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型小说的人物特征与情节特征
高考微型小说鉴赏技巧

高考微型小说鉴赏技巧微型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以小见大”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也是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卷首选的文学类题材之一。
一、小说的基本特征1.体裁特征:既“小”又“微”。
也就是说它的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单纯。
2.主题特征:以小见大,以微显著。
即短小中开掘深蕴,在单一中追求精美,而在单纯中体现丰富。
二、鉴赏角度1.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典例】2013年高考湖南卷(《未婚妻》奥杜)第15题:“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答案】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从人物本身的作用与推动情节的作用两个方面作答,既要用术语,又要引文本。
2.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赏析《孝子》

浅析《孝子》从本学期《微型小说研究》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很多。
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看微型小说的人,但是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如何区别微型小说和短篇小说,如何从审美特征,人物,情节方面来赏析一篇微型小说。
现在我以《孝子》为例,结合本学期学习到的理论,浅析这篇微型小说。
一、从微型小说的审美特征方面(一)形体特征《孝子》这篇微型小说字数是686字,篇幅符合微型小说的字数要求。
简单的686个字,作者给我们表达了他对现代婚姻的看法。
我认为,686个字的篇幅表达这个主题恰到好处,体现微型小说形体特征“微”与“小”。
(二)本质特征作者在前面用较大篇幅来铺陈,直到“我妈晕病发了,我想明天把地接过来,他一边吻她的右脚一边说。
”这一句点出这篇小说的主题,反映了在现代婚姻中婆媳关系中,儿子在中间成为夹心饼的尴尬。
《孝子》这篇小说字数686,不多,但要在不多的字数中点明“现代婚姻婆媳关系”这个大主题,在有限的广度中展现反映生活的深度,充分体现微型小说“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的本质特征。
二、从微型小说的人物方面(一)人物类型在《孝子》这篇微型小说里,我认为男主人公是属于特征型的扁平人物。
小说中写到“乡下回到家,把自行车搬进院子,拉亮走廊上的电灯,在堂屋门口说了声:“我回来了。
”就钻进厢房西侧的卫生间。
”从乡下回家,到“我妈晕病发了,我想明天把地接过来”,说明了男主人公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呼应了小说的题目。
从侧面写出男主人公的性格中的一个元素:孝心。
这篇小说的男主人公还有一个性格特征,就是怕老婆。
他不敢直接对老婆说要接母亲来住,而是在夫妻亲热时才敢说。
小说中从“我要你开心,我要你快活,他说。
他抱住她的左脚吻起来。
上来,她说。
我妈晕病发了,我想明天把地接过来,他一边吻她的右脚一边说。
她不说话。
就一个星期,他说。
他吻她的脚背。
”有充分的体现。
小说中只是刻画了男主人公有孝心和怕老婆这两个性格特征,所以从这一点我认为《孝子》这篇小说的男主人公是属于特征型的扁平人物。
怎样写好微型小说

怎样写好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文字简洁、情节紧凑的短篇小说形式,其篇幅通常在1000字以下。
它不同于一般的长篇小说,因为它能在短篇幅内进行精巧的叙述和刻画,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要写好微型小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节简洁而有力微型小说对于情节的叙述非常精炼,因此在写作时,需要尽量保持情节的简洁而有力。
如果情节过于繁琐,读者可能会在短篇幅内无法完全理解,导致效果不佳。
在构思微型小说的情节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个简洁而又能引发共鸣的故事,避免过多的背景介绍和情节转折,让整个故事的发展一气呵成,留下深刻印象。
二、人物形象鲜明微型小说篇幅有限,但好的小说一定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写作微型小说时,需要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对话,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一定要复杂,但一定要生动、饱满,令人难以忘怀。
可以适当通过细节的表现、对话的安排等方式来建立人物形象,使其在短篇幅内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语言简练而有力微型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力求简练而有力。
用词要精准,句子要简练,让故事情节一览无余,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读完整个故事。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也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比如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可以让微型小说更加生动有趣。
四、独具匠心的结局微型小说篇幅短小,但结局一定要匠心独运。
因为结局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是对故事情节的完美收尾。
优秀的结局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构思结局时,要力求出人意料之外,以引人注目。
可以通过反转、悬念等手法来构思结局,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五、平衡发展情节微型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在发展情节时需要平衡好情节的推进,避免过度的简单。
要注意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层次、有起伏,让读者在短篇幅内体验到情感的变化和剧情的发展。
而这也需要在构思时,对故事情节进行精心设计,力求每一个情节都能够推进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
六、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微型小说的创作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的叙述方式,而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
微型小说

一、作者简介: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 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首奖。 短篇小说另有《爱情的位置》、《醒来吧, 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等。 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 学奖) 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 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 意蕴深厚。
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 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 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静,静得可怕。
总 结 与 归 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型小说的特点
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截取片断,以小见大 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人物速写,传神写照
留白:对于一些内容作了
省略,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我 们感兴趣的,运用后能收到 意味深长的效果。
• 书法家 •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 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的提起笔,歪着头 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 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 同意 宣纸上:“ _________ ”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 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里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差别是什么? 布鲁诺该怎样弥补这种差距?结合现实,谈谈你 觉得自己更接近谁?从中你又得到什么启示?
真正的差别在于对工作的主动和被动的问 题。布鲁诺应该主动向阿诺德学习,应该对工 作投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才能弥补这种差距。 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是:在这充满竞争的社 会,被动终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 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微型小说的写作特点

微型小说的写作特点微小说通过将事物分割来把握生活,体现生活以分取胜。
它不能像中短篇小说那样写人生。
它必须在某一点上凝聚社会生活的内容和自身的理解与评价,通过一个瞬间照亮整个过程;及格一分,还包括全部。
因此,找到并抓住迷你小说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这一点,很多微小说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术语强调过。
陆奎文和郑建德在他们的短篇小说创作技巧中指出,在创作微型小说时,我们必须首先抓住生活中那些诗意的、能引起美感或能迅速启迪人的瞬间。
梁多荣曾在微缩小说写作中指出,诗歌有诗的眼睛,写作有文学的眼睛,微缩小说有闪光点。
微小说是一部镜头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人物完整。
它要求剧情单一,刻画人物的一面。
所以应该是瞬间对焦,这样对焦后获得的就是闪光点。
没有这个闪光点,微小说就没有定型的反应,人物也就平庸,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就没有了震撼和感染人的力量。
赵曙光还在他的专题文章中指出,诗歌有诗歌的眼睛,戏剧有戏剧的眼睛,微型小说也有微型小说的眼睛。
这只眼睛被称为迷你小说的重点。
有了它,整个篇章才会有生命,有了生命力,意义才会深刻。
没有它,整篇文章都会无精打采,甚至会因为缺少生命机制而无法完成。
这些论述强调微缩小说的艺术形象是单纯的、单一的,同时又是由着力点妊娠而形成的;写微缩小说,首先要找到这样一个着力点。
这个焦点是什么样的点?刘海涛在他的著作《微型小说的理论和技巧》中指出,它应该是一个图像实体。
这个形象实体要简洁、清新、原创。
它应该包含矛盾和错位,内涵丰富,能够承载小说的主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认为,刘海涛的概括更符合实际创作。
微小说的重点应该是一个形象实体,是思想和形象的结合。
既有视觉上的,也有思想上的。
它不仅是一种客体,还包含着作者所意识到的思想内容。
为什么强调它是形象实体而不是别的?我们不能写微型小说,因为我们只有一定的想法或良好的创作意图,而没有相应的图像。
如果我们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而没有意识到它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也写不出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的特点

微型小说的特点一、微型小说的概念微型小说,也称作“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一袋烟小说”、“瞬间小说”、“镜头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注意省略、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
它往往撷取一个生活片断,通过精心熔炼,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深刻的主题思想以及复杂生动的社会生活。
它一般仅只千字左右,最长不宜超过两千字。
我国古代就有大量的微型小说。
《聊斋志异》中有多篇不足千字的微型小说,不到百字的有40多篇,最短的仅二三十字。
二、微型小说的特点1.摄取生活瞬间小说与生活的关系:长篇、短篇、微型小说三者比较。
微型小说选取的是包孕了深广生活内涵的瞬间生活。
小说艺术离不开生活与情感。
在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方式上,长篇小说是以历史画卷的形式较完整地表现人生世界;中篇小说是描述人生长河中的一个段落或几个片断;短篇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点;而微型小说则只摄取生活的瞬间。
犹如电影中一个镜头,它通过对一个小事件、一个小场面、一个细节、一点感受、一种情绪、人物内心的一颤动,“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正是在选材独特,表现生活瞬间这一点上,微型小说才有别于其它小说体裁,被称为“镜头小说”、“袖珍小说”。
2.情节单一长短篇小说以一系列事件体现矛盾冲突,表现人物关系,展示人物性格,属复杂情节。
微型小说的情节因选取瞬间生活决定了它一般只写一个具体件事,是对具有因果联系的动作与反动作所构成的简单冲突的完整叙述,属单一情节。
台湾陈启佑先生的《永远的蝴蝶》不到六百字,写的是春日雨中樱子撑伞过街为男友发信,在马路中央不幸被飞驰的汽车撞死的冲突时间,以及男友为之哀痛万分的心理感受。
这篇小说是比较典型的单一情节,只讲述一件“过马路去帮我寄信”的具体事件。
3.技巧简单长短篇小说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注重铺垫、渲染、象征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技巧单纯,在一篇几百上千字的微幅中,作者不可能从容铺陈、渲染,只能充分运用一两种写人叙事方法,依靠简洁传神的语言功力,力求在富有“动势”的瞬间生活中,表现人生的大场景,表达深刻的思想主题。
小说人物分析

小说人物分析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通过人物的描写、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描绘,来展示作者对社会现象、人性问题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人物是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之一,他们的塑造能够影响小说的整体氛围和阅读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说人物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形象、性格和作用。
1. 主角人物分析主角通常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故事往往围绕着他们展开。
主角人物通常具有复杂的性格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深入思考和内心冲突的强大动力。
他们的命运和经历对整个故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经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被塑造成一个富有矛盾性格和激烈情感的人物。
他是贾府的独子,天生富贵,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追求使他感到无尽的痛苦。
他的形象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相结合,成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2. 配角人物分析配角人物在小说中扮演着辅助主角的角色,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冲突。
他们的描写通常包含主角人物的补充或对比,从而更好地凸显主角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增强故事的张力。
举个例子,在经典小说《飘》中,配角人物阿什利·威尔克斯是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爱慕的对象,他代表着南方贵族文化的象征。
阿什利的风度和温文尔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斯嘉丽的粗犷与冲动。
通过配角人物描写的辅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主角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3. 反派人物分析反派人物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他们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制造冲突和障碍,激发主角的成长和转变。
反派人物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塑造,他们的形象通常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我们可以看到汤姆·罗宾逊这个反派角色的描写。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种族主义者,因为他的行动导致了错误的指控和无辜人的冤死。
他的形象引发了主角斯科特和她的父亲艾图斯对正义和平等的思考,同时也加深了小说的紧张氛围。
4. 次要人物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通常是为了补充故事情节或增加故事的情感色彩。
Removed_微型小说的特点37

微型小说的特点一、微型小说的概念 微型小说,也称作“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一袋烟小说”、“瞬间小说”、“镜头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注意省略、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
它往往撷取一个生活片断,通过精心熔炼,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深刻的主题思想以及复杂生动的社会生活。
它一般仅只千字左右,最长不宜超过两千字。
我国古代就有大量的微型小说。
《聊斋志异》中有多篇不足千字的微型小说,不到百字的有40多篇,最短的仅二三十字。
二、微型小说的特点 1.摄取生活瞬间 小说与生活的关系:长篇、短篇、微型小说三者比较。
微型小说选取的是包孕了深广生活内涵的瞬间生活。
小说艺术离不开生活与情感。
在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方式上,长篇小说是以历史画卷的形式较完整地表现人生世界;中篇小说是描述人生长河中的一个段落或几个片断;短篇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点;而微型小说则只摄取生活的瞬间。
犹如电影中一个镜头,它通过对一个小事件、一个小场面、一个细节、一点感受、一种情绪、人物内心的一颤动,“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正是在选材独特,表现生活瞬间这一点上,微型小说才有别于其它小说体裁,被称为“镜头小说”、“袖珍小说”。
2.情节单一 长短篇小说以一系列事件体现矛盾冲突,表现人物关系,展示人物性格,属复杂情节。
微型小说的情节因选取瞬间生活决定了它一般只写一个具体件事,是对具有因果联系的动作与反动作所构成的简单冲突的完整叙述,属单一情节。
台湾陈启佑先生的《永远的蝴蝶》不到六百字,写的是春日雨中樱子撑伞过街为男友发信,在马路中央不幸被飞驰的汽车撞死的冲突时间,以及男友为之哀痛万分的心理感受。
这篇小说是比较典型的单一情节,只讲述一件“过马路去帮我寄信”的具体事件。
3.技巧简单 长短篇小说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注重铺垫、渲染、象征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技巧单纯,在一篇几百上千字的微幅中,作者不可能从容铺陈、渲染,只能充分运用一两种写人叙事方法,依靠简洁传神的语言功力,力求在富有“动势”的瞬间生活中,表现人生的大场景,表达深刻的思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微型小说的人物特征与情节特征——以《阿南》,《威风》
为例
【摘要】:微型小说的人物特征,龙钢华教授将其概括为“冰山型人物”,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微型小说的创作深度与广度,为近几年微型小说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微型小说、人物特征、情节特征。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一个时代小说的艺术成就常常成为一个时代为学的重要内容,在小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分别从主体倾向,题材范围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给小说分类。
同时,人们也习惯与依据作品的篇幅和字数,将小说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龙钢华教授认为,篇幅字数在1500字以内的就算是微型小说了。
微型小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类,是世界文学发展的一大趋向,微型小说就是通过一个意象,一个场面甚至一瞬间透视生活的本质。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柯灵称其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微型小说是艺术美的一种存在方式,这种文学体裁的社会信息量不及长篇,中篇以及短篇,但其社会作用与艺术功能,在近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却为卷帙浩繁的鸿篇巨著所无法代替。
它以篇幅短小,语言精湛,结构灵巧取胜,可以称其为一种无法复制的特殊“微美艺术”。
本文主要讨论微型小说作品《阿南》与《威风》的人物特征与情节特征。
一、微型小说的人物特征。
龙钢华教授将其概括为“冰山型人物”,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微型小说的创作深度和广度,为近几年微型小说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适先生说其是“大胆假设而小心求证”,这种人物的本质特征是作家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截取的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以表现一定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作者的审美取向,从而创造出能给人以认知作用和美感作用的艺术形象,它的具体表现有:
1,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尖。
微型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本质原因就是其篇幅短小,由于这个重要因素,导致其在人物描写方面更趋于追求精而简的人物塑造,而不繁杂地介绍各式各样的人物。
如《阿南》中,作者在选材中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对杂货铺老板阿南进行精炼描写,同时,通过对其父亲的行为举止以及大哥和三弟的描写衬托出阿南这一形象,从而使文章达到了精而尖。
首先,作者以到阿南杂货铺买油应急为导线,接着从人物外表形象“个子不高,一张圆圆的笑脸,红鼻子,小眼睛”和人物语言特色“眨眨眼,什么都过去了;大家都是要吃饭的,给人方便嘛”同时还通过戏剧的旁白形式显示出了一个诚实,随和,乐于助人的生意人形象。
并且,作者还刻画了两个次要人物来衬托
主人公,如胆子大,乱于交友,财欲心强,相信迷信,性格最像父亲的大哥。
其实本来父亲是寄厚望于大哥的,希望他能够把生意做大,做好,于是给大哥在市中心买了家店铺,但最后却没有把自己经营的老店子给大哥,可能父亲到后来也是不想再折腾了,宁愿家人清闲度日,也不愿把自己的毕生心血托付于财欲心强,不会交友的大哥身上。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明成祖朱棣,在传位这件事上,他并没有传位于他最喜欢的、性格最像他的朱高煦,而是把皇位传给了他经常驯骂的大胖子朱高炽,因为他的仁厚,他的温和,于是有了后来的“仁宣盛世”。
无独有偶,三弟也比阿南优秀,他聪明,读书多,又有拼搏心,话大价钱投资金融业,无奈时运不济,碰上了金融危机,最终使得这位投机者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店铺。
作者通过大哥和三弟的遭遇来刻画文章的精神人物——清新寡欲,为人和善,诚实助人的阿南,使读者内心产生强大的震波,并被这一形象深深吸引。
2,以小见大,由微知著。
在《威风》这一作品中,作者并没有史诗般的写大事件,写某个人战胜对手后所表现出来的威风,而是以小见大,有两个人的命运着笔,一个在南山小学地区以教书育人受到人们爱戴而威风的徐卫东和以在官场如鱼得水受到官员追捧而威风的安德平。
与《阿南》不同的是,《威风》并没有着重刻画哪一个人,突出表现某个人的思想行为准则,而是平行式的铺画着两个人,到底谁威风,让读者自己去判定,这种“故弄玄虚”的手法能更广泛的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使人们由这一小事联系更多的事,达到由微见著的效果。
安德平与徐卫东是大学同学,受的是相同的教育,但性格与理想却大不相同,这在一件小事上从分地体现了出来,在面对警察的阻拦时,徐卫东很愤怒,用正直的口语说“领导是人其他就不是人?”而安德平却只是艳羡地说“好威风啊”由这件小事可以看来,其实他两在后来所选的道路都是正确的,正直的徐卫东适合当人民的花匠,从事教育行业,而圆滑有政治抱负的适合当人民公仆,从事政治。
所以他们两个都是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所以都很威风,相反如果他两交换位置,结果可能两人都不能变的“威风”。
3,意蕴大于形象,单纯而不单薄。
在《阿南》中,作者塑造了三兄弟这三个形象,其实这大概能跟三国的桃源三兄弟对上号,不过对应不同而已。
大哥对应的是张飞,性情直爽,敢作敢当,为人不拘小节,但由于个人素质与自制力不行,最终不能成就大业。
三弟对应的是关羽,为人聪明,谨慎,文化素养高,但时运不济,最终败走麦城,搞得个顶让店铺的结局。
而阿南则更像刘备,为人淳厚,待人友好,给人一种可信任的感觉,这使得他在烽火狼烟的金融危机中最终存货下来。
而《威风》中的徐卫东与安德平,我觉得他们告诉了我们,不管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都可以表现得很威风,这理论同样也可以更广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如高中毕业生在选择高校专业时,不是应该看哪个专业更热门,更有前途,而是应该看自己更适合什么,自己更喜欢什么。
我想,这些就是《阿南》与《威风》通过一些单薄的描写所要告诉我们一些不单纯的意蕴吧。
二、微型小说的情节特征。
龙钢华教授把微型小说的情节特征概括为“滴水折光”。
具体是指微型小说所用的情节,形态小,符合“微”的文体篇幅要求,但是能量不小,内涵丰富,能够抓住人物,事件最突出的矛盾和特征,展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规律,实现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滴水折光的审美要求,他的具体表现可以划分为:
1,细节立身。
在《阿南》中,作者通过一条暗线“我”和一条明线“阿南”纵横交错,详细地描写了阿南的形象,从细节立身,使得阿南这一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各种细节描写主题: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同时作者兼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细心描写,使得文章既写作流畅,感情表达充沛又具有客观真实性。
2,浓缩情节。
《威风》中,并没有像《阿南》那样以细节立身,而是浓缩情节,从大处着眼。
威风的安德平与威风的徐卫东,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外表和语言特色,而是将主题浓缩于一次通话——安德平让徐卫东去省城见他,徐卫东说没有时间,要上课,让安德平来南山小学,可能还能给学校解决点实际问题。
从这一次简短的通话中,我们了解了徐卫东的威风是因为它能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而安德平的威风是因为他能凭借特德权势解决精神世界以外的物质问题,所以他们两个都很威风,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3,意化情节。
《阿南》的结局是阿南躺在后巷帆布中酣然入睡,地上一些小鸟正在啄食。
这情景用我们文艺鉴赏中的影视鉴赏可以很好的诠释,他用了一种影视的表现蒙太奇的手法,所以给读者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与亲近感,似乎它所要表达的是:人生在世,无论你非得多高多远,最终还不是要停下来享受自己的细米,既然这样,又何必苦苦挣扎呢?正如《红楼梦》里妙玉说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而在《威风》中,安德平在去见徐卫东的路上遇阻,开始县长说有官员要过去,希望当地农民帮助,结果农民对此不屑一顾。
而当安德平是要去南山小学见徐卫东时,农民却立马叫来了一群帮手帮忙,还连忙致歉,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徐老师的朋友。
这是不是也表达了一种隐含的意义:即在老百姓心中,政治不是罪重要的,教育才是当务之急,是最重要的。
是啊,只有搞好了教育,才会有更多人威风。
这也迎合了我国所提出的大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政策。
只有教育搞好了,经济,政治才会得到正确,长足的发展,才会出现最大最好,真正的威风——国家的威风。
参考文献;龙钢华《小说新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微型小说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班
2013/6/25 中文系汉二阳海超。