩大培养和纯化。

将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上清液。

然后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制剂。

总结。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条件,确保单克隆抗体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上述步骤的实施,可以获得高效、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引言单克隆抗体是一类由单个免疫细胞分泌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等领域。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是确保其质量和效力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单克隆抗体的鉴定方法和流程。

一、单克隆抗体的来源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免疫原注射和细胞融合。

免疫原注射是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细胞融合是将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可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

二、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特异性是评估单克隆抗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等技术。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将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然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来评估其特异性和亲和力。

三、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指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

常用的亲和力鉴定方法包括ELISA、流式细胞术和生物传感等技术。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变化抗原的浓度或稀释单克隆抗体的方式来评估其亲和力。

四、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稳定性是评估单克隆抗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稳定性鉴定方法包括温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长期保存稳定性等。

其中,温度稳定性可以通过将单克隆抗体暴露在不同温度下,然后检测其活性的变化来评估。

五、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纯度纯度是评估单克隆抗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纯度鉴定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技术。

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检测单克隆抗体与其他蛋白质的分离情况来评估其纯度。

六、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性交叉反应性是指单克隆抗体与非目标抗原结合的能力。

常用的交叉反应性鉴定方法包括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等技术。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将非目标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然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来评估其交叉反应性。

七、鉴定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广泛,包括医学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等领域。

第5章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共114张PPT)

第5章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共114张PPT)

×100%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细胞融合基本过程
1. 去除细胞壁以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
2. 诱导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细胞相互靠近
形成细胞桥 – 最关键的一步
胞质渗透 细胞核融合
3. 筛选,培养,促进细胞分裂,分化,
4. 从细胞团,愈伤组织到最后成株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动物细胞融合基本过程
硫由酸淋铵 巴沉器淀官法、组织–、细中胞共枢同构免成疫。 器官:骨髓、胸腺、(鸟、禽)法氏囊
电融合诱导法原理示意图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电融合优点: 融合效率高,可达50~80% 产生杂交细胞的频率高,是PEG法的100倍。
操作简便、稳定,但需设备。 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操作。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融合率
融合率=
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总数
视野内全部细胞的细胞核总数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融合过程:
1. 病毒颗粒附着细胞膜上起搭桥作用,使细胞粘着成堆,在4℃冰
浴中细胞紧密靠近,但不发生融合。 2. 37 ℃温浴后,粘结部位的细胞膜破坏,形成通道,细胞质流通、融汇。
3. 病毒颗粒进入细胞质,此时两个细胞合并、变圆,完成融合,全过程 约15~30分钟。
膜融合过程大体概括为两大阶段:首先是两膜脂相互聚合和 接触,其次是接触部位的局部脱水,形成不稳定中间结构,使 膜脂发生混合而最终导致膜的融合。
显微镜下细胞融合 过程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初步分析 可能是由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PEG分子和原生质体表面的负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孔板
方思法考::克请隆根化培据养资+料抗设体检计测 方案选出能产生专一抗 结体果的:杂能交产瘤生细专一胞抗。体的杂交
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选择性培养基 克隆化培养
筛选1 多种杂交 瘤细胞
归纳提升: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两次 筛选的方法、目的?
专一抗体 检验阳性
筛选2
产生专一 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
回顾体液免疫过程
浆细胞
思考1:传统的生产 抗体方法是?
— 把某种抗原反复注射 到动物体内,然后从动物 血清中分离出所需抗体。
思考2:用该方法生产 抗体有什么缺点?
— 产量低,纯度低,且 抗体的特异性差。
如何制备纯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1个B细胞
B细胞群
大量专一抗体
思考:
1.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
免疫原理,细胞融合原理和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2.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仅具有B细 胞分泌抗体的能力,而且还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而可以获 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两次筛选的方法和目的?
(1)用选择性培养基,选出多种杂交瘤细胞;
融合的方法 去壁后诱导原生质 体融合
诱导方法
物理(离心、振荡、 电刺激) 化学(聚乙二醇)
用途
获得杂种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 诱导细胞融合
物理、化学方法 (同左) 灭活的病毒
制备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注射抗原
B细胞
融合
骨髓瘤细胞
注射抗原的目的是 什么?
诱导产生相应的 效应B细胞
1.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形成B 细胞群,需要用到什么技术?
2.对B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可行 吗?为什么?
3.哪种细胞可以大量增殖呢?
4.如何获得既能产生专一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呢?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专一、 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
设计方案2:
一种特定B细胞
+ 骨髓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选择性培养基 筛选1
多种杂交
克隆化培养
瘤细胞
培养杂交瘤细胞的 方法有哪两种?
专一抗体检 验阳性
筛选2
产生专一性抗体的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 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并可大量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应用主要有: 1、作为诊断试剂
(如同位素标记单克 隆抗体,可诊断肿瘤、
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心血管畸形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注射抗原
B细胞
骨髓瘤细胞
融合
诱导细胞融合后,培养
基中有几类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
资料分析1:细胞内DNA复制有D和S两条途径,其
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B淋巴细胞中有这两条DNA 合成途径,但体外培养时一般不会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 胞中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
2014•新课标Ⅰ,40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 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 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 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 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 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课堂小结
动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
基础
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 动物细 动物细 核移植 胞培养 胞融合 技术
原理 细胞增 细胞膜 动物细 殖 具有流 胞核的 动性 全能性
结果 细胞或细 杂交细 克隆动
胞产物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 植物体细 织培养 胞杂交
植物细 胞全能

细胞膜具 有流动性 、植物细 胞全能性
既能分泌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
诱导细胞融合需 要什么技术?
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大量的化学性质单一的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诱导的手段?
灭活病毒、PEG、电激 等
融合成功的标志:细胞核 融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融合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的全能性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相结合, 制成“生物导弹”。
“生物导弹” =单克隆抗体+药物
构建概念模型
1.完成学案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流程图
分组展示
记忆整合
1.背诵记忆以下问题,同位间相互检测
(1)为何要给小鼠注射抗原?获取的B淋巴细胞只有一种吗? (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3)如何诱导诱导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后,培养基中有几类细胞?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方法、目的分别是什么 ? (5)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6)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方法有哪两种? (7)制备过程采用了哪些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8)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方思案考::选请择根培据养资基料培设养计 (方即案加选入出氨杂基交嘌瘤呤细)胞。
结果:杂交瘤细胞
多杂种交杂瘤交细瘤胞细胞
选出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 同一种抗体吗?为什么?
资料分析2:(1)多孔细胞培养板:将细胞培养液稀释 后,转移到多孔细胞培养板上,使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 通过培养让其增殖。
(2)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
植物体 杂种植株
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考纲要求
2.2.2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 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和评价。
回顾: 1、抗体的化学本质? 2、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
C.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与肌瘤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D.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变式训练 1、完成步步高243页第2题
2.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大量制备,已被广 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H7N9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 图所示:
体验高考 1、完成步步高244页第3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 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 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 B淋巴细胞的是__小鼠,理由是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 廇细胞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选出能产生特定(单一或相应)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大量制备
巩固训练
1、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 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 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B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并与特异性结 合,可以起到诊断、治疗疾病的效果。
小资料:2010年全球治疗用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销售总额达 到440亿美元,如果加上100亿美元的单抗诊断和研究试 剂,单抗药物的市场总量达到550亿美元。2011年单抗药 物的市场总量已经达到628亿美元。到2015年,全球单克 隆抗体药销售额达980亿美元。我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从 无到有,并且在我国医药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 前我国单抗市场规模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
B.没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没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D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 操作步骤基本相同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3.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培育的杂交细胞是 D
A.由小鼠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融合
B.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