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诗词阅读答案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

《蝶恋花》阅读题目及答案分析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释: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联系全词及写作背景,你从“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中读到哪些隐含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解析]①园林富丽,春色迷人,但“似此”二字却流露出这好风景已与自己无关的感受。
因为词人遭遇贬谪外放,虽然重回汴京,又到旧时园林,但已物是人非,词人临老,妻子过世,再无欣赏“好风景"的心情了。
②“流落归来”看似轻轻一笔,却内涵丰富,概括了词人七年的迁谪生涯,包蕴无穷的辛酸。
(2)把上下阕对照读,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
[解析]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上阕的乐景反衬下阕的哀情;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无数,赏心悦目,令人留连;但词人对之只是“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境况凄凉孤寂,苍茫暮色与垂老之人,令人悲徊不已。
情景之间形成强烈反衬。
(或“写景设色愈是富丽,就愈反衬出词人心情的黯淡凄凉”)其他答案:象征手法(或比喻手法)。
首句写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象征(比喻)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天晴虽可喜,但夕阳黄昏义可悲,这又比喻了被贬之人被召固然可喜,但人生已垂暮又可悲的现实。
[诗词简析]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
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
”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
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
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
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二句更需玩味。
《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赏析及阅读答案篇一: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王士祯啼碎春花莺燕语。
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
欲乞放晴春不许,黄昏更下廉纤雨①。
春去应知郎去处。
好属②春光,共向郎边去。
毕竟③春归人独住,淡烟芳草千重路。
注释①廉纤雨:连绵细雨。
②属:通“嘱”,嘱托。
③毕竟:最终,终归。
(1)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啼碎春花莺燕语”中“碎”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
(5分)答:参考答案:12.(1)答:“碎”字,写春花被莺燕的啼鸣揉碎,貌似责备莺燕,实则描写出春景已残、春花凋零的凄凉之景,衬托出闺妇因离愁别绪而痛楚心碎的情感。
【答题要点:指代义、情感义、修辞义;花碎→心碎,如能答出用了夸张更好】(2)答:①拟人手法。
作者把春光拟人化,乞求它放晴而未许,又说春光知道郎君的去处,嘱咐春光,要与它一起去寻郎,在对春光的埋怨和托付中,表达了深切的闺妇思郎之情。
②衬托(或情景交融)手法。
词中描写了春残花谢、黄昏细雨、烟霾漠漠、芳草阻路的情景,以哀景写哀情,景中含情,衬托出孤寂伤感、愁情难遣的深情来。
篇二: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沈谦在《填词杂说》里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伤春暮、怀人。
“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意对即可)篇三:王洗的蝶恋花阅读答案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开头一句是写景,特别是对“青杏”的描写,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因为“残红”而生的伤感之情。
B.词上阕描写了一组初春景象,虽有些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词人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也是词人此时心境的写照。
C.词中“墙里”、“墙外”分别重复,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D.词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心生惆怅。
作者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的心绪。
E.综观全词,词人表达了一种欲奋发有为而不得的伤感之情,这也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
2.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
(6分)参考答案1.B、E.(B给2分、E给3分,多选给0分)解析:B项“初春景象”错误,应是暮春景象,E项“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分析错误,应是意境朦胧,语言含蓄婉转。
2.“褪”字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
(2分)点明时间在暮春(2分),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2分)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古代诗歌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贵州高考模拟)

2022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满满滩头风浪晚。
露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三句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明净的秋水畔,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
B.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采莲女绰约的风姿和婀娜的身影。
C.下片开头三句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暮色苍茫中,采莲女寻找伙伴,神色焦急。
D.“隐隐歌声归棹远”写采莲女没有找到伙伴,便唱着采莲曲归去,留下一湖歌声。
15.“照影摘花花似面”一句极富画面感,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直截了当地指出“师”的作用。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回顾了蜀道艰难的开凿过程。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景雄奇壮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滔滔的江流,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4.D15.“照影摘花花似面”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
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少女采莲的场景富有画面感。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写采莲女没有找到伙伴”错误。
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照影摘花花似面”,意思是:采莲女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
此句富有层次感,动作性很强:美丽的少女先是临水照影,然后伸手采莲,最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
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蝶恋花阅读赏析及答案蝶恋花①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
(2分)②借用汉代杨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2分)(4分。
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赏析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词中表现了对抗金前线戎马生活的怀念,和对抗敌重任无人可以托付的感叹。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qióng 蟋蟀]在夜间鸣叫。
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sì]”,旅途的愁绪。
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
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黯[àn]”是暗淡的意思。
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
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
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
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
“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
“盘”是回旋的意思。
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
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
蝶恋花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
(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2分)(4分。
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注释译文: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
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
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
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黯[àn]”是暗淡的意思。
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
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
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
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
“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
“盘”是回旋的意思。
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
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
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蝶恋花阅读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蝶恋花福州横山阁李弥逊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
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
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李弥逊(1089-1153),连江(今属福建)人。
曾任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一系列地方官。
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
此词是作者归隐后览横山阁有感抒怀。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2.此词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
(6分)参考答案1.词人由远及进,动静结合,(2分)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
(1分)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整个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2分)2.词人直抒胸臆,(2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2分)阅读练习二:(1)简要分析缕字的妙处。
(2分)(2)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4分)(3)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江水的.蜿蜒。
(2)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2分)词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1分)描绘出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1分)(3)词人直抒胸臆,(1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2分)【注释】江:指闽江。
南台:山名,福州城南,下临闽江,又称钓台山。
榕叶:榕树叶。
福州多榕树,又榕城一称。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鱼捉虾,又叫鹭鸶。
疏帘:窗帘。
天尺五:离天五尺,形容乌石山的楼台高拔摩天。
实际的乌石山海高度仅86米。
欧阳修《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
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
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睡起夕阳迷醉眼”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愁情。
B. “瘦觉玉肌罗带缓”是通过写人瘦衣宽表现主人公深受思念之情的折磨。
C.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正值早春,亮丽的景物,消减了主人公内心的烦躁不安。
D. 末二句是说,望眼欲穿也收不到来信,其实即使有信也不行,因为见信不如见面。
15. 本词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6分)
14.C 试题分析:并没有消减主人公的烦躁不安。
15. 景色:冬雪有了融化的迹象,而梅花开始绽放。
梅花和
白雪互相映衬,喜鹊绕着花朵飞来飞去。
(2分)这首词抓住了梅、雪、喜鹊这三个意象,描绘了一幅色彩洁净而又美丽的冬末春初景象。
(1分)
作用: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下文主人公睡醒之后的愁绪。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蝶恋花》诗词阅读答案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玉勒:美玉镶的带嚼子的马笼头。
雕鞍:雕绘花饰的马鞍。
玉勒雕鞍,代指华贵的车马。
游冶:指留连妓馆,狎艳游乐。
章台路:原指汉代长安城西南街,代称游冶之地。
1)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答案: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景象,把这个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气氛渲染得特别浓重。
(2分,两个角度各1分。
)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作具体赏析。
(5分)
答案:开篇写“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表现女主人公独处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邃环境中身心的压抑与禁锢。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
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现实,从而真切地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
(5分,从两处分析,各2分,语言表达1分。
)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