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为初中七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探究“成长与追梦”话题所设计的。

《少年有梦》是一篇优秀的中学生励志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在通过自我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发展的人生梦想的故事。

意在帮助学生了解“拼搏、奋斗、追梦”的理念和重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挖掘潜力,拓展未来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格局和视野。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追梦。

2.知道追梦需要的自信,勇气和努力。

3.知道成功的不易及背后的付出。

三、教学内容1.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2.听《少年有梦》文本朗读及鉴赏,分析文本结构及语言风格。

3.讨论《少年有梦》中的主题——成长与追梦,引导学生发掘自我价值持有及目标,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步骤一:引入教师播放一段由成功人士拍摄的名人励志视频,在视频中,这些名人会分享自己的追梦经历。

视频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具有励志意义的音乐,例如《壮志在我胸》等。

这个环节可以创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课堂参与度。

步骤二:阅读与鉴赏教师向学生介绍《少年有梦》文本,让学生同步跟读,逐词逐句分析文章结构,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步骤三:讨论主题学生分小组投入讨论。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答案。

问题:1.你的梦想是什么?2.追梦中你需要什么样的品质?3.梦想实现的道路上需要付出什么?步骤四:学生自主创作鼓励学生选择一位名人,走到黑板前画出他们的人物形象,并创造性地说明选择该名人的原因。

步骤五:信息补全教师要求学生带上“最欣赏的名人”的名字回家,给家长做访谈,把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或鼓励,写下来交给班主任。

班主任在班会上宣读表扬或鼓励的内容。

经过此次教学,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为其未来的追梦之旅打下良好的基础。

少年有梦优秀教案

少年有梦优秀教案

少年有梦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少年有梦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到少年要做梦,未来可以有很多可能性。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少年要做梦,未来可以有很多可能性。

2.学习文章中的词汇和其他语言现象,扩大词汇量,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法:
(1)播放短片,让学生看到应放弃梦想的少年,但最终仍旧没有放弃梦想的画面,来引出今天要讲的题目:少年有梦。

(2)问学生为什么少年要有梦,学生回答:梦想能够把少年的未来开到更加宽广的视野。

2. 课文导入:
(1)介绍课文,告诉学生课文中谈到的一位少年就是一位有梦想的少年,他渴望一次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并让自己的梦想能够帮助到他人。

(2)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主题,然后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

3. 课文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疑问,分组讨论少年的梦想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等话题。

(2)提出小结:让学生根据课文提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或是他们的一些梦想等内容。

4. 语言运用:
(1)让学生根据课文,练习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的梦想,并对梦想的实现希望有怎样的策略。

(2)分析作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如常用句式、修辞手法等。

5. 结束语:
(1)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记住今天讲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积极认真参与,尝试完成很多新的任务。

(2)叮嘱学生要保护梦想,使之更加宝贵,彰显青春活力。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年级学科:七年级政治学科任课教师:课题:《奏响中学序曲》日期:2024 年9月1日课型:预学+精讲主备人:审核人:教学目标1.道德修养:通过头脑风暴以及七嘴八舌说感受的活动,了解新学校的各种变化,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新同学养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更好地融入新集体的生活;2.责任意识:通过说期待,谈打算的小组探究活动,树立起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的团结协作意识,帮助学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提升对班级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培养有担当的精神与能力,提升自我;3.健全人格:通过榜样人物优秀品格的学习,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能够积极向上,具备坚韧弘毅的人格特质,在新环境、新校园中逐步学会理性表达、有效学习,与同学之间友爱互助,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的机会,重塑一个新的自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个人备课导入教师导语:欢迎大家来到北辰学校这个新的大家庭,初次见面,这个新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适应这里的新生活了吗?你对新学校了解多少呢?你打算入户度过自己的初中三年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奏响中学序曲》的学习,拉开中学学习的序幕吧!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提问,初步回忆自己对新学校的认知。

讲授新课环节一:说不同,谈感受————知中学生活之变化1.头脑风暴(1)教师问:来到新学校,开启了新的中学生活,对比新学校和自己曾经的小学,说说你发现有哪些不同?教师总结:站在新的起点,中学生活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一切都是新的。

2.七嘴八舌说我的感受(2)教师问:那么面对新的变化,你有怎样的感受?(要求:全体同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教师点评、总结:不管怎样,老师希望大家能积极融入到我们的新集体中,尽快适应的新的学习生活。

知识小结:中学生活新变化有哪些表现?①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新角色新成长)②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追梦、勇于实现的勇气和信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规划梦想,逐步实现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敢于追梦、勇于实现的勇气和信念。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追梦历程,激发学生的追梦动力。

3. 目标设定法:引导学生学会设定明确、具体的梦想目标。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梦想相关的案例材料。

2. 准备梦想主题的PPT。

3. 准备梦想卡片、贴纸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什么梦想?梦想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新课导入:介绍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人士的追梦历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动力。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探讨实现梦想的方法。

5. 目标设定:引导学生学会设定明确、具体的梦想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6. 互动环节:学生制作梦想卡片,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卡片上,并贴在教室的梦想墙上。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鼓励学生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制定详细的实现计划。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人士的企业或工作室,深入了解他们的追梦历程。

2. 邀请成功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3. 开展梦想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梦想市集、梦想舞台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和互动环节的表现。

2. 梦想卡片制作:评价学生制作的梦想卡片的内容和创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制定的梦想实现计划的详细程度和可行性。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年级《少年有梦》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少年有梦》教案、教学设计
3.汇报成果: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本组的观点和感悟。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活动,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追求梦想的过程。
-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们具备克服挫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下是根据本章节内容制定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少年有梦,如何实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各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梦想,探讨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
2.互相提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关于梦想的疑惑,共同提高对梦想的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勇往直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梦想主题作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1.学生对梦想的认知程度:了解他们心中的梦想,关注他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少年有梦》精品教案

《少年有梦》精品教案

《少年有梦》教案课题:少年有梦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内容由有梦就有希望和努力就有改变两目组成。

既承接了上一课中学序曲,学生的新起点;又为后面的有效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单元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框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这一阶段,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学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

这时梦想在他们的心中渐渐成长,有了迫切实现自己梦想的渴望。

但是学生的这种期待是不清晰的,对于梦想的理解是不恰当的,没有形成对梦想的明确规划与实践。

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形成对梦想的正确态度,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目标:树立实现梦想的信心;培养实现梦想的正确态度;增强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梦想相连接的认同感、使命感。

理解梦想的含义和现实的关系;知道梦想的作用和特点;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少年梦想的特点;如何实现梦想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感受梦想,导入新课。

我将会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别人的梦想是什么,接着会问学生你们有梦想吗?梦想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梦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自己梦想的思考,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能够迅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初步感受梦想,引出课题。

2、认识梦想,体验新知。

环节一: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少年有梦呢?梦想又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能够自然地引出第一目有梦就有希望,自主归纳出梦想的含义。

环节二: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提出问题,隐形的翅膀是什么?隐形的翅膀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梦想的认知不断深化,认识到隐形的翅膀就是我们的梦想,总结出梦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少年有梦》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成功人士的梦想追求过程,从中汲取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对自己的梦想进行深入思考和规划。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追求梦想的过程,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素质。
4.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借鉴,提高梦想实现的信心和动力。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梦想主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梦想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b.我们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制定合适的梦想?
c.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如何应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梦想规划书: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制定一份详细的梦想规划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梦想的定义和目标描述
-梦想实现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分解
-实现梦想所需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
-预计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4.小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定一份关于梦想的追求准则,如: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保持动力等。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梦想的海报,展示梦想的意义、规划方法和激励人心的名言。
5.课后实践:
-学生在课后选择一项实际行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努力,如参加相关社团、阅读相关书籍等。
-记录实践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成长,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少年有梦教案第一课中学时代,少年有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认识梦想的重要性,明确少年时期确立梦想应当考虑的问题,知道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能力目标] 逐步学会调整梦想,使之更加符合时代需要和自身实际;逐步具备努力付诸行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并能够培养自己为之坚持不懈奋斗的意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寻找并确立远大志向;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有梦就有希望[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教法学法】教法:情景创设、设臵疑问、素材展示。

学法:活动讨论、启发讲授、合作探究。

【教具与学具】1、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探究问题,精心制作PPT课件。

2、微课《努力,让梦想变为现实!》【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特点】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心灵有约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有关梦想的话题。

(板书:少年有梦)少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

那,什么是梦想呢?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现在我想邀请全班同学跟我一起做一组动作,请大家慢慢地将手臂抬起,手掌朝外,十指交叉,(同学们做的很好)慢慢地向下移至自己胸前。

最后,请闭上双眼。

请思考:我有梦想吗?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要怎么样去实现梦想呢?(15秒后)好,请大家睁开双眼,放松手臂。

同学们,老师少年时代也有梦想,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愿意吗?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很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当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

同学们,老师可不好当!我经过刻苦地读书,努力地坚持终于实现了我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

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谈梦想)二、心灵触摸(一)模块一:有梦就有希望1、探究一:走进梦想师提问:大家都有十分美好的梦想,那梦想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请同学们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生谈作用: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有梦教学目标:1、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2、知道有梦就有希望,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确立正确的梦想。

2.难点:懂得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校门,在各个方面还都不太适应,很多学生比较迷茫,不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完成家长和老师的任务。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梦想,让他们意识到梦想的重要作用,尽早树立正确的梦想,为他们的初中生活乃至人生指引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梦想》(多媒体播放带有歌词的音乐)。

2、师导入:听完了歌曲,同学们,你们印象最深的歌词有哪几句?对于歌曲的旋律大家有什么感受生: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行动激荡无限力量,梦想就是最好的奖赏;拥有梦想能让奇迹从天而降。

生:歌曲旋律让人听起来特别有激情,昂扬向上,激荡人心。

3、师总结导入新课:通过一首歌曲大家都感受到了梦想的巨大作用,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我相信也一定有自己的梦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8-P1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学生看书的同时教师板书)1、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何重要性?2、少年的梦想具有哪些特点?3、你怎样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4、什么是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1)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什么是梦想吗?生: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一种愿望。

(2)师:那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怎样的?生:有。

(同学争相举手发言)①我以后想当医生,能够救死扶伤;②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③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④我将来想当军人,保家卫国。

(3)师: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梦想,让我感觉到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你们的梦想也深深感动了老师。

大家的梦想都是希望自己能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师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梦想成真。

但是梦想一定能实现吗?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小组合作探究)生:梦想不一定能实现。

因为梦想和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即使梦想不能实现,它也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名人梦想欣赏(多媒体展示素材)爱迪生小时候热爱大自然。

7岁时被妈妈送到了学校。

从此,爱迪生每天都要端坐在教室听恩格尔老师讲1加1等于2,或者说2等于1加1。

爱迪生开始在课堂上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如果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恩格尔老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于是他经常呵斥爱迪生,爱迪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全班倒数第一。

更让恩格尔老师恼怒的是,爱迪生还爱冷不防地问些令人难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为此老师跟家长说这个学生跟不上学习,令家长将孩子领走。

爱迪生的妈妈说:“据我观察,爱迪生还算聪明……”恩格尔反驳道:“不不不,他总考全班倒数第一!并总提荒唐古怪的问题,例如他问:‘老师,为什么2加2等于4?’等于4就是等于4,这还要问吗?”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恩格尔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算荒唐的问题巴!当牛顿发现一个苹果掉下来,提出了个问题: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却成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

我们能说,牛顿不该提出这样的发问吗?”恩格尔一时不好回答,可他还是坚持己见,边敲着桌子边说:“牛顿是谁,您的孩子又是谁,能相提并论吗?”爱迪生一生中惟一正规的教育就这样结束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爱迪生对妈妈说了一句心里想了很久的话:“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发明家!他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看完了爱迪生的梦想,大家有什么感受?生:正是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梦想,才为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像爱迪生这样的人,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具有的特点(重点)(1)多媒体出示素材:博格斯的梦想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号球员博格斯从小酷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斗牛”。

当时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打NBA。

博格斯身高只有1米60厘米,在东方人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说在即使身材高大的NBA了。

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神准,甚至在高个队员面前带球上篮也毫无畏惧。

人们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他的表现不仅安慰了天下身体矮小而又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心的意志。

师:这个素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2)多媒体出示素材:鲁迅弃医从文——因社会现实而改变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

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

这使鲁迅认识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师:这个素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学生在书上做笔记,教师板书:少年的梦想具有的特点师:“中国梦”就是我们大家的梦,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如何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

(二)努力就有改变1、师:播放视频《断臂钢琴师刘伟双脚演绎精彩人生》,思考:是什么品质让刘伟最终实现了梦想?生: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

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2、阅读教材11页“探究与分享: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学生小组交流呈现结果,多媒体出示答案)师:通过这几个小辨析题,我相信大家对什么是努力应该有所理解了。

生: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需要具有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这种生活态度就是努力。

3、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难点)(1)故事赏析:追逐梦想的安徒生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

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

朗诵剧本。

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

”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终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

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师:这个故事给了大家什么启示?生: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

师: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而且还要坚持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努力,只有梦想不行动,梦想也会成为空想。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2)想一想:努力是不是就是埋头苦干?有没有方法呢?那么努力有哪些方法呢?(学生先自己回答,然后看教材13页的“方法与技能”)四、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几个名人故事,我们一起学习了梦想的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以及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

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尽早确立正确的人生梦想,并自觉的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从现在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一起努力吧!五、拓展空间:初中阶段,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该怎样为梦想努力?书写自己的“努力计划”。

六、当堂检测七、板书设计: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2.少年的梦想具有的特点二、努力就有改变1.努力,需要立志。

2.努力,需要坚持。

3.努力,需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