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蝶恋花(欧阳修)

合集下载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翻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翻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及翻译《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下面是其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宋代: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赏析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此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

①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②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滩头风浪晚。

③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注释】①越女:越地少女,泛指江南水乡的姑娘。

越本为古国名,国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②金钏(chuan串):金手镯。

③鸂鶒(xi chi西斥):水鸟,类似鸳鸯,而色多紫,俗称紫鸳鸯。

【译文】俊俏的水乡姑娘,正在秋水江畔采莲。

罗衣轻软,衫袖紧窄,服饰那么可体雅淡。

一双手镯忽上忽下,象对小鸟在袖里时隐时现。

手摘花枝临流照影,只见水中人面似花,花似人面。

蓦然心动,思绪就象那拗断莲梗拉出千丝般纷乱。

一对紫鸳鸯相依相偎栖歇在河滩,风浪骤起天色已经昏暗。

夜雾渐渐加重,远处飘着轻轻的炊烟。

环顾四周。

同来的伙伴一个都不见。

只听到隐约的歌声随着归船越行越远。

一片离别的愁思无端涌起,迷漫在黄昏的江水南岸。

【赏析】这首采莲词以采莲女为描绘中心,写她的美好,写她的情思,很耐人寻味。

她和女伴们一起划船去采莲。

穿着窄袖的罗衫,显得身姿婀娜又矫健。

采莲时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象舞蹈一样富有韵律,引人入胜。

一对手镯也在衣袖中闪闪烁烁,忽隐急露,更显得活泼多姿,美妙难言。

她又是那样敏锐善感,对着江流倒影,看到自己娇美如莲的姿容,情不自禁心有所动。

她想了些什么呢?词人没有明说,但从词中所言“芳心”、“鸂鶒”来看,我们猜测可能与她的恋情有关。

而我们所能确知的,是她一定呆呆地、默默地沉思了很久。

忘了摘莲,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直到同伴失散,天色昏暗,风浪骤起,涌动小船,她才蓦然惊醒。

这才发现小船随波逐流已经漂得很远,而女伴们早已满载而返,只有她们无忧无虑的歌声还隐隐约约能够听见。

在这苍茫的暮色中,隐秘的心事再加上离群的孤独,她那份愁思不禁更加浓重,以至溢出身心,迷漫充斥了整个江岸。

美丽的姑娘去采美丽的荷花,这本来就是个意境无比美好的诗题,而词人又挑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格外温婉多情的姑娘来突出表现。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宋词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宋词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宋词译文及赏析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欧阳修所写的这一首宋词《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作者: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注释】①闲情:闲散之情。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②病酒:饮酒沉醉如病,醉酒。

③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④青芜:丛生青草。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作品简介】《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由欧阳修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由伤春而引发的抒情之作。

所抒的是难以实指的浓重的感伤之情。

第一句以反诘的语气直接抒情,意谓尽管久已想将人生的惆怅抛到一边去,可每逢春天,惆怅依旧。

接着对“惆怅”加以具体说明:天天在花前喝醉,眼见得镜里朱颜变得憔悴瘦损,但也在所不辞。

下阕开头是对“春来惆怅”的申说。

新草新柳本应给人以新的希望,可词人所得到的,只是“新愁”而已!而且“年年”如此,这就成为人生忧患了。

何以会如此?则启人思索。

最后以场景作结,更具魅力。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译文】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赏析】这首词写恋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以独特的的笔法写尽了一个“愁”字。

《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

《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

《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欧阳修的一篇词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蝶恋花》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

“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

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欧阳修《蝶恋花 越女采莲》的宋词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 越女采莲》的宋词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的宋词赏析1. 原文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2. 译文秋水湖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

她穿着轻盈的罗衣,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现。

她的容颜倒映在水中,与莲花争艳。

她伸手摘取莲花,却不料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转眼间,天色已晚,鸂鶒滩头风浪渐起。

暮色苍茫,烟雾缭绕,她找不到同来的伙伴。

此时,远处传来隐隐的歌声,伴随着归船的桨声渐行渐远。

她心中涌起一股离愁,洒落在江南岸边。

3. 注释●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窄袖轻罗:形容女子衣袖窄小、轻盈,穿着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金钏: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照影摘花花似面:采莲女子临水照影,伸手摘花,觉得花如人面,不忍去摘。

●芳心只共丝争乱:芳心,形容姑娘们美好的心灵。

丝,指采摘莲花拗断莲梗时从断口中拉出来的丝。

此句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

●鸂鶒(xīchì):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归棹(zhào):归船。

4.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他的诗词语言流畅自然,婉丽多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背景故事这首词可能作于欧阳修被贬湖北宜昌担任县令期间。

当时,他因直言得罪宰相而被贬,心情郁闷。

在秋日的湖畔,他目睹了越女采莲的情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词中通过描写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寄托了作者内心的相思离愁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6. 古诗讲解这首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这是一首深闺佳人的伤春词。

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蝶恋花》宋代:欧阳修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译文从楼阁归来,才发现今年的春天又迟到了。

燕子双双齐飞,垂柳低软,桃花已经凋零残败。

落花像撩人的细雨洒满了半空,和风习习充满了庭院。

独自皱眉,满怀的愁苦没有人能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靠着栏杆,心思如麻又烦乱。

芳草萋萋,回忆了一番江南岸。

清风明月没有感情,暗将人的模样改变,昔日的游览如梦一样,哪里经受得起重提?我这里白白地极度悲痛。

注释①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本名《鹊踏枝》。

晏殊词改今名。

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②画阁:华美的楼阁。

③桃花浅:是说春晚桃花开残,树上的花朵显得稀薄了。

④细雨:小雨。

⑤愁眉:发愁时皱着的眉头。

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

”敛尽:收拾、整理干净。

⑥心绪: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绵:草木茂密繁盛。

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⑧暗换:不知不觉地更换。

⑨旧游:昔日的游览赏析上片侧重描写女主人公从画阁归来所见的晚春景象。

首句一声“春又晚”的叹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从这两句可见归者是独归,所以用此景反衬孤独。

“细雨满天风满院”此句既是写景,又衬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绵密的情感。

“柳软”、“细雨”两句,具体描写晚春时节令人伤心的风雨落花景象。

“愁眉敛尽无人见”将女主人公的形象画进了这幅残春风景图中,人景交融,凸显了他的忧愁孤独之状。

此片情景交融,将人的哀婉之情融进残春风雨中。

下片主要写主人公的伤离怨别之情。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元稹,号五瘟神,洛阳人,湖南醴陵(今湖南衡阳)人,是一位著名的唐代文学家,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受人尊敬的文学家。

欧阳修擅长诗文写作,尤以词作不及诗,擅长《五绝》,最出名的诗是《蝶恋花》。

《蝶恋花》发表在《唐诗三百首》中,充分表现了欧阳修的绝笔写意,文采灵动,语言清新,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令读者回味无穷。

《蝶恋花》原文如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蝶和花之间的恋情,是一段温馨又自然的浪漫故事。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浓郁的温情和自然之美包含在诗中。

此诗歌题即为“蝶恋花”,诗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引子,形象描绘出一只春蚕丝绵绵不休地织着自己的宿命,直至死亡,又象征着蝴蝶与花之间的不朽之爱,表达出蝴蝶“无心恋花”的奋不顾身的爱情。

“蜡炬成灰泪始干”紧接其后,把蝴蝶的牺牲性爱情描绘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则是对蝴蝶生命的淡然象征。

从理解来看,这首诗凝重、深沉,它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理念,同时暗指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真理。

这首诗象征了爱情的倔强与牺牲,深沉而又能激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极其感动和体悟。

欧阳修的词字里有一种现实的情思铺陈,歌颂的形式中既有生活的运用,也有宗教崇拜的寄想。

他的词赋用一种抒情的语汇,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意境,贴近实际,而又有着抽象的精神境界,令人倍受感动和激发思考。

可以说,他的文学思想比他的作品更加深远,受到大家的喜爱。

总而言之,欧阳修的《蝶恋花》凸显了他深邃的文学思想,同时表达出对爱情真挚的热爱,无不能感动和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犹如一首优美的老歌,洋溢着爱情永恒不变的美好精神,让人深深被所感受到的神秘魅力所吸引。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主人公的愁绪。

他问道:“谁道闲情抛弃久?”意思是,谁说我已经把闲情逸致抛弃了很久?接下来,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惆怅之情依然如故。

我每天在花前饮酒,沉醉其中,甚至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益憔悴的容颜。

在这里,“病酒”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因忧愁而借酒消愁的状态,“不辞镜里朱颜瘦”则表现了他对忧愁的执着和无奈。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河岸边的青草和堤岸上的柳树,你们可知道,我的新愁为何年年都有?这里的“新愁”既指春天的景色依旧,而自己的忧愁却没有减轻,也暗指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画面。

主人公独自站立在小桥上,风吹满袖,周围是平林和新月,人们已经归家,而他却还在独自承受着忧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忧愁的无奈。

词中的“闲情”并非真的闲适之情,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和烦闷。

欧阳修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例如,上阕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花和酒的意象来烘托主人公的忧愁;下阕中的“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青芜和堤柳以人的情感,使它们成为主人公忧愁的象征。

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对仗、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整首词更加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

欧阳修的《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

它通过对闲情、忧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 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 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 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 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 帘幕严密,愈见其深。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 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 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 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 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 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 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 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 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美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张中
花欧


昊(

4
) 班
蝶恋花
3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 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 文学家、史学家。主要成就: 参与纂写 《新唐书》、《五代史》。代表作品: 《醉翁亭记》,《秋声赋》。
赏析
• 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 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 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 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 暗淡萧索。
• 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 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 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 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 飞过秋千去。”这两句一直为后人激赏。“花不 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 “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乱红”意象既是下景 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
化蝶
谢谢大家和我一起欣赏这首优 美的词!
• 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 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 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赏析
•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 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 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 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 感情寄托到 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 之感。

• .



• .

泪 住门 楼 玉 数杨
眼 问 花 花 不 语 ,
掩 高勒 黄雨不雕 昏横见鞍 ,风章游 无狂台冶 计三路处 留月 , 春暮
.
柳 堆 烟 , 帘 幕 无 重
庭 院 深 深 深 几 许 ,
蝶 恋 花
赏析
•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 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 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 千古的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