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

的表格。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知识点 2.功率P:功率是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P=W/t。若做功快慢程度不同,上式为平均功率。

注意恒力的功率不一定恒定,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5。

约束条件:1)发动机功率一定: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只要速度改变,牵引力F=P/v将改变,这时的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2)机车以恒力启动:牵引力F恒定,由P=Fv可知,若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功率P将增加,这种过程直到P达到机车的额定功率为止(注意不是达到最大速度为止)。

3.能:自然界有多种运动形式,与不同运动形式相应的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

研究对象:质点,数学表达公式:W=mv2/2-mv02/2。公式中W为质点受到的所有的作用力在所研究的过程中做的总功,它可以是恒力功,可以是变力功,可以是分阶段由不同的力做功累积(代数和)而得到的结果。

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量度了物体动能的变化大小

5.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注:(1)根据守恒条件: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2)考察状态:比较、确定不同状态的机械能,看它们是否相同(3)

考察系统是否发生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转化

6.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7.关于速度、动量、动能:速度动量动能均为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反映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是运动学量.运动速度不能描述物体所含机械运动的强弱,

8.比较力学三个核心定律牛顿定律F=ma(矢量式、瞬时式)动量定理Ft=mv-mv0(矢量式、过程式)动能定理W=mv2/2-mv02/2(标量式、过程式)这是研究质点运动的三条核心规律,它们的意义分别为:力是改变质点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作用--Ft量度质点动量的变化;力在空间上的累积作用--W量度质点动能的变化。猜你喜欢:

1.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知识点

2.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3.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分析

4.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5.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测试题

6.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整理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易错题及答案.

物理错题 1、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 2、小雨以2m/s的速度沿着平直马路向前走,远远看到前方400m处叶子姐姐正朝他跑来,叶子姐姐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他俩经过s相遇。 3、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 后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探测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某同学受启发,思考能否利用此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呢?你认为______(“能”或“不能”),理由:______. 5、子弹在离人24米处以750米每秒的速度离开枪口。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声速是340m/s) 6、6.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行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 一定是向北运动 B 一定是向南运动 C 一定是静止的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 8、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 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 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 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

第3章运动和力思维导图

第3早运动和力 思维导图目录运动和力 V / t \ X / z I * /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1 2 3 4 5 6 7 3 P f f p a h tod. s p s p f f p 勇胃 第勇机械运动力的 存在重力牛顿 第一定律二力 平衡的条件摩 撩力压强 髯 1 耳 I 鶯 I / I / X V I I / y

运动和静止卷5^相对的「阳'相对于辣物I细物 物傑69空何位直不断发生改变的运动 舸寸薛止的物体是没套的速度 公式:-v = sA 常茅丝位-1mA=3.6ICm/h 计算速度、平均速度-平均趣程/总时离? 计負方江:路程关系图督列出竽式.辻意相同爼皇念 —権式:公式-代入-计算(注意单位) 速蔑与方向两方面犒述分类 Av/ (ni/s> 图式二 ISb 如图是匀速直践运动的戏S和升图

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一走 也是受力物休 -物体 物体对物偉 的作用 如:P柏互桥压,口 進物休的形状?_匿个誨空娜 推* &提、 ①压、举、吸引 L排环等 柞用 方式 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 用在不同的物休上 .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 匡看渭它的星程与分度值 视纯要与刻度盘垂直- 拉力方向与弹篱申縮逗方 向在冋一直线 ?弹鳖的伸氏与S到的拉力成正比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 大小P 方向? 作用扁@ 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連度、方 向的改变 通常用七芾箭头的线段来示 力的圏形 保持运动 状态不变的 是匀速]直 线运动 和静止 ? 微小形变的放大通 F- 50X 77 : 图 F-iON 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力是什么 率 ? — 眈 ; — 意

九年级物理上册11章12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22F L F L =)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1、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s nh =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2、滑轮组的组装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 FS =单位:焦耳J )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或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力与距离垂直 四、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单位:瓦特 W 1(F G G n =+动)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竞赛题目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例2】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米/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600米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米/秒? 【例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例4】一队伍(纵队)长120米,正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排头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排头跑回队尾。已知在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米,求通讯员在这一过程中往返共跑了多少米。

【例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8】甲、乙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甲的速度为2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当甲运动20秒后乙开始运动,用图解法求出甲、乙两物体相遇的时间和路程。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知识点 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物理机械运动思维导图 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 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 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 一、定滑轮: 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 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 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 4.(不计摩擦) 5.关系:s=2h V=2V物

三、 滑轮组: 1.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 3. 四、水平放置滑轮: S=n S 物 V=n V 物 四、 如何设计滑轮:

§11.3 功 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 3.1J=1N·m 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 ①F≠0,S=0。有力没距离,W=0 ②F=0,S≠0。有距离没力,W=0 ③F≠0,S≠0。F⊥S §11.4 功率 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 3.1W=1J/s 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 §11.5 机械功率 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完整资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 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 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 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现象 应用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光的色散 平面镜 成像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类型 紫外线 红外线 光现象 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小孔成像 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月亮不是光源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f :焦距 u :物距 v :像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戴由凸透镜制 成的远视镜矫正 视力矫正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戴由凹透镜制 成的近视镜矫正显微镜能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望远镜能观察遥远的星空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同一 个凸透镜通过改变的晶状体形状,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 网膜上眼睛 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v <2f ,此时u >v u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f ,此时u=v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 ,此时u <v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透镜的作用 透镜 焦距 对光有发散作用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 眼睛和眼镜 说明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2课时)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 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 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 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 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

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 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 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 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

月亮不是光源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小孔成像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 类型 漫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日月食的形成现象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影子的形成平面镜 成像 镜面的距离相等激光准直 应用 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光现象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红外线 紫外线 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看不见的光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折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光的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色散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显微镜能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望远镜能观察遥远的星空 显微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 和望远镜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同一 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眼睛 通过改变的晶状体形状,使远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照相机近不同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戴由凹透镜制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放大镜 成的近视镜矫正视力矫正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戴由凸透镜制 成的远视镜矫正 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v <2f ,此时u >v 透镜u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f ,此时u=v f :焦距 u :物距v :像距 说明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作用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 ,此时u <v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机械运动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章从我们熟悉的机械运动入手,引导我们认识和判断生产、生活中的机械运动,从而建立运动、静止和参照物的概念,突破心目中的“自然参照物”。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运动的绝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通过观察、分析实例,理解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理解,体会“速度”、“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重点: 1.长度及其测量,误差。 2.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速度及其计算。 4.平均速度及其测量。 难点: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2.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平均速度的求法,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关系的计算。 学法指导:

1.控制变量法: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运用了这种方法,让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或让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2.图像法:在研究速度、路程、时间关系时通过建立坐标系确定三者之间的函数图像,借以研究它们的关系。 3.理想模型法:在自然界中,没有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有的运动我们可以近似的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使问题变得简单化,但又不妨碍问题的研究。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6.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7.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