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的优秀教案
欧阳修蝶恋花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优秀教案学科领域:高中语文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2.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主题思想的解读;3.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难点:1. 诗歌中深奥词语的理解;2. 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3. 诗歌艺术特色的领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诗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原文及注释;2.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3. 教学PPT或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准备:1. 预习诗歌,了解作者背景;2. 查阅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诗歌;3.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欧阳修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原文诵读(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停顿、把握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字词解析(10分钟)教师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词语,翻译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主题解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提炼主题思想,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诗人的人生感悟。
5. 艺术特色分析(5分钟)教师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及艺术风格,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美学价值。
6. 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背诵并默写《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3. 分析并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其他类似诗歌,提高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画面,提高审美情趣。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案

[思考]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的闺阁怨妇的形象.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与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拓展阅读
《破阵子》和《蝶恋花》都写春景,他们有何异同?
同:都写落花,《破阵子》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异: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2.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②主人公见花被风雨摧残,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而落泪,泪眼问花,花儿却不说话,花儿已经幻化为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冷漠③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人同情的悲苦和孤独.
[鉴赏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春"字如何理解?语意双关,表面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2.这几句写了哪几个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雨、风;三月;门、黄昏;春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蝶恋花·欧阳修》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蝶恋花·欧阳修》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词的美感。
2. 教学难点:掌握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蝶恋花·欧阳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作者背景、诗词意境等;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蝶恋花·欧阳修》,了解作者背景,尝试理解诗词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蝶恋花·欧阳修》的全文,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的、作者和韵律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
3. 对比分析:将《蝶恋花·欧阳修》与其他诗词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蝶恋花·欧阳修》,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关于《蝶恋花·欧阳修》的读后感或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等,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注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蝶恋花·欧阳修》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作品背景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欧阳修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选读其其他诗词,进一步了解其文学地位和影响。
2. 文化知识拓展:为学生讲解与《蝶恋花·欧阳修》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花卉的象征意义、诗词中的传统意象等。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教案标题:蝶恋花欧阳修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蝶恋花欧阳修的背景和作品特点;2. 分析蝶恋花欧阳修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意义;3. 学习欧阳修的诗歌鉴赏方法;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蝶恋花欧阳修的背景介绍;2. 蝶恋花欧阳修的作品选读;3. 蝶恋花欧阳修的诗歌创作风格分析;4. 欧阳修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5. 学生的写作训练。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蝶恋花欧阳修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蝶恋花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欧阳修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第三步:作品选读(15分钟)教师选择蝶恋花欧阳修的几首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第四步:创作风格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蝶恋花欧阳修的诗歌创作风格,包括语言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第五步:诗歌鉴赏方法教学(15分钟)教师介绍欧阳修的诗歌鉴赏方法,如对比、象征、意境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第六步:写作训练(2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欧阳修的诗歌鉴赏方法,写一篇关于蝶恋花欧阳修的作品的评论或仿写。
第七步: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巩固学生对蝶恋花欧阳修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蝶恋花欧阳修的生平和作品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能够分析蝶恋花欧阳修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意义;3. 学生能够运用欧阳修的诗歌鉴赏方法进行作品评论或仿写;4.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有所提高。
教学资源:1. 蝶恋花欧阳修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2. 欧阳修的诗歌选集;3. 笔记本、纸张和笔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欧阳修的其他作品阅读和研究;2. 开展欧阳修诗歌鉴赏比赛或演讲比赛;3. 探讨欧阳修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如苏轼、王安石等。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蝶恋花》中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
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蝶恋花》欧阳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回忆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深深深”三字有什么妙处?“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
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蝶恋花》公开课教案

《蝶恋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蝶恋花》的基本词牌、格律和韵律特点;(2)通过分析诗句,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意境;(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蝶恋花》的艺术特色;(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感;(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珍惜美好生活;(3)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蝶恋花》的词牌特点、格律和韵律;(2)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意境;(3)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2)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蝶恋花》的作者及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欣赏的状态。
2. 知识讲解:(1)讲解《蝶恋花》的词牌特点、格律和韵律;(2)分析诗句,揭示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意境;(3)教授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3. 实例分析:(1)对比分析其他类似词牌的诗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蝶恋花》;(2)分析经典诗句,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感。
4. 实践环节:(1)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2)鼓励学生分享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诗词作品,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3. 课后反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评价及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蝶恋花》及相关诗词资料;2. 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蝶恋花》的词牌特点、格律和韵律;3. 参考资料:其他类似词牌的诗词、诗词鉴赏书籍等。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蝶恋花》欧阳修教案(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蝶恋花》欧阳修教案《蝶恋花》欧阳修教案《蝶恋花》欧阳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回忆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庭院#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三字有什么妙处?“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
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蝶恋花》公开课教案

《蝶恋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蝶恋花》,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分析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韵律、意象、情感的分析。
2. 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感悟,文学常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关于蝴蝶和花朵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诗歌讲解:讲解《蝶恋花》的背景、作者、诗歌韵律、意象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诗歌朗诵: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蝶恋花》。
2. 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观后感,内容包括诗歌的意象、情感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歌的意象、情感、韵律等。
2.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讨论、朗诵等。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背诵和观后感写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蝶恋花》及相关诗歌解析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动画、音乐等。
3.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学生预习《蝶恋花》。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蝶恋花》的背景、作者、诗歌韵律等。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
3. 朗诵法:学生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类似诗歌,加深学生对《蝶恋花》的理解。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动画引入蝴蝶和花朵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诗歌讲解:讲解《蝶恋花》的背景、作者、诗歌韵律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诗歌朗诵: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蝶恋花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回忆和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
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深深深”三字有什么妙处?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更加深入和强化。
暗示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板书:景深情深意境深】
【我们先来看看景写的深】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所作
了精心的安排。
庭院幽深、空旷,现在讲到了院中景,“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这一个“堆”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词人又将镜头摇向了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
又是一重,这一个“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
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
着一“怨”字。
】
【板书:情深:怨】
【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玉勒雕鞍游冶处,楼
高不见章台路。
”
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
词人没有让你立刻看到深闺的女子,而是把你的视线转到她丈夫那里。
这里丈夫的享乐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
这里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造足了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
着一“恨”字。
【板书:恨】
下片写情,请通常也是和景结合的,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雨横(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春”字如何理解?
“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
己的青春年华。
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
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
这句话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着一“伤”字。
【板书:伤】(既感伤春天留不住,也感伤自己青春易逝,容颜不再)
于是她感到无奈只好把情感寄托在和她同命相连的的花。
“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两句包含了无限的伤春之感。
清人毛先舒评曰:“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
作词者大抵意
曾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
或欲举其似,
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
【板书:层深而浑成】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
是难以兼具的,但欧阳修词的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了。
所谓“意欲层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层层深入,步步开掘。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
第一层女主人公因话而有泪。
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
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
累因愁苦而至,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
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
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是不理解他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闷。
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总结: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
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这又是本片的一大特色。
2、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3、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和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境,最后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词的意境深。
从环境、时间这两点分别怎样体现意境深的?
从环境来说,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留春住”。
四、扩展延伸:
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
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
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
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
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
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
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然清新的气息。
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
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
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
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
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板书设计:
景深
情深:怨—恨—伤—苦
意境深
六、布置作业:
背诵《蝶恋花》
七、教学反思:
开头问学生这首词讲什么内容,学生很难一下子回答出来,所以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三方面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欧阳修蝶恋花的优秀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